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森林工业有哪些?

2.齐鲁石化加油站的工作人员工资如何?

3.国产机油有哪些品牌?

4.国产机油品牌有哪些

5.合山的经济状况

6.录大恩的中航工业新航集团

森林工业有哪些?

广西工业液压油价格表_广西工业液压油价格表查询

森林运工业(见森林运)、木材工业、林产化学工业和林业机械制造工业的总称。简称森工。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和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贯彻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以现代林业科学理论为基础,以林业机械化为重要手段,遵循集约经营、永续利用的原则,合理开发现有森林,实现多种目的综合利用,以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对木材等各种林产品的需要。

中国森林工业概况

中国上古时代,森林茂密,山地的80%为森林所覆盖。原始的森林利用始于旧石器时代,而森林伐则始于新石器时代,在公元前4000年已用石斧伐木,而且有了简易的木材加工,如木器制造和木构干栏式建筑。夏、商、周为铜器时代,伐木用铜制斧、刀、锯。木材运输以水运方式为主,木筏编扎放运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从春秋战国以来的漫长历史时期,人口不断增加,木材需要量巨增,因而森林开发利用规模日益扩大,加上乱伐频繁,森林遭到破坏,甚而有些地方的原始林逐渐消失,自然环境日趋恶化。到1840年除东北大小兴安岭、乌苏里江流域、云贵高原、江流域及西藏地区的原始森林外,遍及各地的茂密森林已几乎消失一半。古代森林从原始利用到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均属手工作业,不论森林伐或林产加工纯系作坊式粗加工,工具简陋,生产技术简易,但有些技术诸如木筏编扎放运、木构件的拼接、木材的蒸煮干燥、烧炭、造纸、造船等技术,已因有相当水平而闻名于世,对当时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自1840年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森林开发利用,在生产方式、作业技术和组织经营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始的森林利用到规模较大的手工作业,转入掠夺式森林伐的原木生产利用阶段。在晚清时期,沙俄强取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约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从而中国森林约减少1/5。尔后日本占领东北期间,又相继掠夺1亿立方米木材。中国除帝国主义所占领的地区以外的其他林区,森林基本上为买办资产阶级、木材商和地主所据有。或设木材公司、伐木公司,或设木材商号、木材商行,专门从事森林开和木材买卖,从中牟取暴利,从而使这些主要林区的森林也在逐年减少。到20世纪40年代,很多昔日茂密森林已童山濯濯,变为不毛之地。据不完全调查估计,1949年中国森林覆盖率已降为8.6%。中国近代森林伐运输,长期处于手工作业阶段,木材产品多为锯材、枕木、坑木、建筑材、造纸材等。自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开始向机械化作业起步,木材生产效率有了一定提高,20世纪初,木材加工已有少数利用圆锯和小带锯作业的小型制材厂,并开始生产胶合板,但设备简陋,技术落后。林产化学加工,多以传统的手工作业进行生产,产品有生漆、桐油、松香、白蜡、五倍子等,其产量与质量都居世界前列。3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森林窄轨铁路运材、中型木材机械加工厂、机械木浆造纸厂以及小型松脂加工、栲胶、松根干馏等工厂,产品种类有所增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发展林业的同时,重视森林工业的发展,建国初期提出“普遍护林、重点造林、合理伐利用”的方针。其后于60年代中期,强调造管并举、育结合、永续利用,并针对国民经济发展对木材与其他林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专设森林工业经营管理机构,以加强木材生产与林产加工的领导,使中国森林工业开始进入机械化作业阶段,初步形成了独自体系,为以后实现以木材综合利用为中心的森林工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80年代,中国林业进入振兴时期,提出立足改革,保护和发展森林,加强集约经营,发展综合利用的方针,使中国森林工业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新的进展。中国从50年代到80年代,经过长期努力,伴随林业教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步建立起由森林运工业、木材工业、林产化学工业、林业机械制造工业构成的,以实现森林综合利用为中心的生产、教育、科研相结合的森林工业体系。

森林运工业

中国森林集中分布在东北(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西北(陕西、甘肃、新疆)、西南(四川、云南)国有林区与南方10省、自治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集体林区,其森林面积与林木蓄积分别占全国森林面积与林木蓄积的78%、86%,是中国的主要木材生产基地。为了开发林区,有地进行合理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在国有林区建立了131个林业局,在南方集体林区建设了158个重点产材县,建立了约350个国营伐木场(育场)。1949至1987年共为国家提供木材15.3亿立方米。1987年木材产量为6217.55万立方米,为1949年567万立方米的10.9倍。为了合理开发利用现有森林,在木材生产中,重视林区建设,加强伐区工艺设计,改进作业方式,提高生产技术,使劳动生产率不断得到提高,1986年东北林区已达到1192立方米/人·年。国有林区由于逐步推广原条集运材工艺,在贮木场进行合理造材,使梢头木、枝桠等伐剩余物得到利用,从70年代起有的运企业在林区推行木片生产,自18年至1986年共生产木片430万层积立方米,为林产加工提供原料,从而提高了森林利用率。1987年森林运机械化程度,东北、内蒙古林区达到91.38%,西南、西北林区为55.32%。

木材工业

中国木材加工历史悠久,木材干燥、拼接、雕刻和家具制造等手工工艺,曾闻名于世。1949年以前,木材工业生产基础极为薄弱,能从事木材机械加工的工厂不多,产品结构很不完善,产量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重视木材加工机械设备的引进与设计制造,开展木材机械加工工艺的研究,使木材加工开始向工业化生产的道路发展。50年代中期以来,相继研制生产合成树脂胶粘剂、纤维板、刨花板、层积材、改良木和表面装饰材,初步形成了包括制材、人造板、室内干燥、木制品生产等门类齐全的木材工业体系。锯材年产量,由1950年的344万立方米增加到1988年的2621万立方米,约增长6.6倍。人造板在50年代初只有胶合板,1951年产·量1.69万立方米,到1988年包括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年产达280万立方米。非木质人造板生产已具雏形。人造板表面加工设备能力已超过1亿平方米。木材综合利用率已接近60%。在木材干燥和木材防腐等方面也有很展。在科技水平方面,有些领域已接近或达到先进国家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如微机、激光、核辐射和光电等技术在有些生产环节上已开始运用;胶合板生产中运用无卡轴旋切技术,人造板生产部分工段已实现了连续化、自动化作业。

