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油价下跌了,为何说最受伤的不是沙特、阿联酋,而是俄罗斯?

2.中东一哥:沙特阿拉伯到底有多富裕?

3.国际油价大跌,终于雨过天晴,对全球有哪些影响?

国际油价下跌了,为何说最受伤的不是沙特、阿联酋,而是俄罗斯?

油价大跌沙特如何办_国际油价沙特

因为沙特,阿联酋这些国家本来就是石油产出国,他们的工业也不是特别的发达,在整个工业的运行中是不用需要太多石油的。但是这样对俄罗斯来讲却是一个很大的创伤,因为俄罗斯石油开成本是很高的。而且俄罗斯的财政收入对石油依赖性比较大。所以这两点原因就造成了对俄罗斯是有一个很大的创伤。

先来看第一点,俄罗斯的石油开成本比较高。虽然说俄罗斯在国内也是有石油的产地,也可以去产出石油,但是俄罗斯在面对石油价格下跌的时候是没有太多的应对措施,因为他们的产量本来就高了,如果想要达到同样的收入只能是增加产出,但是它们想要再提高产量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再加上他们纬度是比较高很长时间是被雪覆盖着。

第二点就是俄罗斯对石油的依赖性是非常大的。虽然说中东国家财政收入你也是对石油的依靠性比较大,因为他们都是靠石油发家的。但是俄罗斯的财政收入50%都是来源于石油的出口,所以国际油价的下跌就相当于他们的收入是减少了一半。没有了这么多的收入,也就是意味着有一些行业是要进行裁员,那么失业率也会上升,对于国家的治理来说是不太好的。

中东就不会有这种情况,因为他们普遍都是石油,而且人口又比较少,是非常充足的。他们也不需要在国际社会上面争取太多或者是给大家树立一个不好惹的形象。

中东一哥:沙特阿拉伯到底有多富裕?

十多年前,在中东地区兴起的“阿拉伯之春”运动波及甚广,多个国家倒台,陷入经济危机。在中东一众国家中,石油富国受冲击相对较小,特别是以沙特为首的产油国,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底蕴、充足的外汇储备,从容避开了此次危机,保持了稳定与繁荣。

为何沙特能在这场运动中独善其身?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该国通过石油所得收入,让利一部分给百姓,从而有效、及时地安抚了底层百姓情绪,将不稳定因素消弭于无形之中。

众所周知,由于出生率过高,就业率低,产业落后单一是绝大多数阿拉伯国家需要面临的问题。但是沙特作为世界最大的产油国,每年靠出口石油就有2000多亿美元的收入,外汇储备常年在五六千亿美元左右。按照沙特目前探明的石油储量,还可以再开70-100年,足可以养活三五代人。

沙特每年会拿出一大笔钱用于民生,比如教育、医疗免费,日用品和水、食品、电、石油等能源也有的补贴。阿拉伯之春时,沙特耗资1300亿美元,出台一系列措施。具体包括:将 社会 最低月工资标准升至800美元,向全体公务员、军人额外增发2个月工资;向所有在校大学生发放2个月的助学金。在全境新建50万套住房,给每名失业者按月补助530美元。

同时,对国民实行公费医疗,只要在公立医疗机构就诊,看病、打针、吃都不用花钱,就连需要开刀的大手术,如心血管手术、器官移植、症治疗等也全由买单。此外,沙特还在运动之前实现了12年义务教育免费,在国内读书的大学生,不但住宿全免,还享有其他补贴。

最近几年,受国际油价大跌影响,沙特收入虽有所下降。但是在支出方面依然不含糊,在2018年出台了一套措施,为370万家庭开通“公民账户”,半数家庭最高每月可获得80-250美元补贴,沙特有近一半的人口都将会享受到补贴。

或许有人要问,如此大规模的补贴,沙特经济能否吃得消?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沙特的GDP总额在8000亿美元以上,外汇储备每年有五六千亿美元,财政收入在2200亿美元以上,每年的贸易顺差也有近千亿美元,这就是它的底气所在。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沙特人均GDP在2.4万美元,这是中高收入国家每人收入的两倍半以上。虽然不如周边的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等少数国家。但是论经济总量,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沙特的,是阿拉伯世界当之无愧的头号经济强国,放眼整个亚洲,其排名也能跻身前六。

作为海合会的领导,又是麦加和麦地那两座圣城的"守护者",在对外援助上,沙特也堪称是财大气粗。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沙特每年对外援助的金额大约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3%-5%,对外援助总金额曾一度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从90年代中期至今,沙特对外援助总金额超过1000亿美元,受援助国家有80多个。

从援助领域看,援助金额主要花在了宗教领域,包括建清真寺、支持外国留学生来沙特留学、培养啊訇向外输出,此外还包括 社会 公益项目和战后重建项目。通过对外援助,提升了沙特的国际形象以及"软实力",成为国际 社会 上有影响力的大国!

国际油价大跌,终于雨过天晴,对全球有哪些影响?

油价大跌,这是一个紧急信号,势必对全球中期大势影响深远。原油作为全球工业的第一定价品,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大涨。同样,也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大跌。近期油价的屡次大跌,

可能预示着两种可能:

沙特与美国已经取得默契。7月中旬将开启中东之行,重点是沙特,核心诉求是让沙特多产油、将油价降下来,从而缓解美国和欧盟的通胀压力。按照国际惯例,类似美国这样的大国元首,在正式出访之前,应该就已经敲定好了相关合作,否则,大概率不会启动正式出访。

提前敲定相关合作,只等正式出访的宾主两欢,事实这个可能性极高,所以,近期油价提前启动下跌反应。

俄乌战争有缓和意味。现在的俄乌战争,早已进入俄罗斯越打越主动、乌克兰越打越被动的状态。而面对这一窘境,当下的欧洲,除了英国和波兰还坚持对俄强硬,如欧盟的主导者法国和德国等,均开始有妥协促谈的意味。

坚持强硬与妥协促和,这两种态度,对国际油价是有直接影响的,如果坚持强硬的态度占上风,则国际油价持续企高,主张妥协促和的态度占上风,则国际油价进入回落。所以,在近期油价连续回落之后,俄乌战争进入缓和区间,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影响势必深远

美国可以放缓加息力度。今年以来的美国加息是史所罕见的。之所以启动高强度的加息,是因为美国经济遭遇到史所罕见的高通胀。而如果油价继续下跌,如果跌破到90美元/桶下方,那么,美国的预期通胀至少可以下降2个点。美联储必将放缓加息力度,当然,这对美股肯定是个利好。

新能源可能进入较大回落。最近两个月,全球新能源一二级市场(尤其是A股)的大幅反弹,既与之前的跌幅过大相关,但更重要的是,全球油价的飙升,激发了新能源的市场需求。逻辑是很简单的。既然新能源火爆与油价飙升有关,那么,油价一旦较大幅度回落,必然会导致新能源市场需求的预期下降。

美国对华态度的再变脸。过去一个月,美国对华态度,尤其是涉及到经贸的,有明显的主动缓和迹象,包括两次提到将取消对华产品的加征关税。美国对华的主动缓和,不因其他,而是因为美国国内的超高通胀,需要高性价比的中国商品进行对冲。

但是,如果油价大幅回落缓解了美国国内的超高通胀,那么,美国的对华态度有可能再次变脸,这对我国的出口企业,可能会形成局部的负面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