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在报纸上看到美国的油价为人民币6.5元每升,怎么比中国的还便宜这么多呢

2.结合具体实例(不少于三个)论述美国操控国际石油价格的方法和影响?

3.美国本身也是石油出口国,为什么还要打压油价?

4.历史上哪年油价最高?

今天在报纸上看到美国的油价为人民币6.5元每升,怎么比中国的还便宜这么多呢

美国几次控制油价_美国是怎么控制国际油价的

油价不能看美国的。

美国是著名的低油价国家,其油价之低比中国更甚。事实上美国的经济很大程度上都是受益于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的差距,因着超低油价美国的化工和物流业才能像不花钱一样烧油,不断开发新的有机高分子材料,美国人才能随随便便开车走遍全国。

其实中国的油价也是低于国际油价的。之所以我们都觉得油价高是因为过去的油价实在太低导致的反差,再加上国家逐步认识到国内油价过低导致的潜在危机,使国内油价逐步向国际油价靠拢,才会显得油价高得离谱。

事实上美国前几年的次贷危机就与低油价有关呢。由于不正常的低油价使得美国国民的可支配收入过多,畸形地刺激了奢侈品市场,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经过一系列滚雪球反应之后地产泡沫终于超出了实体经济的承载极限,于是产生了挤兑风波和次贷危机,而为了转嫁危机,华尔街的大亨们把金融风暴刮向了全世界。

由此看来,用低油价政策换取经济反常发展实在是双刃剑,危险至极啊。

所以,还是不要太过抱怨高涨的油价了。因为我们过去享受的低油价完全是不应该得到的恩惠呢。

结合具体实例(不少于三个)论述美国操控国际石油价格的方法和影响?

简单的说,目前最能控制石油价格的是沙特阿拉伯,不是美国。沙特的石油储量及产量都世界第一。2014年以来世界石油从以往的年年上涨到120~140美元一桶却突然一路跳水到现在的40美元一桶。原因就在于2014年开始美国成功的开发了其世界储量第一的页岩油(相当于沙特的地位了)。页岩油是一种储存在页岩中的有机物。以往必须把岩石取出蒸馏以取得石油。当这些页岩在地表时,容易取得,但当大部分却在地下百米,千米的位置,传统的开挖不合实际了。美国研究出:探勘-深钻-侧钻-再四周侧向定向爆炸-击碎-淹没-电极加热-抽取的技术,将地下页岩炸碎,以水淹没,打入电极,加热(至数百度。需要6个月至2年)使油质溶于热水中再抽取。这个投资造成每桶40~50美元的成本。逐渐大量开后,石油公司开始减少向世界市场购买,逐渐转向美国油公司购买油品。沙特感受到威胁,于是以其20~30美元一桶的低开成本作后盾(可以想象以前售价120元一桶的利润),急速降价,在市场上抛售比美国成本还低的油品。石油公司纷纷回头购买世界市场油品。“逼”死“美国页岩油工业。页岩油因为开期长,开公司都需大量借贷,回报时间是数年后,失去市场,立即面临资金运转问题。导致大量公司倒闭。这也就是沙特的目的。使得没有人敢再尝试。但他也必须维持低价,不再能上百元一桶的要价。这使得世界上其它高价产油国家如俄罗斯,南美国家,加拿大等立刻受到了丧失贩卖石油所得收入的压力。

美国本身也是石油出口国,为什么还要打压油价?

众所周知,每当面临油价疲软时,欧佩克将开始一轮减产,使油价上涨。但是,今年油价继续下跌。欧佩克会议不仅没有说减产,而且即使在美国的压力下,必须增加产量。我们必须知道,美国现在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油价下跌也对美国不利。美国为什么要压低油价?

1、增加产量前打垮前苏联。事实上,无论是压制油价还是提高油价,经济目的都是第二,关键是要看美国的战略目标。在美苏霸权时期,美国迫使欧佩克增加产量,让石油价格下跌。目的是镇压前苏联。值得注意的是,前苏联是一个石油和天然气丰富的国家,其外贸收入基本上来自石油出口。这种经济上的独特性非常脆弱,美国的目标是前苏联的弱点。

1985年,美国里根迫使沙特阿拉伯增加产量并实施“反向石油冲击”战略,该战略显着提高了产量并压低了油价,拖累了苏联经济。石油价格战已成为苏联最终瓦解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在这个时候,美国大力推动欧佩克的产量大幅增加,其战略目标是针对伊朗、委内瑞拉、俄罗斯等国家。

2、战略目标超出了经济目标。几天前,美国声称退出伊朗核协议,并以更严格的方式对伊朗实施制裁,以获得伊朗的“更高程度”合作。石油是对伊朗经济复苏的有力支持。此外,伊朗恢复经济运转时间尚短,其增产能力仍然有限。低油价将影响伊朗经济乃至政治稳定。美国的另一个“敌人”是委内瑞拉,它也是一个单一的石油生产国。委内瑞拉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低油价不仅导致其经济崩溃,而且还导致政治上的崩溃。此外,美俄关系“看起来很美”,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后苏联时代,俄罗斯仍然难以彻底摆脱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

3、国际能源格局的变化。近年来,全球石油生产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是非欧佩克国家的集体崛起。墨西哥、哈萨克斯坦、巴西等石油产量出现反弹。俄罗斯的产量继续保持强劲,并且在苏联时代继续恢复其记录,份额超过全球12%。其次,页岩油气革命使市场充斥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随着“水平钻井”和“高压裂缝”等技术的改进和规模,美国页岩油的生产成本已降至前两年的一半左右。

最后,随着页岩油革命,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随着石油美元的霸权,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国家石油价格的控制。虽然石油输出国组织和非石油输出国组织已联合起来,但他们希望降低石油价格并提高石油价格,以解决日益严重的国内经济危机。但是,在美国的压制下,沙特阿拉伯不仅会减产,而且还会增加产量。谁控制石油就是控制所有国家。

历史上哪年油价最高?

目前,国际市场原油计量单位一般为“桶”。1桶约合159公升。以世界平均比重的沙特阿拉伯34度轻质原油计算,一吨约合7.33桶。

现代石油工业诞生后的约一个世纪里,美国始终垄断着国际石油市场。二战后,中东石油产量猛增,世界石油中心逐渐从北美转向中东。这一时期原油价格低且平稳,1945年原油标价为每桶1.05美元,1960年为1.90美元。

1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中东产油国取了减产等举措,使油价在不到3个月内从每桶约3美元猛升至约11美元,从而引发第一次石油危机。这场危机导致全球出现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18年底,伊朗政局剧变使其石油日产量从580万桶猛降到100万桶以下,打破了市场供求关系的脆弱平衡,油价从每桶13美元飙升至34美元。

1980年,伊拉克对伊朗开战,油价涨至每桶38美元(按照实际购买力,这一价格相当于目前每桶100美元以上),从而催生了第二次石油危机。

1982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开始实施生产配额制,力求“限产保价”。但这种做法导致欧佩克成员国为争夺市场份额展开价格战,油价1986年第二季度一度下泻至每桶六七美元。

1990年8月,海湾战争爆发,其间国际油价升至每桶40美元。

19年亚洲金融危机突发,欧佩克由于错误地判断形势决定增产,导致油价暴跌。1998年底国际油价跌破每桶10美元大关。

1999年3月,国际油价开始回升,2000年3月回升至每桶34美元。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油价进一步攀升。2004年以后,油价涨势一发而不可收。2008年1月2日,油价攀上每桶100美元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