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香汇大豆油价格_喜燕大豆油价格
1.喜香汇一级大豆油怎么样
2.金龙鱼豆油过期2年能用吗
3.请问调和油的用法与普通豆油的区别?
4.什么牌子的花生油比较好
喜香汇一级大豆油怎么样
一级大豆油杂质少了、纯净了,同时营养成分也少了。而油虽然有一些所谓杂质,但是更多保留了营养成分。从吸收方面来说,肯定是一级大豆油人体更加容易吸收,但是营养价值相比较大豆油少一些。
金龙鱼豆油过期2年能用吗
都在 这里了 自己看吧
正常凝乳现象。
一日三餐我们都离不开它,食物的美味和松脆的外皮也要靠它,但是发胖、胆固醇增高又令人困扰,口感和健康可以兼顾吗?还记得去年年底爆出的“金龙鱼大豆色拉油、福临 门纯正大豆色拉油、金象大豆色拉油不合格”的消息吗?这些在消费者心中赫赫有名的食用油大牌因为“酸价超标”被卫生部点名通报。
酸价超标容易引起食用油变质,严重的还有可能引起食物中毒。虽然在此之后的各项抽检中,这几款油均以合格“雪耻”,而且卫生部也打圆场说,油的酸价超标未必是油的生产环节有问题,问题可能出在包装、运输环节中。但是大家心里还是没了底:名牌产品都不可信,食用油还能怎么买、怎么吃?
因此有专家特别建议,从安全角度考虑,不要对某一种食用油太“忠实”,还是经常更换品种比较好。从本文着重讨论的食用油营养的角度考虑,答案也是一样的--任何一种油都不可能提供全面的营养,而且都是利弊兼俱,不要长期使用同一种食用油。
动物油OR植物油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过食肥肉与所谓的富贵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高发有关,所以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就告诫人们少吃肥肉和荤油。
但是少吃不等于不吃。
虽然动物油(鱼油除外)含饱和性脂肪酸,易导致动脉硬化,但它又含有对身体有益的多烯酸、脂蛋白等。以猪油为例,它还具有维持人体饱腹感、维持体温、保护皮肤、保护和固定脏器等功能。
正确的吃油方法是植物油、动物油搭配或交替食用,以植物油为主,动物油为辅。
这种植物油OR那种植物油这不是一道单选题。
各种食用油都是主要含有脂肪酸,其次为磷脂、胆固醇和维生素A、D、E等。其中对身体很重要的是脂肪酸,脂肪酸吸收是否充足、均衡,是营养健康的关键;考察脂肪酸的指标也是我们甄别油的营养价值的关键。脂肪酸包括三类,分别是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它们如同等边三角形,相互依靠、缺一不可。只有当身体里三种脂肪酸的吸收量达到1:1:1的比例时,才是完美的营养。
如果饱和脂肪酸过多,会引起胆固醇增高,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发生;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极易被氧化产生过氧化物,有潜在的致癌作用,所以过多摄入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身体不利。
有没有一种油汇集多种油的精华,实现1:1:1的“黄金切割律”呢?曾经号称“1:1:1”的某种食用油,后来被查出并未达到这一标准,只有“0.27:1:1”,而且中国粮油学会也指出,目前国内外没有一种这样的油。看来在没有“全能单品”挑大梁的局面下,各种油换着吃也算是一种办法。
精明主妇,精明买家
购买食用油时一定要在外包装上查看它的生产工艺是“压榨法”还是“浸出法”。压榨油能保留油料本身的香味,保持原料原有的营养成分,品质比较纯正,建议购买。
也不妨动用感官,从色、香、味、形几个方面考察食用油的质量。
色泽:品质好的豆油为深**,一般的为淡**;菜籽油为黄中带点绿或金**;花生油为淡**或浅橙色。
气味:蘸一点油抹在手心,搓后闻其气味,品质好的油,应视品种的不同具有各自的香味,不应有异味。
透明度:透明度高,水分杂质少,质量就好。好的植物油,静置24小时后,应该是清晰透明、不混浊、无沉淀、无悬浮物的。
滋味:用筷子蘸一点油放入嘴里,不应有苦涩、焦臭、酸败的异味。
不过在多种多样的食用油里面总有“因油而异”的个别情况。比如说色拉油应是清澈透明、无色或淡**,花生油、豆油、菜油等呈半透明的淡**至橙**,麻油则是橙**或棕色;大豆、菜籽、花生仁、芝麻等原料经初步处理得到的是毛油,色泽深、浑浊、不宜食用;如果植物油透明度差、黏度变大、有气泡,常常是变质的象征;花生油在冬天低温时会凝固成不透明状,这是正常现象,鉴别时应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食用量有所不同。如寒冬季节体内需要多产热量来保暖。而盛夏,由于天气酷热,食欲往往不好,加上因出汗饮水多冲淡了胃液,消化功能低,就应该少吃。
吃动物油好还是吃植物油好呢?其实,这是根据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习惯而决定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花生油:经常吃花生油能有效地补锌。花生油北方菜经常使用。但是,花生油非常油腻夏天吃就不是很合适。常吃花生油也比较容易上火。
食用调和油:食用调和油适用于所有日常的菜肴,具有调整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滋润肌肤、消除疲劳、改善体质、延缓衰老的作用。
橄榄油:橄榄油中含极高比例的油酸,是一种肠胃最能承受的食用油。它能使油脂降低以减少胆囊炎和胆结石的发生。无论对老人和孩子而言,橄榄油都是最佳食用油之一。
玉米胚油:该油不饱和脂肪酸高达86%,人体吸收率高达98%以上,油中维生素E的含量也高于其他的普通植物油,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冠心病和肥胖患者的理想食用油。
大豆油:大豆色拉油也是常用食用油,有一种特殊的豆香。营养成分丰富,适合体弱消瘦的人群,可增加身体的免疫力,增加体重。
以上这几种的油类是目前市场上比较流通的。“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必不可缺的调味品,看似平常,但却和身体健康休戚相关。油类选择的好,可以促进和提高我们的体质,美化我们的容颜。选“油”是一门学问。希望这篇小文对你们会有帮助噢!
