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高温合金价格_高温合金涨价
1.数控等离子切割机价位多少 切割6-12mm 碳钢板
2.章守华主要经历
3.3D制造为飞机"打印"中国零件是怎么回事?
4.不锈钢期货即将上市,一文了解不锈钢产业!
数控等离子切割机价位多少 切割6-12mm 碳钢板
您好,这个不确定,和您切割的工件大小,精度等有很大关系。
大致分类有几种:
1、小型便携式:大约4万元左右,含等离子电源。
2、小台式数控切割机:如此板厚配上LGK-100电源,国产的价格也会达到7-9万。电源如选进口推荐海宝100A电源,如选国产推荐常州泛洋或者成都华远。
3、小龙门式数控切割机:大约在10-20万。
4、标准龙门式数控等离子切割机:大约18-30万,价格视配置而定。
章守华主要经历
章守华
章守华,金属材料科学家,冶金教育家,北京钢铁学院金属材料系(现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和金相热处理专业的主要创建人和开拓者。他在适合我国条件的合金钢新钢种的开发;在发展快速凝固技术,开拓新型高温合金;在相变和强韧化研究;在大型轧辊的研制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他教书育人,培养了一批金属材料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中文名:章守华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省苏州市
出生日期:1917年10月26日
职业:科学家,教育家
毕业院校: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
主要成就:198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代表作品:《金属热处理》;《合金钢》
人物简历
1917年10月26日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39年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矿冶系毕业,获矿冶工程学士学位。
1939~1941年任四川大渡口钢铁厂实习员、工务员、助理工程师。
1942~1944年任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助理工程师。
1944~1946年美国卡内基理工学院冶金工程系研究生,获冶金工程硕士学位。
1946~1947年任美国西屋电器制造公司实习工程师。
1947~1948年任美国卡内基理工学院金属研究室研究助理。
1949~1952年任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后改名为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矿冶系副教授、教授。
1952~1966年任北京钢铁学院金相及热处理系、工艺系(含金相热处理和压力加工两个专业)教授兼系主任。
1966~18年任北京钢铁学院工艺系、金属材料系教授。
18~年任北京钢铁学院材料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系主任。
人物生平
早年时期
章守华,1917年10月26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的一个书香门第。他自幼勤奋好学。1935年考入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系(现西南交通大学),1939年毕业,以优异成绩获矿冶工程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应聘到四川大渡口钢铁厂、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任助理工程师。
赴美留学
1944年10月,为进一步深造,章守华怀着工业救国的爱国愿望,赴美留学,1946年获美国卡内基理工学院冶金工程硕士学位,之后,到美国西屋电器制造公司任实习工程师。1947年7月,他受聘于卡内基理工学院金属研究室,任研究助理。章守华身在美国,心系中华,时刻关心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为中国***领导的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发展而欣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前夕,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以及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良好机会,回归祖国。
回归祖国
1949年9月他受聘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后改名为唐山铁道学院),任副教授、教授。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新建了北京钢铁学院,章守华调到该院工作,先后任金相及热处理系和工艺系(含金相热处理和压力加工两个专业)教授、系主任。他以高度的热情和责任感,长期坚持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为院、系、学科的筹建和发展而辛勤劳动。18年后,章守华继续担任金属材料系(现改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系主任。1981年被聘为第一批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博士生导师。在此期间,他为整顿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科建设、促进中外交流、培养学术梯队、拓宽学科领域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担任要职
章守华自1959年起任北京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在学术界,他先后担任中国金属学会第一至第四届理事,1991年被选为中国金属学会荣誉会员。他还历任中国金属学会金属物理及金属学学术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中国金属学会材料科学学会第一、第二届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及第三届荣誉理事;北京市热处理技术协会名誉理事长等职。1989年被选为美国金属学会国际会员。
硕果累累
章守华密切结合我国冶金工业生产发展实际和材料科学发展前沿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他涉及面广,开拓性强,硕果累累。在合金固态相变研究方面,他早在1957年就发现了马氏体在奥氏体晶界及孪晶界处的不均匀形核现象。他负责的“WC-Co硬质合金力学性能研究”课题,于1987年获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他指导的“疲劳蠕变交互作用断裂特征图研究”于1988年获国家教委理论成果一等奖。
为表彰章守华在“六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合金钢及低合金钢的开发与应用”中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国家科委和冶金工业部给他颁发了“作出重要贡献的荣誉证书”。章守华自1956年以来,先后在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了有代表性的论文50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快速凝固技术与新型合金》);主编高等学校专业教材两本(《金属热处理》、《合金钢》)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卷》金属学部分;曾主编《1985年国际低合金高强度钢会议论文集》、《1986年第五届国际材料力学行为会议论文集》和《1990年国际低合金高强度钢会议论文集》等书。章守华的科研成果深受材料学界同行们的重视,曾应邀赴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讲学。
主要论著
1章守华主编.金属热处理.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1.
