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最新有趣的辩题

2.油价什么时候降价

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4.为什么中东地区会战乱不止?

5.油价、化肥价大涨,全球粮价涨个不停,这会对哪些人的生活造成影响?

2014最新有趣的辩题

定西市安定区最新油价_定西油价调整最新消息92号

1 大城市该不该拒绝外来低素质人口

北京、广州等地提高外来人口进入城市的标准,减少低素质外来人口的进入。这样的举措无疑对城市的治安稳定和环境保护有好处,但是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却离不开外来人口的努力和贡献,这样“用时召之即来,不用时挥之即去”的做法合适吗?

2 国内油价是否应该与国际接轨

二00六年中国油价跟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而上涨,几大石油公司认为国内油价应该与国际接轨,但是从二00六年下半年始至今,亦是国际油价掉头向下的半年多时间里,中国一贯持之的“小步快走”调价战略却一直按兵不动,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与国际接轨,可以使国内油价调整更合理,不与国际接轨,决策者们可以根据国内的现实情况进行调节

3 春节等传统中国节日是否应该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支持者是为了应对洋节冲击传统节日,我国以最快的速度把一些节日列入首批申遗名录的,希望用法律的名义保护起来;反对者称没有听说西方国家的学者呼吁过“圣诞申遗”,但是我们耳闻目睹的是这个节日几乎渗透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不但在中国日益火爆,在非洲甚至中东地区过圣诞节也不是什么新鲜事。面对这样的势态,我们没有必要再拿经济和文化的强势来说事,更关键的应该考虑凭什么人家就是强势,而自己有着5000年灿烂的传统文明,却偏偏成为弱势

4 各国 应/不应 全面禁止吸烟

英国将从2007年7月1日起,所有的密闭式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都禁止吸烟。所有在办公室、工厂、商店、酒吧、夜总会、餐厅、会员俱乐部、大众交通工具和一人以上的工作车中吸烟的,都属于违法行为。同时,在公共场所里的室内吸烟室也不再合法,瘾君子将被迫站到大马路上去抽烟。其他很多西方国家也有禁止吸烟的具体法规

5存钱比花钱划算还是花钱比存钱划算?

6. 现代社会应不应该鼓励男主外,女主内?

7.婚姻是不是爱情的坟墓?

送子女进名校,利大于弊 送子女进名校,弊大于利

避免人才外流,是的责任 避免人才外流,不是的责任

爱的教育比体罚更有效 体罚比爱的教育更有效

合作比竞争,更能使文明进步 竞争比合作,更能使文明进步

天灾比人祸更可怕 人祸比天灾更可怕

相爱容易相处难 相处容易相爱难

远亲不如近邻 近邻不如远亲

新闻自由是社会改革的最大动力 新闻自由不是社会改革的最大动力

全球化能为我国带来经济发展 全球化不能为我国带来经济发展

性教育应列为中学课程 性教育不应列为中学课程

性教育是科学教育 性教育是道德教育

道义比利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 利益比道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

事业的兴旺是社会进步繁荣的象征 事业的兴旺不是社会进步繁荣的象征

教育应注重人格培训多于知识培训 教育应注重知识培训多于人格培训

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 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

劳心者比劳力者对社会更有贡献 劳力者比劳心者对社会更有贡献

新闻价值比新闻道德重要 新闻道德比新闻价值重要

强权胜于公理 公理胜于强权

大学私营化的利大于弊 大学私营化的弊大于利

文化建设应先于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应先于文化建设

重奖大学新生利大于弊 重奖大学新生弊大于利

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维持 社会安定主要靠道德维持

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 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

名人拍商业广告可以虚构 名人拍商业广告不可以虚构

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应当保密 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不应当保密

实体法比程序法更重要 程序法比实体法更重要

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 大学生谈恋爱弊大于利

电子商务将会改变现有营销模式 电子商务不会改变现有营销模式

仁者无敌 仁者未必无敌

人的功利色彩增强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人的功利色彩增强不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文才比口才更重要 口才比文才更重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需要向企业输血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不需要向企业输血

传播中国酒文化应靠酒乡 传播中国酒文化应靠“吆喝”

保护弱者是社会的倒退 保护弱者不是社会的倒退

个性需要刻意追求 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

善心是真善 善行是真善

真正的爱情一定是天长地久的 真正的爱情不一定是天长地久的

用和平手段可以遏止恐怖主义 用和平手段不能遏止恐怖主义

情在理先 理在情先

网络的实用性比性大 网络的性比实用性大

油价什么时候降价

 自去年年初以来,随着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国内成品油零售价连续三次上调。但去年11月后国际油价下降后,在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成品油出厂价跟进下调的情况下,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却始终居高不下。

从今年1月开始,海南、四川等地相继下调不同标号油价,国内成品油价格“坚冰”开始出现松动迹象。

成品油价格“只涨不降”?