吃什么油好?
1.日常饮食中食用油种类
日常饮食中的食用油,主要分为动物油(荤油)和植物油(素油)。动物油通常指猪油、牛油、羊油、鸡鸭油、鱼油和奶油等;植物油常见的则包括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芝麻油、橄榄油、棕榈油、葵花子油、棉籽油、茶油、米糠油等。
目前烹调用油一般都不直接用毛油,而是根据食用要求、方法和用途的不同,使用经再加工或精制后得到的不同用途的油品。其中主要如色拉油、高级烹调油、人造奶油、起酥油及调和油。
色拉油(亦称生菜油)和高级烹调油,它们分别用不同的原料油(如花生色拉油是用花生毛油)经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工序精制而成的。除适合于一般烹调等用途外,还特别适合于西餐中拌制“色拉”(一种凉拌菜)用。
人造奶油是脱脂牛奶以及植物油、动物油和水产油混合在一起并借助于适当的乳化剂使之形成稳定的乳液后,再将乳液加工成所需稠度的可塑性或流动性的食用油脂制品。
起酥油是动、植物油脂的精炼油,经部分氢化后与部分上述油脂混合后,经一定工序制成的固体或流动状的油脂制品。
调和油是根据使用的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香味油除外)的油脂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
(1)植物油的特性
植物油主要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都较低,故植物油在室温下一般是液态的。一般认为,熔点低的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人体吸收,不容易凝固、沉淀在血管壁上。
植物油所含必需脂肪酸也比动物油高。必需脂肪酸是人体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人体一旦缺乏,生物膜结构的更新会受到影响。必需脂肪酸还能促进胆固醇变成胆汁酸盐,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淀,对防止动脉硬化有一定作用。
植物油中不含胆固醇,而含豆固醇、谷固醇等植物固醇。植物固醇不但不能被人体吸收而且还能阻止人体吸收胆固醇。
植物油和动物油是脂溶性维生素的主要来源。植物油里主要含维生素E和维生素K,这两种维生素与血液、生殖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据报道,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易氧化成过氧化酯质,能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因此,食用过多植物油并非有益无害。
(2)动物油的特性
动物油主要含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的熔点都较高,故动物油在室温下一般呈固态。一般认为熔点高的饱和脂肪酸,容易凝固、沉淀在血管壁上,导致动脉硬化。
动物油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它在人体内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但是如果中老年人血液中的胆固醇过高,容易得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
动物油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D、K、B6、B12等,这些维生素与人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关系。国外营养学者研究发现动物油中还含有“脂蛋白”,它有延长寿命的功效与作用。
动物油中的鱼油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熔点较低,通常呈液态,人体的消化吸收率为95%左右。在海水鱼的鱼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70%~80%,用它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2.膳食中动物油和植物油要有一定比例
根据动物油、植物油的特性可知,食用过多的动物油会导致高血压和肥胖病.并发生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症状;但是食用过多植物油也不适当。因为,植物油中主要成分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易氧化成过氧化酯质,可增加饮食致癌的危险性。为了身体健康,应适当取舍荤素油的利弊,要荤、素油兼食。按照我国营养学家的意见,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认为食物中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应该保持一定比例,荤、素油应按1:2搭配食用较为合适。
专家说,色泽越浅、越纯的食用油越好。
2004年12月27日, 卫生部通报了2004年植物油国家卫生监督抽检情况,不合格率为9.1%。其中包括著名的金龙鱼大豆色拉油、福临门纯正大豆色拉油、金象大豆色拉油,这些品牌的一些批次的产品因酸价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被卫生部责令收回。
卫生部公告一出,市场上立刻出现了连锁反应,一些超市将相关产品撤下货柜。最着急的是老百姓,家里长年吃的就是这些品牌,这些油不合格,会对身体造成什么不利影响呢?因此,不少消费者产生了“我应该吃什么油”的困惑。本报记者就此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
