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时用极致油价格_延时油的原理
1.解放军两栖作战能力全面提高|中国两栖作战能力
2.玩转6平米小厨房橱柜、水槽、烟机灶具终极报告
3.雪铁龙c5车辆产权证上的排量是多少
4.小米4 和魅族3 那个好
解放军两栖作战能力全面提高|中国两栖作战能力
编者按: 本文原载《世界安全》。本刊编发此文,仅供读者参考。 国外军事观察家中有一个普遍的观点,就是解放军在未来的大型两栖作战中没有足够的海运能力。当外界还在争论备选方案和将来的发展方向时,解放军已悄悄取了一系列步骤加以改善,包括配备更多的大型登陆船只和其他两栖装备,组建新型两栖机械化师和其他具备两栖作战能力的军事单位。
两栖战术
冷战结束后,解放军关注的焦点从遏止前苏联的全面入侵,转向跨海高技术战争。解放军不得不重新学习他们在上世纪50年代曾实施过的两栖作战。今后,解放军在做对台军事斗争准备的过程中,还要面对新的战役要求。此外,台湾守军与当年由壮丁组成的国民党已完全不同,解放军在台湾本岛发起攻击时所仰赖的突然性因素都会面临很大问题。
上世纪80年代,最早的变化之一是坦克登陆舰编入现役。1980年解放军推出了第一种“玉坎”(音YUKAN)级坦克登陆舰,但到19年也仅有7艘服役。然而,建造进度在近几年显著加快,另9艘不同级别的坦克登陆舰也将进入现役。当解放军从一支轻步兵力量向机械化和重型化方向转变时,他们也获得了坦克登陆舰所带来的一切优势。解放军的坦克登陆舰能在距海岸还有一段距离时,从艇艏门同时释放出轻型两栖坦克和两栖装甲人员输送车,不必等到冲上滩头才放出它们,这可使这些较大型的舰船与敌岸火力保持一段距离。轻型两栖坦克和两栖装甲人员输送车还能为步兵提供机动、支援火力和某种程度的保护,它们还可极大地减少部队的晕船现象。所有的解放军海军坦克登陆舰都能从舰艏门放出轻型气垫运输载具直接驶入海中,新型坦克登陆舰还有搭载两架中型直-8直升机的平台,可用于补充兵员、提供有限垂直补给和运送伤员。
坦克登陆舰较之冲锋舟、民用客船和货舱等小型老式两栖船只是极大的提高。解放军拥有的两栖轻型坦克和人员车辆登陆艇等渡海载具,能够很好地调整前进路线,缩短停泊在指定集结位置的时间,甚至没有集结的必要。为了提高泅渡能力,坦克登陆舰在到达海岸线以前就卸载下登陆步兵,这样就减少了来回的时间,可以更快地向前线提供增援和补充人员。根据二战中两栖战役的沉痛教训,两栖战役必须加快行动节奏,第一攻击波绝对不能被钉死在海滩上。增援部队一定要不顾伤亡,迅速赶到并且发起冲锋。
解放军特种部队也被寄予厚望,除实时的战场侦察外,还要在内陆破坏和分割敌守军、交通枢纽和C3I节点。在以往的两栖战役中,工事坚固的守军经常能在大规模轰炸中幸免于难,炮火停止后还能据守自己的据点。解放军在两栖战役登陆阶段的战术似乎是:着重于速度而不是遮蔽火力。因为台湾的海滩常被公寓建筑和居民小区环绕,解放军寄望于有着装甲车辆支援的步兵能以近距离巷战制服守军,近距离巷战还能削弱防守一方的火炮和大型火箭炮的效力。
据有关方面研究,两栖部队在泅渡阶段要求具有机动能力和一定程度的自我保护能力,在登陆战斗的后期使用轮式战斗车辆就更为合适。台湾拥有良好的道路系统,重型履带式坦克由于油料要求而给后勤保障增添了额外压力,而不能发挥全面优势。昂贵的有着良好防护的重型坦克应该担当前线攻击任务,而由机动性更高、更灵活的轻型轮式战斗车辆负责侧翼保护和侦察。该研究还指出,这种类型的高速战斗,要求实施大量联合作战训练和具备强大的C3I能力,这是解放军要努力达到的目标。
火力支援
