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洲人疑惑:我们“大金链子”这么便宜,中国大妈为何不抢购呢?

2.古时候银两及黄金的价值

3.古代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非洲人疑惑:我们“大金链子”这么便宜,中国大妈为何不抢购呢?

山西的金价多少钱_山西黄金多少钱一克2021年价格表

黄金自古以来就代表着财富和地位,一般人在婚嫁节庆的时候都会置办一套首饰。在当今社会,上了年纪的人,尤其是上了年纪的阿姨,对这些金银珠宝格外喜爱。在他们看来,这些金银珠宝不仅十分美丽,戴上显得人雍容华贵,更是拥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中国大妈”已经成为了一群代购阿姨的专有名词,她们所到之处各种产品包括黄金都被抢购一空。然而在非洲大陆有很大一片黄金市场,大妈们去非洲旅游的时候却对黄金丝毫不感兴趣。非洲人都对此表示十分不解,为什么自己的大金链子这么便宜却没有人来抢购呢?

非洲特有的得天独厚的矿产

黄金自从出现以来,就在市场上占有不可撼动的地位。黄金不仅可以制作饰品,还可以当作保值增值的货币。许多国家甚至都有黄金储备,用来保护国家、抵御风险,可见黄金的地位之高。在大众的观念当中,非洲一直是一个贫困的地区,社会经济非常不发达,然而实际上这里的矿产十分丰富。

如果不是特意提出,你很难相信,非洲有很多价值极高的大金矿。非洲的矿产多到经常有人说“去南非挖钻石”,其实还有另一种鲜为人知的说法就是“非洲遍地是黄金”。在非洲有很多富豪都是通过倒腾钻石、黄金等矿产发家的,就像是在我国的山西地区有很多煤老板一样。

南非地区拥有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金矿区——兰德金矿区,这个矿区自从1866年被发现以来,断断续续的开了超过一百三十余年,开出的黄金高达3.5万吨。并且根据专家的估计,目前矿内还有至少1.8万吨黄金,也就是说这个矿共计包含了5.3万吨的黄金。

这一数字究竟意味着什么呢?那就是仅仅兰德一个金矿区的黄金储量就占据了世界总黄金储量的一半,可见南非的矿产有多丰富。当然金矿的开也为非洲地区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甚至还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说非洲曾经因为黄金而拥有过一段非常辉煌的时期。

不过方面却没能好好地利用这“老天爷赏赐的饭碗”。伴随着政策、劳动力还有矿成本出现的种种问题,当地的金矿开行业正在逐步萎缩。如今非洲的这种场景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如果当初能够好好利用“金矿”这个宝藏,逐渐推动金矿贸易的多元化发展,带动周边地区进步,相信不会出现现在的这种局面。不过事已至此,如果不能妥善解决政策、劳动力、工业制造等方面的问题,非洲的金矿行业将会一直受到制约。

非洲市场上的大金链子真的便宜吗?

听说非洲地区的黄金储量如此丰富以后,很多人都会想当然的以为非洲的黄金价格会格外的便宜。如果去当地旅游当代购,购买一堆黄金产品再回来销售,一定会有很高的收益,即使是自己留着收藏也是不错的选择。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实际上在非洲地区贫富分化十分严重,金矿只掌握在少数富人的手中,形成了垄断市场。其他的人如果想要参与到黄金行业,只能去淘金子或者用碎金子融了打造黄金首饰。由于市场被垄断,因此非洲地区的黄金价格也不会太低。

不过如果真的在非洲购买黄金,可以参与退税,退税之后的价格就会相对来说便宜一些了。非洲的首饰店有很多,但是都被垄断了,也同意按照国际金价进行销售,所以非洲的黄金价格和国内基本持平,相差的只有退税的那一点利润。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南非地区的工业制造水平不如国内,因此这边的首饰质量和做工都不太好,可能没有国内黄金产品那么精致。所以综合来看,去南非购买黄金产品,唯一的好处就是退税之后价格可以低廉一些,但是同样需要接受的是饰品的做工粗劣,因此如果真的想去南非购买黄金首饰,一定要慎重考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

中国大妈去非洲为什么没有疯狂抢购黄金?

