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岩矿脉最新金价_岩金矿怎么看矿脉
1. 地质成矿条件和资源开发条件5
2.黄金和沙金的区别
3.实习一 勘查技术方法的选择
4.男人戴玉和黄金那一种对身体有好处
5.灵宝小秦岭金矿田()
6.黄金都分为哪几类
7.美国朗德山金矿床
8.您好,您对黄金有了解吗
9.怎样看玉石原石
10.越南沙金是什么和黄金到底有什么区别
地质成矿条件和资源开发条件5
1.区域地质和地质成矿条件分析
在远古时代,委内瑞拉曾是浅海地区。海相沉积盆地约占全国面积的35%,可分为马拉开波-法尔孔盆地、东部盆地、巴里纳斯-阿普雷盆地和图伊-卡里亚科盆地四大块。
马拉开波盆地包括马拉开波次盆地(面积6.7万平方公里)和法尔孔次盆地(面积3.8万平方公里),位于委内瑞拉的西北部,呈东西走向,包括苏利亚和法尔孔两个州,长525公里,宽300公里。这里集中了全国3/4的石油储量和石油产量。在马拉开波盆地,主要油田有拉罗萨、蒂亚、胡安娜、拉古尼利亚、巴查盖罗、拉巴斯、马拉、康塞普西翁、博斯坎、海内格兰德、莫塔坦、洛斯曼努埃莱斯和库沃等。在法尔孔盆地,主要的油田有库马莱沃和科罗等。
东部盆地包括安索阿特吉、莫纳加斯、瓜里科、苏克雷和阿马库罗三角洲等地区,呈东西走向,长700公里,宽220公里,面积达15万平方公里,是全国第二大石油产区和储备区,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1/5。主要的油田有基里基里、胡塞平、土库比塔、滕普拉多尔、土库比多、拉斯梅塞德斯和奥菲西纳等。
巴里纳斯-阿普雷盆地,包括巴里纳斯、阿普雷和葡萄牙萨等州,面积为8.7万平方公里,是有待进一步勘探和开发的地区,产量有限。
图伊-卡里亚科盆地,位于东部盆地的北边,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从巴尔洛贝托延伸到卡里亚科湾,几乎全被加勒比海的海水所覆盖,是有待加快勘探和开发的地区。已在帕里亚半岛发现了大量的天然气。
奥里诺科重油带位于东部盆地的南缘,包括奥里诺科河的北部和安索阿特吉州、莫纳加斯州和阿马库罗三角洲的南部地区,东西长650公里,南北宽70公里,面积4.5万平方公里。这里有全世界最大的超重油田,正在进行开发。
委内瑞拉油气资源丰富,找矿前景广阔,近几年来一直是油气勘查的热点地区,90年代以来油气勘查开发投资增长迅速。
委内瑞拉西北部地区位于南美大陆西缘安第斯褶皱带的北安第斯区,区内分带异常明显,自西而东分为博利瓦尔坳陷、西科迪勒拉、考卡断坳、中科迪勒拉、马拉开波-马格雷纳山间断坳和东科迪勒拉等六个小区。西科迪勒拉北部似为侏罗-白垩纪变形洋壳,具深水沉积和超基性火成岩,伴生铂、铬、镍和金银矿,向南转变为弧沟系,成矿以斑岩铜矿为主;中科迪勒拉由前寒武纪片麻岩、时代不明的深变质岩和古生代、中生代及第三纪闪长岩组成;东科迪勒拉和科迪勒拉德梅里达山区主要为古生代和中生代海、陆相沉积,前寒武纪片麻岩与古生代变质岩及时代不明的花岗闪长岩类相伴产出,并形成相应的热液型矿产。
2.矿产资源开发条件分析
委内瑞拉矿产资源丰富。其拥有人类已知的所有矿产资源,并享有“浮在油海上的铁船”之称。除了石油和铁矿以外,还有煤、天然气、黄金、铝土矿、金刚石、锌、铜、银、锰和钛等。
(1)石油
拉美的石油探明储量约占世界的8%,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委内瑞拉是南美已探明石油储量的主要集中区,素有“石油之国”之称,主要油田分布在马拉开波湖地区和东北地区。已证实的石油储量近20多年来增长很快,1965年为25亿吨,1975年为26亿吨,1985年为37亿吨,1999年为105亿吨,占世界可采储量的7.0%,仅次于中东地区的沙特、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联酋,居世界第六位,按目前的开采水平,可供开采近65年;此外,奥里诺科油带的可开采超重油储量达2670亿桶,委内瑞拉是世界上最大的超重油资源国。这种被列为非传统石油资源的超重油尚有待开发。
(2)天然气
主要分布在帕里亚半岛。1999年底天然气证实储量为40400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的2.8%,居世界第八位。进入90年代以后,天然气产量连年增长,按目前产量考虑,可开采126年。
(3)煤矿
委内瑞拉煤炭的总储量约为90亿吨,主要分布在安索阿特吉、法尔孔、阿拉瓜、拉腊、苏利亚和塔奇拉等州。其中苏利亚的瓜萨雷盆地煤矿证实储量24亿吨,预测储量达59亿吨。塔奇拉州的洛瓦特拉储量约1.25亿吨、东北地区的纳里瓜尔储量约5000万吨。目前有三个产煤区:一是塔奇拉州的洛瓦特拉,二是安索阿特吉州的纳里夸尔,三是苏利亚州的瓜萨雷。
瓜萨雷煤矿 拉美的大煤田之一。该矿煤质较好,平均热值为12650BTU/磅,含S0.6%,总挥发份34.5%,灰份6.7%,湿度7%。地处沿海平原,有利于出口。
长期进行勘查的结果,发现了数个可开发利用的矿床。PasoDiablo矿,确定储量1.8亿t,目前尚处于早期生产阶段,1998年产量500万t,而其目标要达到800万t。
Socuy煤矿项目 估计储量2.15亿t,目前尚处于经济评价阶段。计划最大产量为1000万t/年,投资目标接近5亿美元。
Norte和Cachiri煤矿 拥有证实储量7000万t,1998年Norte矿达到120万t生产水平,而中期期望产量为200万t。Cachiri矿,目前尚处于开发阶段,未来的最大产量目标为200万t/年,投资额达1亿美元。目前,Norte和Cachiri矿目前具有小规模开采。
(4)铁矿
拉美的铁矿石储量占世界的20%,主要分布在巴西和委内瑞拉等地;委内瑞拉的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马塔卡的铁矿带,其面积估计为9.4万平方公里,从东边的马诺阿延伸到阿普雷州,长约650公里。主要产地是瓜亚纳地区的圣伊西特罗。委内瑞拉已探明储量约为28亿吨,含铁品位达60%~80%以上重要的铁矿有玻利瓦尔、圣伊西特罗、埃尔巴奥、拉斯格鲁利亚、比阿科亚、玛丽娅、路易莎、埃尔特鲁埃诺、埃尔多拉多、西纳鲁科、乌莫卡罗、马诺阿、王冠山、洛斯莫里契斯等。
(5)铝土矿
委内瑞拉铝土矿1999年储量为3.2亿吨,储量基础为3.5亿吨,居世界第九位。主要分布在玻利瓦尔州和阿马库罗三角洲。在阿马库罗三角洲的斜坡地段,发现了具有开发价值的铝土矿。在玻利瓦尔州的塞德尼奥县比希瓜奥斯地区发现的大铝土矿矿床,储量达5亿吨,氧化铝含量在50%以上。另外,在乌巴塔及其附近地区估计储量有铝土矿400万吨,其氧化铝含量在42%~66%。在努里亚高原和洛斯瓜伊卡斯也发现了铝矿。委内瑞拉氧化铝公司制定了大规模开采铝土矿的计划以满足国内制铝工业对氧化铝的需求。
委内瑞拉铝土矿矿床主要为红土型铝土矿床,这类矿床主要由酸性、中性和基性成分的含铝硅酸盐岩石在热带和亚热气候条件下经深度化学风化形成,矿石由三水软铝石组成。世界上铝土矿主要产自红土型矿床。
洛斯皮希瓜奥斯(LosPijiguaos) 风化红土型铝土矿,位于博利瓦尔州西北部。铝土矿金属储量17650万吨,品位26.2%,矿石工业类型三水铝型。成矿时代晚白垩-早第三纪,矿体产于前寒武纪花岗岩岩基的风化面上,裸露地表。矿层从上到下依次为结核带、斑点铝土矿带,逐渐过渡到基岩。矿体平均厚7.6米。主要矿物为三水铝石、勃姆石及石英。含Al2O349.5%、SiO29.3%,远景资源有58亿吨。露天开采,此矿为该国最大的开采矿山。
乌帕塔(Upata) 风化红土型铝土矿,位于委内瑞拉东部。铝土矿金属储量125万吨,品位25%,矿石工业类型三水铝型。成矿时代第三纪,矿体呈囊状、平伏状,分布于粘土、砂、砾石中。矿石为致密状、豆状结构。主要矿物有三水铝石、高岭石。
努里亚(Nuria) 风化红土型铝土矿,位于委内瑞拉东部。铝土矿金属储量2430万吨,品位24.3%,矿石工业类型三水铝型。成矿时代第三纪,矿体呈平伏状、囊状,产于风化壳的粘土、砂和碎屑中,具有豆状,致密状结构,主要矿物有三水铝石、高岭石。远景资源5亿吨。露天开采,其中博利瓦尔矿山1985年投产,设计能力200万~300万吨/年。
(6)黄金
委内瑞拉的黄金储量约为8000吨,是世界上重要的黄金储备国之一。主要的黄金产地是瓜亚纳高原。脉状金矿分布在卡利亚奥黄金县,那里有拉莫古比亚、索萨、孟德斯、拉古纳、智利、拉埃斯佩连西亚、拉因格雷伊勃莱、拉特洛亚、拉巴斯、拉丘古塔、托米、圣路易斯等金矿。此外,在拉布埃尔瓦、博塔纳莫、西卡普拉和拉多拉多等县也有矿脉金矿。淤积金矿主要分布在瓜亚纳高原的河流、峡谷、冲积锥体和古梯田中。据专家估计,委内瑞拉有5000t黄金储量可供露天开发,3000t需要坑采。