1996年的大型演习表明,解放军攻击部队并未得到足够的直接和间接火力支援。仅有的直接支援火力来自轻型坦克的炮火,以及安装在坦克登陆舰上的火炮。将来的支援登陆艇还要装备火箭炮,解放军的坦克登陆舰是目前惟一装备了122毫米双联装40管火箭炮的载具。因为安装在接近海岸的登陆舰艇上,火箭炮被视为支援登陆车辆和人员的有效工具,它们也会从各种登陆舰艇上发挥炮火的最大效力。火箭炮主要提供覆盖面积大、不甚精确、持续时间较短的火力支援。
解放军已是当今世界领先的炮兵战术行家之一,攻击部队可依赖战术导弹的火力。但使用M9和M11短程弹道导弹攻击战术目标,显然有点不太划算。不管600枚的数量估计是否准确,它们都会瞄准更大型的目标。
便宜一点的WS-1B导弹没有修正弹道的功能,经过180公里的射程,一半以上的弹着点会散布在长4500米,宽1500米的区域内,另一半的导弹会落在这个区域以外。解放军其它一些具有途中弹道修正功能的导弹系统,如A-100等,不是射程太短,就是数量太少,今后5年还不能投入到两栖作战中。解放军地面部队也很难从空军那里得到近距空中支援。在所有的观察中,解放军空军在参加两栖演习时,与地面部队都是分离的。解放军空军只有一种战机装备了执行遮断任务的武器,但它不是近地支援武器,而是作为远距离对地攻击机使用。解放军空军的首要任务是获得海峡上空的制空权,并在敌军反攻时,为地面部队撑开一把保护伞。抛开这一系列的缺陷,解放军两栖部队还拥有另外一些支援火力装备。改进后的63A式两栖轻型坦克在射击时具有极好的稳定性,即使在行进中也有很高的命中率,还能用105毫米炮管发射反坦克导弹。像世界上的其它坦克一样,它们在遭遇躲在坚固掩体的反坦克小分队时将十分困难,但它仍有自身的价值,解放军还在试验用武装民有货船的方法提供近岸炮火支援。
解放军还获得了全新的间接支援武器――崭新的89式120毫米自行榴弹炮。已经不止一次在大型坦克登陆舰上看到过它,似乎还需要垫高它的离地间隙,以提高泅渡能力。实际上,89式榴弹炮对两栖进攻部队来说未必是合适的火力支援手段,在必须带上榴弹炮的全部时尤其如此。
目前还不清楚,89式自行榴弹炮是仅用于试验,还是标准的装备。解放军观察家认为,在两栖战役中,自行榴弹炮要替代拖曳式火炮。因为在两栖攻击的初期阶段,拖曳式火炮占用的面积太大,安装时间太长。一旦在岸上建立滩头阵地,解放军的支援火力会得到极大改善。据俄国人计算,120毫米迫击炮的效能可达到152毫米火炮的百分之七十五。从使用经验、体积和便携性来看,解放军在两栖行动的滩头阶段和越过滩头的阶段,仍将把迫击炮作为主要的间接火力支援手段。
大规模炮火还可由坦克登陆舰装载,或由炮兵旅分拆携行的89式122毫米多管火箭炮提供。但对师、团级的近距离火力支援,还要依靠122毫米榴弹炮和120毫米迫击炮。最近,中国北方工业公司推出了一种具有增程功能的122毫米榴弹炮,可使用带增程、近炸和延时引信的高爆,具有更好的打击效能,它可极大地降低对后勤保障的压力。解放军攻击部队多年前就开始了装备重型化的进程,RPG正缓慢地被PF-89火箭发射器取代,这种武器也更适合在台湾的市区或建筑密集区作战。另外,还有PF98“蜂王”(QUEEN BEE)式火箭发射器,能够显著地增强解放军步兵的打击力量。因为当使用武装运输船运送解放军步兵时,需要射程远、威力大的武器。
指挥、控制和通信
解放军近期的出版物强调了一些军事行动的关键因素:1996年在福建沿海举行的军事演习是把所有部队统一在一个战区司令部的指挥下,显示出提高指挥机构协调能力的决心。战区司令部要把演习的所有方面都统一在其麾下,但后勤支援还是与以往一样在战区管辖以外。为克服这个缺点,解放军总部既装备了卫星通信设备,又配有光纤电缆,将它们联结成交互式网络。移动的卫星通信车辆已经配备到团级指挥部,较便宜的商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则装备到最小的战斗单位。每一个战术级单位都有卡车装载的卫星指挥中心随行,与部队保持最近距离。
