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价格规律_石油价格逻辑分析
1.洛克菲勒谈财富:穷人在埋头苦干中变穷,富人靠“2个逻辑”变富
2.中石油和许多银行股上市后跌跌不休,从不反弹,谁给股民一个交代?
3.面对西方石油“限价令”,俄方正在酝酿三个选项
4.巴菲特再次割肉 杀入石油 达成减产协议的石油要见底了?
洛克菲勒谈财富:穷人在埋头苦干中变穷,富人靠“2个逻辑”变富
很多人都陷入了一个误区,觉得只要 自己努力了,就一定能成功。
于是,开始埋头苦干。即便在努力过程中感觉哪里不对,也懒得思考。满心想着自己 付出了努力,就一定能有所回报 。
可结果呢?
没有经过深入思考,解决的仅仅是表面问题。这样非但没有达到预期,反而问题越来越多。
最终,穷人埋头苦干,努力解决表面问题后,反而越来越穷。
那么,如何才能深入解决问题,实现富人逻辑思考后的变富呢?
每个人的一生,每个企业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
决定企业与个人的命运,不是努力的程度。而是在不可能一帆风顺的道路上,当有问题出现时,你所选择的方向。
是否能选择正确方向努力前行,就看你能不能找出问题的本质。
5why分析法是丰田公司的前社长大野耐一开创的找寻问题根源的方法。
一次新闻发布会时,当有人问大野耐一“丰田公司的 汽车 质量怎么会这么好?”时,大野耐一分享了他的经历。
一天,大野耐一在生产车间转悠时,突然发现一台机器停转了。于是,他找来了工人询问:
1问“为什么机器停了?”
答:保险丝烧断了,所以负荷太大了。
2问“好好的,为什么会出现超负荷呢?”
答:因为轴承太燥了,没润滑油,摩擦力太大,所以负荷就高了
3问“为什么没润滑油呢?是用完了吗?”
答:润滑油还剩很多,但是润滑泵吸不上来油了
4问“为什么吸不上油来?
答:油泵的轴磨损了,所以吸不上来油
5问“这玩意儿的理论使用寿命应该是非常长的,怎么会轻易磨损?”
答:因为有很多铁屑之类的杂质混进去了,加个滤网就行了
大野耐一连续不停的问“为什么”之后,不仅解决了问题,还让丰田公司的生产停工率大幅降低。
如果当初丰田车间的机器停止运转之后,大野耐一只是让员工更换保险丝,简单的解决表面问题。
那么,没有深入思考解决根本问题的结果,势必会加大生产停工率,而成本的提高也会减少丰田 汽车 在当时市场的占有率。
那么后来,丰田就不可能实现短时间内,以小轿跑 汽车 占据美国市场地位。
所以,同样的努力程度,当问题来临时,你仅仅只是表面的处理问题,那么后续的埋头苦干,只会加深你人生路上困难的程度。
而如果你不畏惧困难,在每一个努力路上,用深度思考去解决问题,那么你的努力势必会回馈你加倍的回报。
穷人和富人的差异,除了努力之外,向前追溯原因的能力不同,向后追寻结果的能力,也各不相同。
在我们学习向后追寻结果的能力之前,先来了解一下洛克菲勒打造石油帝国的经历:
1858年,洛克菲勒向父亲借得了1000美元启动资金后,便与克拉克(合伙人)一起,合股创办了一家经营肉类和谷物的公司。并在一年时间内,实现了50万美金的销售。
186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发现了石油。一时间,成千上万的人纷纷加入了油行列,洛克菲勒也加入了其中。
他先是把肉类和谷物公司的全部股权,转让给了搭档克拉克。然后,和安德鲁斯一起创办了一家炼油厂,从此开始一门心思干石油事业。
创办炼油厂之初,石油的利润非常高。但是,随着各行各业的人纷纷开始炼油,没过多久,市场的成品油便开始供过于求,油价开始暴跌。
为了在降低售价的同时获得可观的收益,洛克菲勒开始不断改进炼制工艺,自己制油桶,自制炼油原料,甚至不惜花费数百万美元,建造输油管道、油槽车、油罐汽船和托罐车……
降低成本的同时,他还以高收入大量吸引人才,促进海内外市场的占有率。
两年时间,洛克菲勒就将公司扩大到日产油量1500桶,成为美国最大的炼油公司。
此时的洛克菲勒虽然已经事业有成,但是,曾经面临市场低迷期的辛苦历历在目,不想被牵着鼻子走,就必须主动掌控危机。
于是,他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抵御石油再次出现价乱的风险?