林产化学工业

中国林产化学加工亦有悠久历史,造纸素称古代四明之一。拥有生漆、樟脑等特产。近代因帝国主义侵略与封建主义的统治,而未得到应有发展,生产技术落后,产品多为初级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经过40年的努力,现已形成由简易粗加工发展为综合性精加工、手工作业发展为机械化和部分连续化作业、初级产品向高质化工产品发展的新兴工业。80年代中期,主要产品的产值增长了36倍,产品由过去的21种增加到112种,技术水平也显著提高。松香产量1953年为2.2万吨,到1988年则增加到37.6万吨,当年出口21.6万吨。松香生产由滴水法直接火加工逐步改造为蒸汽法生产,而大中型松香厂由间歇式向连续化发展。松香、松节油深度加工产品品种由40种增加到80种。栲胶产量1953年为120吨,1988年则增加到41860吨。栲胶与单宁酸生产已用金属的浸提设备代替木制、水泥的简易设备,且已发展为多种连续形式的浸提器,改善了生产条件,产品质量有所提高。活性炭是60年代新发展起来的林产化学工业产品,到80年代中期产量已达3万多吨。活性炭生产已由简单的闷烧法向连续化的水蒸气活化法发展。其他产品如桐油、生漆、紫胶、桉叶油、松针粉、松针膏、柏木油、可可豆色素与紫胶色素等,则向再加工、多品种方向发展。

林业机械制造工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发展林业机械化,50年代初,在东北地区建立了两个林业机械制造厂,只能生产伐木工具与森林铁路车辆。80年代已能生产包括森林运,木材加工,林产化工设备,林业工具、刃具以及机具7类产品。1986年全国拥有林业系统的林业机械厂77个,先后制定了48项158个林业机械标准,其中国际标准9项29个。据1987年统计,现有各种林业机械1876种,由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有170余种,其中用国际标准的有13种。随着林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通过机械设备的引进与技术改造,不仅在提高单工序机械性能方面,而且在联合机创制方面都有了新的进展,研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诸如山地整地机、超低容量喷雾机等营林机械;液压传动木材装载机、钢架杆集材架空索道等森林运机械;低噪音的带锯机、木工机床、板式家具成套设备、鼓式削片机等木材加工机械新产品,对进一步推动森林工业和林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森林工业教育

为了培养森林工业科技专门人材,50年代以来,在先后建立的北京、南京、东北3所林业大学,中南、西南、西北、内蒙古、吉林、福建等6所林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西农学院林学分院等院校,共设置了森林伐运输、林区道路与桥梁工程、木材加工、林产化学加工、人造板、制浆造纸、家具设计制造、林业机械、木工机械、林业机械运用与修理、森工电气化与自动化等11个森林工业专门技术专业和经济管理、财务会计、统计、林产品贸易等4个森工经济方面的专业。同时还在少数中等林业专科学校设置了上述个别专业,为国家培养森林工业高、中等技术人才。1981年重新恢复了曾一度中断的培养研究生工作,在学位委员会林业工程学科组中设有木材学、森林伐运输、木材加工与人造板、林产化学加工、林业机械、林区道路与桥梁工程等6个专业。到1988年底,已为国家培养森林工业本科大学生12356人,硕士学位研究生284人。

森林工业科学研究

林业部于1952年成立了全国性林业科学研究机构——林业研究所,研究内容包括营林与森林工业。1957年又成立了森林工业研究所。1958年10月将两所合并改称中国林业科学院,成为全国综合性、多学科的林业科研机构。下设的森林工业研究所,内有森林运、木材加工、林产化学、林业机械等研究室。自1960年至1964年,先后将上述研究室扩建为林业机械、林产化学、木材工业、森林运等4个研究所。同时,在大部分高等林业院校和有些省(区)(如黑龙江、四川、云南、广西等)的林业研究所(院)中,也都设立了森林工业方面的研究室(所)。至此,全国森林工业多学科的综合性科学研究体系已经形成。森工科研单位在森林运机械化和伐区工艺设计、木材综合利用、林化产品的改性加工利用以及林业机械设备创制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世界森林工业概况

世界一些林业发达国家,针对世界性的森林日趋减少,木材供求矛盾日益加剧,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森林工业政策进行了调整,其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稳定森林伐量,加强木材综合利用来发展林产工业;二是重点发展精加工产品,扩大加工层次,以提高森林利用率。通过政策调整,世界森林工业总的趋向是:适当减少森林运工业的投入,在不增加森林伐量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伐加工剩余物,提高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向合理利用森林,增加林产工业产值方向发展。

森林运工业

世界一些林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苏联、瑞典等国家20世纪70年代前,木材生产已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从70年代开始致力于提高全盘机械化,并向半自动化迈进。瑞典1985年前,在皆伐作业中全盘机械化比重已达72%。由于实现全盘机械化,木材生产单工序与多工序已组成成套机械系统,如伐区作业机械系统、木材装运机械系统和贮木场作业机械系统,使森林运综合劳动生产率大有提高,如加拿大80年代中期已达13.2立方米/人·日,瑞典为7.1立方米/人·日。这些国家60年代广为用原条集运材生产工艺,如苏联年其比重达95%,而伐倒木集运材与原木集运材生产工艺各占2.5%。随着全树生物量利用的开展,今后伐倒木集运材生产工艺与木片生产工艺将会得到一定的发展。运材多以汽车运材为主,水运仍占一定比重,而森林铁路运材则呈下降趋势。林道网密度最高的国家有奥地利为33米/公顷,联邦德国为29米/公顷,中等国家有瑞典10米/公顷,美国7米/公顷。

