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如何稳住不涨_油价怎么啦
1.油价反反复复,如何提升加油站销量?
2.油价突变,即将开始下跌?3月份:粮价、猪价能否上涨?
3.国内油价重回“5元时代”,万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要生变?
4.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的电视电话会议重点都在这里了
油价反反复复,如何提升加油站销量?
加油站想要盈利的关键就是提升客流量,实现客流量的增长离不开客户需求的研究,根据不同的客户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才能更好的提升客流量,扩大营收。我们都知道加油站客户群体可分为新客户、回头客、固定客户和流失客户这四类。今天跟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根据客户群体的不同制定策略。
如何发展新客户
1.异业合作:跟周围汽车4S店或者汽车维修零配件店进行异业合作,将加油优惠作为合作店方为客户提供的附加,吸引对方顾客前来加油,进行引流达成共赢。
2.争取大客户:针对新成立的出租车、公交车公司等大客户,可以在其成立初期就争取与其签订协议价格,可以利用价格优势将其留住,并且可以推出“短信发送”等功能对顾客进行统一管制、加油透明化,易于管控的要求。
3.留住竞争对手转来的新客户:对于这些客户,要在服务上多下功夫,用优质服务给顾客留下印象,而且还要在加油后通过优惠活动引导客户办理加油卡,进而留住他们。
用好口碑争取回头客
加油站的回头客是对加油站已经建立了初步信任,认为该加油站比附近加油站更有优势,才会产生二次购买的行为。此时对回头客要重点关注,用优质的油品,一流的服务,办理加油卡,油卡可以购买便利店商品等,带动非油业务,增加油站额外收入。
挽留流失客户
固定客户一般是已经在加油站办理加油卡的会员,稳住固定客户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服务,进行建档,按照消费多少划分,不同等级享受不同的待遇,促进用户转化的同时,表达对优质忠实客户的重视,让优质客户享受到更尊贵的待遇。
建立客诉渠道
有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客户在因为对加油站产品或者服务产生不满之后都不会主动跟加油站沟通,而选择忍受或者悄然离开。沟通渠道不畅会导致加油站出现客户流失时无法及时调整,从而影响加油站运营。应该建立顾客投诉渠道,专人专责倾听顾客心声,甚至在工作中鼓励顾客提出意见,才是加油站赢得顾客、减少流失的正确途径。
油价突变,即将开始下跌?3月份:粮价、猪价能否上涨?
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时间过的飞快,2023年一转眼已经来到2月下旬,随着3月份的日益临近,新一轮成品油价格调整已经正式完成。
现在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阶段,相信很多的农民兄弟也非常收藏粮价、猪价、国内汽、柴油价格调整的相关消息。
在3月份汽、柴油价格能否迎来大幅下跌?粮价、猪价是否能够再次迎来稳步上涨?这是每一个农民最关心的事!今天老道就为大家收藏一下,油价调整和粮价、猪价的相关情况。
对于我们农民来讲,在3月份开始之后,油价很有可能会再次迎来下跌,而猪价、粮价迎来上涨的概率也将迎来稳步扩大,具体情况咱们一起来说一说!
就在刚刚,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通知,新一轮汽柴油价格调整已经正式完成。
在2月17日,受到国际原油市场小幅震荡的影响,这一次的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总体处在搁浅状态。
而从2023年开始一直到现在,国内已经完成了四轮次的成品油价格调整,总体呈现“两涨、一跌、一搁浅”的格局。
所以现在全年国内成品油价格总体处在上涨状态,油价涨幅在250元每吨左右,相当于92、95号汽油,零号柴油价格每升上涨了0.20元。
不过随着3月份的日益临近,油价迎来下跌的可能性正在扩大,主要原因有三个!
原因1:现在美国正在积极释放战略储备原油库存,原油上市量将迎来进一步的提高,这也将全面改善目前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格局;
原因2:随着3月份的正式开始,受到全球经济的影响,原油等油品消费需求也呈现了不同程度的疲软转变,这也将进一步的导致原油价格迎来下滑;
原因3:在最近一段时间,随着港口贸易量的增加,俄罗斯的原油出口量也迎来了稳步提高,这也将进一步的加剧国际原油市场的供需关系迎来转变。
通过以上三大原因来看,在3月3日即将启动的新一轮次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当中,国际油价有较大概率会迎来下跌,届时一路上涨的汽柴油价格迎来下跌也将成为大概率。
接下来咱们继续收藏一下粮价、猪价的走势变化,从最近一段时间国内粮价、猪价市场情况来看,粮价、猪价都迎来了不同程度的利好变化。
猪价、粮价迎来上涨,也让我们很多的农民对3月份的市场行情抱有很大的期待。
特别是在已经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当中,针对种养殖业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利好政策。
粮价、猪价迎来上涨也迎来了新的契机,有3个好消息希望大家有所了解!