委内瑞拉最重要的黄金矿床位于Bolivar州。1998年发现拉斯布里萨斯金矿床,金储量超过180吨。
加拿大Placer Dome公司,拥有Las Cristinas金矿的70%,CVG拥有其余的30%股权。该矿床被认为是拉丁美洲地区最大的矿床。矿山开发所需资金高达57000万美元。已探明储量1170万盎司。在预期的19年的项目生命期内,其产量可望达到40万盎司/年。矿山的建设将创造2500个直接就业机会和4000个间接就业机会,同时矿山的经营管理还将提供1000个工作职位。但是,1999年7月Placer Dome公司宣布,由于金价过低,该矿山的开发暂时中止。
Monarch资源有限公司在瓜亚纳地区进行了几个勘探项目,但其最主要的发现却是在靠近EI Dorado的La Camorra地区,这里的探明储量(矿石量)为54万吨,品位22克/吨。该矿床的正式勘探工作开始于1988年,1994年9月矿山投产,1998年产量达到130千克/月,低于165千克的目标产量。有望获得进一步的投资以对La Camorra进行勘探工作,这是委内瑞拉第一个为私人公司所拥有的地下矿山,也是50年来的第一个地下黄金矿山。在过去的几年里,Monarch公司已经投入了8000多万美元,并且取得了其它几个地区的探矿权,这些地区包括Las Zinas,Emillia和Bochinche。
(7)铜矿
阿罗阿(Aroa) 火山岩型铜、铁矿,位于雅拉贵州。铜金属储量90万吨,品位6%,矿石工业类型块状硫化矿。成矿时代古生代,矿体呈透镜状产于绿片岩、灰岩、千枚岩中,金属矿物有黄铁矿和黄铜矿。
(8)镍矿
洛马海罗(Loma Hierro) 风化型镍(钴)矿,位于委内瑞拉东部。镍金属储量88.5万吨,品位1.58%,矿石工业类型氧化矿。成矿时代第三纪,镍分散在蛇纹岩化橄榄岩之上的赭土和残积土中。主要矿物有含镍蛇纹石、硅镁镍矿、含镍针铁矿。
(9)铅锌矿
拜拉多里斯(Bailadores) 火山岩型锌、铅、铜矿,位于该国西部。锌金属储量41.6万吨,品位26%;铅金属储量11.7万吨,品位7%;铜金属储量24万吨,品位1.5%,矿石工业类型块状浸染状硫化矿。成矿时代中侏罗世,透镜状矿体,产于绿泥石石英岩和绿泥石片岩中,在下盘蚀变岩石中具浸染状矿化。地下开采,年产矿石30万~50万吨。
(10)金刚石
委内瑞拉的金刚石主要分布在奥里诺科河以南的玻利瓦尔州,以高卡、古切贝罗、巴拉瓜、卡罗尼、本图阿里和上奥里诺科等河流为界。主要产地是瓜尼阿莫、拉帕拉瓜卡罗尼、圣埃伦娜、埃尔卡萨维和圣萨尔瓦多·德保尔。1993年.金刚石产量达47.8万克拉。
黄金和沙金的区别
区别在于:
沙金与黄金的区别主要在于纯度。
沙金是黄金的一种,属于生金。
沙金是经过砂石混杂过的天然矿石,没有提炼过;黄金是金矿通过技术提纯的。
黄金:
黄金(Gold)是化学元素金(化学元素符号Au)的单质形式,是一种软的,金**的,抗腐蚀的贵金属。金是较稀有、较珍贵和极被人看重的金属之一。
国际上一般黄金都是以盎司为单位,中国古代是以“两”作为黄金单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不仅是用于储备和投资的特殊通货,同时又是首饰业、电子业、现代通讯、航天航空业等部门的重要材料。
沙金:
沙金,产于河流底层或低洼地带,与石沙混杂在一起,经过淘洗出来的黄金。沙金起源于矿山,是由于金矿石露出地面,经过长期风吹雨打,岩石被风化而崩裂,金便脱离矿脉伴随泥沙顺水而下,自然沉淀在石沙中,在河流底层或砂石下面沉积为含金层,从而形成沙金。
沙金的特点是:颗粒大小不一,大的像蚕豆,小的似细沙,形状各异。颜色因成色高低而不同,九成以上为赤**,八成为淡**,七成为青**。
扩展资料:
黄金的颜色为金**,金属光泽,难分解。硬度2-3,纯金19.3,熔点10.4℃;具良好的延展性,能压成薄箔,具极高的传热性和导电性,纯金的电阻为2.4p。纯金具有良好的抗化学腐蚀性,是最好的电镀材料。
黄金作为一种贵金属,有良好的物理特性,“真金不怕火炼”就是指一般火焰下黄金不容易熔化。密度大,手感沉甸。韧性和延展性好,良好导性。
纯金具有艳丽的**,但掺入其他金属后颜色变化较大,如金铜合金呈暗红色,含银合金呈浅**或灰白色。金易被磨成粉状,这也是金在自然界中呈分散状的原因,纯金首饰也易被磨损而减少分量。
参考资料:
实习一 勘查技术方法的选择
实习目的
(1)通过学习实例,进一步了解如何根据不同的勘查阶段、不同的地质条件和矿产特征、自然地理条件等影响因素,选择适合勘查区自身条件的勘查技术方法的成功找矿经验。
(2)通过实习,了解如何根据现有不同程度的地质资料,确定需开展何种程度的勘查工作,根据不同勘查程度的要求,合理地选择勘查技术方法。
实习要求
(1)根据实例,认真学习和领会矿产勘查的找矿思路、勘查路线,如何依据勘查区实际选用合理的勘查技术方法和手段开展找矿工作和实现找矿的突破。
(2)根据所提供的地质资料,结合矿产地地形、地貌、气候条件,以及矿化、矿化区地质特征,充分利用各种找矿信息,合理地选择勘查技术方法。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3)选择勘查工程手段要体现目的,并要考虑浅部或深部的具体情况。
实例资料
智利北部晚始新世—早渐新世斑岩铜矿带勘查
智利的铜矿储量及其年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同时,铜、钼、金、银等矿产资源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智利北部的晚始新世—早渐新世斑岩铜矿带是智利第三纪斑岩铜矿床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矿床发现的勘查地质工作部署和勘查技术工作策略给勘查人员以深刻的启示:按区带安排勘查计划,选择合适的勘查技术组合,获取区域和局部地质信息,以地质资料为指导,最后实施深部工程验证和矿体揭露。
1.区域地质概况
智利北部晚始新世—早渐新世斑岩铜矿带位于南美安第斯斑岩铜矿带内,斑岩铜矿大多是于中生代和第三纪成矿(图1-1)。南美安第斯斑岩铜矿带是环太平洋成矿省的一部分,因太平洋洋壳向南美大陆的板块俯冲,至南美大陆西缘产生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形成与南美大陆西缘平行的一系列成矿带。而智利第三纪斑岩铜矿带的矿化作用与始新世的中性斑岩侵入有关,矿化发生在网状脉或角砾岩筒内,具有典型的斑岩铜矿热液蚀变分带模式和硫化物(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和辉钼矿)矿化特点。
2.勘查技术方法的选择
(1)根据已知矿床地质特征,在找矿区开展地质填图。斑岩铜矿床具有独特的蚀变分带模式,其分带特征和痕量元素分散模式为勘查部署和选择相应的技术组合提供了基础。埃斯康迪达铜矿床就是通过区域和局部地质填图及化探取样,研究区域地质特征和异常特征,通过斑岩的分带体系(蚀变分带),推测斑岩体中心位于砾石覆盖区之下,进而发现矿体。同样萨尔迪瓦矿床也是依据零星露头的基岩的地质填图揭示斑岩铜矿床系统,从而推测矿体位置而布钻发现的。
(2)遥感地质调查作为前期面上普查工作的技术手段。智利北部斑岩铜矿带的遥感地质调查工作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实施。智利勘查公司在50年代沿西部裂隙断层带,南自埃尔萨尔瓦多以南,北到塞罗科罗拉多实施了航空摄影调查及地质调查,根据航片上的区域色异常选定进一步工作的靶区,找到了克夫拉达布兰卡各科亚瓦西在内的几个斑岩铜矿床。
(3)岩石地球化学、激发极化、重力测量在智利北部斑岩铜矿带找矿中的作用。智利北部多数斑岩铜矿床受砾石层覆盖,有的地区厚度上百米。在有限的露头区开展区域地质填图与水系沉积物及岩石地球化学采样,激发极化、重力测量均发挥了各自的作用。埃斯康迪达和萨尔瓦尔就是区域地球化学测量的典例,极发激化测量等物探手段在圈定砾石覆盖区斑岩系统分布范围、钻孔定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
图1-1 智利北部斑岩铜矿带
智利埃尔印第奥-马里昆加金矿带勘查
