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几道高中英语选择题

2.95真的能比92多跑50公里吗?

3.最新汽油价格

4.辣条头部企业宣布涨价,你还会买吗?

5.需求长期向好趋势不改

几道高中英语选择题

合肥油价几号涨价_合肥实时油价查询

1.What

should

I

wear

for

the

English

speaking

composition?

Dress

_____

you

like.

A.which

B.that

C.however

D.whenever

答:此题有陷井!

1.

问的是what(什么衣服?),简略回答可以是“连衣裙”,但这时是可数名词,应说:A

dress

不应是Dress!

2.

回答中的Dress似乎是动词。但它作及物动词时,后跟人作宾语:dress

sb.

/onself

所以不能理解它为动词。

3.

出题者难道是将Dress当成不可数名词来看了?

查《牛津》:dress

[U]

clothes,

esp.

outer

garments,

for

either

men

or

women

衣服(男女均可)(尤指)外套。:casual

/

formal

dress

便服[礼服]

,evening

dress

晚礼服。

如果是这样,则可选A、B了!that/which引导定语从句,意为:你喜欢的衣服。

但一题不能有两个正确选项,(如上面有人就这么判断了!)所以,参考答案不会是AB。

这是《2011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英语卷》参考答案好象是C吧?不知道老师们如何回答学生的疑问?!

2.Yellow

Mountain

is

such

an

attractive

place

of

interest

____

everyone

likes

to

visit.

A.as

B.that

C.which

D.whenever

答:黄山是“Mount.

Huang”吧?

有是一陷阱!such...

that

...很熟悉吧?visit没宾语!

Such修饰先行词时,关系代词用as来引导定语从句。老师多知道,上过当的学生也都是记住了!

答案A!

(哈哈!)

慢!请翻译!

Yellow

Mountain

is

such

an

attractive

place

of

interest

that

everyone

likes

to

visit

IT.

黄山是如此吸引人的名胜以致于人人都喜欢去游览。非常顺口的一句话。(请注意我加上的it)

Yellow

Mountain

is

such

an

attractive

place

of

interest

as

everyone

likes

to

visit

黄山是人人都喜欢去游览的这样的一个吸引人的名胜。

这是一个限制性的定语从句。有这个必要吗?纯粹是人工考句!

3.__________,Franks

never

seems

able

to

do

the

work

satisfactorily.

A.As

hard

he

tries

B.Try

hard

as

he

might

C.As

hard

as

he

tries

D.Try

as

hard

as

he

might

答:B

译:尽管Franks很努力了,可他似乎从来都不能令人满意地完成工作过。

这是as作although/though解引导让步状语从句是所谓的“倒装”句型。

一般是作表语的主语提到as前,再是作状语的副词(多为much之类)提前,最少见的就是带情态动词的,将实义动词提前。这是张道真先生留下的例句(Try

as

I

might,

I

couldn't

lift

the

stone。我使多大劲这石头也搬不起来)的改编版本之一。就这么记吧!

4.

The

medium

believed

the

price

of

petrol

will

rise

by

more

than

------

two

percent.

A.other

B.another

C.any

other

D.the

other

答:B

译:媒体认为油价会再升高两个百分点以下。

another

two

percent=

two

percent

again.

95真的能比92多跑50公里吗?

95真的能比92多跑50公里吗?

