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加格达奇区柴油价格_加格达奇储油库项目
1.东风型内燃机车的运用历史
2.黑龙江有几个省
3.黑龙江的地理位置?
东风型内燃机车的运用历史
1963年,巨龙型机车配属北京铁路局北京内燃机务段投入使用,担当京山铁路丰台西至南仓间的货物列车牵引任务。1965年,首批ND型柴油机车开始配属到北京内燃机务段。1960年代中期,东风型柴油机车作为中国第一代干线柴油机车,开始优先投放到干旱缺水地区使用,例如中国西北的戈壁荒漠、中国东北的大兴安岭等地,以及线路坡度大、长隧道较多的中国西南地区。
1965年,重庆至贵阳的川黔铁路交付运营,成都铁路局遵义机务段随之成立,这是继北京内燃段之后中国第二个内燃机务段,同年开始配属首批东风型柴油机车,担当川黔铁路贵阳至赶水间的机车交路。1966年,兰州至乌鲁木齐的兰新铁路正式建成通车,乌鲁木齐铁路局(原铁道部第一工程局)柳园机务段同时成立,并开始大量配属东风型柴油机车,主要担当兰新铁路三道沟—柳园—哈密间的客货列车牵引任务,这也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内燃机务段。同年,连接贵阳和昆明的贵昆铁路建成通车,成都铁路局水城机务段(后改称为六盘水机务段)随之成立,并开始配属东风型柴油机车,担当贵昆铁路六盘水至宣威的客货列车牵引任务;同时,昆明铁路局昆明机务段也开始配属东风型和东风2型机车。
1967年,柳州铁路局麻尾机务段开始配属东风型机车,投入到以坡陡弯急而著称的黔桂铁路使用,自此黔桂铁路的牵引动力逐渐改用柴油机车,取代了以往使用的解放1型蒸汽机车。麻尾机务段的机车配属数量至13年初达到历史顶峰,当年该段配属的东风型机车多达128台,后来近半数改配属同年成立的金城江机务段。1969年,为开发大兴安岭森林而兴建的嫩林铁路(今富西铁路)嫩江至加格达奇段建成通车,成立了齐齐哈尔铁路局加格达奇机务段,并开始配属东风型柴油机车。翌年,嫩林铁路加格达奇至樟岭段建成通车,成立了塔河机务段并开始配属东风型机车。10年,成都至昆明的成昆铁路全线建成通车,昆明铁路局广通机务段、成都铁路局峨嵋机务段、成都铁路局西昌机务段同时成立,并开始大量配属东风型柴油机车,担当成昆铁路全线的客货列车牵引任务。 12年起,东风3型客运机车投入批量生产,并配属到某些急需机车的客运机务段。广州铁路局长沙机务段是是首个配属东风3型机车的机务段,担当京广铁路郴州—长沙—岳阳的旅客列车牵引任务,代替老旧的胜利3型和胜利6型蒸汽机车。13年,上海铁路局上海机务段配属东风3型机车,以替换使用寿命将近四十年的KF型蒸汽机车,担当京沪铁路上海至南京、蚌埠间的旅客列车牵引任务。同年,郑州铁路局郑州机务南段开始大量配属东风3型机车,担当京广铁路武昌—郑州—安阳、陇海铁路陕州(三门峡西)—郑州—徐州—蚌埠间的客运交路,代替以往使用的人民型和胜利型蒸汽机车。同时,北京铁路局石家庄机务段亦开始配属东风3型机车,担当京广铁路北京—石家庄—安阳间的客运牵引任务。此外,东风3型机车也被配属到广州铁路局广州机务段和沈阳铁路局沈阳机务段,分别投入到广深铁路和沈大铁路使用。
13年,郑州铁路局桐树店机务段(后改称为襄樊北机务段) 开始配属东风型机车,投入汉丹铁路、襄渝铁路运用,代替FD型和前进型蒸汽机车。同年,兰州铁路局兰州西机务段配属东风型机车,担当包兰铁路兰州至干塘间的客货列车牵引任务。14年,成都铁路局贵阳机务段配属东风型机车,开始由蒸汽机务段向内燃机务段过渡。15年,柳州铁路局柳州机务段配属东风型机车,担当湘桂铁路柳州到冷水滩间的旅客列车牵引任务。18年,贵阳机务段的东风型机车开始投入湘黔铁路运用。 自1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东风3型机车的牵引功率较低,因此开始被其他性能更好的客运机车取代。随着东方红3型柴油机车投入批量生产,沈阳机务段逐步调出所有东风3型机车。上海铁路局和广州铁路局的东风3型机车,也逐步被从罗马尼亚进口的ND2型柴油机车取代;而自1982年起郑州机务南段也开始大量配属北京型柴油机车。1980年代中期,这些剩余的东风3型机车陆续被改造成东风型货运机车,投入到西南地区的机务段使用,以加快淘汰老旧的蒸汽机车。1983年,柳州铁路局融安机务段配属东风型机车,担当枝柳铁路柳州—融安—怀化站(怀化南)间的客货列车牵引任务。同年,加格达奇和塔河机务段的部分东风型机车转配属伊图里河机务段。1985年,成都铁路局九龙坡机务段(后来更名为重庆南机务段) 开始配属东风型机车,以代替解放型和前进型蒸汽机车,担当襄渝铁路重庆至达县、成渝铁路重庆至内江、川黔铁路重庆至赶水、以及三万支线三江至万盛的客货运输任务。
1980年代后期,东风3型客运机车已经从中国铁路的机车序列中消失,绝大多数的东风3型机车均已经修改了传动齿轮比,改造成最高速度为100公里/小时的东风型机车,令东风型机车在全国铁路的保有量于1990年达到886台的历史顶峰;同时机车编号也由客运型的“东风3-0XXX”改成货运型的“东风XXXX”,“客改货”的东风型机车主要占用“东风18XX”至“东风21XX”之间的号段,因而造成机车编号混乱的情况。 1990年代初,随着贵昆、湘黔、川黔、成昆铁路相继完成电气化改造,西南地区的东风型机车也逐步退居二线,由干线牵引转为担当干线小运转或调车任务。1994年,成都铁路局广安机务段配属东风型机车,担当襄渝铁路广安至重庆西的货物列车牵引任务;同年,内江机务段也调入东风型机车,担任内江站的调车作业。此外,部分铁路局为应付短途客运的需求,又将部分东风型机车改变齿轮传动比,改造成客运型机车及用于牵引短途客车和通勤车。至1990年代后期,仅存的东风型机车除了主要用于调车作业外,仍然有少数用于西南地区的铁路干线,例如重庆南机务段一直使用东风型机车牵引襄渝铁路的旅客列车,直到襄渝铁路全线于1998年完成电气化为止。