智利北部的马里昆加金矿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矿产勘查的重大发现之一,有可能成为21世纪重要的金矿区。自埃尔印第奥金矿带发现后,极大地鼓舞着人们在其外围进行金矿的勘查。在埃尔印第奥金矿带的北部,通过大区域踏勘和系统的化探工作,导致了一系列的重要发现,从而发展成为马里昆加金矿带。在整个马里昆加金矿带的发现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手段非常简单,但效果甚佳。总体来说,这里是一个矿产勘查的新区,矿产勘查方法的组合技术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1.地质简况
埃尔印第奥矿床位于拉塞雷纳(LaSerena)以东125km靠近国界处,海拔4150m。它是一个与第三纪中-晚期岩浆作用有关的、产在长英质火山岩中的高硫浅成热液矿床。
矿床赋存在断裂带中,含矿带长200m,深300m以上。容矿围岩为英安凝灰岩、安山质角砾岩以及火山碎屑岩。矿化主要集中在两个成矿期,即早期形成的是块状硫化物矿脉,其中含黄铁矿、硫砷铜矿和明矾石;晚期为金-石英脉,并切穿了第一期矿化脉。大部分金与第二期矿化有关,产在微小的裂隙里。
2.勘查与发现
埃尔印第奥矿床最初是由当地人于1967年发现的。当时只在夏天开采高品位的铜矿石。1973年由于金价的升高,开始手工挑选高品位的金矿石。1974~1976年间,EMAMI公司在印第奥矿床的周围30km长的蚀变带上开展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勘查工作,并认识到其具有浅成热液型金银铜矿床远景。
在1976年年底前开展了广泛的勘查项目,包括最原始的地质填图以及细粒土壤地球化学取样和岩石拣块取样,分析Au、Ag、As、Cu、Pb、Zn。在印第奥当地人的工作区约3km2内,按60m×20m的网格采集了细粒土壤样品。2000个样品各元素的算术平均值为Au0.55×10-6,Ag7.×10-6,Cu98×10-6,As1283×10-6,Pb283×10-6,Zn72×10-6,Au、Ag、As和Pb具有明显异常,并表现出正相关性(图1-2)。尽管Cu和Zn由于表生作用可能亏损,但Au和Ag分别超过1×10-6和15×10-6,它们的异常范围与后来发现的矿化脉十分吻合。As主要富集在臭葱石和其他含砷矿物中,As的异常范围要比Au、Ag、Pb大得多,因此,As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探途元素。由于硫砷铜矿和黄铁矿的溶解度低,再加上石膏的屏蔽作用,矿脉在地表上的显示不明显。到1987年年中,共完成了地表钻探工作1720m,槽探工作4078m,而道路建设也揭露出一些露头。
图1-2 埃尔印第奥土壤Au、Ag、As综合异常图
1978~1979年间,完成了地表钻探工作4220m,槽探工作3920m。然而,直至1979年5月才揭露出北东向的高品位石英脉。按2m间距作刻槽取样,Au品位达3543g/t,故将该脉称作Indio Sur 3500。这条富矿脉位于距当地人找到的矿约100m处,但由于该矿体隐伏于覆盖层2m以下,当地人未能发现它。
实习资料及要求
1.矿区简况
某测区位于××县城43°方向,平距10.5km,地理坐标:东经DDD°MM'SS″~DDD°MM'SS″,北纬DD°MM'SS″~DD°MM'SS″,面积约20km2,隶属××县××镇所辖;某县级公路从矿区西侧通过,有长15km的乡村公路与之连接,距××县城约22km,交通较方便。
图1-3 某区1∶5万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图
测区为风化剥蚀中低山区,地形地貌由北东向的山脉和沟谷相间构成,最高海拔为1561m,最低点在北西坡附近,海拔为1050m,相对高差为511m;区内浮土掩盖严重,植被发育,多为灌木林,通视较差。
矿区气候四季宜人,年平均气温17~18℃,雨季多集中在7~8月间,其间多为雾天。
当地为多民族杂居区,经济收入主要靠农业及少量林业,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玉米、荞及茶果等;尚无工矿。
1989年,某地质大队开展过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在区内发现1.5g/t的金矿化显示;并圈定了金异常区(图1-3)。1990年4月,通过X荧光仪现场测试,又发现了1.5~5.2g/t的金矿化显示,认为测区有一定的找金前景。
2.实习步骤及要求
(1)认真了解矿区各有关信息。
(2)根据勘查技术方法选择的影响因素,即勘查阶段矿区地质条件和矿床特征、自然地理条件等,选择最佳的勘查技术方法。
(3)根据图1-3,初步圈定矿区勘查范围。
(4)对选用的勘查技术方法和勘查工程手段要说明其理由。
男人戴玉和黄金那一种对身体有好处
黄金是一种固有配方,自古就有安神、美容之作用,黄金是一种惰性金属,具有很强的抗氧化的特性。
佩玉、玩玉和使用玉石器械,对养生保健是非常好的,特别是古玉更好。但要注意不可使用经化学药品仿制的古玉,不但于健康无益,还会有损健康。
扩展资料
玉,全称玉石,是一种美丽的矿石。也是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
玉的分类:广义上的玉还包括彩石,即所谓假玉,有汉白玉、京白玉等。另外广义上的玉还包括钻石、玛瑙、水晶、琥珀、绿松石、珊瑚、珍珠等宝石。
黄金
黄金(Gold)是化学元素金(化学元素符号Au)的单质形式,是一种软的,金**的,抗腐蚀的贵金属。金是较稀有、较珍贵和极被人看重的金属之一。
国际上一般黄金都是以盎司为单位,中国古代是以“两”作为黄金单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不仅是用于储备和投资的特殊通货,
同时又是首饰业、电子业、现代通讯、航天航空业等部门的重要材料。
黄金的化学符号为Au,金融上的英文代码是XAU或者是GOLD。Au的名称来自一个罗马神话中的黎明女神欧若拉(Aurora )的一个故事,意为闪耀的黎明。
国际金价进入2015年后大幅飙升,纽约市场金价从每盎司1200美元一路上行,不到一个月已升至1300美元关口;统计显示,纽约市场黄金期货价格2015年来已累计上涨9.3%
百度百科-玉
百度百科-黄金
灵宝小秦岭金矿田()
小秦岭金矿田位于灵宝县,西起豫陕交界,东至涧河,南起朱阳、寺上一线,北至陇海铁路,面积共约600平方公里。分属豫灵、故县、程村、阳平、五亩、朱阳、焦村等乡所辖。
小秦岭呈东西向,其最高峰老鸦岔脑海拔高度2413.8米,为河南省最高山峰。小秦岭金矿田横跨豫陕两省,在河南省境内范围与小秦岭范围相吻合。矿田河南部分已发现含金石英脉600余条,脉长数十米至数千米不等。含金石英脉具有成群、成带、平行分布的特点,以走向北西西向者为主,近南北向者次之。小秦岭各金矿床和矿体主要分布于石英脉中,呈脉状和透镜状。矿体长30—300米,最长者达740米,延深100—500米,矿体厚度一般0.3—2米,最厚7.71米,金平均品位6—16克/吨。矿床类型可分为黄铁矿型和多金属硫化物型。矿床均赋存于太古宇太华群中,矿床生成与太华群和燕山期花岗岩体关系密切。矿田内矿床数目众多,有文峪、东闯、杨寨峪、大湖峪、四范沟等大型矿床,金硐岔、竹峪、枪马峪、老鸦岔、金渠沟、和尚洼、四范沟等中型矿床和一大批小型矿床。探明金储量数百吨。灵宝县已成为我国第二大黄金生产基地。
小秦岭金矿田老硐密布,明代时已有相当规模的开采。在金硐岔矿区东蹄子沟有石刻“景泰二年六月二十日起开硐三百余眼”(景泰二年为1451年)。但清初实行禁采政策,且由於该处树木繁茂,坡陡沟深,悬崖密布,深山区过去长期无人居住,至近代,小秦岭曾产黄金一事已湮没无闻。
1956年起,小秦岭地区地质工作才逐步开展起来。1956—1957年,地质部秦岭区域地质测量大队在该区进行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圈出有重砂异常,并提交有金硐岔铜矿等找矿报告。1958年,河南省地质局豫西综合队在该区进行检查,采集了标本和化学样,否定了铜矿,仅计算了140吨铅矿储量。1961年,河南省地质局豫○八队以找磷为目的进行了水系重砂测量,发现有金。(旋因机构撤销资料未整理,交给豫○一队)后由豫○一队于1962年编制成图。
1963年,国务院转发了《地质部关于矿产资源情况和今后地质工作方向的报告》,报告要求“今后几年应将黄金地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予以加强”。从此,形成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第一次找金的热潮。
