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油价暴力反弹_欧洲原油油价
1.世界永远和平,就有那么难吗?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2.有没有人可以告诉我2011利比亚战争详细资料,要通俗易懂~
世界永远和平,就有那么难吗?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国际环境对我国利大于弊、积极因素多于消极因素的总体状况没有改变,但某些挑战和问题有了新的发展,值得关注。 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二、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美霸权主义在伊拉克虽遭受挫折,但元气未伤,美谋求单极世界霸权的势头仍将延续相当一段时期;单极与多极之间的国际秩序之争,仍是国际斗争的主线。 当今世界多数热点问题,如伊拉克战争的各种后遗症、巴以冲突的持续和升级、朝鲜半岛形势的紧张,虽涉及各种复杂因素,但从根本上说都与霸权主义干预密切相关。霸权主义直接间接地引起、激化或加深了当前世界的许多地区性冲突、动荡和紧张,是不争的事实。 目前,由于在伊拉克遭受一定挫折,美霸权战略的策略和手法有所调整。美在伊战后治理问题上面临的困境超出布什当初的想象。伊战后,美在伊拉克迅速稳定局势、以美式民主改造伊拉克社会以及将投放在伊拉克的大批美军战略力量抽出他用等不仅一一落空,而且不得不面对伊战带来的种种问题和压力,如伊境内连绵不断的恐怖袭击和暴力、持续攀升的美军伤亡人数、美军虐俘丑闻、以及始终不能为发动伊拉克战争找到一条法理上站得住脚的理由,等等。美为借助联合国及国际社会帮助其解脱在伊拉克等问题上的窘境,单边主义姿态有所收敛。不过,迄今为止,美谋求霸权的势头没有因此而受到根本性遏制。美在伊拉克等问题上的姿态变化虽暴露美难以单枪匹马独步世界,但与越南战争不同,在伊拉克受到的挫折并未使美伤筋动骨,没有动摇美推行强权政治所依赖的实力基础,亦难以使布什对其霸权战略进行全面反思,从根本上吸取教训。 三、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美国反恐战略对国际反恐斗争之局限和弊端进一步显现;国际反恐斗争中双重标准问题反映出国际反恐阵线的内部分化倾向。 美国反恐战略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的局限和弊端暴露无遗。布什在“9·11”后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的两场“先发制人”的战争,不仅未使恐怖主义受到震慑,或使美国和世界变得更加安全,反倒使伊拉克成为又一个恐怖主义的滋生中心,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反恐战争”使世界出现“越打越恐,越恐越打”的怪圈。这种现象同美国反恐战略中几个根本性的问题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一是反恐动机不纯,利用反恐图谋霸权。伊拉克战争是典型例证。伊拉克同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本来没有关联,现在却变成了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在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上对伊拉克制造 “莫须有”的罪名,强行发动一场旨在实现其大中东霸权的入侵战争,在伊拉克社会和阿拉伯世界激起强烈反美情绪。二是将反恐斗争等同于军事斗争,治标不治本。布什总统在“9·11”后称美国与国际恐怖主义进入长期战争状态,实属无稽之谈。恐怖主义袭击无论手段如何残忍,破坏如何严重,本质上仍属跨国犯罪活动。有效的反恐斗争应更多倚重司法、公共安全、情报和金融体系中的和手段而不是军事手段,而消除恐怖主义的根源更有待于经济和社会政策的配合。除非别有动机,将反恐斗争与战争简单地划等号,不仅牵强附会,使反恐斗争伤及大量无辜,而且难以触动恐怖主义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三是美国将巴以问题同国际反恐混为一谈,不但促使巴以双方继续以暴易暴,而且加剧了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情绪,为国际恐怖势力所利用。 四、世界经济可望继续保持繁荣,但高油价、对战略性的恶性竞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世界经济的不利影响趋于上升。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和明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5%。世界经济在去年第三、四两个季度和今年第一个季度连续三个季度达到5%的年增长率后,今年第二季度的增长率回落到2 5%。美、日、欧三大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在进入今年第二季度后同时放缓。按年率计算,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从今年第一季度的4 5%下降到第二季度的2 8%。不过,由于消费支出在7月份之后重新出现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今年美国经济仍表示谨慎乐观,预计全年将达4 3%。日本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年率均达到了6%,但今年第二季度跌至1 7%,重新唤起人们对日本经济能否保持持续复苏的忧虑。欧元区今年上半年的年增长率达到2 3%,尽管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的消费支出、出口需求等均停滞不前。世界经济中的另一个积极动向是中国宏观经济调控避免了硬着陆,在初步抑制了经济过热现象的同时仍保持快速发展;加拿大、印度、俄罗斯等经济增长亦很强劲。总体而言,世界经济这一轮复苏仍有望持续。