“中国大妈”这个名字近期在网络上十分火爆,当初中国大妈们疯狂抢购黄金,一度导致国际金价的动荡,著名媒体华尔街日报也对这一进行了报道,因此“中国大妈”的名号已经远扬到了全世界。很多非洲人都感到好奇,为什么中国大妈到了非洲没有疯狂的抢购黄金呢?

实际上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妈们的生活水平逐渐上升,跨国旅行也逐渐提上了日程。“中国大妈”出国旅行之后四处代购,甚至把日本的马桶盖抢购一空。不过这些都局限在一些发达国家才会发生,而非洲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还有社会治安的问题,“中国大妈”望而却步。她们根本不会去南非旅游,更不要提旅游之后的代购了。

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审美不同。由于地区差异,南非地区的首饰做工和审美与我国传统的的审美观念可能有一些冲突。南非地区的文化传统导致他们更喜欢保留黄金饰品的原貌,原汁原味的才是最美的,但是这就与中国传统喜欢的精雕细琢相违背了。

因此即使大妈来到了非洲地区,也很难挑选到自己喜欢的饰品样式,所以即便非洲的“大金链子”比较便宜,她们也不会抢购。再一个原因就是黄金的纯度问题,受到黄金工业制造水平的限制,南非地区的黄金纯度一般为18k,而我国则更喜欢24k纯金的饰品。

如果真的去南非购买黄金饰品,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自己喜欢的品种。此外,由于加工技术过低,不仅黄金的纯度低,其中还很有可能夹杂着一些有毒、有放射性的杂质,损害身体健康。

通过上面的种种分析可以得知,非洲地区有着丰富的黄金矿产,然而由于地区的限制,造成这些黄金被垄断没有价格优势。此外在黄金纯度、饰品花样和工艺技术上还有很大的漏洞,因此并不受中国大妈们的喜爱。如果真的去南非地区购买黄金,首先要保证的是自己的生命健康安全。

古时候银两及黄金的价值

古装戏里用银两做钱的单位,那么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呢?看看下面这个推导:

1 基本单位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再有:

“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战争的时候,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

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到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2 金属价格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1元

3 粮食价格

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晓林在网上查到了如下记载: “上白米(石)九钱五分? 中白米(石)九钱二分六厘八钱? 下白米(石)八钱三分? 白?面(斤)九文 银每两换钱一千文” 还有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两白银:约值17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约值0.2元

4 结论,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

1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 2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

3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

4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

5凑整数,便于换算,便于建立感性认识 所以,笔者建议,今后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用以下换算系统,即方便又有感觉:

1两黄金=人民币2000元=10两白银

1两白银=人民币200元=1000文钱=1贯(吊)钱

1文钱=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声明:以上结论不是学术观点,只作为老百姓观看古装电视剧,武侠时换算之用。

5 验证,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数据,便于验证晓林给出的换算方式,提高感性认识: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些当官的,那个家里没有个几千万的? 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花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

回答者: 孙之望 - 举人 五级 2-19 15:40

--------------------------------------------------------------------------------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厉害啊!

--------------------------------------------------------------------------------

您觉得最佳答案好不好?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100% (1)

0% (0)

其他回答 共 4 条

我们常常看到古装戏里用银两做钱的单位,那么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呢?我也很想知道,于是到网上查了一下,得出了初步的答案。不过,这里声明,笔者不是学历史的,只是利用从网上查到的讲历史的文章,做一个大致的推算,获得一龈行匀鲜栋樟恕?

基本单位

我国古代货币单位很多,各朝不同,特别是秦汉以前。

这里只讨论三种基本单位:

一文制钱(即一枚标准的方孔铜钱)

一两白银

一两黄金

以上单位虽然各朝各代都不同,但至少唐宋之后相差不大,所以是可以得到比较稳定可信的数据的。

兑换关系

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现在的外汇价格

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根据以下描述:

“金银的比价从1600年前后的1:8上涨到20世纪中期

和末期的1:10,到18世纪末则翻了一番,达到1:20。”

可知1两黄金约可兑换8~11两白银。再有:“道光初年,一两白银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战争的时候, 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制钱一千六七百文了。咸丰以来,银价猛涨,一两白银竟可以换到制钱两千二三百文之多。”可知正常情况下,1两白银大约可换1000~1500文铜钱,古时通常说的1贯钱或1吊钱就是1000文。

金属价格

由于金银铜制成的货币本身是有价值,而且理论上货币

的价值就应该等于金属的价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金属的价格来回答“一两银子到底是多少钱”的问题。

唐代的通宝通钱每枚直径8分,10枚重1两,千文

重6斤4两;清顺治年间,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则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古代“两”这个重量单位虽有不同但大约都是40克左右,而“斤”则大约是700克左右。每枚铜钱平均重量5克。

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1元

粮食价格

很多历史专著中都通过粮食价格来直接衡量货币关系,

虽然单独考虑粮价并不很准确客观,但应该是极其重要的参考。在网上查到了如下记载:

“上白米(石) 九钱五分?