贵有贵的道理,95号汽油也不是平白无故就是要比92号贵的,真的能增加续航里程。

就好比真皮的价格比PU的要贵一点,但质感同样也是要胜过PU一点的。

加95确实能比92多跑一些路

加95确实比92省油

不同标号的汽油,其实是代表辛烷值不同,也就是抗爆性不同。

说人话:抗爆性就是容不容易被点着。

95号汽油抗爆性能是更好的,所以95号汽油就好比是普通鞭炮,要打火机的,「嚓呲~叭」,是吧?平时揣兜里也问题不大。

92号就是摔炮,地上一扔就直接开炸了。

现在的车子一般都是有爆震传感器的,一旦检测到爆震状态,就会自动延迟点火提前角来抑制爆震。

延迟点火提前角,就会导致燃烧速度缓慢,传热损失增加,因此热效率和燃烧等容度都是会下降的,这也就是92号汽油更加费油的原因。

《西华大学学报》有论文,《不同辛烷值汽油对增压直喷汽油机影响的研究》讲:综合工况下,每提升1个辛烷值,油耗最大降低幅度可以达到1.4%。

也就是说:理论上,加95号汽油最多可以比92号省4.2%的油。

丰田凯美瑞举例子:一箱油60L,百公里油耗8.5个油左右,95号续航里程大概要比92号多30km。

加92和95,实际续航里程的差距,还是要看油箱大小和车型油耗的,最多就是几十公里了,但一般是不会有50km这么多的。

行驶工况不同,差距也会不同

但是,刚才说的都是综合工况下的油耗差距,每个人开的路不一样的、驾驶习惯也是相差很多的,都会对油耗的差距产生影响。

《内燃机与配件》期刊上有论文,《燃用不同标号汽油对车辆排放与油耗影响研究》上面讲。

燃用不同标号的汽油,对油耗的影响,在城市工况下比城郊工况下更明显。每提升1个辛烷值,油耗降幅甚至可以超过2%。

说人话:长期在市区里面开,加92和加95续航里程的差距是会变大的。这样一来,50km的差距也有一点可能会出现。

有些地方92是乙醇汽油,差距会更大

另外,有些地方92号是乙醇汽油,95号是普通汽油,这续航里程差距就更大更大了。

我们国家乙醇汽油中含有10%的乙醇,合肥工业大学有了个实验。

93号普通汽油和93号乙醇汽油,它的热值分别是45368kJ/kg(千焦每千克)和43371kJ/kg。

你看,相差了一点,乙醇汽油的热值,只有普通汽油的95.6%。

所以说,在发动机输出相等的情况下,用乙醇汽油就需要烧掉更多的燃料。

就好比搬家:自己的车子太小,装不下东西,那你就要搬2趟,是不是?花的时间和力气自然也就是更多了。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有论文,《汽油机燃用乙醇汽油的试验研究》上面讲。

通过对一辆排量2.0L、压缩比9.6直列四缸增压GDI发动机进行了个台架测试,分别燃用相同的E10乙醇汽油和普通汽油。

结果:乙醇汽油总油耗比普通汽油高2.5%到4.47%。

所以,还按照刚才一箱油60L,百公里8.5个油来算的话,加95号普通汽油的续航里程,要比92号乙醇汽油多出将近70km了。

再加上油箱大小、行驶工况这些因素的影响,有些车主加95甚至能多跑100km,就是土话说的:耐烧了。

虽然省油,但加95并不会省钱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加95更省油,但省油不代表省钱。

2020年3月19号,浙江油价已经算便宜了,已经降下来了,但不代表汽油不要钱。

92号油每升5块4毛9,95号油每升5块8毛4,差距为6%。

刚才的油耗相差多少有印象吗?95和92的油耗相差4.2%,价格相差6%。

换算成钱这么一来,加92相当于每公里4毛6,加95相当于是4毛8。如果92是乙醇汽油,那每公里差不多是4毛9。

加95加92,一般不会相差50km

总得来说,加95确实能比92多跑几十公里,但一般不会有50km这么多。

如果是为了省钱去加95号油,其实真的就只有一点点,不是那么划算的。

除非当地加油站92号只有乙醇汽油,我不喜欢,那用95普通汽油,这个倒是可以省一点、拉开差距的。

最新汽油价格

山东东明12.27日最新成品油报价:90#5050 93#5400

-10#5000 我是新乡地区的私人加油站 90卖4.2元 93#卖4.67元 -10#卖4.7元 卖出油价仅供参考

辣条头部企业宣布涨价,你还会买吗?

