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价格_中国平易油价多少
1.加息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2.描写琴弦断了的诗句
3.货币战争读后感心得
加息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加息一般会对股市发生消极影响。中国人平易近银行施行加息策略以后,投资者们会更趋势于将钱存入银行,由于活期存款以及按期存款的危害更小,而且施行加息政策之后,所患上的利钱会更多。是以股票市场中的投资者会削减,投资者撤出,股市的总资产也会随之下跌。若是是外国的某些银行施行加息政策,一样也会对中国的股市发生影响。
加息对部门行业的影响:
一、食物饮料业:加息不会对食物饮料行业造成太年夜影响,相比之下,对啤酒业的影响会年夜一些;
二、通信行业:市道市情上年夜多的通信产物还属于4G,是以影响不年夜,将来若是开发了许多5G运用,影响就会年夜一些;
三、房地产行业:房地产行业的欠债资产较多,是以加息对其酿成的影响较年夜;
四、石化行业:中国人平易近银行的加息对石化行业的影响不年夜,可是部门外国银行的加息会对整个国际的油价发生较年夜影响。
加息对股市的影响有哪些?
加息表示的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中央银行提高利息的行为,造成商业银行进行借贷的成本增加,而出现的存款的利息也会增加。加息会造成资金的流动变的更为紧缩,企业进行运营的成本增加,对于股市来说也是一个利空的消息。
银行加息的时候表示当前的市场环境较好,市场中的运行资金过剩,加息会造成存款的利息增加,居民进行存款的行为增加,资金回流银行,这种情况下对于股市的影响较为小,不会造成股市的下跌。从股市中获取的利润的成本不如将资金放入银行就好。
加息对股市是利空的,因为加息的目的是资金回笼,收紧货币市场,当市场上资金变少,那么对股市就是利空的,但加息会利好银行板块的股票,因为加息后资金会使银行资金大幅回笼,从而让银行有更多的钱拿出去放贷,提高银行的收益。
相反,降息是利好股市的,因为降息会使市场上的资金变多,资金变多投资者就会去寻找收益率高的投资标的,当股市的资金变多,那么对股市是利好的。
描写琴弦断了的诗句
1. 关于八琴弦的诗句
关于八琴弦的诗句 1. 关于琴弦的诗句
1、《诗经 关雎》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2、岳飞《小重山》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3、常建《江上琴兴》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4、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5、维《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6、白居易《琵琶行》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这首诗中还有很多,慢慢找
2. 谁能给我一些关于琴的诗句
关于琴就可以吗,没有心境或境界的要求吗,那就想几个喽。
1、苏轼《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2、李白《听蜀僧濬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3、白居易《履道春居》“微雨洒园林,新晴好一寻。低风洗池面,斜日拆花心。暝助岚阴重,春添水色深。不如陶省事,犹抱有弦琴。”
4、常建《江上琴兴》“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5、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6、李治《相思怨》“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7、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琴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8、白居易《废琴》“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9、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0、白居易《琵琶行》里面有很多描写琴的句子,只是太长了,不想打了,需要的话应该可以搜到吧,原谅哦。