与此同时,制约世界经济增长的负面因素的作用也在趋于上升,其中比较显著的问题是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对战略性的争夺引发恶性竞争迹象,贸易保护主义上扬。 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日益突出。尽管世界经济经过结构性改革,对石油危机的吸收能力比20多年前的大为提高,但国际原油价格的过快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构成的抑制作用和通胀压力仍不容忽视。不仅如此,世界各国经济对高油价的承受力很不均衡。经过30多年的努力,发达经济体由于替代能源、低能耗的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抵御高油价冲击的能力相对较高。而新兴工业国家如中国、韩国等严重依赖制造业的经济,对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升的敏感性则比发达国家高得多。由于新兴工业国家当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与日俱增,高油价的冲击如转变为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将是沉重打击。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中的需求上升是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直接拉动因素,发达国家和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来对石油、原材料的需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经济层面的供求关系并非解释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升及其对世界经济增长负面影响的惟一因素。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还来自国际战略因素。某些国际势力对于一些国家的迅速发展怀有不健康的心态,试图通过控制世界战略性维护自身地位,制约他国的发展。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加强对中东石油的控制。日本在中俄石油合作问题上搅局,亦有长远的战略考虑。这些因素对国际能源价格的走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一,加剧了石油产地如中东地区的动荡,直接影响国际石油的实际供给和市场对国际能源供求关系的心理预期,推动国际油价走高。其二,妨碍国际能源合作实现共赢格局,容易在国际战略问题上引发恶性竞争,不利于世界的共同发展。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强是当前世界经济中的又一不健康因素。近来世界反倾销浪潮高涨。中国已成为全球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并继续在人民币币值问题上承受压力。贸易保护主义在西班牙还酿成针对中国的焚鞋和运动。日益增多的国际经济摩擦折射出世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些深层政治和社会问题。 五、国际形势变化趋势对我国的影响 对我国来说,对当前国际形势进行评估,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认识国际环境对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影响。这既涉及对当前形势的判断,也涉及到对当今世界长远变化大势中一些深层问题的认识。 首先,从总体上看,当前国际形势对我国仍是机遇大于挑战,有利于我国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时代特征、世界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革命新浪潮给我国发展提供的巨大动力和机遇,是长期性、可持续的。只要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些机遇就会继续促进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其次,当前国际矛盾的特点、世界战略格局的调整方向、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趋势、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仅没有弱化而且正在强化国家主权在国际关系中的基石地位和重要意义。要在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保持和争取比较有利的地位,对于国家主权在国家利益中的核心地位和基础价值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矛盾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必须坚持和倡导在相互尊重主权的前提下,积极寻求存异基础上的求同,多元基础上的共识,共赢基础上的合作。 再次,台湾问题对中国保持和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构成的不利影响呈增大趋势,已成为中国在本世纪国家安全面临的最大隐患。涉台外交在维护中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对“”分裂势力在两岸关系中制造种种突发件的任务与日俱增。美军积极调整在亚太的军事部署虽然是为其全球战略服务的,但客观上使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环境更加复杂。面对挑战,中国必须不断发展自己,提高包括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使我军建设更加适应未来战争的要求。 最后,世界经济保持繁荣、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加大了对世界各种的需求,同时也促使世界经济利益分配格局调整加快,有关国家之间为争夺和市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磨擦增多。这使中国在未来的发展和开放过程中面临更多的压力,也对中国继续参与国际竞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需要在自身经济增长方式和对外合作方式等方面进一步开拓进取,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大旗,积极应对这些问题,处理好维护中国自身利益与促进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之间的关系。
