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2014年_2014油价48美元
1.俄罗斯干预汇率失败对中国有何启示
2.石油价格未来会反弹暴涨,还是持续下跌?
3.油价下降和降低银行存利率对社会分别有什么影响?
4.油价又上涨,中石油是最赚钱的公司吗?
5.加一箱油多花4.5元!油价连续8次不调整后,今年价格首次上调
俄罗斯干预汇率失败对中国有何启示
事实上,外汇市场干预是很多央行面对汇率大幅波动的本能选择,在过去的几年中,俄罗斯央行就曾经大幅度干预卢布的汇率,俄罗斯的故事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卢布的国际地位,俄罗斯是全球第九大经济体,军事实力也排名全球前列,其经济结构相对单一,石油产业是其最为重要的经济支柱。石油出口也是其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全球外汇市场上,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在2013年的统计,卢布的交易量排名全球第十二位,占全球交易份额的1.6%,同期人民币的交易量全球占比为2.2%,排名第九。从主要外汇对交易来看,美元兑卢布的交易量在2013年排名全球第十。从这些指标来看,卢布是全球重要的交易货币之一。
俄罗斯的外汇储备从2013年年中的高点5300亿美元,下降至2015年9月的3600亿美元,其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俄罗斯央行在外汇市场的干预行为。与此同时,卢布兑美元的汇率从2013年的1美元兑31卢布贬值至1美元兑66卢布,贬值幅度超过一倍。但从效果来看,俄罗斯的外汇市场干预最多只是延缓了卢布的贬值,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趋势。
从俄罗斯央行公布的干预记录可以看出,尽管市场在2014年年底由于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开始关注卢布贬值的问题,但事实上俄罗斯央行的干预举动从2013年已经开始,2013年全年,俄罗斯央行在市场上至少动用了250亿美元来捍卫卢布汇率,同期俄罗斯的外汇储备从年中高点的5300亿美元下滑至年底的5000亿美元,两者的变动幅度相当。卢布对美元的汇率当年也几乎在30-33之间的区间窄幅震荡,某种程度上表明俄罗斯央行的干预举动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随后伴随着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的冲突严重,美国和欧盟也开始逐步卷入,这导致了市场对于俄罗斯政局动荡的担忧,卢布也在2014年3月左右出现10%的贬值,至1美元兑换36卢布,同期,俄罗斯央行的干预力度开始加大,2014年1月和2月,俄罗斯央行分别动用了70亿美元和60亿美元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到了3月份的干预力度明显加大,当月就动用了220亿美元,此后卢布出现了一定的升值,并在年中回到了1美元兑换34美元的水平。从2014年6月至2014年9月,由于汇率相对稳定,俄罗斯央行没有对市场进行干预。
然而,市场上仍然暗流涌动,从2014年年中开始,油价从100美元的高位开始下滑,到了9月突然穿断崖式的下跌,到12月底,油价在半年内跌幅将近50%,这成为了卢布真正噩梦的开始,到2014年12月底,卢布兑美元大幅贬值至1美元兑60卢布的水平,期间俄罗斯的经济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全年经济增长率从2013年的1.3%下行至2014年的0.6%,伴随经济下滑和货币贬值的,是通胀的不断上升,到2014年年底,俄罗斯的通胀率已经超过两位数,几乎是年初的一倍。
面对卢布的贬值,俄罗斯央行在2014年10月份再次动用了27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对市场进行干预。到了11月份,俄罗斯央行的干预力度明显减小,当月仅动用了不到8亿美元进行市场干预,但卢布贬值趋势不减,到了12月,卢布从48一线跳升至60的水平,在1个月内的贬值幅度超过20%。2014年12月,俄罗斯央行动用了110亿美元。
