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觉醒来,我们又见证历史了!

2.香港为什么有很多特斯拉?

3.道指三日跌超4%,原油跌5%,A50跌1.53%!端午全球市场起波澜

4.美元指数再创新高人民币汇率该往哪儿走

一觉醒来,我们又见证历史了!

香港国际油价最新_香港国际油价最新消息

一觉醒来,我们又见证 历史 了。

巴菲特估计再也不敢倚老卖老了,特朗普估计再也不敢吹他带来牛市了。3月18日,美股又一次熔断了。

要知道,在美国 历史 上,总共也就发生了5次熔断,第一次还是在19年,香港回归中国的那一年。

但过去两个星期,我们就亲眼目睹了剩下的4次。

没讲错,两个星期内,4次熔断。

我们都是在见证史无前例的 历史 啊,多么有幸,又多么不幸!

就在这两个星期,美国11年的牛市,美国史无前例最长的牛市,特朗普最喜欢自吹自擂的牛市,彻底终结了。

算起来,3月18日又一次大跌后,特朗普上台以来的的所有涨幅,都已跌到了上台前。 看曲线,三年涨幅辛辛苦苦,几天跌幅稀里哗啦。 更糟糕的是,华尔街还在自由落体般下降。

这场状况,让见多了涨涨跌跌的股神巴菲特,都感慨万千: 自己活了89岁,也没见过这个场面。

但现在,他必须改改口风了。有段子就这样说:

3月8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一次美股熔断。

3月9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两次美股熔断。

3月12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三次美股熔断。

3月16日,巴菲特:我活了89岁,只见过四次美股熔断。

3月18日,巴菲特: 我太年轻了…

要知道,3月16日前一天,为给美国经济打气,美联储进行了史诗性的降息,一降就降了100个基点,直接就到了零利率,而且启动了7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

上一次这么做,还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但即便这样努力,华尔街还是崩盘。有朋友调侃说:

3月17日,为了挽救美国经济,特朗普大刀阔斧推出了一揽子,规模据说可达一万亿美元,其中包括5000亿-5500亿美元将用于直接向民众派现或减税。

第二天,美股又大跌了。

道理还是一样的。用一位朋友的话说:

美股在大跌,原油在流血。

也是在3月18日,纽约市场原油暴跌了24.4%,现在每桶是20.37美元,创2002年2月以来新低。

要知道,就在两个星期前,国际油价还是近50美元一桶。现在,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还要低。

对某些国家来说,这是噩梦;对某些国家来说,这未必不是利好。

不管怎么样,这就是惊心动魄的现实, 我们和巴菲特都见证了 历史 ,特朗普应该更倒吸了一口凉气。

怎么办?

骂美联储?美联储都使出了吃奶的劲,打光了所有。

骂地方?美国各州正一肚子气,痛骂华盛顿官僚主义害死人。

骂美国群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都在骂特朗普应对太慢太糟糕。

所以,我们看到,特朗普最近一而再再而三的用“中国”这个词语。这就是赤裸裸的攻击了。以前还只是美国一般官员,现在直接总统上阵。这也是所有世界大国一把手中,第一个这样故意抹黑的***。

哪怕美国疾控中心明确过,这样的歧视用语,很不恰当;哪怕美国媒体都认为,这种用词背后,是赤裸裸的种族主义。

但大统领不管!

炒作民粹情绪,正是某些人的拿手好戏。不这样转嫁一下,怎么推卸自己的责任?

