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价2021首次调价,未来的油价走势会如何?

2.油价什么时候降价

3.中国油价历史最高时候多钱一升呢?

4.成品油的定价机制

5.油价上涨,加满一箱油多花7.5元,油价为什么总是浮动?

油价2021首次调价,未来的油价走势会如何?

中石化油价11月份调整时间_中石化油价11月份调整

八涨五跌十二搁浅

2020年已经成为过去,在这不平凡的一年,各种事物都在经历着不同寻常的变化,而在2020年最后一天,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就给广大群众带来一份不大不小的惊喜。在31号的最后一秒,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结束了一年的任务,以上涨给2020画了一个句号。

相比较于上一次的价格调整,本次的上涨又意味着司机朋友们每加满一箱油,有需要多掏出3-4元左右的毛爷爷。这一消息无疑让广大消费者头疼不已。

根据国家节假日安排意见国内成品油的调价规则,在2020年我国成品油一共进行了25轮油价调整,首次调整的时间为1月24日24时,后面每10个工作日一调整。

从整个2020年的油价调整来看,6,7,8月三个月份经历了三次油价上调而10-12月份则经历了夸张的五次上调,油价下调则集中于开年的几个月份,主要是2,3月份,经历了3次下调,9月和11月又经历两次下调,其他大部分时间则是搁浅的状态。

整个2020年,国内成品油的调价呈现出了一幅?八涨五跌十二搁浅?的态势,油价的频繁上涨也是引来不少司机的吐槽。

2020年末,国内油价已经是五连涨,一度涨得让司机们心慌慌,大家都在担心油价会一直涨下去,因为目前疫情和国际形势的各种不确定性,也给油价的调整带来各种影响因素。

油价受什么影响?

但是广大消费者大可不必过于担心,因为油价一直是受市场调控的。

在过去几个月,石油市场经历了堪称灾难的困境,从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爆发价格战开始,疫情的肆虐又导致了石油需求的崩溃,欧派克历史性的减产,索性最终并未成行,一连串的事件导致油价不断下跌,遭受如此重击,想必原油市场短时间很难迎来强势反弹。

虽然这仅仅是短期的状况,但是这也似乎预示着石油市场的末日不远了。

从长期和行业的本质来看,油价的反弹是自然的循环,但是因为病毒,一起的发展似乎又没法循规蹈矩。

通常情况,如果没有经济的迅速增长导致油价需求的激增,油价只能降到如此低的水平。但是目前疫情对经济产生了巨大打击,导致消费的递减,而目前的储油能力已经达到极限,所以,当前的需求水平实在难以拯救油价。

疫情不仅对经济有打击,同时带来的是各种封锁,相应的是人们通勤和旅行的减少,石油的需求降低,所以疫情的走势将很大程度决定油价的高低。2020年下半年油价的上涨正是因为得益于疫情的有效控制。

因此,2021年疫情的走势将成为油价走势的一个重要干扰因素

另一方面,按照国家发改委现行价格规定,国内的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是实行挂钩联动机制,因为近期国际油价总体上涨,这也导致了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上调。

而美国新总统上任之后会带来新的一轮经济刺激,美国商业原油库存的下降和中国进口量的激增也会带来利好消息,导致国际油价的上涨。

2021油价走势

短期来看,我们很快就要迎来下一轮的价格调整,而根据当前的国际原油价格水平,下一轮的调整我们应该的大概率依然是上行趋势,幅度接近于105元/吨

沙特阿拉伯此前已经承诺在2-3月额外减产,而即将推出大规模的积极刺激机会,希望以此提振市场士气,各种因素作用下,下一轮油价上调俨然是势在必行。

由此意味着,我们极大概率要迎来油价?六连涨?。

当然,这也不是说在2021年油价会一直涨下去。短期内,国际油价会维持在50-60美元/桶的价格,但是冲破60美元的概率并不大。

这是之前分析的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沙特的减产、经济形势的好转、美元贬值等等,这些都会支撑油价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就目前的经济形势来说,油价上调还是面临着不小的阻力,一方面疫情不断反复,经济的复苏并不理想而且很有可能遭受二度重创。

同国际油价一样,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势必会是短期上行的趋势,但是上涨的幅度并不会特别大。

2021年,国际油价势必还是会面临波动起伏的状态,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因为影响油价的因素太多而且复杂,不论是哪一方的作用力,都会倒是油价的起伏。

全球经济形势在受疫情影响下合适能够恢复,疫情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疫情持续时间,疫苗的研制等等问题都是影响油价走势的重要因素。因此未来油价的情况,需要综合这些方面去考虑。

而另一个重要的影响油价稳定的因素则是沙特和俄罗斯能否严格遵守限产协议,另外还有地缘政治因素也可能成为X因素,像中东问题,美伊关系,叙利亚、利比亚战乱等等,太多的问题会最终作用到油价上,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世界走势。

