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92汽油价格今晚下调_油价92汽油价格笑话
1.油价涨到8元了,大家还建议买车吗?
2.为什么油价已经下跌了,燃油税却涨了?
3.油价进入10元时代对我们生活有影响吗?会不会买车的人越来越少?
4.柴油车好还是汽油车好?
5.最近黄金、白银、原油价格为什么全都下跌?
油价涨到8元了,大家还建议买车吗?
又不是没经历过八元,大惊小怪的,没见过世面!
真正开车的那群人,你到十块还是要开的,哪怕上开点,战争也不可能无休止打下去,俄罗斯打不起,乌克兰经不起,欧洲耗不起,战争过后油价会有所回落的!
第二,不介意买电车,刹车问题电池续航里程问题,更严重的近年来,电动车起火,好像也不少!
总之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
只要经济条件允许,不管油价如何涨,还是强烈建议大家买车,原因如下:
1、油价涨价部分对自己生活影响不会太大,给大家举个例子。
我的车油箱加满35升。如果油价是6.5元,加一箱油花费227.5元。我们一个月加三箱油就够了,总花费为682.5元。
后来油价涨到8元,加满一箱油280元,一个月加满三箱油,总花费是840元。油价涨过之后,每一个月的油费才多出来近160元。
谁家每一个月还都拿不出来一百来块钱的加油呢?
所以我认为从这个角度看,油价的涨价对于买不买车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主要是看经济实力到底允不允许。
2、如果是电动 汽车 ,那油的事情就不用考虑了。
之前看过一个朋友买了吉利的电动 汽车 ,每充一次电的花费为25元,可以跑400公里,这么算下来,花费变得更少。
所以,如果在意油价的问题,那就换电动 汽车 好了,电费相比于油费,更加省钱。
从这个角度看,更加建议大家买车。
当然,买车了你的朋友圈会变大,生活变得更便利,幸福指数更高,何乐而不为呢?(完)
哈哈,新能源车研究下!
宏光mini EV 用家用充电桩6毛一度电,充满14度,跑110-160公里,1公里划5-8毛钱,一年顶破天1000块电费。
汽油涨价到8块9块跟我有一毛钱关系[奸笑]
北方的气候实在不适合新能源车。
不过买车还真是刚需。
首先有了车,自己的生活半径是扩大了的。去哪里不会觉得因为交通不方便而取消。
如果有孩子,带孩子出去玩,带很多东西也方便。
我猜问这个问题的朋友,可能是正处在犹豫的时候。买个省油的先试试,很多事,就像小马过河一样,别人的建议会因为每个人情况不同而不一定适合你。试试才知道。
现在生活成本高,就业压力大,未来不确定性大,两个人不一定比一个好过。所以这年头非常适合不婚不育才能过的好。[捂脸]
也就一年多花两千块钱,,可人们为了几道题解,可以眼睛不眨一下的付补课费,结果老样子,不爱读书的照样不读书……需要就买吧,花不起也别逞强买豪车,实用为主!面子这东西~哼,肤浅者,不可深交尔!
油价涨到8元了,大家还建议买车吗?如果买车能给自己带来经济收益,那可以买车,如果买车就是为了装点门面,建议没必要买车,车就是消费品,一年的保险,保养,加油等等,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今油价已经进入10元时代了,这个时候买车就更加成了负担了,买不买车自己看看经济能力在决定吧!
车是我们的代步工具,可以说是一家人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国也是 汽车 拥有量最多的国家,市场无比强大,比如说刚需的那就算油价在高也要买车,我爸出去和客户谈生意,你不可以打车出去吧?还有很多人上班的地方离家比较远,你可能每天都坐公交车搭地铁出去吧?不方便实在是不方便,这种刚需人群买车不会考虑油价,因为人家有那个实力养车。
还有很多买车就是为了装点门面的,个人建议还是别买车,买车就变成了自己的负担得不偿失,比如小两口结婚买车,根本用不上,就是为了好看有面子,有可能买车的钱还是逼父母给的,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还有就是出去打工的人群,为了春节回家方便,为了不用坐火车,买车的人群,这个也没必要买车吧,春节回去上班后,车就盖起来停哪里一个月也不会开一次的,这样的人群,建议没必要买车。
如果刚需买车是没办法的事,如果为了面子就不建议买车啦,如今不出远门的话,可以考虑新能源 汽车 ,充电比加油划算一点,就在本地接送孩子上学,都可以选择新能源 汽车 ,油价一直涨买车就要考虑一下自身的经济能力啦,对吗?
