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形成机制的看法_油价的博弈论有哪些
1.《美丽心灵》美国
2.《博弈论》读书笔记
3.国际原油暴跌对谁最有利
《美丽心灵》美国
这部影片是关于20世纪伟大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的人物传记片。
讲述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约翰·福布斯·纳什,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潜心研究,最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部**最终翻译成美丽心灵,巧妙地讲述了头脑和心灵结合论,以“美丽”作为片名,寓意数学家纳什的心路历程。
正如该片的名字,给人已舒适的温暖的感觉,仿佛感受到纳什与艾西丽亚之间那浓浓的爱意。
约翰短短26页的论文在经济、军事等领域数学家约翰·纳什念研究生时便发明了他的博弈理论,真是件令人从听的事。
精神分裂症真是件让人头疼的病,俗话说,有病看医生,没病不要乱吃药,约翰.纳什克服了自己,还有什么可以阻挡,困难面前,只有自己可以帮助自己。
他那对于数字的热爱和心灵的驱使,和他那超强的意志力纵使他一如既往的努力着自己热爱的工作和生活。
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在1994年纳什获得诺贝尔奖。他在博弈论方面颇具前瞻性的工作也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理论。
面对一切困境,克服它、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
在最后颁奖典礼现场,约翰对着观众席上的妻子默默的感激,这一切要归功于他的爱人,两人含情脉脉的润湿了眼眶彼此懂得,此时约翰一家是幸福的,潇洒英伦的儿子长大成人,颁奖典礼结束,儿子迎接爸爸回家,约翰轻轻的给妻子披上了衣襟,此时幸福如此简单。
Beauty isn't about hing a pretty face.
It's about hing a pretty mind, a pretty heart, and a pretty soul.
美人并不是指有一张漂亮的脸蛋
思想,心灵和灵魂美丽,才是真的美人
《博弈论》读书笔记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使用严谨的数学模型研究冲突对抗条件下,最优决策问题的理论。
一场博弈一般包含了4个基本要素:
(1)至少两个参与者。博弈论的参与者又被称为决策主体,也就是在博弈中制定策略的人。没有参与者便不会有博弈,而且参与者至少为两人。 参与者在博弈中的表现便是制定决策与对方的决策抗衡,并为对自己争取最大利益。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自己来制定策略的时候,往往需要参照对方的策略。
(2)利益。从博弈论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双方或多方进行博弈的最终目标是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因此,利益是博弈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
(3)策略。在博弈中,决策主体根据获得的信息和自己的判断,制定出一个行动方案。这个行动方案便是策略。通俗地讲策略就是指决策主体做出来的,用于解答问题的手段,计谋和计策。
(4)信息。利益是博弈的目的,策略是获得利益的手段,而信息就是制定策略的依据,要想制定出战胜对方的策略,就得获得全面的信息,对对方有更多地了解。 博弈的分类 根据博弈的参与者之间是否有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博弈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
合作博弈并不是指参与者之间有合作意向,或者合作态度,而是参与者之间具有约束力的协议、约定或契约,参与者必须在这些协议的范围内进行博弈。 非合作博弈是指参与者在博弈的时候,无法达成一个对各方都有约束力的协议。
合作博弈是研究合作中如何分配利益的问题,目的是使得协议框架内所有参与者都满意,而非合作博弈的目的是如何为自己争取最大化利益,并不考虑其他参与者的利益。 按照参与者选择策略,作出决定的先后顺序,博弈可以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
如果参与者们同时选择策略,或者虽然有先后,但是后做出决策的参与者并不知道其他参与者的策略,那便是静态博弈。
如果参与者的行动有先后顺序,并且后者是在了解前者策略的前提下界定自己的策略,这种情况就是动态博弈。 按照博弈的结果来分,博弈分为负和博弈、零和博弈和正和博弈。
负和博弈,也就是双方的收获都小于付出,两败俱伤。 零和博弈是指参与者之中一方获益,另一方损失,并且参与者之间获得的利益和损失之和为零。
便是零和博弈最好的体现,只有有赢家就有输家,赢家赢的钱和输家赢的钱肯定是一样多的。 正和博弈又称作双赢博弈、合作博弈,是指参与者都能获利,或者一方的利益增加并不影响其他参与者的利益,这种博弈被称为是结局最好的博弈,也就是双赢。
博弈论的核心是参与者通过制定策略,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
国际原油暴跌对谁最有利
