1.国内油价七连涨!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发展趋势?

2.国际油价突破60美元关口,涨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油价降幅加大,猪价刚涨又跌,蛋价连涨,粮价重心下移,发生了啥

4.史上最惨烈的原油价格战

国内油价七连涨!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发展趋势?

德州最新油价表格图_德州最新油价表格

而就短期国内油价走势,以当前的国际原油价格水平计算,下一轮成品油调价开局将呈现上行的趋势,幅度在300元/吨左右。春节期间国际原油市场利好因素占据上风,市场继续期待美国1.9万亿财政刺激举措,?OPEC+?减产带来的供应趋紧预期仍在,加之美国寒潮天气压制原油产量,欧美疫苗持续推进,预计下一轮成品油调价上调的概率较大。

国际油价突破60美元关口,涨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月15日,欧洲市场盘中,两大原油期货继续维持了上涨的势头,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至60.10美元每桶,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到每桶57.53美元,这都是从2020年1月23日以来的最高点。能维持原油涨价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是疫苗的上市,导致对经济的影响得到控制,开始趋向乐观态势,经济开始复苏,另一方面就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同盟国承诺原油减产,削减原油供应量,导致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八一八这一波的国际原油涨价潮。

一、全球经济形势开始逐渐向好。

2020年的疫情犹如铁幕一样笼罩在全球上空,各国为了抗击疫情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特别是几大经济体都不同程度出现了经济滑坡的现象。随着12月份疫苗纷纷上市,疫情也开始出现了拐点,压抑已久的消费热情开始加速,各大工厂的开工率也开始逐渐上升。据相关研究机构调查认为,从2022年到未来的6~8年之内,原油市场的基本盘依然是供不应求,油价高走高位的趋势明显。

二、原油供给端所建产量,推高油价。

从1月份开始,沙特对外发布公告,2月份和3月份单方面在现有的石油产量配给额度基础上自愿减少100万桶/日的产量,同时由于美国德州的严寒天气,美国的页岩气产量也大幅下跌,但就德州米德兰单日产量下浮达100万桶/日的产量,欧佩克及其盟国也一致决定缩减产量,造成市场上原油供应量下降,油价自然上涨。

三、原油是否能一直处于高位?

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它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现在世界经济开始缓慢复苏,石油的需求量大增,在这个时候价格大涨无疑会对世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国际能源署最新月报中下调了原油需求预期,称要谨慎平衡全球市场经济,以及对各国国民生活的重要影响。

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意味着经济有向好的趋势,但价格上涨又会对大部分国家的经济复苏带来阻碍,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和企业生产成本都会随之上升。因为与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请广大网友关注小编,将会带来持续追踪。

油价降幅加大,猪价刚涨又跌,蛋价连涨,粮价重心下移,发生了啥

进入2023年,油价遭遇“开门涨”,不过近期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下调,油价降幅不断加大。

猪价受养殖端挺价和消费回暖的影响开启上涨模式,但刚涨又跌,东北、华北、西南、华东全线回落。

鸡蛋价格则是连续上涨。

粮价方面,玉米和小麦的重心不断下移,且节前上涨希望越来越小。

具体市场发生了啥,让我们一起看一下。

油价降幅加大

截止到发稿前,布伦特原油价格相比前一日下降0.14美元,价格降至78.55美元/桶,今年以来的降幅达到了8.51%。

WTI美国原油价格上涨0.01美元,价格涨至73.68美元/桶,不过一周油价降幅也在8.14%。

受本计价周期第三个工作日的原油变化率的影响,当前国内成品油价格累计下降200元/吨,折合每升的价格下降0.15-0.17元/升,下降幅度相比计价周期开启时的降幅显著扩大,国内成品油降幅也在加大。

国际原油价格的下降主要有两个逻辑:1、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升温,依然抑制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2、本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年初对世界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衰退风险抬头发出警告,让投资者看衰石油需求前景。

机构预测,受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升温的影响,国内油价降幅有望持续加大,目前累计最大降幅为0.17元/升,加满一箱油可以节省7-8元。

如果国际原油价格继续下滑,那么国内成品油价格还将会继续下降,再加上1月3日的油价上涨,那么今年我国汽柴油价格综合变化情况就变成了“一涨、一跌、零搁浅”的格局。

甚至可能在1月17日将1月3日的油价涨幅完全回吐,让油价回归涨价前的状态。

猪价涨了又跌

随着猪价再次跌破成本线之后,养殖端的挺价惜售意愿增强。

集团化猪场也在仅剩的几天出栏时间中保持较高的生猪出栏速率。

猪肉降价,叠加餐饮需求的回暖,猪肉消费需求有所回升。

促使生猪价格有所反弹。

但没想到的是猪价刚涨就又跌了。

猪价系统显示,1月9日,生猪价格除了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保持上涨,海南、云南保持稳定之外,其他地区都在下降。

其中东北下降0.05-0.25元,华东下降0.15-0.3元,华北下降0.225-0.35元,西南下降0.05-0.1元。

经过调整之后,华东区猪价来到7.7-8.2元,华中区猪价来到7.5-8元,华南区猪价来到7.6-9元,华北区猪价来到7.4-8元,东北区猪价来到7.1-7.8元,西南区猪价来到7.1-8元。