3. 关于弦月的诗句
杜甫 遣意二首其一
檐影微微落,津流脉脉斜。
野船明细火,宿雁聚圆沙。
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
邻人有美酒,稚子夜能赊。
周邦彦 渡江云
晴岚低楚甸,暧回雁翼,阵势起平沙。
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
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
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堪嗟,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
愁宴阑、风翻旗尾,潮溅乌纱。
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
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
4. 有关古琴的诗句有哪些
1、古琴大轸长八尺唐李贺 --李贺《听颖师琴歌》
2、古琴藏虚匣唐李白 --李白《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
3、残编未掩古琴横宋韩彦古 --韩彦古《浣溪沙》
4、千曲囊中古琴宋赵功可 --赵功可《绮寮怨》
5、失古琴亦哀唐孟郊 --孟郊《秋怀》
6、愿为古琴瑟唐孟郊 --孟郊《答韩愈、李观别,因献张徐州》
7、古琴有弦人不抚唐白居易 --白居易《五弦弹-恶郑之夺雅也》
8、玉律潜符一古琴唐张祜 --张祜《听岳州徐员外弹琴》
9、对酒弹古琴唐邵谒 --邵谒《古乐府》
10、床惊倒古琴唐唐求 --唐求《友人见访不值因寄》
11、古琴带月音声亮宋伍乔 --伍乔《僻居酬友人》
12、古琴弹罢风吹座宋苏轼 --苏轼《重游终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
13、古琴百衲弹清散宋陆游 --陆游《北窗闲咏》
14、三尺古琴余爨迹宋陆游 --陆游《山行》
15、古琴蛇推牢藜宋陆游 --陆游《赠道流》
16、低声泛古琴南北朝庾信 --庾信《幽居值春诗》
17、无弦是古琴宋王镃 --王镃《山中》
18、石泉操古琴宋艾性夫--艾性夫《过石泉寺》
19、古琴呜咽鸣中吕宋白玉蟾 --白玉蟾的 《泉》
20、莫道无人识古琴宋陈著 --陈著 《出剡北门道中》
5. 求关于琴弦的意境短句
古琴的意境 中国艺术举凡绘画、诗词、音乐雕塑、舞蹈、摄影,乃至于园林造景都讲求「意境」,并以此为最高的审美标准。
「意境」二字比较抽象,并且因个人的体会不同,这两个字也有不同的解释。中国书画家所说的「意在笔先」,亦即在下笔之前,必定先有个念头,「想表现什么」、「意境」中的「境」字,可以指代表书画的境界,也可以指表现书画的景物。
画意要靠景物来表达,可以说,景物是躯壳,画意是精神。 古琴音乐的表现亦然,以写实、写意和叙事三种方式来表达。
在古琴的曲目中,除极少数例外,几乎所有的琴曲都有说明性或描绘性的标题,亦即所谓的「标题音乐」。这些标题常极富诗意意和文学意味,住住能引起音乐以外的诗或图画的联想,可见每首琴曲均言之有「物」,反映一定的内容,并且借助这些标题,使弹奏者与听者易于把握乐曲内容,更可详细理解乐曲的精神面貌。
古琴音乐的目的往往在于其形式背后的内涵、情感和意境琴曲多是借景抒惰 琴曲「广陵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它是根据聂政刺韩王的故事背景,构成的说唱曲艺,再由岱康改编为琴曲。
后该曲「大序」(序曲)的五段小标题,到「正声」(主题)的十八段小标题,「乱声」(变奏)的十个小标题,到「后序」(尾声)的八个小标题,共四十一个小标题,将聂政刺韩王的故事,一段段演奏出来,同时在曲中,将聂政为父报仇的史诗,悲壮的音响化,不但叙事,也包括了写意。 一如中国的诗词,画、琴曲中有极多是借景抒情,托物喻人,融情入景等境界的表达。
例如「潇湘水云」一曲,经郭楚望个人的手笔,道出了作曲家个人的情怀,再融情入景,借景言志,流露出慷慨激荡,起伏澎湃的心潮。而「幽兰」一曲,借空谷的兰花,不为世人所重视,想起自己的遭遇而伤感。
一般的古琴曲是依照其乐曲的长短和结构的繁简而分于大曲、中曲、小曲,而琴曲无论大小,其标题、题材、意境、结构等均类似一篇诗文、其曲体架构多取诗文起、承、转、合的手法。起承转合可说是所有中国艺术形式和结构美的一条公式。
在琴曲中,起承转合通常在「慢--快--慢」此一速度的架构下进行。缓起为起的部分,入紧稍快为承的部分,开展变化为转的部分,收结则为合的部分,这样的形式除了与诗文,篇章布局结构吻合之外,亦与观看中国山水画手卷时的过程不谋而合。