由于解放军具有集中指挥控制的传统,当部队遇到的情况与出现偏差时就需要新的命令,高速通信网络对于他们的任何军事行动都显得至关重要。《解放军报》最近报道:新型的指挥和通信设备装备部队后,低级军官和更重要的军士被授权可以根据形势需要对作战做出调整。因为登陆时的情况混乱且不易集中,较高层的指挥部一般都在登陆舰上,这一指挥授权在两栖战役中十分必要。在高层军官抵达海滩有效地进行指挥以前,较小的作战单位必须依靠自身的进取心把军事行动持续下去。然而,解放军在海上还没有类似美国海军“蓝岭”号的指挥登陆舰,他们最近在用舰队补给舰担当这一角色。
后勤保障
1996年的演习清楚地显示,后勤保障是战区司令部的主要弱点。自的经济改革以后,军民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共同训练就很少见了。1998年,解放军设立了联勤部,与院的国防动员委员会紧密配合,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国防动员委员会是院的下属部门,能够控制省级的民间。过去也曾有报道,中央副既担任国防部长,也担任国防动员委员会的首脑。2003年,在国防动员委员会的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将军提出要大力加强这个委员会对军事准备的领导,并依照中央的战备规划,在各级地方设立与人民武装部并行的联合后勤部。
解放军最近的出版物也提到:破坏力巨大的高技术武器对人力和物力的补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后勤保障不能局限在一个方向、一种武器,甚或一个战区里。如果在确保对战区提供持续的物资供应,后勤部门需要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后勤部门需依赖本地区内的后勤,建立坚不可摧的后勤网络,以保证战时的物资供应。除民用部门外,巨大的后勤仓库要建立在沿海地区,以便向部队及时供应普通物资和所有特殊装备。然而,这些出版物还指出:全国性动员首先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高水平的动员和物资供应只能由一个高度发达的经济体来支撑。
另一些文章还谈到:民用船只在跨海登陆的第一阶段会遇到不小的困难,而且在海面上缺少防护手段。更合理的策略是把行动分为重点不同的阶段,把握适当时机,将民用和军用结合在一起。登陆作战的第一阶段要使用军用工具,如直升机和高速舰船,保证后勤供应的及时、准确和高效率。在第二阶段和后续阶段则倾向于动员数量庞大的民用船只,譬如,可把集装箱货船改装为非正规的直升机母舰。这些文章还建议:海上和空中掩护要运用所有的后勤,包括机场、港口、指挥中通信系统、仓库和武器工厂等,当解放军越过海峡攻击对方的这些时,敌方也会这么做。当解放军的坦克登陆舰释放出第一攻击波后,需要4~5个小时才能运来增援的第二波部队,因此,解放军两栖部队能否及时占领一个港口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几乎无法猜测解放军将如何发动两栖进攻,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具有把新型武器装备和海运能力发挥到极致的能力。但有一件事很清楚,那就是解放军知道自己的弱点,并积极寻求克服的办法,增加舰船的组合方式和改变部队结构就是明显的例证。