所以与之息息相关的油价走势更是难以预知,只能是根据对于当前形势的猜测而对油价做出一个大概预计。

2021年,只能说全年的油价平均水平会高于2020年,价格水平很可能会保持在45-55美元/桶的水平,具体的情况,还请大家拭目以待。

油价什么时候降价

 自去年年初以来,随着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国内成品油零售价连续三次上调。但去年11月后国际油价下降后,在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成品油出厂价跟进下调的情况下,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却始终居高不下。

从今年1月开始,海南、四川等地相继下调不同标号油价,国内成品油价格“坚冰”开始出现松动迹象。

成品油价格“只涨不降”?

翻一下近年来的“旧闻”便会发现,油价“只涨不降”的说法是不确切的。

2000年12月20日,原国家计委曾发出通知,汽、柴油出厂价格和零售中准价格每吨分别降低20元和300元。

2001年11月24日,汽、柴油出厂价格和零售中准价格再次降低。

最近的一次宣布调低成品油价格是在2003年5月10日,当时广东成品油批零油价全部下调了近一成,上海油价降幅在7.5%到8%之间。

那么,人们为什么还会有油价“只涨不降”的印象呢?

从总体上说,近几年油价是在涨落起伏中螺旋式攀升的。特别是进入2004年以来,国际原油市场笼罩在供求紧张的阴影之下,油价一度出现大幅上升。从5月到8月,油价连续形成两个上涨高峰,国内成品油价格迅速跟进,在不足半年时间里连续上调三次。在北京,97号汽油涨至每升3.90元。

油价涨落究竟谁说了算?

2004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已突破1.2亿吨,创下历史新高。随着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不断上升,人们越来越有理由相信,没有一种商品能像石油这样把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得如此紧密;同时随着私家车的快速增长,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国际石油的波动。

由于此次国际油价下跌未能传递到国内成品油零售市场。不少车主质询加油站,加油站的说法是“没有接到上级降价通知”。媒体采访到了加油站的“最上级”———中石油和中石化有关领导,得到的答复是:“成品油市场价格管理权在国家发改委。”而国家发改委给出的回答是:发改委物价管理部门正在密切关注国际油价走向,目前尚不做调价决定。

根据目前中国的价格管理体制,由国家发改委管理的不止是油价,还有电价、水价、农资价以及颇受关注的电煤价格等等。近年来,由于能源、水资源等全面紧张,价格呈增长之势,发改委正处在公众关注的“火山口”上。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蒋洁敏日前关于油价问题的解释,给了目前“沉稳”的成品油售价一个较好的“说明”。蒋表示,2004年8月即国内成品油第三次涨价以后,国际油价仍一路疯涨,到10月下旬,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原油价格突破了55美元/桶。但国家发改委当时从稳定市场出发,并没有第四次调高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两大石油公司也为保稳定而亏本经营。由于当时国内油价一度明显偏低,甚至出现从国内向境外走私油品的现象。

国内油价还会不会降下来?

国内、国际油价的“脱节”果真源于两大公司此前的“亏本经营”?

答案是否定的。来自国家发改委的声音说,目前国内油价虽然已与国际油市接轨,但为了经济长期发展和社会安定,国内油价的涨落一般要滞后于国际油价1到2个月。也就是说,影响油价涨落的最终决定因素还是市场。

来自市场的信息也证实了这一点:2005年1月5日,中石化在成都下调90号、93号汽油零售价,平均每升降价0.06元;1月6日,中石化海南省加油站93号和97号汽油零售价也悄然下调。2005年1月10日夜,中石油在四川全省范围内开始降价行动,成都地区90号、93号、97号汽油分别为3.37元/升、3.71元/升、3.99元/升。

现在,更大的期待是:国家发改委正式发文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但总体分析国际油价走势可以发现,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空间很小。

首先,可以对国际原油市场做个回顾。2004年8月9日,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涨至44.98美元/桶;8月22日,又涨到49.40美元/桶,这个价格在当时是“继1983年原油期货推出以来的最高价”。国家发改委正是在此压力下于8月25日做出当年内第三次上调国内成品油的决定。

同时,再看看眼下国际原油市场的最新行情:从2005年1月油价止跌回升后,到1月14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又涨至去年11月末以来的最高价位,即48.38美元/桶。这个价格与国家发改委去年8月25日做出上调国内油价时的价格相差无几。“如果在国际原油价格几乎相当的价位上,期待国家发改委对国内成品油价格做出降价调整,这种可能性显然微乎其微。”一位业内研究人士说。

中国油价历史最高时候多钱一升呢?