偶然间,一篇名为“小商人时代已经结束,大企业时代业已来临”的文章,让洛克菲勒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经过文章的提点和自己不断的反复思考,洛克菲勒终于明白, 只有自己“坐镇全局”,才能抵御风险的重来 。
而所谓的“坐镇全局”,也就是托拉斯理论,就是生产同类产品的多家企业高度联合,组成一个集团来垄断市场。
于是,他开始大量收购石油公司。
到1879,洛克菲勒终于实现了控制美国90%的炼油业,当地26家石油公司中,有21家被“收入囊中”。
自此,由洛克菲勒一手打造的石油帝国就此产生。
从洛克菲勒垄断石油市场的这一 历史 中,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二个需要提升的能力
5So思考法与5Why思考法不同,5Why思考法的目地是为在问题出现时,找到根本原因去努力解决问题。
而5So思考法就是为了不断向后推理,找到一个能实现解决问题的结果。
如果用5SO思考法的形式去表现洛克菲勒创富时思考过程:
1.各行各业都加入炼油,石油产量增加,价格正在暴跌
so? 价格暴跌,那要怎么办?
2.价格暴跌,公司利润就会下降,想要实现继续经营,就必须想办法缩减成本,增加海外销量
so?缩减成本,增加销量,要怎么办?
3.要实现降低成本提高销量,就必须加大引入高端技术,减少消耗,利用副产品,吸引人才,想办法扩大经营,形成自己的生产体系
so? 形成了生产体系,又能怎么样?
4.一旦形成了自己的生产体系,别的企业就没有办法与之对抗,竞争对手就越来越少
so? 竞争对手越来越少,又能怎么样?
5.没有了竞争对手,就能“坐镇全局”,才能抵御风险的重来。
其实,不论是5why分析法,还是5So思考法,其目地都是为了在努力路上,实现更有效解决问题和找寻最理想的目标。
穷人之所以努力后一事无成,就是因为缺乏深入思考,盲目的埋头苦干。到最后,不仅没有解决问题的根本,甚至与理想的目标渐行渐远。
所以,想要实现努力后的有所回报,就一定要学会找到自己面临问题的关键,更要清楚自己当下的方法,对自己未来的人生目标是否行之有效。
作者简介:
万子婳,学者,一位热爱读书、经济、金融、 历史 的80后
-END-
中石油和许多银行股上市后跌跌不休,从不反弹,谁给股民一个交代?
中国石油A股自从上市以来一直下跌的原因要从6个方面观察:1. 中石油H股在香港上市发行价1块钱,最高价16元。巴菲特一元申购,14元卖出。所有香港的中石油投资者该赚了多少钱?你想一想,这个被赚的钱是从哪里来的?2 .中石油在美国上市所募集的资金还没有给美国投资者分红的钱多,你说,这个被分红的钱又是从哪里来的?3,。 中国石油每年高价买俄罗斯的原油,那么巨额亏损的这个钱,又如何去挖谁的肉去补这个大窟窿4,中石油的各级大小贪官们贪污的钱从哪里来?还不是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5,中石油上市A股已开始定位就是来化缘的,不是用来投资产生收益的。6,中国石油A股,除了极个别当初中签,当天卖出的有点收益以外,可以说没有人在二级市场上买票赚过钱。因此,买中石油的股民,有两种人,一是有钱又有爱国情怀,就是为国捐款纯粹为国捐款的,另一种人就是天生对投资一窍不通,还想从买中石油A股赚钱的十足大傻。因此,要理解中石油A股必须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而不是从市场角度,否则你永远百思不得其解!
没有人给你一个交代,股市从来不相信眼泪,也不会眷顾亏损的投资者。中石油与银行股下跌是有区别的。中石油主要是定价过高,开盘价16元,当天涨到48元,后来就一路狂跌了。主要是有人把中石油的股价定位太高,早已经透支了其未来的成长性,自从中石油一开盘就有泡沫了,再加上中石油连年亏损,还要国家补贴它,这样的股票别指望会涨。
我有一兄弟叫张雪中,他是做修理复印机生意的,他把平时积蓄都投进中石油,他在中石油股价跌到11-13元区间买的,本来是想,中石油跌破了16元发行价,肯定是炒底的机会了,没想到现在中石油只跌到4.09元了。一句话,这个股票不值 这个价,你一定要买泡沫,亏死了能怪谁呢?
