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价太高,有必要把油车换成新能源车吗

2.如果油价升到9元一升,你还会开车吗?还是选择打车?

3.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车十张?

4.如果油价破 10 块,你还开车吗?

油价太高,有必要把油车换成新能源车吗

油价涨了车子搞笑_油价上涨幽默说说

哪些人没必要换

纯粹觉得油价贵,没算过成本

杭州92号的油价8块7毛钱/L了,前两年92平均也就是7块/L的样子,感觉涨了很多。

按照1年1万km这么来算,10万块钱的家用车,油耗基本上6L/100km左右样子,对不对?你一算,油价涨了,1年开销多了1020块钱了。

多是多了,痛是痛了,但不至于开不起。一般情况下来说,10万块钱的车你不算油钱,1年开销就要9450块钱了。

再加上油钱的话是13650块钱,你再算上折旧1万块,1年总共的开销是23650块钱,油价上涨导致1年多花了1020块钱。

这个油钱,对吧?占整年用车的开销大概5%不到一点,大家可以评估。

换个角度看,国际原油价格也不会一直这么高的,是吧?目前贵,有各种国际形势的缘故的,未来有可能会好转的,是吧?

没考虑实际用车情况

如果我们有车位,充电桩也是有的,回到家就是车位这么一停,晚上谷电还便宜点了,车子上面一插,3毛钱1度,有的地方还不到,是吧?

明天早上就正常线一拔就开出去了,全年都不需要有加油站排队的过程了。

很多朋友连晚上停车位都找不到,还在抢车位,还说自己的车位、自己的充电桩,这东西,心情复杂,只能说每个人的情况真的不一样。

外面公用的充电桩成本可是没有那么低的,国家电网、特来电这种APP也可以去看一下的了,1度电1块5毛9。

这么算下来,电车1km的成本是2毛到3毛的样子,还没有算充电时间的停车费了,排队充电等充电桩这个时间摊掉的成本了。

哪些朋友确实可以换

原来车子比较老了,可以增购

当然了,有些朋友确实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来考虑一下的。

比如说:现在车子已经开到10年了,本来就要换的,刚好又看到油价是这么个苗头,是吧?

确实也是在观望各种新能源车子的这种情况,不妨新购置一辆新能源车,先买一个新车,反正也是绿牌的,对吧?

原来的那个油车再放一放再看一看,到时候再决定是2个都留,还是去掉1个。

因为像10万左右的家用车,10年开下来了,哪怕要卖,其实也没多少钱了。

有停车位,也要先问下物业

除了本身就正好要换车的朋友之外,家里有停车位的朋友真的可以认真考虑下电车要不要来一个。

有车位、有充电桩和没车位、没充电桩不是一个事情,完全不一样的体验了。

因为装充电桩是需要物业在《新能源小客车购车充电条件确认书》这个文件上面签字同意,实际情况来讲,不少朋友就是卡在这个地方的。

所以说,买新能源车之前,物业还是要问过的,确认一下。

盲目把油车换成新能源车可能不实惠

所以,总得来讲,现在油价是比较贵,但是你直接说“油价一贵我就要换成新能源车”,不免是有盲目的成分,不一定是一个长远、最合适的选择。

还有一方面,就是油价其实在用车成本里面不算是最大的一个大头,修修养养、买买保险,厉害得很,新能源车想要用得舒服是要有些配套条件的。

如果油价升到9元一升,你还会开车吗?还是选择打车?

实事求是的回答,油价如果还要往上,十块左右一升,那可真是有点开不起了。简单算个帐吧,市内开车本来就拥挤,速度慢,百公里得十个油,上下班早晚两趟,合计15公里,一个月按22天算,总计330公里,但不能不干点私活吧?把双休日算上,算个100公里吧,这样一个月就是430公里。好的,那么我们就要加43升油,每升十块,需要430块钱。那比较前不久的每升六块八,就要多支出三块二,43升就要多支出137块多/月。这看起来好像不多,但一年就要多支出1600多,可以买个55寸的彩电,或者买个滚筒洗衣机了。到了那个时候,肯定会走路或乘公交车了。每家的经济状况不一样,有车的用途不一样,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出选择。