木材工业

最早是在18世纪中期,从制材工业发展起来的。1780年左右,在欧洲首先出现了机械制材。1850年带锯机的发明进一步提高了制材机械化水平。到20世纪80年代,制材工业发达国家已普遍用按树种和径级进锯,先剥皮、后检测、再下锯的新工艺。有些国家的大型制材企业已用金属探测、光电检尺、X光缺陷部位和微型机控制下锯和裁边等新技术,实现了生产连续化和自动化。1840年,德莱塞尔(Dresser)首先获得美国旋切机专利,以后法国卡兰德(Carand)又获另一专利。随着旋切机的诞生,德国在19世纪中期建立了胶合板厂。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些胶合板工业先进国家,都注意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来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连续化和自动化程度,提高设备的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木材利用率和产品质量。80年代中期,经过二次加工的胶合板比重有所增加,如芬兰已占胶合板总产量的60~70%。英国于1898年,在圆网造纸机的基础上,最早建立起纤维板厂。到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的纤维板生产仍以湿法为主,硬质纤维板年产量占纤维板总产量的60%左右。纤维板原料除利用小径木和加工剩余物外,还广泛使用枝桠材、木片和锯屑。用干法生产工艺制成的中密度纤维板,1981年产量已达317万立方米,约占纤维板总产量的15%,其性能已接近天然木材和胶合板的水平。世界第一个装备齐全的刨花板厂是1941年在德国建立的。70年代初,美国建成了世界第一家定向刨花板厂,尔后北美开始发展定向华夫板。随着胶粘剂的改进和模压工艺及设备的日臻完善,80年代刨花模压成型产品发展很快,已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家具、电器和包装等部门。

林产化学工业

各国根据各自拥有的森林情况,其发展重点各有不同,大致可分为:①重视发展木浆造纸。②重视松香等天然树脂生产。70年代以来其总的生产和消费水平基本保持稳定。普遍用化学脂法脂,而松香、松节油再加工产品已有100多种。③利用木材干馏法制取木炭和活性炭的产量,80年代逐年增加。④利用植物原料进行水解生产糠醛仍在发展,而利用废材生产饲料酵母、酒精,只有苏联等少数国家在发展。⑤利用森林生产食用、药用产品,现已得到重视。

森林工业展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森林工业在过去极其薄弱的基础上,从开始兴起直到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体系,其发展速度之快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作用的显著,是完全应予以肯定的。但由于基础薄、起步晚,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相比,不论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差距,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对林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为扭转这种局面,中国森林工业应当有战略性长足的发展。其发展方向是:密切结合国情与林情,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切实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不断提高森林生产力,向以木材综合利用为中心的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森林,以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的方向发展。为此,主要抓好以下3项措施:①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和长期规划。要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方向,在合理利用现有森林,积极发展人工林定向培育的基础上,力求森林运工业的巩固提高和稳定发展,大力发展林产加工工业,使森林工业的生产结构日趋合理。森林运工业的发展,要密切结合森林的现实情况,立足于育结合,认真贯彻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坚持集约经营、永续利用的原则,按既提高经济效益,又兼顾生态效益的技术政策稳步发展。木材工业要致力于产品结构、企业布局和建设规模的调整,通过新技术的引进和技术改造,大力发展深加工,扩大二次加工新产品,提高经济效益。今后制材和人造板企业的建立应接近原料基地,以发展中型企业为主,大型骨干现代化企业必须在丰富、建厂条件优越的地方建立。林产化学工业要在继续发展松香、栲胶等传统产品的同时,重点发展制浆造纸工业,逐步建立育林—造纸加工一体化的综合经营体系。②加强森林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努力引进、消化、研究、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实现生产作业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和管理现代化,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尽快赶上先进国家水平。③加强森林工业教育。要适当调整改造专业结构,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继续巩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有有重点地发展中等教育,加速培养亟需的中等技术人材;积极发展继续工程教育,提高在职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大力加强职工文化教育和技术工人培训,以适应森林工业现代化的需要。

齐鲁石化加油站的工作人员工资如何?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产品

家用产品

加油卡 加油站查询 奥运服务 汽车养护品

车用润滑油

汽车机油 柴油机油 通用内燃机油 摩托车用油

车辆齿轮油 传动系统油 发动机冷却液 汽车制动液

乙醇汽车专用油

商用产品

沥青 石油焦 天然气 汽油

柴油 润滑油 化工产品 催化剂

润滑油

工业用油

工业齿轮油 液压油 造纸机油 汽轮机油

压缩机油 电器用油 针织机油 热传导油

高温链条油 蒸汽气缸油

车用油

柴油机油 铁路内燃机油 车辆齿轮油 传动系统油

发动机冷却液 减震器油

合成润滑剂

合成齿轮油 航空润滑油 特种精密轴承油 密封润滑剂

合成压缩机油、冷冻机油 含氟特种润滑剂 高低温轴承润滑脂 合成液压油

特种仪表脂 特种用途润滑脂 特种高温链条油 特种密封脂

特种汽车润滑脂 特种齿轮润滑脂

润滑脂

通用脂 汽车行业专用润滑脂 冶金行业专用润滑脂 轴承行业专用润滑脂

电动工具润滑脂 防护脂

金属加工用油

成型加工润滑剂 油基切削加工润滑剂 水基切削加工润滑剂 防锈油脂

清洗剂 热处理油

船用发动机油

船用气缸油 船用系统油 船用中速机油 船用高速机油

舷外机油

化工产品

合成树脂 合成橡胶 合纤原料和聚合物 合成纤维

化肥 化工原料

催化剂

炼油催化剂 聚烯烃催化剂 基本有机原料催化剂 其他催化剂

炼油催化剂

催化裂化催化剂 催化裂化助剂

催化重整催化剂 加氢催化剂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英文缩写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049亿元,总经理为法定代表人,总部设在北京。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对其全资企业、控股企业、参股企业的有关国有资产行使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的权力,对国有资产依法进行经营、管理和监督,并相应承担保值增值责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控股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于2000年10月和2001年8月在境外境内发行H股和A股,并分别在香港、纽约、伦敦和上海上市。2007年底,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股本867亿股,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持股占75.84%,外资股占19.35%,境内公众股占4.81%。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储运(含管道运输)、销售和综合利用;石油炼制;汽油、煤油、柴油的批发;石油化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设计、施工、建筑安装;石油石化设备检修维修;机电设备制造;技术及信息、替代能源产品的研究、开发、应用、咨询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财富》2007年度全球500强企业中排名第17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是一家上中下游一体化、石油石化主业突出、拥有比较完备销售网络、境内外上市的股份制企业。中国石化是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独家发起方式于2000年2月25日设立的股份制企业。中国石化167.8亿股H股股票于2000年10月18、19日分别在香港、纽约、伦敦三地成功发行上市;2001年7月16日在上海证券成功发行28亿股A股。截至2007年底,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总股本867亿股,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持股占75.84%,外资股占19.35%,社会公众股占4.81%。