植物油近一成不合格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根据2004年国家卫生监督抽检工作,卫生部组织北京、天津、吉林、山西、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南、云南、陕西、甘肃、新疆等13个省(区、市)卫生行政部门对生产企业和市售的植物油进行了卫生监督抽检。主要针对酸价、过氧化值、浸出油溶剂残留量等三项主要的卫生安全指标。依据国家制定的食用植物油相关卫生标准判定,抽样合格率为90.9%。
卫生部在公告中提到了“酸价”、“过氧化值”、“浸出油溶剂残留量”这三个非常专业的名词,这些指标不合格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本报记者访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系教授陈敏。
陈教授说,酸价是油脂精炼程度和品质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油脂不管来源于动物还是植物,其化学成分都是甘油三脂(主要为高级脂肪酸甘油脂)。油脂的酸价超标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油脂加工中脱酸工艺不达标,二是储藏中条件控制不当发生氧化或水解反应,从而产生羧酸,导致酸价超高。反复多次使用的食用油或已经酸涩的“哈喇味”油,其酸价会升高许多。
油脂氧化后产生的某些物质会影响健康,所以过氧化值和酸价两项指标越低越好。食用油酸价超标,意味着油开始腐败变质。吃了变质的食用油,不仅没有营养,弄不好还有可能引起食物中毒。过氧化值严重超标则可引起腹泻等胃肠不良反应,进而损害肝脏;同时也对心血管病、肿瘤等慢产生诱发作用。“浸出油溶剂残留量”超标,说明在食用油的生产过程中有机溶剂除得不干净。
著名品牌酸价高是怎么回事
这次,几个著名品牌因酸价超标被列入了黑名单中:它们是福临门纯正大豆色拉油,规格为1.8升/桶,生产日期为2003年11月26日,酸价为0.45(酸价单位是mgkoh/g);金象大豆色拉油,规格为5升/桶,生产日期为2003年12月15日,酸价为0.50;金龙鱼大豆色拉油,规格900毫升/桶,生产日期为2004年4月24日,酸价为0.50。据记者了解,色拉油卫生标准规定酸价不得超过0.3。
从2004年10月1日起,国家对大豆油、花生油实行了新的标准。新标准把食用油分成一到四级。分别相当于原来的色拉油、高级烹调油、一级油和二级油。一级油的旧标准是0.3,新标准是0.2;二级油的旧标准是0.5新标准是0.3;油的新旧标准都是1.0,四级油的旧标准是4.0,新标准是3.0。
此次三种色拉油被查出有问题,但它们的酸价都在0.5以内,这比三四级油的国家标准低得多。一些企业也因此为自己鸣不平。
陈教授说,被检出问题的色拉油酸价的确是超标了一点,从感观上对油没有什么影响,油也还未出现会危害健康的腐败,所以即使是以往食用过这些色拉油的消费者也不必过于担心。而且,中国人不喜欢生吃油,酸价高,低沸点物质也会增加,加热时有害物质会挥发掉一部分。
但陈教授也表示,尽管这三家的超标油从目前的数据看来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带来明显危害,但企业还是应该反省自己,严把质量关。“因为你在商品上标明的是色拉油。色拉油是能生吃的油,必须保证无色无味,不加热就能食用,酸价当然就要低。所以产品必须严格精制,如果你的色拉油精制或储藏得不到位,酸价超标了,当然就不应该”。
三家企业反应不一
卫生部公告引起市场震荡后,这几家企业迅速做出了不同的反应。“金龙鱼”所属的嘉里粮油有限公司在声明中说,全部回收不合格批次产品,并迅速查明了“被卫生部抽检判定酸价超标”的产品的去向,经查实此批次产品全部在东北,未销往全国的其他省份。同时他们在第一时间着手对全国八家生产企业的金龙鱼产品进行全面复检,目前尚未发现其他不合格的产品。
同时,上海福临门食品有限公司也紧急对“被判定酸价超标”的产品流向进行了调查,并已决定把该批次产品全部撤架。
不过,“金象”所属的正大集团(天津)实业有限公司的态度较为激烈,称卫生部的抽检程序及报告发放等环节不符合有关规定。正大集团在声明中说,“金象”牌小包装油是国家免检产品。“金象”还呼吁,请部门应该多多检查、管理一下自由市场里随处可见的地沟油、掺油和反复使用的劣质油。
食用油别一次买太多
陈教授提醒,消费者在选购和使用食用油的时候要加以注意。首先要谨慎选购食用植物油。在选购食用油时,应详细看清每瓶油的标签、品牌、配料、油脂等级、产品标准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消费者还可通过气味、色泽、透明度和沉淀物四方面鉴别食用油优劣。
首先是气味,不同品种的食用油有其独特的气味,但都无酸异味;
二是色泽,一般高品质食用油颜色浅,低品质的食用油颜色深(香油除外),加工出来的劣质油比合格食用油颜色深;
三是透明度,高品质食用油透明度好,无混浊,如果油中水分多,或油脂发生变质,或掺了的油脂,油质就会浑浊,透明度低;
四是沉淀物,高品质食用油无沉淀和悬浮物,黏度小。
消费者在使用植物油时,也要注意油贮存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南方最长不应超过一年。有的人看超市里卖特价油,一次买好几桶,存放在家中;或一瓶油开封后一年半载用不完;或将油放在离灶台很近的地方,这都容易引起油的氧化反应,使原本合格的酸价升高,腐坏变质。所以油最好买小包装,买回去别在热源边放置太久,应放在避光阴凉的地方保存。
陈教授特别提醒说,那些卖油炸食品的小摊点,油反复使用,这样的油其酸价会达到十几。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提倡少吃油炸食品的一个原因。此外,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如发现油有异样颜色,闻之有异味或加热时出现过多的泡沫,还伴有呛人的油烟味,那么这种油都是劣质油或变质油,很可能是地沟油、垃圾油,绝对不能食用
吃什么油对健康最有利?