(李贞刚荐自《新闻信息报》)
玩转6平米小厨房橱柜、水槽、烟机灶具终极报告
因为现在的小厨房用起来十分不顺手,装修未开始前已经在考虑新家厨房的设计问题,曾把自己的心得写成一篇>《橱柜狂想曲怎样让橱柜更好用?》,也曾四处考察橱柜品牌,研究他们的设计。
如今厨房终于完工,在这里发个汇报帖,感谢各位一直关注我家橱柜进展的同学们,以及为它付出了许多时间精力和努力的各位商家。
厨房全景图:
设计这个厨房,主要的思路就是2个:
1.操作台最大化:操作台用起来是多大都不嫌大。要保留尽量多的操作台空间,就要给各样杂物提前找好放置的位置。
2.储物空间最大化:把尽量多的东西塞进厨房,就能有效地减少客厅、餐厅和卫生间的杂乱程度。
玩转厨房第一步:改造原格局,扩大空间
原来的厨房只有3.5米长,扣去烟道和下水道两个大垛子,能做橱柜的长度只有2.5米。1.5米宽度也做不了两排橱柜。如果用这个尺寸做橱柜,扣掉水槽和灶具,操作台长度还不到1米。再放上电饭煲微波炉之类的电器,下厨时估计连菜板都找不到地方放。
于是改造了一下,把厨房原来南面的墙打掉,向南边推,厨房门改为朝餐厅开的推拉门。
这个修改有几个好处:
1.厨房的空间扩大到六平米;
2.推拉门正对着餐厅,厨房与餐厅之间往来很方便;
3.新砌墙形成了一个大屏风,避免室内被门口一览无遗,而且也腾出了位置放玄关鞋柜;
4.从风水上说,一个是避免了很忌讳的厨房门对入户门;另一个是我家的入户门正对着楼道里的长条走廊,风水上这是穿心箭,新砌的墙形成了一堵大屏风,把穿心箭挡住。风水嘛,甭管有道理没道理,能做到的就做呗,做不到的那也没办法,呵呵。
玩转厨房第二步:非常规冰箱位置与非常规地柜设计,增加操作台与储物空间
常规说来,冰箱应该是放在下面这个位置的:
可冰箱这么一放,能扩出来的橱柜位置就非常有限了,只有30cm左右的宽度,没什么大用场,十分尴尬。
于是我想到把橱柜做满墙,冰箱放在这个位置,这样能够增加近一米的地柜和吊柜,操作台和储物空间大大增加了。
可是这时候就遇到了一个十分艰难的问题:冰箱和地柜之间只有不到30cm的距离,地柜柜门无法打开。
方案1:最常规的解决方案是一部分做固定门,一部分做成可以打开的活门。
对于这个方案,我其实并不满意,因为冰箱常规的厚度起码是60cm,这也就意味着90cm的地柜要有60cm的门是不能打开的固定门(上图红色部分),只有30cm是可以打开的活动门,而这个活动门打开时,刚好会将冰箱与地柜之间的空间挡住,这样放在橱柜角落的东西几乎拿不到,十分不方便。
因为不想用“存放不常用的东西”这样的理由敷衍自己,我开始考虑各种替代方案,下面是我想过的各种方案,虽然最终都没有被使用,有的甚至有点异想天开,但也写出来,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方案二:只做整张的台面,不做地柜,或者只做地柜,不做柜门下面主要放水桶脸盆之类的大件杂物用。
优点:没有柜门开关的问题,为大件杂物找到了一个存放的位置。
缺点1:这个位置刚好朝着推拉门,如果用来放杂物,被来访客人一览无遗,很不好看。
缺点2:这类杂物体积都不小,冰箱与台面之间的空间有限,取放还是不方便。
缺点3:没有柜门,东西容易积灰。
方案三:台面下面放2个带轱辘的活动地柜。要取物时先把活动地柜从台面下抽出来。
优点:没有取物死角,所有放在地柜里的东西都能拿到。
缺点:每次取物时要把地柜抽出来,麻烦。
方案四:由3扇推拉门替代2扇开合门。
优点:要取物时,只要把所有推拉门推向墙边,就可以打开60cm的空间,取物比原来的固定门方案方便很多。
缺点1:三扇推拉门需要三个轨道,厚度较厚,且三扇门不在一个平面上,不如开合门美观;