2吴承健,李承基,章守华.碳钢和硅钢在回火时的转变.北京钢铁学院十周年校庆科研论文集,1962:17.
3章守华,田琮,吴非文.钢中内界面对马氏体形成的影响.北京钢铁学院十周年校庆科研论文集,1962:1.
4裘尧健,傅立元,章守华等.碳及合金元素对超高强度结构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北京钢铁学院十周年校庆科研论文集,1962:127.
5章守华主编.合金钢.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1.
6章守华,孙东冶,叶田田等.LaserMeltQuenchingofFeC-BandFe-BAlloySurfaceLayer.Proc.2ndInt.Cong.onHeatTreatmentofMaterials,Florence,Italy,1982:857.
7刘慕怡,章守华.冷轧工作辊表面剥落的失效分析.钢铁,1982,17(6):55.
8章守华,何庆福,邓洋.StudyonFractureprocessofNitridedCaseson30CrMoSteelwithAcousticEmissionTechnique.Proc.MechanicalBehiourofMaterials-Ⅳ,Stockholm,Sweden,1983:811.
9王绪,章守华,崔佩庸.淬火温度对86CrMoV7钢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钢铁,1983,18(5):43.
10章守华,张弘,袁逸.DeformationandFractureofMicroAlloyed12SiMoVNbsteelwithGranularBainiteStructure.Proc.HSLA'85,北京:1985:113.
11朱辰,章守华.StrainHardeningCharacteristicsofDualphasedSteels.Proc.MicrostructureandMechanicalBehiourofMaterials,西安:1985:129.
重要贡献
70年代初,武汉钢铁公司从联邦德国和日本引进了一米七连轧机,18年下半年陆续建成投产。当时,这台连轧机组的轧辊全部依赖进口,不仅价格昂贵,而且还将受到国际风云变幻的影响。为此,立足国内,生产大型轧辊就成了当务之急。17年底,在冶金工业部的领导下,成立了邢台冶金机械轧辊厂、齐齐哈尔钢厂、武汉钢铁公司、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北京钢铁学院和机械工业部机电研究所参加的“武钢一米七冷轧机工作辊攻关组”,章守华急国家所急,担任攻关组技术总负责人之一,主持北京钢铁学院负责的实验室研制阶段的工作,对所建议的冷轧工作辊用钢的热处理极其力学性能,模拟使用条件下的力学行为;以及轧辊的检测技术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为工业性生产的中间试验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和可靠的工艺参数,并为保证产品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检验方法。1980年11月,他亲自参加了第一对国产轧辊在武钢一米七冷连轧机上的试轧,结果表明,轧辊性能良好。1982年,这一项目被正式列入“六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经攻关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出色地完成了任务。1986年,此种轧辊的国产化率达到60%,节约外汇约500万美元。1990年,不仅国产化率达到100%,而且质量也达到了同类进口轧辊的水平。为此,该项目于1987年获得冶金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章守华在完成此项攻关任务中,起到了总体技术决策人的关键作用。通过这项攻关任务,章守华培养了大型轧辊用钢及其热处理、冷热疲劳、接触疲劳、磨损、断裂等方面的学术带头人,他们现在正在继续为宝钢大型轧辊的国产化作出新的贡献。
所获成就
开发新合金