有没有人可以告诉我2011利比亚战争详细资料,要通俗易懂~
起因 示威游行从2011年2月15日开始,并持续到16日清晨。示威者高喊“结束贪污腐败”等口号,并投掷石块和;而警方与支持者则使用橡胶加以还击。
活动者们通过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网站来号召民众参与,组织者表示他们还将在17日发动大规模抗议活动。17日是纪念利比亚18名抗议者被警察打死5周年的日子,预计当天还会有其他游行活动发生。
卡扎菲的支持者高喊支持的各种口号
有消息称,利比亚与代表1996年利比亚“阿布萨利姆”(Abu Salim)监狱受害者家属的委员会之间谈判破裂,从而引发了这次抗议。当年,该监狱的数百名囚犯被安保部队开枪射杀。目前,已经同意进行赔偿,但委员会要求惩治犯罪嫌疑人。
另有说法称,利比亚多个反对派团体14日举行抗议活动,要求总统卡扎菲辞职并和平移交权力,从而引发了更大规模的骚乱局面。
互联网上的显示,抗议者呼吁利比亚进行更加广泛的政治和经济改革。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利比亚安保官员称,截止到目前冲突造成14人受伤,其中包括10名警察,但伤情并不严重。
编辑本段经过 2月15日,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爆发了反的抗议活动,不少年轻人高呼“打倒腐败分子”,还有人喊出了反对总统卡扎菲的口号。
利比亚反示威者手举讽刺卡扎菲的海报
2月16日,数百名利比亚民众在班加西举行抗议活动,与当地警方和支持者发生冲突。
2月17日,在班加西等多个城市爆发示威活动。在东部城镇艾贝达,目击者表示,有军警狙击手埋伏在屋顶上,造成多名示威者丧生。
2月18日,利比亚国家电视台播放了卡扎菲和支持者见面的电视画面,支持者在首都等多个城市举行集会。
2月19日,班加西形势急剧恶化,利比亚军队向示威者发射迫击炮弹并用机枪进行扫射。美英等国发表声明,谴责利比亚的暴力行径。
2月20日,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称卡扎菲已离开利比亚。此后卡扎菲之子称父亲仍在国内且获军方支持,并警告说利比亚有内战危险。
2月21日,据美联社报道,示威者声称已控制班加西。反继续蔓延,在首都的黎波里的绿色广场发生了冲突,甚至有目击者称,示威人群遭到射击。
[1]2月24日,中国公民陆续撤离;中国海军派出530(“徐州 ”号)护卫舰执行护侨任务
[2]
编辑本段影响 由于中东局势持续紧张以及美元走低为油价提供支撑,纽约商品原油期货2011年2月21日的亚洲电子盘交易价格大幅攀升。由于不断增加的避险性需求支撑,国际金价也延续此前上涨势头,在纽约商品交易的黄金期货价格再次站上每盎司1400美元的高位。
截至北京时间2011年2月21日20:30,纽约商品[3]4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4%至每桶93.3美元;纽约商品4月份交货的黄金期货上涨0.99%至每盎司1402.2美元。
利比亚骚乱继续升级 风险货币快速滑落
由于利比亚示威冲突呈现继续升级态势,市场风险厌恶情绪升温,以欧元为首的风险货币纷纷自高位快速滑落,美元指数则继续震荡上行。
利比亚动荡冲击全球经济
周一(21日)欧市盘中,由于利比亚示威冲突呈现继续升级态势,市场风险厌恶情绪升温,以欧元为首的风险货币纷纷自高位快速滑落,美元指数则继续震荡上行。
据国外知名媒体周一报导,位于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一幢中央大楼着火,暗示该国的紧张局面进一步恶化。
分析人士指出,北非的地缘政治紧张格局再度升级,刺激市场风险规避情绪升温,为风险货币走势带来压力。
欧元领跌非美货币,兑美元自1.3700上方附近的时段高位快速滑落,并刷新日低至1.3662;其他非美货币若澳元及英镑均录得不同程度的跌幅。
稍早,德国公布的2月Ifo商业景气指数升至111.2,高于预期的110.3;与此同时,商业现况及预期指数也均超出预期水平。此外,更早时候公布的欧元区及德法两国制造业PMI数据也整体强于预期,为市场人气带来一定改善。但鉴于北非局势进一步恶化,非美反弹明显受限。
美元指数则延续震荡上行格局,刷新日高至77.77,日图上看,美指在连续四日下滑之后实现反弹,但该反弹可能是对5日均线的反抽,美指需重新站上前期上升趋势线之上,方可缓解短期下档压力。[4]
局势紧张致油价金价大涨
利比亚国内紧张局势导致国际油价和金价21日大幅上涨。伦敦市场油价突破每桶105美元大关,创两年半来新高;金价突破每盎司1400美元大关,创7周来新高。
利比亚抗议活动近日愈演愈烈,各地流血冲突已造成多人丧生。利比亚是非洲第三大产油国,原油日出口量达110万桶,并且主要供应欧洲地区。
有消息说,局势动荡已经影响了利比亚6%的原油出口量。据悉,英荷壳牌、意大利ENI能源集团等石油公司准备将部分员工撤出利比亚。
德国巴斯夫的子公司Wintershal是唯一证实已经停产的公司。但其他主要石油公司的高管们私下承认,他们正在启动疏散全体员工、关闭生产的应急。
受此影响,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美国市场21日因总统日休市。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报105.74美元,比前一个交易日上涨3.22美元,创2008年9月以来最高收盘价。
受利比亚局势以及全球通胀压力加大影响,大量避险买盘推动国际金价大涨。伦敦现货黄金价格21日冲高至每盎司1407.60美元,涨幅为1.3%。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