如果油价升到9元一升,估计我还会选择开车,不过开的会少了,近距离我会走着走,步行代替开车,毕竟成本提高了。油阶涨到10元一升,我就选择把车卖掉,改乘公交或打车走。

水涨船高,估计涨到10元以上,不管你乘坐公交还是打车,票价也得涨,背着抱着一般沉。

但这只能解决短距离通行,远一点的距离还是开车方便,俗话说,买得起马就能备得起鞍,多数人还会选择开私家车出行。

我减少三分之二的开车距离,不烧油就不交税,不给两桶油捐款,不给俄罗斯捐款。从疫情以来,我先把烟戒了,省了一个月三千块钱,又把国内 旅游 戒了,一年得个两万多,下一步戒车,戒饭,戒网!乌拉!

其实算了笔账,目前的出行第一选择一定是地铁,如果是小城市,其实打车的费用已经和开车的成本一样高。

比如说我所在的小城市,打车8块钱包含3公里,每公里一块五,当然这是小城市的价格,这样一来,其实打车已经跟开车一样的成本。

以我普拉多3.5L的14L油耗来计算,95号油价格8块6,一公里的油耗就在一块二左右,已经跟打车的一块五每公里只差三毛钱。

停车还不好停,停车场停一下就是5块钱起步。

其实算了笔账,油耗在10L以上的车,开车劳心劳神真的不如打车,油价过去一个月上涨明显,几乎破9块的当下,加满一箱油的成本已经飙升不少。

曾经的经济小车也没那么省钱了。

比如说卡罗拉, 百公里油耗7.5L来计算,目前92号汽油价格稳定在8块钱,每公里的成本已经达到6毛钱,其实百公里成本价格已经非常高。

其实最受不了这种压力的是领克车系车主,十几万买的车还只能加95以上标号汽油,以领克01为例,百公里油耗在8-9L左右,目前95号油价格8块6,一公里成本基本上要8毛钱,以一趟40公里的出行为例,其来回油价成本就需要60多块钱。

其实偶尔一次没有问题,但长期下去油耗成本必然压不住。

昊锐点击了解最新报价

如果高油价持续两个月,那么以一个月1500公里用车分析,两个月3000公里,至少多花400多块钱,这种成本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压力非常明显。

高油价其实也能很好规避,放下车钥匙选择公共出行更加方便,而小城市选择摩托代步出行也是一种转移高油价压力的方式。

其实高油价反而刺激新能源的销量。

即便是装备了发动机的混动车型,也在这场高油价行情中露出了优势,百公里5L的混合动力车型,虽然油价再高,但成本支出用户是扛得住的。

而纯电动车优势更足,与油价没有任何关系,如果拥有家用充电桩,那么每公里可能只有一毛钱的用车成本,显然是高油价风波下的既得利益者。

从时代发展诉求上来说,放弃发动机其实是一个长线的优势,电动以及混合动力车型已经成为了时代所需,1月份数据显示,新能源车型产量已经达到400万量级,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节点。

别说油价升到9元/升,就算是涨价到10元/升,该开车的还是会继续开车。

很多人一看到油价上涨,就捶胸顿足,天似乎都要塌下来了。

油价上涨肯定不是好事。但是,你有没有认真的计算过,油价上涨到9元/升,你每个月到底增加了多少费用?

对于一辆私家车而言,一升油在市区里面,大约可以跑10-15公里。如果是在高速上,大概可以跑20-30公里。

我们就按照一升汽油跑10公里计算,你一个月跑1000公里,需要大约100升的汽油。

哪怕油价突然上涨一元,你每个月的开车成本,其实就只是增加了100块钱而已。

100块钱,不是一千,也不是一万。就是你去超市逛一趟,买的零食、水果的钱而已。

对于很多抽烟的人来说,一个月的买烟的钱都要花好几百块钱。你每天少抽一根烟,少嚼一块槟榔,可能就把这100块钱省下来了。

如果说油价涨了一点,就开不起车,那你绝对是买车的。本来就不富裕,还强行买车。

开不起车子,归根结底还是自己造成的。

你自己开车,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哪怕凌晨两三点钟,你突然来了兴趣,都可以开车绕着市区转一圈。

