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涨了不敢开空调_油价上涨开不起车了
1.油价一直涨,电车比油车的前景好吗?
2.油价太贵的朋友圈说说
3.老有人不开空调认为能节省油耗,这对吗?
油价一直涨,电车比油车的前景好吗?
当年油价逼近8块的时候,大家都说加不起油,于是很多单位车,出租车把发动机改了,改成烧天然气的了。这两年烧气的车多了,结果就是天然气涨价了。结果是烧气比烧油没得便宜,车子还老出问题,动力还不足。
不管油还是气,还是电。 它都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
烧油的车多所以油才贵。等满大街全是用电的,电不见得比油会便宜,你之所以觉得电便宜是因为电阶梯价,而家用电在补贴。等电不补贴,然后都市场化运作,原来在汽油里征收的的“燃油税”“养路费”“教育附加费”放到你车辆充电的电费里的时候。你就会哭,充不起电了。
所以油价,也好电费也好本质是供求关系,和政策的问题,实际对消费者影响不大。
油价涨,物流行业最先遭殃。实际C端用户,你油价就算翻个倍我该用还是用。 一个月多两三百块油钱而已。无大碍。
你现在给深圳那些因为没有燃油车指标的人一个机会,允许他们用现在的新能源指标换燃油车指标。你看还有几台新能源。
前景一片光明,道路无比曲折,想买电动 汽车 的还是等等吧。
新能源车是不错,但是不要只看到它的好处,也不要看不到它的缺点。现阶段电池技术还远远不成熟,缺点让消费者买单了,奉劝大家暂时不要买纯电动 汽车 。
新能源 汽车 的优点
1、动力优越
动力性能方面,由于是电动机驱动,短时间可以提供较大的扭矩,15万的纯电动 汽车 ,其动力性能可以和30-40万的燃油车相媲美,在起步、超车、爬坡等场景优势非常明显。
很多人试开了新能源 汽车 就爱不释手了,因为开起来确实很舒服,动力澎湃随叫随到,百公里提速10秒以内,高速超车随心所欲,高峰的感觉很爽。
2、舒适度好
电动机驱动没有燃油车的发动机抖动、噪音,也没有换挡的顿挫感,坐在车里显得非常安静,这一点是燃油车一直以来需克服的难点。电动车还有一点就是 科技 感十足,感觉就是在一个电子里,开车和在房子里玩 游戏 差不多,还是很享受的。
3、绿牌优势
同样对很多一二线大城市人群来说,买燃油车容易,但上牌太难,据说某大城市上一个牌可能需要多花费六七万以上,摇号也是一个世纪大难题,纯电动 汽车 、插电混动车型就完美解决了这一问题。
4、充电省钱
这一点毋庸置疑,平均一度电6毛左右,百公里耗电15度,也就是说百公里只需花费9块钱,同等燃油车百公里几乎都在60元以上,设用车10年,行驶15万公里,可以节省5万左右,10年保养相对燃油车可以节约1万左右。
新能源 汽车 的不足就更多了,甚至让你无法忍受。
目前新能源 汽车 只有纯电动 汽车 、插电混动 汽车 、氢能源 汽车 这3种,而油电混动、增程式这两种只能说是近几年的新车型,但并不能称之为“新能源”,纯电动 汽车 自2014年开始风靡以来,发展势头很猛,而插电混动车型它注定是燃油车和纯电动 汽车 的一个过渡产品。
看看某电动车主的吐槽:
当时选择入手第二辆家用车的时候,曾在燃油车和纯电动 汽车 之间纠结,因为家里已经有了一辆燃油车,想入手纯电车,又担心续航问题,又看到电费那么便宜,每天上下班几十公里,一年确实能省下不少“油费”。
另外纯电动 汽车 自动驾驶对家里不常开车的人还是很有用的,加上炫酷的外观,整车 科技 感十足,试驾之后毫不犹豫就入手了,经过几年的相处,各种用车场景都经历过,深知纯电动 汽车 的优势与不足,也详细算过一笔账,发现它省油并不省钱。
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电池的问题,这东西冬天怕冷、夏天怕热,害怕开空调,更怕跑高速,市区里没问题,长途就是在折磨自己。
老司机常说,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纯电动 汽车 ,车辆好不好,跑一趟高速,优缺点立马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于电动车,在冬天跑高速,全是它的“劲敌”。
刚过去的国庆节,朋友要出去游玩,顺便想体验一下纯电动 汽车 性能,也准备入手一辆,于是借了我的电动 汽车 ,其实借的时候我已经给他说了注意续航和充电的问题,奈何经验不够,最后居然推车。
朋友说他充满电看着续航可以跑600多公里,只花了28块钱,当时不停地说,纯电车太香了,出发之后,全程车速在110-120左右,还开了空调。
到第一个服务区休息时,他看了导航行驶了280公里,再看看剩余续航,只剩160公里了,于是准备充电,但整个充电桩周边全是排队等充电的车,于是搜了下一个最近的服务区,距离70公里。
于是开车继续走,行驶了大概50多公里时,又看看续航,只剩45公里了,他说他大概算了下,根本开不到服务区,于是给我打了电话,问该怎么办,我让他把空调关了,音乐关了,不要给手机充电,车速控制在80-90左右,最好是匀速行驶,不要猛踩电门。
他说全程提心吊胆,每隔一会就要看看剩余续航,太难受了,整个心都凉了,运气还算好,还是熬到了服务区,此时剩余续航只有5公里了。
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服务区充电桩依然全是排队充电的,人还比上一个服务区多,大概有10多个在排队,充电桩虽然有4个,但有两个是坏的,只有其中两个可以用,没办法,只有等。