有经济实力可以潇洒,但一般生活家庭过日子要紧,出门打车、租车都方便,而且省钱。
买车还是不买车,不是根据油价的高低来决定的,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决定的。
如果需要的话,不管油价高低都要买的,买的话还要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不能超过自己的能力范围,高额来买,每月还着车贷还要养着车,这样的做法是不提倡的,因为车是消耗品,从你买的那刻起,都要开始花钱了,不说油钱,光每月乱七八糟的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买车的话还是买油车,因为电车的电池技术还不成熟,电池的续航能力还达不到长途跑车的需求,还有配套的充电设备也不完善。
真正开车的人是不会在乎油价涨了多少的!
当开车已经变成刚需,你随时都会有用,所以无论油价高低你都会开,由不得你在乎!
有些人开车是为了方便出行。他们随时出门和别人洽谈生意,一场生意谈下来,动辄几十万甚至上亿,你和他谈油价涨了,只会被他笑话。
还有些人工作生活安排的非常紧凑,除了上班还要接送孩子,时间那是争分夺秒的,哪里还会去计较油价涨了多少!
有些人上班路途远,如果不开车,为了赶时间要么早起,要么打的,如果迟到,被罚款挨批评,就得不偿失了!
真正在乎油价涨的是那些收入没有多少,只是看着别人都买车了,自己也不能拉别人后面,跟风充面子,买上车了当个宝贝似的,偶尔开开,也怕上路颠坏了,费油了,天天算计。
有一个同事因为开车路过减速带时极度磨蹭小心,被人笑话,说是就差自己下去把车抬过去了!
为什么油价已经下跌了,燃油税却涨了?
近期关于燃油附加费上涨的传闻再次“不幸”被证实,而且上涨幅度、时间均超出此前所有预期。昨日,国家发改委和民航总局正式对外发布消息,国内燃油附加费收费标准9月1日起再度上调,800公里以下航线由30元调整为60元,800公里以上航线由60元调整为100元,这比上次调整附加费后规定的执行期限(10月10日)提早了40天。
资料;
对于油价的飞涨,很多人按照经济学的原理来理解,认为是石油供不应求。但是有关统计数据告诉我们,石油是供大于求。2004年第一季度,原油每天供大于求约30万桶;第二季度全世界原油日产量为8190万桶,平均日需求8040万桶,日供大于求150万桶。2005年年中,“世界石油日供应量约8400万桶,日消费量约8300万桶”(梅新育《中国没有定价权》《世界知识》2005.15),日供大于求量也达100万桶。所以,造成油价上涨的原因不是石油供不应求,而是其它因素所致。实际上,造成21世纪以来石油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对石油的投机炒作,上个世纪90年代石油价格的下跌,21世纪以来美元的大幅贬值。
近八、九年,我国以及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住房价格飞涨,其最重要原因是房产商和把房屋作为期货投资的“投资者”们的投机炒作。大量没有居住需求,但要投机歉钱的“投资者”将投机资金投入房地产,使投机资金与购房居住的购房资金之和大于正常情况下购买居住房所需资金量,人为地造成需求旺盛,使房价大升。同样,近几年石油价格飞涨的主要原因也是对石油期货的投机。所不同的是,对石油投机的力度比对房地产投资力度更大。2004年8月18日的《经济日报》,刊载了题为《国际原油市场风高浪急》的文章,该文章写道:“投资者想从油价的涨跌中大赚一把的投机行为,也对油价的飙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几年来,由于国际金融市场对游资严加防范和约束,相当多的对冲基金开始进入国际原油期货市场进行期货的倒买倒卖,谋取高额利润。石油期货交易量目前是现货交易量的好几倍。据估计,在原油期货市场上,真正的需求方只占到交易总量的三成,其余都是套利的人。长期跟踪国际原油市场的亚太博宇公司研究员陈光远说:‘在几年前,美国基金在石油行业中所占比重大约在7%到8%,这个数据是5年前的。据最新的数据,美国的一些对冲基金在国际石油价格中的比重已经上升到1/4。’”据该文可知,两年前,投机的“投资资金”已远超过因为“真正的需求”而购买石油的资金,两部分资金之和,造成在石油流通领域内资金大大多于购买这些石油所需的资金量,即造成该领域的“通货膨胀”,原油物价上升。如前所述,2005年世界石油平均日供销量为8000多万桶,“但纽约商品石油期货日交易量达2亿桶,伦敦国际石油日交易量更接近4亿桶;按金额计算,当油价为50美元/桶时,世界石油日消费金额约40多亿美元,而国际石油市场日交易金额则高达数百亿美元。”
