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再创纪录_国际油价 2021
1.国际油价 8 年来首次突破 100 美元,将带来哪些影响?
2.国际油价运动轨迹的六个阶段是什么?
国际油价 8 年来首次突破 100 美元,将带来哪些影响?
目前的世界石油的总体态势是供过于求,欧佩克实施了长达1年多的减产协议才将石油价格提升到50美元以上,之后是由于伊朗被限制了石油输出以及对不稳定局势的预期,石油才缓慢爬升到60-70美元附近,而即便是如此,欧佩克依然是坚持执行减产策略;
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武装冲突带来的是短期的恐慌心态,即便俄乌冲突长期化,只要其他产油国放开供应,油价就会快速回落;
称现在的油价上升已经威胁到了美国民众的基本生活,然后底特律本周的油价约合人民币4.5元/L。而3月份伊朗主要地区的汽油价格大概是0.7元人民币/L,就是所谓的水比油贵。所以国际油价超过100美元并不代表全球都在承受8元/L的汽油价格。
言归正传,从长期来看,高油价不符合主要相关国家的利益:
美国即将面临中期选举,高油价不符合美国利益;
高油价有利于俄罗斯的油气出口,破坏了美欧过去多年来推动主要产油国增产保持低油价从而压制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国家的局势。短期来说可以以制裁的名义遏制俄罗斯油气的实际交易,但是长期来说由于无法真正意义上的封锁俄罗斯。俄罗斯退出减产联盟,配合高油价满负荷生产出口能够补偿俄罗斯的损失。这在历史上就有明确的案例。
原油价格超过60美元,美国的页岩油就有回报期待,更高的原油价格会推动包括加拿大等国家在内的开难度相比中东地区大的石油产区开始出油和投入基础设施扩张产能减少成本。考虑到碳中和未来的预期,远期石油需求衰减的前提下,石油价格过早暴涨并不符合主要产油国的利益。
国际油价运动轨迹的六个阶段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石油价格从每桶约1美元上升到最高147美元,2008年11月又回归到60多美元和2009年初的约40美元。从供求关系和油价变化角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油价运动轨迹,大致可划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45年到1959年,国际石油工业恢复发展,中东石油出口地位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石油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美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波斯湾取代美国墨西哥湾,成为世界石油的出口中心,世界原油定价体系改为以沙特阿拉伯轻油价格为基准。
第二个阶段:从1960年到12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初创,产油国团结维护油价。长期以来,俗称“七姊妹”的西方国际大石油公司低价攫取石油和垄断利润。1960年,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科威特等国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迫使西方石油公司把标价恢复到1960年前的水平。
第三个阶段:从13年到1981年,产油国夺回石油主权,“石油危机”引发油价暴涨。11年8月至13年6月,为弥补因美元贬值给产油国造成的损失,欧佩克与西方各石油公司谈判,先后达成两个日内瓦协议,夺回了油价决定权。13年以后,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引发油价暴涨。
第四个阶段:从1982年到1990年,供大于求引发油价暴跌,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建立协调机制。1982年以后,世界石油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1988年4月,欧佩克成员国与非欧佩克成员国初步形成协调机制。
第五个阶段:1991年至2002年,世界经济低迷,欧佩克重新主导石油市场。这个时期,世界经历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和“9·11”后的经济衰退,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为防止油价进一步下跌,欧佩克国家达成了从2002 年1月1日起进一步减产150万桶/日的一致意见。在这一时期,欧佩克的产量政策对国际石油市场发挥了主导作用。
第六个阶段:2003年至今,供求关系脆弱,市场进入“亚临界”状态。2003年以来,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加快,世界石油市场供求关系处于脆弱“平衡”或面临失衡的“亚临界”状态。
回顾国际油价发展历史,石油价格大致可划分为15美元/桶以下的特低油价、15~20美元/桶的低油价、20~40美元/桶的常规油价、40~80美元/桶的高油价和80美元/桶以上的超高油价等五个区间。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