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金佛贴金价格_西风吹皱碧纱衣
1.四川十大佛所指具体是哪些?
2.宋代金佛是黄金吗?解释一下
3.遵化万佛园景区有哪些交通方式
4.太山龙泉寺金刚万佛宝塔介绍?
5.你知道如今市面上的高仿鎏金佛像是怎么制作而成的吗?
四川十大佛所指具体是哪些?
排序问题仅仅是因为查的不同资料,并不是在前面就更厉害。。。不过资料过多,如有所偏颇还请楼主原谅。
第一尊——峨眉山报国寺瓷佛
瓷佛为明代烧制,仪容庄重,体态丰满。此像通高为二点四米,在明代瓷像上,称得上是比较少见的珍品。该像身高一点七四米,盘膝间的宽度为零点九四米,胸宽零点八三米,头部长零点三八米。整体比例适当,俨如。自腿至肩,有小佛十五排,大小相同,均为座式,每排小佛数量各异。其座为莲台,高零点七二米。座上莲瓣四排,底排为十一瓣,以上皆为十二瓣,合计四十七瓣。每莲瓣的长宽皆为十八厘米,上附小佛九个,共计四百二十三个。加上散布身上的小佛,全部数量不少于一千个。瓷佛共分三节,盘膝至胸部为一节,胸部上及头又为一节。其用料是带磁性的铁骨泥,所上釉质为白色,略带淡黄。此像系根据《梵纲经》“一花一世界,千叶千如来”意而作。其名为“毗卢遮那佛”,略称“卢舍那佛”。佛书《大乘义章》里有佛具法身、报身、应身三身之说。此像即为报身佛。拔云山庵在峨县城北的双福乡境内,后更名为瓷佛寺。15年,在七佛殿莲座上供出,为掩饰其身含接痕印,塑工涂成现在天蓝色,但其座上有一小佛未涂,藉观原来釉色。
第二尊——乐山巨形睡佛
巨型睡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在乐山大佛,有一尊全身长达4000余米,由几座山体组成的“巨型睡佛”。这尊睡佛四肢齐全,轮廓清晰,宛如陷入熟睡之中,呈仰面朝天之势,姿态端详凝重。著名的乐山大佛不偏不倚正好端坐在巨佛心胸部位。巨佛的头、身、足,分别由乌尤山、凌云山和龟城山三山联襟组成。
第三尊——乐山大佛
名列十佛之冠的四川乐山石刻弥勒佛坐像背靠凌云山西壁,足抵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处的滔滔江水。佛像之头与山相齐,这尊石佛,一只耳朵就有7米长,耳朵中间可并立二人,头顶若置一圆桌,可围坐百余人。可以说“山是一尊佛, 佛是一座山”。乐山大佛从唐朝元年,即公元713年,由陵云寺名僧海通和尚发起修凿,贞观十九年,即公元803 年完工,历时90 年。工程之浩大,费时之长也是首屈一指的,不愧为是世界上最壮观的佛像。
第四尊——四川荣县大佛
位于荣县县城东郊,为唐代所刻,佛像坐南面北,通高36.67米,是一尊代倚坐佛装弥勒摩崖石刻造像,有中国第二、世界第三大佛之称。大佛气势雄伟,造型优美,衣纹流畅,神韵飘然,肉身贴金,衣纹施彩,金光灿烂。不愧为古代艺术家们的鬼斧神工之作。
第五尊——四川潼南金佛
位于重庆潼南的定明寺,始凿于唐代,全身通高27米。号称为天下第一的“中华金佛”。巨大的贴金大佛释迦牟尼,依山面水而坐,巍巍然端坐在高高石刻佛龛上,全身金装,光彩眩目。佛像面目端庄、神态和谐,比例匀称、衣纹流畅,透出南方“丝绸之路”与“小乘佛教”的影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确属唐代石雕中的精品、杰作。
第六尊——屏山大佛
位于四川宜宾屏山县境内的八仙山白云缠绕,山有8个主峰,有如8个罗汉排成一排,盘膝打坐,所以叫做“八仙山”。其中的屏山大佛,身高32米,胸宽11米,静静地直立在龙溪河岸山腰海拔891米高处的石崖上。万绿丛中远眺,发如螺髻,身着袈裟。右手托钵,左手下垂,形态丰满,庄严慈祥,是一龛典型的西方接引佛造像。为世界第一立佛。
