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油价会议时间_欧佩克国内油价
1.不确定性纷至沓来,2020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该如何走?
2.新一轮油价调整窗口什么时候开启?
3.或上涨 油价调整窗口10月22日24时开启
4.重要通知!油价要降了!
5.2015年国际油价受哪些因素影响
不确定性纷至沓来,2020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该如何走?
我们以某种商品为例,按照供求理论来讲,通常当这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它的价格会上涨。而供过于求时,这种商品的价格又会下跌。于是,生活在经济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在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中体会着商品价格或多或少的起起伏伏。
而就在这两天,某种商品的价格暴跌也同样印证了供需理论的强大威力,这种商品就是石油。石油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战略,它无论是在国家安全层面或者经济层面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此次的暴跌是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因此由它引起的全球资本市场的剧烈震荡仍在持续当中。
以美股为例,在2020年3月9日的交易日当中,美股开盘暴跌7%,触发熔断机制,所有股票暂停交易15分钟。“黑色星期一”再次上演,这次熔断是美股自1987年推出熔断机制以来,上演的“梅开二度”,而上一次熔断则要追溯到19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作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风向标,美股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金融国际化和交易电子化的不断发展,资本早已经走出了国门,并穿梭于五洲四海。但由此带来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2008年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创伤,想必仍然令许多人心有余悸。
不过,作为普通的老百姓,我们既没有进行宏观调控的权力,也没有实施货币政策的能力。因此,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关注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并思考它有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既然此次全球性的资本市场动荡是源于石油市场,那我们还是从石油本身谈起吧。
就像我们上述所说的那样,石油对大部分国家来讲很重要,但它并非只是针对于国家层面。毫不讳言,石油价格的涨跌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个人的生活成本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我们先从对个人层面的影响来说一下,简单来讲就是国际石油价格的下跌,同样也会带动国内石油价格的下跌,进而又会带动石油衍生品价格的下跌,比如汽油。这对于广大汽车使用者来讲是一个好消息,如果汽油下跌或维持低价的时间足够长,那么这对他们来讲又会节省一笔不小的开支。反之,就会令广大车主的用车成本增加。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思考过程,毕竟国内油价的调整并不与世界油价同步,因为油价的传导是一个过程,它需要时间。而且鉴于国内的油价调整机制,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并不能完全参考上述的分析过程。但如果时间足够长,国内油价的价格曲线将会逐步与国际油价并轨,当然我们说的是油价的变动方向,而不是油价变成同样的价格。
先说油价变动对我们个人的影响,并不是为了呼吁个人去做什么样的备案来应对油价涨跌,而是为了引出一个更为重要的话题,即油价的变动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而上述的铺垫或许会给我们一些思考。
我们知道,如今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相关车企层面,都在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并且时至今日已经有了初步成效,从数量上来看,我们已经成为世界上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单一市场。
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燃油车仍然占据着国内汽车销量的绝大部分,新能源车要想快速对燃油车实现量的反超,难度本来就很大。再加上当前石油价格暴跌,似乎更是难上加难,那么此次石油价格的剧烈变动会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踩下一脚刹车吗?