古琴的趣味相当个人化 古琴音乐是非常个人化的表现,琴谱本身,对于一个弹奏者而言,只是一个蓝图,一个记号。每一个琴家,在适度的范围内,对原谱按自己的理解去发展「自己」独特的风格,将原曲再谱一次。
例如,「平沙落雁」这首曲子,从十五世纪初到十九世纪中叶,就出现了将近六十多种不同的版本。而每一版本里的「平沙」登不完全一样,亦即每一个版本代表了一种不同的「曲解」,代表了自己独特风格的「自己」 这个「自己」包括了师承、宗派、地域和乐风等因素,再加上自己多年的修养(音乐的、文字的、哲学的)和人生历练、体悟、与「即兴」的功力去再创造。
因此一首琴曲是随着时间、社会和风格的不同在变迁着,赋予了弹奏者自我发挥的空间与自由。 不仅弹琴者如此,琴家亦然,不同性格的弹琴家所弹出的琴,即具各自不同的品味与表现,每张琴的表现亦如每个人的面貌不同,变化多端。
6. 形容“古琴”的诗句有哪些
1. 《听岳州徐员外弹琴》
唐代:张祜
玉律潜符一古琴,哲人心见圣人心。
尽日南风似遗意,九疑猿鸟满山吟。
2. 《听颖师琴歌》
唐代:李贺
别浦云归桂花渚,蜀国弦中双凤语。芙蓉叶落秋鸾离,
越王夜起游天姥。暗佩清臣敲水玉,渡海蛾眉牵白鹿。
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竺僧前立当吾门,
梵宫真相眉棱尊。古琴大轸长八尺,峄阳老树非桐孙。
凉馆闻弦惊病客,药囊暂别龙须席。请歌直请卿相歌,
奉礼官卑复何益。
3. 《寄明月山僧》
唐代:齐己
山称明月好,月出遍山明。要上诸峰去,无妨半夜行。
白猿真雪色,幽鸟古琴声。吾子居来久,应忘我在城。
4. 《浣溪沙(韩彦古)》
宋代:刘仙伦
一缕金香永夜清。残编未掩古琴横。绣衾寒拥宝缸明。
坐听竹风敲石磴,旋倾花水漱春酲。落梅和雨打帘声。
5. 《友人见访不值因寄》
唐代:唐求
门户寒江近,篱墙野树深。晚风摇竹影,斜日转山阴。
砌觉披秋草,床惊倒古琴。更闻邻舍说,一只鹤来寻。
7. 形容古琴的诗句
1、古琴大轸长八尺
唐
李贺
《听颖师琴歌》
2、古琴藏虚匣
唐
李白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
3、残编未掩古琴横
宋
韩彦古
《浣溪沙》
4、千曲囊中古琴
宋
赵功可
《绮寮怨》
5、失古琴亦哀
唐
孟郊
《秋怀》
6、愿为古琴瑟
唐
孟郊
《答韩愈、李观别,因献张徐州》
7、古琴有弦人不抚
唐
白居易
《五弦弹-恶郑之夺雅也》
8、玉律潜符一古琴
唐
张祜
《听岳州徐员外弹琴》
9、对酒弹古琴
唐
邵谒
《古乐府》
10、床惊倒古琴
唐
唐求
《友人见访不值因寄》
11、古琴带月音声亮
宋
伍乔
《僻居酬友人》
12、古琴弹罢风吹座
宋
苏轼
《重游终南子由以诗见寄次韵》
13、古琴百衲弹清散
宋
陆游
《北窗闲咏》
14、三尺古琴余爨迹
宋
陆游
《山行》
15、古琴蛇推牢藜
宋
陆游
《赠道流》
16、低声泛古琴
南北朝
庾信
《幽居值春诗》
17、无弦是古琴
宋
王镃
《山中》
18、石泉操古琴
宋
艾性夫
《过石泉寺》
19、古琴呜咽鸣中吕
宋
白玉蟾
《泉》
20、莫道无人识古琴
宋
陈著
《出剡北门道中》
21、古琴口歌兮手弦
宋
方回
《赠吴琴士会龙》
22、客有古琴瑟
宋
方岳
《次韵萧同年古意》
23、秋风吊古琴三叠
宋
方岳
《次韵章太博迁匠丞不入》
24、徽弦不具之古琴
宋
方岳
《题董一之花木杪》
25、只把古琴藏石匣
宋
顾逢
《寄邓山房高士》
26、赖有古琴知
宋
黄庚
《王琴所话别》
27、独抱古琴携竹杖
宋
寇准
《庐山》
28、俸买古琴归
宋
刘克庄
《挽赵漕简叔二首》
29、古琴绝弦
宋
释善珍
《祭愚谷》
30、古琴留挂壁
宋
舒岳祥
《送潘少白赴连山馆》
31、清风楼古琴三尺
宋
王珪
《和公仪送白鷼于永叔》
32、吴僧携古琴
宋
王辟
《宿宅与王专魏野洎用晦上人因成联句》
33、吴僧携古琴
宋
魏野
《宿王辟宅与王专洎用晦上人因成联句》
34、古琴带月音声正
宋
伍乔
《僻居酬友人》
35、诗书一古琴
宋
杨万里
《题刘朝英进齐》
36、古琴不入时人耳
宋
于石
《偶成》
37、得趣古琴那用弦
宋
喻良能
《题渊明祠堂》
38、须臾寒月照古琴
宋
张榘
《题金渊绿净亭》
39、一张之珍太古琴
宋
赵汝鐩
《三珍行》
40、山人袖携古琴来
宋
周文璞
《古琴歌》
8. 求八句简短唯美古风诗句,必纳
1、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