许多银行股上市后跌跌不休,主要还是盘子太大,外面的资金撬动不起来。再加上银行有这么多房贷,杠杆拉得过长,万一房价跌了怎么办?还有地方融资平台、国企、民企等都欠着银行大量的,市场对银行股的未来是有顾虑的,所以银行股既使破净,都了没有愿意买。
投资股票投资的是一种预期,中石油和银行股价都是缺少未来想象力。
中国最知名的股票之一就是中石油,顶着亚洲最赚钱发公司光环上市,可 是上市以后股价一路最低,成为段子手的天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确实持有中石油股票,有多愁就会有多丑,
中石油上市之际正是基金发动大行情最亢奋之际,中石油一大约16价格发售,最高达到48元左右接着就是一路下跌,跌到了4.2元,不到 历史 高点的十分之一,这样的超级熊股,给市场带来的伤害是无以言说的,
股价之所以暴跌,一方面是当时市场太疯狂,另一方面是中石油盈利能力大跌,亚洲最赚钱的公司已经是荡然无存,中国石油披露一季报,202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090.98亿元,同比下降14.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62.30亿元,中石油亏损既有油价下跌的因素,实际上也有央企体制僵化因素。
银行股价不涨与中石油不同,银行一直盈利能力惊人,一季报银行业绩依然增长,但是银行股价下跌与股市不涨异曲同工,那就是支持实体经济功能被强化,股市支持实体经济是IPO 和再融资节奏和规模市场投资者不认可,银行支持实体经济是LPR下行带来的净息差收窄。
股市也好银行也好支持实体经济本身没有错,关键在于力度掌握问题,股市需要投融资平衡,银行需要维持合理利润增长,可是在没有全面降息下,LPR利率已经下行了几十个基点。
去年8月20日新机制下的LPR报价由央行委托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其中1年期LPR利率为4.25%,5年期LPR利率为4.85%。比一年期基准利率4.35%降低了10bp,比五年期打基准利率4.90%降低5bp。最新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算下来一年期LPR利率已经下行了40个基点,5年期利率下行了20个基点,利率下行,等于是银行净息差收窄,银行利润白花花的损失。
自从LPR改革以来,银行股价基本上就是处于单边下跌态势,没有好的表现,随着疫情冲击,LPR利率下行压力增加,银行资产下滑压力加大,银行股价表现更差一点,毕竟未来银行业绩增长有可能是负数。在政策压制下,银行想象空间太少了。
金融与实体经济是相互依赖关系,但是利益如何平衡是一个难题。未来银行股价走势大概率依然维持一直较为疲软的震荡,走牛基础尚不具备。
股票的涨跌,也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当需要买的明显多于卖的,那么会上涨,反之亦然。中石油和许多银行股,由于发行的数量太过巨大。所以不容易造成买的明显多于卖的情况。价格也就不太容易强烈的上涨。还有一点,中国股市没有严谨的分红系统。也就是说,股票如果价格不能上涨,股民往往没有其它收益。这造成股民一般不会去长期持有一只股票,尤其是跌跌不休的股票。这两点,造成此类股票往往不容易上涨。
没有人会给股民交代!能给交代的恰恰只有股民自己。
不怕自揭短处,我2007年进入A股之后买入的第一只股票,就是601857中国石油,均价32.195,之后一直持有到2009年7月,均价14.90卖出,算上期间的分红,大约亏损55%!现在股价更低,只有4.25了!教训非常惨痛!有段时间我也一直在反思自己。
1、相对于很多同龄人,我进入股市时间比较晚,2006-2007年那波牛市,周边很多同事和亲友都在买股票,也有不少人的确赚钱了,正是在周边人的影响之下,2007年国庆节之后开了户,当时我也没有从事行业研究的工作,与上市公司基本上也没有接触,只是大家都说股票能赚钱,所以就了,买股,至于买中石油的理由,大家都知道的,就是媒体上忽悠的那些。
3、2009年的时候,我才真正开始反思,自己在对股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拿了10万块去投资,不仅忽视了券商在对我进行投资者风险教育时候说的话,也没有发自内心的去尊重投资这件事情,如果一件有事情,自己对专业一窍不通还能做好,那除了运气之外任何合理的解释。
4、后来,等我慢慢接触这行业之后,才明白,其实绝大多数风险,都是提前接受过警示的,包括现在有些上市公司导致股价暴跌的,也并非无迹可寻,只是有些人抱着“富贵险中求”的目的,火中取粟,自然是大概率会大败亏输了。
5、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其实慢慢会发现,相较于更加残酷的 社会 现实,股市其实是一个还算公平的地方,在这里越是淡泊、越是稳健的人反而越容易取得投资的成功,而那些不脚踏实地,幻想快速致富的人,大多会称为别人成功路上的垫脚石,镰刀下的鲜韭菜!