19年初,河南省地质局处境已十分困难,地质勘探项目很少,投资处于全国最后几位。为摆脱困境,局长杨玉璞,副局长兼总工程师韩影山就更重视找金工作,将此视为可能扭转河南省地质局地质工作被动局面的一条出路。将黄金找矿方向研究任务作为急需工作交给综合队限期完成。综合研究队技术负责人张辅民等在搜集了有关黄金的信息和资料后,结合基础地质研究成果分析认为,灵宝小秦岭一带是寻找金矿的有利地区。为此,并将陈列馆馆藏有关标本进行了分析,结果小秦岭大金硐3块标本金品位为6—50克/吨。该分析结果立即引起了高度重视,综合研究队立即向局作了汇报。张辅民与王凤芝、符光宏、李兆华一行4人迅速赶到灵宝,面对巍峨群山、莽莽林海,他们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在当地老猎户帮助下找到了含金石英脉。此后,他们与豫十六队中抽调的苏德才、郭天义、曹庆臻等共同组成普查组,经过3个月工作至6月份,共发现含金石英脉30余处,老硐80多个。至此,小秦岭金矿再次被发现。
小秦岭金矿被找到后,河南省地质局局长杨玉璞详细听取了综合研究队的汇报,并征询了豫十六队的意见。豫十六队在小秦岭调查水晶的人员指出过去在东闯一带见过老硐,多金属矿化脉分布比已经调查的范围要大。杨玉璞果断决定组织会战。他的这个想法得到韩影山等其他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会战的决定作出后,以豫十六队制作的含水晶石英脉分布图为基础,首先采用岩脉调查方法迅速取得可喜的成果。19年6月,会战指挥部成立。会战工作主要由豫○一队(远东任队长,易克诚任技术负责人)负责同时,测绘队在测量方面,区测队在区域矿产地质调查方面进行协作,还抽调了综合研究队、水文队、物探队、豫十二队和贵州、湖南、湖北、北京等省市地质局的人员参加会战。
会战早期,工作异常艰苦,吃住都十分简陋。最早期进入小秦岭找金的人员之一李兆华在攀崖时摔成了重伤。广大地质职工在天寒地冻,地形恶劣环境下坚持工作,但全体会战人员找金积极性很高,地质部冯景兰、孟宪民教授又先后到会战现场指导工作,致使矿田范围不断扩大,含金石英脉条数越找越多。1966年,会战指挥部撤销,工作由豫○一队负责(辛元清任队长,潘毅昌任技术负责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大型金矿田的面目已迅速展现在人们面前,截至1970年,共发现含金石英脉500余条。基本查清了含金石英脉分布情况,并对一些较大矿脉进行了普查勘探工作。
在矿床勘探方面,1967年提交的金硐岔矿区勘探报告(矿区技术负责王凤芝、李文祥)为河南省第一份金矿勘探报告。储量超过10吨,按当时我国金矿床规模划分标准定为大型矿床。矿区平均品位17.10克/吨,伴生银、铜、铅、硫等。1968年,提交了文峪矿区报告(矿区技术负责人黄克义),为河南省第一个储量超过30吨的金矿区。除这两个勘探报告外,至1970年还提交了东闯和扬寨峪矿区初勘报告,枪马峪、老鸦岔和王家峪301脉等矿区详查报告以及四范沟、灵湖、西峪、南闯等地普查报告。探明储量总计超过70吨,从而使小秦岭金矿成为我国重要山金基地之一。
1970年底,由于形势及地质工作任务的变化,小秦岭金矿地质工作暂告一段落,豫○一队撤出灵宝。在工作告一段落之际,由大队综合组罗铭玖、许永仁、温同想3人编写了《小秦岭金矿田成矿地质条件及东部矿田矿床特征的初步总结》。这是该矿田第一份专题研究报告。报告对区内地层、岩性、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进行了研究,指出老鸦岔复背斜控制成矿,东西向逆冲和平冲断裂为赋矿构造。报告将矿田分为北、中、南3个矿带,首次在孙秦岭东部矿田中矿带300多条含金石英脉分布图。并在总结矿床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成矿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同时,对矿床特征,金矿化富集规律等都有深入的阐述。总之,该报告是1970年以前小秦岭金矿地质工作取得的有关成矿地质特征和控矿条件成果的全面总结和概括。
1975年末,国家新的找金指令传达下来,河南省地质局才又重新组织力量重上小秦岭。但由于条件困难,1975—1980年工作进展速度比较缓慢,是小秦岭金矿地质工作的恢复时期。由豫十六队和地质三队在过去工作基础上对杨寨峪和灵湖进行勘探,1980年提交了杨寨峪东段勘探报告(矿区技术负责人宋大柯、张中迎),为大型矿床。
1980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以及国际上金价的暴涨和国家对黄金需求增加,小秦岭工作再次开始得到了加强。普查勘探和科研工作同时开展,河南省地矿部门的第一地质调查队和第三、第四探矿工程队以及武警黄金部队九支队都在小秦岭地区开展了颇具规模的金矿地质工作。此外,省有色勘查局所属队也作了少量工作。
在新的一轮小秦岭金矿地质工作中,科研工作得到格外重视。地质矿产部下达了重点科研课题,以此为契机科研工作蓬勃发展起来。1980—1983年,第一地质调查队和成都地质学院二系共同承担了部属重点课题“小秦岭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与富集规律的研究”,由王亨治、栾世伟任课题组正副组长。该课题在河南省金矿地质研究中第一次广泛应用了同位素地质,包体成分、电子探针、痕量金分析等手段。提出的研究报告,建立了5个地层组并测定了这些地层组金的丰度,获得了我国第一批金矿田低丰度的准确数据,改变了过去认为小秦岭地区金丰度高的认识,并认为地层中金是矿脉金的主要供应者。对小秦岭金矿田构造形态提出了新认识,认为老鸦岔背斜是三次褶皱的背形向斜;成矿期的北西西向断裂是主要成矿断裂。对岩浆控矿作用丰富了晚燕山期二长花岗岩与金矿化有成因联系的论据,而且指出主要矿脉都分布在距岩体2—7公里范围内。报告对金矿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作了系统研究,研究了金矿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同位素测试新数据讨论了有关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地质条件等理论问题。报告建立了区内“三位一体”成矿模式,并对区内含金资源远景进行了预测。这个研究报告,是继1970年矿田东段初步总结之后,对小秦岭金矿田作的一次全面系统的矿田地质总结和深入研究。除该项研究外,其他较重要的研究有河南省地质局科研所与第一地质调查队合作完成的《小秦岭金矿田河南部分德尔菲法和主观概率法资源总量预测(1982—1983年)》,第一地质调查队完成的《小秦岭金矿主要控矿条件及盲矿预测(1986年)》,成都地质学院为主完成的《深部金矿化特征及评价(1991年)》等。此外,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陶铁镛等,南京大学胡受奚等,中国地质大学张本仁等,河南省地矿厅科研所张荫树等,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沈保丰等,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李秉伦等,北京科技大学何知礼等都对小秦岭金矿田作了不少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研工作的开展不断取得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小秦岭金矿的勘查工作。1980—1992年期间,黄金探明储量以年平均10吨以上的速度递增。地矿部门勘探的大型矿床有四范沟西段(张中迎、刘俊成、孙喜成等),中型矿床有杨寨峪西段,竹峪。武警黄金九支队在省地矿局一调队已进行初勘并提交十多吨金贮量的基础上进入矿区投入工作。勘探了该大型矿床东闯507等3条脉(祝延修等),中型矿床枪马峪、老鸦岔。地矿部门详查的大型矿床有大湖峪,中型矿床有四范沟东段和金渠沟、和尚洼等。此外,地矿部门和黄金九支队还都找到了一批小型矿床,省有色勘查局地质六队找到一个小型矿床。