打车没有这种方便性。

而且像天气不好的时候,或者是上下班的高峰期,很难打到车。如果你的位置很偏僻,那打车全靠运气。

而且,有车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当你遇见什么突发事情的时候,可以说走就走。

去年的时候,家里孩子夜里突然发高烧,热惊厥,差点把大人吓死。

去小区附近,一辆车子都没有。出租车没有,打车软件也打不到。最后没办法,只能叫救护车。

如果当时自己有车子,就能够第一时间出发去医院,内心也不用受焦急等待的煎熬了。

有自己的车子,真的是可以极大的方便生活和工作。

休息的时候,可以带着家人去郊区逛一逛,能增加生活的幸福指数。你生活的圈子,都能扩大很多。

很多人之所以会面临买的起车,却开不起车的局面,还是因为他不适合买车。

你车买的很勉强,东拼西凑才凑够的钱。或者是只付了一个首付买车,每个月还高额的。

这种情况下买车,其实就是受罪,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

其实你可以算一下。

现在95的汽油,大概是8.6元/升,你一个月开车需要消耗100升,那就是要花860块钱。

这个费用,确实不小。尤其是对于那些有房贷、车贷的人来说,更是压力很大。

如果现在油价,突然降价一块钱,变成7.86元/升,你一个月也就是节省下来100块钱而已。

你能保证可以把这一百块钱存下来?估计还是会被你花在别的地方。

油价上涨确实不是好事,每个人都希望油价下跌。

因为油价涨了一点,就开不起车子。你把原因都归结到油价上,难免就有甩锅的嫌疑。

所以,经常喊开不起车的人,也别去抱怨油价了,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吧。归根结底,还是你买车的这个规划,本身就是错误的。

油价已经是八块多钱一升了,看消息专家们分析国际油价还会上涨,国内成品油再调整价格,估计肯定是破九,那开车真的是心疼钱了,平常也不去很远的地方,真需要买什么东西,搭乘公司的车就行了,想着买辆电动车,可是上海对电动车管控很严,特别是在道路上行驶,必须要遵守交通规则,必须要戴安全夫盔,电动车还要上牌,证照要齐全,有一样不行就要罚款,道路上查电动车很厉害,想来想去,还是买辆自行车比较好,反正是离菜场饭店三公里的距离,骑个自行车也锻炼了身体,节能环保,还是要少岀门,不光是油价涨了开车费钱,更有疫情的原因,还是少去人多的地方吧,自己不给自己找麻烦,涨吧,这种事情不是我们这些平头百姓说了算的,少开车就行了!

其实大家也不用担心,我们的汽油和柴油价格应该要涨到头了。现在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增长,最高时布伦特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超过130美元每桶,结果一夜之间又涨又跌回了112美元。如果在3月17日油价调整窗口打开后,油价仍然维持在120美元高位,那么很有可能我们整体的92号汽油价格会向上再飙升8%左右,快达到9元每升左右。高油价的时代来临了,而且应该在短期之内很难再回到8元之内。

我们也不用太过担心,因为按照发改委的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当国际原油价格超过130美元每桶之上,那么我们的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也不会再随之调整了。基本上可以推测那时候92号汽油的价格应该是在9元到9.5元之间,所以我们还是有上限的。但是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因为国际原油的价格不可能长期在130美元的高位以上,因为这不仅仅是我们受不了,其实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受不了。

大家都知道,原油欧佩克组织是由美国在背后支撑的,而且因为全部由美元结算,所以美国对于欧佩克的组织影响力非常大。同时美国也是原油的生产大国,但是如果持续的高油价,对于美丽国也长期承受不住啊。因为现在正好处于一个特殊时刻,从去年起,美国的国内通胀就是越来越高,到现在也没有降下来的迹象。而预想的美联储的加息也支迟迟没有出台。不如果原油的价格继续短期大幅上升,那么美丽国的通胀将会越来越高,对于他们国内自己也是压力很大。