同时,俄罗斯央行通过大幅度加息来提高做空卢布的成本,2014年11月,俄罗斯央行从关键利率从8%上调至9.5%,这样的一个大幅度的升息也让市场开始担忧俄罗斯经济的前景。与此同时,俄罗斯央行的声明也透露出“将允许卢布汇率自由浮动,不会无限度干预外汇市场”的意味。2014年12月,俄罗斯央行两次加息,将关键利率从9.5%的水平大幅上调至17%。而这时候,市场的分析人士都很清楚,俄罗斯经济在短期内难以恢复,超高的利率尽管可以打击做空力量,但对整体经济的侵蚀也将是长期的。
到了2015年1月份,俄罗斯央行最后一次使用了20亿美元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此后再无行动,有意思的是,卢布汇率将近1美元兑70卢布的高点逐步值至年中的1美元兑50卢布的水平左右,但伴随油价的的进一步下跌,俄罗斯经济陷入衰退。从6月开始,卢布再度出现贬值,并一路下跌至9月份的66卢布兑一美元的水平。
在2014年当年,俄罗斯动用了700亿美元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但俄罗斯过度依赖能源的经济结构,导致了其经济基本面快速的恶化。尽管市场已经习惯于卢布汇率的大幅波动,但留给俄罗斯的却是经济衰退和通胀高企。
在卢布汇率大波动的几年中,中国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损失,由于汇率波动较大,以及这些企业对汇率管理的忽视,导致了企业销售产品就亏损的窘境。大量企业因此被迫停止在俄罗斯市场的销售。
提高风险管理的意识,是市场留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央行尽管手握大量的外汇储备,但干预汇率并非长久之计,同时按下葫芦浮起瓢,汇率看似稳定,但对经济可能造成很多的扭曲效应,因此根本上来说,中国仍然需要通过加速改革,改善整体经济基本面的状况,并提振市场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取过多的行政性手段来避免人民币贬值,事实上只能改变市场的短期方向,并不能改变市场的预期。此外,中国企业也需要改变“不愿意管理汇率风险”的习惯,否则最终的重担将全部落在央行身上。
石油价格未来会反弹暴涨,还是持续下跌?
未来石油价格肯定会反弹,但暴涨的可能性不大。随着疫情的发展,全球石油需求量大跌30%以上,油价自然会下跌。再加上,此前沙特、俄罗斯坚持不减产,又给油价重击。目前,油价已经在20美元/桶的区间上下徘徊。趣评之所以会认为油价必然反弹,主要原因有四点:第一,美国会极力保住页岩油产业,必然要抬升油价;第二,俄罗斯与欧佩克已经达成了减产协议;第三,肺炎疫情过后,石油需求会反弹;第四,石油价格一直都是波动性的,有涨有跌。
第一,美国会极力保证页岩油产业。如果国际原油价格低于35美元/桶,美国的页岩油产业就要赔钱。页岩油开成本比较高,约在35美元/桶-45美元/桶之间。美国传统能源行业是川普最重要的金主之一,川普为何要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就是为了这些传统能源行业的利益。所以,油价下跌以后,川普才不断呼吁沙特与俄罗斯。为了能够连任,为了继续争取能源产业的支持,川普也必然会出手提升油价。
第二,俄罗斯与欧佩克已经达成了减产协议。2016年,俄罗斯与欧佩克达成了减产协议。等到了2020年2月,俄罗斯拒绝继续减产,决定增加产量,也是导致油价下跌的重要原因。在俄罗斯拒绝减产以外,沙特也声明要提升石油产量。
现如今,俄罗斯与沙特达成了减产协议,两国每天减产110万桶原油。在两国宣布减产以后,国际油价有所反弹。未来,并不排除俄罗斯与沙特会继续减产,以保证原油价格反弹。毕竟,国际油价下跌,对于俄罗斯与沙特都非常不利。
第三,国际石油需求会有所增加。肺炎疫情导致石油需求暴跌, 这是油价下跌的最重要原因。以美国为例,在3月6日-4月7日这一个月之内,石油需求由2180桶/天下跌到了1410桶/天。但随着肺炎疫情的减缓,各国对石油的需求也会增加,国际油价自然也会回升。现如今,20美元/桶区间徘徊,确实属于不正常的低价。
第四,石油价格具有波动性。国际原油价格本来就是波动的,20美元/桶-40美元/桶根本就不是常态。在2010年之前,国际油价还曾经超过100美元/桶。趣评认为,等到肺炎疫情结束,油价就会恢复到40美元/桶-50美元/桶的区间。
石油是世界最重要的贸易品,又关系到美元的霸权地位,价格既不会长期维持高位区间,又不会长期维持地位区间。
油价下降和降低银行存利率对社会分别有什么影响?
