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铅锑合金价格_铅锑矿价格行情
1.饲料含铅标准
2.湖南的什么产业最发达?
3.笔的发展历史
4.关于化学元素发现史的问题
湖南位于我国东南腹地,长江中游,是连接东部沿海省与西部内陆省的桥梁地带。处于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8′—30°08′之间。全省土地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因大部份地区在洞庭湖之南,故名“湖南”。又以省内最大河流为湘江,而简称“湘”。
湖南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北部低平,形成向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境内山地约占总面积的一半,平原、盆地、丘陵、水面约占一半。主要山脉有雪峰山、武陵山、幕阜山—罗霄山及南岭山脉。省内最高峰为炎陵县的酃峰,海拔2122米;最低点为临湘市的黄盖镇,海拔21米。主要水面有洞庭湖及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水由西南向北汇聚洞庭湖,经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
湖南气候属大陆型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18°,降水量1200—1500毫米。
全省有耕地391.26万公顷。有林地957.9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2.8%.林木蓄积量3.06亿立方米。有淡水面积135.38万公顷。天然水资源总量1640.4亿立方米。水力资源蕴藏量达1532.45万千瓦,为南方各省之冠。
动、植物资源丰富,覆盖面广。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40多种;植物70多种。特别是尚存世界罕见的植物“活化石”—银杉、水杉、水松、银杏和珙桐。
矿产资源种类甚多。世界已发现的160多种矿藏中,湖南有140多种。其中钨、锑储量居全国之首。铋、锌、铅、锡及莹石、重晶石、海泡石、石墨等储量也在全国前列。故有“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矿之乡”美称。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十分优越。湖南位居中部,南邻广东,北靠长江,处在南中国沿海开放带和长江流域开放带之间,扼华南交通要冲,是东南沿海与内陆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承东接西、南联北进的枢纽。境内有京广、湘黔、浙赣、湘桂、枝柳、石长6条铁路干线贯穿东西南北,洛湛铁路和渝怀铁路湖南段正在兴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218公里,省会长沙可与除怀化、张家界、湘西自治州外的其他10个市通过高速公路连接。现有长沙黄花机场、张家界荷花机场两个国际机场。邮电通信能力也居于全国先进行列。
人口民族
湖南是我国人口众多的省份之一,2001年末全省总人口6595.85万人,在全国31个省市中,仅低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广东、四川,排名第7位。湖南又是人口密集的省份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311人,比全国平均人口密度高1倍多。
2001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11.80‰,死亡率为6.7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8‰。
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普查年度:1999年11月1日至2000年10月31日)资料,在全省人口中,年龄14岁以下的占22.1%,15岁至64岁的占70.4%,65岁以上的占7.5%。全省每1万人中,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的293人,中学及中专文化的4689人,小学文化的3828人。
经济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着重调整经济结构,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湖南是全国粮食的主产区之一,号称“鱼米之乡”。稻谷、生猪、茶叶、油菜籽、柑桔、烟叶和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居全国前列。以有色冶金、工程机械、食品医药、建材化工等为主的工业制造业有一定竞争力。
2005年,湖南省实现GDP6473.61亿元,增长11.6%,经济进入稳定增长期。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54.98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2604.57亿元,增长13.9%;第三产业增加值2614.06亿元,增长11.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0366元。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9.4∶40.2∶40.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点一线”地区GDP为4108.31亿元,增长13.2%,比全省快1.6个百分点,占全省总量的63.5%。“长株潭”三市GDP为2412.6亿元,增长14.0%,比全省快2.4个百分点。大湘西地区GDP为733.66亿元,增长11.4%,比上年快0.6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发展加快,一批发展好、后劲足的经济强县对全省经济的带动作用增强。
农 业
2005年,湖南省第一产业增加值1254.98亿元,增长5.7%,居全国第14位,居中部六省第3位。实有耕地面积381.58万公顷(5723.7万亩),粮食总产量为2856.55万吨,居全国第6位,其中稻谷产量2484.99万吨,增长1.8%。
目前,全省初步形成了优质稻米、柑橘等十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粮油棉麻、肉奶水产等五大产业链;各类农产品基地达3300万亩;全年全省166家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13亿元、利润18.22亿元,分别增长15.1%和13.7%。经济作物中,棉花产量为18.49万吨,油料产量为140.98万吨,同居全国第8位。2005年末,全省拥有林地面积1152.7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5%,高于全国森林覆盖率38.45个百分点。全年林业产值为100.98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5%。全省牧业总产值为834.52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0.6%。出栏肉猪7500.74万头,增长6.6%;出栏牛206.39万头,增长11.6%;出栏羊841.71万头,增长6.5%;出笼家禽57318.56万羽,增长4.5%;肉类总产量为629.96万吨,增长5.7%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的8.2%,居全国第5位;牛奶产量6.9万吨,增长3.8%;禽蛋产量92.06万吨,增长4.5%;水产品产量179.22万吨,增长7.2%。全省淡水养殖面积为48.17万公顷,水产品总产量为179.22万吨,渔业总产值为138.37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7%。
工 业
“十五”期间,湖南工业以年均12.9%速度递增,比GDP年均增速高2.7个百分点。2005年,全省工业增加值2199.91亿元,比上年增长15.3%,拉动全省生产总值增长5.1个百分点;列中部的第3位,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为1535.9亿元,增长20.6%,居中部第4位。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4%,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3%,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十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为76.5%。
湖南工业发展目前的主要特点一是工业体系完整、规模初具、部分产业优势突出。在全部37个行业大类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烟草加工、专用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食品加工、其他制造业和木材加工及藤棕草制品等8个行业大类有一定竞争优势。在436个行业小类中,有42个在中部乃至全国排前3位:配合及混合饲料制造、水果罐头制造、制茶、酱油酱料制造、苎麻纤维初步加工等17个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日用陶瓷制造、铅锌冶炼、锑冶炼、锡冶炼、有色金属合金等15个以矿产资源为依托的资源型产业;铁路专业设备、铁路机车、机车车辆配件、建筑机械等4个依托技术优势发展壮大的制造行业;卷烟制造等6个其他行业。二是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明显,尤其是在软件、生物医药、先进电池材料等领域独具特色,拥有中部地区唯一的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和专业生物医药园区。三是营商成本较低的优势明显。湖南劳务成本低于广东省约40-50%,房价、房租等明显低于相邻的湖北。工业用水比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低近30%;非工业、普通工业电价较湖北低15.6%,大工业用电低7%左右,比东部发达地区(0.7-0.8元左右)更低。湖南营商成本只有广东的74%左右。四是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逐步形成。2005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230.89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49.9%,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非国有经济投资1570.8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1.8%,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23.33亿美元,增长42.5%;实际引进省外境内资金702.3亿元,增长37.6%。私营企业进出口12.98亿美元,增长36.3%;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2.81亿美元,增长19.7%。