原油的价格在这两年多的时间如同坐过山车一样,其实也是在未来深刻的会改变民众的出行方式。燃油车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今年有可能就是新能源 汽车 的爆发一年。所以人们的出行方式有可能不再开汽油车,而是去开电动车,或者去选择环保的出行方式,也就是地铁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再加上单车或者走路。其实随着我国公共交通越来越发达,这种环保的出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既省时间又能提高效率。

其实油价的高涨虽然会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但是对于日常生活的直接影响还不大。最重要改变的是有可能随着原油价格的大幅震荡,全球其他基础原材料生产物资的价格也会进行大震荡,最终又会引发全球新的一轮通胀的出现。可别忘了我们上一轮的通胀到现在还没有有效的治理,在叠加新的一轮通胀,那才是对于人们生活的极大影响。。

所以在这个悲观的看法下,大家今年要守好自己的工作岗位,不要轻易去创业,更加要对于自己的理财负责。

以92号汽油为例,一升汽油价格超过9元。大家开车外出办事都得掂量掂量。以东风思域1.8自吸 汽车 为例,一公里4毛钱消耗,也得涨到一公里6毛钱左右。

油价上涨,只能选择外出乘坐地铁,骑共享单车,完成最后一公里的路程。地铁价格的上涨,都是经过一个周期后,才听证涨价,不会受油价突然上涨而影响。街头置放的共享单车,不会受油价上涨,骑行使用的人多,而突然涨价。

公共 汽车 运营服务,平时受到财政补贴,早已取消普通公交 汽车 ,空调公交 汽车 界定。一律投币收费2元,大站车投币3元。要是想涨价公交车票,先得出告民公示,再走流程,开听众会,确定涨价。

出租 汽车 ,网约出租车,多属于私人承包运营,自负盈亏。受油价上涨,及时上调起步价格,每公里数价格,是短期内可以随时上涨。

汽车 进加油站加油,加的不是汽油,加的是心累,纠结。

综合以上因素,汽油价格上涨到9元。外出办事选择打车,不如乘坐地铁。乘坐地铁,3公里内路程不如步行。

如果油价升到9元一升了肯定还是会开车的啊,打车费用会更高,油价上涨并不是针对个人涨,而是整个国际行情的变化,出租车也是为了赚钱,成本过高,肯定就要提高起步价,也是合理的。

相对打车费用,还是开车比较划算,也很方便。

泣血回答这个回答,3月17日是油价调节日期,根据预测,上调油价1040元/吨左右,已远超上调红线,折合升来看,约为0.78-0.94元/升的涨幅。按照一般家用 汽车 油箱50L来算,加满一箱92汽油要多花40元。

这不是今年第一次上调,油价继续涨价,9块左右一升,车真开不起了。就以我的车为例,本身就是小排量车,排量是百公里1.4升的捷达,平时百公里6升油。

现在车辆比较多,红绿灯更多,交通拥挤很正常,加上车速很慢,油耗蹭蹭的往上涨,百公里得七个油,上下班早中晚三趟,大概20公里,一个月按20天计算,总计400公里,一周250元,一个月1000元。

双休日,还要回家,一个来回100公里,又得60元,一周四个周末,240元。简单算下,一个月1300元左右,一年多少钱很容易算,真后悔当初没有买电动 汽车 ,现在一切都晚了。

现在上班,无论天气是冷还是热,能省就省,能不开车就不开车,或骑电动车或步行或乘公交,因为实在加不起油了。话又说回来,路上的豪车依然我行我素,因为人家不缺这点儿油钱,我们不行,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

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车十张?

