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油价下调!油价能回到6元时代吗?

2.国际油价还会继续下跌吗

3.国际油价正在上涨,未来还会继续上涨吗?

4.这几天,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受挫,它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目前关于市场的分析又是怎么样的?

国家油价下调!油价能回到6元时代吗?

大宗原油走势图_大宗油价行情走势

在经历了今年国内油价“十涨一跌”之后,国际原油价格迎来了今年罕见的“5连跌”。布伦特原油从125美元/桶的最高点下降至111美元/桶,创下6月份以来油价新低,预计国内成品油价格在下一个调整窗口也会迎来年度的第二次下跌。可能许多人都在幻想着,这是一个开始,油价或许已经见顶,不久就会掉头向下,重返“6元时代”。

油价还能回到“6元时代”吗?

答案是中短期内适度回落是可能的,但大概率是不会回到6元的起点了。

先从国内看,要知道,这些年国内油价的调整规律就是国际原油涨价,国内成品油就涨价;国际原油降价,国内成品油就小幅降价或者不降价。

看看2008年的时候,国际原油价格最高去到147美元,那时候国内成品油价格才是每升6元左右。如今国际原油价格不过是冲到120美元一线,但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向10元/L冲刺了。

为什么?专家给出了权威的解释,不是现在的油价太贵,而是因为2008年那个时候我们国内的油价太低了,国内的“三桶油”都是亏损经营的,都要靠巨额补贴活着。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成品油调价机制,慢慢让国内油价与国际接轨。即便如此,如今的“三桶油”虽然经营状况有改善,但仍然还是在亏损边缘的。

因此,借着这一轮油价上涨的势头,正好可以对国内偏低的油价做出调整。油价起起落落是正常的市场调整,可以回到“不太贵”的8元、7元时代,但不太可能回到“超便宜”的5元、6元时代。

从国际上来看,全球的通胀、美联储加息、俄乌战争等等因素都在助推着国际油价在高位运行,有下跌的可能,但没有回到原点的动力。

目前的国际原油市场,需求大于供给。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这个重要的石油生产输出国被强行逐出了国际大宗市场,导致国际油价走高。

美国虽然有着丰富的页岩油,一度依靠页岩油将国际原油价格上限降至每桶120美元。但美国国内目前通胀和加息压力高企,让页岩油生产商根本没有动力去进行扩产,不扩产就稳不住原油价格。

中东的兄弟们手握着原油储备静观其变,欧佩克在石油减产上还没松口,就等着跟太平洋对岸谈条件。

这样的国内国际形势条件下,想要国内油价回到6元时代,除非出现重大变故导致全球石油需求迅速大幅缩减,就像2020年疫情首次爆发时一样,进而国际原油价格重挫,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但别忘了,我们国内油价调整还有一个保护机制。当国际油价低于30美元时,国内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就会触发下跌保护,也就是说原油价格即使继续下跌,国内汽油价格也不再下跌。因此,油价回到6元时代是完全不可能的!

国际油价还会继续下跌吗

油价将来肯定会降,但是要降低到以前的价格,就不可能了。

我们来看一下上涨的原因,首先,国际油价虽然没有到前期140美元/桶的高点,但也一直在涨,现在基本在80美元/桶左右。主要还是因为这两年美元超发,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包括煤炭等价格飙涨,也带动了石油的上涨。

其次,石油属于不可再生,但又属于用途极广的战略和原材料,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也逐渐增强,也会推动石油的紧缺。

但是,油价不可能一直上涨,这是因为,首先,国际欧佩克组织属于专门来调节石油的供需和生产的,如果油价过高,将导致国际经济的减缓,这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会加大石油的生产,这也会导致油价的下跌。其次,美国每年有收紧货币政策预期,到时候也会导致油价下跌。最后,还是因为疫情,会导致全球经济的发展动力不足,间接促进油价的下跌。

所以,油价预计很快就会到达高位,然后就会震荡回落。

国际油价正在上涨,未来还会继续上涨吗?

油价的涨跌是都不同因素的影响,因素如下:

1、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是影响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当全球原油生产跟不上需求时,即供不应求时,会导致油价出现上涨的情况。

2、美元指数

美元指数与石油价格呈反相关,即美元指数走弱时,资金会从美元市场流入原油市场,刺激原油上涨,从而带动油价上涨。

3、经济发展情况

当经济复苏,或者快速发展时,会增加对原油的消耗、需求,刺激油价上涨。

4、战争的影响

当战争发生时,会增加对原油的需求,也会影响原油的生产,以及避险资金流入原油市场,导致石油价格的上涨。

5、政策影响

生产原油的主产地,出台相关政策,减少或者限制原油的出口,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油价上涨。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11-0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公布为准。

这几天,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受挫,它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目前关于市场的分析又是怎么样的?

5月5日,国际油价出现暴跌,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下跌近9%,跌破每桶100美元。同时,商品期货也连续两日遭受重挫。在大宗商品暴跌的背后,美元的强劲反弹无疑成为其中最为重要的诱因。

首先,由于美元是国际大宗商品的标价货币,因此,美元的走势与国际大宗商品走势有着天然的负相关关系。从近两个交易日开,美指不断上扬,周四更是报收于74.04,录得逾六个多月来的最大单日涨幅,美元的上涨本身就对大宗商品价格造成了压力。而从大宗商品整体的走势看,CRB指数经历了前两个交易日的下跌后,目前已形成局部的M头形态,技术上也存在下行的压力。

推荐阅读

·商品和股市会呈现逆方向

·2011年商品高点及走势

王在荣:6日实盘指导

空头氛围浓重 等待反弹行情

大级别调整“历史重演”

全球崩跌 商品“拐点”临近

纽约油价跌破100美元 跌幅超8%

伦敦基本金属期货价格普跌

中国股市高手大赛 实盘持仓揭秘

其次,追寻本轮大宗商品上涨的原因,其根本在于金融危机后美元超发导致的全球通胀的加剧。这种通胀的加剧不仅体现在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更体现在大宗商品日益增强的金融属性上。这种金融属性加剧的结果就是大宗商品在资金爆炒的条件下,价格波动的加剧。因此,大宗商品的金融特性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放大了美元上涨的利空影响。

再次,从整个世界经济的形势看,随着世界经济缓慢的复苏及全球通胀的不断加剧,各国逐步开始了加息的步伐,随着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接近尾声,国际普遍预期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好转,美国将不会进行第三轮的量化宽松政策。这意味着,世界各国以宽松货币拉动经济的政策将告一段落,未来应对通胀将成为各国主要的政策目标,这对于大宗商品价格成了强烈的下跌预期,而借由美元的反弹,这种预期也在市场中得到释放。

如果说此次调整将成为大宗商品走势的拐点,可能言之尚早,毕竟当前世界经济的复苏仍不稳定,美联储也尚未明确表示紧缩货币的意图,而昨日欧洲央行在通胀压力不断上涨的情况,依然决定维持利率不变,而中国紧缩货币的政策何时转向仍难确定。因此,大宗商品未来的走势将更多的取决于通胀压力下,各国之间货币政策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