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价暴跌的原因

2.金价怎么一直跌

3.最近黄金为什么会跌?

4.黄金价格暴跌,这是正常现象吗?

5.金价为什么跌了

6.为什么金价暴跌

7.想买个黄金饰品,最近去商场看了下,发现金价每天都在跌,请问是什么原因?前一段不是都涨到400多了吗

8.金价为什么下跌的最新相关信息

金价暴跌的原因

今天金价怎么跌了8块了_今日金价为什么疯涨

金价暴跌的原因如下:

1.2020年实际利率的下行趋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上半年美联储降低了名义利率,因为3月份全球爆发疫情,全球经济冻结,金融市场去杠杆,美股失去流动性,所以一开盘就跌到了导火索。对美联储来说,此时的主要矛盾是解决疫情引发的金融市场流动性危机。因此,美联储迅速扩表,将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年初最低的1.8%降至0.6%以下。

2.但2020年下半年,实际利率的下降主要是因为经济回归正常化带来的通胀预期的反弹,因为金融刺激把钱给了居民部门,但大家对疫情的恐慌情绪下来了,正常的经济活动恢复了。所以,现阶段虽然名义利率还在上升,但是因为经济在变好,通胀预期更高。

3.需要注意的是,最近实际利率下行趋势有所改变。5年期美债实际利率仍在下行,但10年期美债实际利率已经开始上行。

4.这就是黄金下行压力的来源!因为美债名义收益率上升过快,实际利率下行受阻。

5.虽然市场对美国后续财政刺激的扩大有进一步的预期,但从逻辑上来说,美国的财政刺激意味着通胀预期将继续上升,但市场只在短期内认可通胀预期,这将导致实际利率的降低,因此5年期美债的实际利率将下降。

6.从中期来看,即使财政刺激的预期升级,相对于通胀预期的上行,美联储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的概率将进一步加大,推动美债收益率上行的动能将更强。换句话说,长期美国债券的名义利率领先于通胀预期,因此10年期美国债券的实际利率在上升,这就是为什么长期债券的实际利率和短期债券的实际利率可以偏离。

7.问题的焦点不仅是黄金,还有全球金融市场。无论是美国金融市场的牛市,还是全球金融市场的牛市,很大程度上都是建立在美债实际利率为负的基础上的。

8.逻辑很简单,因为美联储的宽松已经将实际利率推至负值,需要安全资产配置的投资者不得不从世界各地寻找国债以外的确定性或安全性品种。比如去年二季度,疫情造成网上办公需求激增,于是将资金布局在某科技板块。

金价怎么一直跌

1.

美元指数开始走强。黄金和美元的关系,一般都是相反的。货币信任危机结束,而黄金作为避险工具就失去了拥有的意义,所以很多人抛弃黄金,持有美元。美元指数走强的话,黄金价格很大可能下跌的。

2.

需求下滑导致黄金价格的下跌。全世界有三个国家特别钟爱黄金,俄罗斯是拿了黄金做资产储备的,印度是拿了黄金做首饰的,中国是买了黄金做压箱底,传给后代子孙的。如果黄金需求一下子减少,黄金价格就会下跌。如果需求加大的话,金价就会上涨。这都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

3.

美国方面公布的经济数据好坏参半,市场影响有限。虽然周四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向来都能给市场带来较大的影响,但实际上,这些数据好坏参半,对金价的影响也有限。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经济发展情况影响很多事情的,金价也会被影响。

4.

石油价格。没错,石油价格也会影响金价走势的。黄金本身是通涨之下

最近黄金为什么会跌?

黄金为什么会出现暴跌?最重要的原因是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在减轻,这便降低了黄金的规避通货膨胀功能的吸引力。那些赌将会因各国央行争相印钱而导致通货膨胀爆发的黄金多头不得不认输并不计成本退出黄金头寸,并进行反向操作。

而恐慌下的暴跌令黄金投资者受到的刺激太大了。那么究竟哪些原因令金价出现如此历史性的暴跌呢?