关于食用油与健康的关系,特别是在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方面,不得不从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七国研究”谈起。这是一项涉及希腊、意大利、荷兰、芬兰、前南斯拉夫、日本、美国七个国家15个人群的研究,观察了12000多人,研究对象是膳食脂肪与血脂之间有什么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凡是该地区居民膳食中的饱和脂肪酸吃得越多,血里的胆固醇含量就越高,随之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也高。值得注意的是,七国中吃地中海膳食———也就是以橄榄油为主要食用油的人群,各种原因总的死亡率或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其他人群。究其原因,是因为橄榄油中含饱和脂肪酸少,含单不饱和脂肪酸高达70%以上。后来的研究证明,用单不饱和脂肪酸替代膳食中的饱和脂肪酸时,可观察到能降低血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同时,升高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起到理想的调节保护作用,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也就是说在一级预防中有重要意义。
值得高兴的是,盛产于我国江西、湖南等地土生土长的野茶油,从成分到质地完全可与地中海的橄榄油媲美。野茶油的开发利用,必将对促进人民健康做出贡献。
野茶油对心血管病患者有用吗?答案是肯定的。法国科学家曾进行一项“里昂心脏研究”,对605名已经得过一次心肌梗死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用地中海膳食,对照组用心脏病膳食,观察包括心绞痛等大小心血管发生的次数。经过27个月的研究,发现研究组发生的明显减少,危险减少37%,说明地中海膳食对心血管病患者的二级预防也有保护作用。专家们复习了大量的文献,认为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除了前面提到的调节脂蛋白之外,还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这对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利;另外它也可减少血栓形成的几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当前中老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还有年轻化的趋势。据2004年10月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的调查资料,成人中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18.6%,患病人数约1.6亿。怎样遏制这些慢性疾病迅速上升的势头?选用野茶油等健康的食用油,应该说是既有效又适合我国经济水平的途径之一。
怎样选择野茶油?我国的野茶油已有2300年以上的食用历史,距今3000年前的《山海经》已有记载,《本草纲目》对其药用价值也有阐述,再加上现代医学的内涵,当我们明确它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作用之后,当您决定将其纳入膳食中时,请注意以下问题:
1、不要简单按产地来选择,也不要误以为价格越贵,品质越高,而要关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应超过75%(有的产品甚至高达79%)。有些产品经过勾兑,使单不饱和脂肪酸低于50%,则必然对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2、要看是否含有欧咪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野茶油与橄榄油一样,均含有以上成分,数量虽不多却难能可贵。且欧咪伽3和欧咪伽6的比值可达到1∶4的理想水平,对人体有益。
3、要看是否含有维生素E。维生素E是抗氧化剂,可以减少氧化型LDL形成,降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性。
由此可见,在选择食用油时,最值得关注的是营养成分。相信随着营养标签制度的完善,消费者可以科学、明智地选择理想的产品。
请问调和油的用法与普通豆油的区别?
调和油
即用几种脂肪酸组成不同的油脂调配成的油脂制品,它可以有助于改善油品的营养价值或风味。调和油
有以下几种类型:
(1)营养调和油(或称亚油酸调和油),一般以向日葵油为主,配以大豆油、玉米胚油和棉籽油,调至亚油酸含量60%左右、油酸含量约30%、软脂含量约10%。
(2)经济调和油,以菜籽油为主,配以一定比例的大豆油,其价格比较低廉。
(3)风味调和油,就是将菜籽油油、棉籽油、米糠油与香味浓厚的花生油按一定比例调配成"轻味花生 油",或将前三种油与芝麻油以适当比例调和成"轻味芝麻油"
(4)煎炸调和油,用棉籽油、菜籽油、和棕榈油按一定比例调配,制成含芥酸低、脂肪酸组成平衡、起酥性能好、烟点高的煎炸调和油。上述调和油所用的各种油脂,除芝麻油、花生油、棕榈油外,均为全炼色拉油。
可以吃的油都叫食用油(菜油、花生油,茶油、麻油等),而调和油是食用油的一种,主要是以菜油为主,再加以花生油等种油在里面,从而形成人每天所需的营养成份在里面,平衡人日常所需的加工油,主要是父概念和子概念的差异,如车,那就包括,小汽车,货车、公交车等
1. 按新国家标准分:一级油、二级油、油、四级油。
调和油不是油的等级,它通常是由两种以上的食用油调和而成的。各企业生产的调和油多是执行其各自的企业标准,用菜籽色拉油、大豆色拉油和花生油、芝麻油按照一定比例调和在一起制成的。
2. 按油的品种分:
1、动物油脂
2、植物油脂: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调和油、芝麻油、玉米油、红花籽油等。
3. 按脂肪酸类别分:
1、饱和脂肪酸类油脂:动物油脂;
2、单不饱和脂肪酸类油脂:菜籽油、橄榄油等;
3、多不饱和脂肪酸类油脂:葵花籽油、大豆油、玉米油等
4. 精炼油/精制油、高烹油、色拉油、调和油有何区别?
精练油/精制油是一个习惯性说法,国家并无明确规定,通常说的精炼油/精制油介于一级油和高烹油之间、质量不够稳定。
高烹油和色拉油是在二级油、一级油的基础上再进行加工而得的。相比较来讲,色拉油比高烹油要高级一些。色拉油的烟点要高于高烹油,色拉油颜色略浅,气味更好,在0度以下冷却5.5小时不凝固。
调和油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油根据一定比例调配而成的油种,现在市场上的调和油大多由菜籽色拉油、大豆色拉油添加花生油、芝麻油调配成,不仅香味好,而且营养较为全面。
5、哪种油脂具有多种营养功能?
油脂中具有多种营养功能的是食用调和油。调和油顾名思义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油品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调配而成的。常见的调和油由菜籽色拉油、大豆色拉油、花生油、芝麻油三种油按一定比例调和在一起,能够扬长避短,保持营养和必须的脂肪酸,从而有利于健康。在口感上具有香醇可口的气味和滋味,具有花生油和芝麻油的复合香气,绝无菜籽油的气味,可增进食欲。
6、从健康角度出发,如何选择适宜的食用油?
营养保健专家指出,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如红花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适量(每日1-3汤匙)食用,对心脏病患者有益,但食用过量却可导致某些癌症及胆结石。因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容易遭受氧化破坏,而可能成为某些心脏病和癌症发病的诱因。
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橄榄油、菜籽油、茶籽油,多作烹饪用油,其中,以橄榄油为最好,它不但不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而且可增加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
7、食用油是否越清澈越好?
