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海油是什么油?

2.石油在未来社会有没有能成为非常便宜的东西?

3.我国石油分布

中国海油是什么油?

中国最值钱的石油价值_中国石油最贵多少钱一升

中国海油是中国海洋石油集团下的油。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油”或“中海油”)是中国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中央企业),总部设在北京,现有98750名员工,有天津,湛江,上海,深圳四个上游分公司。

海油介绍

海油顾名思义就是从海里开出来的石油,对车辆没有危害,但不建议混加,海油与石油实际上没有原则性的区别,从大海中开出来的石油跟陆地石油的区别主要也只是来源不同,实际结构、成分、性质、用途都是一样的。

目前国内油品最好的可以说就中国海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三家直营的加油站,其三家加油站拥有稳定的供货渠道和顶级的炼油厂技术的加油站,但需要区别的是直营店,而不是一些加盟的加油站或者名字相似的盗版油站。

以上回答参考:百度百科-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石油在未来社会有没有能成为非常便宜的东西?

对于地球来说,石油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有利的,如今的汽车,路基建设等都跟它存在一定关系。而随着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石油的需求可以说是越来越高了,然而对于未来是否有更多的石油来支撑人类的一个发展,这个是无法进行断定的。

当然如今可能不少的科学爱好者会说,INE原油暴跌6%,还在不断的创下新低,石油可谓是如今没有多大的用处了一样,其实这并不是,只是在特殊的时期可能出现一点?波动?而已。

石油会成为?价?吗?

从现有的情况来说,石油的存储确实较多,而一则关于?终于可摆脱石油困扰 专家研发新型生物燃料:廉价还不伤机器?消息再次引发了热议,这是不是意味着石油可能成为?价?。

确实这个标题看上去倒是有那么回事情,因为说的是?替代品?研究获得了重大突破,所以说我也就赶紧来看看,科学专家们是发现了什么?好产品?,能够在石油的问题上解决。

难道是水变汽油?肯定不是这种离谱的情况。根据科学报告指出,这是一项国际研究合作标志着生物丁醇的商业化生产迈出了重要一步,使生物丁醇作为汽油发动机燃料的替代品及为远离化石燃料铺平道路。

因为丁醇与汽油的关系比乙醇更密切,可以由石油合成,也可以由生物质制成,所以说这就是科学家们说的石油?替代品丁醇,确实比石油廉价很多。

什么是丁醇?

丁醇在科学记录之中是无色液体,有酒味,而这里说的丁醇直接是与一般的丁醇可能不一样。《美国化学学会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公布的丁醇是一种高能量生物燃料,所以是我们上面说的生物丁醇,与传统燃料相比,每加仑可支持汽车多走10%的路程,与乙醇相比,可多走30%的路程,这是它产生动力上面的一个优势,是比较好用的。

而这次的研究揭示了生产生物丁醇的关键性突破。根据科学报告指出,科学研究人员们开发了一种新的金属有机框架(MOF),它能有效地将?生物丁醇?从生产燃料所需的发酵生物质的发酵液中分离出来,能够产生更加?纯?的丁醇物质,这样在使用的时候可能会更加好一点。

其实这就像是我们说的石油一样,那就是可以在?纯度?上提升,不是有92/95/98等油质的区分,其实这就是一个道理,所以说分离得越好,那么使用的效率也就更加好。

不过按照常规的情况来说,与乙醇相比,丁醇生产的成本要高得多。需用较大的蒸发、加热、冷却等设施,所以说科学家们如今的正在尝试使用新的金属有机框架来扩大分离方法的规模,可以说在改变生成过程之中的一些弊端,分离更加的轻松了,而不是像以前那么难上加难的进行生产。

整体上而言,看上去石油的替代品廉价好用是最关键的问题,未来市场可能是比较大的。

真的能够完全替代石油吗?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也不能肯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到,丁醇的利用率确实比较高,并且减少石油的使用还会降低对如今生态环境的一个破坏,毕竟全球都在不断地呼吁?保护地球?,所以这个研究是值得提倡的。