财政金融
2005年,湖南全省财政总收入为738.55亿元,比上年增加126.13亿元,增长20.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86.52亿元,增长20.55%;上划中央增值税、消费税294.82亿元,增长20.21%;上划中央所得税57.21亿元,增长22.95%。 全省财政总支出为865.65亿元,比上年增加146.11亿元,增长20.31%。省级财政总收入为261.25亿元,增长24.9%,完成预算的114.4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0.4亿元,增长30.01%;上划中央增值税、消费税168.78亿元,增长20.2%;上划中央所得税12.07亿元,增长74.93%。省级财政总支出为231亿元,比上年增加28.09亿元,增长13.84%。
“十五”计划以来,湖南税收发展情况良好。2005年全省地税实际组织入库税款达到196.19亿元,比2001年增长了89.34%,年均递增17.3%,为保障全省财力、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国税系统入库税收收入405.31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8.9%,同比增长20.9%,首次突破了400亿大关,收入质量也显著提高,欠税率是10年来最低的一年。
2005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589.54亿元,增长16.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153.71亿元;企业存款余额1572.79亿元,比年初增加179.01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590.03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2127.93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16.88亿元;房地产贷款余额484.86亿元。金融运行效益明显提高,全省金融机构盈利21亿元,比上年增盈6.6亿元。
证券、期货市场继续发展。年末全省境内上市公司45家;境外上市公司3家,比上年增加1家;全年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18亿元。年末全省证券公司69家营业网点,证券交易额1288亿元;期货公司4家,成交金额1738亿元。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27.17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9.54亿元;人身险保费收入97.63亿元。各项赔款与给付支出29.49亿元,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18.18亿元;人身险业务赔款与给付11.31亿元。
对外贸易
2005年,湖南全省完成进出口总值600485万美元,同比增长10.4%。其中出口374667万美元;进口225815万美元。全省累计贸易顺差148849万美元,同比增长96.4%。 一般贸易出口仍然是我省出口的主要方式,加工贸易出口比重偏低且增速大幅回落,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势良好,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快、但比重低。2005年全省一般贸易出口339309万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90.6%,增长22.83%。全省出口市场184个,出口超过亿美元的国家和地区7个,分别是香港、美国、日本、韩国、印度、荷兰、台湾;进口超过亿美元的国家和地区6个,分别是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美国、韩国、加拿大。
除未锻轧铅、未锻造的锌及锌合金外,传统大宗商品出口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钢材出口47813万美元,增长34.71%;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23957万美元,增长5.8%;陶瓷出口15308万美元,增长14.57%;烟花爆竹出口14920万美元,增长5.51%;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9820万美元,增长7.36%、未锻造的银出口18695万美元,增长54.86%;鲜、冻猪肉出口5826万美元,增长73.08%。
2005年湖南省有对外贸易经营企业近2800家,当年有出口实绩的企业1215家,比2004年增加182家,平均出口规模达到308.4万美元。三资企业累计出口66586万美元,增长27.81%,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7.8%;私营企业累计出口111768万美元,增长67.72%,占全省出口总量的29.8%,出口增量占全省出口增量的72%。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出口额17.84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7.61%,几占全省出口的“半壁江山”。
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在湘投资掀起新的热潮,2004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83位的时代华纳、第85位的NEC(中文名日本电气公司)、第151位的日本三菱电机、第173位的美国百事、第177位的日本三井物产、第407位的香港和记黄埔分别在湘投资设立长沙华纳深国投影城有限公司、长沙NEC通讯有限公司、株洲时菱交通设备有限公司、长沙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湖南金农生物资源有限公司、和记黄埔地产(长沙望城)有限公司。一年之内共有6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湖南,在我省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38家,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全年来湘实际投资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为:中国香港(105942万美元)、荷兰(33819万美元)、中国台湾省(19088万美元)、美国(14475万美元)、韩国(7532万美元)。
随着泛珠三角大经济圈的建立,东南沿海三资企业纷纷向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广阔的市场优势、营商综合成本优势的我省转移和扩展,郴州、衡阳、永州三市更以其优越的地域优势充当先锋,如郴州志富杨电子、耒阳钜旺鞋业、永州华盈实业等。
固定资产投资
2001年至2005年7月,湖南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91.58亿元,已完成“十五”投资计划目标(7300亿元)的99.9%,超额完成计划已成定局。其中“十五”前四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04.8亿元,总量超过福建,跃居全国第12位。投资增速基本稳定,前四年年递增16.8%,比“十五”计划速度高出5.8个百分点。投资率在2001年首次突破30%,一直维持在30%—35%的合理区间。预计“十五”期间全社会投资8465亿元,年递增17.2%,分别高出计划目标1165亿元和6.2个百分点。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001—2004年,投资对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50%左右,比“九五”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拉动GDP增长4—5个百分点。特别是在后期的宏观调控阶段,湖南固定资产投资坚持“有保有压”,增幅基本稳定,波动幅度分别比“八五”、“九五”时期低8.8和10.8个百分点,确保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1—2004年GDP分别增长9%、9%、9.6%和12%。2001—2004年,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205亿元、1847亿元和4053亿元,三者之比由“九五”时期的4.2:23.6:72.2演变为3.4:30.2:66.4,第二产业投资明显加强。
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2005年湖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523.97元,其中人均工薪收入为6284.79元;经营净收入872.2元;转移性收入2171.3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117.74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228.79元;家庭经营收入1713.35元;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175.6元。
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504.99元,其中人均食品支出2689.39元;人均旅游消费189元;人均购房和建房支出756.14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8%。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1.1辆,家用电脑34.94台。人均居住面积26.2平方米,增加0.8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2756.43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2.0%。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73.6台,电话机56.2台,移动电话机55台。人均住房面积38.38平方米。
全省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29万人;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152.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88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502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3.1万人。全年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01亿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1.57亿元。