缺点2:推拉门不是密封的。
在想出终极解决方案前,推拉门本来是我最想用的一种方案,虽然要牺牲掉一点点美观和厚度,但是考虑到大部分柜门都会被冰箱挡掉,也就无所谓了。
终极方案:两边开的折叠门。
在我锲而不舍地向一木缘的设计师提出我的各种各样异想天开的柜门解决方案并询问实现的可能性后,不知是被我的精诚感动了还是实在被我烦的不行了,一木缘的杨总在我家复尺时突然想出了这个天才的设计将柜门设计成每扇只有22cm宽的4扇折叠门,打开柜门时,两扇柜门向墙开,两扇柜门反折到烟道上:
这样柜门打开时,整个柜体都向我敞开,即使是放在最角落的物品,也能很轻松地拿到。合起来时,四扇柜门又是平齐的,十分美观:
说实话,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真正佩服一木缘的杨总。常规的设计谁都能做,可是因地制宜地推陈出新,才真正考验一个设计师的功底。
为了我家的这个特殊设计,一木缘上上下下都被折腾得够呛,前后加起来一共来了我家5、6趟。最后还是杨总亲自出马,特地去找来了这种能够开到175度的特殊合页(常规的合页只能开90度,无法满足我家的需求),才把这两个门给做成了:
这两个门是我家橱柜设计最大的难点,这个特殊设计完成了,后面就十分轻松。凭空多出了90cm的地柜、吊柜和台面。这个台面因为有烟道隔着,我打算专门用来放电饭煲、电子瓦撑煮蛋器之类的小电器,既不影响洗菜炒菜的操作台,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电器被油烟熏得油渍渍的。
玩转厨房第三步:烤箱微波炉吊半空
为了最大限度地省出操作台,我把吊柜挖出了两个洞放微波炉和小烤箱。否则的话,我辛辛苦苦省出来的一点操作台又该被这两位好兄弟占光了。
微波炉和烤箱的插座都藏在上面的吊柜里,很美观。
不过,介意微波炉辐射射头的同学慎用此招,呵呵。
玩转厨房第四步:增加隔板就是增加一倍的储物空间
日本因为房价地价超级贵,所以他们的设计通常都能将空间利用到极致。我研究了一下日本餐边柜的设计,发现他们最大的秘诀就是把空间分割得更为细致。现在国内常规的橱柜设计,地柜吊柜的柜体里都只有一块隔板。这样在橱柜里放矮的东西时,上面的空间就浪费了。我在两个吊柜上都各增加了一块隔板,这样空间利用率就大大增加了。所有隔板都是活动隔板,可以自己调整高矮,不需要的时候把隔板拿掉就行。
顺带一说,我选择了横把手,是觉得这样把手可以兼毛巾杆的作用,比较方便。但遗憾的是上图靠近墙的这扇门也做成了横把手,这就出现了开门时把手撞墙,门无法完全打开的情况。如果安成竖式的,门冲突情况会比横式小一些。安装时没盯住。安上以后就不好改了。
玩转厨房第五步:必不可少的配件锅盖架
如果要节省操作台的空间,锅盖架是必不可少。否则揭开锅,把锅盖一放,大半个操作台就不见了,碗碟都不知道放到哪里去才好。
另外,放筷子记得用下面是镂空的,否则筷子下面捂水捂多了会发霉哦:)
挂杆下面有个插座,可以用防溅盒,如果不喜欢防溅盒,用保鲜膜包一下也可以起到同等效果(私家秘方,别人我不告诉他)
玩转厨房第六步:真抽屉相呼应,增加橱柜整体感
橱柜中间有个大烟道很难看,本来设计师是说在这里多做一个门板。这个设计中规中矩,只是普通地把橱柜连接了一下:
我挑了黑白暗花的门板以后,说要在抽屉的位置用黑色暗花,其他门板用白色暗花。
复尺时老杨忽然灵机一动,把烟道位置的门板也改成了三个黑色暗花抽屉。这样,真抽屉相互呼应,又有黑白对比,感觉整套橱柜突然生动起来,变得非常有设计感。又因为这个连接,橱柜像凭空变长了不少,豪宅的感觉出来了,呵呵。不知道我家是小户型的人,单看这厨房和橱柜,还以为是套多大的房子呢!
