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ncoloy 926用什么材料标准

2.生产氢工艺方法优缺点比较

3.求救:复旦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考研要考那些科目,一般考多少分就可以上了,谢谢

incoloy 926用什么材料标准

镍氢电池制备工艺_制氢电极镍合金价格

Incoloy 926(N08926)

材料牌号:Incoloy 926(N08926)镍基合金

美国牌号:UNS N08926

一、?Incoloy 926(N08926)镍基合金概述:

Incoloy 926(N08926)镍基合金中的Cr含量通常为14.0-18.0%,镍含量为24.0-26.0%。Incoloy 926(N08926)是一种含钛和铝的镍基合金,含有足够的铬形成并维持足够规模的铬氧化物,使其在高温条件下得到保护,比传统铬镍不锈钢如304更耐高温;较高的含镍量,使其相比标准的18-8型不锈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能,其耐氧化性毫不逊色于使用温度高达华氏1900度(1038℃)的更高牌号合金。

二、Incoloy 926(N08926)镍基合金化学成分:见表-1:

三、Incoloy 926(N08926)镍基合金物理性能:

1、Incoloy 926(N08926)镍基合金的密度:8.1 g/cm3。,

2、Incoloy 926(N08926)镍基合金熔点:1320-1390 ℃。

3、Incoloy 926(N08926)在常温下合金的机械性能的最小值:

(1)、Incoloy 926(N08926)抗拉强度650Rm N/mm2。

(2)、Incoloy 926(N08926)屈服强度295 RP0.2 N/mm2。

(3)、Incoloy 926(N08926)延伸率A5? %:35。

四、Incoloy 926(N08926)镍基合金主要特性:

1、Incoloy 926(N08926)在卤化物介质和含有H2S的酸性介质中具有很高的抗点腐蚀和缝隙腐蚀性能。

2、在实际应用中能有效地抗氯离子应力腐蚀开裂。

3、在通常的氧化、还原环境中对各种腐蚀都有优秀的抗蚀能力。

4、机械性能较Cronifer 1925 LC-Alloy 904 L 有较大提升。

5、较同系列的镍含量18%的合金的冶金稳定性有较大提高。

6、具有应用于压力容器制造相关认证(VdTUV-196~400℃及ASME 认证)。

五、Incoloy 926(N08926)镍基合金应用范围应用领域:

Incoloy 926(N08926)合金是一种多用途的材料,在许多工业领域都能应用:

1、消防系统、海水净化系统、海洋工程中的液压和灌注管道系统。

2、纤维素纸浆生产中的漂白池。

3、腐蚀性油井中的抛光棒材。

4、海洋工程中的软管系统。

5、酸性气体生产中的管路、接头、气流系统等。

6、烟气脱硫系统中的部件。

7、磷酸生产中的蒸发器、热交换器、过滤器、混合器等。

8、硫酸分离和冷凝系统。

六、Incoloy 926(N08926)镍基合金的加工加工和热处理:

Incoloy926镍基合金适合于冷、热加工和机加工,但由于具有高强度,冷、热加工时需要大功率的加工设备。

1、Incoloy 926(N08926)合金的加热:

(1)、在热处理之前及热处理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工件清洁。 ?

(2)、在热处理过程中不能接触硫、磷、铅及其它低熔点金属,否则会损害材料的性能, 应注意清除诸如标记漆、温度指示漆、彩色蜡笔、润滑油、燃料等污物。 ?

(3)、燃料中的含硫量越低越好,天然气中的硫含量应少于0.1%,重油中硫含量应少于 0.5%。 ?

(4)、考虑到温度控制和保持清洁的需要,最好在真空炉或气体保护炉中进行热处理。

(5)、也可以在箱式炉或燃气炉中加热,但炉气必须洁净并以中性至微氧化性为宜,应避 免炉气在氧化性和还原性之间波动,加热火焰不能直接烧向工件。?

2、Incoloy 926(N08926)合金的热加工: ?

(1)、Incoloy 926(N08926)合金的热加工温度范围1200℃~900℃,冷却方式为水淬或快速空冷。

(2)、加热时,材料可以直接送入已升温最高工作温度的炉子中,保温足够的时间后(每 100mm的厚度需要60分钟保温时间)迅速出炉,在规定的温度范围的高温段进行热加工。当材料温度降到低于热加工温度时,需重新加热。 ?