第七尊——四川大足宝顶卧佛
全长31米,头北脚南,背东面西,右侧而卧。两眼半开半闭,似睡非睡,安祥,平静,佛经里叫释迦涅盘圣迹图。涅盘是佛教的最高境界,是修行圆满,从生老病死以及各种欲望忧虑的苦海中解脱出来,进入“不生不死”、尽善至美的理想境地,这也是众生皈依佛法后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因此,这幅图画给人的感觉是肃穆宁静的气氛,会自然而然让人觉得有去除杂念、超脱凡尘、心明如镜的平静之美。而且宝顶山这尊卧佛是半身像,其下半身隐入石岩之中。这种意到笔不到的手法,有种于有限中产生无限联想的艺术效果。故大足民间对宝顶山卧佛有“身在大足,手摸巴县,脚踏泸州”的说法,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翅膀。
第八尊——禹迹山大佛
位于南部县碑院镇,因而又名碑院大佛,距南部县城15公里,是四川十大名佛之一。佛高17.5米,腰宽6.13米,下摆宽5. 2米,肢掌长、宽均为1.3米。面颇丰满,两耳及肩,双目微启平视,鼻尖粗壮,鼻尾直贯 额心,嘴角微微上翘,容态肃穆安详。头有肉髻,袒胸束腰,裸肘赤足,左手平举与胸齐,掌心向上,托舍利一枚,右手高举,掌心向左,拇指与中指、无名指相扣,作施“说法印”状。身着僧衣,外为镶花袈裟罩体,刻工精细,造像严谨。面南而稍向西,负岩而立,除背上部与山崖相连外,全身不与岩石相属。下肢离崖2米,可环腿游览。臀后石隙有水流出,脚后洼地常年积有清泉。
第九尊——万年寺铜菩萨像
从另一条路线登山,则可先至万年寺。这是山上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寺内有一座穹窿顶方形无梁砖殿,明代建筑,结构别致。殿内有一普贤骑白象的青铜铸像,是少有的大型铜制古物,现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峨眉山是佛教释迦牟尼弟子普贤传道的场所。
第十尊——四川广元千佛崖
千佛崖在嘉陵江东岸,离城4公里,是我国著名石窟群之一。石刻南北绵亘200余米,现存龛窟400余个,造像7000余,颇有敦煌莫高窟的气势。原先千佛崖有造像17000,可惜在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炸掉大半,否则,千佛崖的名声要更大一些。即使这样,尚存的石窟造像仍很精彩。
宋代金佛是黄金吗?解释一下
宋代金佛,有纯金金佛、金质金佛、贴金金佛、包金金佛、鎏金金佛等。所谓的“金”,均为黄金。
纯金佛像:即24K金,在理论上100%的金才能称为24K金,但在现实中不可能有100%的黄金,所以国家规定:含量达到99.6%以上(含99.6%)的黄金才能称为24K金。宋代纯金金佛罕见,见于小型金佛。
金质佛像:含金,并且达到一定的比例,一般含金量要在60%以上。宋代有中小型金质金佛。
贴金佛像:贴金佛像是中国最古老的工艺。既能保护佛像胎底,又借助金箔上百年不褪变的“宝气”和人们对真金色彩推崇心理,增加了佛像的尊贵感和神秘感。多用在名刹古寺的大型佛像。古代佛像装金历经沧桑,虽方法各式各有千秋,但工艺流程并无太大区别:即制作胎底、打上黏性物质、贴金,再到保护处理。把金箔直接贴在有黏性的底子上就是贴金。许愿“重塑金身”就指的“贴金”。贴金佛像,大中型佛像较多。
包金佛像:把黄金锻打成金箔(古称金叶),用金叶层层包裹非黄金的饰物,金叶必须压平、压实,不留接缝,将极薄的金或K金金箔包在银或金属胎体表面。包金工艺是我国古老的工艺,使用广泛。包金佛像大中小型均有。
