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黄金回收在哪里_北海金价哪里便宜
1.如何玩转欧陆风云4?
2.未来二年10万块一套房子你信吗?
3.学霸们,赶紧啊
4.苏格兰独立失败原因 社会角度
5.“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出自哪里?什么意思
如何玩转欧陆风云4?
先从雅典和伊斯坦布尔倒腾美术品和绒毯,有了几十个金块后就去马德拉韦投资5万,等下个月就可以买黄金,运到热那亚。热那亚的白银先拉高到285,此时黄金卖1500(北欧卢比克白银最高到255时黄金卖1800还是1600忘了,不过要投资两个5万才出白银)。拉高白银时每次买几十个,几次就拉到头,当散户韭菜们看见几个涨停板蜂拥进场后,一次性抛售黄金,每卖一船后拉高一次银价(你一割肉明天他就反包涨停,你一追进后天就被核按钮)。同手法到马德拉韦,小量白银出货一次几十个,几次就把金价压到350,每买一船后砸低一次金价。。(这里没有证监局哈哈)。
重点:1,先买到所在国籍和意大利的免税证。
2,前期可买二手大船改积载比例,60水手100%划船,890货仓。每轮回的进第四个港口,它的二手船就刷新一次。
3,爵位越高在本国同盟港买货还价时折扣越大,公爵5折。
4,理论上最赚钱的路线(不算时间成本):10艘大型轮船改积载,从韦拉克鲁斯到卢比克倒卖黄金。
5,为什么是热那亚和卢比克,因为他俩特产白银,白银和黄金同属贵金属(一个板块),价格联动。也适用于同属奢侈品的雅典美术品和伊斯坦堡绒毯。买玻璃球把港口平均价格升到150%,贵金属或奢侈品的价格并不是最高价。
6,海盗猖獗,记得存档。想象一下,10艘改了积载的大型轮船,满载11000多吨的黄金慢悠悠的从大洋到北海的路上,被红胡子拿10艘炮舰给堵上了,那场景爽不爽
未来二年10万块一套房子你信吗?
中国未来的房地产必然会两极分化,便宜的如价,贵的如金价。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呢?两个字,,先说一下第一种如价的城市。
第一种:枯竭城市
这类城市基本上都是在建国之初的时候,就发现了矿产能源,如:石油,煤炭,金,银,铜等等,经过几十年的开发,枯竭,导致城市人口迅速流失。而这类城市普遍存在一个共性,就是在城市飞黄腾达的时候,并没有去做产业转型,GDP只依赖能源的开,枯竭后,并没有任何产业去支撑当地的经济命脉。
所以人口会迅速流失,造成空城鬼城。代表城市:甘肃玉门,黑龙江鹤岗等。甘肃玉门老城区甚至看不见人员,最便宜的老房子甚至达到28元人民币一平米。未来中国第二批枯竭城市已经出来,也将成为价房子的城市,可自行百度查找,如果您是这种城市的居民,建议您早处理,去其他城市定居生活。
第二种:宜居城市与经济产业城市
这类城市普遍在南方热带地区,青山绿水,适合养生养老,主要代表城市海南三亚,三亚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热带城市,除台风期可常年在海里游泳,城市规划合理,干净整洁,像生活在公园里,这种的城市极其有限,全国各地有钱人也都愿意过来养生养老,而三亚并没因此放弃发展,一直在招商引资,引进高端人才,打造高科技与金融产业园。
而国家今年又给海南添了一把火,把海南岛建设成自由贸易港,进关人员一年可携带免税商品10万元,政策一出大量个人与企业蜂拥而至,目前海南是风生水起,虽然打压房地产过高过快上涨,但海南房价依然会坚挺缓慢的上涨,未来流入的人口越来越多,可谓一房难求。所以这类城市未来房价如金。