辣条涨价并不会影响我的购买欲望,毕竟现在物价都在涨,辣条涨价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辣条作为零食之一,对我们也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提起辣条,总能想起来小时候在小卖部里面,一毛钱一根的辣条,两毛一袋的饮料,五毛一袋的芒果干和唐僧肉。这些便宜又好吃的零食,成为了我们小时候快乐源泉,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对小时候的辣条的味道念念不忘。

随着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大,辣条也从小卖部、从校园走到了批量化生产的产线和超市,不只是孩子喜欢吃,年轻人也在吃,辣条逐渐成为一个日渐庞大的零食分类,占据着零食行业的“半壁江山”。

近日,两家辣条头部企业卫龙、麻辣王子宣布上调产品价格,很多网友直呼“小时候吃不起辣条,长大后也吃不起了。”

对此,麻辣王子解释为,自 2022 年以来,受全球大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粮油食品价格屡创新高,因此产品的原材料成本也在不断上升。而生产辣条使用的主要原材料有:菜籽油、面粉、辣椒花椒、香辛料、包材等。

对于头部企业宣布涨价的这个事情我是能够理解的,毕竟作为企业肯定是成本和企业利润放在第一位,特别是疫情当下,各行各业都比较艰难,适当的调价也是为了企业更好的生存下去。而我选择继续购买辣条的理由主要就是以下三点原因:

一、选择继续购买辣条,出自于对辣条这个零食的回忆和情怀吧,毕竟小时候的回忆还能够找回来的不多了。我小的时候比较喜欢吃的就是辣条和火腿肠,虽然现在长大了,每次到超市买零食,还是会每次必买辣条和火腿肠,这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

二、现在油价、菜价、水果等生活用品价格都在上涨,所以对于辣条涨价,我并没有多少惊吓,也没有觉得不能接受。毕竟辣条在我们吃的食品一类中,还是属于价格比较亲民的,不至于舍不得吃的那种。

三、虽然我对辣条涨价的事情没有什么意见,但还是希望商家在调控价格的同时,能够坚持把关食品质量,不要价格上去了,品质却下降了。反正有的时候买的辣条会让我比较失望,量少就算了,关键还不好吃。

所以,成本上涨,辣条跟着调价,只要产品质量、口味和食品安全做到位,我还是会支持的。

需求长期向好趋势不改

需求长期向好趋势不改

1、新能源车需求持续高涨,逆势而上持续放量?

2022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需求持续增长。一季度,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119万辆,同比+145.40%,渗透率为21.88%。其中,3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45.5万辆,同比+122.40%,环比增长63.10%。渗透率达到25.08%,需求持续上升。

2022年一季度下半年,受疫情蔓延、上游原材料成本高企、地缘政治冲突推高燃油价格、产业链缺乏核心等因素影响,国内汽车供需将面临较大压力。受到一定影响,销售总额增长乏力。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国内乘用车销量543.9万辆,同比增长8.3%; 3月销量181.4万辆,同比-1.6%。

受益于政策支持、新车型产品能力迭代提升、销售渠道与客户充分沟通等因素,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逆势上扬,领跑新能源车企,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生长。威力还是相当可观的。

1-3月,比亚迪累计销量28.63万辆,累计同比+422.97%;特斯拉国内累计销量14.17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45.40%;鹏汽车累计销量3.46万辆,累计同比+159.00%;理想汽车累计销量3.17万辆,累计同比+152.10%。蔚来累计销量25768辆,累计同比+28.50%。

2、新能源车产销格局的扰动:终端提价、疫情蔓延与缺芯瓶颈

2022年以来,上游原材料供需紧张的格局持续发酵。与下游需求的飙升相比,上游采矿能力不足。加之市场主体短期行为扰动等因素,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持续快速上涨。 3月17日电池级碳酸锂市场综合报价48万-52.2万元/吨,而2021年初碳酸锂价格仅为5万元/吨上涨至5.68万元/吨,涨幅较大。

上游价格压力长期传导至下游销售终端。 2022年初和3月份,自主品牌、新势力、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将有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的涨价。 6万-12万元价位段的中低端车型价格涨幅明显高于主流车型。其中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哪吒涨价幅度在6%-16%。

我们认为上游成本驱动的价格上涨至少会从两个方面影响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1)涨价可能导致部分中低端车型用户推迟购车进程。一般来说,中低端机型的用户对价格比较敏感。对目标用户购车意愿产生影响;