好消息1:在今年国家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当中,明确指出要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改善完善稻谷最低收购价,所以在今年口粮价格迎来上涨的可能性正在扩大。
而且为了进一步的扩种大豆油料作物,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利好政策!比如上调补贴,加强奖补力度等等措施。
所以在今年粮补政策,也将迎来全方位的升级。
好消息2:在今年国家针对生猪产业也将继续加大保障力度,要全面稳住生猪产能。
而且在今年会积极推进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进一步的改善养殖户们的生猪饲养成本,减缓大家的生猪饲养压力,养殖户们能够轻装上阵,国家政策调控也将为猪价的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好消息3:在今年国家还会继续加强粮食和重点农产品的保障机制,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之下,一方面要保障农民能够稳步实现增收,另外一个方面也要全面提升现阶段的种养殖业产业化水平,随着产业链迎来全面升级,农民种养殖收益在今年也将迎来全方位的改善。
透过以上3个好消息来看,2023年对于每一个种养殖农民来说,注定是机遇大于挑战的一年。
我们相信,在国家各项利好政策的落地之下,农民的种养殖收益还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在这里还是恳请大家行动起来,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一起为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三农扶持政策点个赞。
国内油价重回“5元时代”,万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要生变?
终于如大家所愿,油价重回“5元时代”。自3月17日24时起,国内每吨汽油价格下调1015元,每吨柴油下调5元,此次下调是2013年新版成品油定价机制出台以来的最大一次降幅。按一般私家车油箱50升的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少花41元,出行成本明显降低。
之所以国内的油价能回到“5元时代”,那是因为国际原油已经“贱”到连水都不如。比如3月9日全球油价遭遇“史诗级”暴跌,布伦特原油期货跌幅31.5%,每桶价格仅31.02美元,这是自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后的最大跌幅。据相关机构预测,2020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增加量下调36.5万桶至82.5万桶,为2010年以来最低增幅。如果肺炎的疫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量只会减不会增,价格也难有太大波动。
如果油价真的长期维持低位运行,会对国内各行各业带来什么影响?特别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新能源车产业,在油价下行的趋势下,是否在市场不济的更是雪上加霜呢?
低油价让新能源车很尴尬
油价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有没有影响呢?如果说没有影响,那肯定不客观,因为有些人选择新能源汽车,主要是为了节省用车成本,毕竟新能源汽车充电不烧油,只要能省下油费就能省下一大笔钱。
我们可以简单算笔账,早前92号汽油价格约6.32元,平均百公里油耗8L来计算,合计每公里的运行成本约为0.5元,现在92号汽油价格跌至5.5元左右,那么每公里的运行成本将下降至0.4元左右;纯电汽车方面,以目前普遍适用的三元锂电池百公里电耗14KWh来计算,使用家用慢充充电每百公里成本约在0.15~0.2元,如果是快充可能要到0.3元左右。可见,随着油价不断下调,两种车在运行成本上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成本差距的缩小,对于纯电动车来说简直是一个噩耗。根据芝加哥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份研究估算,如果国际油价超过350美元/桶,那汽油车将会被电动车彻底淘汰。如果油价只维持在50美元/桶,那电动车将会步履维艰,直到电池技术取得质的突破为止。而现在的原油价格是30美元/桶。
不敢武断地说低油价一定会让电动车陷入困境,但可以肯定这会导致投资者对新能源车需求的担忧。受油价下跌影响,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股价也应声大降,3月9日特斯拉、蔚来收盘价格分别下跌超过13.73%、14.93%,而特斯拉也从最高的968.99美元一路调整跌至600美元附近,跌幅累计达25.85%,公司总市值缩水近338亿美元。另外,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也出现7.02%的大跌,损失逾222亿元的总市值。
受到疫情和春节期双重因素冲击,国内的新能源车销量也不容乐观。从乘联会日前发布的2月份乘用车产销数据来看,2月份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4万辆,同比下降69.5%,1-2月累计销量5.6万辆,同比下降61.4%。一边是大幅退坡的新能源车补贴和销量减少,一边是油价下跌让燃油车用车成本更具吸引力,这样的局势对新能源产业是不利的。
油价决定电动车生死,但中国是例外
看到这,你是否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要进一步"降温"、甚至"凉凉"了?别急,先看完几个跟中国市场有关的常识,再做判断。
首先,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设“天花板价”和“地板价”。其中调控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就是说接下来不管国际油价下探多少,只要在40美元区间内,国内油价都不会再作调整,那也意味着新能源车在用车成本上的优势不会减少。
另外,发展新能源车对中国汽车产业整体发展十分重要。一方面,发展新能源车有助于缓解能源压力,降低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另一方面,发展新能源车有助于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为中国提供了新的巨展机遇。所以在接下来会有更多利好政策推出,稳住甚至提高新能源车的整体销量。
