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低碳生活的作文

2.股市、房价,物价与原油价格的关系!

3.方便面里面的油是什么油?

4.这次美国油价下跌跟俄罗斯和苏联有什么关系?

有关低碳生活的作文

低油价最受益的食物是什么_低油价最受益的食物是什么呢

我的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是提倡大家从自己的生活习惯做起,控制或者注意个人的碳排量,通过减少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这都是高碳的带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低碳生活!

现在我们国家对全世界公开承诺减排指标,决定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低碳时代已经如约而至,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低碳"就在我们身边。 夏天,我们在家用空调时,不要长时间开着,用了几个小时后,就关掉,再开电风扇。这样就能省50%的电;在冰箱内放食物时,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80%为宜,用塑料盒盛水制冰后放入冷藏室,这样能延长停机时间、减少开机时间,更节电;用微波炉加工食品时,最好在食品上加层无毒塑料膜或盖上盖子,这样被加工食品水分不易蒸发,食品味道好又省电;开车时尽量避免突然变速,选择合适档位,避免低档跑高速,定期更换机油,轮胎气压要适当和少开空调。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关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机等设备;少让硬盘、软盘、光盘同时工作;适当降低显示器的亮度。

平时我们勤动手动脑, 也可以实现 "低碳"。一般家庭都有很多废弃的盒子,如肥皂盒、牙膏盒、奶盒等,其实稍加裁剪,就可以轻松将它们废物利用,比如制作成储物盒,可以在里面放茶叶包、化妆品之类的物品;还可以利用方便面盒、罐头瓶、酸奶瓶制作一盏漂亮的台灯;喝过的茶叶渣,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还能改善睡眠……

另外,将普通灯泡换成节能灯,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出行,随手拔下电器插头……你看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都是在为"减碳"做贡献。

低碳生活,需要。精细用水,时时做到。科学用电,学问不小。

巧用燃气,节能有招。垃圾分类,变废为宝。一次物品,不用为妙。

禁烟制度,自觉遵照。合理用纸,替代木耗。绿色购,时尚环保。

厉行节俭,消费别高。科学饮食,定当记牢。建筑节能,积极倡导。

健康出行,节油降噪。旅游休闲,低碳新潮。.低碳办公,减支增效。

植树种草,碳排自少。移风易俗,高雅格调。小事做起,坚持为要。

你看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事,都是在为"减碳"做贡献。 我们应该从节电、节水、节碳、节油、节气这种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是我们要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只要我们去行动,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达到低碳生活的标准。"总之,低碳生活,既是保护环境,也是拯救自己。

股市、房价,物价与原油价格的关系!

有必然关系,油价是关键,油价涨了,运输成本肯定涨,只要商品是要运输的那都得涨,物价涨上去后,人工成本必然也要涨,建房子肯定也得靠运输材料等等所以都跟着涨,CPI涨幅高了自然影响到股市,其实都是连带关系,就像食物链一样

方便面里面的油是什么油?

方便面用的油是一种植物油脂——棕榈油,这种油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不容易变质和酸败,经过蒸箱出来的面进入油锅进行熟化脱水。国家规定方便面使用的棕榈油酸价要控制在1.5以下,大型的方便面企业内定的酸价一般为0.8-1.2,根据不同企业来定。

如果你选择的是大厂生产的方便面,油一般没什么大问题,不会影响健康,不过建议不要多吃。总体来说今麦郎的面酸价较高为1.2,不过还是可以继续使用,康师傅、白象等超过0.8就要将油分加了。

方便面的主要成分是小麦面粉、棕榈油、调味酱和脱水蔬菜叶等,都是补充人体营养所必需的成分,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活节奏的提高,方便面这一既能快速充饥,又富含营养的美味食品越来越受人们喜欢。

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胡小松教授介绍,方便面常为人们所诟病,认为多吃不利于健康,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油脂含量高,因为大部分方便面都用油炸的方法对面块进行干燥。但胡教授指出,与炸薯条、汉堡包等相比,方便面中的油脂含量并非很高,平均每份所含油脂在16%-18%左右,其中,11%都是棕榈油,也就是对人体健康有利的植物油,而一份汉堡包中的油脂含量则平均在30%左右,比方便面高出近一倍。

二是含有一定的添加剂。胡教授说,一说到添加剂大家就谈虎色变,觉得它是不利于健康的物质,这是观念上的一个误区。食品工业离不开增稠剂、稳定剂等添加剂,国家允许使用的,都是经严格检测,证明对人体无害的,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三是被很多人所关注的丙烯酰胺问题。胡教授指出,所有淀粉类食品在高温烹调(超过120℃)中都会产生这种致癌物,因此,炸薯条中有,方便面中肯定也有。

针对很多人认为方便面没营养的看法,胡教授说,在方便面的面块和调料包中,人体必需的6大营养素--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全具备了,因此营养比较全面。调料包中的脱水蔬菜基本保存了原有蔬菜的营养,只不过因为量小而稍显不足,但膳食平衡是建立在食物合理搭配前提上的,只要在吃方便面的时候,多搭配些蔬菜、水果等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就行了。国内外都在开发新的营养型方便面,比如加碘或铁的营养强化型方便面、减肥型方便面、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的方便面等,将来可满足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

方便面中的油质一般都加入了抗氧化剂,但它只能减慢氧化速度,推迟酸败时间,并不能完全有效地防止酸败。含油质的食品酸败后会破损营养成分,产生过氧脂质,并有哈喇味。长期过量的过氧脂质进入人体后,对身体的重要酶系统有一定的破损作用,还会促使人早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方便面

这次美国油价下跌跟俄罗斯和苏联有什么关系?