小秦岭金矿田历经近30年的重新发现和勘查,成为我国中原一带最大的金矿田,从事勘查和科研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多次获得部、省级奖励。1989年,在豫陕两省构成的整个小秦岭金矿田从事勘查的各有关单位主要科技人员中有潘毅昌、常建国、罗铭玖、易克诚、张辅民等15人以其在小秦岭金矿地质勘查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和发展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小秦岭金矿田的开发始于1967年。在提交金硐岔金矿勘探报告后,随即筹建了秦岭金矿。秦岭金矿,1975年建成250吨/日的采选规模,成为小秦岭最早的矿山。以后,又逐步扩建,至1990年已扩建至750吨/日的采选规模。继秦岭金矿之后,文峪、枪马、灵湖等矿山都在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投产。80年代,新的矿山不断涌现,开采规模日益扩大,1990年小秦岭金矿河南部分已有矿山16座。其中,中国黄金总公司所属秦岭、文峪、东闯3座矿山,采选能力为2000吨/日。地方国有矿山灵湖、枪马、樊岔、安底,桐沟等13座矿山,采选能力为1325吨/日。经过广大地质人员的艰辛劳动和矿山建设者的不懈努力,现在的小秦岭已由昔日交通闭塞,人烟稀少的山峦变成公路畅通、矿山遍布的金山。过去,它几乎无人知晓,沉睡在豫陕边界。今天,它已以著名的黄金产地闻名于世,以名山资格与其脚下流过的黄河、渭水相映生辉。
黄金都分为哪几类
金子(黄金)可分为:足金、k金、硬金三种。
1、足金是黄金的种类之一,足金指的是含金量为99%以上的黄金,这种黄金可以呈现深**,质地非常柔软,用足金打造的饰品具有回收、收藏、储值等功能。
2、k金是黄金按含金量划分出来的品种,而k金分为1k-24k,1k的含金量约为4.166%,市场上比较常见的k金有18k金、20k金、22k金等,这类k金常用于制作精美的首饰。
3、硬金是黄金按工艺划分的品种之一,这种黄金需要经过电镀工艺处理,制造出来的硬金与普通黄金相比,具有硬度大、耐磨损、不易变形等优点。
美国朗德山金矿床
1.地质背景
朗德山(Round Mountain)金矿床位于美国西部,座落在内华达州中西部托诺帕以北约80km处。矿床属于大吨位的低硫化浅成热液型,容矿岩石是渐新世晚期流纹质火山灰流,它的下部是熔结差的岩层,中部是致密熔结的岩层,而上部是大部分被侵蚀掉的熔结差的岩层(图10-10)。矿化凝灰岩位于一个破火山口的环形断裂与地形陡壁之间,该破火山口往西大部分隐伏在第四纪冲积层之下,如图10-10所示。含金流体沿北西向断层和裂隙汇入到下部熔结比较差的透水性凝灰岩中,流体似乎是由破火山口最东部的环形断裂提供的。而上覆的致密熔结岩则起着阻止流体上升的部分隔挡层的作用。
图10-10 美国内华达州低硫化浅成热液型朗德山金矿床剖面图
(引自M.V.Sander,1988)
图中示出了含有大吨位黄金主要储量的差熔结灰流凝灰岩层的隐伏性质;1937年以前的黄金产量来自出露的致密熔结凝灰岩
朗德山的大部分金矿石,大体上呈层控矿体形式产在下部熔结差的凝灰岩层中,特别在凝灰岩层所包含的经受过早期蒸气相蚀变的浮石碎屑中,矿化更明显。冰长石和绢云母是伴生的蚀变矿物。上覆致密熔结凝灰岩所含的金要低一个数量级,主要赋存在以石英和冰长石为壁的冷缩节理和热液角砾岩中。金矿化还下延到切穿毗邻古生代沉积岩的断层和裂隙中。富矿级金矿石出现在切割大吨位矿体和围岩的晚期低角度断层中。
朗德山矿床有少量黄铁矿和微量的贱金属硫化物与银金矿伴生,但其大部分被中新世中期的氧化作用所破坏,氧化深度约达400m。矿石的Ag/Au比值为5~10。
朗德山露采/堆浸矿石(边界品位0.2×10-6Au)的产量和现存储量合计达3.17亿t,金的平均品位为0.86×10-6,即含有金273t。此外,1992~1994年从低角度富矿脉中露采了大约4.5t金。可重选/浮选的硫化物矿石资源量约8000万t,金的平均品位为1.7×10-6,即含有金136t。朗德山矿床各类矿石合计共含有金414t。
2.勘查与发现
1906年,在朗德山发现了富矿级矿石,采矿活动始于引人注目的高品位、低角度矿脉。同年,在沿朗德山西侧山脚展布的冲积扇中发现了砂金,并着手开采。1914年,朗德山矿业公司开始用水力采矿法开采砂金。1937年,在累计生产了大约85万t矿石(Au 12.6×10-6,还有大量的Ag)之后,停止了地下脉金的开采。
1946年,尤巴联合(Yuba Consolidated)公司、弗雷斯尼约(Fresnillo)公司和金田联合公司三家组成了朗德山挖掘船采金公司,但在随后的三年内,其大规模的砂金生产在财务上失败了。弗雷斯尼约买下了尤巴联合公司的股权,在这块矿地上花了5年时间开展进一步研究,1957年开始大规模剥离作业,开采了900万m3的含金砂砾,两年共回收了2.8t黄金。生产取得了不太大的初步成功,但在1960年因剥离过度而停止开采。当时,朗德山的砂金累计产量达到7.3t。
早在1908年,地质学家便认识到朗德山有很大的金矿潜力,为了确定潜在的可露采矿石的平均品位,内华达斑岩金矿业公司在1928~1929年期间,A.O.史密斯公司在1936~1937年期间,先后进行了广泛的地下巷道取样。A.O.史密斯公司精心采集了10000个刻槽样品,还从岩心和冲击钻孔中采集许多样品,取得了27000个火法试金结果。然而,样品的总体品位太低,只有金价达到每盎司35美元(约每克为1.235美元)时才有经济效益。
1969年初铜山(Copper Range)公司对朗德山的砂金潜力发生了兴趣,经过持久的谈判之后,于1970年年中与拥有者奥德里奇黄金储备(Ordrich Gold Reserves)公司达成了一项协议。1970~1972年期间详细评价了砂矿的潜力,但是1972年末完成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表明,所圈定的资源是不经济的。1972年初,铜山公司减少了勘查投资,并接受费尔蒙特(Felmont)石油公司和埃克森罗亚尔蒂(Essex Royalty)公司作为合作伙伴,这两个公司各获得了朗德山矿地25%股权。
1972年年中,朗德山基岩含金潜力的研究有所加强。借助A.O.史密斯公司的详细刻槽取样结果,再加上有限的追加地下取样和地表钻探,圈出了1200万t潜在的可露采矿石,平均含金1.6×10-6。这些资源赋存在被含金的冷缩节理切割的中部致密熔结凝灰岩层内。这次圈定促使铜山公司在1972年末实施了与奥德里奇黄金储备公司商定的购买方案。1973年期间,新开发的堆浸技术,以实验室规模和中试规模,成功地应用于朗德山金矿石的开采过程;还进行了地下刻槽取样,证实了A.O.史密斯公司早先的结果是准确而可靠的。1973年末,各合作伙伴决定开发朗德山,其露采储量为1090万t,平均金品位1.76×10-6,露采/堆浸生产能力为7200t/d,是北美同类设施中最大的。矿山于1977年初投产。矿山投产后不久,路易斯安那土地与勘查公司购买了铜山公司。
朗德山的储量快速减少,这种状况促使各合作伙伴于1979年启动一项勘探钻进计划。早期的钻孔穿过了下部的差熔结凝灰岩,并揭示出意外存在的浸染型金矿化。到1981年底,76200 m的常规回转岩心钻探导致查明1.77亿t浸染型矿石,其金的平均品位为1.3×10-6。
朗德山矿山于1989年完成扩建,并完成总进尺约200000m的反循环钻探和岩心钻探,使矿山储量逐步增长,因此随后又进行了几次扩建,使矿石处理量达到目前的60000t/d。
3.小结
纵观朗德山金矿70余年的勘探开发史,矿业活动的起伏兴衰与地质概念的更新改变无必然联系,倒是获利方式和采冶技术主导着深部勘探和储量扩大。尽管1908年地质学家便意识到该矿山的巨大潜力,而地表露头富矿从1906年采到1937年便已告终;当时的采冶水平,让人们转而注意砂矿,从1914年列1972年,虽所获不少,但前景暗淡;A.O.史密斯公司于30年代中期的深部探查,可谓该矿勘探史中的状举,只惜囿于当时的经济 -工艺因素,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70年代初,水冶堆淋技术的出现,激活了对大规模低品位资源的兴趣,仅仅依靠老资料的核查利用和深部钻探,便使可采矿石储量从1000多万吨扩大到1.7亿多吨,让原本的隐伏矿变成了露采矿。而按浅成热液成矿概念阐述的矿床剖面,到1988年方才问世。
虽然在朗德山从其巨大金矿潜力的首轮研究到露天开采之间经过了44年,但在铜山公司开始了对朗德山整体潜力的第三轮评价之后,只用了5年时间就投产了。自朗德山于18年前开始露采之后,持续不断的勘探钻进导致可采储量增加到30倍之多。
您好,您对黄金有了解吗
这个啊,我有啊黄金很值钱啊!