油价下调说明当前经济不好(也有可能是外交手段),油价便宜了企业做生意成本就降低了,之后做小生意的就可以减低成本,之后消费者能力就高买的东西也就多。
降低银行存利率下调也说明当前经济不好,希望企业希望平民百姓把钱拿出来消费和做投资来制造更大的财富而不是把钱放在银行里。另外一个方面,企业和公司也可以去做生意和把做大事业来带动经济。另外,平民百姓也可以买房子来带动房地产。
油价又上涨,中石油是最赚钱的公司吗?
英国《金融时报》30日发布2010年全球500强企业排行榜,中国石油超越埃克森美孚成为排名第一的公司。一直以来,中石油头顶“亚洲最赚钱公司”的光环,不过中石油的一世英名却毁在A股上,因为A股上市后几乎套牢了所有的投资者,市场上也留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的“千古名句”。
4年分红赚4倍,其实是本糊涂账
在所有的责难声中,最严重的指控是对境外投资者回报慷慨,而对A股投资者吝啬相待,甚至干脆说是把中国人的钱财收集起来送给外国人,大有崇洋媚外的意味。有一个流行甚广的说法,称当初中石油在境外上市融资不过29亿美元,而上市4年海外分红累计高达119亿美元。可是,事实果真这样吗?
根据同股同权的原则,中石油必须给全体股东同等分配股利,考虑到中石油的承诺——分配的红利是净利润的45%,按照四年分红4倍的说法,这就几乎意味着中石油一年赚了两个中石油,而且是连续4年如此,等于4年之后当年的一个中石油变成了8个中石油,这不是太离谱了吗?再赚钱的公司也不可能赚这么多的钱啊,更何况这是一个基数庞大的巨无霸呢!
为什么一个明显不靠谱的说法会有那么多人相信,并以讹传讹呢?主要原因恐怕是大多数人都没有掌握中石油在境外上市时的完整资料。中石油在境外发行了210.989亿股H股,每股发行价1.27港元,29亿美元应该就是发行H股时募集的资金。但是中石油还在美国发行了存托股份,存托股份并非是真正的股票,一份美国存托股份相当于100份H股,它的发行并不增加股本,但是投资者持有存托股份在分红上享受与A、H股股东相同的权利。因此中石油在境外募集的资金总额应该不止29亿美元。而且即使根据常识判断,所谓募集29亿美元4年回报119亿美元也是不可能的,如果公司这么赚钱,那就完全没有必要上市了,哪有肥水硬要流入外人田的道理呢?
错的不是中石油,而是我们
那么,中石油到底有多赚钱呢?年报资料显示,中石油在发行A股之前,2005年和2006年两年的合并净利润分别为1333.62亿元(同比增28.4%)和1422.24亿元(同比增6.6%),这两年H股的每股分红分别为0.180325元和0.154699元。发行A股之后,2007年和2008年的合并净利润为1456亿元(同比增2.4%)和1137.98亿元,这两年的每股分红分别为0.156859元和0.14953元。由此可见,中石油的红利分配其实也并没有特别过人之处,处于一般水平,并且相对稳定。
从中石油这4年的红利分配情况看,每股按面值计算的4年回报率为64%,就算此前几年的利润再多一点,但也不可能有每年按IPO投资额100%回报的好事。有一家媒体甚至言之凿凿地说,“仅2005年中石油就向香港、纽约等股民散掉600.12亿元的真金白银”,这真是匪夷所思。中石油2008年按总股本183020.78万股为基数的分红总额也只有273.67亿元,而2005年的每股分红仅比2008年多0.030795元,且当时还没有发行A股,总股本基数比2008年要小,怎么可能仅向香港、纽约等股民就分红600.12亿元呢?这显然是将中石油给全体股东的分红误解成仅仅是给境外股东的分红。
显而易见,那些关于中石油给境外投资者分配了远远超过募资额的红利的说法是不真实的,严重误导了广大投资者,同时又因为当时巴菲特买入中石油H股狂赚600%的暴利效应,使得大家都深信中石油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导致很多投资者都为这么好的公司在境外上市让外国人赚钱而忿忿不平,不断呼吁中石油回归A股市场,让大家分享富得冒油的中石油。终于,中石油来了,很多投资者48元的高价都敢追着买,越套越深以后才发现,原来靠中石油分红要100年才能收回投资,即使按10元的价格来算,股息比一年期存款利息还低。
现在骂也好、恨也好,大都无济于事了,因为,不是回归之后中石油变小气了,而是我们原本就理解错了。
加一箱油多花4.5元!油价连续8次不调整后,今年价格首次上调
