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非农怎么影响金价

2.人民币贬值房价会怎样

3.早盘分析, 大盘趋势, 进 ( 218 540 35 7 ) 一起交流 ,学习 , 分析......

4.美联储疯狂购买美国国债进行量化宽松,这一定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吗?

美国非农怎么影响金价

巨量宽松提振金价格_巨量宽松提振金价格是多少

 非农数据既是反映美国就业市场状况的主要指标,也是美联储制定货币政策的关键依据之一。其对美元的走势影响十分明显,同时,也是影响黄金以及整个金融市场相关金融产品走势的重要经济数据。

关于该指标的判断,汇信认为,一般来说如果非农就业高于预期,将利好美元,美元指数上涨,黄金受压下跌;反之将不利于美元,美元指数下跌,提振黄金上行。二失业率对黄金影响理论上和非农就业数据相反,实际中以非农就业数据为主。

但以上只是一般的运行原理,市场情况千变万化,有时数据基本符合预期,可能对市场影响有限;有时数据超好或者超坏可能有悖于上面的分析思路。非农就业数据大幅优于预期又是反而让美元的避险需求降低,美元指数下跌;有时非农就业数据以外疲弱可能引发避险情绪和市场忧虑令美元反弹。所以单纯经济数据还要配合股市、商品和市场反应程度等因素来总和考虑。

黄金和美元有什么关系?

首先,对于黄金和美元的关系定位要有清晰的认识,由于黄金是用美元来标价的,同时由于当年牙买加协议将黄金提出货币历史舞台的始作俑者就是美国,更由于美国的黄金储备是8000多吨首居各国和组织首位。因此美元的走势向来是黄金的风向标,二者的历史传统关系是负相关,美元强的时候黄金就表现的很弱,此消彼长铸就了黄金从500多美元上涨到1032美元的历史高位。但是我们也看到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黄金和美元有时候是正相关的关系,亦正亦负的走势让普通投资者对金价的走势判断失去依靠。

美国非农数据对美元的影响是什么?

美国非农数据对美元的影响传导到黄金市场来,二者的幅度肯定会有不一致的幅度,因此美国非农数据的结果首先将对美元的走势构成影响,同时对于汇市构成重大的冲击。表现在黄金的走势上几乎是同时被动的波动,这就意味在非农数据公布之时再来入市已经很晚了。同时根据数据的好坏再来决定买卖黄金的方向和入市,也是存在时滞性,因此建议现货黄金投资者在数据公布之前就入市。非农数据公布之后往往充满了震荡和诱多诱空的走势,也会出现瞬间大幅波动的情况。

非农数据对黄金金价的有什么影响?

非农数据对黄金价格的影响牵扯到基本面对趋势的影响,不过是消息影响价格还是价格印证消息?汇信在这里不去讨论那个更为重要。对于非农数据影响黄金价格肯定是有的,在对非农不确定的数据变化之时,首先要看判断黄金自身的走势如何。结合影响黄金价格的基本面因素和技术面的走势,在非农数据公布之前关键应该重点考虑技术面的影响,也就是说技术面金价的走势到底处在什么样的位置至关重要。任何消息均会在技术趋势中得到印证。技术分析的作用在于提前揭示和预警未来的走势,消息面在非农公布之后只是对该走势给予印证或者佐证。

市场千变万化,投资者应该注意什么?

第一、非农与黄金的关系并不是每次都遵循类似“非农就业人数高于预期,美元反弹,黄金下跌;反之上涨”的一般思路来运行,特殊情形仍存在。有时候非农超好,风险偏好令美元不涨反跌,黄金不跌反涨;有时数据特差,美元受避险情绪提振不跌反涨,黄金不涨反跌。这其中关键的因素在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第二、影响黄金暴涨暴跌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当非农数据公布后,并不一定对金价走势起主导作用,即使非农“给力”,对美元和黄金的影响也很可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甚至过山车般演化。

第三、非农对金价走势影响虽然显着,但时间短暂,一般来说在数据公布后半个小时内较为剧烈,但最多会持续到下周一。

人民币贬值房价会怎样

人民币贬值不会导致房价下跌,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大幅贬值,则国内人民币的楼价将会下跌,这是由中国生产生活资料对外依存度高,特别是蛋白质、食用油高的国情所决定的。

中国楼市上涨周期已经15年,已达到了国际上楼市上涨期的极限值(涨14年,跌4年),而富人们都纷纷在卖房,只有刚需穷人在买房。楼价终究是由买卖双方决定的,先知先觉富人们的行动从来都是市场的决定力量,而不会是被楼市十几年涨价逼空逼疯的穷人所决定的;

人民币贬值预期之下,巨量资本外流,这将使央行注销大量由外汇占款而发行的人民币,即仅从外汇占款的角度而言,人民币流动性是缩减的。这与2005年7月以来的人民币升值吸引巨量资本流入中国相反,那时因外汇占款增发国内的人民币,主要流入了楼市海绵之中,成为楼市上涨的主要推手;

人民币对外升值时,对内贬值主要表现在人民币对楼价贬值上;在人民币对外贬值周期,对内则会升值,主要表现为楼价下跌。人民币汇率对保楼市、最有利的政策是,尽快主动贬值20-30%,这样可以留住相当部分外资,楼市将向上重估,而楼市人民币价格可能相应上涨20-30%。

早盘分析, 大盘趋势, 进 ( 218 540 35 7 ) 一起交流 ,学习 , 分析......