饲料含铅标准
平等条约一览表
南京条约 1842年8月 英国
主要内容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要与英方商定
影响
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端
2.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3.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4.中国人民从此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5.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 1844年 英国
主要内容
从中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拘留等特权
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1844年 美国和法国
主要内容
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
天津条约 1858年夏 俄美英法
主要内容
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增开沿海沿江是10处商口岸
3.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4.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5.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经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常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北京条约 1860年 俄国
主要内容
1.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对英法两国的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天津条与北京条约的共同影响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北京条约 1860年 俄国
至19世纪80年代 ,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马关条约 1895年4月 日本
主要内容
1.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
4.日本可以在华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影响
1.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再一步遭受受严重损失
2.此后帝国主义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3.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向列强进行政治大借款
4.新通商口案的开辟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
5.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办厂,拓展了其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 1901年9月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主要内容
1.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2.赔偿以中国的关税和盐税做抵押,中国的税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国控制
3.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届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地驻兵保护
4.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5.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和参加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
6.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影响
这样的使馆界成为列强在中国都城的占领地
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镇压人民的工具
列强可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
下面列出了部分中国政府或大多数中国人认为是不平等的条约。
中俄蒙协约(民国4年(1915年)6月7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外蒙古,恰克图)
民四条约(二十一条)(民国4年(1915年)5月25日,中国与日本,签约地点:北京)
满洲里界约(1911年(宣统3年)12月20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满洲里)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年(光绪32年)4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5年(光绪31年)12月22日,签约地点:北京)
辛丑条约(1901年(光绪27年)9月7日,签约地点:北京)
广州湾租界条约(时间:1899年(光绪25年)11月16日;签约地点:广州湾;中国与法国)
订租威海卫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7月1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时间:1898年(光绪24年)6月9日;签约地点:北京;中国与英国)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27日,签约地点: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国彼得堡签订了《续订旅大租地条约》)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6日,北京;中国与德国)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6年(光绪22年)7月21日,签订于北京)
中俄密约(1896年(光绪22年)6月3日,莫斯科)
马关条约(1895年(光绪21年)4月17日,马关,与日本)
中英会议藏印条款(1890年(光绪16年)3月17日,印度加尔各答;补充修订:1893年12月5日,大吉岭)
中英烟台条约(1876年(光绪2年)烟台;中国与英国)
中日北京专条(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尔巴哈台)
中德通商条约(1861年(咸丰11年)9月2日,天津)
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1月14日,北京)
中法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5日,北京)
中英北京条约(1860年(咸丰10年)10月24日,北京)
天津条约
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7日,天津)
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26日,天津)
中美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8日,天津)
中俄天津条约(1858年(咸丰8年)6月13日,天津)
中俄瑷珲条约(1858年(咸丰8年)5月28日,瑷珲)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咸丰4年)7月5日,上海)
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咸丰元年)8月6日,伊犁)
黄埔条约(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与法国,黄埔)
望厦条约(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与美国,望厦)
虎门条约(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与英国,虎门)
南京条约(1842年(道光22年)8月29日,与英国,南京)
1917年,德国和奥匈帝国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而被废除不平等条约。1917年苏联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事后未完全兑现,亦无退还条约中获得的领土)。1943年,美国和英国自愿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意大利和日本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中国的敌对国失去他们的特殊地位。1946年,法国放弃其在中国的特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后,不承认以前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
湖南的什么产业最发达?
饲料含铅标准
微量元素营养是当今动物养殖和配方技术最前沿的研究领域。多年来都是以传统无机盐来提供微量元素营养,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传统无机盐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随之引发的畜产品品质问题及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心和重视。安全、稳定、高效、环保的新型微量元素新增剂产品的研究与选用已成为行业日益关注的焦点。
国内外在动物养殖方面经常使用的微量元素很多,常用微量元素有铜、铁、锌、锰、硒、碘、钻、钾、钠、铝等。尽管用量不多,但由此引发的畜产品品质问题及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传统无机盐产品虽然使用历史比较久,但在生产、使用过程中所引发的质量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
微量元素中主要有毒有害物质
