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下跌魔咒_国际 油价 暴跌
1.预警!油价“骤降”,猪价“飞天”,小麦持续落价,发生了啥?
2.一个人最顶级的修养,不与烂人烂事纠缠
3.预警升级!猪价跌翻天,玉米走跌,鸡蛋揪心、油价又降,发生了啥
4.花式营销难破黑色二月魔咒,销量暴跌、油价下调难上加难!
预警!油价“骤降”,猪价“飞天”,小麦持续落价,发生了啥?
导读6月进入尾声,众所周知,6月中旬,国内汽柴油价格迎来新一轮上涨的行情,其中,汽油、柴油价格分别上涨390/375元/吨,自此以后,在此轮计价周期内,国内92号汽油价格普遍涨入“9元时代”,其中,在笔者的家乡,山东地区,92汽油价格9.31元/L。
不过,国内汽柴油价格刚刚上调,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上周五受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油价明显下挫,降幅近6%,虽然,本周初国际油价有小幅反弹,不过,涨幅偏弱!目前,受国际油价变动,国内汽柴油价格下调150元/吨,对应国内汽柴油价格分别回落0.11~0.13元/L左右!不过,从国际油价变动来看,受OPEC+8月份或增产,叠加,或与国际石头巨头会面,市场不确定因素陡增,6月22日,国内油价“骤降”!WTI原油下挫5%,降至103.24美元/桶,而布伦特油价下挫5.09%,降至108.63美元/桶!
受国际油价骤降,预计,国内汽柴油价格也将震荡回落,这也将加剧此轮油价下行的基础,不过,目前,距离新一轮调价周期6月28日24日仍有4个工作日,倘若国际油价一蹶不振,那么,本期油价或有回调的基础!
如今,油价出现下行的迹象,而在生猪市场,近期猪价走势“飞天”,市场摆脱了淡季不旺的魔咒,在消费缺乏支撑下,国内生猪价格却“倔强上扬”,而且,涨势呈现明显放大的表现!
据了解,6月中旬以来,猪价大幅上涨,行情冲高16.46元/公斤,猪价经历短暂横盘,但是,最近4天,猪价涨势反扑,涨幅也明显扩大,生猪价格从16.44元/公斤,大幅冲高至17.37元/公斤,此轮猪价大涨近1元/公斤,养殖盈利空间增加,猪粮比也逐步涨破6:1,现阶段下,国内生猪育肥头均盈利近200元,但是,由于市场看涨情绪较强,生猪出栏仍较偏少,猪价上涨支撑依然明显!
目前,国内南北地区,猪价呈现“破8入9”的表现,北方地区,华北局地市场猪价涨至9.1元/斤,在内蒙、河北以及黑吉辽地区,高价猪源逐步冲高8.6~8.9元/斤,北方行情大幅上扬,南方地区,华东、华南市场猪价普遍涨破9元/斤,而在华中以及西南地区,猪价横盘8.1~8.9元/斤!
猪价逆势上扬,此轮猪价上涨,显然并非因为消费市场有了报复性的表现,反而,养殖端出栏近似疯狂的压栏!众所周知,去年底以及今年初,猪价滑坡下跌,养殖户深亏,补栏仔猪的情绪不高,部分经产母猪被淘汰,叠加,国内玉米、豆粕价格大幅上涨,尤其是,俄乌冲突,国内豆粕行情暴涨,这也加剧了养殖端压栏的风险,市场中低生猪出栏前置!在仔猪补栏偏少以及标猪出栏前置,叠加,猪价上涨养殖户惜售情绪影响下,这也造成了4~6月份生猪出栏不足,猪源供给紧张!屠宰场虽然白条猪走货不顺,但是,采购标猪难度更大,因此,猪价在震荡中不断上涨,此轮猪价累计涨幅也达到了48%!
不过,如今,6月即将收官,国内母猪存栏仍横盘高位,5月份,母猪存栏4192万头,环比上涨0.4%,母猪存栏仍超正常保有量,此轮猪周期下行,市场产能去化不彻底,因此,短期内猪源供给不足,但是,中长期,市场生猪与猪肉供给宽松的基本面难以改善,而7月份,受猪价涨势前移,上涨阻力也将加大,尤其是,7月份市场二次育肥或将冲击市场,猪价有冲高下跌的风险!
目前,油价下行或将大局已定,而生猪价格势必会透支7月份上涨的空间,对于粮食市场来说,小麦价格持续落价,五得利、金沙河以及部分粮库出现降价的表现,这也意味着供销博弈逐步激化,而随着新麦价格的下行,部分贸易商或将入市建库,市场机遇与风险并存!
