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美国要抢伊拉克的石油!!!!!!!!!!!

2.美国攻打伊拉克花费了财力和人员伤亡,为何不把石油占为己有?

3.伊拉克油气丰富,为何美国攻打伊拉克却没有拿走一滴石油?

4.美国打伊拉克,为什么没有拿走一滴石油呢?

5.美国为何要控制伊拉克石油?

6.都说美国打伊拉克是为了石油,伊拉克战争经费是4万亿美元,这么多钱能买多少石油?

7.伊拉克战争后,石油价格发生了什么变化?美国为什么喜欢战争?

8.美国怎么控制国际油价

9.美国打伊拉克花了几千亿美元得到石油了吗?听新闻说大部分是中国的中石油中石化在那开发。

为什么美国要抢伊拉克的石油!!!!!!!!!!!

美国伊拉克石油价格表最新_美国开伊拉克石油

伊拉克未来的可能会与美国签订一个协定,将伊拉克的石油交给一个表面上中立的信托机构,这个信托机构对伊拉克石油的开、销售等进行全程控制,生产多少、价格如何都由这个机构来控制,伊拉克只获得石油信托收入的一部分,伊拉克要花多少钱、还多少债都由信托机构来管理。美国也可能会明确规定伊拉克未来石油的用途,比如战争赔款、战争费用、食品支出等。也是说伊拉克的所有财政收入都要通过这个信托机构来获得,这意味伊拉克的国家财政主权没有了。 如果美国独占了伊拉克的石油,如果进而再控制中东石油,就扼住了整个世界的能源喉咙,进而造成世界石油市场价格分裂。美国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拿到价格极其低廉的石油,可以不受世界石油市场上价格起伏的影响,做到独善其身,即美国所控制的石油市场是一个价格,世界石油市场又是一个价格。反过来美国还可以影响世界石油市场价格,从中渔利,在推动石油价格的涨落中对别的国家造成伤害。 孙宏 美伊战争的火药味儿已越来越浓。全世界反战浪潮也未能动摇美国武力解决伊拉克的决心。对于这场战争的实质,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美国要占有伊拉克丰富的石油。战后,美国会玩弄不同手腕来主导、控制伊拉克丰富的石油,这不仅会剥夺伊拉克的经济主权,也使美国借机获得大量的战争红利,甚至会分裂目前基本统一的世界石油市场,变成美国主导下的双重价格机制,这是国际社不愿意看到的。 美国占有伊拉克石油可能实施的三种方式 主持人:美国攻打伊拉克已经剑在弦上。目前,国内外的许多分析人士都认为美国“倒萨”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占有伊拉克的石油。面对储量居世界第二的伊拉克石油,美国战后可能有几种占有方式? 房宁:这次美国出兵攻打伊拉克的本质是要独占伊拉克丰富的石油。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美国出枪出人,由当时所谓的解放科威特多国联盟来买单。这一次美国独干,或者说是以美国为主来行动,我相信美国还是不会支付战争开支。美国占有伊石油的具体形式上可以做些猜想和分析,但实质是美国在战后要用伊拉克的石油来为战争买单,而且还要获得更多政治、经济、军事收益,这是没有疑问的。 我认为,美国占有伊拉克石油的可能方式有三种:一是以直接战争赔款的方式。现在美国仅调兵遣将一项就花了二十几亿美元,每天军费开支惊人,战争中还有更大的开支,这些都是美国的战争成本,显然美国和英国不会承担这些成本和风险。美国取胜后,可能会要求伊拉克赔偿战争损失,而伊拉克被打得一团糟,只剩下石油,只有让美国无偿开石油来补偿,这实际是战争赔款。如果外界因素在道义上制约不住美国,其可能会直接取战争赔款的方式,即对伊拉克实行军事管制。也可能取其他某种形式,只不过比军事管制做得好看一点。但无论什么方式,实质都是战争赔款。 二是国际机构托管。导致这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大国间的力量角逐,这要看世界上的主要大国能不能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插手进去。现在法、德、俄等国都不敢直接对抗美国,他们对解决伊拉克问题并不存在实质意义上的异议,不同的只是时间和方式。如果大国的势力经过角逐能够插手到伊拉克的重建中,这种局面将导致美国用国际机构托管的方式来接管伊拉克的石油,当然也是由美国主导的。 三是通过伊拉克未来对伊石油实行特许经营的办法,形式上给别的国家也分一点,但在实施过程中会多给美国石油公司一些合同,实际上也是使石油流向美国。只是这样做相对文明一些罢了。 这三种方式都有可能,主要看外部制约力量的大小。战后伊拉克重建中如果完全缺乏制约,美国甚至可以违反国际法来无偿开伊拉克的石油。可能在初期两三年里,美国要对伊拉克实行军事管制,然后通过某种协议让伊拉克接受战争赔款。不管取哪种办法,本质上都是美国霸占伊拉克廉价的石油。 目前,全世界的反战浪潮仍在继续,法、德、俄、中以及阿拉伯世界都在为和平解决伊拉克危机做着努力,这些对美国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我认为,这不足以制约美国武力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决心。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说过,一个大国如果面临涉及生死攸关的利益时,会抛弃一切考虑,不惜代价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现在解决伊拉克问题和独占伊拉克石油,对美国实现独霸世界的战略格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赵英:美国要占有伊拉克的石油,在具体方式上首先会考虑其能力和技术的问题。美国在油田接管技术方面已经很成熟,美国的大石油公司对管理石油、开销售等很有经验,美国对战后的管理也有一套很完整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经验,我想美国已经细致地考虑了