很多人吃油都有这样一个误区,即越清澈的油品质越高,越益于人体健康。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
食用油精炼的程度越高就越呈现清澈透亮,但在精炼的脱胶、脱酸、脱溶等过程中,在脱去损害健康的杂质如黄曲霉素等的同时,油中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等成份也被除掉了。如果将油中所有的杂质都脱去,此时的精炼油就如同蒸馏过的纯净水一样,不再向人体提供任何营养成份。福临门精炼食用油工艺用长混技术,经过八脱精炼的油品,能全面地脱去对人体有害的杂质,同时有效地保存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份。
8、同一规格油品的液面高度为何有所不同?
造成灌装油液位线不一致的原因有三:
①包装容器的容积有差异:如PET瓶,其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会发生容积变小的现象,故先生产的瓶与后生产的瓶容积不一样;
②油品温度:温度对油的体积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油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十分明显。通常温度越高,油的密度越小,相应体积就越大,反之则越小。所以冬天生产出的油与夏天生产的油液位线肯定不同。
③灌装精度:由于连续生产,不同瓶的油由不同的灌装头灌装。而不同的灌装头有着不同的灌装精度。
---------------------------------------
补充知识:
什么是油脂?油脂对人体有何作用?
油脂是天然有机化合物的一类,其化学组成为甘油三酸酯的混合物。它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组成自然界的三大营养成份。
人体摄入油脂有四大作用:
1.为人体提供热量;
2.提供人体无法合成而必须从植物油脂中获得的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等);
3.供给脂溶性维生素(VA、VD、VE、VK);
4.提供食品风味和制作功能(烘焙用油、麻油香味等)。
什么是调和油?
调和油又称调合油,它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调和油澄清、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凉拌用油。调和油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还可配有精炼过的米糠油、玉米胚油、油茶籽油、红花籽油、小麦胚油等特种油脂。其加工过程是:根据需要选择上述两种以上精练过的油脂,再经脱酸、脱色、脱臭、调合成为调和油。调和油的保质期一般为12个月。目前调和油只有企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家用食用油可分为普通食用油、高级食用油两大系列以及调和油、煎炸油、猪油等几种专用食用油。根据原料品种不同,又可分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棉籽油、葵花籽油、米糠油、橄榄油等品种。
与高级食用油相比,普通食用油质量要求较低,一般是将毛油经过滤除杂、脱胶(或脱酸)、脱水(或脱溶)等简单加工制得。普通食用油可分为一级油、二级油、一级油的色泽、杂质、水分、酸价等指标都优于二级油,所以只要条件许可,一般家庭选油起码应选一级普通食用油。
高级食用油主要是指高级烹调油和色拉油,两者品质和外观相近,主要区别在耐低温和用途上。色拉油在0℃下冷藏5.5小时仍澄清、透明,而高级烹调油就可能出现混浊,色拉油主要用于凉拌蔬菜、调配色拉、蛋黄酱等生冷食品,在5-8℃下能保持流动性,而烹调油主要用于家常炒菜。由于饮食习惯等原因,我国色拉油的市场份额不大。橄榄油是色拉油中的佼佼者,不仅有独特的香味和色泽,还有独特的脂肪酸组成,被认为是一种健康的食用油,但由于橄榄油主要依赖进口,价格较高,消费受到限制。
调和油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用油经科学调配而成的高级食用油。市场上常见的调和油,一种是根据营养要求,将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按一定比例调配而成的。另一种调和油是根据风味调配而成,适合讲究菜肴风味的消费者食用。
花生油是世界上五种最重要食用油之一,取自花生仁,仁中含油44%-55%。
花生油呈浅**,透明而芳香,味美,是优良的食用油脂,广泛应用于食品、罐头及人造奶油、煎炸油及起酥油等的生产。花生油氢化后可作代可可脂。"浓香花生油"用特种工艺生产,不经任何化学试剂处理即可直接食用,气味芳香,晶莹剔透,实现了人们返璞归真的愿望。
豆油适合炸食物,花生油适合炒菜,因为比较香,但炸东西容易糊。调和有就是把几种油调在一起,既能炸又能炒。单不饱和脂肪酸越多油的质量就越好,依此标准,橄榄油〉葵花油〉花生油〉调和有〉大豆色拉油。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最好使用橄榄油,欧美国家都用它。不然就用花生油也比较好,油炸食品最好用豆油,产生的致癌物少
调和油又称高合油,它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调和油澄清、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凉拌用油。调和油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还可配有精炼过的米糠油、玉米胚油、油茶籽油、红花籽油、小麦胚油等特种油酯。其加工过程是:根据需要选择上述两种以上精炼过的油酯,再经脱酸、脱色、脱臭、调合成为调和油。调和油的保质期一般为12个月。目前调和油只有企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今后,调和油的发展前景是好的,它将成为消费者喜爱的油品之一。