镀金佛像:镀金,在佛像的表面镀上一层薄薄的金子。镀金层延展性好、易抛光、耐高温,具有很好的抗变色性能。在银层上镀金可以防止银的变色。镀金质量的优劣是视镀金层的厚度多少、光泽亮暗为准。好的镀金首饰镀层厚度在10微米一25微米,一般的镀金首饰镀层厚度在2微米一3微米,如果在0.18微米以下镀层的首饰,就不能称为“镀金”而称为“涂金”,它属于廉价的首饰工艺。电镀黄金的历史,在17世纪有了雷酸液镀金的方法,真正的电镀黄金是1800年。唐代白居易《西凉伎诗》云:“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金镀”描写艺伎化妆的情景。李绅诗《答章孝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十年长安方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镀金”,而是“刷金”。现代工艺制作的镀金佛像,都应该是清代以后。
鎏金佛像:宋代鎏金佛像已经流行。鎏金是利用水银加温黄金,便其熔化,并涂抹至铜佛像表面,再经过高温返原,得出的带金质的铜佛像叫鎏金佛像。鎏金工艺是我国古老的工艺,东周和汉代以后均颇为流行,是当时最值得称道的铜器表面装饰工艺之一,先后称为黄金涂、金黄涂、金涂、涂金、镀金,宋代始称鎏金,鎏金佛像多为中小型佛像。
遵化万佛园景区有哪些交通方式
遵化万佛园景区交通指南:市内交通:可先乘坐至清东陵景区,其西侧就是遵化万佛园
万佛园景区是1993年由香港投资兴建的,一期工程占地448亩。景区是以展现佛教文化为主的大型仿古观光园林,因园林内供奉了1万尊形态各异的玉佛、金佛,故而得名“万佛园”。
景区兴建了10余处风格独特的景点,其中,投资1亿多元的金宝塔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塔高22层,塔内供奉的9999尊金佛共耗纯金2600两,塔顶安奉六世班禅活佛舍利一颗。另外,耗纯金650两,白银4000两铸造的三世金佛、高1.9米,重1.6吨的翡翠观音等稀世珍宝将园区装点成佛教圣堂。
万佛园景区也被称为燕山塔陵,是经国家民政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由香港宣威集团与遵化市民政局合作兴建的。始建于19年,占地448亩,总投资2.6亿元,是我国唯一座落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清东陵风水墙之内的花园式林园,其风水与清东陵一脉相承。因该建筑位于燕山脚下,具有陵墓性质,得名燕山塔陵。后有多座佛像建成,又称万佛园。这里结合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及佛学、道学、儒学与现代园林艺术,是集人文景观、旅游、参学为一体的胜地。
万佛园有“十景、九宝”。十景为:孝经碑、风水球、长生殿、十二生肖、金水桥、善逝八塔、放生地、金宝塔、隆福阁—唐山地震纪念堂、二十九军纪念碑;九宝为:孝经影壁儒家宝、活佛舍利无价宝、风水吉地宝、十二生肖周易宝、佛祖八塔镇园宝、金身大佛宝中宝、大殿木雕传世宝、抗日英雄民族宝、地震灵牌之最宝。山门巨匾“燕山塔陵”出自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之手。
孝经碑长16米,高4.5米,汉白玉石建造,碑上铭刻孔子的《孝经》。碑两侧各有一块耳碑,分有刻有青龙,白虎图案。孝经碑后风水池内有风水球重6吨,借助水力随浪花转动。
长生殿供奉十八臂观世音菩萨,重达2吨,全部用黄铜铸造用百两黄金塑造金身。另有西方三圣和阿弥陀佛塑像。大殿中央镀金舍利塔里安奉着一枚六世班禅的活佛舍利子。
园中神路两侧是我国最大的十二生肖石像群,石像均高2.7米,重4吨,出自我国著名雕塑大师郑于鹤先生之手。