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2、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3、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4、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5、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6、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7、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8、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9、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9. 关于抚琴的诗句有哪些
1. 赵瑟清相似,胡琴闹不同。
慢弹回断雁,急奏转飞蓬。——白居易《筝》2.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白居易《夜筝》3.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小重山》4. 多景楼上弹神曲,欲断哀弦再三促。——苏轼《甘露寺弹筝》5. 佳人当窗弄白日,弦将手语弹鸣筝。
——李白《春日行》6. 端居正无绪,那复发秦筝。——张九龄《听筝》7.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晏几道《筝》作者介绍:8.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9. 晏几道(1030年-1106年)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乡(今属南昌进贤县)人,北宋词人。他是北宋词人晏殊第七个儿子,并不像晏殊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他只作过一些小官,如开封府判官、监颍昌府许田镇、乾宁军通判等。
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
《鹧鸪天》中“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两句受人赞赏。
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
代表作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10.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
太原(今属山西)人。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后贬江州(今属江西)司马,移忠州(今属四川)刺史。后为杭州刺史,又为苏州、同州(今属陕西)刺史,以刑部尚书致仕。
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诗早年与元稹齐名,称“元白”;晚年又与刘禹锡齐名,称“刘白”。
[1]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词不多,但影响后世甚大。有《白氏长庆集》。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
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11. 岳飞(1103-1142)字鹏举,汉族。
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南宋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
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
南宋中兴四将之首脑。他坚主抗金,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
1140年,他挥师北伐,先后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被。
葬于西湖畔栖霞岭。12.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1] [2]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13. 张九龄(678—740),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