玩转厨房第七步:大水槽套小水槽,单槽双槽的好处我全有
为了最大程度地节省出灶具和水槽中间的操作台空间,我本来是一门心思认准要选单槽的。因为我喜欢大水槽,在这么小的空间里,如果给自己要个双槽,每个水槽都很小,感觉不方便。后来孙瑞给我推荐了这款米多的盆中盆,放上小盆是双槽,拿掉小盆就变成大单槽,让我在这么小的空间里能鱼与熊掌兼得,感觉很爽。
材质是最好的304钢
多层的下水设计:
我喜欢大提篮,不喜欢浅浅的下水。因为浅下水一点杂物过去就堵住了,老要拿手去掏开才,比较恶心。
如果有杂物漏过去,可以从这个位置取出来,不会堵塞下水我很喜欢的设计,当年家里的水槽没有这个设计,下水管堵了以后极其难清理(而且非常恶心)。
大家买水槽的时候,一定要叫商家把配的下水件拿出来看看。用手用力捏一捏下水管,好的下水管里面有钢丝,捏不动的。
沥水篮和菜板都可以放在盆上,很省空间,小水盆和菜板可以自由的调换左右位置。
皂液器打算拿来装洗洁精,这样洗碗时凑过去直接摁就行,很方便。
玩转厨房第八步:侧吸烟机与700宽灶具
还是为了节省操作台,烟机和灶具我都选了宽度只有700的,而没有选择900宽的。
用了侧吸烟机,主要原因当然是因为侧吸是吸得最干净的。另外还有两个原因很少被提及。一个是侧吸不占用灶具上方吊柜的位置,这个位置放些相对不常用的调味品其实再方便不过,炒菜时一伸手就能拿到,瓶瓶罐罐又不会被油烟熏得油渍渍的,台面又被保持得清清楚楚的,不凌乱。另一个原因是,如果选用中式或者欧式烟机,灶具与烟机之间的这段墙面会被空出来,而这段墙面是最容易沾满油烟的,最好是贴个防油膜之类的。如果是侧吸烟机,喷向这个位置的油烟直接就被吸走了,没有这个问题。
选了有延时装置的烟机,不然我炒完菜为了把油烟多吸一会儿常常就忘了关烟机。
灶具选了陶瓷面板+铸铁锅架的,避免了爆裂的可能性。钢化玻璃的面板虽然漂亮,搪瓷的锅架虽然比较好清洗,但是却有爆裂的可能性,我胆子小,还是不冒这个险了。
灶眼一个是卷火,另一个是直火的。卷火火力比直火大,两个灶眼适应不同的烹饪需求。
一个必不可少的功能:自动熄火装置
灶眼中心位置做了加高处理,周围是密封的,这样溢锅时就不会漏到橱柜下面了。
好吧,我厨房里那几道板斧已经被我倾囊倒出了,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吧,呵呵:)橱柜:一木缘,购于南沙滩万家灯火,飞德莱进口门板+露水河E0柜体板+可丽石英石台面+harn阻尼合页+Harn阻尼抽屉;
烟机:,购于十里河圣牛展厅,OP39,侧吸+三档调风+自动延时;
灶具:,购于十里河圣牛展厅,OP13,陶瓷面板+铸铁锅架+自动熄火装置;
水槽:米多,购于十里河圣牛展厅,盆中盆,304钢+多层下水+钢丝下水管,送龙头、皂液器、沥水篮、菜板,包安装;
挂杆、锅盖架、筷子架:购于南沙滩万家灯火,常规卖五金挂件的地方应该都有。
雪铁龙c5车辆产权证上的排量是多少
c5上用的第三代主动液压悬挂技术,这是c5车上最大的亮点。它结合了电子学方面的最新技术和全新设计的液压结构,通过调整车身的离地间隙,既保证了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又提高了其通过能力。当车速降低到10km/h以下时,车身高度自动升至最高位置,可达27cm,一般的沟坎障碍都可以轻松越过;当时速超过110km/h时,车身降至最低离地距离7cm,可以有效降低风阻,行驶更稳定,轮胎抓地更牢,经济性方面也更节油。在停车熄火时,车身高度也会自动降至最低,启动车辆后又恢复正常车身高度。同时c5上还用了先进的多路传输技术,包括4个相对独立的、内含20个模块和一个智能控制模块的网络,内部由公共总线连接。该系统可以实现多种自动控制功能,包括灯光照明的自动控制、自动雨刮器、电子泊车装置、轮胎气压自动检测等等。外观方面黄金分割车身比例、强劲有力的侧腰线、双曲面后风窗玻璃等雪铁龙风格的外观设计,不仅让C52012款2.0L尊享型看起来大气、动感十足,也体现着中高档车的流行趋势——饱满、有张力、有极强的雕塑感。