你问的太笼统了
黄金(Gold)即金,化学元素符号Au,是一种软的,金**的,抗腐蚀的贵金属。黄金有价,且价值含量比较高。国际黄金的价格单位为美元/盎司,我国黄金的价格单位为元/克。要参与未来黄金投资,在黄金市场中获得投资增值、保值的机会,就必须对黄金属性、特点及其在货币金融中的作用有所了解。金是金属王国中最稀有、最珍贵的金属之一,在古代主要用作货币、装饰和首饰,是最珍贵的金属,到1751年发现铂,铂金的资源比黄金更稀有、用途更广泛、提炼的难度更大,因而更加珍贵。所以现在黄金由第一位的贵金属成为与铂金地位并列贵金属,但因黄金的质地纯净,色泽美观,拥有许多优良的性能,作为首饰材料和电子信息材料等,仍是最受人们欢迎的贵金属。
[编辑本段]1. 黄金的理化特性
1.1 理化性质数据
金(过渡金属)
晶体结构:面心立方体结构
原子量:196.96654
壳结构:2,8,18,32,18,1
电子排布:[Xe] 4f14 5d10 6s1
化合价:1,3
熔点:10.43℃
沸点:2808℃
电负性:2.54
共价半径:1.34A
离子半径:0.85 (+3) A
原子半径:1.79A
原子体积:10.2cc/mol
第一级电离电势:9.2257 V
第二级电离电势:20.521 V
氧化状态:(3),1
293K时的密度:19.32g/cc
比热容:0.128J/gK
汽化热:334.4kJ/mol
熔解热:12.55kJ/mol
电导率:0.452X10^6/cm·Ω
热传导系数:3.17W/cmK
弹性系数:78.3 X10E3 MPa
热膨胀系数:14.2X10^(-6)/K
晶格参数:4.0786A
摩氏硬度:2.5
1.2 物理性质
颜色:金**之美可与太阳相比。当金被熔化时发出的蒸汽是绿色的; 冶炼过程中它的金粉通常是啡色 ; 若将它铸成薄薄 的一片,它更可以传送绿色的光线。
延展性:异常的强。1盎司的金可以拉成50里长,其延展性 令它易于铸造,是制造首饰的佳选。金是众金属中 拉力最强的。
可锻性:首屈一指。可以造成极薄易于卷起的金片。1盎司重的金可以锤薄至400万分之1呎厚及100平方呎面积大。古代人将它锤成薄片,来扑成庙宇和皇宫上面做装饰 。据说1盎司的金可以用来铺满一所屋子的顶盖。如果你有机会游览这些古庙 可要留意或会有免费金片跌在你的头上呢!
黄金的颜色为金**,金属光泽,无解理。硬度2-3,纯金19.3,熔点1070℃;具良好的延展性,能压成薄箔,具极高的传热性和导电性,纯金是最好的电子导体材料。
黄金作为一种贵金属,有良好的物理特性,“真金不怕火炼”就是指一般火焰下黄金不容易熔化。密度大,手感沉甸。韧性和延展性好,良导性强。纯金具有艳丽的**,但掺入其他金属后颜色变化较大,如金铜合金呈暗红色,含银合金呈浅**或灰白色。金易被磨成粉状,这也是金在自然界中呈分散状的原因,纯金首饰也易被磨损而减少分量。
在门捷列夫周期表中金的原子序数为79,即金的原子核周围有79个带负电荷的旋转电子,因此,金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在金属市场上金与钌、铑、钯、锇、铱、铂等金属统称为贵金属。
黄金是一种很柔软的金属,但不及铅和锡两种金属,在纯金上用指甲可划出痕迹,这种柔软性使黄金非常易于加工,然而这一点对装饰品的制造者来说,又很不理想,因为这样很容易使装饰品蹭伤,使其失去光泽以至影响美观。所以在用黄金制作首饰时,一般都要添加铜和银,以提高其硬度。
黄金易锻造、易延展,可碾成厚度为0.001毫米的透明和透绿色的金箔。0.5克的黄金可拉成160米长的金丝。
黄金很容易磨损,变成极细的粉末,因此黄金常以分散状态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
黄金是热和电的良导体,但不如铂、汞、铅、银四种金属。
黄金的熔点为1063。C,熔融金有较高的挥发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挥发性不断增强。
纯金的抗压强度为10kg/mm2,其抗拉强度与预处理的方法有关,一般在10-30kg/ mm2之间。冷拉金丝时,受力最大。
纯金有着极好看的草**的金属光泽,可以说黄金在所有金属中,颜色最黄。在自然界中见不到纯金,而金属杂质(首先是铜和银)赋予金以各种颜色和色调,从淡**到鲜黄红色。黄金的颜色同时也取决于该金属块的厚度及其聚集体状态。例如,很薄的金箔,对着亮处看是发绿色的,熔化的金也是这种颜色,而末熔化的金则呈黄绿色,细粒分散金一般为深红色或暗紫色。
自然金有时会覆盖一层铁的氧化物薄膜,在这种情况下,黄金的颜色可能呈褐色、深褐色、甚至是黑色。
金能与许多金属形成合金,原因是这些金属的原子半径与金的原子半径非常接近;金的原子半径等于1.46埃;铋1.46埃;银1.44埃;铂1.39埃。因此金可以形成金银合金、金铜合金、金铂合金、金钯合金等,这些合金并不是化合物,而是固熔体。合金中的所有金属都比其纯金属熔点低,假如把金加热到接近熔点,金就可以象铁一样熔接,纤细的金粒可熔结成金块。(l埃=0.0000000l厘米)
金粉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必须加压才能熔接在一起。
金与其他金属在一起熔化,不仅可降低其熔点,而且还能改变金本身的机械性能。含银和铜可明显地提高金的硬度;含砷、铅、铂、银、铋、碲能使金变脆,铅在这方面的特点就更为突出,仅含铅1%的合金,如果冲压一下,就会变成碎块,纯金中含0.01%的铅,它的良好可锻性就将完全丧失。
金有吸收x射线的本领。
金被列入化合物的行列中,也象规定贵金属族一样,是很勉强的,但它毕竟能与某些元素相互作用。特别是与卤素(氯、溴、碘)化合物生成AuCl或AuC13等。金同样能与氰化物、汞和蹄化合。事实上,在自然界中只存在金与蹄的化合物,金与汞的化合物极少。所有其他化合物都是用人工制得的,用人工方法还可以制得“雷金”—(Au(NH)3(CH)3),“雷金”在冲击或加热时容易爆炸。
金虽然很难溶解,但仍能溶解在某些溶液中。在含有氯、硫酸或腐蚀酸的水中也可以溶解少量的金。在王水,以及在氰化物稀溶液中,以离子态大量溶解。
金的结晶属等轴晶系。晶体的形状常呈立方体或八面体。晶体经溶化后再凝结时,呈不规则的多角形。冷却得越慢,晶体就越大。
1.3 化学性质
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 在空气中从常温到高温一般均不氧化,不溶于单一的盐酸、硝酸、硫酸等强酸金中,只溶于盐酸与硝酸的混合酸(即王水)生成氯金酸H[AuCl4];在常温下有氧存在时金可溶于含有氰化钾或的溶液,形成稳定的络合物M[Au(CN)2] ;金也可溶于含量有硫脲的溶液中;还溶于通有氯气的酸性溶液中。金不与碱溶液作用,但在熔融状态时可与过氧化钠生成NaAuO2 。金的化合价有-1、-2、+1、+2、+3、+5、+7等,氧化物有三氧化二金Au2O3,氯化物有三氯化金AuCl3 。在酸性介质中,氯金酸H[AuCl4]或络合物M[Au(CN)2]可被金属锌(锌粉或锌丝)、亚硫酸钠、水合肼等还原为单质的金粉,碱金属的硫化物会腐蚀金,生成可溶性的硫化金。土壤中的腐殖酸和某些细菌的代谢物也能溶解微量金。
金的电离势高,难以失去外层电子成正离子,也不易接受电子成阴离子,其化学性质稳定,与其他元素的亲和力微弱,因此,在自然界多呈单质即自然金状态存在。