通常认为微量元素中有毒有害物质主要包括铅(Pb)、砷(As)、镉(Cd)、汞(Hg)、氟( F)、铬(Cr)、铝(Al)、锑(Sb)、二恶英等,列入现行饲料卫生标准的有铅(Pb)、砷(As)、镉(Cd)、汞(Hg)、氟( F)、铬(Cr),其中铅(Pb)、砷(As) ,镉( Cd)、二恶英倍受关注。
铅
铅是对动物有毒有害作用的重金属元素之一,可以在动物体内蓄积。其毒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对神经系统、造血器官、肾脏、免疫系统的损害,使机体的免疫机能降低;铅还可导致动物畸变、突变和癌变。一般情况下,植物性饲料中的铅含量都较低,在0.2-3.0mg/ kg范围内,不会超出国家饲料卫生标准规定的允许量。但植物性饲料的含铅量变异很大,这与土壤中铅的水平和工业污染有关。在富铅土壤上生长的饲料植物含铅量较高。工业污染是造成植物性饲料含铅量增加的重要原因。如正常牧草中的铅含量为3.0-7.0mg/kg,而冶炼厂附近的牧草中铅含量可高达325mg/kg。石粉、磷酸盐等矿物质饲料的铅含量因产地不同而变异很大,某些地区的矿物质饲料因含有铅杂质,致使铅含量较高。铅在动物体内主要沉积于骨骼,因此骨粉、肉骨粉和含鱼骨较多的鱼粉含铅量较高。据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汉)测定,骨粉中的铅含量最高达18.54mg/kg。来源于工业污染严重的海水水域的鱼粉其铅含量也较高。
人体标准含铅量儿童青少年铅中毒知识
第一章 儿童铅中毒的危害
一、儿童铅中毒(child,s lead poisoning)定义:
1994年,全球儿童铅中毒防治大会上,一致通过:血铅≥100?g/L作为社会干预水平,不论是否出现临床症状均可诊断为儿童铅中毒。
目前,最新研究表明:50 ?g/L以上即有胚胎发育毒性,易导致流产,并对儿童神经发育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国际公认血铅安全值最好为“零”
第二章 儿童铅中毒防治现状
一、国外防治情况
? 上个世纪初开始,到上世纪70年代,众多权威研究表明:儿童铅中毒对儿童神经、回圈、造血、消化、内分泌等多系统、多器官造成不可逆的终生的损害。由于儿童铅中毒的严重危害,逐步得到各国 *** 的重视
? 美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全国通过立法,环保、卫生、教育、科研等部门分工协作,每年投入500亿美元,全面开展儿童铅中毒防治,10年时间,儿童铅中毒由88%以上降为10%以下,成为世界各国儿童儿童铅中毒防治工作学习的榜样
? 1997年6月,在丹佛,英、加、法、意、日、德、美、俄8国首脑签字支援保护全世界儿童免受环境危害的宣言。减少儿童铅中毒成为其中五项重要内容之一
二、国内防治情况
? 从上世纪70年代起步,90年代以后,随着工农业生产和交通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研究课题较多
? 1999年2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十五号令把儿童血铅化验列为全国各级医疗保健机构的常规检测专案。
? 全国政协第九届五次会议(提案第242号)呼吁建立铅污染国家防治计划。
? 中央电视台等权威新闻媒体多次报道有关儿童铅中毒的节目。
? 2004年初,卫生部启动全国幼儿血铅监测专案
三、省内防治情况
? 1999年,国家CDC完成的 “九五”科技攻关专案,对我国9省11市城市儿童血铅含量进行了研究,我省郑州、洛阳、新乡三市儿童血铅浓度平均135.8 ?g/L,居我国九省之首位
? 2004年初,河南省卫生防疫站连续下发豫防站(2004)7号、19号、27号、47号档案, 正式启动全省儿童青少年铅中毒监测和防治工作,并确定我市为防治效果观察试点市
? 4月29日,在郑州,召开全省17个省辖市卫生防疫站会议,专门安排全省儿童铅中毒防治工作,我站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
四、我市防治情况
? 2004年初,按照上级指示,我站开始筹备儿童铅中毒防治工作,3月13日, 我站通过省防疫站血铅检测考核,颁发了“血铅检测合格单位”证书,我市儿童铅中毒防治检测工作正式启动
? 我站抽样检测和调查后发现:
v 截至6月1日,检测21所学校21918名学生,我市中心城区初中、小学、幼儿园学生铅中毒流行率49.08%,工业区69.54%,防治任务非常艰钜
v 整个社会缺乏对儿童铅中毒危害和防治知识的了解,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对儿童铅中毒危害认识不够,对儿童铅中毒防治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环境中铅的主要来源
人类对铅的认识和使用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广泛应用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存在于:
? 大气,工业和交通业污染
? 土壤和尘埃,各种污染的沉积,室内尘埃
? 水,水源污染和管道污染
? 食物,种植、加工过程中污染
? 含铅油漆,铅是传统油漆新增剂
? 室内装修材料,特别是儿童房间鲜艳颜色
? 玩具、文具、学习用品,深色课桌椅、铅笔、覆盖型涂改液等
第四章 儿童铅中毒防治
一、总则
? 一级预防。
治本方法,治理环境,健全法规标准体系,加强科学检测,严格执法,降低环境和生活用品用具中铅含量。这项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
? 二级预防。
v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改善儿童青少年生活、饮食习惯及生活环境,避免儿童青少年对铅的过量接触
v 筛查干预。由专业机构对儿童青少年和孕妇等重点人群进行筛查,对高血铅个体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早防、早查、早干预
二、个体预防
6 经常清洗儿童的玩具和其他一些可能被小儿放到口中的物品
7 不要让孩子接触过多彩色玩具、蜡笔
8 不让孩子使用覆盖型涂改液
9 不要带孩子去汽车流量大的马路及铅作业工厂附近散步
10不让孩子入住刚用含铅油漆和涂料装修过的住房,并对孩子房间加强通风换气
二 、个体预防
11 不能在孩子面前吸菸,避免孩子被动吸菸
12 以煤作为燃料的家庭应尽量多开窗通风
13直接从事铅作业的人员下班前必须按规定洗澡更衣后回家
14每年到专业机构监测一次血铅。血铅含量50?g∕L以上,应特别注意预防;血铅含量100?g∕L以上,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干预治疗
三、儿童体内铅含量检测
(一)检测样品
? 血液,静脉血和末梢血,方便,准确,反映儿童近期(1~3个月)铅接触水平,首选
? 毛发和尿,方便,但不能准确反映体内近期铅含量,并且容易受到污染
? 牙齿骨铅,不容易取材,反映长期蓄积水平
(二)血铅检测方法
? 原子吸收法AASHE和GFAAS,准确,取材不方便,价格昂贵,不是国家标准方法
? 微电位溶出测定方法ASV,准确,方便、快速,国家推荐标准方法
? 原卟啉法EP,方便,快速,极不准确,已明令禁止
检测结果准确的关键:全程质量控制
四、干预治疗
儿童铅中毒综合干预疗法:
? 健康教育,
? 生活习惯改善
? 膳食习惯改善
? 轻度、中度中毒,使用专用保健药品、保健食品排铅
? 重度以上中毒,使用依地酸二钠钙等螯合剂治疗,必要时须住院治疗,并开展儿童生活地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查询铅污染源
? 定期复查血铅,观察干预效果
第五章 南阳市卫生防疫站学生常见病防治中心简介
? 南阳市卫生防疫站下设的学生常见病防治专业机构,工作人员16名,主任和副主任医师各一名,中级专业技术人员5名
? 近期开展主要开展业务:儿童铅中毒防治、儿童钙、铁、锌微量元素缺乏、乙肝疫苗注射无应答治疗等
? 儿童体内铅含量检测方法:卫生部推荐方法WS/T 21—1996 (血中铅的微电位溶出测定方法),又称阳极溶出伏安法,省防疫站全程质控,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儿童铅中毒综合干预疗法:
? 使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批准的儿童铅中毒专用保健食品(力德希维果粉糖片)和保健药品(智杞颗粒)进行干预治疗
? 辅以健康教育,改善生活习惯和膳食习惯
? 必要时,开展儿童生活地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检测,查询铅污染源
? 定期复查血铅,观察疗效
什么标准的饲料才叫好饲料好饲料不是说出来的,而是饲喂之后,在最后销售的时候与周围的比较赚的钱多的饲料。 所有的表象祛除之后,最后拿到手里的钱才是真道理。 如果长期养殖的话,可以做的对比实验。或者与其他人做做对比实验。
PVC环保测试含铅标准多少?RoHS指令要求Pb含量1000PPM以下.ppm:百万分之一
理化效能:表观密度、透光、率雾度、**指数、白度、溶胀比、含水量、酸值、比重、硬度、刚性、密度、树脂含量、吸水性、尺寸稳定性等;
耐化学药品:耐机油、耐汽油、耐酸性、耐碱性、耐水性、耐有机溶剂、耐清洗剂等;
机械效能:冲击性能、拉伸效能、弯曲效能、电效能、耐磨效能、摩擦系数、低温效能、回弹效能、撕裂效能等;
热学效能:比热、导热系数、热变形温度、微卡软化温度、耐燃性、自熄性、烟密度等;
老化效能:臭氧、紫外老化、盐雾老化、氙灯老化、碳弧灯老化、卤素灯老化、寿命评估等;
有害物质测试:可溶性重金属、邻苯类塑化剂、甲醛、REACH、ROHS等;
成分分析专案: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 对比分析 未知物分析 图谱分析 失效分析 全成份分析 分子量分析 定性定量分析 牌号鉴定 材质鉴定 配方还原等。
饲料用猪油标准饲料级猪油采购验收的标准让大家参考,
酸价≤5mgkoh/g,过氧化值≤5mmol/kg ,TBA≤2.0,水分 ≤0.5,粗脂肪 ≤98%
让步接收范围:酸价≤8 过氧化值≤10 TBA≤4.0 水分≤1.0 粗脂肪≤96%
注,加热试验为280度不变色,TBA是猪油掺假判断的参考指标
标准的水龙头含铅多少
PB(铅)含量,中国国家标准是小于等于1.8%,欧盟的标准是小于等于1.0%,美国的标准是小于等于0.8%。仅从这几个数字上就知道欧盟人民和美国人民使用的水龙头要比我们的环保有益健康,至少我们国内生产的产品标准就比别人低。
汉斯格雅花洒含铅标准铅含量:1.2%<pb<1.7% 采用优质黄铜符合EN1982标准 汉斯格雅一直严格遵循全球统一标准
饲料用油有标准吗?饲料油就是动物饲料中所新增的油脂,主要混入饲料供牲畜食用,可提高牲畜食用的口感,达到增肉的目的。饲料油的原料是生产动物油、植物油的副产物,以屠宰加工副产品为主,主要包括肠油、下腹肥膘、边角肉等。
饲料油和食用植物油最大的区别也是来源的不同。饲料油来源自餐饮废弃油脂,这种油脂我们通常叫“地沟油”,是绝对不允许用作食用油的加工原料的。其次食用植物油在酸价、过氧化值、含铅、含砷、农药残留等各个方面都比饲料油要严格很多。
一般来说,动物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植物油,对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较大。我国在2005版食用动物油脂国家卫生标准中指出动物油脂一般指的是以兽医卫生检验认可的生猪、牛、羊的板油、肉膘、网膜或附着于内脏器官的纯脂肪组织,单一或多种混合炼制成的食用猪油、羊油、牛油。而动物饲料油应符合植物油料卫生标准中对农药残留、重金属、霉菌毒素等 *** 的要求。
关于欧盟对产品含铅的标准二、 铅的法规要求:
⒈ 欧盟:
76/769/EEC,89/677/EEC:禁止使用
94/62/EC:<100ppm
ROHS:<1000ppm
⒉ ROHS豁免项:
玻璃:如荧光管etc.