两种极端都说完了,下面再说一下未来可期的城市。虽然北京,上海,深圳等都是国际型大都市,但早年房价已经涨到雷暴的顶口,未来只会有小浮动的涨跌,而高昂的生活成本会让人望而却步。并且这些城市过度开发,并不适合养生养老。所以这类城市就不要选择了,下面说一下未来可期的城市吧。
广东省是中国GDP最高的省份,人均财富也站在顶端,环境好,人口素质普遍较高,但很多城市房价已经过高,消费也高,并不适合养生养老,现在房价适中,交通方便,还守着海的城市有惠州与湛江,而惠州被划为广深一小时经济圈,在惠州做高铁半小时到达深圳,相当方便。不但天天与大海相伴,更是天天吃广东美食,目前房价约在一万六一平,而湛江虽远,却也是个海滨城市,与海南隔海相望,城市规划赶不上惠州,房价却很便宜,生活成本更低,而湛江生蚝全国闻名,目前房价约在10000左右一平。
让我们继续下一站,海南三亚房价高,广东惠州与湛江您也接受不了,那么让我带您来一个既有海,房价还便宜的城市吧。
我们先来到广西北海,北海城市的发展时间并不太长,大约也就在二十年左右,以前是个渔村,但就因为这样,我感觉北海的城市规划特别好,街道宽敞,交通便利,低廉的房价与消费依然吸引着大量的外地人前来探索。虽然早期因为某销导致名声不好,但在压制之下,某销们已经做鸟兽散。
现阶段已经进入起步阶段,北海的温度与广东差不了一度,冬季有一些潮湿,但最多也就半个月,过后还是不错的,也比较适合养生养老,目前房价最低6000左右,一线海景房也不过一万五六而已。生活成本极低。海鲜比三亚便宜一半还多。所以建议条件不是很好的朋友,北海是个很好的选择,广西第二个值得入手的城市防城港,比北海还新一些的城市,可自行去对比。
三个海边省份说完了,那就再说一个没有海的城市吧。七彩云南,美丽的西双版纳。第一次来到西双版纳,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小心跨出了国门?满满的东南亚风格,各式建筑及其吸人眼球,美丽的傣族姑娘水灵灵的,小脸蛋一掐都冒水,额?跑题了,拉回来。
西双版纳是热带雨林气候,常年无冬,环境优美,但是城市规划的有点稀里糊涂,境内一条澜沧江也是中国著名的江河,在国外叫湄公河。一江托六国,说的就是澜沧江。目前西双版纳景洪市的房价均价在8000元一平,个别地块的楼盘也能买到六千多的。消费高于北海。也是一个比较适合养生养老的城市,而这里更出名的是普洱茶。版纳是一个还需发展的城市,因此目前房价低廉,相信未来四五年后的版纳,也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未来可期!
学霸们,赶紧啊
黄金怎么来,据说印印钞票就能来,因为这种钞票闪烁着黄金的美丽光芒,所以叫做美元。
这种本事,古时也有,人家齐桓公,一根茅草就能换黄金!
齐国组成盟军南下打楚国只为了一根草?
公元前656年春季,《春秋》上说是鲁僖公四年,中国大地上即将爆发一场大规模的南北战争。以齐国为首,成员国包括鲁、宋、陈、卫、郑、曹的北方联盟军,大张旗鼓南下,讨伐南方第一大国:楚国。一路上战车连绵,尘土滚滚,盟军前锋逼近楚国的战略要地——河南偃师的一处险要山地:陉。
齐楚风马牛不相及
当时的盟军总司令是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总参谋长是齐国国相管仲。
看着这阵势,南部的楚国心里有点发虚,派了使者去盟军阵营做解释工作。楚国使者装成很无辜的样子问:“大哥,您窝在北海,我窝在南海(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国家,没怨没仇的,打我干吗呀?”