股指今日观点市场因政治变动产生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国内市场或因此选择高位震荡。建议多单高位减持为主。

沪铝今日观点上周沪铝继续反弹,周四盘中更是一度试探16400重要整数关口,虽并未有效突破,但仍为市场注入了极大信心。但是近日原油连续大跌,伦铝承压下行,沪铝由于冲高受阻,加之成交放出巨量,主力有部分逢高减持的可能,下方短线支撑暂关注16200一线。操作上,短线多单可逢高止赢,关注逢低买入时机。支撑位:16200,压力位:16300。(刘伟)

铅锌今日观点欧美经济数据偏差,股市跌幅较大,原油跌破100美元,后期经济预期下降,大宗商品表现偏弱,铅锌将继续15500附近震荡。(莫国刚)

贵金属今日观点上周五晚令人失望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提振黄金避险魅力,投资者抛售原油和股票而买入黄金。黄金结束三天跌势,小幅收高。但是欧洲大选结果令欧元走软,金价走强的阻力重重,不建议投资者取冒险措施。同为贵金属的白银跟随黄金走势,观望为宜。(朱文龙)

棉花今日观点原油大跌,市场焦点转向欧债,本周宏观因素主导行情。投机观望,买远抛近套利可继续持有。(陈淑敏)

玉米今日观点CBOT玉米周五收盘涨跌互现,近月合约走强但远月合约下滑,远月合约承压于种植面积创75年来高值的利空基本面。近日南北港口玉米稳定,优质玉米趋坚,华北地区低质玉米呈现弱势,南方销区行情相对稳定。总体来看,目前玉米供应逐步恢复,玉米价格暴涨暴跌的可能性不大,后期有望延续震荡走势。操作上,暂时观望。(唐少明)

大豆进出口动态大豆进口关税税率为3%,大豆出口关税为零。海关总署公布的进口数据显示,2010年全年累计进口大豆5480万吨,同比增长28.8%。2011年全年累计进口大豆5264万吨,累计数量同比下降3.9%,累计金额同比上涨18.9%。2011年食用植物油累计进口657万吨,累计数量同比下降4.4%,累计金额同比上涨28.0%。2012年1月进口大豆461万吨,2月进口大豆383万吨,3月进口大豆483万吨,1-3月累计进口量1333万吨,数量同比增加21.6%,金额同比上涨11.6%。(于瑞光)

大豆基本面 上周五国际原油价格延续大幅回落走势,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抛压沉重。受出口需求提振,周五CBOT大豆期货市场摆脱周边市场拖累,脱离日内低点并小幅收高,技术上阶段性顶部特征显现。分析机构Informa预计美国新季大豆播种面积为7582.2万英亩,高于美国农业部在3月底预估的7390万英亩水平。目前美豆推涨动力减弱,周边市场弱势可能引发市场系统性恐慌,尤其是商品基金在持有创记录的美豆多头仓位后,多头获利了结的可能进一步增加。受美豆大涨及南美供应减少影响,市场对中国释放较低价格的储备大豆的预期增强。国内春播工作陆续展开,初步预计显示,吉林省大豆面积下滑30%左右,黑龙江各地种豆积极性不足,预期面积仍会大幅减少。国内豆类现货市场粕强油弱格局较为明显,大豆市场整体稳定,生猪养殖效益下滑制约后续补栏,远期豆粕需求可能受到拖累,豆油价格在政策压力下弱势回落。(于瑞光)

连豆今日操作建议 原油领跌,国际金融市场抛压沉重,美豆高位回落风险增加。连豆因自身需求表现一般而上涨动力不足,维持弱势振荡走势,大豆储备释放预期增强,跟跌不跟涨局面有望延续。预计今日连豆市场延续弱势走势,期价继续向下寻找支撑,建议投资者取逢高减磅的思路减持原有多单。预计今日大豆1301合约上方阻力位4610,下方支撑位4560。(于瑞光)

连豆粕今日操作建议 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来袭,美豆高位回落,短期有望继续向下调整。预计今日连豆粕弱势低开,建议投资者减持前期多单,盘中宜观望。豆粕1209合约多空争夺激烈,目前持仓量超过130万手,资金因素对盘面的掌控已经超越基本面因素,未来上涨空间有限,不宜追多。预计今日豆粕1301合约上方阻力位3340,下方支撑位3290。(于瑞光)