虽然2012款C5的车身尺寸保持不变,长宽高仍为4805*1860*1458mm,轴距也维持在2815mm的水平,但是新车在外形细节设计上做了一些小改动,例如新车全系都配备了双透镜式组合前大灯,并在在车身的侧面、车门把手上加入了镀铬装饰,车顶尾部换装了鲨鱼鳍式天线。动力方面2012款C5将继续沿用现款车型所搭载的2.0L、2.3L和3.0L三款自然吸气发动机,在保留2.0L+5速手动、2.3L+6速手自一体、3.0L+6速手自一体等动力总成的基础上,2012款将主推换装全新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的2.0L版本,而这款变速箱与2.3L和3.0L车型所搭载的Tiptronic智能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为相同版本,在提升燃油经济性方面会有积极的作用,目的是满足入门消费者的需求。配置方面作为东风雪铁龙为2.0L市场专门推出的重量级新车,C52012款2.0L尊享型的配置也将按照2.0L市场的最高价值标准打造,自动感应式前大灯、自动雨刮、ESP、定速巡航、座椅电动调节等50大丰富配置实现了同价位车型配置的最高水平,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利、贴心的用车享受,也树立同级车中的价值新标杆,实现了2.0L消费者用车价值的全面超越。悬挂性能方面雪铁龙的悬架看上去还是普通的前麦弗逊后多连杆,但它在这两种悬架上的改装使他们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首先,前麦弗逊悬架的顶端(就是那个在发动机是里的两个帽子状的东西)在该车型上得到了加固——用高强度合金加上螺栓固定,防止了50万元以下车型的通病——多次冲击后悬架顶部盖子变形的麻烦,提高了悬架的寿命。而是他在后悬架上下的功夫。雪铁龙的后悬架也用了加固措施——装在后车轴上,加固了许多。还有他安装的位置。其他车型为了避免行驶过程中的颠簸造成的横向力,只能拉大悬挂行程,使其软弱无力。但雪铁龙的两个后减震器装在“羊角”上,使其既不用过于软,也不会失去对横向力的吸收。雪铁龙后悬挂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它用了拉力车上的高强度L形臂,而不是普遍的V形臂,这也大大增强了他后悬挂的强度。发动机横置3升V型6缸24气门双顶置凸轮轴多点式电喷汽油机排量2946毫升缸径×行程87.0×82.6(毫米)最大功率152千瓦/6000转/分最大扭矩285牛顿米/3750转/分最高速度232公里/小时加速性能9.7秒(0-100公里/小时)耗油量10.2升/100公里驱动型式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转向机构齿条齿轮式动力转向转弯半径5.9米(最小)变速器5档手动变速或6档自动电控变速悬挂系统(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横向稳定杆,(后)拉臂式独立悬架、横向稳定杆用电子控制的主动液压悬挂系统制动形式(前轮)盘式(后轮)盘式车身尺寸(长)4805×(宽)1860×(高)1458毫米轴距2815毫米轮距(前轮/后轮)1584毫米/1551毫米轮胎型号225/55R17行李箱容积439升重量1710公斤发动机横置2.3升直列4缸16气门双顶置凸轮轴多点式电喷汽油机排量2267毫升缸径×行程85.0×84.6(毫米)最大功率226牛顿米/3750转/分最高速度218公里/小时加速性能9.9秒(0-100公里/小时)耗油量10.2升/100公里驱动型式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转向机构齿条齿轮式动力转向转弯半径5.9米(最小)变速器5档手动变速或4档自动电控变速悬挂系统:同3.0用电子控制的主动液压悬挂系统制动形式(前轮)盘式(后轮)盘式车身尺寸:同3.0轴距2815毫米轮距(前轮/后轮)1584毫米/1551毫米轮胎型号225/55R17行李箱