美国攻打伊拉克花费了财力和人员伤亡,为何不把石油占为己有?

美军以反恐的名义发动伊拉克战争,如今已经持续14年之久,可是整个局势仍然处于半失控状态。美国并没有给伊拉克人民带去其承诺的自由,和平幸福而是恐怖不断,经济凋敝。

14年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投入军费超7000亿美元,并且付出了大几千美军士兵伤亡的沉重代价。美军的扶持亲美,并尽快脱身,但是伊拉克的复杂局势并没有给予美军脱身的机会。

如今美军又想撤军,又想留下颜面,避免伊拉克局势失控,所以在撤军问题上也是左右为难。如今美军宣布阿富汗增加军队,就是美军撤军失败的写照。

在小编看来这7000亿美元对美国来说是小意思,伊拉克的石油美国根本看不上眼,为什么如此分析呢?

第一,先从经济层面来看,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主要是布什为代表的军工利益集团和石油利益集团要赚大钱,当然是打着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口号。一场战争下来,首先就是军工集团财,接下来是2003年以后的国际石油价格一路上涨,这让军工和石油利益集团赚得钱远远大于7000亿,所以前期投入点钱和美国大兵的生命,美国赚了一笔大的。

第二,从美国在中东的战略追求来看,美国从来都是标榜自己的正义性,石油也是中东各个国家的重要经济家庭,若是占了伊拉克那点油田,让本来已经反美的伊拉克人更加反抗美国,让其他的国家也会对美国有了害怕,美国还不如雇佣代理人,背后操纵更好。所以美国想得是控制整个中东,而不是追求几个油田。

当然现如今的伊拉克,十分混乱,美国若是继续留在伊拉克或者进入伊拉克,那牺牲的就不是几千美国大兵了,会更多了,花的钱更多了。

伊拉克油气丰富,为何美国攻打伊拉克却没有拿走一滴石油?

伊拉克是主权独立国家,在二战后,新的国际政治秩序是不允许殖民掠夺的。而美国是这个新秩序的倡导者与获利者,它不可能直接去占有中东国家的石油。然而事实上,打不打伊拉克,美国都未增加或减少对全世界的石油秩序的基本控制。

众所周知,中东地处亚非欧三大洲之间,战略地位重要,历来是大国必争之地。冷战结束以后,美国在中东地区具有超强影响力,以色列、以沙特为首的海合会以及埃及都是美国的盟友。伊朗是美国的敌人,两伊战争爆发后,美国支持伊拉克萨达姆攻打伊朗,八年的战争以两败俱伤收场。

