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芳烃导热油价格行情_江苏芳烃溶剂油厂家
1.求助,导热油为什么用芳烃而不用烷烃?
2.求助,导热油lqb跟lqc可以混用吗
3.导热油产品有哪些理化指标
求助,导热油为什么用芳烃而不用烷烃?
芳香烃简称“芳烃”,通常指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是闭链类的一种.具有苯环基本结构,历史上早期发现的这类化合物多有芳香味道,所以称这些烃类物质为芳香烃,后来发现的不具有芳香味道的烃类也都统一沿用这种叫法.例如苯、萘等.苯的同系物的通式是CnH2n-6(n≥6).
烷烃即饱和烃(saturated group),是只有碳碳单键的链烃,是最简单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烷烃分子中,氢原子的数目达到最大值,它的通式为CnH2n+2.
从结构上来说,具有苯环结构的分子比碳碳直链结构稳定,高温下烷烃易在碳链中间断裂分解,形成低沸物(使系统压力不稳,排气后增加补充量)或进一步聚合形成高聚物(是导热油运动粘度增大,负荷增加能源消耗,形成积碳等等)相对来说还是具有苯环结构的导热油稳定性好.
好像在哪里见过:苯环结构中6个碳键能相同.烷烃结构如果断裂会发生在中间两个碳中间(键能相对较小).
求助,导热油lqb跟lqc可以混用吗
LQB一般是300的最好使用温度,常见的有加氢矿物油,烷基苯合成油等,LQC系列是310,320的最高使用温度,此温度段以合成油为主,如芳烃类导热油,二甲苯基醚等,品质比较好的导热油,还有个LQD330,350,此类油一般是高温合成油,如二苄基甲苯,氢化三联苯等,价格很高,品质最好。能不能混用,还是要做混用试验的,以防万一!理论上同种成份的油混用是没问题的。差油加好油是没问题的,只是浪费而已
以上是山东英可利导热油为您解答,希望答案可以帮助到您。
导热油产品有哪些理化指标
导热油行业标准SH/T0677—1999规定了17项指标,分别从6个不同层面来表征导热油的理化性能和使用性能。
(1) 确定最高使用温度的指标:热稳定性——是导热油区别其他油品的重要使用性能指标。
(2) 安全性指标:初馏点、馏程、闪点(开口、闭口)、自燃点、水分。
A. 初馏点—反映产品的挥发性和安全性。挥发性也直接与经济性相关,挥发性高的产品,损耗量就大,需不断补充新油,这就增加了导热油的使用量,进而提高成本消耗。初馏点高,则挥发性低、安全性强。
B. 馏程—反映产品从“初馏点”到“终馏点”的范围。馏程越窄,重组分越少,热稳定性越好。
C. 闪点—闪点是导热油加热时产生的蒸汽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能短暂燃烧时的温度。能持续燃烧时的温度称为燃点。反映油品的挥发性和安全性,与初馏点相结合,控制产品的挥发性和馏程范围,这对装置的安全运行极为重要。
D. 自燃点—是安全性能指标,预示运行中的导热油泄漏时在空气中自燃的倾向。
E. 水分—是关系到装置平稳运行的指标。
(3) 精制程度指标:硫含量、中和值、铜片腐蚀、残炭、灰分、外观。
a. 硫含量—是控制导热油运行系统的设备不被腐蚀及防止环境污染的指标,也是衡量油品精制深度的指标。
b. 中和值—反映油品中有机酸的含量,与油品的精制深度有关。中和值增加到一定量,就会腐蚀设备。
c. 铜片腐蚀—导热油在与金属材料接触中,只对铜敏感,因此铜片腐蚀也反映出产品的精制深度。
d. 残炭、灰分—残炭是指油品在使用中可能发生的结焦和积炭的倾向;灰分指油品中金属有机化合物及杂质的含量。这两项指标反映出原料精制深度。
e. 外观—反映原料油的精制深度。颜色较深的油品,精制深度不够,杂质及稠环芳烃等重质成分含量较高,热稳定性较差。
(4) 流动性指标:运动粘度、倾点。
a. 运动粘度—反映油品的运动阻力,决定了在一定温度下油品的流动性和泵送性。导热油的粘度在满足热稳定性、初馏点、闪点等指标的前提下越低越好。
b. 倾点—是表示油品可流动性的极限温度,关系到油品冬季运输和设备启动的要求,若低于此极限温度,则油品就不再流动而凝固,此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点。
(5) 传热性指标:密度。
密度—是反映油品的分子结构的指标。同时也与传热性能相关。比热、导热系数等热力学指标是密度的相关函数。 密度值大小可以判断导热油中烃组成结构,碳数相同的烃类,烷烃密度最小,环烷烃居中,芳烃最高;由混合烃基组成的油品,随着密度的增大,表明其中的芳烃组分在增加。
(6) 毒性指标:氯含量。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