世道变了。

更让特朗普尴尬地是,美国股市跌成了狗,弄得华尔街都要关闭交易大厅了;如果按照以往的惯例,以中国股市的身子骨,那还不跌得更粉身碎骨?但最近几天的情况,却恰恰相反。

反正,3月9日,美股熔断;3月10日,中国股市涨了,而且是大涨。

3月16日,美股再次熔断;第二天,上证指数只微跌了0.34%,创业板指数还涨了0.36%。要知道,前一天,道琼斯指数可是史无前例地跌了29.10点,跌幅达到了12.93%。

3月18日,美股第五次熔断后;至少看期货指数,中国股市还涨了。

国际惯例,不再是惯例了。

中国在全球崩盘中,石破天惊地走出了自己的独立行情。

为什么会这样?我已经一再提到过这个段子:

嗯,分析得如此有道理,我竟然无法反驳……

这还真不只是一个段子。

疫情形势在迅速变化。要知道,现在全球确诊已经20多万例,大部分都在国外;中国国内的新增,更多也是输入例;但海外,像美国、英国等很多国家,还在暴发的前夜。

更要看到,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中国复工复产节奏正在加快,流动的中国,又将满血复活。这样的形势对比,也难怪摩根士丹利发出建议, 赶快增持中国股票,这是不错的对冲资产。

这个世界,一步都错不得啊。

因为前期有错,我们经历了一场永远无法忘却的悲剧,必须深刻反思。总算,反应还算及时果断,我们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世界也看到了中国的实力和强大行动力;中国的积极进展,更给了世界其他国家战胜疫情的信心。

当然,中国股市,要争气,要继续坚挺啊!可不能再像国足一样了。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格局。12年后,一场新的危机,正让世界格局出现新的重大裂变。

果然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偏见比疫情更加可怕。 但让人痛心的是,中国付出重大代价争取来的时间窗口,某些国家却在大意中错失了,现在还各种手段转嫁矛盾。 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但是隐瞒不了的。疫情袭来,美国人也不得不做着万全的准备。

美国超市里的很多货架,都已经空空荡荡,尤其是卫生纸;没戴口罩的人们,正排着长队准备扫荡性购物。

美国人缺卫生纸缺口罩啊。据媒体报道,美国豁免了从中国口罩的部分关税。没办法,疫情袭来,美国人才明白,中国制造是如此的重要,美国90%以上的口罩来自中国。

不需要你时,关税往死里整;需要你时,关税马上就降低。但口罩现在可是战略物资,德国、俄罗斯等很多国家都禁止出口。

中国,卖不卖呢?

特朗普现在应该很焦虑。3月16日,华尔街开盘前50分钟,他在社交媒体上发了很意味深长的一句话: “上帝保佑美国(God bless the USA!)”

结果,却是开盘就熔断,然后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跌。

3月18日后,又是一次 历史 性大跌。三年执政的所有涨幅,几天就统统跌回去了。但很难得地,特朗普这次再没谈到保佑,也没提到股市。

这个世界,真的变了!

我们正在见证,我们人生中最惊心动魄的一段 历史 。

香港为什么有很多特斯拉?

不用油,用电比用油合算,而且环保,香港的油价不是一般的贵,所以很多人选择了电动车,其实这也是次要因素。地方小,香港被称为弹丸之地,不存在远途高速,平时开车不出香港,不用担心丢在路上,这是次要因素。

地方小和不用油都不是主要因素,其实香港特斯拉剧增是因为便宜,地球人都喜欢低价,特斯拉的补贴就是证明,口说无凭,数据先行,根据香港运输署的数据,2010年香港登记电动车不到100辆,截止2017年4月,香港光特斯拉就有11004辆,暴增是因为补贴。

2017年1-3月,香港运输署有36辆特斯拉登记,占香港电动车80%的市场份额,36辆是什么概念?香港每登记4辆新车就有一辆特斯拉。2017年4月,香港更改了电动车首次登记税,取消了电动车税收优惠,取消补贴后特斯拉60从57万变92.5万,特斯拉S从62万变成103万,销售从每月1200辆一下子变成了4辆,现不现实。

香港还划拨了1.8亿港元给公交车运营商,用于购36辆单层电动巴士进行营运。自2011年起,还设立了一个3亿港元的PilotGreenTransportFund,用来补贴运输行业(包括客运、货运、跨境运输)对于新能源技术的应用。

选购电动汽车时,香港和居民首要考虑的就是质量和噪音污染,之前口袋香港菌写过一篇关于“香港街头的车看起来都很干净”的文章,提到了香港对交通污染问题非常重视。而特斯拉则做到了降低噪音污染与能源消耗这两大环保问题,可以说是正中香港居民心头之好

道指三日跌超4%,原油跌5%,A50跌1.53%!端午全球市场起波澜

您的期余额只剩一天了!为了让大家与工作日“无缝对接”,Wind带您回顾端午期全球市场大类资产表现!