随着最近的美元持续走强、美国页岩气全面开发利用、及美国对全球石油的需求减弱,即使地缘政治纷争不断,但国际油价的下跌估计会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在当前国际市场的买方需求不足、卖方竞争加剧、原油市场供给趋于过剩的情况下,如果国际石油期货市场油价也看跌,那么这更容易推低国际油价未来趋势。国际油价是否会在80美元这个水平,就在于各方利益关系的激烈博弈。对此,国内市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与国际市场那些主张高油价的国家瞎起哄。
最近国际油价大跌,可能是各国及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事情。因为,从今年6月20日起至今,不仅国际原油价格在4个月内跌去了25%左右,而且在10月15日,国际原油的价格跌到80美元以下的水平。
由于原油价格的暴跌触及到全球各国重大的利益关系变化,由此对原油价格暴跌的解释与言论也就风起云涌。有“阴谋论”认为,原油价格暴跌是美国及沙特阿拉伯联合起来对付俄罗斯的阴谋。因为,按照俄罗斯的原油开成本及经济状况,原油的价格只要跌到80美元以下,就会对俄罗斯经济造成重大打击。这也是对俄罗斯的经济最大的制裁。所以,俄罗斯总统普京就扬言,国际原油的价格跌到80美元以下,对世界经济是一次最大的灾难。
而国际能源(IEA)最近发表的一份月报指出,国际原油价格保持在80美元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根据IEA的估算,油价处于80美元,全球约2.8%的生产将不合乎经济原则(即生产者无利可图),涉及的原油达每天260万桶,受影响的国家和单位包括加拿大、俄罗斯、英国、中国(在岸),以至尼日利亚(离岸)。美国、巴西和墨西哥的深海钻探,面对80美元油价也难独善其身。IEA也认为国际油价应该保持在80美元水平上。
现在我们要问的是,难道80美元就是国际原油价格的底线吗?那么这个底线是由什么决定的?或者说,当前的国际原油价格又是如何决定的,是成本定价,还是金融定价?如果国际原油价格在80美元以上,对谁有利?谁的利益会受损;如果国际原油价格跌在80美元以下,对谁有利?谁的利益又会受损?
其实,近几十年来,尽管国际上石油开的成本一直在上升,但国际油价从来就不是成本定价的,而是金融定价,其价格波幅相当巨大。比如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油价当时从每桶145美元狂跌至36美元。后来几年,油价一直却维持在100美元以上的水平。当油价暴跌到36美元时,没有看到哪个国家的石油企业而破产,但是当前油价维持在100美元之上的水平时,一些产油国家则成了暴发户。而国际油价之所以会长期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与产油企业成本及市场供求关系不是太大,而更多的是国际石油输出国垄断定价的结果,再加上有石油期货来左右,但是让这种石油的垄断性定价如鱼得水。在这种情况下,石油输出国可大获其利,如俄罗斯、沙特阿拉伯、伊朗、委内瑞拉等国,而中国、美国、欧洲及日本石油需求国的利益则大幅受损害,买同样多的油,付出成本更高。这不仅不利这些国国家的消费者,也会严重损害这些国家及全球的经济增长。
但是俄罗斯及委内瑞拉等产油国,在高油价下,这些国家不仅赚得盘满盆满,也让这些国家的政策治理就扩张得心应手。所以,当油价下跌时,特别是暴跌时,他们就说不干了,就对全球市场放出狠话。因为这个油价市场是由预期来决定,并希望以此来左右预期。有人分析,如果油价维持在每桶100美元以上的水平,俄罗斯政策的财政就能够高枕无忧。但是如果油价低于100美元,俄罗斯便不可能在财政基本平衡的前提下,维持原有的开支规模;要么节衣缩食,要么财政赤字激增,两个结果对俄罗斯经济民生都会造成沉重打击。委内瑞拉的情况也是如此。所以油价暴跌,类似这类国家叫得最凶。但是油价维持如此高的水平,对石油需求国来说,就得要付出更高的代价。
尤其是中国更为如此。因为,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提升,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除美国之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大国之一,对外依存度也在58%以上。如果中国的人均石油消费最提高,中国石油消费的对依存率更是会高。所以,国际油价的暴跌,中国应该是最大受益者(因为,随着美国页岩气开发利用,美国也可能石油出口,由消费国转向为出口国)。它不仅可能全面降低企业成本,也直接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成本。这些对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是相当有利的事情。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决不要受各种无端言论所影响,特别是不要用阴谋论来解释油价的下跌。
可以说,随着最近的美元持续走强、美国页岩气全面开发利用、及美国对全球石油的需求减弱,即使地缘政治纷争不断,但国际油价的下跌估计会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在当前国际市场的买方需求不足、卖方竞争加剧、原油市场供给趋于过剩的情况下,如果国际石油期货市场油价也看跌,那么这更容易推低国际油价未来趋势。国际油价是否会在80美元这个水平,就在于各方利益关系的激烈博弈。对此,国内市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与国际市场那些主张高油价的国家瞎起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