所以,不管是消费者还是车企,都无需担心油价影响新能源车的发展。对车企而言,现在最重要的是把新能源车技术提升得更快一些,让产品更有竞争力。今年的新车也确实值得期待,大众ID.3、宝马ix3、国产Model3长续航后驱版、广汽新能源全新SUVAionV等,这些新车的吸引力不亚于传统燃油车。另外,经过多年的发展,新能源车的续航也取得长足进步,在续航里程方面接近了普通汽车半箱油的水平,像小鹏P7的NEDC?工况续航甚至达到?709?km。
油价的下调,确实能减轻传统燃油车主的用车成本,但这并不意味国内新能源车市会陷入“困境”。接下来,在国内各种利好政策的支撑下,再加上新能源车技术上限不断突破,都能看到国内新能源更好的前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的电视电话会议重点都在这里了
5月25日下午,院组织召开了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的电视电话会议,县以上全体负责同志和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约10万人参会,可以说 历史 罕见。会上发改委主任、财政部部长、人民银行行长汇报了相关工作举措,总理也分析了经济形势,可以说4月份经济相当不好,而且有很多不好的趋势,所以才“紧急”召开了这次会议。
会上甚至提了一个指标,就是 努力确保二季度我国经济正增长。 年初提出5.5的增长目标,一季度我们正增长4.8,二季度却要求只要大于0就行了,可见压力是有多么的大。为什么定这样一个目标呢?总理在很多场合多次讲过,“中国作为这么一个大的经济体,一旦运行滑出合理区间,要想再拉回来,不付出巨大代价和更长时间是很难做到的”。我想目的是要止住下滑趋势,二季度还剩6月份一个月了,可以想象5月比4月差得更多。
下面来看一些公布的数据:
①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已经达到6.1%,特别是31个大城市,调查失业率高达6.7%,尤其是16岁到24岁青年(多数是大学生)为18.2%,是有这项统计以来的最高值。
②市场主体(也就是各类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10年前的不到5,000万户到现在的1亿5,000万,工商户超过1亿户,在今年4月份的新增同比下降了12.8%,企业注销数量也增长了23.1%,而且剪刀差还在扩大。很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收入水平还没有到2019年。
③服务业生产指数下降6.1%,降幅比3月份扩大了5.2个百分点,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3月份同比增长53%月份实际上已经放缓了转为下降2.9%,发电量、运输量和新增量都是负的。制造业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47.4%和41.9%,继续处于荣沽线以下。
④4月份全国财政收入下降5.9%,尤其是地方财政收入下降更快,下降6.6%。其中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下降29.8%。
综合来看,会上提到的相关措施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大重点投资项目金融的支持力度,一些水利项目上千亿投资都认证了十几年了,因为钱不够没有实施。从讲话的意思来理解,可能马上会通过国债、专项债去支持这些项目了。同时要适当提高宏观杠杆率,支持财务可持续的企业适当加杠杆,居民家庭部门稳杠杆,支持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车贷以及受疫情严重影响的个人住房与消费,年内实施延期还本付息。
二是就业。如果失业率继续攀升,再叠加到今年大学毕业生是 历史 最高1,000万人,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比往年的少很多,后果会很严重。我们国家还有2.9亿的农民工,要取各种措施启动水利、交通、基础城镇设施的改造,甚至可以用“以工代振”的办法来提供更多的工作和就业。
三是保粮食、能源和产业链、供应链。粮食很重要,但目前没有什么意外的问题;能源方面,国际油价上升、输入性通胀带来系列问题,正在部署大型煤矿,有序释放煤炭优质产能,加快推动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建设,加强原油、煤炭等能源储备能力的建设, 防止再出现拉闸限电问题 。防止产业链供应链的炒作,加大对民航铁路仍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行业企业的充分支持力度。
四是促进消费恢复和扩大有效投资。疫情对接触性、聚集消费造成很大影响,不仅影响居民生活,而且导致很多商铺小店没有营业收入,消费不起来,也导致经济循环收紧。房地产方面,现在每年仍然有1000多万农村人口进城,对住房存在着刚性需求,要坚持房住不炒,要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在政策上可以做相应的调整,拉动消费。基础设施方面。将倾向于水利工程引水灌溉、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一些普通交通项目,会上说这些项目要捋一捋,不要作秀,一两百个项目一起开工没有必要。
五是稳住外贸。
另外,今年我国较常年提前半个月进入汛期,防汛防灾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最后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是珍惜工作机会。现在经济环境可以用恶劣来形容,现在有工作不代表后面能一直保住饭碗,也不能保证收入不降,就算失业率降下来,那只是一个宏观的统计数字,对于个体来讲,可能是有的人找到工作了、有的人失业了。所以还是要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提高竞争力。
二是捂住钱袋子。会上提到,“一些人担心后面有困难,存款意愿强烈,银行贷不出去,从宏观层面看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还会给金融带来风险”。所以国家是会想方设法刺激消费、刺激,说露骨点就是往老百姓兜里掏钱出来,保证经济的正常流转,但主要是想对经济基础好的人身上多掏点出来救济穷一点的人,所以对于身上存款不多的人来说,还是要有点自知自明,克制与自身能力不匹配的消费欲望,多存点钱,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