2018年10月份油价突破了历史之最,在个别地方现在95号的汽油更是出现了9.32元一升的价格,这已经突破了国内历史油价的最高纪录!我国的油价大大小小一共进行了十八次调整,其中上调11次,下调6次,搁浅一次!但是在这十几次的调整中,涨幅远远大于下调的幅度!

石油价格猛涨应该说只是一种市场恐慌,但是结构性供应危机谈不上。虽然利比亚的局势一直扑朔迷离。但是从世界的整个石油供应结构来说,利比亚占的份额并不大。最主要的问题是石油价格本身就处在一个通胀的轨道中。里面更大的原因还是投机在作怪。”

同时,中海油董事长傅成玉也发表观点认为:无论从短期或长期来说,流动性泛滥、美元弱势及对美元贬值的预期,导致油价将持续上涨,低油价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中国应做好应对长期高油价的准备。

国际油价暴涨:

国际油价周四大幅反弹,布伦特原油期货和美国原油期货双双暴涨逾10%,收复本周早些时候全球市场动荡时的大幅失地,得益于市场臆测委内瑞拉呼吁召集OPEC紧急会议、全球股市反弹和供应速度放缓催生空头回补式反弹行情。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委内瑞拉与OPEC成员国接触,力促与俄罗斯召开紧急会议制定遏制油价大跌的计划。

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周四收涨4.42美元,涨幅10.25%,报47.56美元/桶;美国NYMEX原油期货价格周四收涨3.96美元,涨幅10.26%,报42.56美元/桶。

中国股市大涨缓解了市场有关该国经济的担忧,并推动大宗商品在本周遭遇抛售后普遍上涨。周四,上证综指收盘上涨5.3%。美国股市周三打破连续六日下跌的走势,缔造近四年来最大单日涨幅。根据分析师,证券资产的上涨支撑了所谓风险资产如石油和铜的普遍上扬。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油价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油价迎2018年最后一次调整,或以“五连跌”收官社会

成品油的定价机制

自1998年迄今,中国已经历了三次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

1998年6月3日,原国家计委出台《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规定中石油和中石化两个集团公司之间原油交易结算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价格由原油基准价和贴水两部分构成。其中原油基准价由原国家计委根据国际市场相近品质原油上月平均价格确定,贴水由购销双方协商确定。

汽、柴油实行政府指导价,由原国家计委按进口完税成本为基础加国内合理流通费用确定零售中准价,中石油、中石化集团公司在此基础上并在上下浮动5%的幅度内确定具体零售价。

从2000年6月份起,国内成品油价开始参考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相应调整,当时参考的只有新加坡市场的油价。

从2001年11月份起,中国又一次进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国内成品油价格改为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当国际油价上下波动幅度在5%-8%的范围内时保持油价不变,超过这一范围时由国家发改委调整零售中准价。

2006年3月26日,国家发改委在宣布成品油价上调的同时,向地方传达了石油综合配套改革方案。方案包括两大内容:一是成品油价由原来的与国际成品油价直接接轨,改为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上国内合理加工成本和适当利润确定。二是推出“四个配套机制”:包括建立石油企业内部上下游利益调节机制;建立相关行业价格联动机制;建立对种粮农民等部分弱势群体和部分公益性行业给予补贴的机制;建立原油涨价收入的财政调节机制。

油价上涨,加满一箱油多花7.5元,油价为什么总是浮动?

油价总是浮动主要还是和原油价格和汇率有着很大的关系,燃油价格的变化大多都取决于产油国原油产量和价格,他们有所浮动,我们的油价也就会相对的有所浮动。

油价结束调价,回归涨幅

成品油价格又上涨了这个话题已经成为很多有车朋友相互讨论的主要话题了,就在这次油价调整结束之后,成品油的价格回归涨幅,92号汽油每升上调价格0.16元,一个50升的油箱如果加满的情况下,要比之前多花7.5元左右,而95号汽油的油价已经达到了8.89元,这也是最近涨幅最大的一次,看来油价重回9元已经不再遥远了。

油价的上涨真的让很多车主都非常的头疼,也是很多车主都不想看到的,很多有经验的司机现在已经在关注自己爱车的油耗了,想要通过油耗上来达到省钱的目的。

油价为什么总是浮动

作为汽油的来源,原油价格的变化取决于产油国生产的原油量,如果原油产量有所减少或者想要购买原油的人数增加了,在需求上就会增加,所以在价格上也就会有所增长。

现在的油价呈大幅度的增长,主要还是因为大部分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造成的多个产油国经济上无法正常的运转,再加上冬季来临需要燃料需求的增加,造成了现在油价的涨幅。这里面也有产油国没有增加原油量的原因,原油需求大,但是产油国却没有增加产油量,也是导致油价上涨的原因之一。

我们国家已经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以及其他原油加工企业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就是为了确保市场的供应稳定,对价格方面也做了严格的要求,相信国内的油价也会逐步的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