但是生产丁醇也需要原材料,所以这明显不可能完全地将?石油?替代了,顶多各占一部分比例才行。

所以说如果能够大规模的使用丁醇,未来我们在选择上也可以自我控制,但是如今的研究可能是朝着不依赖化石燃料的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并且上面我们也看到报告说了?廉价还不伤机器?,很多人必然会往这个方向行走。

但是还是那句话,完全替代石油基本不可能,就算是汽车不用了,其他地方还是需要使用到石油的成分,这就是一个大概的情况。

当然,最后的感谢下这次的科学研究者们,研究出了这种新型的金属有机框架,确实算是一个重大突破,因为可以分离出更好的丁醇。这是由Stylianou及其来自瑞士、中国、英国和西班牙大学的同事共同完成的,基于铜离子和碳硼烷羧酸配体,称为mCB-MOF-1。

科学研究人员们也表示,生物燃料的发展在未来可能成为必然的趋势,因为有助于减少气候问题。

而如今生物丁醇比生物乙醇更好,包括与汽油一样的能量密度,并且与汽油充分混合,能够提升更强的动力,那么石油的使用价值可能就为稍微出现下降波动,那么未来必然会在市场之中立足,未来可能成为比石油还值钱的东西,所以后期发生如何的转变,我们再来看看,这是科学研究人员们的一个新突破,辛苦了。

我国石油分布

吐哈油田:位于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境内,负责吐鲁番、哈密盆地的石油勘探。盆地东西长600公、南北宽130公里,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于1991年2月全面展开吐哈石油勘探开发会战。截止1995年底,共发现鄯善、温吉桑等14个油气油田和6个含油气构造探明含油气面积178.1平方公里,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08亿吨、天然气储量731亿立方米。

 玉门油田:位于甘肃玉门市境内,总面积114.37平方公里。油田于1939年投入开发,1959生产原油曾达到140.29万吨,占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的50.9。创造了70年代60万吨稳产10年和80年代50万吨稳产10的优异成绩。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除陆地石油外,我国的海洋油气也十分丰富。中国近海海域发育了一系列沉积盆地,总面积达近百万平方公里,具有丰富的含油气远景。这些沉积盆地自北向南包括:渤海盆地、北黄海盆地、南黄海盆地、东海盆地、冲绳海槽盆地、台西盆地、台西南盆地、台西南盆地、台东盆地、珠江口盆地、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琼东南盆地、南海南部诸盆地等。中国海上油气勘探主要集中于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北部大陆架。

 1966年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经过对包括钓鱼岛列岛在内的我国东部海底的勘察,得出的结论是,东海大陆架可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油田之一,钓鱼岛附近水域可以成为“第二个中东”。据我国科学家1982年估计,钓鱼岛周围海域的石油储量约为30亿~70亿吨。还有资料反映,该海域海底石油储量约为800亿桶,超过100亿吨。

 南海海域更是石油宝库。中国对南海勘探的海域面积仅有16万平方千米,发现的石油储量达52.2亿吨,南海油气可开发价值超过20亿万元人民币,在未来20年内只要开发30,每年可以为中国GDP增长贡献1~2个百分点。而有资料显示,仅在南海的曾母盆地、沙巴盆地、万安盆地的石油总储量就将近200亿吨,是世界上尚待开发的大型油藏,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储量分布在应划归中国管辖的海域。经初步估计,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亿至300亿吨之间,约占中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属于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据中海油2003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在南海西部及南海东部的产区,截至2003年底的石油净探明储量为6.01亿桶,占中海油已探明储量的42.53。到目前为止,渤海湾地区已发现7个亿吨级油田,其中渤海中部的蓬莱19-3油田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海上油田,又是中国目前第二大整装油田,探明储量达6亿吨,仅次于大庆油田。至2010年,渤海海上油田的产量将达到5550万吨油当量,成为中国油气增长的主体。

 胜利油田:地处山东北部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地带,主要分布在东营、滨洲、德洲、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烟台等8个城市的28个县(区)境内,主要开范围约4.4平方公里,是我要第二大油田。

 辽河油田:主要分布在辽河中上游平原以及内蒙古东部和辽东湾滩海地区。已开发建设26个油田,建成兴隆台、曙光、欢喜岭、锦州、高升、沈阳、茨榆坨、冷家、科尔沁等9个主要生产基地,地跨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13市(地)32县(旗),总面积10万平方公里,产量居全国第三位。