在两伊战争结束后,萨达姆又发动了侵略科威特的战争并且在很短时间内占领了科威特,这就直接挑战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科威特作为沙特领导的海合会成员,也是美国的盟友。美国出手教训萨达姆,一是要告诉萨达姆,不要试图当中东地区霸主,挑战美国地位;二是要告诉沙特等盟国,美国在关键时刻是靠的住的;三是要维护国际政治秩序,即一国不能通过战争来吞并另一个国家。海湾战争后,美国布什下台,美国当时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留了萨达姆一条生路。

海湾战争后,伊拉克国内什叶派和库尔德人举行反萨达姆起义,遭到萨达姆镇压,美国等西方国家指责萨达姆在镇压国内起义期间使用了化学武器,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联合国开始对伊拉克进行制裁。

所以,为了搞清楚当初美国打伊拉克的原因,我们得从911回顾起。911可以说彻底改变了当时蒸蒸日上的美国的继续向上的轨迹。阿富汗战争是基本的回应,并且得到了全世界在道义上的支持。但要在阿富汗的山洞里抓住显然需要足够巨大的耐心。而当时的美国显然在911的打击下,集体走向了狂躁,连冷静的卿鲍威尔也拦不住。

客观上,美国社会从上到下,在当时是需要宣泄口的,当时的美国也确实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整个美国乃至全球的注意力都久久不能从911中摆脱出来。再加上美国人怀疑萨达姆与基地组织有牵连,于是转移国内与全球注意力的需要与自身心态的狂躁,导致了小布什为打伊拉克战争就人为制造出了借口。

小布什当时的团队都没有意识到战争一旦开打,其善后的军事支出将会惊天直窜,甚至会给美国的后续发展带来巨大的困局。

如今美国的国债已经超20万亿美元,这其中的大部分其实都跟伊拉克战争与阿富汗战争有关。克林顿时期,美国的良性财政状况与负债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美国人的经济安全感直线下降,并且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捉襟见肘,得想方设法去筹措。

美国本身是个不缺油的国家,美国拥有当今世界储量最大的未开石油,而且美国的石油纯度很高,开就能用,在上个世纪,美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直到为了保护战略性为目的的禁止开石油政策出台。

由于当年全世界的经济还没有一体化进程出现,各个国家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同时,当时的美国在科技创新和制造业方面大放异彩,长期的贸易顺差让美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而如此多的外汇储备需要能够增值,最好方法就是投资石油,而当时外汇由于波动性强,同时当时世界并没有统一的货币结算计价标准,所以大量外汇自然是投资国外的石油项目会更保值,所以美国与中东国家,如沙特,迪拜,科威特等国签订了长期供油协议,由于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所以石油交易开始以美元计价,同时,协议规定这些国家拿到美元后需要投资美国,这就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需求石油的国家会处于长期贸易逆差状态,而输出石油的国家会处于长期贸易顺差状态,这样一国财富会不断减少,一国财富会不断增加,平衡国家收支的最好方式就是通过协议让货币重新回流,这就是美元与石油构成牢固关系的最重要前提。

当时很多国家都没有意识到美国做法的重要性,直到上世纪70年代的中东战争,使得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很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巨大的贸易逆差,财富外流,而美国由于美元与石油的回流关系,经济上反而更好了,因为沙特是最大的产油国,各个国家都需要石油,而沙特根据协议需要用美元投资美国,所以世界各国与沙特结算石油就需要用美元,美元成为了世界各国的需求性货币,世界各国都与美国开始进行贸易,美元成为外汇计价标准,而无论石油价格是多少,最终沙特都会把美元用来投资美国,所以美国经济不会受到本质影响。

知道了这个原理,一些国家就希望自己使用的货币能成为国际原油结算货币,一些国家找到了当时的伊拉克,当时伊拉克虽然石油储量多,但由于国家原油消费大头是美国,而美国又只从协议国买油,所以虽然伊拉克原油储量多,但卖不出去多少,于是伊拉克就打起了打科威特的主意,科威特与沙特接壤,最终伊拉克的目的是打沙特,让石油与美元的关系终结,用欧元取而代之,所以在法国和俄罗斯的支持下,伊拉克侵略了科威特,并大规模使用毒气弹,科威特在数周之内沦陷,沙特安全受到威胁。这时,为保证美国自身原油生命供给,美国正式出兵进攻伊拉克,在美国强大火力下,伊拉克迅速败退,这就是第一次美伊战争。