翻一下近年来的“旧闻”便会发现,油价“只涨不降”的说法是不确切的。

2000年12月20日,原国家计委曾发出通知,汽、柴油出厂价格和零售中准价格每吨分别降低20元和300元。

2001年11月24日,汽、柴油出厂价格和零售中准价格再次降低。

最近的一次宣布调低成品油价格是在2003年5月10日,当时广东成品油批零油价全部下调了近一成,上海油价降幅在7.5%到8%之间。

那么,人们为什么还会有油价“只涨不降”的印象呢?

从总体上说,近几年油价是在涨落起伏中螺旋式攀升的。特别是进入2004年以来,国际原油市场笼罩在供求紧张的阴影之下,油价一度出现大幅上升。从5月到8月,油价连续形成两个上涨高峰,国内成品油价格迅速跟进,在不足半年时间里连续上调三次。在北京,号汽油涨至每升3.90元。

油价涨落究竟谁说了算?

2004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已突破1.2亿吨,创下历史新高。随着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不断上升,人们越来越有理由相信,没有一种商品能像石油这样把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得如此紧密;同时随着私家车的快速增长,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国际石油的波动。

由于此次国际油价下跌未能传递到国内成品油零售市场。不少车主质询加油站,加油站的说法是“没有接到上级降价通知”。媒体访到了加油站的“最上级”———中石油和中石化有关领导,得到的答复是:“成品油市场价格管理权在国家发改委。”而国家发改委给出的回答是:发改委物价管理部门正在密切关注国际油价走向,目前尚不做调价决定。

根据目前中国的价格管理体制,由国家发改委管理的不止是油价,还有电价、水价、农资价以及颇受关注的电煤价格等等。近年来,由于能源、水等全面紧张,价格呈增长之势,发改委正处在公众关注的“火山口”上。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蒋洁敏日前关于油价问题的解释,给了目前“沉稳”的成品油售价一个较好的“说明”。蒋表示,2004年8月即国内成品油第三次涨价以后,国际油价仍一路疯涨,到10月下旬,纽约商业期货原油价格突破了55美元/桶。但国家发改委当时从稳定市场出发,并没有第四次调高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两大石油公司也为保稳定而亏本经营。由于当时国内油价一度明显偏低,甚至出现从国内向境外走私油品的现象。

国内油价还会不会降下来?

国内、国际油价的“脱节”果真源于两大公司此前的“亏本经营”?

答案是否定的。来自国家发改委的声音说,目前国内油价虽然已与国际油市接轨,但为了经济长期发展和社会安定,国内油价的涨落一般要滞后于国际油价1到2个月。也就是说,影响油价涨落的最终决定因素还是市场。

来自市场的信息也证实了这一点:2005年1月5日,中石化在成都下调90号、93号汽油零售价,平均每升降价0.06元;1月6日,中石化海南省加油站93号和号汽油零售价也悄然下调。2005年1月10日夜,中石油在四川全省范围内开始降价行动,成都地区90号、93号、号汽油分别为3.37元/升、3.71元/升、3.99元/升。

现在,更大的期待是:国家发改委正式发文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但总体分析国际油价走势可以发现,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空间很小。

首先,可以对国际原油市场做个回顾。2004年8月9日,纽约商业期货原油期货价格涨至44.98美元/桶;8月22日,又涨到49.40美元/桶,这个价格在当时是“继1983年原油期货推出以来的最高价”。国家发改委正是在此压力下于8月25日做出当年内第三次上调国内成品油的决定。

同时,再看看眼下国际原油市场的最新行情:从2005年1月油价止跌回升后,到1月14日,纽约商品原油期货价格又涨至去年11月末以来的最高价位,即48.38美元/桶。这个价格与国家发改委去年8月25日做出上调国内油价时的价格相差无几。“如果在国际原油价格几乎相当的价位上,期待国家发改委对国内成品油价格做出降价调整,这种可能性显然微乎其微。”一位业内研究人士说。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局部地区的不安定。只有稳定了才能发展经济。现在很多地区还是动荡不安。

第二,有限。石油、煤、各种矿产的匮乏限制了经济发展。

第三,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关心开始环境问题,它关系到了未来人类的发展。

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油价下跌将帮助提升美国和全球经济,但主要困难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速。同时,中国主导的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增速正在放缓。拉加德还预计欧元区以及日本仍将长时间陷入经济低增长以及低通胀的困境。油价下跌给尼日利亚、俄罗斯和委内瑞拉的货币带来重大下行压力,或造成严重地区性效应。新兴市场面临美国走强以及资本流出风险。