合金:钢合金中铅含量<0.35%(3500ppm);
玻璃:如荧光管etc.
合金:钢合金中铅含量<0.35%(3500ppm);
铝中铅含量<0.4%(4000ppm);
铜合金中铅含量<4%(40000ppm)
焊锡:高温融化的焊料中的铅(即锡铅焊料合金中铅含量超过85%);
用于伺服器、储存器和储存系统的焊料中的铅(豁免准予至2010年)
用于交换、讯号和传输,以及电信网路管理的网路基础设施装置中焊料中的铅;
电子陶瓷产品中的铅如压电陶瓷。
⒊ ROHS豁免听证项:
光学玻璃及护目镜可以使用铅及镉;
两个以上焊介面之微处理器封装跟其针头,可使用铅占85%比重的锡铅焊料,唯其期限到2010年;
溶解度较高的含铅焊料(如锡铅焊合金有85%的铅)及任何需要低温焊接以完成电力接驳的焊料。
请教饲料动物油标准记不清了,饲用油脂国标好像处于征求意见阶段。 检视原帖>>
采纳哦
笔的发展历史
现在湖南的文化产业最发达。
湖南以“文化+”理念为统领,推动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文化产业不断释放,文化产业进一步做优做强。
1、湖南的广播电视业一直在全国具有标杆意义。
2、湖南出版素有“出版湘军”之称,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连续10届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始终占据国内出版业领先位置。
3、湖南的动漫产量曾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蓝猫、虹猫、山猫这“三只猫”享誉业界。
4、湖南的演艺业曾开启都市演艺之先河,长沙的歌厅文化成为湖南的一张名片。
5、湖南在打造文化旅游中心和休闲度假基地、民间工艺独放异彩等方面,进行品质跨越。
湖南的目标要在以社会效益为第一要务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带动、支撑文化事业的发展,打造出具有“湖湘气派”的“文化湘军”。
关于化学元素发现史的问题
毛笔
在各类笔中,毛笔可算是中国独有的品类了。传统的毛笔不但是古人必备的文房用具,而且在表达中华书法、绘画的特殊韵味上具有与众不同的魁力。中国的书法和绘画,都是与毛笔的使用分不开的。
毛笔作为书写工具,其历史非常久远,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就留有毛笔描绘的痕迹。虽然西周以上迄今尚未见有毛笔的实物,但从史前的彩陶花纹、商代的甲骨文等上可觅到些许用笔的迹象。东周的竹木简、缣帛上已广泛使用毛笔来书写。由此可知毛笔起于殷商之前。最早的毛笔,大约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毛笔,该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笔,是上古时代遗存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春秋、战国时对笔的叫法各地不一,有“笔”、“聿”、“拂”等多种名称。直到秦实行“书同文,车同轨”,才将笔的各种名称统一称作“笔”。相传秦将蒙恬曾在善琏村取羊毫制笔,在当地被人们奉为笔祖。又据说蒙恬的夫人卜香莲也精通制笔技艺,被供为笔娘娘。到了汉代,笔已比较考究,路卮是当时的制笔高手。汉代制笔头的原料除了兔毛之外,还有羊毛,鹿毛、狸毛、狼毛等,硬毫软毫并用。同时,笔管的质地和装饰也丰富起来。据正史书籍记载,我国著名的宣笔就发明于汉代。
宣笔时期是我国毛笔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晋时,安徽宣州用兔毛制成的紫毫笔,以笔锋尖挺而拥著称于世。宣州陈氏之笔深受王羲之等人的推崇。到了唐代,宣州成为全国制笔的中心,宣笔声誉日隆,此时的宣笔无论在制作技巧,选用材料,或在笔杆的雕镂艺术上,都已日臻完善,柳公权、欧阳修、梅尧臣、苏东坡等人都对宣笔有过极高的评价。宣笔在唐朝时被奉为贡品和御用笔,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唐天宝二年,唐玄宗登楼看新潭、南方数十郡特产,排列在在楼下,其中就有宣城郡的笔。陈氏及诸葛氏之笔跨唐宋两朝,制笔技艺世代相传,所创无心散卓笔具有性能柔润、根基牢靠,久用不散,书写流畅的特点,称“海内第一”。宋代除了宣州诸葛氏之外,歙县的吕道人,黟县的吕大渊,新安的汪伯立等都名冠一时。
元代以后,以湖州为中心的制笔业日益兴隆。我国的毛笔进入了第二个重要发展时期——湖笔时期。尤以羊毫笔最享盛名,为士林所爱,并得朝廷赞赏,此时的湖笔与宣笔已同享盛名,乃至超过了宣笔,成为全国毛笔的代表,誉满海内外。被称为“毛颖之技甲天下”的湖笔,发源于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古时,善琏隶属湖州府,故这里出产的毛笔称为湖笔,善琏也被誉为“笔都”。当时湖笔与徽墨、端砚、宣纸一起被称为“文房四宝”,并出现了冯应科、张进中、吴升、姚恺、陆震、杨鼎、沈秀荣、潘又新等制笔名师。
明末清初,善琏湖笔逐渐外传,善琏人在各地开设了一批著名的笔店,如北京的古月轩、贺连清,上海的周虎臣、杨振华、李鼎和,苏州的贝松泉、陆益堂等。明清时期是中国制笔业发展的鼎盛期,供皇室的御用笔和官府用笔,制作精致华丽自不待言,就连民间使用的毛笔,也十分注重装饰和美观。当时用作笔管的质材有竹,玉、雕漆、象牙、瓷,珐琅等,在笔管的装饰上,也尽一切修饰之能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
由于毛笔是由动物纤维制成,难以长久保存,故完整的古笔传世极少,除少数发掘品外,能见到的明清毛笔,也可算得上是稀世珍宝了。
钢笔