容积439升重量1710公斤发动机横置直列4缸16气门双顶置凸轮轴多点式电喷汽油机排量19毫升缸径×行程85.0×88.0(毫米)最大功率100千瓦/6000转/分最大扭矩190牛顿米/4100转/分最高速度202公里/小时加速性能11.2秒(0-100公里/小时)耗油量8.6升/100公里驱动型式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转向机构齿条齿轮式动力转向转弯半径5.9米(最小)变速器6档自动电控变速悬挂系统:同3.0用电子控制的主动液压悬挂系统制动形式(前轮)通风盘式(后轮)盘式,ABS、紧急制动车身尺寸:同3.0轴距2750毫米轮距(前轮/后轮)1530毫米/1495毫米轮胎型号195/65R15H行李箱容积456升/882升(后座椅背翻转后)重量1325公斤有效承载520公斤允许总重量3345公斤配置前座双安全气囊、前座胸部保护双侧安全气囊、前后座头部窗帘式双侧安全气囊、车灯感应自动点亮装置、尾部障碍距离探测器、后风窗延时加热、可调后视镜、有色隔热前档风玻璃、雨刮雨水探测器、电动玻璃窗、电动玻璃感应升降(含下雨感应)、电子防盗装置、遥控中控门锁、后车门儿童安全锁、头枕高度及倾斜度可调、自动空调、多功能显示屏、延时顶灯、前、后水杯托架、CD音响、电动天窗、前座坐椅电动调节、真皮方向盘、真皮坐椅、中央控制台及车门衬板嵌装木饰条、车身防擦条、金属漆、铝合金车圈等。
小米4 和魅族3 那个好
您好,
魅族MX3,更好用的大屏手机。更好用是因为各方面表现均衡:
1,外观超赞的,一体化金属边框,手感纤薄,外观优美。机身小巧屏幕大。亮屏那种动人心魄的效果,关屏浑然一体的黑,越看越想看。
2,硬件配置:旗舰级的配置,参数我就不复制了,1080P超视网膜屏幕,强悍的CPU和GPU,流畅运行各类大型游戏。
魅族MX3可以说是做到性能、散热、续航非常好的结合,给人敢玩、畅玩的体验。魅族MX3 用双路散热的技术,镁合金壁板和不锈钢金属框,配以高导热材料,达到性能和散热的完美平衡。您可以看一下以下测试,大屏当前,魅族如何Hold住散热续航://bbs.meizu.cn/thread-4608420-1-1.html
续航不在于电池有多大,而在于手机有多么省电。MX3用多重省电技术的。2400mAh的电池续航水平不比某3000mAh的手机差多少。而且MX3充电速度更快。
3,拍照:速度真快,真心的快。0秒延时拍照,25张每秒的高速连拍。超精简的相机设置,不会拍照的也能拍出好照片。尤其在微距背景虚化、色彩还原、白平衡、夜拍效果、延时拍照等非常出色的体验。
4,音质真的超乎想象,在魅族手机中做到了最爽。真没想到魅族这么普通的EP-21耳机在MX3听感是如此的爽。得益于MX3的Dirac HD Sound。为魅族的耳机适配最好的效果,不用再想均衡器该怎么调的问题了。强大的音频/解码能力,轻松应对无损音乐和4K。
5,魅族的Flyme3.0系统,界面效果好看、耐看。系统运行流畅度、稳定性、安全性非常高。操作简单,界面逻辑性强,容易上手。一般使用新手机,大家都会在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而魅族的Flyme系统就是,要干嘛,点了就是。简洁高效。
全新查找手机功能,让手机更安全。
更高效地管理应用唤醒机制,节能12%。
系统内置定时开关机功能,突破大家对于安卓的理解。
更多系统功能,每周更新ing...
6,MX3独有的天线专利技术让MX3的信号、通话质量都是非常棒。
新一代双频WIFI天线,上网速度快一倍,下载数据节能50%。
如果还困惑的,您可以到当地魅族认证店体验MX3真机,真机试玩会告诉您的。魅族MX3,更好用的大屏手机!
您可以在如下链接查看MX3功能特色/技术指标:://.meizu/products/mx3fun.html
魅族在全国开设超过800家实体认证店,售前售后更有保障。线上线下多渠道现货发售,全国统一售价。
欢迎您到当地魅族认证店体验魅族手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