盟军的总参谋长管仲接见了南方代表,义正词严地讲出了一大堆战争理由,从齐国的国家使命,讲到几百年前的恩恩怨怨,反正一条:你们楚国就是活该挨揍。齐国是当时的超级大国,专家教授满街走,要编几个打仗的理由,不难,编出来也挺顺耳的。不过,我们的管仲总参谋长却说了一句天雷滚滚的话:“你们楚国恶意扣押自己国家的特产物资——茅草,造成特有原材料短缺,阴谋破坏联合国的祭神仪式,弄得联合国周朝每次举行祭神大典的时候,没法过滤酒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国际威信一落千丈,咱们盟军今天来,就是要愤怒地向你们讨回茅草,以让我们伟大的周天子能够顺利地举行祭神仪式。”
我估计当时的南方代表被管仲的话雷焦了,在他的回答陈词中就有这么一番话:“哥呀,不就是为了一根草吗?你们这么兴师动众地犯得着吗?行,赶明儿我们动员几个人去长江边、淮水边摘一捆给你们送过去,不就成了吗?”
后来,惮于国际舆论和楚国的险峻地形,南北双方没有开战,齐楚两国签个和约就完事了。不过,这场战争却可能会哄抬一种商品的物价——白茅草。
齐国这么个超级大国,缺啥呀?干吗大老远地来讨一根茅草呢?把它捧得跟稀土似的。
这里先得介绍一下这种植物的功用。这种草本植物,生长在长江和淮河之间,是南方的物产,专家考据说,可能就是今天所说的白茅。其外形特点据说就是叶子上面,有三条脊梗直贯到根部。对于植物学的探讨,意义不大,反正大家明白一点:就是草而已,江淮之间随手可得。齐国为它兴师动众或者作为战争理由,为啥呢?
这种普通的草,在春秋时代据说可以通神。周朝王室祭祀神灵,非得要以白茅为工具。祭神祭祖先要有酒,但是怎么才能让神仙喝上酒呢?总不能像《西游记》一样,神仙们踩着祥云下来喝酒吧。总得有个中介工具。白茅草就是这种中介工具。把酒淋到茅草上面,酒渗过茅草叶,然后洒落到地上或者神坛上,经过这一过滤后,就当是神仙和祖先喝过酒了。
齐国善于炒作
这么一道程序,让白茅这种“无人知道,没有花香没有树高”的草,身价百倍。宗教意义上的身价,导致经济意义上的身价抬高,以至于差点成为周朝南北开火的借口。
借着一根草,做政治军事上的炒作,做经济上的炒作,齐国的炒作功夫,算是做到家了。
奇迹:超级大国炒作草木石头都能跟黄金挂钩
齐桓公时期炒作白茅草,还不止上面一回。周朝混到春秋时代,面临一个财政上的难题:经费不足。各诸侯国对会费也爱交不交的。
偏偏那个时候挑起重担的是齐国,齐国总统小白(齐桓公)精心包装了一个树立自己品牌的口号:尊王攘夷。攘夷不难,加强军事力量,拳头狠一点,揍几个小无赖国家就行;尊王不容易啊,大家都爱欠周朝俱乐部的会费,真金白银的事,总不至于我齐国替兄弟国家垫付吧?也不至于开着战车去催会费吧?