所以,买中石油亏钱,要交代是没有道理的。
为什么要给股民个交代呢?买股票亏钱了,就要找人要有个交代,那你赚钱的时候你把钱分给别人吗?
比如以前有的买房的人,买完房以后房价掉了就不干了,然后就去闹事,要求进行补偿,那么请问当你买房以后房价涨了,你赚了钱,你会分给房地产公司或者分给房产中介吗?
只许自己赚,不许自己赔这种心理很显然是不正常的。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10个字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这是需要股民真正的理解的。
股市的风险无处不在,但是这些风险都需要股民自己来承担。只要上市公司没有弄虚作,只要上市公司没有做违法的事情,那么无论你买中石油还是买银行股,最终亏钱了,都是你自己的选择,与上市公司没有关系,与管理层更没有关系。
说到底股民还是缺少风险意识。不少股民没有意识到股市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场所。世界上任何股市都不是一个不赔的地方。
股市能做的,只是能给你提供一个公平交易的环境。最终是亏是赚,是投资者自己来负责的。
说这些话看似有点冷血。但这是个事实。你怪银行股不涨,那么你完全可以去买其他一些股票,因为这个市场并不是所有股票都不上涨。
买中石油亏钱,实际主要是因为你不懂得中石油这个行业已经处于夕阳的行业时期。新能源替代是未来的大趋势。你没有了解行业趋势而亏钱,你能怪谁?只能怪自己不好好学习投资。
我们把亏损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去责怪各种外界因素,那么我们永远在市场上就挣不到钱,因为世上没有救世主,只能自己救自己。
这个交代用的非常有问题。我也是股民,也会为股价下跌,甚至长期不回本而愤慨,但股票投资就是这样,请认赌服输。
股票投资和债务投资不同如果买的是债券,发行公司不能做到还本付息的话,那该公司必须作出交待,债权人甚至可以申请公司破产要求其还钱。
股票投资买的是股权,你买了股票就是公司的所有人之一了。你自己的东西不涨,要谁给你交待呢?
你可以在股东大会上要求管理层给你交待,但人家拿出业绩报告告诉你银行每年经营都有赚钱,你还说啥呢?
另外,中石油和银行每年都分红,股票投资本来就是要分红的。是你自己选择了要赚差价、要做投机,被套住后还要怪别人,这是什么逻辑。
涨的时候有想过给别人交待吗如果股票上涨,你卖了赚钱后你会想过为你接盘人的感受吗?
既然选择投资股票就要做好长期亏损的准备,一切只能怪你的选股策略有问题。在买股时,你有看过每年几百页的财务报告吗?有没有了解过公司的运营模式、做过行业分析?
如果都没,那就是赌一把而已,赌输了只是运气不好,没人有义务给你交待。
以上答复语言有些过激,但话糙理不糙。
你这个问题简直有些不知所为,跌了,亏钱了就要给你交代?你是没见过那么多业绩,退市的公司让无数股民血本无归,损失惨重,最后也没有得到任何赔付,相比较这些,亏钱在股市中简直算是太正常的事情。
如果你非想要一个交代,那么我觉得只能是你自己。每一个入市的股民都应该知道炒股是有风险的尤其是我们中国的股市,更是长期保持在一赚二平七亏的常态,如果亏钱需要交代,你赚钱是不是也要分点给别人。
至于你说的中石油,从上市以后一直跌跌不休,这只股确实可以说是无数股民的噩梦,当时上市的时候,中石油是中国最赚钱的企业,市场给予了极大的高估,所谓买入中石油吃和不用愁。
然后事实却是让无数人大跌眼镜,难以置信,从上市的最高点到现在的连续新低,跌幅已经高达95%以上,真可谓是上市即为巅峰,估计高点持有中石油股票的人,别说这辈子,下辈子也别想解套了。
A股十年了还继续停留在3000点下方,就是没有流动性的蓝筹拖累指数,就是A股的罪魁祸首!