据了解,近期,新麦收割基本结束,国内小麦价格却持续走低,下跌幅度普遍在40~80元/吨左右,小麦价格重心也回落至1.56~1.58元/斤!此轮麦价走低,一方面,由于面粉厂终端产品走货不顺,面粉厂开工率偏低,对于粮源的消耗有限,企业库存持续增加,涨价收粮的积极性回落,采购情绪逐步放缓;另一方面,前期基层粮站大肆收粮,粮源水分偏大,不适合长期进行储存,贸易商集中出货,而基层小麦库存宽松,企业到货粮源增加,这也加剧了面粉厂落价的表现!
据数据统计显示,在国内市场,山东、河北、河南地区,主流面粉厂延续了普遍落价的表现,小麦价格下跌维持在6~20元/吨,山东市场麦价重心回落至1.565~1.59元/斤。
而在河北以及河南地区,新麦价格也普遍回落至1.57~1.58元/斤!
个人认为,随着市场新麦流通性增加,小麦价格仍有震荡偏弱的走势,不过,粮价继续回落的空间有限,毕竟,基层粮站收购价徘徊在1.5~1.53元/斤左右,而贸易商成本在1.55元/斤左右,由于基层有较强的惜售情绪,低价收粮难度较大,这也将限制粮价过度下跌!短期内,国内小麦价格或将横盘1.55~1.56元/斤左右!
预警!油价“骤降”,猪价“飞天”,小麦持续落价,发生了啥?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为笔者个人观点,来自网络!
#国际油价大跌#
一个人最顶级的修养,不与烂人烂事纠缠
一个人最顶级的修养,不与烂人烂事纠缠!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别人的指责、白眼、和莫名的伤害。
他们就像是一个魔咒,你越在乎和反击,这种人和事反而越来越多,最后陷入无休止的死循环中。
一报还一报并非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古话早就说,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只能把自己搞的烂事缠身,永远深陷其中。
易经中早有明示,不要长久的纠缠于争斗之事,虽然会有点小责难,但是最终结果却是吉祥的。
遇事不纠缠的人,是吉人,而吉人自有天相。
前几天听到个 “荒唐的骆驼” 的故事。
一只骆驼在沙漠里跋涉着,烈日炎炎下,骆驼又饿又渴。
突然,脚下有一个玻璃碎片把它的脚掌划了一下。
顿时,骆驼气不打一处来,一脚把玻璃碎片踢开,却不小心把自己的脚掌又划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鲜血一下子染红了沙粒。
骆驼叹了口气,继续走着,天空中的秃鹫跟着它一直叫着,他心里甚是烦闷,也朝天对着秃鹫叫着。
叫着叫着,却引来了沙漠中的狼,骆驼吓得赶紧狂奔,也顾不上脚下血流不止的脚掌。
终于他躲过了狼群,却由于失血过多,血的味道引来了附近大批的食人蚁。
骆驼精疲力竭,食人蚁很快就爬满了他的全身,慢慢地再也挣扎不动了。
临死前,骆驼追悔莫及,我为什么要和一个玻璃碎片和秃鹫纠缠呢?
骆驼在沙漠中行进,遇到玻璃碎片本该及时抽身,但是却因自己一时情绪上头,给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
骆驼纠缠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自己心里的那股气,其实质上纠缠的是自己。
所以我们返回去看骆驼遇到的这件事,其处理方式是多么地荒唐。
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都能够看出其中的本质,不会被负面情绪左右,他们能够及时放下,避免灾祸上身。
古人云:
真正胸怀天下的人,都有着大格局,不会与小人一般见识。
北宋宰相吕蒙是出了名的大格局,大家都称赞他宰相肚里能撑船。
他刚上任时,好多人都不服他,有人背后说三道四:
有一次正好被吕蒙听到了,而吕蒙却装作没听见,径直走过去了。
和他同行的官员为他鸣不平,准备去给吕蒙出口气,但是却被吕蒙阻止了。
此事慢慢传扬开来,大家都夸赞吕蒙有肚量。
吕蒙能做到宰相的位置自然有其过人之处,而越是这种厉害的人,越不会与这些无聊的事纠缠。
而这种不纠缠,恰恰为吕蒙赢得了民心和大家的尊重。
有格局的人,不会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这种只会消磨自己心力还不讨好的事情上。
之前在参加行业会议时遇到这样一件事。