小白总统正为这事愁着,卿管仲出主意了:“这个容易,江淮一带有种草本植物学名叫茅草。我们请联合国老大——周朝天子,派维和部队将这一块地段暂时控制起来,然后向俱乐部发布消息:周朝联合国要去泰山举办联大祭神会议,要参加会议的,自个带垫子来坐,会场不备凳。这垫子有讲究,必须是用江淮之间的特产茅草织成的,进入会场前要严格检查垫子,不是我们要求的货,敬请离场,开除会员资格(必抱菁茅一束以为禅籍,不如令者不得从)。”
炒作攫取黄金
管仲这一招损呀,周朝当时虽然弱了,但手里拿会员证的发放权,收了你的会员证,让你当国际孤儿,你哭去吧。此令一出,成员国纷纷派人去江淮间取茅草织垫子。赶到茅草产地时,周朝的维和部队早在那里候着。要取茅草,行,拿黄金来。既然天下人都来取,价格也该贵点,一捆茅草就一百两黄金吧(其贾一柬百金)。这简直是直接开抢呀。
茅草比黄金还贵,三天之内,天下的黄金向周天子手里集中,赚得钵满盆满,周王朝居然7年不用收会费(周天子七年不求贺献)。
管仲不仅炒茅草,连石头也能炒,炒出金灿灿的黄金来。某年,齐国小白总统哭穷:“我想攒点钱去交会费,有法子吗?”卿管仲想出一个石头变金子的主意:“我们在阴里这地方搞个大工程,建个摩天大楼,这楼呀,三重门,九道城门。这是天下第一城,品牌打出去了,然后赶紧地雕刻第一城的**品——石璧,按着尺寸卖,一尺的卖一万钱,八寸的卖八千钱,七寸的卖七千钱,以此类推制定销售价。然后和周王室串通好,让天下诸侯去周朝**堂观礼,规定:凡是参观者必须得佩戴我们齐国生产的石璧。”
观礼是一场程序,石璧是这场程序必不可少的软件,软件权由周天子和齐国联手操作,赚钱的事,周朝天子干吗不答应?于是,一场观礼,几块没有多少附加值的石璧,将天下黄金纷纷向生产石璧的齐国集中。齐国手里有了黄金,国内八年免税(天下财物流而之齐,故国八岁而无籍),超市里的商品物价便宜得要命,让广大第三世界饱受CPI煎熬的兄弟国家人民眼红得要命。
探源:掌控国际经济命脉啥都能炒作
读到这里,不禁要犯疑:天下诸侯你当都是傻子吗?一根草一块石头任由齐国去炒作,任由自己手里的黄金流到别人家里去。总得有点苦衷吧,总有点东西被把握在人家手里吧。
控制国际物价比生产还重要
管仲是位具有国际战略眼光的经济专家,他为齐国制定的经济政策,不只是取得贸易顺差而已,而是把别人的经济命脉掐住。
为此,以农为本的治国思想在他眼里只是个单纯的臆想而已。
齐桓公有一回提出自己的管理思路:“以农为本,节约开支,行吗?”管仲毫不客气地否决了:“不行,多打粮食无非使经济状况好一点而已,若不善于管理,粮食流入他国,我们得不到收益反而受控于他国。有本事控制国际物价去。国际物价低迷时,我们偏要抬高它;国际上忽视某种商品时,我们偏要重视它;国际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我们偏要囤积让它供不应求(天下下,我高;天下轻,我重;天下多,我寡),如此,我们才可以牵着国际市场的鼻子走。”
怎样才能牵着国际市场的鼻子走呢?就看你手里有什么货,这点货,国际市场少不了它,但你千万不要贱卖了它当人情,博取所谓的国际美名,而是要把它的效益炒作到最大值,把人家的黄金吸过来。
有一回,齐国小白总统问管仲:“楚国产黄金,我国产盐,燕国也产盐,你说这经济格局该怎么利用?”管仲说:“多了是好事,但管理利用不好,再好的也要变贱,我有个法子,能把楚国的黄金变到我这边来,咱们齐国的男子不耕种就有饭吃,咱们齐国的女子不用织布就有衣穿。”
到底是啥法子呢?在管仲的撺掇下,小白总统下令集中全国力量砍柴煮海制盐,一面烧制一面储存,从头一年的十月到第二年的正月,国库里储存了三万六千钟食用盐;与此同时,用行政命令禁止沿海居民私自制盐,杜绝以外的民间生产食盐行为,集中一切生产优势,坐地逼着盐价上涨。
不久,盐价上涨十倍。这些高价盐卖到哪里去呢?肯定不能留在国内消费,让老百姓吃高价盐这种坑爹的活不能做,要坑人家的爹,把它们放到国际市场上去。对于魏国、赵国、宋国、卫国这些国家而言,盐是战略物资,又要消耗,又要储存,没它的话,全国人民都会浮肿,用盐量尤其大(国无盐则肿,守圉之国,用盐独甚)。
充分利用盐业壮大扩展金融财力
齐国的高价盐流入以上这些把盐看做亲爹的国家,一下子换来11000斤黄金。小白总统拿着这些黄金储备问管仲:“接下来咋办?”