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主要从事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开、管道运输、销售;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化纤、化肥及其它化工生产与产品销售、储运;石油、天然气、石油产品、石油化工及其它化工产品和其它商品、技术的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业务;技术、信息的研究、开发、应用。中国石化是中国最大的石油产品(包括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和主要石化产品(包括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单体及聚合物、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化肥和中间石化产品)生产商和供应商,也是中国第二大原油生产商。

中国石化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集中决策、分级管理和专业化经营的事业部制管理体制。中国石化现有全资子公司、控股和参股子公司、分公司等共80余家,包括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产品销售以及科研、外贸等企业和单位,经营资产和主要市场集中在中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东部、南部和中部地区。

中国石化将认真实施、市场、一体化和国际化战略,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提高队伍素质,努力把中国石化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

中国石化的最大股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国家在原中国石化总公司的基础上于1998年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出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商标

根据中国石化统一品牌战略,股份公司目前主要使用6个注册商标。

“朝阳商标”“SINOPEC商标”“满天星商标”“长城商标”“长城油滴商标”“东海沥青商标”。

该企业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06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一,2007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一。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十七。

中国石化集团业务与产品

2006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共完成二维地震15175千米,三维地震7582平方千米;完成探井495口、进尺130万米。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32亿吨,新增探明石油可储量4116万吨;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436亿立方米,新增探明天然气可储量980亿立方米。原油储量替代率达136%。原油生产突破4000万吨,达到4016.7万吨,生产天然气72.7亿立方米,油气产量创历史最好水平。新建原油生产能力646.5万吨,新建天然气生产能力19.04亿立方米。

油气勘探除川东北地区获得重大成果外,东部老区探明储量稳定增长,全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42亿吨,同比增加1907万吨,为老区硬稳产奠定了基础;东北新区松南深层天然气勘探获重大突破,长岭凹陷腰深1井在营城组火山岩获得日产近20万立方米的高产气流,控制储量规模约300亿立方米;西部塔河等重点地区新层系、新区块取得重要发现,塔河地区继续保持储量快速增长态势,碳酸盐岩含油面积继续向南向西扩展,白垩系首次在塔759井获日产70立方米高产凝析油,共新增探明储量8045万吨。

油田开发水平进一步提高。东部生产原油3480万吨,同比增加24万吨,实现了硬稳定;塔河油田生产原油472万吨,比上年增产52万吨,实现了西部快上产。东部老油田开发连续10年实现储平衡,西部塔河油田开发连续4年实现上产。油田主要开发指标实现了“两稳两增”的运行态势:自然递减率稳定在16.1%,综合含水稳定在88.3%,油水井开井数增加1338口,剩余可储量增加1415万吨,油田稳产基础得到进一步加强。

天然气开发建设进一步提速。普光气田开发建设全面展开,气田集输、净化厂和系统配套等地面工程建设稳步推进;鄂尔多斯大牛地气田产能建设规模继续扩大,2006年新建产能4.6亿立方米,已累计建成16亿立方米天然气生产能力,当年产气10亿立方米;本公司内部企业供气以及北京、山东、河南、四川等重点地区天然气产销运行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基本保证了市场的稳定。

中国石化集团社会责任

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既要重视经济规模、效益增量、降本减费,还要努力实现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和节约发展,创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友好环境,这是中国石化一贯的目标,也是中国石化对社会负责任的一个方面。

中国石化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安全环保工作全局,树立了“一切安全事故都可以避免”的理念,坚持严字当头、严格管理,按照“制度执行要严、基本功训练要严、设备管理要严、隐患治理要严、事故问责和处理更要严”的要求,努力追求“零缺陷、零事故、零污染、零伤害”,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率,减少事故损失率。同时努力做到新改扩建项目增产减污、增产减水、增产节能,规范建设项目环保节水节能“三同时”程序,落实各项环保和节约措施;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开展创建清洁生产企业活动,从生产过程中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积极开展综合利用,认真规划、积极实施节水减排项目;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做好生产变化的环保配套。不断强化节约意识,加强“三废”利用,努力做好节水减排工作。

2006年,中国石化安全环保各项指标完成较好,实现了安全生产总体平稳,环境治理水平稳步提高。

2007年,中国石化将继续坚定“以人为本”、“人命关天”和“安全发展、清洁发展、节约发展”的信念,切实维护企业安全环保的社会责任,努力实现 “五个避免”、“四个减少”和“一个保持”。即以防范重特大安全、环境污染事故为重点,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大井喷失控事故、重大死亡事故、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重大责任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一般故减少30%,死亡人数减少30%;外排废水中COD量同比降低5%以上;新鲜水用量同比减少5%以上,外排废水达标率保持在95%以上。 5.12汶川地震后救灾捐款1000万人民币。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所属上市公司

简称 股票种类 主营业务

中国石化 A、H、ADS 控股公司

上海石化 A、H 炼油、石油化工、合成树脂、合成纤维、有机化工

扬子石化 A 炼油、石油化工、合成树脂、有机化工

镇海炼油 H 炼油、石油化工、化肥

北京燕化 H 炼油、石油化工、合成树脂、合成橡胶、有机化工

齐鲁石化 A 石油化工、合成树脂、有机化工、合成橡胶、氯碱等

仪征化纤 A、H 合成纤维

湖北兴化 A 炼油、石油化工、合成树脂

中国凤凰 A 石油化工、合成树脂

石炼化 A 炼油、有机化工

茂炼转债 可转债 炼油

石油大明 A 石油开、电子元器件

中原油气 A 石油、天然气开

武汉石油 A 成品油销售

泰山石油 A 成品油销售

冠德控股 红筹股 油品及石油气贸易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投资建设

2006年,公司按照“扩大、拓展市场、降本增效、严谨投资”的发展战略,遵循上中下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加大优化调整力度、突出核心业务发展、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4亿元;共有50套炼油化工生产装置建成投料试车,3条长输管线建成投产,成为公司历年来投产项目最多的一年,使中国石化整体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为下一步发展积蓄了强大后劲。