中白米(石) 九钱二分六厘八钱?

下白米(石) 八钱三分?

白?面(斤) 九文

银每两换钱 一千文”

还有

“据清朝军机处档案记载,光绪十五年上半年直隶省顺

天府、大名府、宣化府的粮价,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银一两四钱六分。”

根据1石=100斤=70公斤计算,而粮食价格以2元人民币/公斤计算,可得到以下平均值:

1两白银:约值17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2元

结论

根据上面的推算,再考虑到1、黄金的价格比其他的更稳定,应当着重参考;2、现在白银已作为工业品,所以现在的白银价格参考价值较低;3、由于农业技术发展的相对速度很快,现在的粮食相对价格比古代便宜很多;4、尊重古代的兑换比例;5、凑整数,便于换算,便于建立感性认识。所以,笔者建议,今后遇到古代的货币单位,用以下换算系统,即方便又有感觉:

1两黄金 = 人民币2000元 = 10两白银

1两白银 = 人民币200元 = 1000文钱 = 1贯(吊)钱

1文钱 = 人民币0.2元

另外:1石米=1两白银

声明:以上结论不是学术观点,只作为老百姓观看古装

电视剧,武侠时换算之用。

验证

下面提供一些古代数据,便于验证给出的换算方式,提高感性认识:

唐朝九品官月俸5石米 = 唐朝时,初级公务员月薪1000元;

清朝六品官员年俸45两白银 = 清朝的局级干部,年薪9千元;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 那些当官的,那个家里没有个几千万的?

乾隆初年,捐一个道台需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两银子=花270万就可以买个厅级干部当当,明码标价。

中国古代的度量衡制度极为混乱。不同朝代之间有差异,同一朝代的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这是不争的事实。清代的度量衡制度主要是“库平营造制”,与明代基本相同。

一斤约等于国际标准制的600克(5克多点)。这套度量衡

制度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还有残余。如香港、新加坡等地黄金的计量单位“两”、“钱”就是用库平营造制的计量单位。一“两”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一“钱”相当于国际标准制3.75克。

1930年代,南京为了与国际接轨,并统一中国度量衡

制度,解决不同地区之间度量衡差异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障碍,促进经济发展,进行了度量衡改革。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习惯需要,将“库平营造制”改革为“市制”,为与国际接轨,将“市制”与国际标准制方便换算。特将“一营造尺”改为“一市尺”,等于33.33厘米=0.3米;一公里等于二市里。“一库平斤”改为“一市斤”等于500克=0.5公斤。“一升”=一“公升”。所以,此次度量衡改革又称“一二三制”。“市制”与“库平营造制”计量接近,老百姓易于接受。而市制与公制换算简单,能为国际贸易接受。俗称“斤有所短、尺有所长”,即市斤比库平制重量小,市尺比营造制长。

此次度量衡改革堪称成功。为以后的度量衡制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至今仍在发挥其基本作用。民国时期的另一个大的改革是币制改革。北洋时期在币制改革上的一个较大动作是“废两改元”。清末时,虽然中国也有银铸币,但货币制度是以银两为单位,制钱(包括铜钱与铜元)为主要流通的辅币。货币单位相当混乱。既有以库平两为单位的计量,也有以海关两为单位的计量。同时,银铸币和银两的成色也极不一致。这个混乱的币制极大地阻碍着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于是,就有了第一次币制改革 :“废两改元”。即北洋颁布“国币条例”,规定以银元为基本货币单位,停止银两流通。一元银元重

平银七钱二分,含银量为85%。一元等于十二角(仿英制)

。以铜元为辅币,停止铜钱的流通。一元银元与铜元的比价基本上在180--188之间涨落。俗称“洋长洋短”。每日银楼或银行都会发布当日银价。当银价上涨时,称为“洋长”,当银价下跌时称为“洋短”。民间小额交易基本上以铜元计价为主。银行发行纸币以元为单位,一元纸币兑换一元银元。货币以银为本位。