管仲又出了一个主意:凡是来纳贡的缴税的,都得用黄金,不是黄金我不收,乖乖,手里的黄金价格因此而往上蹿。我运用金价上涨而形成的强大经济势力,调控国际物价,控制物资流动(运金之重以衡万物),这才是真正运用了优势和技术优势,没有浪费齐国海滨盛产海盐的天然优势。
结语: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军事法则;不会利用优势和技术优势,就要挨宰,这是经济法则。不挨打了,不等于不挨宰了。
齐桓公、管仲时的齐国在扩大常规部队、壮大军事力量的同时,还会运用各种交易法则、金融法则,使自家的优势能取得最大的经济效应,从而取得黄金优势,在这个基础上,再制定国际经济法则,自己随便炒作一根草、一块石头,都能大把地赚黄金。坑人家的爹,养自己的爹,这才叫本事。
苏格兰独立失败原因 社会角度
苏格兰独立失败几个原因关于最近的苏格兰公投。有人说要是通过,英国人妥妥的要翻脸开战,其实你太瞧得起阴国那群饭桶了,这事从头到尾就是他们脑残搞出来的。
首先,苏格兰公投这事就非常诡异,这个国家,或者地区,没闹没打没开战,在国际上也没啥名气,大家说起苏格兰,首先想到的是风笛而不是政治,居然就公投了,这是个啥情况?
(以下时间进程,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首先从历史和法理上来说。英国对苏格兰的统治非常合法合理(这是真的没错)
1603年,著名的英国老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挂掉了,没有留下子女,王室绝嗣,王位转入他的表侄子,当时的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继承,两国形成共主联邦,后来所有的英国君主,包括目前的伊丽莎白二世都是这条线下来的,也就是说,从历史先后来讲,伊莉莎白二世首先是苏格兰国王,然后兼任英格兰国王。
因此,英国统治苏格兰合理合法。
苏格兰和英格兰在1707年彻底合并,苏格兰议会解散,英国解决后顾之忧,全心全力开发大海,奠定日不落帝国基础。
但两国毕竟打了多年的战,苏格兰内部一直都有脱离的声音,但都不成气候,直到苏格兰北海油气田开发,英国拿了大头,苏格兰有点不满,但这其实不叫问题,至少在七八十年代,苏格兰独立在英国都是罕见听闻,反倒是北爱尔兰独立问题伤透了英国的心。.
后来被撒切尔夫人铁血镇压,过程 惨烈(后面要提)
然后时间转入19年英国大选,好戏开场,布什的老基友,工党领袖,英国千古罪人——布莱尔。
当时英国保守党已经连赢4场大选,工党有输不起的压力,推出了外表帅气的布莱尔当领袖。布莱尔为了选票,当时的重要竞选纲领就是——权力下放,地方自治。这种政策说白了就是讨好地方势力,收买选票。
顺便一提,呆弯目前也在干这事,小小一岛,为选举,为了选票,居然有6个直辖市,7成民众生活在“直辖”中,这叫什么事!
