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银行的金条价格低于今日金价

2.黄金价格回落,金店销量却远不如从前,为何购买金条的人变少了?

3.银行金价和金店金价为什么不同

为什么银行的金条价格低于今日金价

金价下跌对银行股的影响_金价下跌银行金条下跌吗

银行销售的黄金只能做投资用,不能换饰品,因此价格相对便宜。

银行销售的黄金只能做投资用,不能换饰品,因此价格相对便宜。投资性金条的购买者主要出于投资和收藏目的,一般选择低位时买入。

赎回方式上也不同。主要是回购价格,手续费等。市场不但不是每家银行和金店都提供金条回购业务,而且大多数银行都只回收自家销售的黄金。店把金条当做物品来卖,实体运营成本高,利润来自实实在在的金条。银行赚的是金条投资的溢价价值,去银行买金条实际上是借金条的壳做的投资理财服务。踮主要做的是加工,银行主要是金融机构,耔不是装饰品,不需要加工费。

第一金价的变化速度,银行的黄金价格是随时都在浮动的,根据世界上最新数据来变化,而且严格受到国家的监管,价格差距不会过大。金店是在某一个点内批量进货,定价是由市场和店铺决定的,所以价格会有差距。

第二就是用途是不同的,银行的金条更多是用来投资,就像货币一样,低买高卖赚取差额利润,但店里的金条是作为产品来售卖,属性从根本上就是不一样的,一个是面向投资人,另一个是面向消费者。

黄金价格回落,金店销量却远不如从前,为何购买金条的人变少了?

最近,国际黄金价格持续回落,很多网友都在议论,现在是不是抄底黄金的好时机呢?其实,很多人看到近年来国际金价的“赚钱效应”,从之前的1200美元/盎司以下,一下涨到了去年年底的2000美元/盎司以上。而现在美元指数反弹至92附近,黄金价格近期一度跌破1700美元/盎司,很多人认为现在是黄金价格的中继,后面黄金的牛市还是值得期待的。

不过,虽然国际黄金价格有所回落,但国内金店的销量却远不如从前。据业内人士表示,2014年国际金价跌到1500美元/盎司时,很多中国大妈都拼命购买黄金,当时的金店的生意实在是太火爆了,而现在国际金价虽然下跌,金店的销量却并没有多大的提高,特别是购买收藏金条的人变少了。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第一,国际金价最近虽然出现大跌,但是国内金价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内同步下跌,这期间有一个迟滞效应。金店没有同步下降黄金价格,主要原因是黄金的波动性太大,盲目调整黄金价格恐对自己不利。

此外,金店也要考虑黄金饰品的加工成本,还要支付店面的租金、水电费、员工收入和税金,如果加上这些金店自身的费用。国际金价下跌,金店价格下调速度也会相当缓慢。投资者没看到黄金价格有明显下跌,当然就不会去购买。

第二,国内投资者也学乖了,购买黄金比较理性了,不会再发生冲动的事情了。2014年5月份,国际金价从高位跌下来,跌至1550美元/盎司附近,迎来了大量中国大妈们的抄底,此举还惊动了华尔街大鳄。

但是,后来事实证明,中国大妈们买在了黄金价格下跌的半山腰,后来国际金价一度还跌倒了1200美元/盎司。由于前车之鉴,现在盲目抄底的人越来越少,他们害怕黄金牛市已经终结,再在1700美元/盎司附近买入,感觉有点高处不胜寒。

第三,黄金饰品、金条在国内是“买进容易,卖出难”。黄金饰品只有金店出售,从来没有回购的可能。而对于金条,金店也不会回收。再来看,银行出售的投资金条,虽然部分银行承诺凡是本行出售的金条,都可以回购。

但是也要在专门的柜台上回收,除了要验证该金条的真之外,还要让客户承担金条的检验费用,这样客户的支出就会上升。鉴于国内黄金市场是一个小众化市场,持有黄金的投资者,购买黄金容易,出售黄金较难。所以,大家对投资黄金的积极性就降了不少。

就在国际金价回落之际,我们却看到国内金店的销量却并不如人们预期的那么好,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原因是国际金价下跌,国内金价的调整有一个迟滞性,而且国内多数金店的价格都是涨多跌少。

此外,现在投资者也不傻,国际金价稍有下跌就去买入,那岂不是刀口舔血,万一被套在高位该咋办?更关键的是,即使将来黄金价格上涨了,但是你手里的黄金未必抛售得出去,就算购买的是银行承诺回购的黄金金条,也要鉴定其真伪,这个费用都要由投资者承担,所以国内投资者在黄金市场上也很难赚到多少钱。

银行金价和金店金价为什么不同

一方面,因为银行和金店的机会成本不同;另一方面,因为从生产到销售,银行和金店的最终成本不同;其次,金的价格、投资的价值和含金量不同,金店的黄金价格涉及到工艺费用、加工费用;银行黄金价格受到国家的监管,低于金店黄金价格;最后,银行金条和金店金条的附加价值不同,消费主体不同。

1、银行和金店的机会成本不同

银行的金条并没有自主定价权,价格随着国际金价的浮动而变动,几乎没有机会成本。而对于金店来说,同样的黄金,相对于做成金条,还可以选择做成各种精美的首饰,首饰就是金条的机会成本。当客流量恒定的时候,金条就占用了首饰的选择成本。

2、从生产到销售,银行和金店的最终成本不同

金店一般在某个时点批量进货,进货之后再进行加工,最后放到店铺进行展示销售。在这些环节中,店铺的租金,人工费用等比银行要高出很多,银行的金条万年不变,但金店的金条会花样百出,会根据不同的年份印上各类生肖或者祝福语,有各种各样的象征意义。香港一家旺角的租金每月可能超200万港币,几个人工的销售费用等等,这些成本最终必然是由消费者买单,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3、银行金条和金店金条的附加价值不同,消费主体不同。

银行金条最主要的功能是投资价值,而金店金条除了投资价值还有偏好价值。金店金条除了投资外,最主要的消费群体还有赠与需求,购买者会因为寓意不同等对价格的接受程度不同,比如本命年生肖的金条价格就是会高过其它生肖等。正所谓千金难买心头好,消费需求的区别会产生价格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