上证指数确实在过去10年指数点位未涨,而且实际未涨的时间不止10年,达12.75年的时间。这也就是说如果有投资者在12.75年前买入上证指数(如果有这样的产品的话),那么到现在经过12.75年,收益是零,如果这个投资者在2007年的 历史 最高点买进,到现在差不多12年时间,跌幅依然有51.77%,现在的资产不到当时的一半。
由于上证指数编制中都是中石油、中冶、中国建筑等等大权重,编排的都是没有流动性的大蓝筹存在不合理性,我们使用编制合理的沪深300作为观察对象。但是结论没有本质差异。10年虽有收益,但是收益较小还跑不赢银行存款。
所以,小陆 财经 也强烈要求,重新编排A股指数,把拿着跌跌不休没有流动大蓝筹剔除出去,增加点具有成长性的 科技 股,这样才能反应出A股指数对股市的指示作用,否则A股在过30年还继续停留在3000点下方!
供大于求,新股发行常态化造成的恶果。
面对西方石油“限价令”,俄方正在酝酿三个选项
据路透社12月7日报道,据俄罗斯《商业日报》7日报道,为了对抗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石油设定的价格上限,俄罗斯正在考虑三个选项,包括禁止向一些国家出售石油,以及设定原油售价最大折扣。
报道称,《商业日报》援引两名与俄罗斯关系密切的匿名消息人士的话说,克里姆林宫和俄罗斯正在考虑禁止向所有支持西方限价措施的国家出售石油。
报道称,这一选项还将禁止上述国家通过中间商购买石油,而不只是禁止它们从俄方直接购买。
俄方正在考虑的第二个选项是,禁止包含价格上限条件的出口合同,无论买方是哪个国家。
据报道,俄方的第三个选项是,设定俄罗斯乌拉尔原油相对于国际基准油价的最大折扣。
此前,七国集团、欧盟和澳大利亚对俄罗斯石油设定的价格上限于12月5日开始生效。它们规定,通过海运出口的俄罗斯石油价格最高不能超过每桶60美元,试图以此限制俄罗斯为其在乌克兰军事行动提供资金的能力。
相关新闻
牛弹琴:西方出高招严厉制裁俄就看普京怎么反击了
这是一场激烈的较量,接下来,就看俄罗斯怎么应对和反击了。
因为西方已经又率先出招,对俄罗斯石油价格设上限,每桶不超过60美元。
不仅仅是欧盟,所有西方七国和澳大利亚,从12月5日开始,都将执行这个价格。
按照西方官员的说法,这是迄今西方对俄罗斯最严厉的一次制裁。
毕竟,石油出口是俄罗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而欧盟又是俄罗斯石油出口的主要对象之一。
按照西方统计,自今年2月俄乌冲突以后,虽然西方制定了一轮又一轮的制裁措施,但俄罗斯仍向欧盟出售石油赚取了670亿欧元,超过了俄罗斯600亿美元的年度军事预算。
继续进口俄罗斯石油,这是在打欧盟自己脸;不进口俄罗斯石油,欧盟自己受不了。
怎么办?