自19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羽毛笔的基础上发明了钢笔之后,钢笔迅速替代传统的羽毛笔而成为20纪主要的书写工具。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电脑、打印机与网络迅速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钢笔的书写功能,而且性能更加优良的圆珠笔广泛运用,也挤占了钢笔的市场占有率。21世纪初的今天,钢笔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它是许多人首选的书写工具,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体现持有人身价的一种象征。制作工艺越来越精良的名牌钢笔,已成为高档的名贵礼品,成为上层社会的一种追求,价格不菲。
钢笔因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的收藏者 , 所以如何选择一枝好的钢笔 , 也成了一门学问。
有不少人喜欢收藏钢笔。因为钢笔不仅有足够多的新老品牌与款式供收藏者寻觅选择,而且价格适宜,全球都拥有庞大的市场,收藏容易,转手出让也极为方便。即使是专供收藏的珍稀品牌,很少有伪造的假货,也没有很多人专门炒作,因此使得鉴赏家与投资者购买起来较为放心。
铅笔
1564年,一场灾难性的飓风袭击英格兰岛,受灾较重的昆布兰地区许多大树被连根拔起。风暴过后,人们在树根下发现了一种黑色矿物质。只要轻轻在物体上一划,就可以留下一道黑色的印记,它就是“石墨"。当地牧羊人常用它在羊身上画记号,以便于辨认。后来有人把它制成棒形,卖给商人用于在包装上划记号。1781年,德国化学家法伯经过多次实验,将石墨粉与硫磺、锑、松香混合在一起,制成糊状再挤压成条形,这就是铅笔的雏形。这种铅笔有一定的硬度,书写起来比石墨棒好用多了。受此启发,人们又将石墨块切成小条,用于写字绘画。这就是最早的铅笔。不久,英王乔治二世索性将巴罗代尔石墨矿收为皇室所有,把它定为皇家的专用品。但是用石墨条写字既容易弄脏手,又容易折断。
给铅笔套上木杆外套的任务是由美国工匠门罗来完成的。他先造出了一种能切出木条的机器,然后在木条上面刻上细槽,将铅笔芯放入槽内,再将两枝木条对好、粘合,笔芯被紧紧地嵌在中间,这就发展成了我们今天使用的铅笔。
新成员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铅笔的制造也已经注入了许多科技含量。有了护芯可回缩活动铅笔、无残芯活动铅笔、纸制铅笔等等。
护芯可回缩活动铅笔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铅芯护管在一定压力下可以回缩。这种笔使用的是金属夹头,装有防止重压的保护弹簧,按压后能够半自动出芯,不但出芯准,而且还可避免刺破衣袋、保护铅芯;无残芯活动铅笔与一般铅芯只能用到12.4毫米为止的活动铅笔不同,无残芯活动铅笔哪怕铅芯用到最后1毫米仍能使用。这是活动铅笔一百多年来的重大革新。它主要是笔内改用了双夹头结构,前夹头夹持铅芯的前端,后夹头负责夹持及推进铅芯;纸制铅笔,又名环保铅笔。主要是利用废旧纸张为原料(替代传统铅笔生产中的木材),经过简单裁切后,经精细加工而成。与传统的木杆铅笔相比,纸制铅笔以纸代木,品质更加卓越,产品花色繁多,而且易卷削、使用性能好,并且绝对避免了木杆铅笔普遍存在的杆内断芯、切削折芯、偏芯等难以克服的缺点。
符号
今天我们看到铅笔上标有的H、B、HB是代表铅笔的软硬程度,这也是有来历的。
直到18世纪末,世界上还只有英、德两国有铅笔供应,拿破仑发动了对邻国的战争后,英、德两国切断了对法国的铅笔供应,因此,拿破仑命令法国的化学家孔德在自己的国土上找到石墨矿,然后造出铅笔。但法国的石墨矿质量差,而且储量少,孔德便在石墨中掺入粘土,放入窑里烧烤,制成了当时世界上好使耐用的铅笔芯。在石墨中掺入的粘土比例不同,生产出的铅笔芯的硬度也就不同,颜色深浅也不同。“H"即英文“Hard"(硬)的开头字母,代表粘土,用以表示铅笔芯的硬度。“H"前面的数字越大(如6H),铅笔芯就越硬,也即笔芯中与石墨混合的粘土比例越大,写出的字越不明显,常用来复写。“B"是英文“Black"(黑)的开头字母,代表石墨,用以表示铅笔芯质软的情况和写字的明显程度。以“6B”为最软,字迹最黑,常用以绘画。普通铅笔标号则一般为“HB”,考试时用来涂答题卡的铅笔标号一般为“2B”。
特殊功能
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铅笔还可以鉴别钻石的真伪。钻石用水润湿后,用铅笔在它上面刻划一下,真钻石的表面不会留下铅笔划过的痕迹。用水晶、玻璃、电气石等制作的假钻石则会留下痕迹
浅 谈 元 素 发 现 的 历 史
我们都知道,自然界的元素一共有92种,世间的万物都有这些元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构成。这些元素成员之间,特点各不一样,甚至差异极大,比如从体积来看,氢原子体积很小,而铀原子相对于它来说则是庞然大物了。有限的元素之间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还组成了五彩缤纷的物质世界,既有月球上的岩石,也可以组成芭比娃娃,既可以成为一只猴子,也可以是一架空中客车。我们人类发现了它们,找到了它们,也分析了它们,而且我们还把其中的一些进行拆分,重新组合,获得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元素。如今元素周期表中列出的118中元素,就包括了由人类自己合成或分裂的26种元素。
现在没有任何人会再去怀疑关于元素的观点,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元素发现的过程相对于人类在这一领域探索的历程相比还是显得十分短暂的。在元素不断发现的过程中,人们曾经困惑、忧虑、也曾争论过。本文即从化学史的角度来探究元素的发现的故事。
一、 思考世界到“四分”之说
“世间万物是由为数不多的简单物质构成的。”这种思想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希腊的艾奥尼亚地区,即现在的土耳其西南海岸。在古代,此地的一些流放罪犯是一些思想理论的创建者,这些理论就是后来的自然哲学。希腊人的好奇心也是这一思想的直接推动因素,他们永不停息地思索着世界运作的奥秘。其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问题就是:物质的本质是什么?
