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调整国内油价目的是不是在影响美元或外汇市场的走势?

2.原油及原油价格和美元之间存在哪些关系?

3.为什么最近国际油价涨的这么厉害 ?

4.为什么国内汽柴油的价格和国际不接轨?

5.为何油价下跌消费税要上调?谢谢

通过调整国内油价目的是不是在影响美元或外汇市场的走势?

中美油价换算_中美油价下调原因

一般来讲,美/元和黄金、石油、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相反。

这是因为美元是国际上的主流结算货币,一般情况下受到供需平衡的影响。但是鉴于美国金融实力的强大,不排除石油价格在短期内由华尔街操纵的可能,因为货币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商品,货币供应量也会影响石油价格。所以说石油产量走低,美元走强基本上是对的。

美元走强,人民币走弱,是不太对的。因为美元指数是多种商品、货币对美元价格的综合指数,并非由单一的货币决定。比如今年,美元指数上升得不少,但是人民币更牛逼。

对于发改委调整油价,个人的看法是,人民币还没有强到可以影响美元汇率的地步,当然也对石油价格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国际油价(美元计价)的变动却一定可以影响国内油价。

对于发改委的油价调整,我倒是认为,是对对中美汇率的一个前瞻性指导。

原油及原油价格和美元之间存在哪些关系?

原油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实物商品之一,作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商品之一,原油价格历来和美元汇率紧密挂钩,其交割和计价基本上都是用美元来结算,所以美元汇率也会对原油价格产生影响。70年代的石油危机,就是欧佩克国际油价大涨,同时伴随着美元汇率的大幅下滑。这体现了作为石油计价单位的美元价值的下降。原油作为战略工艺品,其受基本的供求关系的影响很大。原油价格的波动受众多的因素影响,除政治,经济,天气之外,美元汇率的影响也是重要因素。

原油主要用于运输、工业、居家以及商业,以及发电,美国用于运输的原油消费占到了72%,而中国是世界上增速最快的汽车市场,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大规模替代性燃料的情况下,未来中国的原油需求量将不断上升,原油价格的涨跌对中美的影响显著。

美元作为国际原油价格的计价货币,美元对原油价格的影响远远高于其他货币,如欧元、日元等。货币汇率的变化原则也会影响原油价格走势。理论上,当美元指数

走弱时,以美元计价的原油价格从欧元或日元角度来看,就显得便宜,需求量就会上升;反之,美元升值时,以欧元或日元计价的原油价格就偏贵,原油的需求量就

会下降。

原油和美元的关系同黄金与美元汇率的关系有所不同。黄金的价格受美元汇率的影响。原油的价格和美元价格更体现出一种互动的关系。原油价格上涨,世界经济都

会受到影响,包括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原油价格上涨所带来的通胀压力会给美元带来贬值压力,而美元贬值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以美元计价的原油价

格也随之上调。据专家估计,原油价格和美元汇率不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7.也就是说,高油价往往和弱势美元同时出现。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的一大表现就是美国存在巨额的财政赤字和经常项目赤字的双重赤字格局,美元存在着中长期大幅贬值趋势。如果美元贬值的预期不能消除,那么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格局有望持续下去。

总的来讲,美元贬值会从三个方面会促成原油价格的上涨:

一是美元贬值会让原油生产国或者输出国的购买力下降。原油价格以美元标价,原油生产国出售原油获得美元,再用美元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购买世界另外国家的商品,由于美元贬值,原油生产国的购买力下降,从这个角度来看,生产国为弥补购买力受损有提价的需求;

二是美元贬值会使的一些石油购买国家如欧洲、日本的购买力上升,因为用欧元、日元计价的原油价格变得相对便宜;而美元贬值对美国以及其他和美元汇率绑定国家的原油购买力没有影响,所以从全球市场上来看,美元贬值,会提振全球原油的需求;

三是美元贬值本身对应的就是全球经济的向好,特别是过去10年新兴市场的高速发展,对原油的需求处于旺盛状态,原油价格有上涨的必要性。

为什么最近国际油价涨的这么厉害 ?

在欧佩克减产不力、美国原油库存大幅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下,国际油价18日跌至2005年5月以来新低,盘中一度失守50美元大关。昨天亚洲电子盘中,纽约油价至截稿时报50.36美元/桶,跌12美分。至此,国际油价今年以来已跌去约20%。

曾经一度被视为“不可能被攻破”的50美元阵地这次真的要“失守”了。

18日,纽约商品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下跌1.76美元,收于50.48美元,为20个月来最低点。盘中油价一度跌破每桶50美元大关,下探至49.90美元。伦敦国际石油3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下跌1.03美分,收于51.75美元。昨天亚洲电子盘中,纽约油价至截稿时报50.36美元/桶,跌12美分。

据美国能源部当天发表的报告,在截至1月12日的一周里,美国原油库存增加680万桶,大大超出市场预期;汽油库存增加350万桶;取暖油和柴油等其他成品油库存上升90万桶。