唐中宗初年进士,唐玄宗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唐代有名的贤相。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每宰相荐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一直为。
10. 有清弦二字的诗句嘛
1、援琴鸣弦发清商
魏晋
曹丕
《燕歌行》
2、疏梅清唱替哀弦
宋
晏几道
《浣溪沙》
3、清弦脆管纤纤手
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 和微之》
4、醉听清吟胜管弦
唐
白居易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5、管妙弦清歌入云
唐
白居易
《听歌》
6、清弦方奏
唐
孟浩然
《夜登孔伯昭南楼时沈太清朱升在座》
7、弦清拨剌语铮铮
唐
白居易
《琵琶》
8、风扬弦管清
唐
李白
《九日》
9、清歌弦古曲
唐
李白
《效古其一》
10、写啭清弦里
唐
李峤
《莺》
11、广座鸣清弦
唐
萧颖士
《仰答韦司业垂访五首》
货币战争读后感心得
货币战争读后感精选范文1
随着国内房价的不断攀升,我们也在向通货膨胀不断前进。是什么主导了这个过程呢?前两天看完的《货币战争》已经给了我明确的答案,那就是人民币的超量发行。为什么人民币会超量发行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老百姓拿出自己未来甚至20年的钱来买房子,银行为了眼前的既得利益,不断以个人购房的名义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钞票转账到了地产商、以及一手房东的手里,而这些既得利益者为了明天更高的回报,又把这些钞票拼命的撒向社会。一时的繁荣导致了国内的人民币数量猛增,而看看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你就知道了,还是那个房子,还是那斤猪肉,原来要1个铜板的东西,现在要一个金币才能买到了,这就是通货膨胀。
书中揭示了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一、以债务为货币发行的抵押,而非实物,这样就让有些机构有机会做一些不负责任的滥发货币行为;二、现在银行的部分储备金机制。美联储就有凭借美元是世界货币的优势而滥发货币的嫌疑。以前美国凭借国债发行美元导致本国的通货膨胀,现在很多国家都有美国的国债,就相当于美国通过国债将通货膨胀转嫁到其它国家。中国也是持有大量美国国债的国家。因此中国的通货膨胀也是跟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持有美国国债的增加)有很大关系的。
通货膨胀会导致两个互相矛盾的现象:资产价值(如房子)的提升和其它货品价值的降低(由于生产力的提高)。资产价值的提升恰恰体现了人民对拥有财富的不安全感的一种表现。
为了平易通货膨胀,只能想办法让老百姓手中的货币原地不动,怎么办呢?答案很简单,让这些货币在股市里窝着去,只要不出股市,这些多余的货币就不能去肆意的拔高商品货币价格。于是,今年年初,我们如期看到了股市上扬,如期看到了外资撤退后国资杀入救市的场面。但国资还能撑多久呢?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我们怎样能度过这个难关呢?
首先就是要想尽办法让你手中的货币保值。例如,将货币兑换成房产或是金条。当然,如果负债买房的话那也要承受一定的风险,因为在通货膨胀的过程中,银行将快速大比例的提高利率,也许今天你要为供房付出5k,第二天醒来,已经要为房子月供1w了。
其次现在是人类重新认识金钱的时候了,人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人应成为金钱的主人,金钱应为人服务,而不应成为魔鬼的化身。人类需要全新的制度,全新政治,全新的文化。使金钱变成鸟笼中的鸟,为人类服务的鸟。人与钱,人与权,权与钱和谐相处的社会,以人为本的社会。重义轻利,重正义,重感情的社会。
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现代人如何在不断变化的货币政策,产业环境下生存?是一个很值得人们思虑的的问题。