一位穿着华丽的女子正在卫生间补妆,打扫的阿姨正在拖地,拖到她那里时让她让一让,但她却和没听见一样无动于衷。
女子补完妆之后发现裙子上被溅到了几个污点,立马破口大骂:“你瞎了眼吗?这裙子够你这个月工资了。”
各种咄咄逼人,围观的群众越来愈多,才让她有所收敛。
化妆本来是让一个人变得更美的,但是从她发飙那一刻起,却只能看到满脸的戾气,刻薄,甚至有些可怖。
格局小的人,即便用粉黛装饰过了面部,但是只要一遇到点事情,便会把本来面目跃于脸上。
不纠缠,看似是放过了别人,实则是好过了自己。
不纠缠,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智慧。
越是格局大的人,越不纠缠。
遇到烂人不纠缠,做好自己,时间会给你最好的回报。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个人叫做胡巴,以种地为生。
他有一个非常奇怪的习惯,在和别人吵架之后,他都会快速跑回家中,绕着自己家的房子和土地跑圈。
跑完之后他就和没事人一样,开始忙活自己的事情,越干越起劲。
几年后,他竟然成为了他们镇上土地最多的人。
大家都很好奇胡巴的致富秘诀,终于从他和他儿子的对话中找到了。
有一次,他的儿子在外面与人吵闹,回到家中满脸委屈,让父亲帮他出气。
胡巴教导儿子:
儿子听后,听父亲的话,也不再和那些人计较了。
生而为人,遇到的烂事很多,一直纠缠,不仅不会把事情解决,反而会越陷越深。
真正优秀的人,不会在这些烂事上纠缠,他们懂得要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古语有言:
遇到事情,你是选择与别人一较高下?还是选择一笑了之,去做自己的正经事?这都取决于你的一念之间。
所以,人生的成与败,都是自己决定的,不同的心态,会有不同的结局。
人生苦短,要有“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的心境。
事情已经发生了,那就是过去了,放下,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冯唐说:
是的,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事情太多了,我们还没看遍这个世界的美好,哪有时间纠缠于浪费自己心力的事情呢?
预警升级!猪价跌翻天,玉米走跌,鸡蛋揪心、油价又降,发生了啥
中秋临近,农产品市场再起波澜,逢节必跌的魔咒再度无法避免。
9月8日猪市没有延续7日大涨,在两大利空之下,出现全线下跌;玉米市场涨跌互现,山东市场重拾跌势;
鸡蛋价格高位震荡,多地出现跳水回落;油价虽然“五连跌”后下半年再度上涨,但今天油价统计首日突现大跌。
具体市场情况?节后行情如何走?下面一起了解并讨论一下:
01、猪价又降,一地猪毛
进入9月,生猪市场呈现涨跌变化频率高、涨跌幅度大、行情敏感程度上升的一个特征。
短短1周的时间,涨跌变化了几次,让大家的思路有点跟不上。
9月7日生猪市场还是涨声一片,可是9月8日的猪市不仅仅是阴云密布,而是大雨滂沱了,据了解,全国只有华南2省1区保持稳定外,其余省份全线下跌,其中跌幅较大的省份有:
江苏猪价下跌0.45元,主流价11.35-11.70元/斤;安徽跌0.4元,11.3-11.6元/斤;山西跌0.3元,11.4-11.65元/斤;其他省份下跌0.05-0.20元不等,但跌幅在0.2元以上居多。
猪价由涨价突然转跌,就像“6月的天气、猴子的脸,说变就变”,究竟啥原因?业内人士分析,主要三个方面因素:
一是储备肉投放,为保证节日市场猪肉供应,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于9月8日投放今年第一批中央储备猪肉,同时指导各地近期加大猪肉投放工作,目前四川、吉林、广西等多个省份已经启动,这一个消息的释放,对猪市构成一定的影响。
二是最近又有消息称,继7月份约谈猪企之后,9月8日又将有10家行业协会、大型猪企被召集参加研讨会,有业内人士分析本次约谈与放储为“政策组合拳”。
三是养殖主体心态不稳定,再就是目前养猪主体,心态不够稳定,再加上目前的猪价毕竟已经达到11.5元以上,利润空间较大,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加快出栏速度。
也许“逢节必跌”只是一种说法,但是感觉下跌的空间会比较有限,从节后情况看,在国庆节、元旦、春节的重大节日,以及传统消费旺季的加持下,生猪行情仍有上涨空间。