油田地面 “川气东送”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展开,工程建成后,可将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普光气田天然气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东部地区。塔河油田产能地面工程建成,胜利埕北26产能建设区块完成海上平台及配套管线建设并投产。

炼油化工 跟随国际炼油化工装置大型化发展趋势,公司炼油化工装置单系列规模不断扩大,新开工的炼油装置达到1000万吨/年规模、乙烯装置达到100万吨/年规模。2006年,海南大炼油工程和茂名乙烯改扩建工程建成投产,广州炼油改造工程8套新建主装置投料试车成功,燕山炼油改造工程6套新建装置建成中交,青岛大炼油工程、福建炼油乙烯工程、洛阳和武汉油品质量升级改造工程开工,天津炼油乙烯一体化工程和镇海乙烯工程奠基。安庆、湖北、巴陵三套化肥“煤代油”工程相继建成投产,大大降低了原料成本。

管道储运 管道运输作为公司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近年来投资建设了多条长距离、大口径的原油、天然气和成品油管道。2006年,建成投产了仪征—长岭、临邑—济南2条原油管道和珠三角成品油管道;天津一体化原油储运工程、曹妃甸原油码头及配套工程、长岭—株州成品油管道工程开工建设;北京环城、石家庄—太原、洛阳—郑州—驻马店、金山—嘉兴—湖州、安庆—合肥5条成品油管道建设继续顺利推进。

川东北地区天然气勘探形成大场面 普光地区储量快速扩大,普光气田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国内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装海相气田。截至2006年底,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达3560亿立方米。普光气田的发现将对缓解中国天然气供应紧张形势发挥重要作用。通南巴地区河坝构造河坝1井获日产天然气166.8万立方米,展示了通南巴地区良好的勘探前景。元坝地区等一批重点目标钻探顺利,预测圈闭量规模比较可观。川东北海相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大场面已经形成,将对中国石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1世纪样板炼厂 中国石化21世纪整体新建的第一个炼油企业——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包括800万吨/年常减压在内的15套生产装置及配套的油品储运和公用工程系统,经过两年多的建设,2006年全部建成投产,成为目前国内炼油单系列规模最大、最全的企业,并成为“技术先进、装备精良、质量领先、效益突出、环境友好、管理科学”的21世纪样板炼厂。海南炼化公司的建成投产不仅满足了海南及周边地区对成品油的需求,还将极大地带动海南省地方下游加工项目和配套产业的发展。

中国第一个百万吨乙烯项目 茂名100万吨/年乙烯扩能改造项目于2006年9月提前12天实现了装置安全、经济、一次开车成功的既定目标,创造了国内大乙烯建设工期短、国产化率高、投资成本低等一系列新纪录。通过新建和改造8套生产装置,乙烯生产能力从36万吨/年提高到100万吨/年,成为中国第一个百万吨乙烯生产基地。该项目建成投产,对泛珠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社会效益良好。

建设中的炼油化工重点项目 中国石化21世纪整体新建的第二个炼油企业——青岛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包括1000万吨/年常减压在内,共有15套生产装置和配套的公用工程系统,工程土建施工全面展开。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工程,包括新建800万吨/年炼油工程和80万吨/年乙烯工程共18套生产装置、改造6套生产装置以及公用配套工程的建设等,项目土建工程全面展开。天津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包括新建1000万吨/年炼油和100万吨/年乙烯,年内举行开工奠基仪式。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工程年内举行开工奠基仪式。天津石化和镇海炼化的乙烯项目是中国石化单系列规模最大的乙烯装置,年内设计工作全面展开。上述项目的建设将以节约、绿色环保为标准,建成后,将大大提高我国乙烯生产能力,满足所在地区及周边区域的产品需求,并将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仪征-长岭原油管道 仪长原油管道设计全长9千米,是目前国内管线最长、分支最多且不具备反输流程、运行管理难度最高的一条热油管道,也是目前国内自动化水平最高的一条原油管道。仪长原油管道年内全线建成投产,从根本上改变了5家沿长江企业的原油运输方式,消除了原油江运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对保护长江流域环境和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珠三角成品油管道 珠三角成品油管道西起湛江东兴炼厂,向东经阳江、茂名、江门、佛山、广州、东莞、惠州到达深圳,并设有佛山支线、中山珠海支线和深圳泽华支线,管道全长1150千米,是国内已建成长距离成品油管道中输送工艺技术最复杂的管道。珠三角成品油管线年内全线投产,将中国石化在广东地区三家企业联接起来,保障了珠三角地区成品油的稳定供应。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文化

为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内外资本市场监管要求,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规避经营风险,保障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自2003年以来,公司逐步建立、实施了内部控制制度,并不断加大内部控制的建设和执行力度。截至2006年底,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内控制度涵盖了总部、企事业单位、分(子)公司各业务环节,基本实现了内控制度的全覆盖;初步形成了学习内控制度、执行内控制度的良好氛围,内部控制的理念和意识逐步增强,为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狠抓日常工作,确保内控制度执行到位。通过实施内部控制,本公司整体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管理行为日益规范,风险防控能力稳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对外披露信息的可靠性进一步提升。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企业名录

油田企业

胜利石油管理局 西南石油局

中原石油勘探局 中南石油局

河南石油勘探局 西北石油局

江汉石油管理局 华东石油局

江苏石油勘探局 华北石油局

滇黔桂石油勘探局 东北石油局

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 管道储运公司

上海海洋石油局 西部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管理中心

炼化企业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石家庄炼油厂

齐鲁石油化工公司 济南炼油厂

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 武汉石油化工厂

金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沧州炼油厂

茂名石油化工公司 长城润滑油有限公司

天津石油化工公司 清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扬子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保定石油化工厂

巴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青岛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长岭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杭州炼油厂