 克拉玛依油田:地处新疆克拉玛依市。40年来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找到了19个油气田,以克拉玛依为主,开发了15个油气田,建成了792万吨原油配套生产能力(稀油603.1万吨,稠油188.9万吨),从1900年起,陆上原油产量居全国第四位。

 四川油田:地处四川盆地,已有60年的历史,发现油田12个。在盆地内建成南部、西南部、西北部、东部4个气区。目前生产天然气产量占全国总量近一半,是我国第一大气田。

 华北油田:位于河北省中部冀中平原的任丘市,包括京、冀、晋、蒙区域内油气生产区。15年,冀中平原上的一口探井任4喷出日产千吨高产工业油流,发现了我国最大的碳酸盐岩潜山大油田任丘油田。18年原油产量达到1723万吨,为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做出了重要贡献。直到1986年,保持年产量原油1千万吨达10年之久。目前原油产量约400多万吨。

 大港油田:位于天津市大港区,其勘探地域辽阔,包括大港探区及新疆尤尔都斯盆地,总勘探面积34629平方公里,其中大港探区18628平方公里。现已在大港探区建成投产15个油气田24个开发区,形成年产原油430万吨和天然气3.8亿立方米生产能力。目前,发现了千米桥等上亿吨含油气构造,为老油田的增储上产开辟了新的油气区。

 中原油田:地处河南省濮阳地区,于15年发现,经过20年的勘探开发建设,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55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395.7亿立方米,累计生产原油7723万吨、天然气133.8亿立方米。现已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之一。

吉林油田:地处吉林省扶余地区,油气勘探开发在吉林省境内的两大盆地展开,先后发现并探明了18个油田,其中扶余、新民两个油田是储量超亿吨的大型油田,油田生产已达到年产原油350万吨以上,形万了原油加工能力70万吨特大型企业的生产规模。

 河南油田:地处豫西南的南阳盆地,矿区横跨南阳、驻马店、平顶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8县境内。已累计找到14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亿吨及含油面积117.9平方公里。

 长庆油田:勘探区域主要在陕甘宁盆地,勘探总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油气勘探开发建设始于10年,先后找到了油气田22个,其中油田19个,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54188.8万吨(含天然气探明储量2330.08亿立方米),目前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天然气产区,并成为北京天然气的主要输送基地。

 江汉油田:是我国中南地区重要的综合型石油基地。油田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境内的潜江、荆沙等7个市县和山东寿光市、广饶县以及湖南省境内衡阳市。先后发现24个油气田,探明含油面积139.6平方公里、含气面积71.04平方公里,累计生产原油2118.73万吨、天然气9.54亿立方米。

 江苏油田:油区主要分布在江苏的扬州、盐城、淮阴、镇江4个地区8个县市,已投入开发的油气田22个。目前勘探的主要对象在苏北盆地东台坳陷。

 青海油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盆地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沉积面积12万平方公里,具有油气远景的中新生界沉积面积约9.6万平方公里。目前,已探明油田16个,气田6个。

 塔里木油田:位于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东西长1400公里,南北最宽外520公里,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和内陆盆地。中部是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1988年轮南2井喷出高产油气流后,经过7年的勘探,已探明9个大中型油气田、26个含油气构造,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3.78亿吨,具备年产500万吨原油;100万吨凝折、25亿立方米天然气的保证。

吐哈油田:位于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境内,负责吐鲁番、哈密盆地的石油勘探。盆地东西长600公、南北宽130公里,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于1991年2月全面展开吐哈石油勘探开发会战。截止1995年底,共发现鄯善、温吉桑等14个油气油田和6个含油气构造探明含油气面积178.1平方公里,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08亿吨、天然气储量731亿立方米。

 玉门油田:位于甘肃玉门市境内,总面积114.37平方公里。油田于1939年投入开发,1959生产原油曾达到140.29万吨,占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的50.9。创造了70年代60万吨稳产10年和80年代50万吨稳产10的优异成绩。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除陆地石油外,我国的海洋油气也十分丰富。中国近海海域发育了一系列沉积盆地,总面积达近百万平方公里,具有丰富的含油气远景。这些沉积盆地自北向南包括:渤海盆地、北黄海盆地、南黄海盆地、东海盆地、冲绳海槽盆地、台西盆地、台西南盆地、台西南盆地、台东盆地、珠江口盆地、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琼东南盆地、南海南部诸盆地等。中国海上油气勘探主要集中于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北部大陆架。