2005年世界石油平均日供销量为8000多万桶,“但纽约商品石油期货日交易量达2亿桶,伦敦国际石油日交易量更接近4亿桶”。这意味着原油一天内要被投机商们倒手几次。价格上涨期间,房屋倒手每倒手一次,一般房价就上涨一次。同样,价格上涨期间,原油倒手一次,一般石油价格也就上涨一次;倒手几次石油价格就上涨几次(只有少数时侯的倒手是获利回吐,价格下跌)。“按金额计算,当油价为50美元/桶时,世界石油日消费金额约40多亿美元,而国际石油市场日交易金额则高达数百亿美元。”当一种产品的购买,每天只需40亿美元时,却涌入了上百亿美元资金,那么这种产品的价格上涨将成为常态。所以,石油价格是以炒家们投机炒作的“石油期货价格作为定价基准,皮肯斯之流石油炒家对油价的影响力超过了海湾国家的石油部长们。”(《中国没有定价权》)
另外,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物价一直在上涨,年平均有百分之几的物价上涨率,而石油价格则一直趋于下降。如2006年7月6日的《参考消息》转载的法新社资料看,纽约市场交易石油价格1990年10月为40.40美元,而1994年3月则为14.08美元,1998年12月更降为10.72美元。直至2003年3月,涨到37.78美元,仍未恢复到1990年10月价格水平。再考虑到90年代美国的物价上涨,国际石油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十余年中,它的实际价格下跌状况,比它在交易市场上交易价格下跌的状况更严重。所以21世纪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在较大程度上是油价下跌约10年后,大量炒家逢低纳入后的恢复性反弹。
还有,原油是以美元计价。而从汇率关系看,最近几年,美元对欧元贬值40%多,对日元也有约20%的贬值。美元大幅贬值的情况下,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不变,实际意味着石油价格在欧洲、日本能用较以前更少货币来买油,例如,在欧洲,仅,美元对欧元贬值40%多就意味石油价在欧洲下降了许多。而在进出口关系上就意味着,石油输出口国要从欧洲进口同样多的某种商品,必须要用比几年前多得多的石油去换。因此,为弥补美元贬值带来的影响,石油价格肯定要上升来“纠偏”。所以,美元贬值也是石油涨价的重要原因。我们据美元对欧元、日元贬值(或者说欧元、日元对美元升值)的情况知道,对欧盟国家和日本来讲,因为他们的货币相对于美元升值,所以这段时间的石油涨价,对于他们的影响要小于对美国的影响。或者说,欧盟用欧元折算的石油涨价倍数远小于用美元计算的石油涨价倍数。
欧日的情况也使我们想到,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关系使石油涨价对我国有何影响。具体说,如我国人民币也象欧日货币一样对美元升值,石油涨价对我国有何影响。
现时人民币基本是与美元挂钩(2006年对原来只有约3%的升值),所以石油涨价对我国的影响很大,用人民币计算的涨价倍数与美元计算的涨价倍数相同(我们以有最新年石油进口数量资料的2006年为例来讨论,而2006年时约3%的人民币升值忽略不计)。
如2006年原油平均价格为每桶60美元的话,则相对2003年每桶涨了33美元,即涨了约1.2倍。2006年我国进口原油1.45亿吨,为计算方便,将2003年我国进口原油也定为1.45亿吨。每桶涨33美元,意味着每吨原油涨约247美元左右。这样,2006年进口原油要支付650多亿美元,约合5330亿元人民币(还是按1美元兑换8.2元人民币计算)。相对2003年要多支付约358亿美元,人民币计算要多花费2800多亿元。