(3)、为得到最佳性能,热加工后要进行固溶处理。?

3、Incoloy 926(N08926)合金的冷加工: ?

(1)、和所有的奥氏体铬镍不锈钢一样,Incoloy 926(N08926)合金的加工硬化率较大,因此需要 对加工设备进行挑选。冷加工材料应为固溶热处理态,并且在冷加工量较大时应进行中间退火。 ?

(2)、若冷加工量大于15%,则需要对工件进行二次固溶处理。 ?

4、Incoloy 926(N08926)合金的热处理: ?

(1)、Incoloy 926(N08926)合金的固溶处理温度范围是1150℃~1200℃,最适宜的温度是1170 ℃。 ?

(2)、厚度大于1.5mm的材料冷却方式为水淬,厚度小于1.5mm的材料也可用快速空 冷。若用空冷。 ?

(3)、在热处理过程中,材料可以直接送入已升温最高工作温度的炉子中,并且必须保持 工件清洁。?

5、Incoloy 926(N08926)合金的去氧化皮及酸洗:

(1)?、Incoloy 926(N08926)合金合金的表面氧化物和焊缝周围的焊渣的附着性比低合金不锈钢更 强,推荐使用细晶砂带或细晶砂轮进行打磨。 ?

(2)、在用HNO3/HF混合酸进行适当的时间和温度酸洗前必须小心打磨或盐浴预处理将氧 化膜打碎。

6、Incoloy926(N08926)合金的机加工:

Incoloy 926(N08926)合金应在热处理之后进行机加工,由于材料的加工硬化,因此宜用比加工低合金标准奥氏体不锈钢低的切削速度和重进刀进行加工,才能车入已冷作硬化的表层下面。

生产氢工艺方法优缺点比较

l、氢的产生途径

1.1电解水制氢.

水电解制氢是目前应用较广且比较成熟的方法之一。水为原料制氢过程是氢与氧燃烧生成水的

逆过程,因此只要提供一定形式一定能量,则可使水分解。提供电能使水分解制得氢气的效率一般在

75-85%,其工艺过程简单,无污染,但消耗电量大,因此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利用电网峰谷差电解水制氢,作为一种贮能手段也具有特点。我国水力丰富,利用水电发电,电解水制氢有其发展前景。太阳能取之不尽,其中利用光电制氢的方法即称为太阳能氢能系统,国外已进行实验性研究。随着太阳电池转换能量效率的提高,成本的降低及使用寿命的延长,其用于制氢的前景不可估量。同时,太阳能、风能及海洋能等也可通过电制得氢气并用氢作为中间载能体来调节,贮存转化能量,使得对用户的能量供应更为灵活方便。供电系统在低谷时富余电能也可用于电解水制氢,达到储能的目的。我国各种规模的水电解制氢装置数以百计,但均为小型电解制氢设备,其目的均为制提氢气作料而非作为能源。随着氢能应用的逐步扩大,水电解制氢方法必将得到发展。

1.2矿物燃料制氢

以煤、石油及天然气为原料制取氢气是当今制取氢气是主要的方法。该方法在我国都具有成熟的工艺,并建有工业生产装置。

(1)煤为原料制取氢气

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还将是主要能源。如何提高煤的利用效率及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需不断研究的课题,将煤炭转化为氢是其途径之一。

以煤为原料制取含氢气体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煤的焦化(或称高温干馏),二是煤的气化。焦化是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在90-1000℃制取焦碳副产品为焦炉煤气。焦炉煤气组成中含氢气55-60%(体积)甲烷23-27%、一氧化碳6-8%等。每吨煤可得煤气300-350m3,可作为城市煤气,

亦是制取氢气的原料。煤的气化是指煤在高温常压或加压下,与气化剂反应转化成气体产物。气化

剂为水蒸汽或氧所(空气),气体产物中含有氢有等组份,其含量随不同气化方法而异。我国有大批中小型合成氢厂,均以煤为原料,气化后制得含氢煤气作为合成氨的原料。这是一种具有我国特点的取得氢源方法。用OGI固定床式气化炉,可间歇操作生产制得水煤气。该装置投资小,操作容易,其气体产物组成主要是氢及一氧化碳,其中氢气可达60%以上,经转化后可制得纯氢。用煤气化制氢方法,其设备费占投资主要部分。煤地下气化方法近数十年已为人们所重视。地下气化技术具有煤