金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为约1亿分之1.1(0.0011PPm),在海水中的含量约为1000亿分之1(0.00001PPm),由于几亿年至几十亿年的地壳运动和地质变化使金元素富集成金矿床,一般工业价值的金矿中金的品位在2-3克/吨,富矿有5-50克/吨,特富矿50-500克/吨,还有块金,单块最小的十几克,最大的几十公斤,罕见的大块金几百公斤,因有的形似狗头,俗称狗头金,印度科学家曾发现过二块近2.5吨的狗头金;贫矿在0.1-1克/吨,在目前的选冶技术水平0.5克/吨以上就有工业开采价值。
自然界纯金极少,常含银、铜、铁、钯、铋、铂、镍、碲、硒、锇等伴生元素,自然金中含银15%以上者称银金矿、含铜20%以上者称铜金矿、含钯5-11%者称钯金矿、含铋4%以上者称铋金矿。
金具有亲硫性,常与硫化物如黄铁矿、毒砂、方铅矿、辉锑矿等密切共生;易与亲硫的银、铜等元素形成金属互化物。
金具有亲铁性,陨铁中含金(1150×10-12)比一般岩石高3个数量级,金经常与亲铁的铂族元素形成金属互化物。
金还具有亲铜性,它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着亲铜和亲铁元素之间的边缘位置,与铜、银属于同一副族,但在还原地质环境下,金的地球化学行为与相邻元素相似,表现了更强的亲铁性,铜、银多富集于硫化物相内;而金铂多集中于金属相。金在地球中元素丰度为0.8×10-6,地核为2.6×10-6,地幔为0.005×10-6,地壳为0.004×10-6。金在地壳中的丰度只有铁的1/1千万,银的1/21。
地球上99%以上的金进入地核。金的这种分布是地球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地球发展早期阶段形成的地壳其金的丰度较高,因此,大体上能代表早期残存地壳组成的太古宙绿岩带,尤其是镁铁质和超镁铁质火山岩组合,金丰度值高于地壳各类岩石,可能成为金矿床的最早的“矿源层”。
综上所述,金在地壳中丰度值本来就很低,又具有亲硫性、亲铜性,亲铁性,高熔点等性质,要形成工业矿床,金要富集上千倍,要形成大矿、富矿,金则要富集几千、几万倍,甚至更高,可见其规模巨大的金矿一般要经历相当长的地质时期,通过多种来源,多次成矿作用叠加才可能形成。
黄金的主要用途和功能,
1.用作国际储备
2.保值功能
3.避险功能
4.用作珠宝装饰
5.工业技术上的应用
[编辑本段]2. 金矿种类
黄金在自然界中是以游离状态存在而不能人工合成的天然产物。按其来源的不同和提炼后含量的不同分为生金和熟金等。
生金亦称天然金、荒金、原金,是熟金的半成品,是从矿山或河底冲积层开采的没有经过熔化提炼的黄金。生金分为矿金和沙金两种。
2.1 矿金
也称合质金,产于矿山、金矿,大都是随地下涌出的热泉通过岩石的缝细而沉淀积成,常与石英夹在岩石的缝隙中。矿金大多与其他金属伴生,其中除黄金外还有银、铂、锌等其他金属,在其他金属未提出之前称为合质金。矿金产于不同的矿山而所含的其他金属成分不同,因此,成色高低不一,一般在50%-90%之间。
2.2 砂金
砂金矿是古代和近代历史上世界黄金生产的主要矿床,但经过几千年的开采,富矿砂多已枯竭,现在主要以矿金为主,砂金是产于河床湾曲的底层或低洼地带,与石沙混杂在一起,经过淘洗出来的黄金。沙金起源于矿山,是由于金矿石露出地面,经过长期风吹雨打,岩石经风化而崩裂,金便脱离矿脉伴随泥沙顺水而下,自然沉淀在石沙中,在河流底层或砂石下面沉积为含金层,从而形成沙金。沙金的特点是:颗粒大小不一,大的像蚕豆,小的似细沙,形状各异。颜色因成色高低而不同,九成以上为赤**,八成为淡**,七成为青**。
[编辑本段]3. 全球黄金矿产资源分布简况
世界现查明的黄金资源量为8.9万吨,储量基础为7.7万吨,储量为4.8万吨。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生产金。南非占世界查明黄金资源量和储量基础的 50%,占世界储量的38%;美国占世界查明资源量的12%,占世界储量基础的8%,世界储量的12%。除南非和美国外,主要的黄金资源国是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等。在世界80多个黄金生产国中,美洲的产量占世界33%(其中拉美12%,加拿大7%,美国14%);非洲占28% (其中南非22%);亚太地区29%(其中澳大利亚占13%,中国占7%)。年产100吨以上的国家,除前面提到的5个国家外,还有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年产50吨—100吨的国家有秘鲁、乌兹别克斯坦、加纳、巴西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此外墨西哥、菲律宾、津巴布韦、马里、吉尔吉斯坦、韩国、阿根廷、玻利维亚、圭亚那、几内亚、哈萨克斯坦也是重要的金生产国。
[编辑本段]4. 黄金的质地
熟金是生金经过冶炼、提纯后的黄金,一般纯度较高,密度较细,有的可以直接用于工业生产。常见的有金条、金块、金锭和各种不同的饰品、器皿、金币以及工业用的金丝、金片、金板等。由于用途不同,所需成色不一,或因没有提纯设备,而只熔化未提纯,或提的纯度不够,形成成色高低不一的黄金。人们习惯上根据成色的高低把熟金分为纯金、赤金、色金3种。经过提纯后达到相当高的纯度的金称为纯金,黄金一般指达到99.6%以上成色的纯金。
赤金和纯金的意思相接近,但因时间和地方的不同,赤金的标准有所不同,国际市场出售的黄金,成色达99.6%的称为赤金。而境内的赤金一般在99.2%-99.6%之间。
色金,也称“次金”、“潮金”,是指成色较低的金。这些黄金由于其他金属含量不同,成色高的达99%,低的只有30%。
按含其他金属的不同划分,熟金又可分为清色金、混色金、k金等。清色金指黄金中只掺有白银成分,不论成色高低统称清色金。清色金较多,常见于金条、金锭、金块及各种器皿和金饰品。
混色金是指黄金内除含有白银外,还含有铜、锌、铅、铁等其他金属。根据所含金属种类和数量不同,可分为小混金、大混金、青铜大混金、含铅大混金等。
k金是指银、铜按一定的比例,按照足金为24k的公式配制成的黄金。一般来说,k金含银比例越多,色泽越青;含铜比例大,则色泽为紫红。我国的k金在解放初期是按每k4.15%的标准计算,1982年以后,已与国际标准统一起来,以每k为4.1666%作为标准。 熟金中因加入其他元素而使黄金在色泽上出现变化,人们通常把被加入了金属银而没有其他金属的熟金称之为“清色金”,而把被掺入了银和其他金属的黄金称为“混色金”。
[编辑本段]5. 黄金的成色
黄金及其制品的纯度叫作“成”或者“成色”。
公元前200多年,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Archimdes)曾为判断一顶皇冠是否纯金做成的而发愁。他在浴盆里洗澡的时候发现了被后人称为"阿基米德比重"定律:浸入液体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量。从而圆满的证实了国王定做的皇冠是否纯金做成的。那么,黄金的纯度究竟如何表达呢?