仪化集团公司 湛江东兴石油企业有限公司

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

广州石油化工总厂 湖北化肥厂

安庆石油化工总厂 九江石油化工总厂

洛阳石油化工总厂 四川维尼纶厂

荆门石油化工总厂

成品油销售企业

北京石油有限责任公司 江西石油总公司

天津石油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石油总公司

河北石油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石油总公司

山西石油总公司 湖北石油总公司

上海石油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石油总公司

江苏石油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石油总公司

浙江石油总公司 广西石油总公司

安徽石油总公司 海南石油总公司

福建石油总公司 贵州石油总公司

云南石油总公司

设计、施工单位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第二建设公司

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第四建设公司

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第五建设公司

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第十建设公司

科研单位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北京化工研究院 安全工程研究院

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专业公司及其他单位

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石化咨询公司) 销售实业有限公司

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中石化百川经济贸易公司

国际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报社

中国石化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石化出版社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中国石化集团人才培训中心)(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党校)

境外代表处

中国石化中东代表处

电话:001-4-2288505

传真:001-4-2292581

地址:阿联酋迪拜得拉双子座大厦1604室

中国石化俄罗斯代表处

电话:007-495-6428982

传真:007-495-6428984

地址:俄罗斯莫斯科斯摩林斯克广场3号

中国石化伊朗代表处

电话:0098-21-88729896

传真:0098-21-88729901

地址:伊朗德黑兰阿赫迈德·盖什尔大街30号第9街布加勒斯特大厦10楼

中国石化香港代表处

电话:00852-28242638

传真:00852-25989366

地址:香港湾仔港湾道1号会展广场办公楼20层

中国石化北非代表处

电话:00213-21-920506

传真:00213-21-920526

地址: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艾勒比亚区穆哈穆德呼地45号

中国石化美国代表处

电话:001-212-7595085

传真:001-212-7596882

地址:美国纽约东52街150号28层

中国石化东南亚代表处

电话:0065-682694 68202592

传真:0065-68202590

地址: 新加坡莱佛仕坊9号#56-01 共和大厦

中国石化欧洲代表处

电话:0049-69-66909414

传真:0049-69-66909422

地址:德国法兰克福市里昂街15号

中国石化英国代表处

电话:0044-20-76169841

传真:0044-20-76169889

地址: 英国伦敦布朗斯顿街55号玛博尔·阿克大厦20层

要想了解更多,请照参考资料.

国产机油有哪些品牌?

2014年国产润滑油十大排名

目前中国润滑油市场三足鼎立,形成了以长城昆仑为代表的国企军团,以美孚壳牌为代表的跨国军团,以及东昊龙蟠为代表的民企军团。尽管受到外商品牌多方面的竞争及压力,中国的民族品牌却仍在快速发展中。且看2014年中国润滑油十大品牌。

1. 长城

在2013年中国润滑油市场上,长城润滑油总销量第一,其中包装油销量第一,车用油、工业油也都有显著增长。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全自动调合及包装生产线,可生产内燃机润滑油、工业齿轮油、液压油、润滑脂、防冻液、刹车液、金属加工液、船用油及润滑油添加剂等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冶金、矿、石油化工电子等领域,。在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上,长城润滑油连续8年夺魁,稳居中国润滑油行业榜首。

2. 昆仑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直属企业,集生产、研发、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润滑油公司。公司现有2个研究开发中心、12个润滑油生产厂、6个销售分公司,总资产60亿元人民币,固定资产19亿元人民币,员工5000多人,能够生产28个大类700多个牌号的润滑油(脂、剂)产品,润滑油科研开发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营销、服务、信息网络覆盖全国市场。

3. 统一

行业神话,曾经的民族润滑油领军品牌。后因某众所周知的原因被壳牌收购。以生产和销售“统一”牌润滑油系列产品享誉国内市场,产品覆盖汽车用油、摩托车用油、工业用油、工程机械用油及润滑脂、刹车油、不冻液、汽车护理品等众多石油化工领域。目前设有北京、咸阳、无锡三个工厂,年综合生产能力达60万吨,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车用润滑油专业制造商之一。

4. 龙蟠

作为快速成长的民族品牌,隶属江苏龙蟠科技的龙蟠润滑油系列产品,已经拥有包括汽油机油、柴油机油、齿轮油、抗磨液压油、防冻液、制动液、润滑脂、汽车养护品等在内的400多个品种,生产和检测系统与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接轨,整体产能已达每年30万吨,单班产能达到10万吨,成为中国润滑油行业成长速度最快的企业之一。另龙蟠科技旗下的子公司可兰素,是全国乃至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汽车尾气还原剂生产商,在国内汽车行业的市场份额占有率超过70%。

5. 东昊

在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的今天,东昊瞄准汽车后服务市场,通过并购扩建的方式,快速完成了产业布局,正式吹响了进军汽车后服务市场的号角。上海东昊油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润滑油和燃料油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目前拥有生产基地2.3万余平方米,千吨级油罐24座,厂区自建船运码头和车辆装卸平台,年加工生产基础油达50万吨,年产值超50亿(今年9月10由易贸主办的深圳基础油大会,将邀请东昊集团闵春光董事长作主旨发言,敬请期待)

6. 玉柴

成立于1995年,是国内第一家由发动机企业成功打造的高档润滑油品牌。公司总资产2.5亿元,生产能力达15万吨。2011年公司合并时销售收入达到30.69亿元,是玉柴集团增速最快的子公司之一。目前已形成“四地域三基地五公司”的产业布局,包括北海、重庆、大连三个生产基地,拥有近100家一级经销商,3000多家二级分销网络,同时依托、共享玉柴集团“95098”客服热线和2700多家玉柴服务站。后跟马石油进行了深度合作,并成立广西南宁玉柴马石油润滑油有限公司。

7. 康普顿

隶属于康普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涵盖汽车润滑油、工业润滑油、摩托车润滑油、润滑脂、防冻液、制动液等上千个品种,主要面向中高端市场。添加剂均使用世界前四大添加剂供应商的原装进口添加剂,基础油以整船进口的方式,主要购新加坡,韩国,台湾,迪拜,德国等优质基础油,康普顿的产品质量比肩世界一线品牌的原装质量。公司现由中资控股,主要竞争对手为美孚,壳牌,嘉实多这三家一线外资品牌,几乎不和长城,昆仑,道达尔进行竞争。