笔者认为,我们至少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石油价格短时间下跌和石油价格长时间下跌。至于如何定义时间的长短,一般来讲,一年(含)以内可算作短期,超过一年应该算作长期。
这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影响。首先,国家的政策不会变,起码不会打压。其次,车企层面也并不会受太大的影响,资金的投入应该不会大规模下降,技术的研发也不大可能会停滞。
对于大车企来讲,有燃油车作为现金流的大部分来源,大概率不会在短时间内陷入资金困境。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讲,本来产销的数量也不是太大,且他们的背后一般都有实力不俗的资金支持,所以也没有必要替它们杞人忧天。
所以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格局基本不会有大的改变,只是油价的下跌或者维持低价的局面短时间内会更多利好个人消费者罢了。
再加上最近有消息传出,欧佩克与俄罗斯正在商讨将于今年4月份召开特别会议,来共同应对当前的局面。如果相关方达成减产协议,那么油价在可期的未来会不断攀升至合理价位。至于我们国内的消费者,可能又会迎来一小波儿油价缓慢爬升的“折磨”了。
这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讲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而对于生产燃油车的企业是一个利好。该如何解释呢,请允许笔者来讲一个小故事。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蒸汽机被发明出来,并由此带动了诸多行业的变革,其中变化最为明显的行业之一就是运输业。在蒸汽机未被发明以前,货物的运输基本全靠马车,那些马夫以及由马夫组成的行业团体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但蒸汽机出来以后,一切都变了。
蒸汽机来了,蒸汽机车也来了,虽然看似笨拙,但是它比马儿能更多地拉货,更快地拉货,更长距离地拉货,而且不用休息。规模经济的效应慢慢体现,许多货主也慢慢放弃了使用马儿拉货,而转向使用蒸汽机车。
但新事物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随着蒸汽机车的大规模应用,它已经触动了马夫以及其行业协会的利益。于是各种针对蒸汽机车的破坏活动也随之而来,打杂机车,破坏铁轨等行为不一而足。我们理解他们的行为,但他们的行为却不能阻止时代进步的滔滔洪流。
马夫消失了,但让他们消失的不是蒸汽汽车这个具体的东西,而是资本的力量。资本就像鲨鱼,它能闻到千里之外的血腥,它同样也会寻觅回报率最高的地方。
即便我们国内的各种既得利益团体不像国外那样被扒得精光,但他们确实存在着。如果油价长时间下跌或者维持低位,那么对于国内生产燃油车的企业是非常大的利好,因为消费者欢迎,有市场需要。因此,资本的力量也会在无形之中偏向于汽油车市场,而不是新能源车。
这个世界太难了,似乎干什么都需要钱;这个世界太容易了,似乎干什么都能用钱摆平。当资本有了明确的喜好,被嫌弃的那个也只能望洋兴叹。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价格不是由成本决定的,而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有人需要新能源车,才会有人生产,需要的多,价格也就越高,利润空间也就越大,资本喜欢钱,它就会向你靠拢,所谓“铜臭味”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油价愈发便宜,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需求还会保持高位吗?很难说。
而且加上新能源车,尤其是纯电车型存在的续航焦虑、充电过长(起码相对于燃油车来讲)等问题,消费者在做选择的时候想必也会更加谨慎。
另外,如果后续相关产油大国未能达成减产协议,并一直处于对抗的状态,那么这显然对于新能源车来讲不是一个好消息。
决定一个产业发展的,绝对不是单方面的因素,即便从国家层面有了政策导向,从企业层面有了执行措施,但是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也会为其蒙上一层不确定性。
2020年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到底该如何走,取决于国家、企业以及消费者,当然,还有那数不清的不确定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一轮油价调整窗口什么时候开启?
根据国内成品油价“十个工作日一调整”的规则来看,新一轮油价调整窗口将于7月12日24时开启,并且在这一轮的油价调整中,成品油价还将继续呈上涨态势。
机构测算,折合升价89号汽油涨0.05元,92号汽油涨0.05元,95号汽油涨0.06元,0号柴油涨0.06元。此次调价是国内油价年内第十次上调,加一箱油多花2.5元左右。
本计价周期以来,国际油价呈现走高趋势。周期初始,美国原油库存连续下降,市场等待欧佩克会议结果,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一度突破77美元/桶;随后,美国原油和汽油库存大幅度下降的消息,再度提振了市场氛围。
隆众资讯分析师徐媛媛表示,这次调价后,以油箱容量50升的普通私家车计算,车主们加满一箱油将多花2.5元左右。全国大多数地区车柴价格6.9-7.0元/升左右,92号汽油零售限价在6.9-7.1元/升。”
