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油价都降了这么多了为什么中国油价没变多少难道国民的利益比不上中石化的利益吗?

2.石油价格上升对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的影响

3.为什么国内成品油价和国际油价不同步?

国际油价都降了这么多了为什么中国油价没变多少难道国民的利益比不上中石化的利益吗?

国际油价跌的影响_国际油价属于宏观

国内现在的油价基本上和国际差不多.这回下调马上准备和国际接轨了.不过以后国际油价上涨的时候,中国的油价就可以超过10快钱了.以前中国的油价一直是比国际油价低很多的.就连香港都愿意把车开到大陆这边加满油回去.

提醒你,如果这回油价回调,绝对不是好事,而是宣告中国将不再是自己控制价格,当国际油价回到正常状态,油价上涨的可几不是一点点了.

石油价格上升对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的影响

石油价格上升,除了对产油国经济利好之外,对进口原油的国家利空影响更多。

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指出,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每上涨10美元/桶并持续一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就会减少0.5个百分点,其中发展中国家减少0.75个百分点。

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表现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直接影响表现为外汇支出增加、净出口减少,进而降低GDP增长率,并拉动物价上涨。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产品出口面临着下降的潜在危险:一是以石油为主要燃料、原料的产品,因生产成本上升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从而使出口面临下降的潜在危险。二是出口对象国因油价上涨使国际收支出现困难,进而降低其进口能力。

国际油价上涨也将对我国能源政策产生较大影响,主要表现为:

高油价促使人们在可替代能源中进行选择,由于消费刚性作用,洁净煤、天然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可供选择的品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但能源结构的跳跃式发展势必增加能源供应系统成本。

由于石油价格处于高水平,石油消费者必然取措施节约和替代石油,对促进提高能源效率、节约石油具有积极作用。

高油价促使世界各国进一步增强对石油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石油的勘探开发,因此我国石油公司“走出去”的竞争环境将更加激烈,经营风险增加,成本上升。

高油价使我国增加石油储备大大增加了储备成本。油价每上涨10美元/桶,储备油购支出就可能增加上亿美元,油价高于一般的价格预期,为我国增加石油储备带来了一定困难。

为什么国内成品油价和国际油价不同步?

中国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颇为复杂。主要是以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成品油交易价格为基础,参考运杂费、保险费及国内关税及由国家确定的成品油流通费用,最终形成由发展改革委颁布的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中石油与中石化再在此基准价的基础上上下浮动8%的范围,最终制定出终端的零售价格。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价格机制存在两大弊端:首先是滞后定价。由于此定价机制是和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的成品油而非原油市场价格挂钩,考虑到原油加工成成品油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即使国际原油价格平稳,一般而言国内成品油价格也会滞后于国际油价一个月的时间。

另一个弊端是油价倒挂。所谓油价倒挂,是指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中国原油价格已经与国际市场接轨,而成品油价格仍然受到国家调控,取的是区间定价。即只有当国际成品油价格波动大于一定幅度时,发展改革委才会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这个机制在国际市场油价大幅度波动、国内50%左右的原油依靠进口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原成油价倒挂”现象。

这种定价机制的弊端造成经常发生的一种情况是,发展改革委出于调节通货膨胀的考虑,即使国际成品油价格上涨超过了这一既定区间,国内成品油价格也未必会上调,即使上调,幅度也较小。另一种情况是,当国际成品油价格随着原油价格回落时,出于保护国内炼油企业的目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并不随之回落。这就造成了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及成品油价格相关性较弱的情况。

能源专家、上海科学院研究员沈跃栋认为,由于原油与成品油价格接轨的不对称,不论是生产者还是经销商,往往不看市场而紧盯调价,既不利于产销衔接,也不利于成品油生产经营的正常安排,影响了市场的正常运行。因此,目前要求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

另一方面,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关系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改革要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必须统筹规划,配套推行。无论取哪一种接轨方式,都要有步骤地出台限制高耗能的约束性政策,如开征燃油税,调整税率,改进税的征收管理办法等。同时还需完善市场,建立风险防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