8. 高科

江苏高科石化生产工业润滑油、车用润滑油、特种油剂三大系列十三大类200多个规格型号的产品。是研发、生产、销售,专业专注的润滑油剂生产企业。是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实力企业之一。占地300余亩,库存容量5万多立方米。拥有国内先进的酯化、蒸馏、精馏、全自动脉冲调合等多套生产装置,年生产、销售10万多吨。公司荣获了中国润滑油行业年度最具影响力民族品牌。

9. 中华

提到中华,除了这个很讨口彩的名字之外,更多是因为其董事长姚旗。2011年,由拥有润滑油行业优势的多方重组的北京中润华油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拥有中华润滑油品牌。2012年,全新设计的全系列中华牌润滑油产品重新投放市。2013年,中华润滑油实现了产品线及销售额的快速增长。2014年5月,中华成立电子商务部,开始了行业新的尝试与探索。

10. 美合

美合石化成立于1999年,空调油起家,公司总部位于珠海,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有大小原料储罐48个,总容量15000立方米,润滑油年产能达15万吨。拥有领先的高精度自动化生产线和国际先进的生产工艺。主要生产和销售中高档内燃机油、设备用油和金属加工液。“金美合”品牌车用润滑油已在全国诸多汽车4S店、维修厂和汽车美容店广泛销售应用。

国产机油品牌有哪些

最主流的,是“两桶油”旗下的机油品牌,也就是中石油旗下的昆仑,和中石化旗下的长城品牌。这是国内自主机油里最常见的了。

然后龙蟠机油作为股票上市企业,也是巨无霸。无论产量和企业规模。也算是一个比较主流的正规牌子。

当然,国内的机油品牌还有很多,比如给天津一汽配套的奥吉娜、被壳牌吞并的统一、给南极科考队配套的康普顿等等。

合山的经济状况

2010年,合山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15.3亿元上升到22.7亿元,年均增长8%;财政收入从2005年的2.5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3.2亿元,年均增长5.1%;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从2005年的7.4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22.9亿元,年均增长25.3%。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第一、二、三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9.8∶64.2∶26.0调整为2010年的11.5∶47.6∶40.9,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明显改善,由原来以第二产业为主转为以第二、三产业同步发展的良好格局。

2012年,合山市地区生产总值33.13亿元,同比增长11.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8亿元,同比增长11.5%;财政收入完成3.0亿元,同比增长8.6%。

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5.8亿元,同比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亿元。财政收入完成3.1亿元,与2012年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6亿元,同比增长1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2567元,同比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6950元,同比增长16.4%。

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5.26亿元,增长4.1%;固定资产投资22.25亿元,增长14.8%;财政收入3.18亿元,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6亿元,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58元,增长8.3%;农民人均纯收入7487元,增长10%。 合山市的工业以发展煤、电为主,另外还有建筑材料、机械修造、电器设备、水泥、电石、氧气、陶瓷、食品加工、饲料加工等。2012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45.01亿元,同比增长21.6%;工业增加值13.90亿元,同比增长12.6%。 煤、电 合山煤矿的开始于1905年。合山矿务局1994年原煤产量达250多万吨,占广西煤炭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合山电厂始建于1967年,1986年全部建成,总装机容量为50.5万千瓦,单机最大容量为10万千瓦。年发电量由11年的0.32亿度上升到1994年的33亿度,占广西总发电量的四分之一,占广西火电发电量的65%。该厂投产以来累计发电达360多亿千瓦时,创工业总产值30多亿元,相当于国家建厂投资的7倍多。

2012年全年发电量达63.6亿度。合山发电公司“上大压小”第二台67万千瓦机组已获自治区发改委同意批准开展前期工作,各项前期工作正有序推进。支持合山煤业公司加大煤炭生产力度,扎实推进合山煤业公司矿井机械化改造和整顿关闭工作,全年煤炭产量达183.59万吨。 其他工业 民国38年(1949年)前的合山工业除了煤、发电业外,民国25年(1936年)合山煤矿股份有限公司在白鹤隘办一个修理铁路机车、车皮及煤机具的机修厂,修理工20人。民国时境内有碾米、榨油、制米粉、制片糖、制饼、豆类加工、打铁、铸造、木器制造、石器制造、砖瓦、烧石灰、银饰品加工修理、车缝、织锦、织布、染布、迷信品制作、竹编、制灯笼、酿酒、酿醋、孵化、刺绣业等小手工业,1949年总产值5.3万元。

1950~1955年,境内其他工业仍是分散的小手工业。1958年后,乡镇成立手工业合作社,始建集体工业企业,此后,机械及其他工业逐步有了起色。1957年年产值达39.22万元,是1949年的7.4倍。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取消个体手工业,从60~70年代初期,只维持合作社生产。70年代中期,国营、集体工业有所发展,有机械制造及水泥生产厂家。1980年合山机械及其他工业企业已发展到11个,其中全民所有制4个,年产值405万元;集体所有制7个,年产值116万元。

1990年全市机械业及其他工业企业761个,是1980年的69.18倍。集体、个体企业发展尤为迅速,在761个工业企业中,集体所有制企业49个,是1980年7倍;个体企业708个。其中,制造业296个,从业人员359人;修理业113个(户),从业人员171人;酿酒业47个(户),从业人员94人;车缝业130个(户),从业人员143人;其他102个(户)。1990年全市煤、电以外的机械业及其他工业全社会总产值4485.62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

境内机械业及其他工业的国营企业建于1958年,始建广西合山煤矿机械厂,随后陆续建立的有:合山矿务局机电修造总厂、矿务局水泥厂、矿务局木工厂、柳花岭林场木工厂等。合山煤矿机械厂在80年代已发展成为广西最大的矿山机械制造厂。1990年该厂产品品种30余种,其中有3种产品获国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刮板输送机形成系列并批量生产。1989年22B型刮板输送机,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优质产品称号。国家煤炭部科研项目QYZ-1型液压矿车清车机于1986年由该厂研制成功,其技术性能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1987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新产品百花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1988年集体企业有:矿山机械配件、农机修造、水泥、砖瓦、服装加工、日用化工、饮料加工、木材加工、铁器加工、汽车修理、印刷和烧石灰等。其中市属较大的厂家有:北泗农机修造厂、北泗水泥厂、市水泥厂、市灰沙砖厂、市印刷厂、市贡模砖厂、市红砖厂、市豆制食品厂、市粮食局食品厂、市二轻局食品饮料厂、北泗乡石灰窑;合山矿务局较大企业:矿山配件厂、里兰矿红砖厂、合山煤矿机械厂食品厂、矿务局服务总公司饮料厂等。