A股端午休市期间,欧美股市正常开市,港股于6月25日休市,26日正常开市。在A股投资者享受期的同时,海外市场“不平静”,五大重磅消息将影响A股节后走势。

期全球市场表现

欧美市场

周五美国三大股指跌幅均超2.4%,道指跌2.84%报25015.55点,三日累计下跌4.36%;标普500跌2.42%报3009.05点,三日累计下跌3.9%;纳指跌2.59%报57.22点,三日累计下跌3.69%。

周五欧股涨跌不一,德国DAX指数跌0.73%报12089.39点,三日累计下跌3.47%;法国CAC40指数跌0.18%报4909.64点,三日累计下跌2.15%;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2%报6159.3点,三日累计下跌2.54%。本周,德国DAX指数跌1.96%,法国CAC40指数跌1.4%,英国富时100指数跌2.12%。

香港恒生指数

周五,恒生指数收盘跌0.93%报24549.99点,本周累计跌0.38%;国企指数跌0.84%,周跌1.22%;红筹指数跌0.78%,周跌0.65%。全日大市成交961.1亿港元,前一交易日为1154.3亿港元。

电信股领跌,中国联通、中国移动跌近3%,中国电信跌3.52%。前期强势的 科技 股多数下跌,行动公司跌近5%,小米集团跌超4%,阿里巴巴跌逾3%,美团点评跌超2%,腾讯控股跌逾1%。

蒙古能源涨272%,盘中一度大涨逾700%,年度由亏转盈14.42亿港元。

亚太市场

周五亚太股市集体收涨,日经225指数涨1.13%报22512.08点,本周累计涨0.15%。韩国综合指数涨1.05%报2134.65点,周跌0.3%。澳洲标普200指数涨1.49%报5904.1点,周跌0.6%。新西兰NZX50指数涨0.04%报11129.23点,周跌1.1%。

商品市场

原油

周五国际油价全线下跌,NYMEX原油期货收跌1.45%报38.16美元/桶,周跌4.19%。布油收跌1.17%,报40.64美元/桶,周跌3.67%。

黄金

周五COMEX黄金期货收涨0.8%报1784.8美元/盎司,周涨1.81%,连涨三周。

重磅消息影响A股节后走势

美国考虑对约31亿美元欧洲商品加征关税

周三(6月24日)晚间,据外媒报道,美国考虑对价值31亿美元的欧盟和英国产品征收新关税。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发布新的关税目标清单,新关税的目标包括英国,德国,西班牙和法国,征税目标商品包括杜松子酒,啤酒,土豆和卡车。

沃尔克规则终被修订,美联储为银行业“松绑”

周四(6月25日),美联储、美国货币监理署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批准了对沃尔克规则的修改,允许银行增加对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货币监理署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还取消了银行在与其关联机构交易衍生品时必须持有保证金的要求。此次美国监管机构进一步放宽金融危机后的限制措施,将为华尔街银行创造更多盈利空间。但批评者认为,美国监管机构放松沃尔克规则,将为华尔街的风险行为提供便利,令金融系统风险增加。

标普:预计美国今年GDP将萎缩5%

外媒报道,标普全球评级周四表示,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将收缩5%,GDP恢复到2019年末水平大概需要两年时间。