 1966年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经过对包括钓鱼岛列岛在内的我国东部海底的勘察,得出的结论是,东海大陆架可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油田之一,钓鱼岛附近水域可以成为“第二个中东”。据我国科学家1982年估计,钓鱼岛周围海域的石油储量约为30亿~70亿吨。还有资料反映,该海域海底石油储量约为800亿桶,超过100亿吨。

 南海海域更是石油宝库。中国对南海勘探的海域面积仅有16万平方千米,发现的石油储量达52.2亿吨,南海油气可开发价值超过20亿万元人民币,在未来20年内只要开发30,每年可以为中国GDP增长贡献1~2个百分点。而有资料显示,仅在南海的曾母盆地、沙巴盆地、万安盆地的石油总储量就将近200亿吨,是世界上尚待开发的大型油藏,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储量分布在应划归中国管辖的海域。经初步估计,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亿至300亿吨之间,约占中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属于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据中海油2003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在南海西部及南海东部的产区,截至2003年底的石油净探明储量为6.01亿桶,占中海油已探明储量的42.53。到目前为止,渤海湾地区已发现7个亿吨级油田,其中渤海中部的蓬莱19-3油田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海上油田,又是中国目前第二大整装油田,探明储量达6亿吨,仅次于大庆油田。至2010年,渤海海上油田的产量将达到5550万吨油当量,成为中国油气增长的主体。

吐哈油田:位于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境内,负责吐鲁番、哈密盆地的石油勘探。盆地东西长600公、南北宽130公里,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于1991年2月全面展开吐哈石油勘探开发会战。截止1995年底,共发现鄯善、温吉桑等14个油气油田和6个含油气构造探明含油气面积178.1平方公里,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08亿吨、天然气储量731亿立方米。

 玉门油田:位于甘肃玉门市境内,总面积114.37平方公里。油田于1939年投入开发,1959生产原油曾达到140.29万吨,占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的50.9。创造了70年代60万吨稳产10年和80年代50万吨稳产10的优异成绩。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除陆地石油外,我国的海洋油气也十分丰富。中国近海海域发育了一系列沉积盆地,总面积达近百万平方公里,具有丰富的含油气远景。这些沉积盆地自北向南包括:渤海盆地、北黄海盆地、南黄海盆地、东海盆地、冲绳海槽盆地、台西盆地、台西南盆地、台西南盆地、台东盆地、珠江口盆地、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琼东南盆地、南海南部诸盆地等。中国海上油气勘探主要集中于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北部大陆架。

 1966年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经过对包括钓鱼岛列岛在内的我国东部海底的勘察,得出的结论是,东海大陆架可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油田之一,钓鱼岛附近水域可以成为“第二个中东”。据我国科学家1982年估计,钓鱼岛周围海域的石油储量约为30亿~70亿吨。还有资料反映,该海域海底石油储量约为800亿桶,超过100亿吨。

 南海海域更是石油宝库。中国对南海勘探的海域面积仅有16万平方千米,发现的石油储量达52.2亿吨,南海油气可开发价值超过20亿万元人民币,在未来20年内只要开发30,每年可以为中国GDP增长贡献1~2个百分点。而有资料显示,仅在南海的曾母盆地、沙巴盆地、万安盆地的石油总储量就将近200亿吨,是世界上尚待开发的大型油藏,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储量分布在应划归中国管辖的海域。经初步估计,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亿至300亿吨之间,约占中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属于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据中海油2003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在南海西部及南海东部的产区,截至2003年底的石油净探明储量为6.01亿桶,占中海油已探明储量的42.53。到目前为止,渤海湾地区已发现7个亿吨级油田,其中渤海中部的蓬莱19-3油田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海上油田,又是中国目前第二大整装油田,探明储量达6亿吨,仅次于大庆油田。至2010年,渤海海上油田的产量将达到5550万吨油当量,成为中国油气增长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