美国打伊拉克至今一共花费了大约1万亿美元。控制了伊拉克全境已经探明,但尚未开的1000多亿桶石油,毫无疑问,这些石油必须以美元结算。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美国为了自保,不得已取了量化宽松政策,大规模超发货币,但美国本土并没有受到任何通货膨胀的影响,原因就在于石油等刚需产品必须使用美元购买,美国国内有再大的危机,只要他想用石油只要银行不断的印出新钞票就可以了,美元确实超发了,但是并没有存在美国本土,而是都流到了境外。美国对中东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控制中东的石油。无论美国打伊拉克和利比亚,都有好多喷子歌颂美国,说美国解救了那两个国家的人民,结果多年在这两个国家,烧杀抢掠。美国却无动于衷,原因很简单,石油已经被控制了。那里的人民的死活,与美国无关。

美国打伊拉克,为什么没有拿走一滴石油呢?

美国攻打伊拉克有许多原因。很多人以为美国是为了他的石油,但其实最主要的目的最并不是为了石油,而是为了利用石油赚取更多的美元。

沙特·科威特一直与美国保持着非常好的友谊关系。石油输出国组织中最具有地位的成员——沙特,他是整个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之一。当沙特宣布以石油以美元进行结算的时候,已经对全世界形成了风向标的意义,这也让美元可以在世界上通行,也使美国的地位迅速提高。对石油美元结算,对美元的意义至关重要。

所以美国派军进攻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公开支持伊拉克。并不是为了抢占伊拉克的石油,而是为了保护以美元结算的石油的地位。美国真正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抢占那些大油田或者是开一吨一吨的石油供自己国家使用。首先开石油需要大量的技术条件,也需要很多设备以及工作人员,管理人员,这些都是需要非常昂贵的成本,而美国进攻伊拉克的时候,他并不会让自己付出那么多成本。并且如果真的需要石油的话,美国也并不需要背着被全世界国家指责,被所有舆论攻击的风险,去派兵进攻伊拉克来抢夺石油。

所以其实美国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利用石油稳固美元在世界经济上的地位,从而利用这一点来控制世界经济,巩固自己的霸主地位。美国侵入伊拉克组织多部队出兵,最后美国利用战争之后石油的价格上涨赚取了差额,美国许多石油资本家也从中获取巨大利益。

美国为何要控制伊拉克石油?

美伊战争尚在进行,但华盛顿已经越来越少地提及当初发动战争的理由,即“解除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取而代之的理由是“解放伊拉克人民”和“争取伊拉克的自由”。 不少明眼人指出,美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与其说是查缴武器不如说是控制石油。确实,美国石油消费量居世界之首,伊拉克石油储量则占世界第二,如在巴格达建立了亲美,对于保障美国石油供应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布什总统和切尼副总统都出身于石油世家。有评论说,他们盯着伊拉克石油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除了高额利润外,还有更深层次的战略图谋。美国以深度调查报道著称的《母亲琼斯》杂志指出,布什考虑的除了美国本国的石油供应外,更重要的是试图通过控制石油来实现其不可告人的战略意图。石油对于欧洲、日本和东亚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至关重要。

都说美国打伊拉克是为了石油,伊拉克战争经费是4万亿美元,这么多钱能买多少石油?

其实这就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或者说是一种舆论误导。

一、美国攻打伊拉克是为了“秩序”,而不是石油本身,是为了中东地区这个能源基地的稳定,是维护了美国同时也是维护其他世界各国,以合理价格购买石油的权利。

伊拉克萨达姆是一个独裁的残暴的地区性强国,并且和周边阿拉伯国家存在巨大矛盾(萨达姆发动过2场针对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战争,其中包括吞并弱小的科威特),长期制裁是解决不了萨达姆更替的,因此迫于人道主义压力,未来国际社会会要求解除萨达姆的制裁,其实这就等于给萨达姆松了绑,萨达姆就会再次做大,导致能源基地动荡或萨达姆控制了能源基地,那么对于国际社会来说损失是巨大的,当然依赖石油最多的国家损失最大。