标普美国首席经济学家Beth Ann Bovino称,这段时间内失业率将保持高位,消费者支出将受到抑制,商业需求只会缓慢恢复。预计2021年将实现5.2%的“温和反弹”,比先前预计的6.2%低一个百分点。

美国感染人数再次加速

当地时间6月25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表示,美国可能仅确诊了感染人口的10%。目前,美国报告的确诊病例为230万例,根据雷德菲尔德的估计,美国可能实际上有超过2300万人感染肺炎。

美国至少29州出现疫情反弹,新增确诊数量相比前一周有所增加,包括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这三个人口最多的州。

得克萨斯州州长周四表示,将暂停该州分阶段的经济重启,以应对新增感染病例和住院人数激增。佛罗里达州州长也表示,不打算进入下一阶段经济重启。

IMF警告:全球股市或面临第二次暴跌

周五(6月2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出警告称,如果肺炎疫情传播范围再次扩大、封锁措施重新实施或贸易紧张局势再次激增,股票和其他风险资产的市场可能会遭受第二次暴跌。

当日早些时候,由于肺炎疫情相关封锁措施打击了市场情绪,导致股市大跌创下了 历史 纪录, 标普指数在短短23个交易日内下跌34%,但受到美联储支持的提振,目前距离之前的高位约10%。

此前IMF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9%,此前预期萎缩3%,美国经济萎缩8%,欧元区经济萎缩10.2%,中国经济增速为1%,为全球主要经济中唯一增长的国家。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为5.4%,美国增速为4.5%,中国增速为8.2%。

FRM(金融风险监控) >>>

利用大数据、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研发476个风险标签,覆盖5000万工商企业

上千台云服务器,24X365全天候运作

轻松实现多维度风险监控和风险穿透

您的期余额只剩一天了!为了让大家与工作日“无缝对接”,Wind带您回顾端午期全球市场大类资产表现!

A股端午休市期间,欧美股市正常开市,港股于6月25日休市,26日正常开市。在A股投资者享受期的同时,海外市场“不平静”,五大重磅消息将影响A股节后走势。

期全球市场表现

欧美市场

周五美国三大股指跌幅均超2.4%,道指跌2.84%报25015.55点,三日累计下跌4.36%;标普500跌2.42%报3009.05点,三日累计下跌3.9%;纳指跌2.59%报57.22点,三日累计下跌3.69%。

周五欧股涨跌不一,德国DAX指数跌0.73%报12089.39点,三日累计下跌3.47%;法国CAC40指数跌0.18%报4909.64点,三日累计下跌2.15%;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2%报6159.3点,三日累计下跌2.54%。本周,德国DAX指数跌1.96%,法国CAC40指数跌1.4%,英国富时100指数跌2.12%。

香港恒生指数

周五,恒生指数收盘跌0.93%报24549.99点,本周累计跌0.38%;国企指数跌0.84%,周跌1.22%;红筹指数跌0.78%,周跌0.65%。全日大市成交961.1亿港元,前一交易日为1154.3亿港元。

电信股领跌,中国联通、中国移动跌近3%,中国电信跌3.52%。前期强势的 科技 股多数下跌,行动公司跌近5%,小米集团跌超4%,阿里巴巴跌逾3%,美团点评跌超2%,腾讯控股跌逾1%。

蒙古能源涨272%,盘中一度大涨逾700%,年度由亏转盈14.42亿港元。

亚太市场

周五亚太股市集体收涨,日经225指数涨1.13%报22512.08点,本周累计涨0.15%。韩国综合指数涨1.05%报2134.65点,周跌0.3%。澳洲标普200指数涨1.49%报5904.1点,周跌0.6%。新西兰NZX50指数涨0.04%报11129.23点,周跌1.1%。