摆脱了神学思想束缚的艾奥尼亚思想家和哲学家开始相信,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都应当由合乎逻辑的解释。在他们中间,一位名叫泰勒斯1的人被学界公认为是第一个思索了物质本质构成的人。在他的时代,希腊人绝大多数是商人,希腊的殖民地几乎遍及地中海周遭的地区。地区间的贸易迅速发展,主要的贸易物品有粮食、橄榄油、干鱼、葡萄酒、金属、木材和奴隶。贸易的兴起给泰勒斯游历各地带来的方便,在自己从事贸易行走于希腊各地的见闻促成他思考。他说,宇宙的基本原理,或者说要素,就是水。宇宙间的一切已知事物都是由水合成的,或者由水更动之后的变体而合成的。水形成水蒸汽,水蒸汽又飞入大气,由大气层下降之后才变成了雨。雨水打击着地面,让大地变紧实、变硬,最后变成坚硬的岩石。所以,一切事物最初都是由水开始,逐步演变而来,而又最终化成水而去。
泰勒斯的这种以水为基础的宇宙观念,说明了整个世界从本质上来讲是由一种元素演变而成的。他的观点引起了不少争论,他的得意门生阿那克西曼德2就是最激烈的反对者。他认为整个物质世界构成太丰富奇幻,根本无法想象会建立在如此简单平凡的一个元素——水的基础上。世界的基本元素一定要更为抽象,也更具有普遍性。阿那克西曼德还提出了一种名为apeiron3的看不见形式的原生物质,它有能力变换生成世间万物。而阿那克西曼德的得意门生阿那克西门斯(Anaximenes,585BC—525BC)也同样摒弃了aplasma的假说,照他看来,任何物质总得包含某一种物质构成成分,不能任何物质都不包含,他认为这“某一种物质”是空气,因为地球变面几乎到处都有空气。
随着争论的扩大化,其他的物质构成学说也开始出现。古希腊唯物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540BC—480BC)认为火是万物的本源,一切都在流变之中;变化居于宇宙最重要的地位。火——这个最为活跃的元素构成了宇宙最基本的建筑材料。这个世界由火生成,火升水,水再生土,土经液化又生成水,水继续变化又生成火,如此循环往复。此外,还有色诺芬尼的土为本源的假说,认为土是万物的根基。
在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元素学说中,哲学家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494BC-432BC)的贡献最大。他对宇宙物质基本构成的思考,可以说接近现代科学理论的观念。恩培多克勒把以前各位前辈有关一种基本元素构成世界万物的各种假说和设想组成了一个连贯一致的整体,派生出一个包含四种成分的模式。四种成分——水、气、火、土,各司其职、平等运作、相互关联。在他的《四元素学说》(Doctrine of the Four Elements)中,恩培多克勒指出:这四种基本元素,或单独或相互结合,组成了世界的各种物质。事物之所以表现出不同的形态,是因为它们的组合成分在外力的作用下,互相分离或又重新组合;这些外力分别有亲和力和冲击力。而四种元素在组成过程中的比例则决定了物质的形态。例如,恩培多克勒认为骨骼就是由火、水、土三者构成的,比例为4:2:2。恩培多克勒的思想与现代化学元素理论着极其相似的地方,比方他说,一切物质都有一定数量的某种或者某些物质组合而成的,而且其数量是不会消减的;这些物质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其实,世界上其他的一些民族的文化中,也有类似的宇宙物质观。我国古代的阴阳五行说就是其中一例。古代印度人也提出了五种要素说——火、水、土、气、以太(ether),作为构成物质的要素。
二、由“四分”之说到燃素说
欧洲中世纪早期是愚昧黑暗的时代,然而中东的科学技术依然在繁荣与发展。古代欧洲四元素观念开始在阿拉伯炼金术士中慢慢发展。其中一个著名的研究者要算哈比尔伊本·赫扬(AbuMusa Jabir ibn Hayyan),大约诞生于14、15世界的几部最有影响的炼金术和冶金术著作都由他或者假托他的名义发表。其中有《完美的冶炼产品》(1678)、《熔炉之书》(1678)、《完美度的判定》(1678)、《真正的发明》(1678)。在这些书中,哈比尔伊本·赫扬对自己进行的全部重要的化学实验都作了详尽的描述,从他的描述中,我们发现,他不仅仅是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而且他对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过程的领悟和理解已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这其中还包括了元素理论和解释和理解。哈比尔伊本·赫扬认为,所有金属元素,都由贡和硫组合而成,不过配比不一样。因而从理论上来说,任何金属都可以分解为贡和硫,然后按照另外的比例产生新的金属元素。
一个世纪以后,波斯医生阿尔·瑞兹又发展了这一理论。他将它所使用的化学药品依照物品的味道、可溶性或者质感细分为金属、硫酸、硼砂、食盐、石头,等等。这种划分方法是对化合物和元素的现代理论的最早尝试。阿尔·瑞兹为元素二分论添加了第三种因素——食盐,并提出一个假说,一切固体物质都是有这三种元素(贡、硫、食盐)依照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因为这三种物质分别代表了可燃性、挥发性、和可溶性三种特质。
瑞士炼金术士帕拉切尔苏斯(Paracelsus,1493-1541)在对以上两种观点融会贯通之后,将燃烧物质作为探究物质组成的方法。据他的秘书记载“他的厨房里经常是火花闪耀,他那些碱土、冒烟的硫酸升华物、雷克斯药剂、信石油、砷粉、研磨芬、神秘莫测的樟脑制剂,以及一些天晓得的什么鬼玩意儿制成的调和物,闹得烟气腾腾。有一次他险些把我呛死,那天他吩咐我去看看他蒸馏器里面制作的烈酒,把我的投硬按到这种液体表面,一股子冒烟的怪气味直窜鼻孔和喉咙,有毒蒸汽几乎让我昏厥过去。”帕拉切尔苏斯根据类似的实验得出结论说古希腊人的四种基本元素的确就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要素了,但是可以划分为阿拉伯人所说的三种要素(贡、硫、食盐)。他认为,树枝燃烧时分解出的四种物质,分别为烟(气)、火焰(火)、从断裂处喷出的液体(水)以及燃烧后留下的灰烬(土)。上升的烟雾为贡,火焰代表硫磺、灰烬则是盐。
对于树枝燃烧的现象,1658年英国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Rober Boyle)出:“至于青枝燃烧之说,燃烧时产生的火焰并不能令其分解为元素,而只能分解为一些混合物,所不同的是,这些混合物呈现为另一种形态。”波义耳主张化学研究必须使化学摆脱从属于炼金术或医药学的地位,发展成为一门专为探索自然界本质的独立科学。为了确定科学的化学,波义耳考虑到首先要解决化学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元素。波义耳通过一系列实验,对传统的元素观产生了怀疑。他指出:这些传统的元素,实际未必就是真正的元素。固为许多物质,比如黄金就不含这些“元素”,也不能从黄金中分解出硫、汞、盐等任何一种元素。恰恰相反,这些元素中的盐却可被分解。波义耳认为,只有那些不能用化学方法再分解的简单物质才是元素。例如黄金,虽然可以同其它金属一起制成合金,或溶解于王水之中而隐蔽起来,但是仍可设法恢复其原形,重新得到黄金。水银也是如此。作为万物之源的元素,不是四种也不会是三种,而一定会有许多种。