色拉油是一种用菜籽油或豆油、棕榈油加上各种中介质,经过脱色、脱酸、脱臭后精炼而成,色拉油在卫生条件方面更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加热后不起沫、不冒烟、无色无味,一直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调和油则在卫生基础上,对油的营养又有更高的要求,一般是在菜籽油里兑上一定比例的花生油加与调和,达到增加香味的效果,在配方上也不断有改良,品种很多。中国食用油市场逐渐从毛油时代进入色拉油和调和油时代。
花生油的理化常数:
相对密度(d20℃4℃) 0.9110-0.9180
折光指数(n20℃D) 1.4680-1.4720
粘 度(E020℃) 10-12
凝固点(℃) 0-3
碘值(g碘/100g油) 94-96
皂化值(mgKOH/g油) 188-1
不皂化物(%) 0.3-1.0
总脂肪酸含量(%) 94.96
花生油的脂肪酸组成(%):
软脂酸 约13
硬脂酸 3-5
花生酸、山嵛酸、木焦油酸 6-8
油 酸 37
亚油酸 38
花生油中所含脂肪酸的特点是含十八碳以上的饱和脂肪酸比其它植物油脂多,因此它的混合脂肪酸很难溶解于乙醇,在较低温度(10℃以下)发生混浊甚至凝固。
纯净花生油的脂肪酸在70%乙酸溶液中的混浊温度是39-40.8℃,用此温度可以鉴定花生油是否纯品。
花生油是优质烹调油和煎炸油,在油酸-亚油酸类中,它的抗氧化稳定性较高。
二、保管方式:
一、花生油的贮藏特点
花生油在一般贮藏条件下,会发生自 动氧化酸败的过程,其变化为:自动氧化过程与季节有关,如果 开始贮藏在冬季,低温能有效地延缓解脂酶和氧的作风,随着季 节的变动、温度的上升,温度在15-30℃时,一方面由于解脂酶 作用,使油脂水解,酸值增高,另一方面空气中氧的浸入,会促使 油脂氧化形成氢过氧化物。
进入夏季室温和库罐温度超过30℃,如果存放于露天油罐或、 露天堆场,每天受到阳光的曝晒,在这种情况下,环境因子会促 使油脂的氧化过程加速。 特别是在阳光中在紫外线或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当超过 50℃的幅射温度时,过氧化物和氢过氧化物,将进一步分解再经: 分子重排成醛、酮,使贮藏的油脂酸败。
二、花生油的贮藏措施
(1) 温度 把花生油在低于15℃的温度下,充满容器密闭贮藏, 否则解脂酶和氧将对油起作用,结果是酸值和过氧化值增高,要 符合这种贮油条件;贮备油库要建于地下。因为在4米以下的地 温,常年均在20℃以下。
(2) 对长期贮藏的花生油,可添加0.2%的柠檬酸或抗坏血 酸,以破坏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延长贮藏期。国外出口的油中都添加这类物质,有的还添加抗氧化剂(如BHA、BHT、PG等)。
来源豆科落花生属植物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 L.的榨出的脂肪油。
性味归经淡,平。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蛔虫性肠梗阻;外用穴位注射治肠炎,地图舌。
用法用量用于蛔虫性肠梗阻为4~8两口服;用于肠炎,地图舌均为穴位注射(足三里、上巨虚),每穴1毫升。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花生油制作方法
1.筛选:先用簸箕簸出花生碎壳和柴草等,然后用圆罗筛去石块、土屑和铁类等杂物。要求筛后生仁杂质越少越好,最多不超过0.1%。
2.碾坯:可用石碾将花生仁碾碎,碾时花生仁不要铺得过厚,以免碾坯不均匀,碾出的生坯厚度在0.3~0.5毫米为好。
3.蒸坯:可用铁锅笼屉,待水烧开后将碾好后的生坯均匀平铺其上。上汽要均匀,蒸好后要求一捻见油,水分在8.5%左右,温度100℃以上。
4.装垛:蒸好后的坯子即为熟坯,要迅速包饼装垛,包饼可用单圈,饼圈上下口要对齐,铺草要均匀,熟坯装好后要压实踩平,使中间略高。要求包饼要快而平,装垛要正而直,以达到保持饼温和延长压榨时间的要求。
5.头道压榨:人力螺旋榨要放在保温的房间内,饼装好后要立即压榨,要步步压紧,轻压勤压,一般达到出油90%左右时,拆榨,卸饼,并用弯刀刮去饼边(不应同饼一起粉碎,最好掺到生坯中去,再进行头道压榨)。
6.粉碎压坯:将刮去饼边的头道饼用石碾进行粉碎,使通过3目的筛子,直至全部筛过为止。
7.二次压榨:操作均同前述。
8.两次压榨所得的毛油合并过滤,滤后的花生油即可食用。滤渣可掺入生坯中重复进行压榨。
产品特点:花生油由20%饱和脂肪酸和80%的不饱和脂肪酸所组成,其中主要是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碘价约80~110,属于干性油,油色淡黄透明,有香味,是一种优质的烹调用油。
色拉油俗称凉拌油,是将毛油经过精炼加工而成的精制食用油,可用于生吃,因特别适用于西餐“色拉”凉拌菜而得名。
色拉油呈淡**,澄清、透明、无气味、口感好,用于烹调时不起沫、烟少,在0度条件下冷藏5.5小时仍能保持澄清、透明(花生色拉油除外),除作烹调、煎炸用油外主要用于冷餐凉拌油,还可以作为人造奶油、起酥油、蛋黄酱及各种调味油的原料油。色拉油一般选用优质油料先加工成毛油,再经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蜡、脱酯等工序成为成品。色拉油的包装容器应专用、清洁、干燥和密封,符合食品卫生和安全要求,不得掺有其它食用油和非食用油、矿物油等。保质期一般为6个月。目前市场上供应的色拉油有大豆色拉油、菜籽色拉油、葵花籽色拉油和米糠色拉油等。
色拉油的营养特点