这次币制改革使全国的金融制度得到了基本统一。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另一次币制改革是南京为解决金融危机而进行的。30年代时美国货币放弃银本位,实行金本位制,规定1盎斯黄金等于35美元。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伦敦)收购白银,导致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中国的货币制度是以银为本位,但自己产银不多。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者在东北、华北大搞武装走私,使中国白银出现大量外流。同时,银价格上涨使中国的货币升值,进口狂增、出口受阻,影响经济与发展国际收支平衡,如不及时改革将导致中国金融崩溃。南京与英国、美国谈判货款为币制改革提供外汇保证。最后得到了美国的大力支持(详见《中美白银谈判》)。于是,南京决定进行币制改革,停止银元流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后增加)四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用于交易与完粮纳税。法币与英镑、美元挂钩。

现在看电视剧常常感到可笑,古人能名动辄使用几十两,甚至几百、几千、几万两银子。更有甚者,竟然常常能够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这里有两个误区。一是以为古代一两银子等于今日的一元钱。二是以为古代的银票就是今日的钞票或者支票了。其实,古代中国银子缺乏,银子的价值很高的。一两银子等于制钱一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后)。而直到清末,一斤(相当于1.2市斤)猪肉只要二十文钱,一亩良田只要七至八两银子或者十二、三个银元。几两银子、几十两银子是件大事情了,有百两银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够买上十几亩良田了。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所以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清代稍贵点,主要是战争前外贸顺

差大,银子大量流入后,银价下跌造成的。后来大量赔款后,银与铜的比价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铜钱,清末时使用铜元,很少用银子作为日常交易用。许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见过银子。所以口语中表示没有钱(贫穷)时用“铜钱(钿)没有”而不说“银子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以银子为珍贵的原因之一吧。

到了民国时候,就流通银元了,称为国币。民间称为“袁大头”。它的价值也比较高,可兑换180多个铜元。按当时物价水平折算今日的购买力,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35元左右。考虑到生产的发展,粮食和日用品价格的下跌,一元银元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100元左右。如果按银子价格算,大约等于今日人民币的50-60元左右。当时办一个比较好的印染厂投资也不到一万元。买一较辆当时比较好的轿车大约是1000元。所以不会有拿出一个银元买一个馒头的情形出现,最多一个铜板。

银票其实是山西票号发的汇兑凭证,有密押的,不是见票即兑的银行券(钞票)。用银票是要付汇兑费用的。

银票做大宗买卖的商人用得着。它可避免携带大量现银的风险,而且方便,并与自己携带大量现银成本差不多。一般老百姓和官员是用不着的。所以也就不会有从口袋里掏出面额成百上千两的银票来支付款项。即使你拿出来支付,商家和普通百姓也不肯接受。

古代的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关于白银的价值,前几年一部经典的《白银帝国》**也让大家见识到了清朝晚期大户银号家族的兴衰,电视剧**里也有很多关于白银的戏份。那么,古代的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

唐朝,当时的一两白银折合为1000文铜钱,而当时的大米就只有5文钱一斗米,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就是一两等于4130元人民币,好多啊,我一个月工资啊!真是被电视剧忽悠着了!

宋朝时候的一两白银通过大米折合之后,大概是一两银子相当于924-1848元,也不少,但是跟唐代比起来,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买大米二石,照当时的计算,一石就是94.4公斤,那就是明朝的一两银子好比现在的660.8元人民币。这个价格跟我一年的奖金差不多了!

清朝中晚期价值约150到220元人民币左右,难道物价上涨得如此厉害吗?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啊,一直以为银子和黄金属于重金属,几乎不贬值呢,谁知道,贬值的力度也是不小!

1901年,这时期的1块银圆大约折合今人民币70元左右。1925年上海1个银圆可以买到18斤大米。所以1银元大约45元。看来银子也是越来越不值钱了!

30年代在北平,一块银圆可以请一顿“涮羊肉”;在上海,一块银圆可以请两次西菜套餐。如果逛公园的话,大概可以买20张门票,看**的话,大概可以买十张入场券。由此看来,在30年代,银子的购买力还是上升的,我们现在吃顿涮羊肉怎么也得三百五百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