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的发展概况

2.中国石油化工河南油田分公司多少人

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的公司业务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的发展概况

河南中国石油价格_河南中国石油价格查询

河南油田始终把油气勘探放在首位。10年开始勘探,11年8月在南阳凹陷东庄构造发现工业油气流,先后在泌阳、濮阳、焉耆等多个盆地钻探出油,12年5月1日成立南阳石油勘探指挥部,河南油田正式诞生。2009年准噶尔盆地西北隆起带春光区块划归河南油田,2011年勘探新增探明储量25年来首次突破2000万吨。截至2011年底,探区内共探明油气田16个,含油面积220.平方千米,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3.50亿吨油当量;探明安棚碱矿、舞阳盐田,地质储量分别为5000多万吨、2000多亿吨。先后被授予全国地质勘查功勋单位和全国地质勘探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河南油田开发管理水平不断提高。l7年5月1日开始产能建设会战,18年全面投入开发,年生产原油l67万吨,为当年全国原油产量上亿吨做出积极贡献,河南油田的名字因此被铭刻在中华世纪坛。投入开发后,六年收回全部投资,以2%以上的油速度高速开发l2年。主力油田——双河油田收率达到44.7%,被命名为全国“高效开发油田”。2011年生产原油225万吨,累计生产原油7212.38万吨。始建于15年的南阳石蜡精细化工厂,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和技术改造,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技术改造,形成了以精石蜡为特色产品,集燃料、润滑油、化工为一体的综合型炼油化工生产企业。

中国石油化工河南油田分公司多少人

2.82万人。中国石油化工河南油田分公司2.82万人。河南油田位于河南省西南部的南阳盆地,矿区主要分布在京广,焦技两大铁路之间,横跨南阳、驻马店、周口,平顶山等城市,现有职工家属8万多人,在岗全民职工为2.82万人,拥有资产总额87.18亿元,通过重组改制,成为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的公司业务

10年至今,河南油田先后在河南、新疆、内蒙古、安徽、江西等地进行石油勘探,在河南南阳、泌阳凹陷、东濮坳陷和新疆三塘湖、焉耆盆地发现多个油气田,并且多次在新盆地、新区块的勘探中首钻获工业油气流,为加快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形成了具有河南油田特色的中小盆地油气勘探部署思路和完整的勘探研究及生产施工组织体系,形成了盆地评价、圈闭预探、油气田发现和油气藏描述的一套完整勘探程序。在山地、戈壁、沙漠、沼泽、湖泊、丘陵、平原等各种复杂地表条件下的油气勘探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较强的勘探能力。拥有地震、钻井、测井、录井、试油等油气勘探专业化施工队伍和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地震地质综合研究队伍,具有完备的勘探信息集处理解释系统。

主要勘探施工队伍和装备有:地震队7个(含1个VSP测井队),SN388地震集仪3套、480UL地震集仪1套、ARIES地震集仪1套、VSP地震测井子系统1套。 Trimble5700测量仪14台、徕卡350测量仪2台,并配备有先进的处理、成图软件系统。现场处理工作站5台套,并配备多套GRISYS6.1处理软件。钻井队20个,装备顶驱2台、70D电动钻机2台、70L钻机1台、50D钻机1台、50L钻机1台,并配备有随钻测量系统和陀螺测量系统,拥有大斜度大位移定向钻井、水平井钻井、欠平衡钻井及井控和油层保护等先进技术。地质录井小队65个,装备综合录井仪51套、气测录井仪10套、PK+OFA分析仪7套、地化录井仪10套、钻井录井仪18套。测井、射孔作业小队24个,装备5700核磁成像测井系统1套、3700数控测井系统3套、521数控测井系统1套、9800数控测井系统1套、DCLS-2000生产测井系统1套、SK数据测井系统6套、SSC数控测井系统4套、AT+数控生产测井系统1套、SSQ-C数控射孔取芯系统9套。 分公司已投入开发13个油田。东部油区11个油田,其中稀油油田8个、稠油油田3个,产出原油为低硫石蜡基类稀油和沥青基类稠油;西部(新疆)油区2个油田,产出原油为轻质黑油。油田开发方式为注水、注汽和部分聚合物驱油。对于非均质厚油层砂岩油藏、高凝油藏、复杂断块油藏、浅薄层特超稠油油藏、低孔低渗挥发性油藏,具有一整套适合中小盆地开发特点的配套技术和工艺,主力双河油田被评为全国陆上石油高效开发油田。高温聚合物驱油、特高含水期注井网综合调整、浅薄层特超稠油油藏开等配套技术荣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在对勘探、开发的研究指导上,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勘察设计研究院三家科研单位在科学研究、新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东部11个油田生产的原油混合后属中质Ⅱ类,具有含蜡高,(双河油田平均为32.8%),含硫低(双河油田平均为0.1%),凝固点高,轻质馏分比例低等特点,年产量在170万吨以上。西部2个油田生产的原油属轻质类,具有低密度、低粘度、低胶质沥青质、中高含蜡、中等凝固点、不含硫等特点,年产量在10万吨以上。 中原油田是我国最复杂的断块油气田之一,构造破碎、油气埋藏深、渗透率低,高温、高压、高盐,许多勘探开发难题属于世界级难题。1983年,院在中原油田组织了三年科技攻关会战,一批勘探开发技术达到当时的国内国际领先水平。2003年,石化集团公司又组织了新一轮3年科技攻关会战,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难题。 2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7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1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1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原油田特色的综合配套技术。中原油田凭借技术优势,顺利完成国家“九五”重点工程——大陆科探1井的钻探施工任务。2008年,承担国家科研攻关项目5项、集团公司科研攻关项目19项,均按完成攻关任务。钻井系统创出尾管最深、欠平衡钻井液密度最小等集团公司纪录5项,刷新油田纪录8项。在高含硫气田开发、提高超深井钻井速度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应用气体钻井、防气窜固井等技术,平均钻井周期较探井缩短127天,固井合格率100%;配套高含硫气井多级分段延时引爆射孔工艺技术,一次射孔井段跨度594米;同时,形成了配套的高温高含硫气层作业暂堵、大规模多级注入酸压工艺技术,配套的复杂地形高含硫气田集输工艺、管道施工及焊接工艺技术。小井眼开窗侧钻和水平井技术取得进展,侧钻井钻井周期缩短26%,水平井油层钻遇率提高27%。配套沼泽过渡带地震勘探技术,在苏丹成功应用4500千米,并在厄瓜多尔推广应用;完善超深井盐膏层钻井技术,在哈萨克斯坦顺利钻穿43米巨厚盐膏层;发展应用多底分支井、短半径水平井等钻井技术,在沙特成功完钻58口;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逐步配套,西南、西北地区钻井周期明显下降。2009年,国家重大专项攻关项目课题中原油田有三项,一是高含硫气藏安全高效开发技术研究;二是四川盆地普光大型高含硫气田开发示范工程;三是东濮凹陷精细勘探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