罪魁祸首: 塞浦路斯抛售传言

4月11日,路透社报道称,欧盟执委会文件显示,塞浦路斯同意出售多余黄金储备筹资约4亿欧元,这将成为欧元区四年来最大规模的黄金出售,消息公布后,黄金市场出现恐慌性抛售。尽管塞浦路斯涉及的黄金量不大(大约10吨),但黄金交易商仍然担忧欧元区其他国家以此为先例,以后效仿一二。尤其是像葡萄牙和意大利这样的国家,它们深陷债务危机,黄金储备量却远胜塞浦路斯。

幕后黑手: 高盛、美林等金融机构唱空黄金

4月10日,高盛将2013年金价预期从每盎司1610美元下调至1545美元,将2014年金价预期从每盎司1490美元下调至1350美元。此外,近日,瑞银、德意志银行、法兴银行等国际投行纷纷大幅下调今年、明年对于黄金、白银价格的预期。高盛等众多国际知名投行集体高调唱空黄金,导致投资者恐慌性抛空,推动黄金及相关贵金属加速下跌。

宏观因素:中国经济数据不振

周一,中国令人失望的经济数据发布之后,低于市场预期8%的增幅,打压投资者情绪。有分析认为,美国经济持续稳步复苏,美元走强,市场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量化宽松的预期减弱,弱化黄金作为贵金属的避险属性,打压金价在连续12年牛市之后开始滑入熊市。

市场因素:黄金投资者转行炒股

今年以来金价持续疲弱,令贵金属投资者对黄金的投资兴趣锐减,不少黄金投资者转行炒股。

阴谋论:美联储可能操纵黄金价格

欧美分析人士纷纷通过社交媒体,吐槽伯南克和其担纲的美联储,认为这是他们在下一盘大棋。美国财政部前部长助理更是直言:“从4月开始至今,这场阴谋就在进行中。告诉个人客户,对冲基金和机构投资者都在放出抛售黄金的信息,警告个人客户也要提早退市。紧接着,几天之前,高盛便宣布黄金市场将进一步遭到抛售。他们想要做的就是恐吓个人投资者远离黄金。显然有些令人绝望的事情正在上演”。

信任危机:黄金被质疑是否为有效的避险工具

贵金属分析师Credit Suisse说:“很明显黄金市场上怀疑因素比一周之前更大了——怀疑范围包括央行的独立性、央行对黄金储备的控制以及欧盟条约的神圣性。黄金投资者再次意识到投资黄金并非非常有效的避险措施。”

交易成本增加: 保证金上调将令多头投资者被迫平仓

纽约商品上调了黄金及白银期货最低保证金,保证金的提高将增加交易成本,有可能导致投资者因为资金不足而被迫平仓,这会放大黄金卖空的成交量。

逼仓因素:鲍尔森两日亏损10亿美元 不清仓也恐将被逼仓

对冲基金巨头鲍尔森的个人财富在过去两日几乎损失了10亿美元。从近两日黄金的走势来看,鲍尔森如果不清仓,恐将被空头们联合逼仓,而如果清仓,也势必加剧金价跌势。

日本黑田效应

日本新任行长黑田东彦推出超预期的宽松措施后,日本国债波动率大幅上升,堪比希腊国债。为了满足激增的保证金要求,日本金融机构选择的是出售其他资产加强资本金和流动性而非出售债券。自QE2以来,黄金价格走势与日本国债的内涵波动率逆相关程度很高。

黄金价格暴跌,这是正常现象吗?