结合中国条件,开发我国的合金钢新品种,是我国发展冶金科技事业的一项基本方针,要节约镍、铬战略矿产,不能一成不变地用国外的镍铬系合金钢的传统品种。根据中国的条件及国外合金钢系列的进展,开发硅锰和硅锰钼钒系列合金钢新品种是一个重要方向。但在20世纪50年代,国内外在这方面的合金化基础研究工作却较少。章守华看到,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对于开发硅锰系新钢种具有战略意义,于1956年就开始研究硅对钢的回火转变的影响。在国内首次实验证实:硅元素阻碍马氏体分解,推迟碳化物的转变,减慢α-相的回复和再结晶进程,使它们在更高回火温度范围出现。因而含硅钢在低温回火时,有可能形成强度高、韧性好的回火马氏体组织。这个结果为以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所用火箭壳体钢(32SiMnMoV)提供了硅的作用机理,促进了该壳体钢研制成功。
从1958年开始,章守华亲自领导了以青年教师为骨干的超高强度结构钢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对含碳量在0.33%~0.63%的C.SiMn、SiMnMo、SiMnMoV、SiMnWV、CrMnMo及SiMnCrMoV等7个系统的超高强度结构钢的淬火—回火钢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获得了有重要意义的结果。首次提出淬火及低温回火的回火马氏体钢的强度极限与α-相中碳含量的定量关系,再次证实硅对回火马氏体钢强韧化的有利作用,并指出Si-Mn-Mo-V系的回火马氏体具有最佳的强度—韧性的综合性能。以上研究结果,为该课题组承担国防科工委下达的超高强度钢的研制任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后来该课题组在杨让的指导下研制成了32SiMnMoV超高强度结构钢,成功地应用于我国东方红一号卫星和尖兵一号返回型卫星发射火箭的壳体材料,为此,获得了19年国家重大技术改进成果奖三等奖。
学术带头人
随着中国国经济的发展,对量大面广的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品种质量的要求不断增长。近20年来,国外在高强度低合金钢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发展迅速。章守华站在这个领域的发展前沿,在冲压型双相钢(板卷)、非冲压型双相钢(棒材、线材、管材、钢丝和钢筋等)、无间隙原子深冲薄板钢(IF钢)和微合金非调质钢等广泛领域,发挥了学术带头人的重要作用。
双相钢是7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低合金高强度钢。它是以金相组织的特点(铁素体加马氏体)命名的,具有良好的冷变型加工强化能力(冷冲压、冷镦、冷挤压、冷拔、冷轧等),及高水平的综合力学性能的新型低合金高强度钢。
70年代出现的国际能源危机,成为促进双相钢研究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动力。为了降低汽车的油耗,必须减轻汽车的自重,提高汽车冲压钢板的强度。但是,传统的以铁素体+珠光体为金相组织特征的低合金高强度钢,在提高强度后,塑性下降,深冲性能明显变坏。而双相钢在较高强度水平下仍具有良好的冷冲压成型性。因此,在国际上,双相钢的研制受到汽车工业界的极大重视,到80年代已有小批量双相钢板卷的生产和应用,并扩展到非冲压型双相钢的研究。
章守华在80年代初就建议将双相钢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列入国家“六五”重点攻关项目,并开始组织双相钢的研究。在他和其他合金钢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冲压型双相钢(板卷)和非冲压型双相钢(管材、线材、钢丝、钢筋)分别被列入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他担任“非冲压双相钢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专题的负责人。此项专题成果,于1991年获冶金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并获第六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牌和“三秦杯”特等奖。
教育成就
深受欢迎
章守华是1952年北京钢铁学院建校的14名筹备委员之一,是金相及热处理系(现改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第一任系主任,直至年,他退居二线后,仍继续担任该系的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主任。他作为系的行政和学术的主要负责人,为教学和科研的建设和发展,特别在开拓学科新领域和培养学术带头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在教学工作中,章守华坚持教书育人,并以“严格要求,重在引导,诲人不倦,言教身教”的教风律己。他备课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讲课语言简练、条理清晰、论述透彻,板书工整,深受学生欢迎。