业内人士指出,美国部分地区持续出现暖冬天气降低了美国的取暖油消费需求,导致了美国原油库存大幅增加,这是当天油价下跌的主因。

南都期货研发部分析师刘月来此前向早报记者表示,油价暴跌主要由六大因素促动:首先是天气因素,暖冬气候造成美国的取暖油需求下降;其次是美元大幅反弹,总体上,美元与油价呈负相关关系;其三,欧佩克减产目标没有完成,原定要减产120万桶,结果只减产了50万桶;其四,美国成品油库存大幅增加;其五,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最后,国际基金大举看空原油市场,近两周以来增加了3万多手空单。

颇令人意外的是,尽管油价“跳水”格局已定,投资大师吉姆·罗杰斯近日却表示,在经过当前的“调整”后,油价会继续上攻100美元的高位。

罗杰斯曾成功预言了1999年以来的商品超级牛市,他一直力挺石油、金属和谷物的长期牛市

排除各种“阴谋论”,在较为严肃的讨论中,关于最近油价猛涨的最常见的两种解释是:1、“金砖四国”经济崛起,打破了石油市场的供求平衡,所以价格上涨;2、OPEC控制产量垄断价格。

这两种解释有一些道理,但并不尽然。1、金砖四国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增加了石油需求,但并没有打破国际市场目前的供需平衡态势;2、OPEC存在已经几十年,为什么2005年以来,在没有局部战争而石油市场供需大致平衡的情况下,油价一下子就上去了呢?而且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OPEC操纵了纽约原油期货价格,而期货价格通常是决定现价的先行指标。

那么,油价一路上升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

在上世纪50年代初,美国地质学家M K Hubbert博士就提出了一个石油产量曲线大致呈正态分布的设。该设认为由于石油的不可再生以及油田的生命周期,在探明储量达到高峰以后的一段时间,石油产量也会出现顶峰,而后,石油产量逐渐下降。1956年,他发表了10年美国石油产量达到顶峰的惊人预测。而后,美国的石油产量果真在11年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

世界石油产量会在什么时候也像美国那样达到Hubbert Peak 呢?

一些学者估计就在2008-12年期间,乐观的认为在2020年。

至于石油可用年限,英国石油公司的一份报告,认为世界石油还可开40年,而最乐观的美国能源署,预计还有90年。可是就是这个美国能源署,前几年还预测油价会在60美元/桶稳定下来。

如果Hubbert Peak的设成立,而且在最近几年出现峰顶,石油价格一路高涨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所以,由于石油等矿物不可再生,石油价格就不再取决于“成本+利润边际”的定价原则,它可以脱离当前短期市场供求基本面的制约,提前反映的稀缺性,同时受潜在的替代能源(如太阳能)价格的影响,由替代成本定价。譬如,如果以太阳能作为替代,那么现在的电价就应该5元/每度。

这样,只要石油难以替代,特别是在供汽车、飞机等运输工具使用的新能源在技术和经济两方面取得根本突破以前,油价可能只有更高,没有最高!

石油价格在最近3-5年涨到300美元/每桶,我们也不必大惊小怪!

为什么国内汽柴油的价格和国际不接轨?

国内油价会和原油价格波动基本同步,但是波动幅度差别很大,做到完全接轨的话以目前的调价机制来看,还实现不了。

只能说基本同步调整,但是调整幅度不同,这个现象是由于国内的成品油调价机制造成的,在2016年以后我国实行的成品油新调价机制中,有几个限制条件会影响油价调整的同步,分别是:

1.国内成品油调价机制中规定,以10个工作日为一个调价周期,在每第十个工作日开启调价窗口,参考标准为10个工作日以来的平均价格,而不是时点价格,所以会看到前一段原油跌破地板价,而国内油价还未到调价窗口而没有同步调整的现象。

2.新的调价机制设置了原油价格的天花板和地板价格,上限130美元/桶,下线40美元/桶,当原油价格波动超过上下限时,按照调价机制,在调价窗口开启时将不调整,也就是搁浅。

3.在《石油价格管理办法》中还有特殊的调控条款,当国际油价异常波动需要对成品油进行调控时,可以暂停、延迟调价或者缩小调价幅度。所以像前几天的国际原油价格暴跌的情况下,如果一直持续,国内成品油价格大概率是要被出手调控的,也做不到完全同步。

综上,目前国内油价的调价机制还不是完全市场化,还是市场化+调控的双轨制,做到基本同步调整可以,但是同频同幅度调整基本是不可能的,毕竟还要考虑到国内油企业的利益。

为何油价下跌消费税要上调?谢谢

 一、国内成品油消费税为什么接连上调?