利用率高及减少或避免地表环境破坏等优点。中国矿业大学余力等开发并完善了"长通道、大断

面、两阶段地下煤气化"生产水煤气的新工艺,煤气中氢气含量达50%以上,在唐山刘庄已进行工业性试运转,可日产水煤气5万m3,如再经转化及变压吸附法提纯可制得廉价氢气,该法在我国具有一定开发前景.我国对煤制氢技术的掌握已有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大批中小型合成氨厂的制氢装置遍布各地,为今后提供氢源创造了条件。我国自行开发的地下煤气化制水煤气获得廉价氢气的工艺已取得

阶段成果,具有开发前景,值得重视。

(2)以天然气或轻质油为原料制取氢气

该法是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水蒸汽反应转化制得氢气。主要发生下述反应:

CH4+H2O→CO+H2

CO+H2O→COZ+HZ

CnH2h+2+Nh2O→nCO+(Zh+l)HZ

反应在800-820℃下进行。从上述反应可知,也有部分氢气来自水蒸汽。用该法制得的气体组

成中,氢气含量可达74%(体积),其生产成本主要取决于原料价格,我国轻质油价格高,制气成本贵,用受到限制。大多数大型合成氨合成甲醇工厂均用天然气为原料,催化水蒸汽转化制氢的工艺。我国在该领域进行了大量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并建有大批工业生产装置。我国曾开发用间歇式天然气蒸汽转化制氢工艺,制取小型合成氨厂的原料,这种方法不必用高温合金转化炉,装置投资成本低。以石油及天然气为原料制氢的工艺已十分成熟,但因受原料的限制目前主要用于制取化工原

料。

(3)以重油为原料部分氧化法制取氢气

重油原料包括有常压、减压渣油及石油深度加工后的燃料油,重油与水蒸汽及氧气反应制得含氢

气体产物。部分重油燃烧提供转化吸热反应所需热量及一定的反应温度。该法生产的氢气产物成本

中,原料费约占三分之一,而重油价格较低,故为人们重视。我国建有大型重油部分氧化法制氢装置,用于制取合成氢的原料。

1.3生物质制氢

生物质丰富,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可通过气化和微生物制氢。

(1)生物质气化制氢

将生物质原料如薪柴、麦秸、稻草等压制成型,在气化炉(或裂解炉)中进行气化或裂解反应可制得含氢燃料。我国在生物质气化技术领域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在国外,由于转化技术的提高,生物质气化已能大规模生产水煤气,其氢气含量大大提高。

(2)微生物制氢

微生物制氢技术亦受人们的关注。利用微生物在常温常压下进行酶催反应可制得氢气。生物质

产氢主要有化能营养微生物产氢和光合微生物产氢两种。属于化能营养微生物的是各种发酵类型的

一些严格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发酵微生物放氢的原始基质是各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目前已有

利用碳水化合物发酵制氢的专利,并利用所产生的氢气作为发电的能源。光合微生物如微型藻类和

光合作用细菌的产氢过程与光合作用相联系,称光合产氢。

1.4其它合氢物质制氢

国外曾研究从硫化氢中制取氢气。我国有丰富的H25,如河北省赵兰庄油气田开的天然气中H多含量高达90%以上,其储量达数千万吨,是一种宝贵,从硫化氢中制氢有各种方法,我国在90年代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各种研究结果将为今后充分合理利用宝贵,提供清洁能源及

化工原料奠定基础。

求救:复旦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考研要考那些科目,一般考多少分就可以上了,谢谢

│070304☆物理化学 │ 22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721物 │ │

│ 01表面化学与催化 │ │理化学(含结构化学)④837有机化 │ │

│ 02复相催化 │ │学或838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 │ │

│ 03电极过程和高能化学电源 │ │ │ │

│ 04量子化学与分子模拟 │ │04方向可选考:①101政治理论② │ │

│ 05化学反应动力学和激光化学│ │201英语③720量子力学④836普通 │ │

│ 06结构化学 │ │物理 │ │

│ 07光化学和反应动力学 │ │ │ │

│ 08分子筛催化和功能材料 │ │ │ │

│ 09固态材料化学 │ │ │ │

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简况

姓 名 主要研究领域 所在院、系(所) 办公电话、Email地址

吴浩青 嵌入电极反应动力学,高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 化学系 021-65642403

hqwu@fudan.edu.cn

范康年 金属表面吸附和催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非晶态合金表面结构、电子态和催化性能的理论研究;中等分子结构的分子光谱的精确计算及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飞秒光谱理论;材料和大分子的结构模拟。 化学系 021-65649385