图解: 油价在上涨,日前已超过120美元/桶。但对某些人来说这不重要——他们关心的是如何在公路上跑得比别人更快。这些车子在他们被建造之初就是为速度而生的。这些车子往往可以在数秒内达到骇人的速度,而此时一般汽车刚还处于热身状态。

DuPont Registry是一家汽车的画廊,这家画廊的出版人Tom duPont曾被邀请去参加布加迪的民间试驾之后回忆说:“一部布加迪的测试司机拿出100美元的钞票并把它粘在仪表板上,他就这么说如果车子开起来你还能抓到它那么归你。”这部法国产跑车威龙百公里加速只用2.6秒,轻易间速度已经达404.8KM/H。

Tom duPont说:“车子加速快到这样的地步,你根本不可能去抓住这张钱,因为你不能移动你的手。”

图解:

退一万步说,即便duPont击败了物理定律成功拿到这张100美元的钞票,他也不可能付得起这部威龙或是这里所列的其他九部中任何一部。DuPont描述称超级跑车不是为“经济上及身体上患有心脏衰弱的人”准备的。而这里面威龙售价最高达到150万美元。

最贵不意味着最快,据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数据,2007年美国跑车公司SSC制造的Ultimate Aero成功地创造了世上量产车的极速纪录。这部售价为654400美元的双涡轮增压跑车极速实现411.2KM/H,百公里加速约在2.8秒。自1967年由福特GT40以极速267.2KM/H创造吉尼斯世界极速之最之后,这是美国汽车首次再度荣膺这一荣誉

图解:

其他排在前五的跑车是售价695000美元的瑞典制跑车Koenigsegg CCX,速度纪录为400KM/H;售价为595450的美国制跑车Saleen S7 Twin Turbo,极速纪录为248MPH;售价为700000美元的英制跑车Bristol Fighter T,极速纪录为225MPH。

这些车子在世界上并非是数量无限的。以布加迪为例,他们称自2005年生产至今总共将只会生产300部,Bristol预计每年只生产20部Fighter。想买的顾客们都至少要提前两年提供订单,许多人根本无法忍受花这么多钱还要等这么久。

Rich Guy杂志的创始人及出版人Bassam Al-Farraj表示:“我看过许多人花了100万美元去买法拉利ENZO。”这款车现在已经停产,其售价为670000美元。

我们这里所列的所有车型都是符合民用汽车法规的。所以说如果你真想开着它去买菜或是公路上跑跑,也是合法的。另外要说明的是,在排此表时,我们排除了那些只为特殊目的而生的赛车等相类似车型,也排除了那些已经停产的车型。所有的参考数据参见.thesupercars.org

如果追求极速,而对于之前提到的几款车又有些显得囊中羞涩的话,可以选择后五位的超跑,稍便宜些。其中包括有741000美元的意制跑车帕格尼?6?1宗塔F,极速为215M/H;售价为325560美元的荷兰制跑车世爵C8 Double 12 S,极速为215M/H;售价为430000美元的意制跑车兰博基尼Murcielago LP640,极速纪录为213M/H;售价为4750美元的英制跑车迈凯伦-奔驰SLR,极速纪录为206M/H;美制跑车Silva GT3,这款车极速纪录为205/H,售价最为便宜仅为75000美元。

图解:

duPont表示:“只有位于世界经济金字塔顶2%的人在购买这些汽车,这是一种成功人生的象征。”

SSC Ultimate Aero: 257mph - 0-60 in 2.78 secs

Ultimate Aero配备的6.3升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可以输出870kw(1183匹马力)的最大功率,以及1482Nm的最大扭矩。配置方面,Ultimate Aero拥有GPS导航系统、后方摄像头、可升降系统等多种实用配置,您完全不用担心在享受速度的同时失去舒适的感觉。

Aero TT的整个车体用了大量的钛合金与碳纤维材料,在获得极佳刚性的同时又很好的控制了自重,Ultimate Aero TT的整备质量仅仅只有1247公斤。考虑到Aero TT的引擎要经常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厂方在处理引擎稳定性的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努力。与想方设法加强引擎高转时的冷却效果背道而驰,SSC取了放任的做法,任由引擎肆意的狂暴,工程师在材料应用的领域取得突破,部分引擎部件用了超耐热的材料,足以保证引擎稳定的在高转状态下运行,据称Aero TT只需发挥出7成功力就能以390km/h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巡航!美国国家宇航局特地为Aero TT提供风洞实验室测试其空力属性。

图解:

从外形上看,Aero TT与兰博基尼跑车很似两兄弟,这也印证了全球最顶尖的跑车设计都如出一辙。SSC为Aero TT配备了前8活塞卡钳和后6活塞卡钳,尽管四轮都只配备335毫米通风刹车碟片,Aero TT还是能在32米之内从100km/h减速到静止。