5.1 用"k金"表示黄金的纯度
在理论上我们把含量100%的金称为24K;所以计算方法为100/24(括号内为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GB11887-89规定,每k(英文carat、德文karat的缩写,常写作"k")含金量为4.166666%,
9k=100/24*9=37.5% (375‰)
14k=100/24*14=58.333%(585‰) 为方便标识,把它定在58.5%
18k=100/24*18=75%(750‰)
22k=100/24*22=91.666666%(916‰) 为方便标识,把它定在91.6%
在理论上100%的金才能称为24K金,但在现实中不可能有100%的黄金,所以我国规定:含量达到99.6%以上(含99.6%)的黄金才能称为24K金
这几种K金含量为首饰的通用规格,国家规定低于9K的黄金首饰不能称之为黄金首饰.
5.2 用文字表达黄金的纯度
有的金首饰上打有文字标记,其规定为:足金--含金量不小于990‰ ,千足金—含金量大于999‰。
我国对黄金制品印记和标识牌有规定,一般要求有生产企业代号、材料名称、含量印记等,无印记为不合格产品。国际上也是如此。但对于一些特别细小的制品也允许不打标记。
9
12.1 黄金的主要需求和用途有三大类
1). 用作国际储备。这是由黄金的货币商品属性决定的。由于黄金的优良特性,历史上黄金充当货币的职能,如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黄金与美元脱钩后,黄金的货币职能也有所减弱,但仍保持一定的货币职能。目前许多国家,包括西方主要国家国际储备中,黄金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 用作珠宝装饰。华丽的黄金饰品一直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3). 在工业与科学技术上的应用。由于金具备有独一无二的完美的性质,它具有极高的抗腐蚀的稳定性;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金的原子核具有较大捕获中子的有效截面;对红外线的反射能力接近100%;在金的合金中具有各种触媒性质;金还有良好的工艺性,极易加工成超薄金箔、微米金丝和金粉;金很容易镀到其它金属和陶器及玻璃的表 面上,在一定压力下金容易被熔焊和锻焊;金可制 成超导体与有机金等。正因为有这么多有益性质,使它有理由广泛用到最更要的现代高新技术 产业中去,如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宇航技术、化工 技术、医疗技术等
12.2 黄金市场的供应和需求
黄金市场的供应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世界各产金国的新产金,前苏联向世界市场售出的黄金,还原重用的黄金,其它一些国家官方机构、因际贷币基金组织和私人抛售的黄金。
黄金市场的黄金供给主要有三种性质。第一种是经常性供给。这主要包括世界主要包括世界主要产金国,这类供给是稳定的,经常性的。第二种是诱发性供给。这是由于其它因素激作用导致的供给,主要是金价上杨,使许多囤金者为获利抛售,或使黄金矿山加速开采。第三种是调节性供给。这是一种阶段性不规则的供给。如产油国因油价低迷,会因收入不足而抛售一些黄金。
世界黄金的需求主要来自:各国官方的储备、工业及首饰用金、投资需求。
(一)各国官方的黄金储备主要作用是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一国黄金储备的多少与其外债偿付能力有密切关系。为了保持一定的黄金储备比例,各国中央银行及国际金融机构都会参与世界黄金市场的交易活动。
(二)工业用途需求的增减,对世界黄金价格升降有很大影响。黄金的工业用途十分广泛,主要有首饰、化工、航天、电于等行业。
(三)投资需求也是黄金市场需求来源的重要部分。一方面,人们利用金价波动,入市赚取利润,另一方面,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可在黄金与其它投资工具之间互为选择。如当美元贬值、油价上升时,黄金需求量便会有所增加;如股市上涨,吸引大量资金,那么黄金需求可能会相应减少。
[编辑本段]14. 如何投资黄金首饰
黄金首饰的历史源远流长,灿烂辉煌。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黄金首饰越来越广泛地走进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1. 印记:按照国家产品标准,在首饰产品上应有成色标志“足金990”或“千足金999”,厂家印记。
2. 色泽:足金或千足金呈光亮的金**,而铜的光泽剌眼。
3. 重量:黄金的密度比铜大二倍多,同样体积的黄金和铜,黄金有明显的坠手感觉。
4. 硬度:在足金或千足金上用指甲划动,有细小的痕迹,而在铜上就划不出。
怎样选购铂金系列首饰
1. 印记:按照国家产品标准,在铂金饰品上应有铂化学符号Pt及铂金含量、厂家印记。
2. 色泽:铂金首饰色泽呈灰色调的银白色,光泽明亮,永不变色,而白银多呈微带黄的白色,K白金没有铂金明亮,白色中带有青**。
3. 重量:铂金的密度比白银大二倍多,同样体积的铂金和白银,铂金有明显的下坠感。
4. 硬度:由于铂金比铜硬,用铜线划不动,而用铜针划白银有痕。
怎样选购镶嵌首饰
1. 检查镶嵌饰品上的宝石是否松动。
2. 最好有当地检测机构的鉴定证书。
3. 借助相关的检测工具观察,例:放大镜、钻石笔等。
4. 通过试戴、比较,就会有更多选购经验。
怎样看玉石原石
识别玉的好坏,要根据玉色、玉质、玉性等。不论是白玉、黄玉、青玉还是碧玉,其玉色一定鲜明,不邪不灰而无杂色者为最佳。
1、看产地:一般的玉石都是有对应的产地的,也就是有对应的矿脉,一般也只有在新疆才能河边捡到和田玉籽料,其他地方捡到的概率极小.
2、手电筒照明:看到很多鉴定珠宝时,正在用手电筒照明玉石,这是鉴定珠宝玉石的常用方法。一般的石头在辐照时是不透明的,而翡翠一般是透明的,这是翡翠鉴定中常用的方法。当然,不是玉能透光,就是玉在发光时能再次穿透。石英的光线非常分散。
3、看质地:玉质细腻,外观非常光滑。同时,翡翠的硬度比普通石材高,具有耐磨性。玉石的密度远高于石头,质地致密细腻,石头比较粗糙。
4、观赏性:不同的玉石具有不同的渗透性和透明性。同时,玉的颜色也很艳丽。雕刻后,色彩更加艳丽,光泽更加璀璨。
5、用水滴看:用水滴鉴定玉石,上面提到的玉石密度比较大。当在石头表面滴水时,如果水滴长时间不扩散,就可以证明它是玉。其原理主要是因为玉石的密度高于普通石材。如果水滴扩散开来,就可以证明它不是玉,而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扩展资料看玉石原石通常硬度有两种:
(1)相对硬度,或称摩氏硬度,是一种刻划硬度。
(2)绝对硬度,亦叫压入硬度。是根据矿物表面上能够承受的重量来测定。佘太翠的摩氏硬度为6.9~7.2之间,不同品种略有区别。一般来说白玉硬度稍大于翠玉。珠宝业中一般把硬度作为划分宝石和玉石的一个重要标志。宝石硬度一般在摩氏7.3度以上,玉石硬度一般在摩氏4~7.2度,佘太翠硬度大,抛光性好,便于保存,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百度百科-玉石
越南沙金是什么和黄金到底有什么区别
越南沙金和黄金的区别:
1、纯度不同
越南沙金是黄金的一种,是未经提炼的黄金,也叫生金,?纯度相当于95-96的黄金。如果经过熔化提炼,就成了熟金,纯度也会变高,但是一般最高只能到99金。
中国黄金,最高能到999金,纯度非常高。
2、颜色不同
越南金颜色因成色高低而不同,九成以上为赤**,八成为淡**,七成为青**。
中国黄金颜色是金**。
3、价格不同
越南金价格比中国黄金低。
沙金,英文是Gold Placer,产于河流底层或低洼地带,与石沙混杂在一起,经过淘洗出来的黄金。沙金起源于矿山,是由于金矿石露出地面,经过长期风吹雨打,岩石被风化而崩裂,金便脱离矿脉伴随泥沙顺水而下,自然沉淀在石沙中,在河流底层或砂石下面沉积为含金层,从而形成沙金。
沙金的特点是:颗粒大小不一,大的像蚕豆,小的似细沙,形状各异。颜色因成色高低而不同,九成以上为赤**,八成为淡**,七成为青**。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