金宝塔壮观雄伟,既是汉藏合一的建筑风格也是塔寺合一的建筑。塔基、塔体、塔刹成品字形,包涵着三教合一的品德。塔基三层为三界台,上有汉白玉栏杆,莲花望柱层层交叠,内斜上收。塔体以宇宙格局而设计。塔刹以十三轮及仰月圆光而组成,内供活佛舍利。主塔两侧为仿北京天坛宝顶设计的钟鼓楼。中央镶嵌的大型石雕“菩萨来迎图”雕刻精美,四大天王青铜铸像铸造精细。金宝塔一层分中、东、西三厅,设置福位3万余个,并供奉大愿地藏王菩萨。大雄宝殿中央供奉三尊大佛,即为万佛园的第六宝“金身大佛宝中宝”。三尊大佛高4米、重9吨,从铸造到塑造金身,共用黄金650两,白银4000两和少量黄铜、铁、锡。所耗金银可以称及亚洲之最。第七宝“大殿木雕传世宝”也位于这里。木雕选用上乘的泰国油木、缅甸金丝楠木和名贵鸡翅木,全部贴金彩绘。
二十九军纪念碑,位于抗战烈士陵园内,为纪念国民党二十九军首领宋哲元及将士与日军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而设。座碑呈长城状,高2.9米。宽8.15米,分别象征和寓示二十九军血战长城精神不倒,八月十五日抗战胜利。是一个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隆福阁仿苏杭园林风格,错落别致,是宣威集团董事长浦江先生为唐山大地震遇难的二十四万灵魂捐建的纪念堂。前殿供奉“三世佛”,后殿供奉“唐山大地震二十四万遇难者灵位”,同时四周布置有关地震的照片资料。在这里可以告慰亡灵,同时激发共建家园的精神。
历经十年建设,融传统佛教文化与现代园林艺术于一体的大型人文景观——万佛园旅游景区,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组织的验收评审,成功跻身国家AAA级景区。目前,景区已建成了游客服务中心、饭店、厅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此外景区还先后聘请多名旅游管理专家对员工进行了集中培训,并定期选派人员到北京、山东等地著名景点进修深造,同时还在员工中全面推行了游客投诉淘汰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去年6月,景区还顺利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太山龙泉寺金刚万佛宝塔介绍?
龙泉寺万佛塔,全称金刚万佛宝塔,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晋源镇晋阳古城遗址西二公里的风峪沟太山。当代新修佛塔。
龙泉寺万佛塔于2006年10月19日动工建设,历时三年多,于2009年11月竣工。八角十三层楼阁式建筑结构高塔,高六十六点八米,不含两层地宫,直径为二十二点五米。塔身由装有《金刚经》的砖相砌而建,十三层宝塔内将永久供奉一万余尊由十方大德,四海檀越供养的高三十厘米铜质镀金“感应金佛”。“感应金佛”为一式二尊,一尊在“金刚万佛宝塔”内永久供奉,另一尊供养人可请回供养,也可在“金刚万佛塔内”供养。
龙泉寺万佛塔有别于其他佛塔舍利的内涵,以塔内装有《金刚经》、永久供奉一万尊“感应金佛”和塔下16通携刻《楞严经》经文的石碑组成。此塔与位于太原东山的永祚寺双塔东西相对,成为太原市又一处佛教文化景观。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你知道如今市面上的高仿鎏金佛像是怎么制作而成的吗?
话说封建社会,全金佛像也很少见。常说之金佛,多指金铜佛像。金铜佛像是古代佛像主流之一,通俗讲,即以铜为主体,表面鎏金之空心佛像。历代供养的佛像亦是如此,若有人以纯金铸实心佛像私认为并非虔诚,很可能是入了魔?