色拉油(salad oil)一词源于西方,顾名思义,色拉专用油;色拉(salad),西方人以生蔬菜为主料,辅以各种调味品的凉拌菜,为了增加营养,需要在上面涂上油状涂布物,这就是色拉油。为了保持蔬菜固有的色泽和味道,这种油需要无色无味;又因凉菜做好之后常常需要冷藏,因此,低温时不能出现凝浊现象,4.4℃须维持透明液体状态。因此,色拉油需要尽可能去除植物毛油中的非甘三酯成分,一般只能是植物油。
烹调油,又叫烹饪油、炒菜油,可以是植物油也可以是动物油(这里指的是植物油)。烹调油应该是常温下呈液态,流动性好,富含油脂固有的营养成分,无令人讨厌的气味,严格地说,与煎炸油是不同的。煎炸油最主要的特征是:长时间高温(160℃-180℃)不易劣变,即不发生热氧化和水解等。
在欧美地区,烹调油、煎炸油均饮食在不同物性的起酥油范围之内,而色拉油专指液态凉拌油。在日本,烹调油、凉拌油(色拉油)、煎炸油等,专用性强,各自的特性差异较大。
我国目前的食用油按国家标准来说有食用一级油、二级油、高级烹调油、色拉油等等。就目前大多数地区的消费档次而言,食用油还没有区分出烹调油、凉拌油(色拉油)等,多数地区的饮食习惯,食用油主要是烹调用,即炒菜用,因此主要是烹调油。近几年来,随着油脂精炼生产线的引进和国产精炼设备的不断成熟,色拉油以及各种企业标准的精炼油产量不断提高,再加上一些厂家的广告效应,有些城市及地区食用油消费逐渐转向色拉油等精制油,这说明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追求更精更纯的食品。但从营养的角度来讲,拿来色拉油作烹调油,是不是合适,值得探讨。
从化学角度讲,现有绝大多数天然油脂95%以上是由饱和及不饱和程度各异的脂肪酸甘油三酯(甘三酯)组成并伴有少量种类繁多的类脂物质。这些类脂物主要包括磷脂、游离脂肪酸、甾醇及甾醇酯、维生素、色素、萜烯类、蜡、脂肪醇、烃类等,它们绝大多数对人体有益无害,但仍有些成分及有些油料的油含有毒成分是一定要去除的。从毛油到色拉油,一般需要经过脱胶(脱磷)、脱酸、脱色、脱臭,有些油品还需脱腊等工序的处理。经过这些精炼过程之后油脂的主要类脂物成分和其中的营养成分的含量会发生系列变化。
菜油虽然不是很香,但是很营养很健康
什么牌子的花生油比较好
不要光看牌子,要看实用价值.
如何选购保健营养的食用油
豆油、菜油、生油、麻油、玉米油、橄榄油、调和油,超市里五花八门的食用油常让马大嫂们挑花了眼,都夸自家的品牌油保健且富含营养,那阿拉究竟该买什么油?
有促销广告推崇1:1:1的调和油,即食油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应各占33%。但国际营养专家们认为理想的比例是1:6:1,因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坏胆固醇LDL的数量和氧化可能平稳血压和增加好胆固醇HDL的数量,阻止血块凝结和血栓形成,而饱和脂肪酸则反之,有可能增加血压升高和血块形成的积率。肥肉、奶油、棕榈油、椰子油等富含饱和脂肪酸,橄榄油和加拿大菜籽油等则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而多不饱和脂肪酸虽是必须脂肪酸(主要分ω6脂肪酸和ω3脂肪酸两种),但ω6和ω3脂肪酸的比例也应调整适当,理想值应小于4:1,而大多数中国人的烹调油以富含ω6脂肪酸的豆油、生油、玉米油为主,很少吃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鱼油、亚麻籽油和菜籽油,无疑不利健康。
食用油对人体是否会带来负面影响,往往还与烹饪习惯有关,油脂若经长时间高温煎炸等深度氧化后会分解出100余种挥发物质,部分有毒性甚至易致癌变,故应选购发烟温度较高的精炼植物油(230℃),如玉米胚芽油、豆油、棉籽油、花生油、棕榈油等作煎炸油。目前选用具有高抗氧化能力的玉米胚芽油为原料而精炼加工成的首批高烟点(240℃)家庭专用融氏煎炸油已投产应市。
理想比例的出台,无疑为新一代科学调和油的研制投产指明了方向,橄榄油虽属较为理想的烹饪油,但价格校昂贵,难以普及推广,除了脂肪酸含量外,豆油钙质高,菜油含铁量多,玉米油和花生油则维生素E含量丰富,专家还建议,除了培养少食煎炸起酥食品和快餐油炸食品的饮食好习惯外,交替使用这些营养价值各有特点的食用油,也是一种好办法。
如何选用食用油,如何鉴别食用油的质量,如何识别食用油的真伪呢?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负责人解释说,从维护人体健康出发,选择食用油,可少吃动物油,提倡吃植物油,尤其多吃茶油、橄榄油、菜籽油。吃油的量一般提倡每人每天不要超过25克(半两),每月每人不要超过750克为宜。
在伪劣品鉴别方面,老百姓要留心:一些地区的植物油市场上,以次充好、以充真的情况较为严重,如将毛油当一级或二级油进行销售,将低价位的植物油掺入高价位植物油中进行销售,如在香油中掺入低价油进行销售,以牟取暴利。
消费者在购买食用植物油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别:
一看色泽:一般高品位油色浅,低品位油色深(香油除外),油的色泽深浅也因其品种不同而使同品位油色略有差异。
二看透明度:一般高品位油透明度好,无浑浊。
三看有无沉淀物:高品位油无沉淀和悬浮物,黏度小。
四看有无分层现象:若有分层则很可能是掺的混杂油(芝麻油掺较多)。
五闻:各品种油有其正常的独特气味,而无酸臭异味。
六查:对小包装油要认真查看其商标,特别要注意保质期和出厂期,无厂名、无厂址、无质量标准代号的,千万要特别注意,不要上当。
炒什么菜,用什么油
菜籽油适合煎炸 大豆油适合炖炒 橄榄油适合凉拌
如今的超市货架上都摆放着品种繁多的烹调油,什么色拉油、调和油、橄榄油、红花油、葵花籽油、玉米胚芽油等,让消费者眼花缭乱。实际上,各种烹调油都有自己的营养特点,许多方面难分高下。只要使用得当,就可以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健康。
色拉油:可以生吃