[汽车之家?新闻]?日前,国家发改委宣布,6月28日24时起,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开启:汽油每吨上调120元,柴油每吨均上调110元,其中92号汽油每升上调0.09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1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09元。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多花费4.5元。
依照2016年1月1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含)时,按原油价格每桶40美元、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每桶40美元即为所谓的“地板价”。国内油价在经历了3跌8搁浅后,迎来了今年的首次上调。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时隔三个月,国际油价再次站上每桶40美元。其中,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6月11日—6月27日),伦敦布伦特油价最高为每桶43.08美元,平均为每桶40.87美元。 今年1—4月,肺炎疫情全球暴发导致用油需求锐减、仓储库容极度短缺,国际油价大幅下跌至近二十年来低位。其中,4月20日纽约WTI原油5月合约临近交割前甚至跌至每桶-37.63美元的负值。极低油价给沙特、俄罗斯等主要产油国带来沉重压力,并促使各方达成新一轮历史性最大力度减产协议。随着5月OPEC+正式推进减产,美国等产油国在低油价下产量也出现下降,以及更多海外国家放宽疫情管制,需求预期得到改善,国际油价逐步回升。目前,伦敦布伦特和纽约WTI油价升至每桶41美元和39美元的水平。国际油价还会继续涨吗?
花旗银行表示,OPEC+组织仍维持遏制原油供应的努力,美国页岩油产量近期出现下降,今年四季度布伦特原油期货平均目标在48美元/桶,2021年四季度平均目标在61美元/桶。相对看好2022年原油市场,原因是OPEC+组织在遵守减产协议方面做得较好,一些原油生产项目得以推迟,全球原油产量出现下降。 该行认为,2022年布伦特原油均价目标在59美元/桶,2023年布伦特原油均价目标在55美元/桶。随著各国放松封锁措施,全球原油需求将继续增长。但2021年下半年之前全球原油需求水平不会达到2019年的水平。7月中旬,原油库存将出现强劲增长。 对于国际油价后市走势,海通期货表示,中长期来看,基本面带动价格上行的逻辑依然生效,下半年大概率会迎来供应紧缺的局面,预计油价在此轮回调之后,如果需求端不让人失望,未来仍会重回上涨的大趋势之中。卫星数据显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交通流量强劲回升,暗示燃料需求改善。技术公司TomTom提供的数据表明,过去几周上海的交通堵塞情形多于上年同期,莫斯科的交通状况也恢复至去年的水平。 中国5月从沙特阿拉伯的原油进口量较上年同期增长近一倍,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沙特仍是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的最大供应国。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5月来自沙特的原油进口量达到了916.5万吨,即216万桶/日,比2019年5月的111万桶/日增长了约95%,比4月的126万桶/日增长了71%。 不过,也有人担心美国南部几个州的感染病例数量激增,可能阻碍燃料需求的复苏,尤其是佛罗里达州和德克萨斯州等几个汽油消费量最大的州。 不少经济学家表示,在过去一个月中,全球经济前景有所恶化,衰退的程度料将比早先预计的还要深。CMC?Markets首席市场策略师Michael?McCarthy认为:“市场确实忽略了供需基本面,似乎更多为交投情绪所左右。” 此外,由于全球疫情持续反弹,IMF发出最新警告称,金融市场的乐观情绪与全球经济的演变之间已经出现了脱节,如果肺炎疫情传播范围再次扩大、封锁措施重新实施或贸易紧张局势再次激增,股票和其他风险资产的市场可能会遭受第二次暴跌。(部分消息来源:深圳证券时报社·e公司官微、杭州交通918;编译/汽车之家?毕业)[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