油脂今日观点4月美国新增就业数据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全球股市及原油价格遭遇重挫,今日欧洲局势再次浮现动荡因素,美元跳涨,宏观风险为日内最重要影响因素。本周四公布的月度供需报告将预估美国新作的产量,虽不足以弥补上一年度减产,但增产预期仍可能对市场带来阶段压力,单边风险较大,菜油或豆粕1209合约与豆油1209对冲交易可继续持有。(杨久尊)

白糖今日观点外盘原糖受供给过剩技本周关注20.65前低支撑,国内期现倒挂,4月产销数据显示结转商业库存同比增加60万吨。宏观欧元区忧虑升温,美元反弹,原油走弱,市场避险心理提升。1301合约逼近6300-6310区间支撑位,1209空单5日均线止盈继续持有,9月和1月价差再度逼近-200点,关注回归反弹机会。(刘妍)

PTA今日观点因数据显示经济成长放缓及石油输出国组织秘书长称OPEC增产旨在抑压高油价,NYMEX原油期货大幅下跌,短线以8500-8700区间波动为主。操作上,暂以8500-8700区间交易。若下穿8500点,可以加入空单。(李小薇)

原油及连塑日内观点美国劳工部周五公布,4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15,000人,远远低于市场预期。美国原油期货周五跌破每桶100美元关口,并一路走低至三个月来最低水平。投机资金在WTI和BRENT原油上的净多头大幅减少,短期国际原油或继续下跌。上周LLDPE跟随期货继续下调,商家心态普遍悲观,对后世大多看跌,继续让利走货消化库存,但需求难有起色,实盘成交稀少,5月是LLDPE的需求淡季,在原油弱势调整情况下,LLDPE继续走弱的概率较大,后市关注原油走势和石化厂家的出厂价变化。(张卫涛)

甲醇今日观点上周末CFR中国甲醇仍在上涨,近期外盘的影响仍将持续。甲醇期货操作上,短线以震荡调整为主要思路;中长线仍以多单持有为主,控制仓位。(李殿春)

焦炭今日观点受全球经济需求减缓的影响,焦煤、焦炭供应过剩局面仍然不改,现虽已是往年的需求旺季,但今年现货却依然成交不佳,价格弱势盘整。但政策面存在利好的预期,多空的不确定性增加,建议投资者观望为主(李殿春)

橡胶与PVC今日观点1.上周三全球PMI数据较差而周四周五美国数据也不及预期,欧洲央行维持利率不变,前期欧洲市场崭缓的风险情绪复燃,紧缩政策的无效市场转向关注德拉吉关于财政联盟的建立,此过程将伴随风险重新定价.2.上周五现货云南28200,行业面随着时间推移供应高峰将至而需求因固定资产投资的下滑导致客货运量增速一直处于相对低位的水平,橡胶比其他工业品弱的可能大,行业面的不确定因素是云南与泰国北部的干旱情况.3.操作建议,26850关键价格存在较强的支撑,若向下突破可以27100为止损参与空单,否则观望为主,关注现货联动及股市主导的国内市场风险情绪。(刘东丰)

天琪观点 仅供参考

美联储疯狂购买美国国债进行量化宽松,这一定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吗?

美联储目前已经实行了4轮量化宽松,这相当于向市场投放了大量的现金,明显提高了货币供应量。在危机结束之后,如果美联储不能够及时的缩减货币供应量,就有可能造成较大的通货膨胀风险,但虽然如此,量化宽松与通货膨胀之间并不是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两者对应并不线性。

一、量化宽松一般会造成较大的通货膨胀风险。

量化宽松是最早由日本央行提出的概念,实施的方法是在市场上大量购买长期国债,压低长期利率,从而在银行系统中挤压出大量的现金投向市场。本质上相当于央行更多的印刷货币,占据银行系统的投资领域,从而把这些领域中原本的投资现金挤压到市场中。

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美联储为了缓解市场上的美元流动性危机,决定进行量化宽松,这也就是大家所俗称的向市场上印钞撒钱。而在今年全球经济在疫情的冲击下陷入明显的衰退风险中时,美联储开启了第4轮量化宽松,并且更加迅速地开启了印钞机。图为第4轮量化宽松相比前三轮量化宽松更为迅速。

而在量化宽松之后,美元的货币供给量会出现迅速的上升。这样会造成两方面的后果:第一方面是由于货币增加,导致了货币相对贬值和物价相对上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通货膨胀。第二方面是由于美元币值下跌,造成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价格上涨,往往意味着股市的牛市和其他资产价格的水涨船高。