如果我国在2006年前将人民币相对原来升值一倍,1美元兑换4.1元人民币,则2006年进口原油仍要支付650多亿美元,相对2003年仍要多支付约358亿美元。但因为人民币比2003年升值一倍,则以人民币计算仅支付2665亿元,比2003年只多花费约100亿元,而不是现时汇率要多支付的2800亿元。因此,如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一倍,理论上,每升汽油、柴油价格将比现在降一半。当然,考虑到我国原油不是全进口,以及提炼原油为汽油或柴油等因素,可能降不到一半,但肯定会比现在便宜许多。因此,人民币的汇率变化也将影响在我国的石油产品销售价格。
我记得,20多年前的经济时期,我国确定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2.4元人民币(有段时间甚至为1美元兑换1.9元多人民币),其后我国将人民币一路贬值到1美元兑换8.2元多。这使我国进口石油、铁矿石等所支付的人民币数量大增。或者换句话说,换回同样多石油、铁矿石等进口货物,所支付的、用人民币计价的衣帽等出口货物就需大增。反之,如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我国只需出口较少货物,就会换回同样多石油、铁矿石等进口货物。
据许多国际机构估算,不按汇率计算,按购买力计算,现时的1美元也只值2元多人民币(这与经济时期我国确定的汇率大致相同)。而我国现时将其定为1美元值7.5元多人民币。当然,我国这样确定汇率是使出口商品以美元计价更便宜,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以增大出口。但这样的结果也有许多弊端:使进口原料和其它产品按人民币计算很昂贵(因为我国企业和人民购买进口产品要用人民币兑换美元或用人民币购买);并因为我国出口产品以美元计价价格太便宜,国际上频频对我实施反倾销,要我们交反倾销税,造成额外经济损失;我出口产品以美元、欧元等计价价格太便宜,客观上使许多国家的劳动密集性行业的工人就业困难(这也是我国设在西班牙的鞋子仓库和商店被袭击、烧毁的重要原因);我国对西方国家出口大增,对美欧是大顺差,造成我国对西方市场较大依赖,美欧(尤其是美国)也看到这点,它们就要求我国在外交上付出代价,在外交上配合它们(例如在朝核、朝鲜导弹、伊朗等问题上),而我们则经常只能配合他们。对此,我们常把这种被迫屈从称之为“韬光养晦”。
当然人民币升值也有坏处。例如,人民币升值将使出口商品以美元计价变得昂贵,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将不那么大。另外,人民币升值将使我国的庞大外汇储备贬值(用人民币计算)。而人民币大幅升值将使我国的庞大美元外汇储备大幅贬值,这是我国对人民币升值问题难以定夺的重要原因。而这就是我国以前将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度贬值的错误政策,带来的难以解决的后遗症。
油价进入10元时代对我们生活有影响吗?会不会买车的人越来越少?
油价进入10元时代对我们生活会有非常大影响,买燃油车的人可能会减少,买电动车的人必定会增加。
如果油价涨到10元,对生活有哪些负面影响?1、燃油车销量下跌,电动汽车卖得风生水起,导致后者继续涨价。大排量的车主纷纷置换小排量汽车,二手市场的小排量汽车脱销。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的确有效降低了出行成本,充满一次可以跑几百公里,每公里划成几毛钱。可是,新能源汽车的行驶里程有限,暂时无法承担远程运输货物的重任。大部分的货物,还是由传统的燃油车或者轮船来进行运输,油价的上涨势必会造成运输成本的上涨。
2、不论小区还是停车场,“粉尘车”越来越多,车子不流动,加速停车位紧张的矛盾。绿色出行的人多了,但是想挤上公交地铁,还是一个技术活。
3、加油站的工作人员在打瞌睡,充电桩却异常火爆,哪怕夜深人静也有人在排队充电。
4、摩的重出江湖,自行车一车难求,共享单车趁机涨价。网约车师傅直接不干了,的士迎来行业的第二个波峰期,但是拒客、挑客的现象再次抬头。
5、小排量车,再次成为各大车企争夺的细分市场。
6、喜欢网上购物的人,发现物流效率明显比过去慢了。凡是通过运输再到消费者手中的物品,价格也水涨船高。