欧元区经济复苏艰难。欧盟委员会秋季经济展望报告,大幅下调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期。欧元集团戴塞尔布卢姆表示,欧元区目前的经济形势不令人满意,复苏已经失去动力。据欧盟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连续数月下降,仅10月略微上升;欧元区整体通胀率徘徊在0.3%、0.4%的低位,失业率则连续四个月保持在11.5%的高位,加之欧元近期持续走低,更是加剧了市场投资者的担忧不安。

美俄制裁,以及俄乌地缘政治风险。随着乌俄矛盾加剧,油价暴跌,卢布贬值,俄罗斯经济陷入困境。有分析认为,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政策很有可能变得更加危险和反复无常,在国外(有可能是其他邻国)挑起更多麻烦,以免国内民众注意到俄罗斯经济的彻底崩溃。欧盟-美国在如何与俄罗斯和普京打交道的问题上存在分歧,从而也突出表明欧美关系正变得更加对立,加大了全球市场的风险。

为什么中东地区会战乱不止?

首先不得不说中东争霸的国家。中东霸权争夺的主要参与力量由四个伊斯兰国家:埃及,沙特,土耳其和伊朗,加上特立独行的以色列组成。

这其中,埃及、以色列、土耳其、伊朗或是依靠共同的历史记忆,或是依靠足够庞大的主体民族,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即便在发生革命时,这几个国家的框架依旧连续且正常地运行。这种适应性让上述四个国家在未来中东地区依旧是主要力量。而沙特阿拉伯是阿拉伯半岛上的异数。尽管民族认同不成熟、国家制度相对落后,但相对于和它比邻的那些小王国来说,沙特国力足够强,因此也参与到了争霸活动中。和很多人认为的阿以冲突会是中东不稳定的阀门恰恰相反,以色列在建国的几十年里已经逼迫周边国家承认了自己的存在。精神层面的对抗已经逐渐让位给更实在的和经济争夺,即使同为穆斯林也要大打出手。这五支力量的相互对决,才是决定中东走向的关键。

各方都占据了一片足够大的领土和经济,在地缘上长期来看鼎足之势明显。他们也都很难彻底把手伸到别的争夺者国土内。背后的原因,是连接这个国家的中间走廊是新月地带,它正好位于中东的四战之地。任何走进这个地区的霸权,都很容易被赶来的其他国家围攻

所以在漫长的地缘博弈中,这些国家最终都稳定在了中东的边缘地带,甚至都没有在事实上接壤。填充在这些地区大国之间的,是一些弱小的国家如约旦、叙利亚、伊拉克等,或者干脆就是非国家势力,比如库尔德聚居区、“伊斯兰国”等。虽然土耳其与伊朗、埃及与以色列之间有领土接壤,不过埃及以色列之间西奈半岛乱象丛生,不能认为是一个可控的地区,伊土边界则是库尔德人意图建国之地。这些中间势力和国家被一些西方战略家视为中东未来的地缘断层,很有其道理。但这些断层远不是空空如也的悬崖峭壁,而是各国争夺厮杀的主战场。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东会战乱不止并且会越来越乱。

油价、化肥价大涨,全球粮价涨个不停,这会对哪些人的生活造成影响?

2022年是不寻常的一年,比如国际形势的动荡不安,俄乌战争的升级加深,乃至我们中国国内的多地疫情反弹等等,也确实让大家真正意识得到社会安定是如此的重要。

当然面对国际紧张形势加深,尤其是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全球能源供应紧张造成的我国现阶段成品油价格也是接二连三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这无论是对于一些制造生产企业乃至广大的汽车车主而言,都会增加他们的相关生产成本以及经济支出。

其实油价的不断上涨也持续引发后续的一些巨大影响,同时也将进一步增加了大家的生活成本,尤其是随着油价的上涨,化肥的价格也同样是水涨船高,以目前国内的化肥价格水平而言,已经达到了历史的新高,所以对于许多种地的农民而言,这也会增加了他们的种植成本。

千万不要小看俄乌局势所带给世界经济形势的重大影响,虽然俄乌的战争看起来只是一起地区局势的冲突罢了,但可想而知,受到这场战争牵连的国家也是数不胜数,甚至也引发了多国之间的各方博弈,所以俄乌冲突造成的一系列连锁反应,除了加剧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局势对立以外,其中最受冲击的无疑就是经济层面。

俄乌的冲突除了导致国际能源供应紧张加剧,油价上涨,同时也会引发一系列的世界粮食供应危机,虽然已不前媒体所公布的一些,资料显示下阶段的能源和粮食的供需偏紧问题只是短期问题并不会成为长期的趋势,但是这终究也会在未来的日子里面充斥着诸多的不稳定性,在此也但愿世界和平,只有和平安定才会让大家的生活重回正常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