短时间内,国内成品油消费税为什么接连上调?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际,中国选择在国际油价跌破60美元大关之际再度上调成品油消费税,其背后政策意图值得关注。

“提税对外释放出中国借助强化消费税杠杆作用,实行更强硬节能减排政策的信号。”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刘尚希对记者说。

一个月前,中美两国元首对外宣布了各自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到20%左右。绿色发展的承诺需要更严厉的节能减排举措来支撑兑现。

“半个月内两次上调消费税的原因,首先是考虑趁着国际油价连续下跌的窗口期;其次,可能是因为第一次没有上调到位,没有达到两部委之前设定的调整目标,所以才会短期内再次调整。”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汪德华说。

根据汪德华的说法,消费税目前实施的是消费税暂行条例,尚未上升到税法,所以只要报院批准,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就可以进行调整。

二、油价再跌,还会提税吗?

如果油价再下跌,成品油会第三次提税吗?成品油消费税与油价会由此挂钩,成为一种常态化调整吗?将来油价涨起来,消费税会下调吗?

刘尚希认为,目前没有形成成品油消费税和油价挂钩机制的迹象,两次提税主要还是出于减少燃油消费的考虑。“消费税率会不会再次调整不好说,取决于环境的改善。”

也有观点认为,通常国内油价如上涨到130美元,则成为国家取应对措施的价格“天花板”。鉴于目前国内油价已大幅下跌,两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是否意味着目前油价也已跌到“地板价”值得关注。

三、成品油税负将增加多少?

有分析师表示,消费税税率再度提高,中国油价税负比例继续上升,汽油税负比例达到40%。以山东93号汽油为例,在上次消费税税率提高后,汽油零售价格中税负占比达到35%左右,此次再度提高,汽油税负占比已达到40%左右。

成品油税负水平一般是用成品油流转税占油品含税零售价格的比重来衡量的。我国成品油中的流转税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消费税的上调将带动其他税费的增加。

经过此次调整,据粗略测算,以目前北京92号汽油6.63元/升价格计算,车主购买1升汽油缴纳的税费约为2.56元。其中包括增值税0.93元、消费税1.4元、城建税和教育附加费共计0.23元,总税负比重为38.6%,此前汽油流转税税负为34%。

在两次调整之前,汽、柴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分别为1元/升和0.8元/升,经过两次调整后,汽、柴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分别为1.4元/升和1.1元/升,上调幅度分别为40%和37.5%。

根据中国石化(5.76, 0.00, 0.00%)经济技术研究院去年3月份测算,汽油税收占最终零售价格的比例,中国大陆为30.46%,美国为11.22%,德国为56.92%,日本为39.30%,为26.31%。汪德华表示,从目前国际成品油税负水平来看,我国的税负比重不如欧洲国家,但比美国等国家要高。短期内成品油消费税应该不会再上调了。

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倪红日表示,国家应当从整体战略上做考虑,明确和控制好油价和税收的比重关系,设立长效机制,并且在进行调整的时候要有标准,要向公众解释清楚。

四、为何汽油消费税升幅更大?

分析师表示,本次价格调整,恰逢消费税再度提高,而政策调控的幅度不同,彰显了国家改革的调控方向。在累加上一轮消费税的幅度后,汽油单位税额上涨0.4元/升,涨幅高达40%。柴油单位税额上涨0.3元/升,涨幅小于汽油。

分析师认为,汽油消费税涨幅大于柴油,主要是受私家车保有量持续上涨影响,为了引导消费者节约能源,缓解交通压力,而使用财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当前国内经济复苏缓慢,作为工业命脉的柴油消费税上涨幅度小于汽油,不排除国家为经济复苏做出的适当让步。本次消费税改革是在上次调整的五年后,虽不排除继续调整的可能,但短时间内再次上调的可能性不大。

五、税费和油价有什么关系

当我们在国内加油时,油价中除了包含成品油本身的价格外,还包括诸多税费,而具体交了多少税费,许多人是不知道的。为什么不能清晰地向消费者列明价、税?甚至有人提出,我国消费税应该用价外税的形式。

刘尚希表示,我国现行的流转税中,除增值税是价外税,其他包括消费税在内的流转税都是价内税。价内税和价外税没有优劣之分,世界上实行增值税和消费税制度的国家,一般都是将增值税设定为价外税、消费税设定为价内税的形式。

列明价、税,使消费者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购买的商品中负担了多少税,实质上是“价税分列”的概念。价税是否分列与取价内税和价外税没有必然联系。价内税也可以实现价税分列,价外税也可以价税合一。目前,其他国家价税分列的通常是增值税、消费税,还未发现有国家将消费税单独列示。

六、成品油提税与公路收费是否有重复征收之嫌

此前我国首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后,有人提出质疑:当前多条高速公路仍然收费,是否与成品油消费税形成重复征税?

就此,刘尚希表示,2009年成品油税费改革实施后,财政部下发《关于公布取消公路养路费等涉及交通和车辆收费项目的通知》,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取消了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六项收费。同时,逐步有序取消还贷二级公路收费。

他解释说,成品油税费改革,以税替代的是还贷二级公路收费,高速公路收费等其他道路交通收费不属于取消范围。因此与成品油消费税不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