7、原材料上涨的影响。石油被称作工业血液,轮胎、化学纺织、塑料用品、农业化肥,甚至是建设施工,都离不开石油的影子。
很多行业都是依托石油来发展的,如果油价突破10元大关,这些原材料以及半成品都会一路上涨,带来一定的经济波动,这对低收入者的影响最为明显。
我们就以92汽油为例,这也是现在大部分汽车加的油,3月份涨价后很多地区92号汽油涨到了8元以上,记得此前最低的时候,是6.5元一升,50升油箱是的,加满一箱油此前只要300元左右,现在到了8元时代加满一箱油就要400元了
如果涨到10元以上,那么一箱油就要500元以上了,对于很多10万级别的家用车来说,这个成本可不小,如果一年用油费用是1万元,那么一年就要多出几千元的用车成本了,肯定是有点吃不消的!这个时候对于准备买车的人来说,可能就会望而却步了,至少会影响到汽车的销量。
对于一些营运小车来说,比方说住租车、网约车司机这种,汽油成本的上升,那么就会提升打车的成本,对于消费者来说也不能接受
我国人口基数巨大,石油消耗量也是居高不下,虽然我国石油储量并不低,但有超过70%都依赖进口。可以说国际原油价格的涨跌,将直接影响我国汽油的提炼成本以及最终定价。
油价进入10元时代,难道没有好处吗?凡事有利有弊,油价进入10元时代,对我们的钱包会产生很大影响,但对我们的生活,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比如大街上车少了,早晚高峰不那么堵车了,停车车位不难找了。比如雾霾不严重了,天蓝蓝,空气清新。比如新能源车多了,噪音少了,尾气少了。
最后,石油作为全球经济最重要的基础生产材料,价格的任何大幅变动都会带来全球经济的大变化。既然有可能会引发通胀,那么我们也要提前做好准备。在一个可能通胀的时代,什么最重要?未来的现金流,持续流入最重要。
对于工薪阶层来说,保住工作让自己有持续的工资收入。谨慎创业,因为创业的高风险再叠加高通胀,有可能会让自己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最后,不管油价会不会涨到10元,我们的生活还要继续。到那时候我们唯一的目标就是想法多挣钱,因为真涨到10元,我们也要面对。
柴油车好还是汽油车好?
对于有些车友要选择购买车辆的时候,纠结于买一辆柴油车还是汽油车这个问题,今天来给大家具体分析一下。
其实在选择方面,柴油车的选择范围很有限,各个汽车厂家推出的柴油车品种很少,但是汽油车琳琅满目,可以让你眼花缭乱。一个多一个少也是这两种车的优缺点。
一般来说柴油热效率高,功率大,着火点高,所以运行起来更节油。同理,汽油车热效率相对来讲就低一点。功率小,也更费油。但是为什么市场上却充满了汽油车,而较少柴油车呢,这就要从发动机工艺来讲讲。柴油机的制造难度大,结构强度要求高。所以在制造出来后,往往给人以大而笨的感觉。在这方面汽油车就存在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在近来随着技术的突破,柴油车的市场产品也越来越多,外观也在不断变化。仅从外观来看,很难区分是一辆柴油车或者汽油车,所以在加油的时候加油员现在会更多的和车主来确定沟通。但是在车辆的声音方面还是噪音比汽油车大一些,所以车辆发动以后比较容易区分。
综合上述,在选择一辆属于自己的新车的时候,车友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来抉择,不是简单的来说哪一种车好。如果要经常翻山越岭,长途奔袭,还是选择柴油车更节油,动力也强劲。如果仅仅只是家用跑跑城市道路,可以考虑选择汽油车,因为选择范围大,噪音也小,维修也方便。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在冬季或者北方地区,柴油会有冻结现象,这一点很重要。车友在买车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
最近黄金、白银、原油价格为什么全都下跌?
最近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下跌,而且速度非常快,不到一个月时间从最高49美元/桶下跌到今天的最低点118美元/桶。是什么因素让以纽约市场为核心的世界原油价格如此失去理性的快速下跌呢?未来的走向如何?