1994年至1995年间,成都机车车辆厂先后翻新了一批从成都铁路局、昆明铁路局收集的旧东风型机车共10台,经铁道部同意将翻新后的车号改为东风2201~东风2210,其中7台(2201~2206、2210)出售予三茂铁路公司三水机务段,用客运齿轮比和蓝色车身涂装,担当三茂铁路的旅客列车牵引任务;其余3台用货运齿轮比的机车被出售予路外厂矿企业使用,2207号机车由深圳市韶峰水泥公司使用,而另外的2207、2208号机车则去向不明。
1995年,黑河铁路集团公司从购进了首批东风型柴油机车,配属孙吴机务段担当北黑铁路的客货列车牵引任务,至1996年已全部淘汰了原有的建设型蒸汽机车。2002年,东风型柴油机车被中国国家经贸委列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三批)》,要求尽快淘汰 。2003年,黑河地方铁路购进东风4B型柴油机车,并淘汰了所有东风型机车。同年,三茂铁路公司引进了GK1CB型柴油机车,所有东风型机车停运报废。
黑龙江有几个省
黑龙江就是省会走进黑龙江
基本概况
地处祖国东北隅,东、北依邻俄罗斯,边界长达三千千米。古为肃慎地,汉朝属夫余地,辽属东京、上京道,金属上京路,元属岭北和辽宁行省,明为女真地,清初为黑龙江将军辖区,清末置黑龙江省。现辖一地区、十二地级市,二十县对外开放。全省面积46万多平方千米。黑龙江省简称黑,省会在哈尔滨市。
黑龙江省有10个世居少数民族,赫哲、鄂伦春、朝鲜、蒙古等少数民族风情浓郁;上京龙泉府和上京会宁府分别是唐代渤海国和金代早期的都城,是当时黑龙江省经济和文化繁盛的标志;哈尔滨、大庆等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北疆现代都市特色鲜明;与俄罗斯水陆相连的3000多公里边境线,是中俄间开展各种交流的通道。另外,黑龙江省还有着别具一格的产业文化和外来文化,这些都是黑龙江省发展特色旅游的重要基础。人口统计
2007年人口平稳增长。据抽样调查测算,全年人口出生率7.88%。,死亡率5.39%,人口自然增长率2.49%。年末全省常住总人口3824万人,户籍人口3600万人。
人口增长率: 200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2.49‰
地形
黑龙江省的地势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西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土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4.7%;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的丘陵地带约占全省的35.8%;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西部的松嫩平原,是中国最大的东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占全省总面积的37.0%,海拔高度为50---200米。
土地
全省土壤面积4437万公顷(折合6.7亿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3%。全省耕地和林地面积居全国第1位,牧草地面积居第7位。待开发土地居第4位,可垦后备耕地居第2位。2004年末,全省耕地990.5万公顷(1.49亿亩),人均3.9亩。黑龙江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宜农土壤占全省土壤总面积的40%,黑土、黑钙土、草甸土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67.6%,是世界上有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全省农业后备面积479.3万公顷(7200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5%,土地待开发面积仅次于新疆、内蒙古和四川省,居全国第4位。
气候
黑龙江属中温带到寒温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4~5摄氏度。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南北差近10摄氏度。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光照时间长,适宜农作物生长。太阳辐射丰富,年日照时数一般在2300-2800小时。春季大风日最多,多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风能丰富。
黑龙江省属寒温带——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西北端没有夏天。全年平均气温零下6—4摄氏度,一月零下32—零下17摄氏度,七月16—23摄氏度,西北部气温最低。温带、寒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日照充分,无霜期3—5个月,年降水量400—700毫米。全年无霜期多在90—120天之间。年平均降水量50--700毫米之间,以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迎风坡最多。全年降水的60%集中在6—8月份,1957年7月15日克山降水177.9毫米,为本省最大日降水量。春旱、夏涝、秋霜冻为主要自然灾害。是中国最冷的省份。