教材建设
章守华十分重视教材建设。50年代我国的专业课大都借用前苏联的教材。随着教学、科研实践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部提出了在消化国外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自编教材的任务。章守华作为系主任,除了积极组织领导本系的教材编写工作外,还亲自主编了我国金相热处理专业的第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教材《金属热处理》(1961年由中国工业出版社出版)。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又亲自主编了《合金钢》教材(1981年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这两本教材密切结合中国实际,内容新颖充实,理论深入浅出,条理清晰,文字流畅,受到师生好评。
要求严格
培养研究生是章守华的又一主要教学工作。他对研究生要求非常严格,注重启发引导,以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能力。他先后培养了35名研究生(其中博士生8名),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均作出了成绩,成为技术骨干。为促进全系科研工作的开展和学科领域的开拓,他的科研工作,既有合金固态相变方面的研究,又有合金钢、低合金钢新钢种、新品种的开发,更在金属间化合物、磁空溅射沉积ODS型高温防护涂层、激冷凝固技术、粉末高温合金、高温力学性能等新领域培养博士研究生,为加速北京钢铁学院材料学科在高科技领域新型合金的研究和开拓中作出了贡献。为了培养中青年教师,在教学中,章守华大胆地把中青年教师推向教学第一线。他严格要求,亲自把关,既促进了中青年教师的不断成长和教学梯队的稳定过渡,又确保了教学质量。在科研方面,他在自己开拓的基础上,放手让中青年教师做课题负责人,挑起担子,独当一面,使他们在工作中受到锻炼,迅速成长,逐步成为学术上的带头人。80年代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学术带头人,大都是章守华培养起来的。早在五、六十年代,北京钢铁学院的金相及热处理系、工艺系就是国内少数几个创办较早,师资力量较强(当时有柯俊、肖纪美、章守华、张兴钤、赵锡麟、方正知等著名教授),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之一。因此,每年都要接受来自全国其他工科院校同类专业的进修教师多人,这些教师后来都成为该专业的学术带头人。
桃李满天下
40多年来,章守华呕心沥血地认真培养人才,如今桃李满天下,园丁之功不可没。现在,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已发展成为具备博士学位授予权、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等标志高校教学及科学研究总体水平的全国先进系(1987年全国第一届研究生质量评估中,硕士点和博士点均获第一名,1989年获国家教委、国家科委联合授予的“科研先进集体”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上级的领导,系领导集体的作用和全系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外,与章守华长期担任系主任和作为学术带头人而兢兢业业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人物评价
章守华治学严谨,认真踏实,一丝不苟;为人敦厚淳朴、实事求是。他坚信,只有中国***才能领导全国人民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文化大革命”中,章守华虽深受其害,但他对党的信念始终不渝。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意气风发,老当益壮,积极地发挥着一位老教师、老专家的重要作用。
3D制造为飞机"打印"中国零件是怎么回事?