黄金的?闪崩?实际上是很正常的。没有什么惊讶的。它应该与股票市场相同。这只是正常的价格涨跌。以前确实上升得太快了,令人眼花,无法忍受。黄金价格急剧下跌的原因可能很大程度上受到全球货币因素的影响。最近,由于美、欧元的升值,两国的债券收益率有所上升。 10年期美国的收益率升到6月来的最高水平,大幅度的减弱了对金子的吸引力。

黄金价格的涨跌是正常的。黄金的急剧下降可能是由于黄金需求的下降造成的:世界上三个国家特别喜欢黄金。俄罗斯将黄金用作资产储备,印度将黄金用作珠宝,中国则用黄金传给后代。如果对黄金的需求突然下降,那么价格就会下滑。例如,如果印度提高进口黄金的关税,对黄金的购买将减少,国际黄金价格也将下降。

由于疫情引起全球经济已经下降,因此金价的暴跌也是正常的。 2011年9月,当黄金经历了十年的牛市并且金价升至每盎司1900美元时,随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逐步收紧,黄金选择了结束十年的牛市和下跌的过程。一路走来。国际金价为每盎司1250美元,这是2011年持续下降趋势的最好证明。

黄金价格暴跌是正常现象。在国际黄金现金和期货,黄金现在已经被套上了金融,这意味着一旦它成为负数或正数,它将被投资者无限放大。美元的反弹势头可能不是很强劲,但是在黄金市场上打击的力量将非常强大。实际上,只要达到上述水平,美元指数中的金价下跌,消费国的需求减少,金价存在大泡沫以及国际投机者是否都卖空。出现上述因素,都可能导致金价下跌。当然,国际黄金的投机者只会过度放大金价的涨跌。

金价为什么跌了

投资需要注意什么?随着金价下跌,黄金消费市场逐渐开始回暖,购买的人越来越多。专家提醒公众,投资黄金既费时又费钱。如果你持有大量黄金,金价波动,你无法消除被反方向套牢的风险。今年以来,黄金市场震荡,金价波动。近期国际金价持续下跌,创今年新低。市民此时购买黄金合适吗?投资需要注意什么?

黄金的国际价格约为每盎司1700美元。从国内黄金现货价格来看,目前每克价格在480元左右。随着金价下跌,黄金消费市场逐渐开始回暖,购买的人越来越多。南京金鹰世界黄金珠宝品牌店经理陆婷说:比较紧俏,没货,需要预订,大部分是老人给儿孙买的。

江苏金钟黄金珠宝投资有限公司的业务经理于志康说,过去一个月,销售量翻了一番,达到100%。专家提醒市民,投资黄金需要时间和金钱。用自己的闲钱购买宝石和金条,分散风险,应对通货膨胀,是明智的选择。但是,如果你持有大量黄金,价格波动,你就无法消除被反方向套牢的风险。

但整体来看,金价创近7个月新低。不知道这个消息是好是坏。总之,金价大跌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这几类。比如美元的汇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会在此基础上间接影响黄金的价格。另一个是货币政策,也会影响黄金的价格走势,因为如果国家取紧缩的货币政策,黄金价格就会上涨,反之亦然。说到黄金价格的下跌,就不得不提,当石油价格下跌时,黄金价格也会随着石油价格相应下跌,这是历史上不可改变的结论。

s://iknow-pic.cdn.bcebos/21a4462309f790520208e3aa1ef3d7ca7bcbd50b?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为什么金价暴跌

首先黄金暴跌,要说危害,最直接的是炒黄金的多头涩,前几日那种跌幅,基本上所有的多头的仓位都触及止损价,平仓出局。

黄金走了十二年的牛市,已经步入熊市阶段,接下来的熊市可能持续几年。

不少人认为黄金的涨跌对于实体经济没有多大影响,对于投机国际金融市场倒是有借鉴意义,黄金向来代表避险资产,和美元又呈相对的负相关,在历史上所有文明又不约而同地将黄金作为通货,所以黄金在人类历史上所占有的地位一向特殊。而当今金融经济都是以黄金储备作为信誉的保证,发行纸币为通货促进经济增长。

所以黄金价格的爆跌不大影响实体经济,因为没有人真的会那纸币去兑换黄金,并作为通货流通。

想买个黄金饰品,最近去商场看了下,发现金价每天都在跌,请问是什么原因?前一段不是都涨到400多了吗

还可以在等等原因:

货币在紧缩通胀在减弱,黄金下跌。

美元在牛市,黄金自然下跌。

欧债缓解,黄金避险功能减弱。

黄金牛市形成的特点:债务危机,战争,美元贬值,通货膨胀。

技术解析:黄金跌破1560美元/盎司已经走入下行通道,周线月线看跌,价格还将继续回落。

金价为什么下跌的最新相关信息

因强势美元、上攻的债券收益率和对金融市场态度转乐观,贵金属市场遭遇当头棒喝,国际金价在录得三年多来最大的月线下跌后,完全抹掉了过去10个月累积下来的涨幅。

华尔街分析师指出,作为金市传统救星,印度和中国的黄金买家或因废币、或因遏制资本外流而需求大减。以下是五大致使黄金萎靡不振的原因:

强势美元

以美元定价的黄金显然会在美元升值的时候降低。美元上月触及了十三年半的高点,这是金价大跌的主要因素。

当然了,黄金与美元曾出现过正相关的情况——2010和2011年两者曾一度联手上升,那是因为避险情绪让资金同时涌入了黄金和美元。现在美元走强的原因并不是避险情绪,因此两者不会出现同涨同跌的情况。

风险偏好

在市场下行的时候,支撑者通常是对价格敏感的实物黄金买家,而实物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珠宝。

统计显示,自2010年以来,亚洲消费者在全球黄金珠宝消费中占据了79%的份额,其中中国和印度是最大的买家。但是,这两个金主需求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印度废币显著冲击了婚嫁季节的黄金需求,中国抑制资本外流、维护人民币的努力也打击了中国黄金需求。

牛津经济研究院分析师Daniel Smith认为,基本面上,实物黄金需求非常疲软,因此传统金价支撑者在此时也无能为力。

美国头寸利率

瑞士宝盛银行分析师Carsten Menke就认为,市场整体利率会在12月14日的美联储会议后有所提高,而在特朗普胜选后这一预期进一步加强,对不付息的黄金来说简直毫无人性。

Menke撰文称:“市场正在关注特朗普承诺中的正面因素,而这正面因素意味着美国GDP增长率提高、加息步伐加快、强势美元,以及悲剧了的金价。”

Menke指出,实际上,去年年底金价就因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可能下跌了近10%;虽然在2016年,因为交易者对加息的预期被美联储折磨地不断降低、金价有所恢复,但如果美联储在12月14日的记者会或者之后的会议纪要中暗示本次加息是新常态的肇端,那么金价还有的跌。

债券收益率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分析师Simona Gambarini则认为:“由于特朗普扩大基建的承诺会推高通胀、降低了目前流通中的债券的价值,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其胜选后猛然提高。”

他在分析报告中指出,由于黄金是不付息的资产,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在债券收益率提高的情况下就会提高。

“此外,同黄金一样也是避险天堂的美国和德国固定收益资产的收益率也在提高,这是因为它们也需要努力才能从股市和外汇市场等高风险但高收益的市吸引资金,”Gambarini称。

此外,他还认为,债券收益率因高利率、高通胀的预期而提高,而不是因为对避险天堂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债券收益率提高,而金价却在饱受蹉跎。

纽约商品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2017年2月黄金期价8日比前一交易日下跌5.1美元,收于每盎司1172.4美元,跌幅为0.43%。

据新华社12月9日报道,欧洲央行8日宣布,为刺激欧元区经济复苏和应对通缩压力,决定继续维持欧元区现行的零利率政策不变,同时将原定于明年3月到期的购债延长至明年底。

分析师表示,欧洲央行的经济刺激使得欧元对美元汇率走低,推动美元走强,这是当天黄金期价下跌的主要原因。

8日其他贵金属方面,2017年3月交割的白银期货价格下跌17.9美分,收于每盎司17.096美元,跌幅为1.04%;2017年1月交割的白金期货价格上涨0.6美元,收于每盎司943.8美元,涨幅为0.06%。

仅供参考,投资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