自然
山脉覆盖全省60%的面积,山体坡度适中,雪质好,降雪量多,适于建中高级滑雪场的地方有100多处;林地面积二千多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3.6%,居全国之首,且大多为天然林;省内江河纵横,水居北方各省之首,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和绥芬河构成全省五大水系,兴凯湖、镜泊湖、连环湖等景色怡人,气势宏大;扎龙、三江以及兴凯湖湿地面积辽阔,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好;五大连池火山地貌独特,矿泉蕴藏丰富,是最有开发潜质的世界级。
耕地
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总耕地面积和可开发的土地后备均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人均耕地和农民人均经营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全省现有耕地990.5万公顷,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全国其它地区,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等占耕地的60%以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黑龙江省盛产大豆、小麦、玉米、马铃薯、水稻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亚麻、烤烟等经济作物。
全省草原面积约433万公顷、草质优良、营养价值高,适于发展畜牧业。其中松嫩草场是世界三大羊草地之一。
矿产
已发现的矿产达131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74种。石油、石墨、矽线石、铸石玄武岩、石棉用玄武岩、水泥用大理岩、颜料黄土、火山灰、玻璃用大理岩和钾长石等。10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之首,煤炭储量居东北三省第一位。黑龙江省现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达39种,各类矿产年产值居全国第二位。
森林
全省林业经营总面积317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3。有林地面积2007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3.6%,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国家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森林树种达100余种,利用价值较高的有30余种。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林业省份之一,林业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天然林是黑龙江省森林的主体,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及完达山。
能源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2004年全省生产原煤7116.9万吨,是主煤炭调出省之一。除此之外,电力和燃气也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前,黑龙江仅有一座镜泊湖水电站。几十年来,水火电站有了同时发展。至1999年省内大小电站电厂近200个,装机总容量近千万兆瓦。全省水电发电量达14亿兆瓦小时。 哈尔滨燃气化工总公司所属哈依煤气工程,日产煤气189万立方米,建设总规模为"亚洲之最"。
生物
野生动物兽类6目20科、88种,占全国种数的21.6%,其中一级重点保护种类有紫貂、貂熊、豹、虎、梅花鹿、原麝6种。鸟类19目57科361种,占全国种数的29%。属一类重点保护的有丹顶鹤、中华秋沙鸭、白鹳、金雕等12种。野生植物2100余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8属、17种,被子植物107科、636属、1747种,植物111科、644属、1764种。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蕴藏量约250万吨,可食用的在25万吨以上,野生条草造纸原料100多万吨,各种药材125万吨。
全省已建自然保护区163个(其中国家级14个,省级40个)。
水