创造性地将金属铸造、锻压技术合二为一,升级3D打印技术制造出形状复杂的大型金属锻件,全面提高制件的强度、韧性和可靠性,解决常规3D打印的世界性难题……正值新春佳节,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海鸥、王桂兰夫妇开启了科研新生涯。
3D制造:3D打印的“升级版”
对张海鸥和王桂兰来说,这个春节“有点忙”。不久前他们带领的团队刚和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签署科研项目合作协议,目前正在抓紧研制一批应用于航空领域的高端金属锻件。
3D打印技术已发展近30年,由于没有锻造环节,“打印”出的制件普遍存在性能及可靠性不足、易变形等缺陷。张海鸥说,这样的制件无法满足大飞机、深潜器等高端装备对金属锻件的要求。从2009年起,他和妻子王桂兰便开始构想如何让金属3D打印制件具备锻件性能,使之能应用于高端领域。
“很多同行在这里受阻或认可了3D打印不能打印锻件的论断。”在王桂兰眼中,丈夫张海鸥偏偏要去挑战这样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事——在金属3D打印中加入锻打技术。
正是基于这一构想,张海鸥和他的团队变革了传统制造模式,将金属铸造、锻压技术合二为一,并在成形过程中融合铣削技术,创造出铸锻铣合一3D制造新模式,制造出均匀致密度高、形状复杂的金属锻件,全面提高制件强度、韧性及可靠性,解决了常规3D打印的世界性难题。
这项技术在缩短流程、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等方面效果明显。张海鸥告诉记者,以前需要8万吨力才能完成的动作,现在已降低到之前八万分之一以下的力即可完成,一台设备可以完成过去需要铸、锻、铣削等诸多大型设备才能完成的工作,实现了绿色、高效的制造目标,具有显著的技术和经济优势。
刻苦钻研:学生分成四班倒,教授始终在一线
成果振奋人心,但做科研的过程往往艰辛。
张海鸥说,有段时间旧问题刚解决,新问题又冒出来。加之此前国内外一度对3D打印技术并不看好,团队几乎得不到支持,但他和王桂兰始终没有放弃。
在王桂兰眼中,丈夫就是有着一股子武汉人“不信邪”的执拗:“他坚信这项技术具有战略价值,研发成功对全世界3D打印行业和制造业都是好事。”张海鸥带着王桂兰和学生从早到晚都在实验室反复实验、不断试错。
一张行军床,困了就在实验室里躺一躺;屋顶漏雨、地面渗水的实验室,张海鸥和王桂兰经常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学生们都是“四班倒”,两位教授却始终“在一线”。
2010年,大型飞机蒙皮热压成形模具的诞生,验证了张海鸥在3D打印中复合锻打的可行性。其后,该技术不断完善,打印出飞机用钛合金、高温合金、海洋深潜器、核电用钢等高端金属锻件,性能均稳定超过传统制件。
根据空客公司和美国GE公司对飞机和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的需求,将由张海鸥团队利用该项技术进行研发与打印。他告诉记者,中钢集团意识到该技术的革命性意义,更欣然帮他们建立工程化应用研发基地,为大飞机“打印”中国零件插上了“梦的翅膀”。
“顶天立地”做学问,锻造“创新”家风
谈及这对“教授夫妻”,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原党委书记郑思焰表示:“张海鸥和王桂兰夫妇身上最大的特点,一是敬业,二是创新。”
据了解,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也曾多次叮嘱他们,“在困难中要坚持,要用顶天立地的精神做学问。”在看过他们铸锻铣合一3D制造新技术与新设备后,周济表示,这项研究有利于我国在先进制造领域由“跟跑”向“领跑”跨越。
“别人做过的我们不做。”张海鸥认为,创新应该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必备的素质,“唯有创新才有未来,跟在别人后面难以走远。”
记者访这对“教授夫妻”时,恰逢新春万家团圆。张海鸥与王桂兰也有一段因求学而分离的“异国时光”,因此“团圆”在他们眼中显得更为珍贵。
1987年,张海鸥只身一人东渡日本“取经”,师从日本“3D打印第一人”中川威雄教授学习和研究等离子快速精密成形模具。据王桂兰回忆:6年,丈夫只回来过两次,但异国求学的付出为今日的成绩奠定了基础。“回国时,光是资料就装了31大箱,都是为了回国服务教学与研究做准备的。”
每当春节来临,千家万户贴“福”字时,张海鸥和王桂兰却会在家中挂出一个“新”字。这种“创新第一、敢为人先”的精神,激励着这对“教授夫妻”勇攀科研新高峰。
不锈钢期货即将上市,一文了解不锈钢产业!