不过这也是量化宽松最基础的目的之一,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就是希望能够推高通货膨胀,希望生产者能够有更多的意愿增加投资,从而生产出来更多的商品促进经济的发展。可以说通货膨胀是量化宽松发挥效果的一种正常结果。图为美元货币供应量增加带动金价上涨。

但这也同样带来后续的风险,如果量化宽松在经济增长之后没有及时进行货币的回收,那么这些资产价格就可能出现泡沫,并且过多的货币造成的通货膨胀会吞噬经济增长的红利,对经济增长反过来形成制约。也因为这样,美联储才会在三轮量化宽松之后宣布进行资产负债表的收缩,以降低未来经济的风险。

但是美联储可能想多了。

二、量化宽松为何没能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我们把过去美国通货膨胀的速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虽然在2008年之后美联储进行了史无前例的三轮量化宽松,但是却没能在美国明显的抬高通货膨胀。结果在2019年经济开始下行的时候,美联储发现核心通胀pce仍然没有达到2%的标准,依然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开启量化宽松。图为十年来美国的通胀率。

那么量化宽松释放的货币流动性是不是一定能造成通货膨胀呢?这可不一定。

首先,就像是大家一般了解到的那样,由于美元是全球的货币,因此美国如果取量化宽松,增加货币供给量,增发的美元会流向全球,由全球各国共同承担通货膨胀,所以增加到美国的通货膨胀,压力就没有那么大了。

其次,从2015年开始欧洲陷入了欧债危机当中,由于债务危机是典型的流动性黑洞,因此全世界的货币流动性有一部分由于债务危机的压力而减轻,美国一再提高对应欧元的互换掉期协议,从一个角度帮助欧元区渡过危机,这本质上让美元的货币供给量有了一个出口,从而减轻了通货膨胀压力。图为欧债危机期间美元指数被推高,证明美元流动性下降。

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量化宽松本质上是提高了货币供给量,但是单纯的提高货币供给量并不能有效的提高通货膨胀,因为通货膨胀是指一定时间内货币与商品总价值的比值,如果货币对比商品过多,那么就会产生通货膨胀,反之会产生通货紧缩。而在货币供给量加大的同时,如果经济活动过于繁荣,商品的总价值增速能否与货币供给量增速相匹配,那么通货膨胀未必会被明显抬高。另一种可能性是即便是货币供给量加大,但是这些资金并没有进入商品的购买市场,反而是更多涌入了资本市场,这样对于消费市场的提振就不明显,也无法有效带动通货膨胀。图为货币供应与物价关系。

而美国在2015年到2017年之间出现的更多是后一种情况。美国上市公司在低利率环境下不断进行回购推高股市市值,几乎吸纳了所有增加的货币供给量,而美国企业也在低利率的环境下不断增加企业负债,这两方面都对货币流动性有所吸纳,因此实际进入实体经济的资金量并不算很多,也就制约了通货膨胀的进一步增加。

所以这里回答了题目中的问题,量化宽松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线性的相关性。

三、本轮经济危机之后,通货膨胀的压力有多大?

既然量化宽松与通货膨胀之间并非线性的关联,是否本轮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的通货膨胀压力和之前一样不算很大呢?我觉得未必。

首先来说,第4轮量化宽松来的实在太过迅速,让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迅速增加,再加上美联储为了避免债务危机所取的巨量回购,让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承担了太大的压力,流向市场的货币供给量在一定时间之内也远远大于前三轮的量化宽松。因此在本轮经济危机结束之后,美国所面对的通货膨胀压力会比之前更大。图为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迅速增加。

其次,这一轮经济危机主要是疫情冲击导致的,而疫情同时会对生产端和消费端造成抑制。现在已经由于物流的组织导致消费端的价格出现上涨,在疫情结束之后被抑制的消费会集中爆发,产生对于物价的一轮补偿性的上涨压力。

第三,美国财政部通过向美联储注资提供信贷担保,从而杠杆撬动美联储释放了10倍于担保的信贷。就算是向美国成年人每人发放的1200美元,综合起来也是一笔庞大的资金了。这些货币供给量与量化宽松一起成为了经济危机结束之后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图为美国财政开支与赤字迅速增加。

最后,虽然这一次疫情提前戳破了美国的金融市场泡沫,但是美国企业债风险却并未爆发,被美联储强大的流动性暂时抑制了,在经济危机结束之后,美国的企业债集中到期才刚刚来临,美联储如果缩减货币,流动性会造成企业债爆发的二次风险,因此美联储将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很难迅速缩减货币供给量,这会对市场的长期通货膨胀预期形成压力。

因此在这一轮经济危机结束之后,美国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可能非常巨大。

综上,量化宽松能够造成短时间之内货币供给量迅速增加,但是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不一定能够造成通货膨胀,所以量化宽松与通货膨胀之间并非线性的相关性。但是通货膨胀本身确实容易造成通货膨胀风险,并且在本轮危机过后美国的量化宽松有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