(2)在上游材料成本持续承压的背景下,车企涨价频率增多,可能会进一步挤压部分购车需求。

2022年3月以来,疫情先后在华南、东北、华东地区蔓延,影响新能源汽车产销。我们认为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防疫政策下,车企生产端受到打压:如特斯拉上海工厂自上海进入阶段性封锁策略以来持续停产,导致3月销量不及预期,延长交货时间;理想常州工厂停产2天(已恢复生产);

(2)疫情防控下,供应链周转水平下降:一是车企上游零部件生产有限,运输情况受防疫政策限制。 Rupp、Aptiv等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活动受到明显影响;

上游汽车零部件的限产不仅延长了周转周期,还直接导致下游汽车企业停产。 4月9日,蔚来汽车在官方APP上宣布暂停车辆生产。停产是由于其上游汽车零部件供应合作伙伴(主要位于上海、吉林地区)因疫情蔓延而停产;二是车企下游整车物流放缓,客户交付周期进一步拉长;

(3)线下客流和新渠道拓展受到影响:在疫情蔓延的背景下,几乎所有车企的线下客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分销渠道尚未规模化和规范化的新能源企业来说,这种效应更为明显。此外,2020年下半年开始的“缺芯”瓶颈尚未完全打开,新能源汽车对芯片的需求普遍高于燃油汽车。在整体芯片供应相对紧张的背景下,各车企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芯片供应紧张。

3、新能源车短期产销面临压力,但不会动摇向好趋势

在涨价、疫情、缺芯的背景下,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产销格局演变的疑虑和分歧加大。作为短期因素,会对新能源汽车市场产生扰动,总体上不会扭转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上升趋势。

生产方面,虽然疫情对国内生产活动造成客观影响,但对新能源汽车生产的影响不会太大:

(1)疫情区域层面分化明显,车企保供重点:产销扰动集中在上海、东北地区。

比亚迪、长安、长城、五菱、广汽艾安等国内汽车企业以及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华中、华南、华北地区。当前疫情对主流车企生产端影响有限;结构复杂度低于传统燃油汽车,零部件相对较少。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负面影响较低;而车企则聚焦景气度更高、市场反馈更好的新能源。汽车有望从合资车企平台和上游零部件供应商获得更多有保障的供应资源,保证生产合理进度;

(2)生产供应链的周转瓶颈也有望在上层政策和疫情控制的引导下逐步打开,缓解疫情对生产端的干扰。与此同时,车企自身也在积极推动复工复产进程:工信部派出工作组赴上海,会同上海相关部门推动重点工业企业稳产复工确保产业链、供应链顺畅运转。

4月5日,工信部党组成员王江平召开视频会议,研究建立产业链供应链诉求应急协调机制,建立工业企业“白名单”链供应链呼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点企业,集中资源重点保障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666家重点企业复工复产。

深入产业链龙头企业,通过点对点、一对一、短时间协调解决关键原材料库存预警等影响稳定生产的紧迫问题术语快速方法。

4月16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意见明确,各区政府、街道、镇、工业园区要积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引导企业“一企一策”,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

与此同时,在复工政策推动、地区疫情缓和的背景下,各车企也在积极谋划复工复产。特斯拉上海工厂在停工三周后顺利获批,于4 月18 日恢复生产。

4月11日,一汽全面复工。与此同时,首批47家零部件企业正在有序复工。解放、一汽丰田等工厂也将陆续复工复产; 4月14日,蔚来汽车表示,供应链已略有恢复,合肥生产基地正在逐步恢复生产。后续生产计划取决于供应链的恢复情况;

上汽集团旗下企业也在调研复工复产准备情况,于4月18日启动复工复产压力测试。

(3)车企继续努力与客户沟通稳定预期:随着疫情稳定,车企有望加快消化积压订单,2022年继续放量。

从客户需求来看,不同的车型对应不同的客户群体,需求和认知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新能源汽车的迭代升级、购买政策、替代效应也影响着客户需求。

因此,我们认为:

(1)市场客户对涨价的态度和反应不同:

涨价带来的需求冲击效应对中低端车型最为明显,短期内中低端车型订单走弱在所难免;主流车型和高端车型的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车企整体涨价幅度也比较低。更加理性。 2022年以来,售价12万元至20万元的主流车型价格涨幅基本在1%至5%之间,整体涨幅不大;部分用户对新能源汽车关注度较高,了解涨价原因,延长交付周期,对混合动力汽车的前因后果接受程度较高;对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客户来说,购买动机本身在于混合动力汽车经济、省油的特点,几千元的涨价影响有限;

(2)在政府扶持政策持续以及当前高油价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仍然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保证了需求空间:

限购城市车牌价格较高,加上补贴、免购置税、免牌照、不限流量等上层政策支持,使得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和使用成本更高,竞争力更强。混合动力汽车较低的使用成本和节油效果更有吸引力,对中档燃油汽车形成一定的替代效应;

同时,车企终端销售渠道在涨价时,通过金融政策激励等手段对客户进行补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涨价对需求的负面影响。

一般来说,小型车(A0级)和紧凑型车(A级)的目标群体会更注重购车的性价比和使用的经济性,而中型车(B级)的销量往往被家庭首次/重复购买或城市白领驱动,他们也会关注新能源汽车相对于燃油汽车的性价比来做出决策。

因此,我们以三年6万公里为标准,计算对应车型档次和价格的代表车型的单位使用成本。结果表明,在高油价和持续政策支持的前提下,新能源汽车的单位成本更低,即经济性更好。计算依据是充电电价为0.56元/千瓦时(家庭电价),但即使假设部分充电站电价为1.5元/千瓦时,新能源汽车仍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3)电动化+智能化驱动的产品推广将进一步增强新能源汽车的吸引力:

在领先自主品牌和新造车厂商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属性和消费属性不断提升,产品力成为决定需求的重要因素。由于电气架构等因素的特殊性,新能源汽车更适合智能化解决方案,产品力较同价位燃油车有一定优势,这对提高中高端渗透率有强有力的支撑。高端车辆——高端车型(目标用户通常强调乘客体验)。我们对比中高端车型,根据新能源爆款SUV和高端车型的相关参数,我们发现新能源汽车在空间、加速性能等驾驶体验上具有优势,还有智能化配置,有利于提升乘客体验。

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高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2022年高压快充、超长续航、激光雷达等新能源汽车将陆续推出,各大车企的产品线将不断拓展。

智能硬件配置升级的“军备竞赛”已经打响,产品力的不断提升有望进一步打通主流和高端车型,增强新能源汽车的吸引力,打开需求空间。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需求快速增长的趋势并未逆转。干扰因素更多针对的是车企供应链。由于客户订单机制存在时间滞后等因素,车企销售仍有一定缓冲空间,订单水平仍处于旺盛状态。

虽然消费者的看涨心态可能带动一定量的前期需求,但随着历史订单的逐步消化以及涨价效应的逐步体现,4-5月份行业订单可能会有所下降,但主要体现在低端机型,整体降幅有限,下半年需求不会低于预期,总订单需求受到支撑。

4、新能源车市展望:中期原料供应有望恢复平衡、长期渗透率持续提升?

中期看,保供稳价的上层设计持续推进,新增供给有望有序释放,原材料价格有望企稳回落,上游成本压力下降将带动车企提价步伐趋缓,抑制对下游需求的侵蚀;随着新能源车销量增大,平台成本下降,分摊到车的成本,起到一定的抵消效果,控制新能源车的成本上涨,保持性价比,逐步恢复市场平衡。

长期来看,政策完全退坡后,新能源实现和燃油车的充分竞争,新能源的电池技术、可靠性、装备提升、便利性、使用感受相比于燃油车的水平更重要,因此市场最终还是产品的竞争。

新能源车产品力持续提高有望带动新车渗透率持续爬升,主要客户群涵盖都市白领首购用户、家庭增购用户等,用户挖掘空间仍大;保有量方面,国内3.07亿汽车保有量中,新能源车只占不到3%,剩余的换购用户将会是更大的客户来源,随着新能源车使用便利性提升、技术创新迭代、智能化水平提升和厂家品牌营销、用户沉淀、产品可靠性稳定性不断验证、保值率提升,消费者对新能源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在不断提升,未来的需求发展潜力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