全球首个不锈钢期货将于9月25日在上海期货交易正式挂牌上市。这是继螺纹钢、热轧卷板、铁矿石、焦炭等产业链上下游产品上市后,不锈钢期货的上市将进一步完善钢铁产业链的风险管理工具。
据介绍,上期所即将上市的不锈钢期货标的为300系的奥氏体不锈钢,交割牌号要求为国标06Cr19Ni10或日标SUS304,主要应用于家电、餐具、厨具、热水器、锅炉、食品机械等产品。
上海期货不锈钢期货合约(草案)
(征求意见稿)
交易品种
不锈钢
交易单位
5吨/手
报价单位
元(人民币)/吨
最小变动价位
5元/吨
涨跌停板幅度
上一交易日结算价±4%
合约月份
1-12月
交易时间
上午9:00-11:30,下午1:30-3:00和规定的其他交易时间。
最后交易日
合约月份的15日(遇国家法定节日顺延,春节月份等最后交易日可另行调整并通知)。
交割日期
最后交易日后连续五个工作日
交割品级
标准品为厚度2.0mm、宽度1219mm、表面加工类型为2B、边部状态为切边的304奥氏体不锈钢冷轧卷板。
替代交割品厚度可选0.5mm、0.6mm、0.7mm、0.8mm、0.9mm、1.0mm、1.2mm、1.5mm、3.0mm,宽度可选1000mm、1500mm,边部状态可选毛边(厚度升贴水、边部状态升贴水由另行规定并公告)。
质量符合GB/T3280-2015《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要求的06Cr19Ni10,或者符合JISG4305:2012《冷轧不锈钢钢板及钢带》的SUS304。
交割地点
指定交割地点
最低交易保证金
合约价值的5%
交割方式
实物交割
交割单位
60吨
交易代码
SS
上市
上海期货
据上期所公告,不锈钢期货交易代码为“SS”,交易单位为5吨/手,最小变动价位为5元/吨。最低交易保证金为合约价值的5%,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4%。
从交易时间看,合约草案规定的是上午9:00-11:30,下午1:30-3:00和规定的其他交易时间,不锈钢期货会配套晚间连续交易(俗称“夜盘”)。
全球首个不锈钢期货
不锈钢是我国特钢行业中最主要的钢铁品种,在建筑装饰、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能源发电、食品加工、环保以及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018年我国不锈钢产量达到2671万吨,是全球第一大不锈钢生产国和消费国,在世界不锈钢市场具有重要地位。
目前,国内外不锈钢市场定价体系较为复杂,国外不锈钢生产企业定价多用合金附加费的方式,即:不锈钢价格=基价+合金附加费。国内不锈钢定价方式较为多样,生产企业根据库存情况、原料价格、预期判断用一单一议、开口结算、每日调价等多种方式定价。
不锈钢行业的市场化程度高、市场主体多样、价格波动频繁,企业避险需求强烈。推出全球首个不锈钢期货,有助于规范流通秩序,促进形成公开、公平的定价机制,进一步增强我国在国际不锈钢市场的定价影响力,并为相关产业链企业提供价格风险管理工具。
上期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不锈钢期货上市后,将构建由不锈钢期货、镍期货和铬铁期货组成的完整产品链,能为上下游企业打造有效套保的工具箱。
不锈钢的起源
所谓不锈钢,钢在冶炼过程中加入铬(Cr)、镍(Ni)、锰(Mn)、硅(Si)、钛(Ti)、钼(Mo)等元素,与铁元素形成了合金,从而改善了钢的性能,使钢具有了耐腐性(即不上锈),就是我们常说的不锈钢。
不锈钢的发明和使用,要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国科学家布享利·布雷尔利受英国军部兵工厂委托,研究武器的改进工作。那时,士兵用的枪膛极易磨损,布雷尔利想发明一种不易磨损的合金钢。布雷尔利发明的不锈钢于1916年取得英国专利权并开始大量生产,至此,从垃圾堆中偶然发现的不锈钢便风靡全球,亨利·布雷尔利也被誉为“不锈钢之父”。
我国不锈钢产业发展进步较晚,建国以来到改革开放前,我国不锈钢的需求主要是以工业和国防尖端使用为主。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拉动了不锈钢的需求。进入21世纪,我国不锈钢产业高速增长。一大批国内的不锈钢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不锈钢行业中的翘楚!