货币战争读后感精选范文2书中记载,近代国际金融巨头罗斯柴尔德家族发家的一个起点是在两个世纪之前得到英国的货币发行权。具体的做法是利用某次英国国王缺钱的机会,用钱换取英王同意该家私有银行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特许货币发行权(确切地说,是纸币发行权)。如果英王需要发行货币,必须先向银行借债。银行收进国债券(国库券以未来的税收做抵押),然后发出货币。也就是说,每次发行货币,其本质都是英国向银行借钱,抵押则是未来的税收。
而随着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也会增加。所以就必须经常发行更多的纸币。英国也就必须不断地问银行借钱。而问银行借钱当然是要付利息的。而且如果国债还清的话,就不再有货币发行了。因此从理论上说,国债将永远还不清,而且还会越来越多。而作为抵押的税收也就源源不断地成为银行的利润。换句话说,从本质上,人民在不断地缴税给私人银行。
这是私有银行通过获得货币发行权对国家和人民进行盘剥的最初手段。造成的结果就是国家国债的不断增长,直至形成天文数字般的国债?今天的美国正是如此。
为了达到私有银行独占国家货币发行权的目的,以罗斯柴尔德家族为首的国际金融巨头与各国展开旷日持久的斗争。其中以与美国的斗争最为激烈和持久。为了迫使美国就范,银行家甚至暗中促成了1812年英国和美国的战争。(这也是到目前为止我读到的对这场战争爆发原因最合理的解释。因为1812年战争爆发的原因从表面上看,仅仅是英国对法国的禁运导致美国无法和法国做生意。但是在美国宣战前,英国已经废除了禁令。如果说战争只是消息迟延导致的误会,那战争怎会拖延如此之久?乃至于双方签订停战协议之后还打了一场极大规模的战役?)战争迫使美国大量借债,以增加美国对国际银行家的依赖。此外还有多名遇刺。这些包括林肯和肯尼迪在内的遇刺总统的共同特征都是反对国际金融势力的总统,而且遇刺时间都在他们即将提出或通过对国际金融势力不利的法案前夕。
经过约100年的斗争,国际银行家终于成功地将英国的这种模式复制到了美国。美联储就是实际上私有的美国中央银行。(书中列出了美联储各股东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联系。)从此,美国的国债就开始不断上涨,直到今天还没有停止。
但是天价国债的上升却不是匀速的。大体上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国债的上升速度突然飙升。在此前,虽然也有还不清的国债,却始终没有出现如此迅猛的国债增长势头。原因就在于金本位制度的废除。
货币战争读后感精选范文3《货币战争》揭示了近代很多金融和实业巨头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联系,并谈了很多重大历史背后那些金融巨头的身影,如前文所述的美英战争和美国多名总统遇刺之事。开头很震撼,但冷静下来之后细想,《货币战争》的解读有些过分了。事实上在绝大多数中,金融巨头只是?催化剂?的功能,本身并无呼风唤雨的神通。比如书中引用其他人的话说:没有美联储,就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书中后面的详述,却让人发现,并非美联储策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还是书中所说的欧洲均势的需要。美联储的功能无非是给双方以进行并持续战争的金钱而已。战争爆发基于双方或多方的矛盾,并不是基于是否有足够现金的武器装备。中国近代国民党和***的战争就是个最明显的例子。
不过银行家喜欢战争倒是真的。战争巨大的物质破坏性和金钱消耗性,使得参加战争者不由自主地落入银行家的债务圈套。当还不起债的时候,就只好让这些银行债主们为所欲为。想要货币发行权就给货币发行权,想要矿山给矿山,想要给(如泰国在1998年金融危机后的下场)。如果该企图赖账,国际银行家(他们通常和本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会动用从明到暗的各种手段推翻该(如泰国企图驱逐国际金融势力的他信被军事所颠覆)。
总而言之,国际金融巨头的势力就算不是决定性的力量,也是影响近代世界史的一个重大因素。如果无视他们的话,不免会对历史产生误读。下面就说说书中提到的一些重大与国际金融势力的关系。