中国人民的大救星,西方千古罪人,我帮历史评价下,不知道是否准确。
按照布莱尔的搞法,本由首相任免的苏格兰事务大臣虚化,权力转入重建的苏格兰议会中。你这么搞,苏格兰当然倍儿有面子,没说的,苏格兰选票全归你工党了。
大选中,苏格兰总共45+的席位,工党拿了40+个(至今都是),布莱尔成功当选首相。方案顺利通过。
然后1998年的苏格兰议会选举,解散将近300年的苏格兰议会复辟,苏格兰知恩图报,工党再次获胜,组建地方,按照工党的算盘,就算以后丢了国会首相,苏格兰地方依旧是我们工党的,选票大大的呀。
真是机智的方案。
唯一遗憾的,苏格兰议会中混入了奇怪了的东西,支持独立的苏格兰民族党顺利进入议会发声,不过都是小问题,工党依旧是最大的。
英国民进党——苏格兰民族党
这个就是英国陈水扁,苏格兰民族党领袖,现任苏格兰首席部长,叫啥真忘了,不出名。居然把英国逼到墙角了
然后时间转入2007年,布莱尔顺风得意,吃干抹净,全身而退,跑到米国搞别人的老婆去了,新的工党领袖布朗上台,上台就挨了一击闷棍。
苏格兰民族党在苏格兰议会中超过工党,易手,工党打的哗哗响的如意算盘掉了一地
这个时候,如果英国的头头脑脑够聪明的话,就应该立刻退回当年的方案,解散苏格兰议会。这事在当年还是很轻松的,虽然苏格兰民族党最大,但未过半数,工党和保守党完全可以联手倒掉这个支持独立的苏格兰地方。
但是这个方法多毒菜,这么干布朗这个首相铁定干不了,所以,布朗取鸵鸟政策,我不管了,随你搞吧,后人自有后人福。
说实话,布朗挺可怜的,才华比布莱尔高,但这个前任的烂摊子实在太棘手了。
2010年,鉴于伊拉克战争明显失败,布朗背了布莱尔的黑锅,哭着下台了,保守党13年后重新上台,新首相就是目前的卡梅伦,结果他的运气也不好。
仅仅2011年,苏格兰民族党在苏格兰议会中就超过半数,这事已经非常严重了,放在中国就是达和尚入住西藏,要东风洗地的节奏。 上个交易日, 由于美国加息步伐或加快,消息利好美元,金价受压,昨日金价微升约2.7美元,全日波幅只有约12美元。
基本面分析
苏格兰独立公投,三十二个选区,接近完成点票,统一派阵营取得五成半票数,人数有一百九十多万人。苏格兰首席大臣萨蒙德,在记者会承认争取独立的诉求落 败,表示会尊重选民的决定。他又说,今次公投有一百五十多万人投了赞成票,反映苏格兰民众的声音不容忽视,又指今次公投有八成几的投票率,为苏格兰人感到 骄傲,希望伦敦履行承诺,尽快给予苏格兰更多权力。英国首相卡梅伦,稍后亦会发表电视讲话。
周四凌晨美联储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并将量化宽松(QE)政策再次缩减100亿美元,这与此前市场预期一致。不过在本次会议中美联储官员们对利率的预期较以往有所上调,美联储鹰派官员增加至两位。这推升投资者对美联储提前加息的预期,令金价承压回调。
而在隔夜美国公布的9月13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减少3.6万,至28万的两个月低点,并创下近两年来最大降幅,显示劳动力市场持续走强。由此继续推升投资者对美联储提前加息的预期,打压金市多头情绪,令金价承压回调。
不过同日美国公布的其他经济数据表现不佳。其中,美国8月新屋开工年化月率骤跌14.4%至95.6万户,预期103.8万人,前值修正为111.7万户;美国9月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为22.5,低于预期值为23.0,前值为28.0。该数据提振金市多头情绪,支撑金价向上反弹
美国联储局维持货币政策基调,同时欧央行有望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刺激欧洲股市周四大幅走高。欧股风向标泛欧斯托克600指数跃升3.39点或0.98%,收市报347.78点。