猪价的再次下跌逻辑并不复杂,猪价回升之后,养殖端的出栏积极性增加,毕竟市场积压的生猪量依旧较多,而留给养殖户的出栏时间又不多了,猪价上涨后养猪户抓紧时间卖猪。

消费方面相比元旦之前确实随着春节利好发力,餐饮需求恢复而上涨,但毕竟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其依旧制约着猪价的涨幅。

还是之前的预测不变,猪价年前可能会有所上涨,但上涨幅度有限,不会形成大涨。

蛋价连涨

本周鸡蛋价格在9.44元/公斤,周内价格持续上涨,整体环比上涨6.16%。

目前,北京各大市场鸡蛋的主流参考价为219元/44斤。

上海浦东褐壳鸡蛋接货价130元/27.5斤,浦西130元/27.5斤。

山东泗水鸡蛋价格155元/30斤。

鸡蛋价格的连涨,离不开如下几个因素:

1、由于12月下旬至今淘汰鸡数量较大,蛋鸡存栏量并不高,鸡蛋货源相对紧俏。

2、春节临近,餐饮以及深加工等需求端陆续补货,居民家中也有为春节囤货的习惯。

3、商超、线上平台等促销活动陆续展开。

4、饲料价格处于高位,为鸡蛋价格提供成本支撑。

5、部分环节担心后市上涨太多或会提前备货。

鸡蛋需求回暖都是春节前的阶段性回暖,春节之后,鸡蛋消费需求将会遇冷回调,届时鸡蛋价格恐怕会震荡回落。

粮价重心下移

不论是玉米价格,还是小麦价格,近期都呈现中心下移的走势。

小麦价格方面,截止到1月7日,全国面粉加工企业小麦收购均价为1.61元,相比1月1日的1.6119元,下降了1.9厘,而目前主产区小麦收购价格普遍在1.58-1.62元。

玉米价格则是有涨有跌,滨州各企业玉米报价下调0.5-3分,德州、泰安、济宁、潍坊等地玉米价格涨跌互现,上涨幅度在0.5-1.9元,下跌幅度在0.5-1元。

河北下跌为主,降幅1-3分,河南上涨为主,上调0.5-1分。

后续虽面粉需求将会逐渐转暖,但制粉企业库存相对充足,不少企业已经停收小麦,随着小麦需求量的走弱,小麦价格的重心恐持续下移。

随着玉米价格的回落,基层主体的出粮速度虽有放缓,但仍有主体有节前变现的,所以仍有主体有意售粮。

但玉米深加工企业多按需购,建库相对谨慎,以滚动补库为主。

饲料企业也因为猪价、鸡价、羊价的回落而不敢大量补库。

目前来看,玉米市场价格仍会震荡运行,仅局部地区有上涨机会,整体则是震荡下行。

史上最惨烈的原油价格战

上一次遭遇沙特精心安排的“原油价格战”,美国石油开商输得很惨。

1986年,沙特的原油“水龙头”足足四个月没有关上,油价暴跌67%,仅仅高于10美元/每桶。

美国原油产业遭遇重创,在随后的近20年里原油产量一蹶不振,沙特重夺原油市场宝座。

如今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会议在即,尽管没有人再期待沙特和它的小伙伴们会像当初那样大规模的“放水”,而美国页岩油产生也表示不会减产,然而那段悲壮的记忆再次浮现在美国石油行业高管们的脑海里。

覆盖原油行业37年的老将、咨询公司Strategic Energy and Economic Research总裁Michael Lynch告诉:1986年原油价格崩溃,美国原油行业始料未及,许多公司被迫关掉。谁也无法忘记那段岁月,它是美国文化记忆的一部分。OPEC贡献了世界约40%的原油产出,10月的日产量达到3100万桶,超过了3000万桶的目标。

油价自6月的高点已经下跌超过30%。华尔街见闻网站介绍过,明日OPEC会议将召开,WTI原油昨日下跌1.69美元,跌幅达2.2%,收于每桶74.09美元,创四年新低。布伦特油价下跌1.7%,收于每桶78.33美元,刷新四年新低。

咨询公司ESAI Energy高管Sarah Emerson如是说:必须要有人出手了,OPEC似乎在说“一定得是我们(出手)吗”?市场之争

实际上,1986年的大崩溃中,沙特并没有先发制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张,沙特扮演的是原油市场供应的调节者,油价上涨就增加供应,油价下跌就减产。

汇编的数据显示,随着OPEC其他成员国的产出增加,沙特的日原油产量由1981年的超过900万桶降至了1985年的317.5万桶。普利策奖获得者Daniel Yergin指出,这使得沙特面临着日益增加的财政赤字问题。

1985年12月,沙特宣布了重获原油市场份额的意图,油价随即开始下跌,从1985年11月巅峰时期的31.72美元/桶最低跌至次年3月的10.42美元。

1986年12月,OPEC达成了新的“市场瓜分”协议。此时,美国石油开商已经受到重创,主要油区失业率飙升。俄克拉荷马州失业率升至8.9%,德州升至9.3%,而当时全国的平均失业率约为7%。

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的数据显示,1986年,俄克拉荷马州和德州的原油产出分别下降了8.3%和7.1%。

能源开服务公司Kruse Energy & Equipment联合创始人James Richie告诉彭博,“当时市场上充斥着原油开设备”。 专业拍卖油田设备32年的Richie表示,那一年他主导了86起拍卖,比正常年份的两倍还多。1986年,油田开设备变得一文不值。称,这一段历史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今天美国页岩油开商们会指责沙特和OPEC为价格下跌的罪魁祸首,并认为“原油价格战”旨在迫使它们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