原油市场现在面临最大问题就是增产量迟迟未定
OPEC+会议受到原油市场的广泛关注。OPEC+在2日投票决定从2021年8月至12月增产约200万桶/日,并将剩余的减产延长至2022 年底,而不是到2022年4月。阿联酋同意增产,但拒绝支持延长减产。虽然此次会议中,多数OPEC +成员支持8月至12月期间每月增加40万桶/日产量的提议,同时将更广泛的供应协议期限延长,但阿联酋反对态度坚决。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与会代表表示,由于没有达成协议,取消了7月5日召开部长级会议的。但是值得让人注意的是,OPEC+还没有确定再次开会的日期,OPEC+将继续维持当前的产量配额。
以上内容参考 央视网-油价迎来年内第十次上调 加一箱油多花2.5元
或上涨 油价调整窗口10月22日24时开启
[汽车之家?新闻]?按照国内成品油调价的规则,新一轮成品油零售限价调整窗口将于10月22日24时再度开启。根据新一轮油价统计数据来看,本轮油价上涨或已成定局。
自进入10月份后,石油输出国持续做出努力,不断助推油价上涨,因全球疫情压制,上涨幅度总是受限,在10月第一轮国内成品油调价当中结局以搁浅收宫。从10月第二轮国内成品油窗口即将开启之际,油变化率正值坚挺,数据显示:截至国内第八个工作日,综合原油品种变化率为2.21%,油价预测上调90元/吨,折成公升价约0.07元左右,如上调落实,那么这次油价将会迎来年内第四次上调。 在此次欧佩克+产油国部长级监督委员会会议上,俄罗斯和沙特表示准备好进行合作,以支持能源市场稳定,这些表态和关于减产协议的审查都出现在定于11月30日-12月1日举行的欧佩克+峰会之前,届时按照原欧佩克+将把减产规模降低200万桶/日。日内,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曾称:“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沙特王储周末进行了通话,讨论了欧佩克+协议,强调准备好进行合作,以支持能源市场稳定。” 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1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05美元,收于每桶40.83美元,跌幅为0.12%;1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31美元,收于每桶42.62美元,跌幅为0.72%。(来源:原油成品油国际油价;编译/汽车之家?张雪莲)重要通知!油价要降了!
根据国家发改委消息,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将于(11月5日)24时开启。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10月22日—11月4日),国际油价大幅下降。平均来看,伦敦布伦特、纽约WTI油价比上轮调价周期下降6.12%。受此影响,国内汽油、柴油零售价格随之下调。
成品油价格下调?加满一箱油少花6.5元
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本次油价调整具体情况如下:汽油每吨下调160元,柴油每吨下调150元。
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下调0.13元;95号汽油每升下调0.13元;0号柴油每升下调0.13元。
记者算了一笔账,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少花6.5元。本次调价是2020年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出现的第五次下调。
短期油价仍将弱势震荡?多国封锁、美国大选抑制原油价格上升
调价周期内,欧美肺炎病例激增,法国、德国等十多个欧洲国家实施新的封锁措施,引发原油需求下降的担忧。利比亚关闭了八个月的油田恢复生产,预计三周内原油产量将达到100万桶/日,更加剧市场对原油供应过剩的忧虑。供需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影响油价大幅下跌。伦敦布伦特、纽约WTI原油期货价格一度分别跌至每桶37.46美元、35.79美元,分别为6月份以来最低位。此后美国原油库存大幅下降,提振油价。平均来看,本调价周期伦敦布伦特、纽约WTI原油期货价格分别为每桶40.00美元、38.16美元,分别比上一调价周期下降6.23%、6.02%。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预计,短期内国际油价仍将呈弱势震荡走势。目前市场关注焦点集中在本月底召开的欧佩克会议,有消息称欧佩克及其盟友可能推迟执行明年初放松减产的,油价将因此获得支撑。但欧美疫情仍然蔓延,多国取的封锁措施仍将抑制原油需求恢复及价格上升空间。此外,美国大选及后续进展都可能对原油市场产生扰动,进而影响价格运行。
年内油价变动一览:四涨五跌十二搁浅
2020年,国内成品油调价已呈现“四涨五跌十二搁浅”的格局。截至本次调价,汽油价格累计每吨下调1940元,柴油价格累计每吨下调1870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15年国际油价受哪些因素影响