分类及用途
不锈钢种类繁多,按组织结构可分为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和沉淀硬化不锈钢。按化学成分可分为铬系不锈钢、铬镍系不锈钢和铬锰系不锈钢,分别对应于美国AISI标准的400、300和200系列。其中300系列是最常用的,200系列和400系列一定程度上,是300系列的替代品。
而300系列可以简分为304、304L、316、316L、321、309S、310S等等,区分的依据是各种金属元素的含量不同,含量不同的不锈钢的特性也不相同,304和304L的区别在于碳(C)含量的不同,带L的是表示含碳低,也叫低碳,316和316L的区别也是一样。
在这么多的分类中,被选为期货交割标准品的304,其成分为0Cr18Ni9,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和机械性,因而是用途最广泛的不锈钢品种。
根据国际不锈钢论坛(IS)2017年的统计,不锈钢使用主要集中在金属制品领域,全球占比达到37.5%;其次是机械工程和建设领域,分别占比28.3%与12.3%。由于不锈钢具有耐高温、防腐蚀、使用寿命长、对人体健康无害、可100%回收等优点,其应用领域在不断扩展。
生产工艺流程
不锈钢生产主要包括粗钢冶炼、热轧、冷轧等环节。
一、不锈钢粗钢冶炼工艺流程
目前世界上生产不锈钢的冶炼工艺主要分为一步法、二步法和三步法,以及新型一体化生产方法。一步法冶炼为:铁水+AOD(氩氧精炼炉);二步法为:EAF(电弧炉)+AOD(氩氧精炼炉)。三步法为:EAF(电弧炉)+AOD(氩氧精炼炉)+VOD(真空精炼炉)。除了传统的几种生产工艺,目前一体化生产工艺,即从铁水直接到不锈钢的生产工艺,也被很多企业用,生产流程为:RKEF(回转窑电炉)+AOD(氩氧精炼炉)。
二、不锈钢热轧工艺流程
不锈钢热轧工艺是以板坯(主要为连铸坯)为原料,经加热后由粗轧机组及精轧机组制成带钢。从精轧最后一架轧机出来的热钢带通过层流冷却至设定温度,由卷取机卷成钢卷,冷却后的钢卷外表有氧化皮,呈现黑色,俗称“不锈钢黑皮卷”。经过退火酸洗,去掉氧化表面,即为“不锈钢白皮卷”,不锈钢市场流通的大部分热轧产品为不锈钢白皮卷。具体不锈钢热轧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资料来源:51bxg
三、不锈钢冷轧工艺流程
在不锈钢热轧之后,部分不锈钢热轧品直接被下游使用,部分热轧产品需要继续加工成冷轧之后再使用。
不锈钢冷轧,多用热轧厚度在3.0-5.5mm厚度的不锈钢热轧产品,经过冷轧设备的压延加工之后,生产成不锈钢冷轧产品。当前不锈钢冷轧主要生产工艺为两类:不锈钢单机架冷轧、不锈钢多机架冷轧。具体生产流程如下图:
资料来源:51bxg
在不锈钢经过冷轧之后,需要经过退火和酸洗机组。冷轧后的不锈钢退火,是通过再结晶的过程消除加工硬化而达到软化的目的;酸洗的目的一是去掉退火过程中在钢带表面形成的氧化层,二是对不锈钢表面进行钝化处理,提高钢板耐蚀性。
国内主要不锈钢生产厂家
山西太原不锈钢厂简称太钢:主要生产321、310S、409L、444、410、410S冷热轧,其中热轧卷常见尺寸有:宽度1.5和1.8米。
上海宝钢不锈钢厂简称宝钢:主要生产304、321、316L冷热轧,其中热轧卷主要以3-14厚度。
张家港浦项简称张浦:主要生产:冷轧厚度为0.3-3mm,热轧3-14mm,主要以300系为主。
青岛浦项简称青浦:主要生产304/2B冷轧。
广州联众简称联众:主要生产304冷轧厚度0.3-6mm和厚度达3-12mm的热轧。
宁波宝新简称宝新:主要生产304冷轧卷。
酒泉钢厂简称酒钢:主要生产冷热轧卷,冷轧厚度为0.8-3mnm。目前市场上冷轧多于热轧。
青山集团:旗下主要有青拓、广青主要生产300系、200系不锈钢热轧卷板。