商品市场

原油

周五国际油价全线下跌,NYMEX原油期货收跌1.45%报38.16美元/桶,周跌4.19%。布油收跌1.17%,报40.64美元/桶,周跌3.67%。

黄金

周五COMEX黄金期货收涨0.8%报1784.8美元/盎司,周涨1.81%,连涨三周。

重磅消息影响A股节后走势

美国考虑对约31亿美元欧洲商品加征关税

周三(6月24日)晚间,据外媒报道,美国考虑对价值31亿美元的欧盟和英国产品征收新关税。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发布新的关税目标清单,新关税的目标包括英国,德国,西班牙和法国,征税目标商品包括杜松子酒,啤酒,土豆和卡车。

沃尔克规则终被修订,美联储为银行业“松绑”

周四(6月25日),美联储、美国货币监理署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批准了对沃尔克规则的修改,允许银行增加对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货币监理署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还取消了银行在与其关联机构交易衍生品时必须持有保证金的要求。此次美国监管机构进一步放宽金融危机后的限制措施,将为华尔街银行创造更多盈利空间。但批评者认为,美国监管机构放松沃尔克规则,将为华尔街的风险行为提供便利,令金融系统风险增加。

标普:预计美国今年GDP将萎缩5%

外媒报道,标普全球评级周四表示,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将收缩5%,GDP恢复到2019年末水平大概需要两年时间。

标普美国首席经济学家Beth Ann Bovino称,这段时间内失业率将保持高位,消费者支出将受到抑制,商业需求只会缓慢恢复。预计2021年将实现5.2%的“温和反弹”,比先前预计的6.2%低一个百分点。

美国感染人数再次加速

当地时间6月25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表示,美国可能仅确诊了感染人口的10%。目前,美国报告的确诊病例为230万例,根据雷德菲尔德的估计,美国可能实际上有超过2300万人感染肺炎。

美国至少29州出现疫情反弹,新增确诊数量相比前一周有所增加,包括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这三个人口最多的州。

得克萨斯州州长周四表示,将暂停该州分阶段的经济重启,以应对新增感染病例和住院人数激增。佛罗里达州州长也表示,不打算进入下一阶段经济重启。

IMF警告:全球股市或面临第二次暴跌

周五(6月2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出警告称,如果肺炎疫情传播范围再次扩大、封锁措施重新实施或贸易紧张局势再次激增,股票和其他风险资产的市场可能会遭受第二次暴跌。

当日早些时候,由于肺炎疫情相关封锁措施打击了市场情绪,导致股市大跌创下了 历史 纪录, 标普指数在短短23个交易日内下跌34%,但受到美联储支持的提振,目前距离之前的高位约10%。

此前IMF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9%,此前预期萎缩3%,美国经济萎缩8%,欧元区经济萎缩10.2%,中国经济增速为1%,为全球主要经济中唯一增长的国家。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为5.4%,美国增速为4.5%,中国增速为8.2%。

美元指数再创新高人民币汇率该往哪儿走

美元近期连续上涨,最大的助推器是美国国债收益率持续上升。而欧债等货币的下跌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美元走势。后市美国通胀预期的上升,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收紧,都将成为美元能否走强的关键。

而我们认为美元指数近期的走强,主要有三方面因素:首先,中美贸易争端已经达成共识,从中美联合声明中可以看出,中国将承诺增加对美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来缩短美中两国的贸易逆差。这将对美国的就业和经济复苏有利。而美国经济的利好消息到来,剌激了美元指数的走强。

再者,欧元近期跌迭不休也是美元走强的重要原因。由于一系列欧元区经济数据低于预期叠加意大利政坛危机发酵,欧元兑美元自4月下旬以来已下跌近5%。欧元是美元指数一篮子货币中权重最大的品种,与其说是美元走强,倒不如说是欧元太弱。未来如果欧元区经济持续低迷,则会进一步推动美元走高。

最后,国际油价最近突破了80美元/桶,投资机构也纷纷调高了对油价后市预期。而油价上涨势必会提升美国的通胀率,于是美债利率也将上调,这会提高在美联储后续的加息的频率,这将进一步推动美元指数。

