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封闭式基金里的市价和净值有什么区别?

2.影响封闭式基金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封闭式基金价格波动比净值_封闭式基金的价格波动

当封闭式基金在二级市场上的交易价格低于实际净值时,这种情况称为“折价”。折价率=(单位份额净值-单位市价)/单位份额净值。根据此公式,折价率大于0(即净值大于市价)时为折价,折价率小于0(即净值小于市价)时为溢价。除了投资目标和管理水平外,折价率是评估封闭式基金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外解决封闭式基金大幅度折价的方法有:封闭转开放、基金提前清算、基金要约收购、基金单位回购、基金管理分配等。

例如某封闭式基金市价0.8元,净值是1.20元,我们就说它的折价率是(0.8-1.20)/1.20=-33.33%。 封闭式基金的价格有时会大大低于其净值,2004年的价格甚至曾经低于净值的60%,而且当时上海综合股价指数又在1300点这个近5年的最低位。基金持有的股票一般只占净值的70%,也即1元净值的基金,其中股票仅占0.7元,其他0.3元是现金与债券。所以,基金价格低于净值的60%时,我们用0.6元买进1元净值的基金,这相当于用0.3元买进基金持有的0.7元股票。也即,基金持有股票的价格仅为市价的3/7=43%.

封闭式基金里的市价和净值有什么区别?

基金单位资产净值。这是基金交易价格的价值基础,基金交易价格以基金单位资产净值为中心。基金的供求关系。由于封闭式基金的发行人有限,投资者对基金单位的需求可能超过或低于市场供应,导致基金交易价格的溢价或折扣。市场异常因素。如果投资者对基金的不正确认识和人为炒作,可能会导致基金价格波动。封闭式不能改变,只有那么多,交易只能在市场上买卖股票,根据供求情况来决定。你看到的封闭式基金的净值,无论有多高或多低,都无法赎回。只能在交易系统中出售。到期后,它可能会开放,然后你可以用净值赎回。

封闭式基金的交易价格主要取决于供求关系。由于交易所上市,封闭式基金的交易价格不一定等同于其资产净值,而是由市场交易力量的平衡决定的。当封闭式基金的市场价格高于其资产净值时,市场称为溢价现象;相反,当封闭式基金的市场价格低于其资产净值时,市场称为折价现象。封闭式基金的交易和计算收益按市场价格计算,单位净值仅起参考作用。封闭式基金包括收盘价、涨跌、折扣率和净值。由于封闭式基金类似于股票,可以上市交易,因此存在市场价格。你在市场上看到的当天的收盘价是当天的市场价格。涨跌表示当天市场价格的变化。其单位净值每周五公布一次。

分级结构的两级份额更好地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需求:约定收益的优先份额是低风险投资者的避风港,高杠杆的进取份额是高风险投资者追求利润的舞台。就投资品种而言,封闭式分级基金不仅涵盖了股票目标,而且还涵盖了债券目标。其中,债券分级基金占主导地位,根据优先股的经营模式,可分为定期开放型和全封闭型。这两类进取股均上市交易,其中定期开放优先股定期开放,约定收益确定性高;全封闭优先股关闭上市交易,约定收益确定性较差。

在短期影响方面,作为一个上市品种,其交易情况和短期投资者情绪对短期价格有明显的影响。如果交易量太小,一笔小交易可能会导致价格波动。如果机构投资者的比例过大,其抛售行为将拖累非理性的价格下跌。从情绪的角度来看,基金随着市场价格的上涨而上涨,下跌将出现下跌现象。例如,去年第三季度末,分级债券基金的进取份额折扣大幅上升,主要是由市场恐慌引起的,特别是由于机构的抛售行为,机构持有比例较高的基金价格明显低于净值。

影响封闭式基金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1、市价就是基金当日的交易价格,净值就是指基金净资产和基金份额的一个比值,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原因有很多。

2、封闭式基金的价格包括一级市场的发行价格和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两种。基金的发行价格是指基金发行时由基金发行人所确定的向基金投资人销售基金单位的价格;基金的市场价格是指基金投资人在证券市场上买卖基金单位的价格。开放式基金的价格是指基金持有人向基金公司申购或赎回基金单位的价格,它以基金资产净值为基础进行计算。

3、基金单位净值:是当前的基金总净资产除以基金总份额。人们平常所说的基金主要就是指证券投资基金。

1、基金单位的资产净值。这是基金交易价格的价值基础,基金的交易价格就以基金单位的资产净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2、基金的供求关系。因为封闭式基金的发行单位有限,投资者对基金单位的需求有可能超过或者低于市场的供应量,会因此导致基金交易价格的溢价或者折价。

3、市场的异常因素。如投资者对基金的不正确认识和人为的炒作,都有可能造成基金价格的上下波动。

扩展资料:

商品价格由生产商品的成本和利税构成,价格形成还受供求状况的影响。

由于产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关系是经常变化的,这就决定着价格是经常上下波动,而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

价格波动有一定的规律性。生产成本下降较多,或者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就会下降。

在生产成本有所上升,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就会上升。价格的基础是价值,价格总是围绕着价值运动,因而价格的上下波动是有一定限度的。

在一般情况下,价格上升,会刺激供给增加同时又抑制需求,价格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停止继续上升,甚至可能会下跌。

价格波动的幅度总是受到价值的制约,不会相去太远。而且,从一个较长的时期和从全社会来看,高于或低于价值的价格相互抵消,商品的总价格和总价值仍然是相等的。价格波动不但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恰好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对商品价值的不断背离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

政府政策。各国政府制定的某些政策和措施会对期货市场价格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政治因素。期货市场对政治气候的变化非常敏感,各种政治性事件的发生常常对价格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指公众的观念、社会心理趋势、传播媒介的信息影响。

季节性因素。许多期货商品,尤其是农产品有明显的季节性,价格亦随季节变化而波动。

心理因素。所谓心理因素,就是交易者对市场的信心程度,俗称“人气”。如对某商品看好时,即使无任何利好因素,该商品价格也会上涨;而当看淡时,无任何利淡消息,价格也会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