美元下跌完成后,美国完成了第一波经济风险转嫁,而后在调整一个时期后紧接着发动的第二波风险转嫁是石油投机和粮食投机,但是,就农产品投机而言效果有但是不如石油、大宗矿产投机和美元下跌来得效果那么好,而美元的贬值似乎走到尽头,减息空间已经没有了,而对人民币和欧元的贬值停滞并出现升值趋势,因此,高盛只好再度举起石油大旗作出原油价格突破200美元的市场预期,从而将石油价格从120美元平台迅速拉高到149美元,而正是在这个阶段,美元对欧元升值出现反复,而人民币兑美元进入快速增值轨道,世界性的通胀危机立时显现并对世界各区域市场产生了强大的破坏性作用,通货膨胀危机和对危机进一步加强的预期弥漫全球。2008年6月和7月,如果以后可以再追忆的话,恐怕是全球通胀进入最高水平的两个月度,而以这个最高点为标志和在此期间的多哈回合谈判中美国拒绝了世界贸易体系中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贸易规则的合理调整,美国对世界和自身的未来作出了巨大的战略误判并失去了利用国际合作援救即将到来的美国真正的金融危机的最后机会,全球一体化经济很可能开始出现新的特征:新世界自由贸易体系将以区域性重新组合和相互融合而排挤现有的国际贸易体系中的美国因素,换句话说,世界各经济体很可能选择逐渐排挤美国经济体在外的新世界经济一体化道路而形成新的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体系,以俄罗斯为主的新天然气联盟的形成、大举抛弃400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并将继续抛弃美元储备和深入插手伊朗问题都是这种国际企图的具体行动,此外,中国大半年来的股市快速调整到低位、经济迅速紧缩所表现的明显的防御性宏观经济大调整、最近突然提高钢材出口壁垒给兴旺发达的美国国际大宗期货交易市场带来的重大心理打击,这些都具有长久、深远和对市场未来的革命性提示意义。种种迹象提示,世界经济正在处于一场革命性的不可逆转的变化之中,过去我们所习惯的经济理论、经济行为、经济规则可能会被证明那不过是少数国家麻痹全世界的工具和谎言而已,世界将重新界定和平衡各国经济体的责任、义务和权力,美国经济利用美元工具和所谓金融创新工具转嫁经济危机的时代即将过去,世界将向美国讨债。
石油价格的大幅下跌应该是美国对这种不利局面的自主调整行为,是美国习惯于玩弄别人今天被人玩弄的被动应付之举,我想现在该是那些前段时间还在疯狂叫嚣原油价格上涨是供求关系决定的而与投机无关的美国监管机构和御用经济学家们显露原形的时候了吧,高盛是什么样的信用也就不值一论了吧。原油下跌同时解除了本周美联储议息的难题:加息会给美国目前的危机雪上加霜;不加息,他们自己发动的全球性通货膨胀已经开始倒过来威胁他们自身的经济和社会体系了;如果此时石油真上到200美元,那伯南克的会就没法开了,横竖都是死路,这恐怕也是石油价格下跌的真实理由之一吧。至于有专家说,华尔街突然意识到世界经济已经开始衰退了,原油的供求关系很可能发生变化,所以油价下跌了,这听起来像是股票黑嘴讲的幽默笑话一样,一个在不到三个月时间内对市场预测颠三倒四地发布预测和总结的人或机构不是骗子还能是什么?石油的下跌原因综合起来是因为俄罗斯为代表的非欧佩克石油供应国家抄了美国的后路,让华尔街抬了轿还白干了活,最后还要自己掏抬轿费,搬起石头还砸了自己的脚;石油价格的高企不但没有打击美国想打击的目标,反过来加重了自己的经济危机和对冲了他们援救自身经济体的宏观措施,使自己陷入了救市的两难选择之中,油价下降可以暂时缓解两难的冲突,使美联储能够有理由作出暂时维持现有利率的决定;美元如果短期内不能转为强势,恢复美元信用,那么我们前面预言的新的国际贸易、经济和金融体系就会加速形成,等待美国经济的就是噩梦,现有的经济危机旧会无解,到时美国要么只能承认和倒退回第三世界贫穷国家的行列而恢复事务的本来面目,要么就利用他现有的唯一竞争优势:发动世界大战并以战争胜利的战利品来挽回其昨日的超级经济地位,而一旦美元进入强势,一方面原油等期货价格必然大跌,另一方面就不预言了,免得美国没有恢复强势美元的积极性。
仅以此文提示和安慰在中国股市伤痕累累的同志们,不要失去信心,不要被眼前的真实所迷惑,从明天开始中国的股票市场将会是艳阳天。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