二、中东的稳定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便于理解:把中东地区可以比喻成一个大加油站(自发组成的非公司性质的,没有领导的那种),中东周边国家可以比喻成这个大加油站中每一个个人控制小加油机,而其他需要石油的国家可以比喻成一些从事商业运营的汽车司机。如果这个大加油站中一个人非常霸道实力很强(萨达姆),加油站的人都不敢惹他,而且要抢夺其他人的加油机占位己有,并且一直在进行制作武器(化学武器、核武器等),那么就会导致加油站内爆发冲突或是通过暴力控制所有的加油机,这时候就会影响商业运行司机的汽车正常加油,使得他们无法进行汽车加油损害他们的经济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拥有汽车最多的商业运行司机(美国等发达国家),必然经济损失最大(耽误了挣钱),会最先出来,制止这个人的霸道行为,目前美国已经铲除了这个威胁,在伊拉克初步建立了民主,因此为中东地区能源基地的稳定消除了一个威胁。目前还有一个伊朗核问题,也是影响能源基地稳定的一个大威胁,伊朗拥有核武器,会导致中东地区的军备竞赛,导致能源基地失去稳定。

三、中东这个能源基地存在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许多人只知道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矛盾,其实阿拉伯国家之间矛盾也错综复杂,也是非常大,以前的萨达姆和科威特和沙特的矛盾就是非常大,萨达姆指责科威特的石油是从伊拉克流过去的(科威特地势低洼),窃取自己的石油,另外伊朗波斯民族属于什叶派,同一些阿拉伯国家矛盾也很大,但是只有伊拉克可以抗衡伊朗的影响(但是萨达姆本身又是一只猛虎,对周边阿拉伯国家构成威胁),目前美国已经摆平了伊拉克,目前伊拉克还是比较虚弱,在加上伊朗研制核武器,中东其他阿拉伯国家已经对于伊朗非常担心了, 还有就是以色列也担心伊朗,伊朗一直要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掉,因此美国要出面解决伊朗核问题,否则中东地区有可能再次陷入动荡。

伊拉克战争后,石油价格发生了什么变化?美国为什么喜欢战争?

因为从伊拉克战争后石油变得很珍贵,所以价格也贵了,美国喜欢战争,是因为他们可以从战争中取得很多利益,比如之前一卢布可以换好几块美元,但是美国对俄罗斯发动了一场金额危机之后,卢布就不值钱了

美国怎么控制国际油价

国操纵石油市场有三种手段:

第一,美国说服本国石油公司限制开量。最近5年尽管油价很高,但美国石油巨头的开量一直保持在一个水平上。

第二,美国的忠实盟友沙特阿拉伯愿意执行美国的战略,没有表现出大量增加石油供给以打压油价的愿望。

第三,纽约期货市场的大量投机倒把行为是石油价格增长的推动力。

毫无疑问,在那里定调的是美国人,每天大量的期货交易推动着油价上涨。美国还有其它一些方法来操纵油价。例如在伊拉克战争之前说,推翻萨达姆1年后就可每天向市场提供300万桶伊拉克石油,3年之后可达到500万桶,而现在伊拉克石油的出口只有150万桶,甚至低于萨达姆执政时期的出口量。

美国还凭借金融优势在油价上涨中大赚了一把。如美国花旗银行在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前10天悄然进入欧洲美元市场,维持了110亿美元的空头头寸,大量对冲在石油价格上涨中做多原油期货做空美元。