布加迪威龙: 253mph - 0-60 in 2.5 secs

布加迪?6?1威龙使用了由大众研发的16缸64气门引擎,用大众的W型汽缸布局,并且使用了四个涡轮增压器,结构复杂而又不失严谨。这种W型16缸发动机使布加迪?6?1威龙的最大功率飙升到了1001 匹马力。如此强悍到无可匹敌的动力性能,使布加迪?6?1威龙成为新世纪初跑车家族的霸主。其动力经过7档顺拉式手动变速器传递到车轮,在短短2.6秒内就能让车子达到100 km/h的时速,从静止起步加速到300 km/h的时速所需的时间不超过14秒,更有甚之,布加迪?6?1威龙的极速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406 km/h。

图解:

布加迪?6?1威龙独具匠心的车身造型设计,加上如梦如幻的色彩搭配,使得其具有魔幻般的魅力,让人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车身由高硬度碳纤维打造,外加铝合金强化,两者均是重量极轻、价值极高的材料。车子内部的装饰体现了一种古典的布加迪风格,仪表板用皮革包裹起来,并用胡桃木进行修饰,非常豪华精致。

Koenigsegg CCX: 250mph - 0-60 in 3.2 secs

比起一些超跑国际大厂,Koenirsegg的规模显得微不足道。不过他们打造出来的车子,可没人敢小觑CCX所代表的意思,指的是Competition Coupe X。

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这一辆双门跑车强调竞技性能的取向。而CCX这一辆车的出现,是为了纪念第一辆CC原型车从1996年出现到现在,正式迈入第十个年头,而重新设计的。全新的前保险杆设计,不但能够承受低速撞击而不损坏,同时也包含了刹车冷却导风口、雾灯以及美版侧向方向灯。大灯组为了要能够符合新保险杆的线条,也稍微重新改变了一下整体造型。

图解:

该车重 1180公斤,而4.6升发动机最大功率806马力,扭矩920牛米。CCX从静止到跑完四分之一英里全程只需9.9秒,抵达终点的速度是235公里/小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燃油效率: 17升 / 100 公里。经过强化的陶瓷刹车碟,前碟382mm配8活塞卡钳,后碟362mm配6活塞卡钳。业内首款碳纤维车轮,使每个车轮的重量平均降低3公斤,而陶瓷刹车碟则使每个车轮重量又降低了2公斤。先进的制动系统,令这款跑车在31米内,从百公里时速降低到静止水平。

Saleen S7 Twin Turbo: 248mph - 0-60 in 3.2 secs

Saleen S7 Twin Turbo这辆车被称为“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推动的怪兽” S7是自从S7问世以来改变最大的一款,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最大输出动力达到了700hp、最大扭矩增加到700lb-ft,这款由Saleen全新打造的全铝V8引擎气缸容积为7.0L,最大转速为6500rpm。在此款引擎中充分使用了太空材料和技术包括不锈钢阀门、钛金属制活瓣、铍材料的排气阀座、一个铝质的节流装置、Saleen设计的铝质CNC-结构的气缸盖和不锈钢的排气系统。一个完全由Saleen设计的FEAD系统使S7拥有非常紧凑的引擎,V8引擎集成了独有的Saleen设计的旁侧水泵、轮带式凸轮轴推进和Saleen开发的机油传输系统。

图解:

2005 S7车身用了碳纤维材料制成,车身上有数处鱼腮造型,往后延伸扩展的车身线条给人以强烈的肌感。侧刀状向上升起的车门让S7看起来象是一艘降落地球的火星太空船。只有1,041mm的车身高度,其设计充分利用气流动力学的原理,并经过苏格兰的一个风洞实验室进行测试设计,能为高速行车提供足够下压力及减低风阻。