Knfan@fudan.edu.cn

陆靖 分子反应动力学理论。具体研究内容是:超快反应动力学的光谱理论(包括吸收光谱、拉曼光谱、荧光光谱等),DNA体系中电荷转移过程的量子理论 化学系 021-65642356

lujing@fudan.edu.cn

刘志攀 (1)以大规模量子化学并行计算为基础, 结合热力学、动力学、统计方法等手段研究表面化学物理领域的前沿课题, 如纳米氧化物和金属界面催化反应、氧化物薄膜的生长、表面电化学过程、生物酶催化过程;(2)研究第一性理论 (密度泛函) 计算方法,反应过渡态找寻方法,对复杂体系建立合理的理论模型 化学系 021-65652400

zpliu@fudan.edu.cn

王文宁 应用液体多维核磁共振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蛋白的结构、功能和动力学;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表面和催化反应的分子模拟和理论计算 化学系 021-65643985

wnwang@fudan.edu.cn

贺鹤勇 多相催化和固体核磁共振;主要为低碳烷烃的活化和功能化;原位固体核磁共振研究反应机理;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新型材料的结构表征 化学系

先进材料实验室 021-65643916

heyonghe@fudan.edu.cn

曹勇 表面化学和多相催化研究,涉及高性能新结构纳米介孔催化材料的构筑与绿色催化应用、低碳烷烃选择氧化制烯烃、金属/半导体光催化、催化过程的原位动态谱学表征及C1的综合利用等 化学系 021-65643792-5

yongcao@fudan.edu.cn

戴维林 基于绿色化学的多相催化、表面化学及原位反应机理表征,包括选择催化加氢、催化氧化、新型催化材料的合成及原位表面能谱(XPS)研究等 化学系 021-65643792-6

wldai@fudan.edu.cn

乐英红 沸石、介孔分子筛催化材料;层状催化材料;纳米催化材料;酸碱催化反应;氧化还原催化反应;环境保护催化反应;精细化工和石油催化反应 化学系 021-65642409

yhyue@fudan.edu.cn

乔明华 金属合金催化剂上的选择加氢;新型结构非晶态合金材料的制备;镍催化剂上的生物质液相重整制氢;无机、有机小分子在非晶态合金上的表面化学 化学系 021-65643792-2

mhqiao@fudan.edu.cn

唐 颐 分子筛催化和功能材料;纳米材料制备和组装;新催化材料和复相催化 化学系

先进材料实验室 021-65642409

ytang@fudan.edu.cn

吴征铠(兼职) 化学反应动力学和激光化学 化学系

周鸣飞 基质隔离分子的光化学和反应动力学;自由基光谱;小分子的量子化学计算 化学系

先进材料实验室 021-65643443

mfzhou@fudan.edu.cn

丁传凡 气相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生物质谱新技术和新方法及其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分子和分子团簇的激光光电子能谱和物理化学性质 化学系 021-65642522

cfding@fudan.ac.cn

江志裕 表面电化学、光谱电化学、生物电化学、高能化学电源等。 化学系 021-65642404

zyjiang@fudan.ac.cn

夏永姚 新型贮能材料和贮能技术的研究,包括锂离子电池、电化学超电容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生物燃料电池等;无机-有机纳米复合材料在贮能、催化、光致和电致发光及医药等领域中的应用及功能材料的量子设计等 化学系 021-55664177

yyxia@fudan.edu.cn

蔡文斌 表面与光谱电化学、电催化,包括电极表面吸附与反应的现场表面增强红外(拉曼)光谱研究,硅上金属纳米薄膜的全湿法制备与表面增强红外光谱法拓展,金属薄膜的定位沉积和组合电化学 化学系 021-55664050

wbcai@fudan.edu.cn

吴宇平 嵌入电极反应动力学;固体电解质;固态锂离子电池;纳米材料在储能材料中的应用;微型电池及其材料制备 化学系 021-55664223/65642403

wuyp@fudan.edu.cn

钱东金 超分子有序结构的组装;界面合成纳米结构材料;生物产氢器件 化学系 021-65643666

djqian@fud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