西方于是想出了一个高招,限定石油价格,俄罗斯你可以卖,但最高价格就是我这个价格,这其实是对俄罗斯石油出口的釜底抽薪。
欧盟委员会冯德莱恩说得很明白,价格上限有三个目标:
1,强化西方制裁效果;
2,减少俄罗斯的收入;
3,稳定全球能源市场,俄罗斯也可以通过欧盟交易商出售给第三国,但不能超过这个限价。
60美元,也是有讲究的。要知道,目前国际油价大概在每桶85美元,德国等国最初拟定的最高限价,在每桶65至70美元间。但波兰、立陶宛等对俄强硬派强烈反对,要求必须更低。
争吵了几个星期,最后西方集体拍板,就60美元。
毫无疑问,如果以这个价格出口,将极大减少俄罗斯的收入。
而且,自己的石油,主动打折是一回事,被对方逼着打这么大折扣,这是对俄罗斯的巨大羞辱。
俄罗斯的第一反应,就是愤怒。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当即表示,俄罗斯不会接受这个价格上限,但怎么回应,俄罗斯需要具体分析。
俄罗斯常驻维也纳国际组织代表乌里扬诺夫则警告:“从今年开始,欧洲将没有俄罗斯石油。”
为什么?
因为俄罗斯此前就警告,谁制裁俄罗斯,就不给谁俄罗斯石油。看到底俄罗斯狠,还是欧盟更厉害。
有意思的是,西方国家一致叫好60美元限价,俄罗斯愤怒,乌克兰也很生气。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办公室主任耶尔马克认为:有必要将限价降到30美元,这才能更有效摧毁“敌人的经济”。
泽伦斯基也说,“逻辑很明显:如果俄罗斯石油的价格限制是60美元,而不是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谈到的30美元,那么俄罗斯的预算每年将获得约1000亿美元。”
换句话说,60美元,你们太软弱了;俄罗斯石油,应该最高只能卖30美元。
制裁有效果吗?
虽然俄罗斯表现得不屑一顾,但我们必须看到,这种制裁,还是有些威力的。
哪怕俄罗斯真不出口一滴油给西方国家,但出口到其他国家的俄罗斯石油,承运的油轮,可能注册地在西方国家;承保的保险公司,一般都是西方国家掌控,它们会受到西方制裁的影响。
西方,必然会承受制裁带来的痛苦;但俄罗斯石油,这样肯定卖不出高价,蒙受严重的出口损失。
这个世界,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没有石油收入,俄罗斯无疑会遭遇经济危机乃至社会危机,也自然无法支撑这场烧钱的俄乌冲突。
俄罗斯会怎么办?
不排除几种可能性。
第一,制裁被掏空。
很简单,按照西方的测算,俄罗斯为促进石油出口,已经在打折,目前大概在每桶65美元,所以目前限价影响还不太大;如果国际油价继续走跌,那60美元的限价,基本就是形同虚设,更多是一种羞辱。
第二,坚决的反制。
你制裁俄罗斯,那俄罗斯就不出口石油给你。短期内,西方会咬牙坚持。但时间一长,你看吧,西方肯定会内讧,波兰你不需要石油,但德国和法国需要啊,俄罗斯也不是省油的灯,肯定不忘加把火拱一拱。制裁也就无法执行下去。
第三,卖给第三方。
以前是卖给欧盟和西方,以后是印度、东南亚、中国等地。事实上,西方本来打算全面禁运俄罗斯石油,就是看到根本禁不了,尤其印度等国不答应,才搞出了个最高限价。如果印度等国能够大量进口,自然就缓解了西方制裁的压力。
第四,重塑石油格局。
西方最有力的武器,还不是购买力,而是石油美元。石油以美元计价,石油运输通过西方保险公司。但这样动辄制裁,显然也让全世界警惕,必须加快远离石油美元。这将促成最深远的一种变化,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个迹象。
第五,普京的下一步。
不排除谈判,那谈判就有条件,西方你必须取消石油限价;可以是继续打,谈判桌上得不到的筹码,战场上是不是可以?看俄罗斯方面的暗示,普京将“在适当的时候”,将访问已被列为俄罗斯领土的乌东顿巴斯地区。
西方出台最高石油限价,这是对俄罗斯的极大羞辱;但普京去乌东地区,你看吧,肯定是对乌克兰对西方的一种极大刺激。
巴菲特再次割肉 杀入石油 达成减产协议的石油要见底了?
巴菲特割肉航空股后再割肉银行股
最近,全球金融市场可以说非常的惊险刺激,因为就连做价值投资的股神巴菲特也被“玩得团团转”!
继上次持仓33天后被腰斩,割肉航空股,巴菲特被调侃是“巴韭特”之后,巴菲特又割肉了,这次,割了银行股,纽约梅隆银行,亏逾1800万元!而且,即使两次 抄低 失败,巴老也没闲着,又果断杀入石油了!