色拉油是一类油脂的总称,原料一般是大豆和菜籽,其颜色很浅,气味较淡,杂质极少。色拉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需达到80%以上,而饱和脂肪酸含量很低,另外维生素E含量也比较丰富。色拉油可以生吃,也可以用来烹调菜肴,其中菜籽色拉油富含油酸,热稳定性好于大豆色拉油,适合作为日常煎炒用油。大豆色拉油富含人体所需的亚油酸,含量可达50%以上。但大豆色拉油不耐高温,所以不适合用于强火爆炒和煎炸食品。
花生油:挑选品牌
高级花生油是较高档的烹调油,含有独特的花生气味和风味。花生油的脂肪酸组成比较独特,所以在冬季或冰箱中一般呈半固体混浊状态。它的浑浊点为5℃,比一般的植物油要高。花生容易污染黄曲霉,黄曲霉所产生的毒素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因此粗榨花生油很不安全。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到正规商店或超市,挑选有品牌保证的高级花生油。花生油富含单不饱和酸和维生素E,热稳定性比色拉油还要好,因此是品质优良的高温烹调油。
茶油:预防心血管疾病
我国有些地区盛产茶油。茶油的脂肪酸构成与橄榄油有类似之处,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主要都是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占73%之多。亚油酸含量仅为16%。由于茶油的脂肪酸比例合理,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益,因而为营养学界所重视。
未精炼的茶油有令人不舒服的气味,必须精炼之后才能食用。精炼茶油的风味良好,耐储存,耐高温,适合作为炒菜油和煎炸油使用。喜欢使用橄榄油的家庭可以用茶油作为替换品。
玉米油:降低胆固醇
玉米油也称为粟米油、玉米胚芽油。它是从玉米的胚中提取的油脂。其脂肪酸组成与葵花籽油十分类似,不饱和酸占85%,主要是油酸及亚油酸,其比例约为1∶2.5。因其降低胆固醇的功效优于大豆油、葵花油等高亚油酸的油脂,所以玉米油被认为是高营养价值的油脂。玉米油澄清透明,可以作为色拉油使用,用于制作凉拌菜和色拉等食品。同时,玉米油的热稳定性很强,可以用于炒菜和煎炸。
黄油:老人最好别吃
黄油含脂肪80%以上,油脂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60%以上,还有30%左右的单不饱和脂肪酸。黄油的热稳定性好,而且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香气浓郁,是比较理想的高温烹调油脂。其中维生素E含量比较少,却含有相当多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D。然而,由于其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还含有胆固醇,因此老年人和高血脂患者不应选用它作为烹调油。
调和油:最适合日常炒菜
调和油也是一类油脂的总称,它们是用几种高级烹调油经过搭配调合而成的,其中以大豆油和菜籽油为主,加入少量花生油以增加香气的调和油比较常见;也有以葵花油和棉籽油为主的调和油。调和油的营养价值依原料不同而有所差别,但都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调和油具有良好的风味和稳定性,价格合理,最适合日常炒菜使用。
葵花籽油:不宜用于煎炸
葵花籽油也叫向日葵油,它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5%,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和亚油酸的比例约为1∶3.5,是高亚油酸的油脂,与玉米油的成分比较相似。葵花籽油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和抗氧化的绿原酸等成分,营养价值较高。葵花籽油呈淡琥珀色,精炼后呈淡**,有独特的香气。精炼向日葵油适合温度不太高的炖炒,不宜用于煎炸食品。
橄榄油:凉拌增加独特风味
橄榄油在各种烹调油中价格最为高昂,因为我国所销售的橄榄油主要靠进口供应。橄榄油的优势在于,其中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据研究证实,亚酸、亚麻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在体内引起氧化损伤,过多食用同样不利于身体健康;饱和脂肪酸容易引起血脂的上升。作为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酸则避免了两方面的不良后果,而且具有良好的耐热性。橄榄油具有独特的清香,可用来炒菜,但用于凉拌会食物增加特殊的风味。
红花油:适合炖煮
红花油取自红花的种籽,其中含有73%—79%的亚油酸,13%—21%的油酸,其余为10%左右的棕榈酸和硬脂酸。红花油中的天然抗氧化剂含量很低,因此容易酸败,除非加入人工抗氧化剂。
红花油热稳定性很差,最好用来制作凉拌菜和煮炖菜等。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现在有些“植物奶油”或“植物黄油”是用大豆油经人工加氢制造的产品,其口感和烹调效果类似黄油,脂肪酸比例也类似黄油。其中不含有胆固醇,却含有不利于健康的“反式脂肪酸”,营养价值较黄油更低,儿童和老人最好少食用。
煎炸、凉拌应用不同的油。
转基因食品,就是指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把动植物的基因加以改变,再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食品种类。许多人已经知道,所有生物的 DNA上都写有遗传基因,它们是建构和维持生命的化学信息。通过修改基因,科学家们就能够改变一个有机体的部分或全部特征。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