中间排队要经常挪车,挪了五六次之后,车终于没电了,怎么办?最后找人推过去充电,回来后,一个劲向我吐槽,说充电再便宜也不想看纯电车了,还是乖乖买燃油车。
冬天跑高速对于电动 汽车 来说,耗电是最大的,实际续航里程几乎要打6-8折,官方显示续航600公里,实际续航只能算400公里左右,中途一定要做好充电的规划,刚好遇上节日高峰期,朋友也不算冤。
首先,纯电动 汽车 普遍都使用三元锂电池或磷酸铁锂电池,这类动力电池因其固有的化学属性,在低温或者高温环境下,蓄电和放电性能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实际续航会较少很多,虽然三元锂电池耐低温性能比磷酸铁锂电池好一些,但是依然影响大。
其次,纯电动 汽车 没有变速箱,依靠电机进行驱动,车速越快,电机能耗也越高,这和燃油发动机类似的道理,官方显示续航是按照匀速60千米/小时的车速来计算的,当车速到110以上,耗电量几乎翻倍,因此车速快对电量来说也是一大痛点。
最后,纯电动 汽车 不像燃油车,开暖风比开冷风更耗电,暖风耗电量几乎是冷风的2倍,而在冬季都是开暖风,可以这样说,冬季低温+跑高速+开空调这是纯电动 汽车 续航的“劲敌”。很多人冬天为了里程就不敢开暖风,想想冻得发抖的样子,真是够了。
其实电动车还是适合在大中城市开,家里最好有充电的地方,不适合经常跑长途的,更不适合在严寒季节的北方。
电池技术还远远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期待有更好的电池出现,比如充一次电十几分钟甚至更短时间却可以跑上千公里,比如电池不害怕高低温度,衰减的也很慢等等。
希望电动 汽车 的未来会更好,大家还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 汽车 。
我买了辆七万的电车,家里有充电桩,很省。真香。先买了再说。别买太贵的就行了。
电车电池技术还不太成熟,建议现在暂不考虑电车。
油价太贵的朋友圈说说
汽油太贵可以发的朋友圈说说:
1、反正车是开不起来,油价随你涨,再开算我输。
2、今天开始公交出行,原因就一个,油价太贵了,加油心可疼。
3、油价太贵了,加一箱油可以买辆自行车了,加三箱油可以买辆电瓶车了!
4、油价太贵了,开不起车,我要坐地铁。
5、我买的起汽车,开不起了,还是骑自行车好。
6、干什么事没压力?挣不到钱没压力,比如讲我,油价一涨,车都开不起了。
7、今天的方向盘格外的烫手,面对六块多的油价,车里的空调键,依然是我不敢奢求的梦。
8、这场突如其来的油价上涨,让原本不富裕的我 ,更是雪上加霜 ,不开了开电瓶。
9、油价真的是太贵了,500多一个星期烧不起啊!
10、太贵了!油价真的太贵了愿世界和平!
11、又涨价了,月薪三千的我,不配开车上班。
12、看来啊,油价还是不太贵,不然哪来的这么多车,天天都堵,天天都堵,烦死了。,
13、油价也太贵了,彻底加不起油了 以后骑电动车…
14、一句95加满,让原本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稍微不努力连油都加不起了!
15、油价涨得太快了吧,太贵了,刚加满油,就不敢开了,开不起了。
16、加一箱油,能买一台自行车,加五箱油,能买一台电动车,猛涨的油价啊,车开不起了。
老有人不开空调认为能节省油耗,这对吗?
天气热,股票跌,油价涨,心情很不好。最好的办法,股票别看,车别开,深山老林待一待;但是,车怎么能不开,它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油再贵,只能找省油的办法,应对变化快的世界。
首先我们要知道,汽车在开启空调后,油耗必然是要增加的,肯定不会比不开空调要省油,毕竟汽车发动机除了要克服本身的运转阻力外,还要额外承载一个空调压缩机°带来的负荷,别看空调压缩机个头不大,但它工作起来的确对车辆的油耗影响还是蛮大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下,如-辆汽车百公里油耗是6.5升,油价是6.8元/升,那么这辆车加200元的油,在不开空调的情况下可以行使452公里如果是在开空调的情况下行驶,那么这辆车就行驶354公里,这两者相较中间足足相差了100公里左右,开空调的汽车比不开空调的汽车也多消耗了6.5升的燃油。
夏天开空调百公里大约增加1.0 ~1.5L油耗,主要是压缩机制冷过程中克服机械磨损阻力和制冷剂形态转换消耗的功率。开空调又省油,提高制冷效率是两全办法。北京埃勒维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某压缩机制造厂实验室的试验结论告诉我们,将摩圣“清凉油”加入空调压缩机,能够大大提高制冷效率,降低燃油消耗,降低噪声。自2006年夏季,已有数千辆大小排量的各类轿车使用了,用户一致反映冷风来得快,工作噪声小,低挡起步容易,油耗大幅降低。
开窗户比开空调耗油。高速上开窗户更增加油耗啊!开窗户破坏了汽车的整体气动外形,风阻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高速时会产生相当大的阻力,导致油耗飙升。我记得当年流言终结者做过实验比较开窗和开空调时的油耗,结果是当车速高于80km/h*时,开窗的油耗就高于开空调了。
所以夏天对自己好些,该开空调就开空调。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