全省境内江河湖泊众多,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和绥芬河五大水系,现有湖泊、水库6000余个,水面达80多万公顷。黑龙江省是中国水较丰富的省份之一,年降雨量70%集中在农作物生长期,雨热同季,生物生长环境良好。
经济发展
黑龙江林矿产丰富,工业以石油、煤炭、木材、机械、食品为主体,原油、木材、发电设备、铁路货车、胶合板、纤维板和天然气、汽油、柴油、轴承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一、二位。本省铁路、公路分别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五位。
主要粮食作物为杂粮,以玉米、水稻、高粱较多。黑龙江为全国重要小麦产区,主要分布在北部。黑龙江大豆在全国居重要地位,主要分布在北纬五十度以南的平原地区,每年大量外运。经济作物以甜菜、亚麻、向日葵为主,产量常居全国第一位。
大、小兴安岭森林茂密,为我国最重要林业基地,木材畜积量、伐量均居全国首位,以红松、落叶松为主要树种,是全国最重要的木材供应基地。本省矿产以煤、石油、金为最主要。松嫩平原有相当丰富的石油,以大庆油田最有名。煤分布很广,以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煤矿著名。
黑龙江的地理位置?
黑龙江省:
地处祖国东北隅,东、北依邻俄罗斯,边界长达三千千米.古为肃慎地,汉朝属夫余地,辽属东京、上京道,金属上京路,元属岭北和辽宁行省,明为女真地,清初为黑龙江将军辖区,清末置黑龙江省.
现辖一地区、十二地级市,二十县对外开放.
全省面积四六万多平方千米.
黑龙江省简称黑
省会在哈尔滨市.
黑龙江省有10个世居少数民族,赫哲、鄂伦春、朝鲜、蒙古等少数民族风情浓郁;上京龙泉府和上京会宁府分别是唐代渤海国和金代早期的都城,是当时黑龙江省经济和文化繁盛的标志;哈尔滨、大庆等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北疆现代都市特色鲜明;与俄罗斯水陆相连的3000多公里边境线,是中俄间开展各种交流的通道.另外,黑龙江省还有着别具一格的产业文化和外来文化,这些都是黑龙江省发展特色旅游的重要基础.
自然环境:
1.地形
黑龙江省的地势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西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土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4.7%;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的丘陵地带约占全省的35.8%;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西部的松嫩平原,是中国最大的东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占全省总面积的37.0%,海拔高度为50---200米.?
2.土地?
全省土壤面积4437万公顷(折合6.7亿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3%.全省耕地和林地面积居全国第1位,牧草地面积居第7位.待开发土地居第4位,可垦后备耕地居第2位.2004年末,全省耕地990.5万公顷(1.49亿亩),人均3.9亩.黑龙江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宜农土壤占全省土壤总面积的40%,黑土、黑钙土、草甸土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67.6%,是世界上有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全省农业后备面积479.3万公顷(7200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5%,土地待开发面积仅次于新疆、内蒙古和四川省,居全国第4位.?
3.气候?
黑龙江属中温带到寒温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4~5摄氏度.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南北差近10摄氏度.夏季气温高,降水多,光照时间长,适宜农作物生长.太阳辐射丰富,年日照时数一般在2300-2800小时.春季大风日最多,多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风能丰富.
黑龙江省属寒温带——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西北端没有夏天.全年平均气温零下6—4摄氏度,一月零下32—零下17摄氏度,七月16—23摄氏度,西北部气温最低.温带、寒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日照充分,无霜期3—5个月,年降水量400—700毫米.全年无霜期多在90—120天之间.年平均降水量50--700毫米之间,以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迎风坡最多.全年降水的60%集中在6—8月份,1957年7月15日克山降水177.9毫米,为本省最大日降水量.春旱、夏涝、秋霜冻为主要自然灾害.是中国最冷的省份.?