就在美元指数屡创阶段性新高之际,离岸、在岸人民币均下跌。截至发稿,离岸人民币报6.3806,跌181个点子,跌幅为0.28%;在岸人民币报6.3922,跌128个点子,跌幅为0.2%。市场预计人民币汇率在当前位置窄幅波动,隐中有降。

事实上,美元指数的走强,对于新兴市场国家就是剪羊毛。前几天,南美国家阿根廷比索惨遭“汇债双杀”,接下来,接着土耳其货币里拉也重挫至历史最低。不仅如此,土耳其10年期国债收益率当日大涨91个基点,录得2014年以来最大涨幅。

更可怕的是,就连经济相对发达的香港,也因近期港币的连续触近联系汇率的下线,香港金管局被迫抛售外汇储备,以稳定港币的汇率。就在上周,因港元兑美元汇价多次触及弱方兑换保证水平,金管局再度分多次购入港元,港元保卫战正在激烈的进行当中。

相对于中国来说,由于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抵御外界冲击的能力要比其他经济体要强一些。目前人民币汇率只是小幅贬值,还看不出多大冲击。事实上,我们也不必为人民币汇率贬值有太大担忧:

一方面,我国资本项目并未开放,国内外游资要想短期内大规模的离开中国并不容易。另一方面,中国也有3.1万亿的外汇储备,可以足够应对所有国际上的金融风暴来袭。

但是,如果要算人民币的中长期稳定,那就主要有这几方面因素:一是央行货币政策不可宽松。试想,全球央行货币政策都在紧缩,如果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偏向宽松,那么人民币贬值将是趋势性的。

举个例子,在4月中旬央行宣布定向降准,向市场投放了4000亿流动性,之后又进行了数次逆回购、MLF(中期便利)的操作。从表面上看,现在要比之前的大水漫灌要好得多。但货币政策增加的流动性,会使人民币汇率受到连续贬值的影响。

二是,银行的信贷投放步伐并没有减弱。近日央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8年前4个月新增人民币信贷共计6.0393万亿元,平均每月1.5万亿元,同比2017年前4月5.32万亿元多增7200亿元左右。所悉,在新增的中有四成流向房地产领域。

这加剧了人们对房地产泡沫破裂的担忧。每月新增信贷1.5万亿,这是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而且还有四成流向房地产领域,难怪国内二三线城市房价涨势如此威猛,房地产调控形同虚设。

现如今,大量信贷资金流入房地产业,这与决策层要求金融“去杠杆,控风险”的调控目标“背道而驰”,而中国房地产处于最后的疯狂阶段,这将使人民币汇率长期承受较大下行压力。

三是,中国经济下行趋势明显,尽管高层提出要“扩大内需,剌激经济”,但是一季度GDP还是6.8%,预计二季度GDP很难超越前期。从目前情况看,因为靠基建项目投资来支撑,经济大幅下行压力不大,但是如何促进民间消费和投资依然没有实质性进展。在中国经济没有特别起色的情况下,当前人民币汇率还是存在一定的泡沫,上涨空间已经被封杀。

事实上,人民币汇率中长期能否走好,主要看中国经济能否走势平稳健康,并不是看短期的GDP增速,而是要看GDP质量。从目前情况看,由于居民、企业、地方的杠杆率都处于历史高位。中国再走2008年大规模经济剌激已行不通了。所以,只有加强经济结构改革,拿出一系列剌激民间消费和投资政策来,彻底摆脱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这样中国经济才可能重新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上来。

美元持续走强,人民币略显疲弱,其他非美货币却处于一片哀嚎声中。从短线来看,人民币汇率因有资本项目管制、大量外储护卫,难有大幅贬值的可能。但长线看人民币汇率是否存在泡沫,就要看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房地产泡沫风险能否化解,甚至是货币政策和信贷投放是否得到有效约束。如果再搞大水漫灌,且没有经济面作为后盾,人民币汇率就会步入下降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