02、玉米“震荡转跌”
最近一段时间,玉米市场走势偏强,尤其山东地区反弹幅度还是不错的,但是由于今天山东地区玉米企业门前到车数量增加到593台,部分企业又开始下调收购价格,其中:
肥城福宽跌0.5分,1.375元/斤;华义容海跌0.3分,1.416元/斤;东平祥瑞跌0.5分,1.370元/斤;恒仁工贸跌0.5分,1.410元/斤;平源福洋跌0.3分,1.382元/斤;禹城保龄宝跌0.5分,1.378元/斤。
另外河北也有2家企业下调,秦皇岛骊铧跌1.5分,1.360元/斤;鹏远淀粉跌0.5分,1.370元/斤。
在8家企业下调的同时,市场共有4家企业上调收购价格:山东七星柠檬涨0.5分,1.440元/斤;河南鹤壁飞天淀粉大涨5.0分,1.400元/斤;黑龙江绥化昊天涨0.5分,1.335元/斤;内蒙开鲁玉米涨0.5分,1.357元/斤。
玉米市场走势出现震荡,主要是因为:一是近日天气晴好,企业门前到车量增加。
二是由于近一段时间上涨,积累了些涨幅,部分贸易商急于出手陈粮,为收购新粮做准备。
关于接下来的行情,个人认为不必悲观,玉米价格很难出现大跌,今年的玉米行情估计错不了,主要逻辑是:
一是从今天的河北的2家企业来看,对后市还是信心满满,因为近日河南河北地区玉米陆续上市开秤价比去年同期要高出200元/吨,开局良好,后市行情存在一定的上行动能。
二是从今年的粮食产量来看,国际玉米新作有一定的减产预期,据了解,从全球玉米供需形势看,美国、欧盟玉米产量下降,全球玉米供需基本面偏紧,支持玉米价格高位运行。
三是从需求上看,从目前生猪、牛羊、禽类存栏上升的情况看,有机构测,2022/23年度饲料粮需求恢复增长1.8%,国内玉米消费同比增加1000万吨。
综上分析来看,今年的玉米市场是值得期待的,目前已有机构预测今年玉米1.50元/斤可能不会是最高价格。
03、鸡蛋多地“震荡走弱”
今年鸡蛋价格不断创出新高,多数地区零售价已经突破6元/斤,甚至有个别地区达到了7块钱一斤,很多网友反映蛋价太高了,有点吃不起了,不过最近几天已经有局部地区开始回落。
9月7日,鸡蛋市场涨跌现现,其中东北三省、江苏、河南等地出现明显下跌,同时也有多个省份出现上涨。
目前华北地区鸡蛋主流价5.3-6.02元/斤;东北地区5.5-6.1元/斤;华东5.30-6.9元/斤。
具体报价来看:北京大洋路、回龙观、王四营、来广营、岳各庄、顺义石门、京平等地降5元,260元/44斤;山东潍坊晶乐批发降4元,256元/45斤;江苏淮安安盱眙降2元,175元/30斤;苏州降5元,185元/30斤;
福建福州、南平等地涨1毛,6.1元/斤;福清、泉州等地涨1毛,6.0元/斤。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截至今日14:00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30.72元/公斤,比昨天上升1.0%;牛肉76.93元/公斤,比昨天下降0.2%;羊肉67.71元/公斤,比昨天上升0.2%;鸡蛋11.99元/公斤,比昨天上升0.8%。
目前,鸡蛋价格仍处于高位,此时出现震荡行情也在所难免,分析原因:
一是蛋价位置较高,存在一定的回落动能。
二是居民消费难度上升,鸡蛋价格6块多一斤,很多人减少鸡蛋消费。
三是节日备货已经结束,在鸡蛋销售的各个环节中,都滞留着一定数量的鸡蛋,采购量下降。
04、油价“刚涨又跌”
今早零时油价进行第17轮调整,油价一升涨了,92号汽油每升上调0.15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16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16元,加满50升的油箱要多花个7、8块钱。
这是下半年第一次上调,下面是各地最新油价统计表:
不过今天也是第18轮9月21日24时调价节点的首个统计日,市场传来好消息:大跌开局,首个工作日预计下跌油价195元/吨,折合升价下调0.16元/升~0.17元/升。
开局良好,希望继续下跌,让油价尽快回到7元时代,才是大家所共同期待的。
各位朋友,生猪市场遇到两大利空,出现大面积下跌,猪肉价格也会跟着回落,鸡蛋、油价走弱,也可让我们消费压力减少一些,大家对近期“降价潮”怎么看?你那里肉价、蛋价、玉米价格是多少?欢迎发表看法,供大家参考。
花式营销难破黑色二月魔咒,销量暴跌、油价下调难上加难!