美国打伊拉克花了几千亿美元得到石油了吗?听新闻说大部分是中国的中石油中石化在那开发。

美国参加二战,尤其是欧洲战场,死伤了几十万人,无数的金额。战后还以3百亿美元帮助欧洲复兴。它得到了什么? 土地??金钱? 伊拉克战争:这要从两伊(伊拉克-伊朗)战争说起 - 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两伊战争的结果两败俱伤。伊拉克伤亡和被俘48万人,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伊朗伤亡和被俘108万人,损失作战飞机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两国军费开支近2000亿美元,经济损失达5400亿美元,双方的综合国力因此受到很大的削弱。伊拉克因战争向阿拉伯国家大量举债,单科威特就超过150亿美元。伊拉克因此希望OPEC减少产油量,提高油价,以便伊拉克能从石油获得更多的利润还钱。但科威特反提高产油量,使得油价大跌,想逼迫伊拉克接受两国间长久各种纠纷的方案。结果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将之划为伊拉克的第9省。海湾危机爆发。第一产油大国沙特与伊拉克有一千千米的边境,也纠纷不断。沙特怕伊拉克藉机入侵,联合科威特向联合国求救。1990年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678号决议,规定1991年1月15日为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的最后期限,否则国际社会有权取一切必要措施。伊拉克拒绝。1991年1月17日凌晨,多国部队从沙特提供的基地发动“沙漠风暴”行动。大败伊军。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出。2月27日,伊拉克宣布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关于海湾危机的12项决议。海湾战争宣告结束。战后数年内联合国派各检查小组进入伊拉克依决议检查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情况。伊拉克违反决议,百般刁难。联合国小组屡次无功而返为后来伊拉克战争埋下伏笔。2003年伊拉克战争: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萨达姆有个表弟绰号“化学阿里”。曾以毒气弹杀死国内8千多库尔德族老**女)绕过联合国,与多国联合对伊拉克进军。打垮萨达姆。

现美国已自伊拉克全部撤军。只留少数的教导员。

伊拉克在过去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从西方媒体引述的统计数字就可以看出来。

伊拉克:在萨达姆时代,完全是独裁统治。虽然也有〝选举〞,但每次都是萨达姆高票当选,他拿到的选票有时超过全国总人数。当然,这些"票"也并不都是作,萨达姆大搞个人崇拜,广大民众被洗脑,崇拜"伟大领袖"。《纽约时报》曾刊文讽刺说,在八十年代,个人崇拜文化让伊拉克的1,700万人口翻了一番,成了3,400万,其中有1,700万人民和1,700万萨达姆肖像(遍布全国各地)。

在结束了萨达姆的专制统治之后,伊拉克不仅实行了一人一票的选举制度,成功地进行了多次全国性选举,由此产生了民选***,政局稳定,而且伊拉克的经济也发生重大变化。

在萨达姆统治后期,伊拉克人口2,600万,人均GDP只有625美元,通货膨胀率高达三位数。现在,伊拉克人口增至3,500万(增幅35%)。人均GDP增至4,600美元(增了七倍半)!通膨率从原来的百分之一百多,降到6%。在全球经济成长缓慢的情况下,伊拉克的经济却快速成长,2006年,遽增17%!2011年成长9.9%,2012年成长10.2%。

经济成长名列前茅

伊拉克的经济之所以发生巨变,是因为走向市场经济:战后第二年——2004年,伊拉克就改革税率,实行单一税率(flat

rate)15%,由此进入全球实行单一税率的27国(地区)行列——香港(14%)、新加坡(16%)、爱尔兰(12.5%)、俄国(13%)等。

伊拉克并把关税降低到5%,制定优惠的外资政策,吸引大量外资,尤其是国际石油巨头。由此使伊拉克的石油产量迅速上升:在刚开始的2004和2005年,就分别成长了7%,2006年,石油生产设施修复重建完善之后,伊拉克的石油产量大幅成长了40%!

国内官方媒体当年渲染说,美国领导的伊拉克战争,主要目的是为了占取那里的石油。但美国在铲除了萨达姆后,马上把当地的石油管理权等交给了伊拉克新的石油部,等于交给了伊拉克人民。美国财政部副部长金米特(Robert

Kimmitt)在《华尔街日报》撰文说,"美国把石油主权交给伊拉克人民之后,没有想做任何一点影响伊拉克石油政策的事情。"

中石油、中石化在伊拉克

而且近年美国在本土的石油开剧增,去年底美国石油产量已超过沙乌地阿拉伯和俄国,成为全球第一。而中国,目前则已占据了伊拉克最大开份额。所以当伊拉克ISIS闹事时,最着急的其实是中国。

现在无论人口成长率,还是经济成长率,伊拉克都名列世界前茅!这些成就,都归功于结束了独裁统治,实行了民选制度,并走向了市场经济的道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