2015年油价一路下行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市场供求关系失衡。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导致国际原油市场的需求疲软。欧佩克为了维护其市场份额,自2014年年中起维持较高的产量配额,拒绝通过减产调控国际油价。与此同时,美国页岩油产业发展迅速,美国原油产量和原油储备不断增加,给整个原油市场带来更大利空。
随着价格的下跌,过去一年对国际石油行业而言也充满了艰辛。油价持续走低,迫使各大石油巨头开始“节衣缩食”,投资大幅减少、裁员潮频现,上游开行业的生存压力骤然提升。对于美国页岩油产业而言,受到欧佩克的打压,其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今年10月份,美国页岩油开钻机数已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将近一半,这一趋势在年末仍在持续。
价格战与市场份额
从2014年6月欧佩克部长会议开始,国际原油市场份额大战拉开序幕。随之而来的便是已经持续将近一年半的价格单边下跌。欧佩克为了维持自身的市场份额,打压美国页岩油产业,不惜牺牲自身利益,将产量维持在高位,以压低油价。虽然这一“招数”在外界看来算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自杀式”策略,但在维护市场份额方面,欧佩克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美国页岩油产业迅速发展的势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这给了欧佩克一个喘息之机。
目前,欧佩克成员国的原油产量占到全球原油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仍处于主导地位。但近两年非欧佩克产油国特别是美国原油产量的不断增加,使国际原油市场格局正在改变,其特点是欧佩克对国际油价和国际原油市场的主导能力逐渐减弱,市场正在逐步脱离欧佩克对油价的绝对掌控,转而在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之间寻找平衡。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虽然目前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都在为过低的油价“埋单”,但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近两年所取的策略显然收到了显著的成效。数据显示,2014年非欧佩克产油国的增量基本维持在240万桶/天的水平,但最新的预测显示,明年非欧佩克产油国的产量将开始逐步缩减。国际能源署的预测显示,明年美国原油产量也将减少至1240万桶/天左右的水平。
分析指出,明年欧佩克“牺牲价格换份额”的策略将开始逐步见效。但是全球需求增长乏力却是欧佩克无法改变的一个现实。
供需关系平衡难
供需关系始终是决定市场和价格的重要因素。在国际原油市场中,近两年一个平衡的供需关系始终没有出现。这也是导致国际油价在过去一年半中一路下跌的重要原因。供大于求始终主导着国际原油市场。在这种供求关系下,油价除了下跌没有别的选择。
12月,国际能源署发布的展望报告指出,2016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将维持在120万桶/天,增速较此前日增130万桶的预测有所放缓。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表示,明年国际油价仍然面临较大的压力。
数据显示,欧佩克成员国11月份的产量已经上涨到了3173万桶/天的高位,略高于该组织对外公布的产量上限。明年伊朗将随时回归国际原油市场,这部分产能无疑将给已经失衡的供需天平再添一个沉重的砝码。
2016年充满挑战
近来,一项牵动市场神经的预测来自高盛集团,其公布的报告指出,明年国际油价将有可能跌至20美元/桶。虽然不少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高盛的预测过于极端,且市场也希望能够在明年迎来油价的缓慢回升,但近两周来市场的表现却大有验证高盛预期之势。欧佩克最后一次部长会议结束后,市场分析人士对明年国际原油市场最普遍的预期是“充满挑战”。
最大的挑战可能莫过于国际社会对伊朗的制裁将逐步取消,伊朗的原油产能将在明年回归国际市场。这部分产能对国际市场的供需平衡是相当大的压力。
另外,美国页岩油产业虽然暂时受到了一定冲击,但相关企业正在通过技术升级努力降低开成本,一部分有实力的页岩油开企业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能够在冲击之下继续发展,随着本轮产业冲击的结束,美国页岩油开中长期仍将呈现出上升趋势,这一趋势将会进一步加剧全球市场供需失衡的局面。
在持续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下,国际油价明年迅速回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在2016年中,油价可能会触底并开始回稳,年末油价将有可能稳定在60美元左右的区间内,但此前国际油价仍将继续在低位徘徊相当长一段时间。
当然,对于全球经济复苏而言,低油价将会帮助企业有效降低成本,将更多投资用于其他业务领域,从而间接助力经济复苏。对消费者而言,能源开支降低和低油价将会进一步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增长。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