美国南北战争:其背景除了美国奴隶制存废之外,还有国际金融势力千方百计想要打入美国市场,让美国受制于人的打算。本来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南方根本不具备与北方对抗的`可能。北方有数不清的工厂,众多的人口,大量的军舰,充足的财力。而南方没有海军,连兵工厂都没几所。如果开战,南方会立刻遭到北方的海上封锁,这样南方的供应必然大成问题?这当然也就意味着南方必败无疑。可是到头来竟然是南方先发动战争,让世人大跌眼镜。据书中交代,这是国际银行家在染指美国连受挫败之时所想出的旱涝保收之策。他们花钱支持那些激进的鹰派议员,极力挑动南方对北方的敌对情绪。南北一开战,如果南方获胜,则美国分裂为两块,国力严重受损,对国际金融巨头的实力便会削弱。如果北方获胜,美国也必然因为巨额的战争花销而被债务压倒,有利于国际银行家们上下其手。
他们的非常成功。南方抵抗了很久。而北方为了进行战争不得不向国际金融势力借钱,同时以通过对国际金融势力有利的法案作为交换。林肯总统宣称此乃权宜之计,战争结束后将尽一切可能迅速恢复原状。战争结束后,林肯获得连任,就在他要废除作为权宜之计的法案前夕,他被刺客打死在包厢里。而该本作权宜的法案就没有被废除而生存下来。
不过话说回来,南北战争的爆发不是由银行家们决定的。早在战争之前,南北双方的矛盾就已经很激烈,而且赋予各种过大权力的联邦宪法也埋下了联邦分裂的伏笔(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南北战争爆发前几十年,就已经在《论美国的民主》中对此表达了担忧)。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与北方的工业本互相需要,却因为特殊历史原因而没能形成同一个系统,反而有利于外国工业与北方工业进行竞争。且当时废奴是大势所趋,就算没有银行家策动,南北双方肯定也要见红。无非银行家的介入使战争的破坏性更大,时间更持久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19世纪后期德国的迅速崛起,严重威胁英国传统主张的欧洲均势。法国则是德国的世仇。因此英国联合法国遏制德国成为定局。相互遏制产生了军备竞赛。军备竞赛需要钱。银行家们趁机大做放贷生意。于是军备竞赛不断升级,而对峙双方为了压倒对方不得不拼命借钱扩充军备。利滚利之下,欠债越来越多。终于双方都觉得必须摊牌了,因为谁也无力承受和平的昂贵代价。于是一次本不涉及行为的暗杀引发了一次几乎把全世界都卷进去的战争。这就是后来基辛格所说的:他对战争的爆发不感到奇怪,感到奇怪的是战争居然拖了那么久才发生。
第四次中东战争和伊朗核问题:据书中交代,这两件事情背后都有国际银行家(特别是美国银行业)的利益所在。他们的共同点在于确保世界对美元这种货币形式的依赖。金本位废除之后,美元不能再兑换黄金,等于仅仅是纸头。因此世界对美元的信心开始下降。为了让世界不得不使用美元,银行家们利用了当时的石油交易仍然普遍使用美元这一条件,促进中东地区爆发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中东各产油国为了打击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开始猛提油价。这样一来世界对美元的需求激增。一切都按进行,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书中交代伊朗核问题也有类似的背景。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美国已经成功诱使沙特等国确定只用美元结算石油交易。但近些年来,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尤其是欧元出现对美元造成极大威胁。为了再次加强美元的坚挺度,银行家们势必要造成中东局势的紧张,以使国际油价上升,迫使全世界继续接受美元。书中作者预言,美国的银行家们大力支持美国国内那些主张对伊朗态度强硬的政客。这样伊朗这边迟早要发生军事危机。到时候不管打不打,只要波斯湾出海口一布上水雷,石油的出口受到阻碍,油价自然上涨,而银行家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纳粹党灭绝犹太人的政策为什么得到那么多德国人的支持: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罗斯柴尔德家族本来就是德国犹太人。和他们一样操纵了德国金融的犹太银行家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支付战争赔款的借口,一手导演了一场大规模的货币贬值,使成千上万的德国人民瞬间一贫如洗。当广大德国人民在生存线上挣扎时,犹太银行家们却挣得盆满钵溢。这在德国人的心中种下了对犹太人的刻骨仇恨,加上欧洲自古就有的反犹传统,终于酿成了大规模排犹、虐犹乃至种族灭绝的后果。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