上次在航空股上亏损割肉,很多人说巴老别割肉,等被接管呗,但东哥就说过巴菲特这样操作的原因。事实是即使公司被救活了,但是老股东却死了。 可以说,这些 历史 教训令人触目惊心,巴菲特没变,这根本不是什么快进快出短线操作,这是一笔能载入史册的教科书般的纠错案例,极为经典价值投资。
卖出的原因就是老巴意识到自己判断失误,于是决定立即纠正。 这才是真股神,发现抄底错了,就赶紧止损,这就是执行力!
而这次割肉银行股,可以说是和上次割肉航空股一样的操作,都是基于巴老对这次的判断失误,以为可能只是一件小事,但是没有想到,会发展到超乎他的想像,其实,这件事刚开始的时候,国人也没有想到会发展成这个样子,所以这是基于前期的判断失误。
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是价值投资者,最擅长在暴跌后买入便宜优质的企业,曾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成功抄底!他曾经说过,一定要吝啬,即使好资产,也不要为之付出过高的代价,也就是等到杀跌出合理估值,尤其是低估的时候买入,就是最合适的。
而巴菲特买入航空和银行股就是低估的逻辑,但是在这次特殊情况的催化下,他看中的这个生意受到影响了,国际航班停飞,银行坏账加剧,所以他看到了这个变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及时止损。
人不是神,巴菲特也不是,就如巴菲特曾经的访谈关于美股熔断的看法,巴菲特表示疫情和油价崩盘没有那么糟糕。但是也说,他活了89年第一次见。也看出了他对这次局势判断的失误,但整体看,巴老坐拥上千亿美元的现金,也依然是大赢家。
关于巴菲特操作引起的质疑,秘书称,也许这一切都等到5月股东大会才能揭晓。
而大家现在也似乎关心,巴老在割肉航空股和银行股后,杀入石油股,这个该怎么看,这次石油能不能赚呢?
巴菲特杀入石油会启动吗?
一说到巴菲特杀入石油股,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中石油是不是也能见底了?
毕竟中石油是很多人的痛心点,上市13年,市值只剩十分之一,跌掉5个半茅台 !随着近期国际油价的暴跌,跌不见底的中石油依然不断创着新低!
而关于巴菲特加仓抄底石油股,实际上,早在2019年4月底,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获得了100亿面值、8%累积分红的优先股以及62.5美元/股的价格购买8000万股西方石油公司股票。不过,高价的并购、负面的舆论覆盖、潜在的董事席更替风险、原油市场的 奔溃 ,一系列让西方石油公司的股价一年之内便被“腰斩”。危急时刻,巴菲特开始第二次抄底加仓。
那么,暴跌之后的原油,是否实现了“否极泰来”?
我们先从这轮石油下跌的原因来看,国际油价是否见底了?石油下跌是因为产油国为了抵挡经济受冲击而增产,叠加石油需求下滑,所以引发石油暴跌,国际油价从70美元跌到20美元!
目前石油市场正面临数十年来最大的不确定性,受到来自供需两方面的夹击。上月OPEC+的减产协议谈判破裂,俄罗斯与沙特为首的联合减产国开始各自表态从3月末协议到期开始发力增产,原本供过于求的供应面进一步承压,今年的形式又重创了全球的石油需求。
目前石油在超跌后,很多人已经坐不住了,于是大家又商讨如何救油价了。于是乎,产油国将讨论减产至多2000万桶,沙特和俄罗斯达成减产协议,欧佩克+框架协议是减产1000万桶/日。消息一出,WTI原油日内大涨10%,布伦特原油涨幅达7.1%。
减产协议出来了,对国家油价是提振,油价的暴涨暴跌,应该告一段落了!
但如果说是涨,也涨不到哪里去。这次全球产油国减产要求是2000万桶/日,能否达到2000万桶/日,不确定性还很大。而且就目前市场的这个疲弱需求,叠加新能源的热潮,减产只是杯水车薪,而且需求也跟不上,所以期待不必那么高!
既然已经分析了国际油价,那么A股石油板块呢?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石油了,目前中国石油股价创新低并破净,或是机构逐渐降低配置的结果。虽然现在位置足够低,可能会有反弹,但何必浪费成本在可能跑不赢大盘的资产上呢?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