佛像为佛教的法物,核心目的还是为了传播教义,宣传佛教。很多古老且知名寺庙都是泥塑与木雕,说到底也就是一堆泥巴和朽木。佛像的意义就在那里,和材质无关。有句话叫:着了相。或许佛就在浪子回头的心中,在垃圾桶被剩菜染色的纸上,或者在一个安静的茶壶里?非要把佛严严实实的还原于世俗就是一种执迷不悟
中国瀚林博物馆征集馆藏品;137,36,86,66,77
峨眉山金顶四面十方普贤金像是世界上最高的金佛,也是普贤菩萨的第一个四面十方艺术造型,内涵十分丰富,是佛教教礼、教仪与造型的完美结合。
金佛系铜铸镏金工艺佛像造像,通高48米,总重量达660吨,由台座和十方普贤像组成。其中,台座高6米,长宽各27米,四面刻有普贤的十种广大行愿,外部用花岗石浮雕装饰,十方普贤像高42米,重350吨,中个金佛设计完美,工艺流畅,堪称铜铸巨佛的旷世之作,颇具几高的文化价值和观赏审美价值,是海峡两岸艺术家心灵的碰撞,智慧的结晶
古代鎏金的方法大体可为五个过程。(一)仿“金棍”。预备一根铜棍,将前端打扁,略翘起,沾上水银,晾干即成“金棍”。(二)煞金。即溶解黄金,用水银溶解。待金溶解后,倒入冷水盆中,使之成为稠泥状,叫做“金泥”(三)抹金,即在器物上涂抹金泥。(四)开金。将烧红的无烟木炭放在变形的铁丝笼中,用金属棍挑着,围着抹金的地方烤,以蒸发金泥中的水银,使黄金紧贴器物表面。(五)压光。用玛瑙或硬度达到七八度的玉石做成的压子在镀金面反复磨压,把镀金压平,用以加固和光亮
上图为黄金若干。
将其碾压成粉,可以视为为第一步骤
上图为半成品佛像。待金汞齐勾兑好后涂之
上图为涂抹工具与金汞齐,勾兑好的金贡齐总体呈银色。
此为第二步骤,煞金。溶解黄金,用水银溶解。待金溶解后,倒入冷水盆中,使之成为稠泥状,叫做“金泥
将金汞齐均匀涂抹佛像后,佛像呈银白色此为第三步骤,抹金。器物上涂抹金泥
上图为第四步骤,开金。
将涂抹之后的佛教加温。水银随高温蒸发,黄金留在铜像表面
图中可见,佛像经高温后,如魔术一般,银色变为金色,对比明显。初露端倪耳
上图可见,总体已经金光闪闪了,第四步骤"开金“大致完成
此图为第五步骤,压光
以上便是金铜佛像之鎏金传统做法,峨眉山金顶虽为大型佛像应该也是八九不离十。谢谢观赏,水银有剧毒,请勿模仿!
贴金贴金工艺在我国流传已久,据考证是西晋炼丹家葛洪发明。主要用于:织物,皮革,纸张,泥像、陶像,建筑物表面等。贴金专用材料主要有:金、银、铜、铝(箔)。
流程简单来说就是:制胎底,涂黏性物(金箔漆),贴金,保护处理。
贴金前先将高成色黄金锤成金箔片,此时金箔片对光滑材料有很强互吸性。
制胎模是初始,其质量好坏会影响佛像贴金效果与防腐效果。贴金的底子上,涂上黏性物。黏性物可以选用鱼鳔胶水,豆浆黏液,米汤、冰糖水等。然后用竹钳子夹起金箔片,直接贴于有粘性的底子上,基本就完成了。最后再做一些保护处理。比如刷透明漆。佛像贴金可以保护佛像胎底,抗氧化不变色,增加佛像美感与尊贵感。
古代的贴金工艺据我所知,常见于彩绘泥塑佛像与木雕佛像,铜像相对较少
泥金它就是有人提出的“金粉”。泥金工艺可追溯至商周,明代宣德时期达到极致。不同时期泥金含义不同,明代只限于器物全体粘真金粉(高成色)。而清晚期,无论何种材料,只要周身上金色都称泥金。
具体方法是:将金箔碾压成粉,调入漆料,然后对佛像上色。用途比较广泛,各种类型佛像几乎都可以使用。
金漆这其实是锦上添花的一种装饰手法。
贴金或泥金的基础上,刷上透明漆。完成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