这是打击俄罗斯经济最好的武器,俄罗斯经济现在基本依靠石油出口维系

根据俄罗斯联邦银行计算,如果原油价格维持在90美元/桶,2015年俄罗斯财政收入将因此减少12%,低至80美元,就会导致俄罗斯财政大出血。

俄罗斯财政预算平衡折合国际油价的数字是动态的,在2008年前后是70至95美元。这几年,由于物价上涨和普京近似疯狂的十年扩军,导致平衡点抬升至114美元,原油价格要维持在114美元/桶,俄罗斯才能维持收支平衡。

俄罗斯今年的财政预算就是以2014年初能源产能出口量折算石油价格114美元为基础制定的。国际油价如果低于这个数,俄罗斯财政将发生赤字,现在的油价已经低于90美元,在80美元附近徘徊。如果油价跌至每桶70至80美元,俄罗斯经济将陷入极端困境,深度衰退,大规模财政赤字,巨额资本外逃…

美国曾操纵油价下跌"玩死"苏联

通过能源价格打击对手,历史上有过成功先例。在冷战末期,美国就曾操纵石油价格下跌"玩死"苏联。

苏联解体主要是内部原因导致,但来自外部的颠覆也是重要因素,其中就原油价格是促使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因素。1967年11月,苏共总书记、部长会议勃列日涅夫在纪念十月革命50周年的红场演说中,首次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社会概念。11年苏共二十四大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苏联这个对外宣称发达社会主义的底气,并非其经济发展有多好,主要原因是石油和能源产出获得的收益。

11年初,国际石油只有1.8美元/桶,13年初涨到2.95美元一桶,到13年的年底突破12美元。15年苏联石油产量超美国,至19年成为第一大产油国。这段时间,苏联因为产能的增加和原油价格的坚挺,从国际市场上收获了巨量的石油美元,再加上苏联红军的强大武力,这个地球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表面上异常强大,四处对外扩张,与西方国家搞对抗。

1981年,国际油价格继续坚挺,一度高达39美元/桶,这时苏联作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完全不把欧佩克的限产措施放在眼里,产量连年增长。1981年里根入主白宫后,美国在开始实施遏制苏联的战略,一是把苏联引上与美进行军备竞赛的快车道,从经济上消耗苏联国力,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二是通过施压对欧佩克施加压力,促使其增产,使世界石油价格低位运行,切断苏联军备竞赛所需资金来源,从而拖垮苏联经济。

美国的这两手措施非常有效,1985年,在美国怂恿下,沙特阿拉伯指责苏联、墨西哥等产油国无限制开,决定不再捍卫欧佩克价格,迅速提高产量,追回市场份额。沙特的石油出口从不足200万桶/日猛增到约600万桶/日,85年末更达到900万桶/日。其它石油出口国纷纷效仿。这使得苏联在一夜之间损失了超过100亿美元的硬通货,几乎是其硬通货收入的一半。

油价下跌,苏联首先在军控领域屈服。

世界石油产量猛增,爆发了战后国际石油市场最惨烈的价格战,石油价格暴跌,到1986年跌到只有12美元每桶。至1990年一直压在20美元/桶以下。据当时计算,石油价格每桶下跌1美元,苏联每年外汇收入就要减少5-10亿美元。天然气的价格也与石油价格挂钩,因此苏联出口天然气的收入也减少数十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元贬值使莫斯科收入每年减少大约20亿美元。

是苏联继能源之后的第二大出口商品,大部分出口到了中东国家以换取美元。由于油价暴跌,1986年上半年,伊朗、伊拉克和利比亚的石油收入减少了46%。结果,苏联销售量在1986年减少了20%,莫斯科又失去了20亿美元硬通货。

由于油价下跌,使得苏联经济雪上加霜,致使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失败,美欧则享用了低油价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红利。

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在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的同时,也成为世界最大的谷物和食品进口国。尽管与西方存在"你死我活"的意识形态斗争,但苏联当时已被深深地卷入西方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之中。到了80年代,苏联一半以上的外汇收入靠石油出口,而其一半以上的外汇支出则用于进口粮食和食品。因此,苏联的经济状况直接取决于世界油价和谷物价格的波动,取决于世界对石油和粮食的总体需求态势。

80年代的苏联实质上已经沦落为一个依靠石油换取食物的落后国家,工业体系完全为军工服务,经济结构非常不合理。到了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苏联完全陷入了用增产维持石油美元收益的怪圈。经济结构失衡,工业技术工艺落后。苏联在80年代初已形成极度的军工经济特征。军品占机器制造业的60%以上,军事支出占国民总产值23%,到80年代末上述指标分别提高到80%和28%。

所有这一切,导致苏联人民在整个80年代饱受生活物资短缺的痛苦。苏联经济接近崩溃、民间怨声载道,随后1991年苏联解体了……

苏联人排队领取面包,生活物资短缺令民众怨声载道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普京面对油价攻势毫无还手之力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政治动荡,工业、经济结构并没有多大的起色,倒是过去10年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帮助普京在克林姆林宫站稳了脚跟。普京在2012年提出十年强军,仅2年时间,俄罗斯军费开支就跃居世界第三,军力迅速恢复。过去两年国际油价在高位运行,使得普京在叙利亚、乌克兰问题上与西方针锋相对、毫不退让,于是我们现在看到历史重演了。

美国认为仅仅通过鼓励沙特扩大石油开量就能把油价打压到85美元,这价格对俄罗斯相当有杀伤力。为什么沙特乐意按照美国的战略指示行事?因为低油价能帮助沙特挤垮死敌伊朗,一般认为伊朗油价需要超过100美元以上,才够维持其预算的平衡,而沙特的总体出口成本只需6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