自然:
山脉覆盖全省60%的面积,山体坡度适中,雪质好,降雪量多,适于建中高级滑雪场的地方有100多处;林地面积二千多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3.6%,居全国之首,且大多为天然林;省内江河纵横,水居北方各省之首,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和绥芬河构成全省五大水系,兴凯湖、镜泊湖、连环湖等景色怡人,气势宏大;扎龙、三江以及兴凯湖湿地面积辽阔,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好;五大连池火山地貌独特,矿泉蕴藏丰富,是最有开发潜质的世界级.
耕地:
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总耕地面积和可开发的土地后备均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人均耕地和农民人均经营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全省现有耕地990.5万公顷,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全国其它地区,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等占耕地的60%以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黑龙江省盛产大豆、小麦、玉米、马铃薯、水稻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亚麻、烤烟等经济作物.
全省草原面积约433万公顷、草质优良、营养价值高,适于发展畜牧业.其中松嫩草场是世界三大羊草地之一.
矿产:
已发现的矿产达131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74种.石油、石墨、矽线石、铸石玄武岩、石棉用玄武岩、水泥用大理岩、颜料黄土、火山灰、玻璃用大理岩和钾长石等.10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之首,煤炭储量居东北三省第一位.黑龙江省现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达39种,各类矿产年产值居全国第二位.
森林:
全省林业经营总面积317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3.有林地面积2007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3.6%,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国家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森林树种达100余种,利用价值较高的有30余种.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林业省份之一,林业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天然林是黑龙江省森林的主体,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及完达山.
能源: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2004年全省生产原煤7116.9万吨,是主煤炭调出省之一.除此之外,电力和燃气也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前,黑龙江仅有一座镜泊湖水电站.几十年来,水火电站有了同时发展.至1999年省内大小电站电厂近200个,装机总容量近千万兆瓦.全省水电发电量达14亿兆瓦小时. 哈尔滨燃气化工总公司所属哈依煤气工程,日产煤气189万立方米,建设总规模为"亚洲之最".
生物:
野生动物兽类6目20科、88种,占全国种数的21.6%,其中一级重点保护种类有紫貂、貂熊、豹、虎、梅花鹿、原麝6种.鸟类19目57科361种,占全国种数的29%.属一类重点保护的有丹顶鹤、中华秋沙鸭、白鹳、金雕等12种.野生植物2100余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8属、17种,被子植物107科、636属、1747种,植物111科、644属、1764种.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蕴藏量约250万吨,可食用的在25万吨以上,野生条草造纸原料100多万吨,各种药材125万吨.
全省已建自然保护区163个(其中国家级14个,省级40个).?
水:
全省境内江河湖泊众多,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和绥芬河五大水系,现有湖泊、水库6000余个,水面达80多万公顷.黑龙江省是中国水较丰富的省份之一,年降雨量70%集中在农作物生长期,雨热同季,生物生长环境良好.
旅游:
黑龙江省旅游比较丰富且特色鲜明.
经济发展:
黑龙江林矿产丰富,工业以石油、煤炭、木材、机械、食品为主体,原油、木材、发电设备、铁路货车、胶合板、纤维板和天然气、汽油、柴油、轴承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一、二位.本省铁路、公路分别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五位.?
主要粮食作物为杂粮,以玉米、水稻、高粱较多.黑龙江为全国重要小麦产区,主要分布在北部.黑龙江大豆在全国居重要地位,主要分布在北纬五十度以南的平原地区,每年大量外运.经济作物以甜菜、亚麻、向日葵为主,产量常居全国第一位.?
大、小兴安岭森林茂密,为我国最重要林业基地,木材畜积量、伐量均居全国首位,以红松、落叶松为主要树种,是全国最重要的木材供应基地.本省矿产以煤、石油、金为最主要.松嫩平原有相当丰富的石油,以大庆油田最有名.煤分布很广,以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煤矿著名.?
环境和问题:
2004年年末全省环境保护系统共有职工4090人,各级环境监测站106个.建成烟尘控制区288个,总面积1068.9平方公里;建成噪音达标区301个,达标区面积898.9平方公里.工业废水处理率、烟尘排放达标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为92.0%、90.0%和72.0%.年末全省有自然保护区163个,比上年增加12个.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