Bristol Fighter T: 225mph - 0-60 in 3.5 secs

英国老牌俱乐部车厂Bristol为了满足消费者狂热的需求,推出了Fighter特别版本——Fighter T。该车仍保持了Fighter的紧凑型车身和良好的驾乘乐趣。它用双座位设计,并且有着足够的空间存放行李,因而十分适合长途旅行。新车型的车体强度提升了30%,同时更换了更为坚固的减震弹簧和前防倾杆。动力配置方面为8.0L V10引擎,配合6速手动变速箱,Fighter T的0-60mph加速时间仅为3.5秒。Bristol声称,该车理论最大时速可以超过270mph,不过在一般情况下,225mph的时速就已经够用了。

厂方用上全铝制的8公升V10引擎配双水冷涡轮增压器,压缩比达9.3:1,加上高流量汽缸顶、高容积冷却系统及催化济,令到Fighter T的容积马力比达到每公升127匹,即此车最力马力有1012,而1036磅尺的峰值扭力更早于4,500转时便全数释放。

Pagani Zonda F: 215 mph - 0-60 in 3.5 secs

Zonda F是一款改良车,他的原型是C12-S Monza,在一番改进之后,Zonda F更轻了,当然比他的前代跑的更快了。在经过空气动力学方面优化之后,Zonda F的外观设计即实用又漂亮。举个例子:为了减少后定风翼附近的乱流,在设计的时候,后视镜的位置被重新安排了。为了能产生更多的下压力,前部的导流口被加大了,尾部的扩散器也改成了双稳定翼。同时加大的进气口,也为V12发动机提供了更多的新鲜氧气。

为了提供更多的动力,Zonda F用上了Mercedes-Benz的引擎,和经Pagani改良的进气,排气系统。7.3L Mercedes-Benz的引擎能爆发出620匹马力(85匹/L)。另外的还有一个俱乐部版本甚至能有650匹马力@6200转!

在底盘方面,无论是簧上还是簧下质量都得到了有效降低。这次Pagani为Zonda开发了一套19寸、20寸轮毂,首次使用到了陶瓷合成材料。轮栓用上了钛合金,整个底盘用碳纤维单体横造(既是底盘又是车身,能承担受到的全部或大部分压力)。车在排干燃油和机油的情况下仅重1230公斤!在这一系列的改造之后,毫无疑问,650匹马力的Pagani Zonda F完全能甩开象Porsche Carrera GT或者Ferrari Enzo这样的对手。

世爵Spyker C8 Double 12 S: 215mph - 0-60 in 3.5 secs

该车用MR(中置引擎后轮驱动)布局,搭载一台4.0L V8自然吸气引擎,最大马力406bhp,0-100km/h加速少于4.5秒,极速在300km/h以上。

兰博基尼Murciélago LP640: 213mph - 0-60 in 3.3 secs

迈凯伦Mercedes SLR: 206mph - 0-60 in 3.8 secs

Silva GT3: 205mph - 0-60 in 3.7 secs

如果油价破 10 块,你还开车吗?

开。

有人说加一箱油的钱就足够买一辆自行车了,加四箱油的钱就足够买一辆小电驴。还有人说,买车养车的花费用来打车,一辈子都花不完。

如果油价涨到10块钱,按照大多数汽车综合油耗8L的百公里数据来算,那我这种一年要消耗2400L燃油,一升油10元,那一年就要烧掉24000元油费,这可就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了,对于我这种只见过50元面值的穷人来说,惊掉下巴那是必然的。

其实我个人还好,买车基本上是为了工作奔波,所以说大多数出行是为了创造价值,而不是自己晕头跑,所以说油价高低都有公司来承担,但如果是个人的话,那么油价涨到10万,可能就真的有点开不起车了。

即便按照普通家用车一年一万公里的数据来算,10元单价那也要花掉8000元油费,算得上一笔庞大的支出。现在的汽油涨价后,虽然说价格贵,也只是说感受到开车的压力,但并不会说开不起。

若是汽油涨到十块钱。到时候估计就会有很多部分人开不起燃油车。因为一年开2万km,一年便要一万多块钱的加油费用。要是再算上保险,保养,停车费,加上一年1万块钱的折旧贬值,一年总的就需要三万多了。很多打工族一个5000块钱,一年也就五六万块钱而已。一个车便消耗了大半的收入,所以说开不起车也不是说开玩笑。只是在这种情况之下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会更加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