三、拉瓦锡和道尔顿
继波义耳之后,1789年,法国化学家、现代化学的奠基人安东尼·拉瓦锡发表了《化学元素论文》。拉瓦锡在论文中将人类已知的元素进行了归纳列表,将它们分别归为气体、金属、非金属以及土族元素四类。当时,发现的元素总数为33种。拉瓦锡表示认为,元素的划分原则是“我们无法对它们进行进一步的分解了”,因而一切无法再分解的物质都被他称为元素。但是他又说“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已经有把握说,我们如今认为是单质的物质,今后永远不会被进一步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粒子了,……,除非今后的实验和观察结果能够推翻这个论点”。果然,由拉瓦锡定名的33种元素当中,后来证实有8重视可以在分解的化合物。这8中元素中有石灰、硅土、泻盐4,另外还有根本不是元素的光和热。其余的23种元素包括金Au、银Ag、铜Cu、铁Fe、贡Hg、锡Sn、铅Pb、锑Sb、硫S、碳C、锌Zn、砷As、铋Bi、磷P、铂Pt、镍Ni、钼Mo、锰M、氢H、氮N、氧O、钨W、钴Co。
拉瓦锡的的理论在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得到了拓展。道尔顿由气象学半路出家到化学领域,并很快得出重要的成果。他创造性地把算术、量子化学融汇到古希腊的化学元素学说当中去,产生了自己的元素理论。道尔顿认为,元素其实是又无法再分开的微小颗粒组成;元素不同,其组成颗粒也不同,任何一种特定的元素只能由特定的颗粒组成。他称这些颗粒为原子(atom)。当这些原子按照一定比例组合时,就能产生出不同的化合物。由于化合物是由各种原子组成的,而原子又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化合物的各种元素比必定是简单的整数比。
与此同时,道尔顿开始计算各种元素原子的相对重量,他先从最轻量级的氢气开始。截至1810年,道尔顿已对二十余种元素建立了原子量表,其中包括氧、氮、磷、硫、铜、铁,等等。至此,人类看不见的原子终于被赋予了自己固有的实体规模、实质和特性。道尔顿还提出了第一套有化学含义的符号系统——每一种原子都用一个带有某种明确符号的圆圈来表示,比如氢原子就是个中心的有圆点的圆圈,氧原子是空心圆圈。但这一套符号因为花样太多,变化多端而没有被后人采用。
四、元素周期表与门捷列夫
19世纪化学研究的另一大困惑就是如何为全部元素进行分类。整个19世纪,化学家们都在试图找出一种符合逻辑的序列,能够把所有元素归并到其中。
瑞典化学家柏济力阿斯(Jacob Berzelius)提出把全部的物质划分为“不可称量的物质””,包括电、磁、光和热,以及“可称量的物质”,包括各种元素和化合物。元素又可划分为氧气类、非金属类和金属类;化合物则划分为矿物质和“组织机体”(organized bodies)。元素的排列顺序是以它们的电解性能为基础来排列的。1817年化学家约翰·德贝赖纳5首先观察到了不同元素的某些相似性,成为元素周期理论的先声。他提出按照化学性质的相似性每三个元素结成一组。譬如,锶的化学性质与钙和钡相似,而锶的原子量介于钙和钡之间,于是德贝赖纳就将这三个元素归为一类,类似于音乐的“三联音”。后来他又发现了更多的类似的“三联音”。尽管这个设想最终被认为是错误的,但它启发了人们更宽泛的思路。于是“五联音”的说法也被提出。
合并了“三联音”和“五联音”的发现后,人们组合成了一个有规律的元素表。1862年,亚历山大·钱考特斯(Chancourtois)6草拟了包含24种元素的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钱考特斯观察到,将元素按照原子量排列成行,某些相同的特性就会反复出现,于是,他将各种元素的符号按原子量递增的顺序镌刻在一个圆柱体柱面上,这些元素就呈现出一条螺旋上升的状态。后来,英国化学家约翰·亚历山大·瑞纳·纽兰兹利发表文章称如果将元素按照原子质量递增排列,会发现一种元素的特性会在此序列上向前、向后各八个位置出现。纽兰兹将这种每隔八个位置出现的周期现象比喻为音乐中的八音程复规律,命名为“八音程律”周期。
最终解决化学元素分类的人是我们熟知的俄国化学家季米特里·门捷列夫。在门捷列夫按照原子量升序排列已知的63种元素时,他发现这些元素的化合价也呈现出有节奏的的往复现象。化合价是原子形成该元素化学联接能力的一种指证。沿着这个表格观察,门捷列夫发现元素的化合价呈有规律的起伏状态——1,2,3,4,3,2,1;而且如此循环往复。
门捷列夫受单人纸牌玩法的启发将元素的名字都写在纸牌的背面,按照玩纸牌的顺序排好,横向符合原子质量顺序,纵向符合化合价顺序。不仅如此,按照此法排列的元素周期表还有预测没被发现的元素的功能,因为元素在表中排列的位置预言了未被发现的元素的化学性质、化合价和原子量。
门捷列夫于1869年发表了题为《元素新体系》的论文,但是西方主流学术界并不以为然,因为当时的化学家们早已厌倦了形形的分类体系。直到1875年8月27日,法国一位酿酒商的儿子发现了新元素镓,原子量为69,化合价为3,镓的化学性质、化合价、原子量正好和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中预言的介于铝和铀的元素“类铝”相一致。人们终于认识到了门捷列夫理论的准确性。后来的科学发展证明,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对当时以及后来的化学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人们为了纪念门捷列夫,将1955年发现的第101号元素命名为钔(mendelevium)。
五、结语
人类如今已经生活在了信息时代,我们已经清楚的知道了成千上万种物质的原子排列,但还有无数的未解之谜等待着我们去发现。科学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科学和科学家的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当我们享受着现代文明带来的方便与舒适时,请别忘了我们一切的文明的成果都是我们的祖先汗水与智慧的结晶。
注释
1泰勒斯:624BC-546BC,古希腊哲学界,数学家,天文学家,主张朴素的唯物论的米粒都学派创始人。
2阿那克西曼德:Anaximander,610BC-546BC,被尊称为天文学奠基人。
3apeiron:希腊语中“无限小的”、“不确定的”的意思。
4泻盐,即氧化镁,Mgo。
5约翰·德贝赖纳: Johann Dobereiner, 1780-1849,德国化学家。
6亚历山大·钱考特斯:又译贝吉耶·德·尚古尔多阿,1820-1886,法国地质学家。
参考文献及书目:
1.《科学历史·一个化学者的评论》〖美〗艾伦·G·狄博斯 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年 石家庄
2.《水气火土——元素发现史话》〖英〗丽贝卡·鲁普 著,宋军岭 译,商务印书馆 2008年 北京
3.《化学哲学新体系》〖英〗约翰·道尔顿 著,李家玉 译,武汉出版社 1996年 武汉
4.《化学哲学概论》邱道骥 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南京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