有人或许知道《黑色星期五》,但你是否知道“黑色二月”呢?其实,在汽车市场,二月一直是不太“吉利”的月份。因为二月总是紧邻中国的新年假期,而在新年来临之际,全国人民正沉浸在一种过年的喜悦和春运的紧张情绪之中,购车的欲望会大大减少,所以汽车行业也会进入一个短暂的淡季。
而与往年的二月不同的是,今年新冠疫情的爆发让整个汽车行业受到了严重的暴击。为严格遵守国家防控防疫的要求,各大汽车上游零部件和汽车制造厂停工停产,生产计划难以正常推进;运输行业处于停摆状态,汽车产品无法顺利抵达各地;本该全年无休的4S店,在此影响之下不得不闭店,暂停人与人接触式的销售服务。
但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为了生存,各大厂商迅速制定新的销售策略,他们借助网络渠道,用在线直播、线上团购、限时秒杀等创新性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但遗憾的是,厂商们的花式营销手段并没有取得很显著的成效,毕竟在手机上看车下单还是让人觉得有点草率。
PART?01
“黑色二月”魔咒难破
在消费者足不出户、销售人员们在线卖车的市场环境下,其实很多人已经预料到2月的销量会创下历史新低,但是成绩单揭晓的那一刻,失望的情绪还是弥漫整个汽车行业。今年2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25万辆,同比下滑78.7%,环比下降85.4%。1-2月累计销量196.9万辆,同比下降41.0%。
从厂商排行榜来看,2月销量排名前五的是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吉利汽车、上汽通用、东风日产,虽然名列前茅,但是跌幅也达到了70%以上,上汽通用和东风日产甚至同比下降80%以上。
具体到各个细分领域,2月份轿车销量12.6万辆,同比下降78.0%,环比下降84.5%,累计销量94.5万辆,同比下滑42.6%;SUV销量10.5万辆,同比下滑79.3%,环比下降86.9%,累计销量90.7万辆,同比下降37.4%;MPV销量1.8万辆,同比下降79.3%,环比下降81.3%,累计销量11.6万辆,同比下降51.7%;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1.4万辆,同比下降69.5%,环比下降65.1%,累计销量5.6万辆,同比下降61.4%。从数据来看,不论是哪个领域,都是清一色的降降降!
PART?02
销量神话难幸免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朗逸、轩逸、哈弗H6、五菱宏光这些“神车”也未能逃过一劫。但幸运的是,它们依然稳稳地站在所属领域的顶端。
轿车榜上,新朗逸以8263辆的成绩位居2月轿车销量榜第一名,虽然“位份”保住了,但也的的确确“失宠”了;而一直与朗逸暗自较劲的轩逸,以5668辆的成绩拿下第二名,但朗逸的销量比轩逸高出45.8%左右,差距很是明显;2月轿车榜上第五名特斯拉Model?3的表现让人很意外,作为一款三四十万的电动车,能卖出3900辆实属不易。
SUV榜上,“国民神车”哈弗H6依旧坚守岗位,以4033辆的成绩拿下榜首位置,实力之强让人称赞。虽然保住第一,但是销量却与后四名长安CS75、途观、博越、奔驰GLC的差距不是太大,没有完全表现出“神车”的霸气。
在相对“冷门”的MPV领域,五菱宏光以4904辆的成绩位居第一,销量倒是要比前面提到的哈弗H6强得多,而别克GL8、风行、瑞风、嘉际位居其后;令人惊喜的是,MPV排行榜上威霆、福瑞达M50两款车竟然呈现出其他榜单上都没有的正增长,真的是冬日里的一丝暖阳。
PART?03
油价重回5元时代
受国际政治因素和新冠肺炎的影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在剧烈震荡中大幅下降。而近日,国家发改委宣布,3月17日24时起,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开启:汽油每吨下调1015元,柴油每吨下调975元,其中92号汽油每升下调0.8元,95号汽油每升下调0.84元,0号柴油每升下调0.83元,国内大部分地区油价将重回5元时代。
以一般私家车邮箱50L容量来计算,加满一箱92号汽油,可为车主节省40元左右,很是划算。即便这严格意义上是经济下行的市场应急反应,但不妨站在车主视角,把它当成“黑色2月”阴影下的乐观面。
阿珩有话说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进入三月后,国内疫情的发展一直呈现好的态势,汽车行业也在慢慢恢复自己的元气。但是经过这次疫情,我们也看到了汽车销售行业的不足之处:当线下的销售渠道被打断时,销量就很难保证。因此汽车销售行业应当不断探索新的销售渠道,以创新性的营销方式吸引消费者,激发出市场的消费潜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