东方特钢简称东特:主要生产304、316、321热轧卷。
甬金、宏旺:主要以轧钢为主,主要以300系为主。
不锈钢全国主要交易市场
无锡市场:南方不锈钢市场,东方钢材城,硕放,三个市场集中了全国各大不锈钢贸易商,各大不锈钢生产商,包括宝钢,太钢,张浦,联众等等的各大生产商的一级代理及核心代理几乎都集中在无锡,无锡市场的价格也在全国具有影响力。无锡周边的不锈钢各类型材,管材也在市场的影响下具备了价格及成本优势。
佛山市场:金_国际金属交易广场、全国最大的不锈钢交易中心——“澜石国际金属交易中心”、全国最大的金属材料交易市场——“顺德乐从钢铁市场”;华南最大的机械产品贸易城——“顺联机械城”、佛山市东江龙有色金属物流中心、普澜路不锈钢市场、佛山三英科力金属加工物流园。
淄博市场:周村不锈钢市场依托309国道建设,南靠胶济铁路,北接济青高速公路,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商业氛围浓厚,是全国罕见的天然商贸港口。周村近十几年来蓬勃发展的产业之一,是一个规模巨大的中国区域性的不锈钢流通中心,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不锈钢市场,辐射山东、河南、河北、天津、东北等多个省、市、地区,年交易量在30万吨左右,年总销售额达80多亿元,仅次于无锡和佛山,是中国江北最大的不锈钢产品集散地。
揭阳以黑皮为主,天津、太原、武汉、成都、上海、北京、沈阳交易量偏小
影响不锈钢价格的六大因素
1、供需关系影响不锈钢价格
供需关系密切影响不锈钢价格波动。当供不应求时,市场惜售情绪明显,价格总体维持高位。供大于求,市场库存处于高位,下游购积极性不高,厂商迫于资金压力,让利成交多现于市,市价总体将会呈现弱调。
2、国内市场竞争价格战对市价的影响分析
近年来不锈钢的产量不断创新高,但实际需求依旧有限,国内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不断压缩成本及利润空间也成为市场主要竞争手段之一。长期的价格竞争带来的是市价不断降低,但限于成本等问题,降价幅度也是有限的。
3、原料成本牵动不锈钢市场价格
不锈钢原料主要包括镍铬等材料,不锈钢价格的波动严格跟随着镍价波动,且镍价波动幅度稍强于不锈钢价格波动幅度,不锈钢价格波动滞后于镍价波动。同样铬的报价也影响到不锈钢价格。而因废不锈钢用于冶炼不锈钢也存在一定的利润,与合金产生一定的替换性,其价格波动同样影响不锈钢价格。
4、下游行业产销情况约束不锈钢市场
下游企业产销情况直接影响各地厂商出货情况。间接地关系到不锈钢价格波动。不锈钢的应用相对广泛,主要包含汽车船舶行业、家电行业、工业机械行业等。例如下滑的汽车行业销量直接影响到不锈钢的用量,并同步影响着不锈钢市场价格的走势。
5、国内外进出口
据统计2019年1-6月不锈钢进口量较去年同期下降54.8%,可见在我国不锈钢消费结构中,早期不锈钢消费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大大改善,使得国内生产的不锈钢能够以较高的价格进行销售。但另一方面不锈钢净出口面临下滑风险。更多产品转至国内消耗却难以有与之匹配需求,也密切影响着不锈钢的价格。
6、市场信心的主观影响
不锈钢市场价格同时还受市场信心影响,当利好消息传入,主流商户多对后市看好,报价有所上调,下游备货积极性增强,营造需求转好的氛围,进一步刺激不锈钢价格的上涨;反之,如多数人对后期看空,让利抛货动作频现,成交依旧不转好,市价或会再度走低。
七禾研究翁建平编辑整理
七禾网研究中心合作、咨询电话:0571-88212938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七禾网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