美元对主要货币汇率个别发展。在周四纽约汇市,欧元对美元升0.57%,报1.2922;美元对日元升0.20%,报108.749;市场密切关注苏格兰公投,英镑汇率反弹,英镑对美元升0.66%,报1.6374;澳元对美元升0.29%,报0.8984。
技术分析
日线图上,上个交易日,金价以小阳烛收盘,带上下小影线,BOLL轨张口扩大程度加剧,金价徘徊于下轨线附近;MACD空头能量柱增强,指标下行至负值水平;RSI水平向下运行,KDJ整合。均线方面,5天,10天及30天均线下行。
综合而言,受美国联储局货币政策前景影响,金价跌至8个月低位。由于市场对美联储提前升息的预期仍在发酵,同时日内美股再创历史新高,使得金价涨幅受限。而且最新民调显示仅有46%的受访对象支持苏格兰独立,反对派支持率高达54%,苏格兰独立失败,英国将保持统一。英镑持续走高,美指承压,市场避险情绪将并未再度推动金价上扬,金价均线延续空头排列,隔夜美国初请靓丽也是黄金短线未能获得反弹重要原因之一。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出自哪里?什么意思
意思是:我对道的理解没有其他,只是云在天上水在瓶子里。
深层含义:
1、是说云本来就在天边,水就在瓶里装着,一切都要顺其自然!也就是说,做人要有平常心。
2、是说正如云漂浮在蓝天、水装在瓶子里,不管形状如何变化,但其虚空和纯净的本质却是不变的。
出自?李翱的《赠药山高僧惟俨》: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霄水在瓶。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释译:
士与僧的交往,为禅林平添了不少风流。此诗记述了诗人向一代高僧问禅访道的逸事。此诗的诗眼在于“无馀说”与“啸一声”。
大道无言,故无余说,既无馀说,便于月下长啸,让一个人的身、心、声与大自然的峰、云、月完全融合为一体。
诗中的“云在青(霄)天水在瓶”乃一名播千秋的绝句,引发了不少后世学人与禅子的褒赞。极有气势的当推宋僧北海心的吟偈:“云在青天水在瓶,平生肝胆向人倾。
黄金自有黄金价,终不和沙卖与人。”好一句“黄金自有黄金价”,其豪情干天,可谓深得禅趣。
扩展资料:
《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是唐代文学家李翱赠与药山惟俨禅师的组诗。这两首诗表现了药山惟俨禅师悟道之精妙与风骨之清傲,表达了作者对其深厚的佛学修养的赞赏和钦佩之情。
披云月下,崇冈长啸,一直是前人悟证天地至理而无法言说时所钟爱的一种抒怀方式。无论禅者还是道家亦或儒子,均明晓天人合一之大道,并从中得到法悦。
元人叶颐有首诗便深具禅韵。诗中有小记,云:“七月望夕,予曳杖步月,直造峰顶,高吟朗咏,豁然长啸,兴尽而返。 明日山下居人,咸言闻清啸,惊醒尘梦者数十家。予因赋诗以纪其事云。”
下面便是其诗:“藜杖策风轻,芒鞋步月明。鹤翻青径影,猿度翠岩声。草露沾衣冷,松泉漱石清。崇冈发长啸,尘世梦惊醒。”无独有偶,不仅东土的智者,便是大洋彼岸的觉者也深谙其中醍醐灌顶之妙。
美国禅宗诗人加里斯·奈德(1930~),深得东方禅趣,他的一首《面对群山》用现代诗句诠释了他对中国古代高僧们的禅趣的向往:“他爬到泛着泡沫的小河边。他攀着峭壁而上。
他把一根手指头伸进水里,一直探到水池的深处;接着把双手全部没入水中。他把一只脚伸进池子。他扔石子儿进池。
他双手在水面拍击。他起身,昂首高呼,面对急流、群山,双手上举,狂啸三声。”如此筒笔白描却如此细腻入神,真可谓三昧之作。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