1982年个体手工业迅速发展,遍布城乡。1990年全市个体手工业行业有修理、装璜、刺绣、织锦、制砖瓦、烧石灰、食品、饮料、豆制品、饲料、服装、铁器、石器、金银饰品等加工业。其中从事服装加工、修理行业人数最多,共685人,年产值96.3万元。

2012年成功引进生物制药、石材、碳酸钙等16家企业进驻合山市工业园区,产品年销售收入达4亿元,实现年利税6000多万元,园区非煤接续替代产业初现雏形。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产业转型工业园标准厂房3万平方米;投资5000万元完成了园区办公楼、食堂、道路、给排水、供电、场地硬化、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合山市种植业以粮食为主。在大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中,种植业占比重大。

1956年种植业产值119万元,占大农业总产值80.4%;1964年种植业产值160万元,占大农业总产值93.56%;15年种植业产值452万元,占大农业总产值的84.2%;1982年种植业产值985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下同),占大农业总产值67.65%;1990年种植业产值10577元,占大农业总产值的59.38%。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占作物种植面积比率:10年为88%;19年为91%;1982年为89.75%;1990年为83.58%。1956年粮食作物收入109万元,占种植业总收入93%;12年粮食作物收入218万元,占种植业总收入91%;1982年粮食作物收入788万元,占种植业总收入80%;1990年粮食作物收入1942万元,占种植业总收入75%。

粮食生产常有起伏,1957年粮食总产量为791万公斤,1960年达1026万公斤,1964~1969年俳徊在700~800万公斤之间,10年上升到1400万公斤,15年达至2100万公斤,1980~1982年连续3年上升,1983年~1986年又连续4年减产,1987年恢复并超过1981年的水平,1990年出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总产量达2718.2万公斤,比1989年增长2.88%,比1982年增长2.82%。

市境内矿业职工人数多,生产的粮食不能自给。1982~1990年共调入粮食8279万公斤,年均调入粮食919.8万公斤,最多的是1988年为1162.5万公斤,最少的是1983年为666.5万公斤。产值1957年大农业总产值133.10万元。其中:种植业119.30万元,占大农业总产值89.63%;12年大农业总产值354.9万元,其中种植业298.60万元,占84.14%;1980年占64.45%。1981年以后,由于调整产业结构,由传统的单一种植业,向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种植业产值相对下降。1990年种植业产值105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59.38%。

农业是合山市三大经济支柱之一。农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还有玉米、黄豆、甘蔗、花生等;合山市的大米以颗大而香名声远扬,尤以北泗乡、河里乡一带为甚,曾流传着“欲食香禾米,到北泗河里”的民谣佳话。全市提水工程总装机容量为2256千瓦,灌溉面积3.08万亩,占水田面积的61.76%。

2012年兑现粮食种植补贴149.6万元,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01万亩,产量2.73万吨。全年共发放各项种养奖励资金达500多万元。建设了北泗乡瀑泉村1150亩生态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岭南镇600亩美国芦笋种植基地、岭南镇古樟村300亩大棚西瓜种植基地以及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河里乡百果园土鸡养殖基地等。

录大恩的中航工业新航集团

中航工业新航简介

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由新乡地区原四家航空工业企业(134、116、103、540厂)和新航公司整合重组而成。集团现有员工近万名,其中专业技术人才2500余人,是中国航空工业机载设备重点企业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集团位列中国汽车零部件百佳供应商、河南省百强企业、新乡市标志性企业。新航集团是一个跨区域的大型集团化企业,不仅在新乡拥有豫新、平原、平滤、豫北、巴山等主要分子公司,在上海建设了航空产品与汽车零部件产品研发中心及上海世通公司,在合肥、长春、广西、芜湖、青岛等地都建有独资或合资公司,积极走外向型高科技发展道路。

新航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能力,在飞机环境控制技术、流体污染测控技术、流体压力与流量控制技术、流体热交换和金属钣焊技术、电子元件冷却技术以及高目金属丝网编织技术等方面居行业和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在航空蒸发循环制冷技术、涡轮冷却器、高温大流量引气压力调节器、机载制氮、变频供输油泵、数字式座舱压力调节器、高精度过滤器及过滤装置和吊舱制冷包等方面不断取得创新与突破。

多年来,新航承担了近300项高新工程项目,为所有国产飞机、发动机配套。同时利用专业化优势,为航天、导弹、船舶、兵器、核工业提供环控、液压、燃滑油、氧气等系统级非航空防务产品,其中为某两型号导弹燃油系统配套的泵、滤、阀系列产品随两型号导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为“神舟号”提供的生命保障系统和热控系统产品,成功参与了“神舟号”系列飞船的发射、运行和回收,并多次受到国家嘉奖。

新航坚持军民技术同源,成功开发研制汽车零部件产品,主要有“平原”牌汽车滤清器、“豫新”牌汽车空调、豫北汽车动力转向器,分别为中国驰名商标和行业知名品牌。

新航拥有国家级国防流体系统污染测试与控制中心,飞机环控系统性能试验检测中心,飞机座舱压力调节系统试验台,飞机燃滑油液压油系统产品综合性能试验台以及能够满足国军标要求的各种环境实验设备和面向整个国防工业的流量计量中心;拥有国家级汽车空调性能实验中心、汽车动力转向器检测中心、汽车“三滤”性能实验中心及国际先进的汽车空调、汽车转向器和滤清器生产线;设计研发用国际先进的UG、CATIA、Solidworks等软件系统;精密数控加工中心、真空钎焊炉、气体保护钎焊炉、精密纵环缝氩弧焊机、等离子自动焊机、激光粒度分析仪等关键加工及测试设备,为科研生产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新航秉承“航空报国、强军富民”宗旨,弘扬“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理念,扎实落实中航工业“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战略以及新航“百亿”目标,深入推进实施“八大平台”管理体系,全面推行精益管理,以更大的业绩和更快的速度为“建设中国一流的航空机载设备研发生产基地,成为世界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