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油价和中国油价_印尼油价中国油价对比
1.8元时代的世界各国油价模式
2.原油价格高企,多国开始“救急”!不仅“烧粮”,还要“烧油”
3.又来了!食用油出口再次被限,市场又“炸锅”了!印尼到底在搞啥
4.油价最便宜国家有哪些?
5.中国的石油情况?(分比较高)
6.紧急通知!国际油价再次暴跌,会有哪些影响?
8元时代的世界各国油价模式
和国际油价挂钩
美国成品油零售定价模式很简洁,原油价占比大约在60%,再给予运输、配送、加油站零售网点等一定利润(一般在25%到30%左右),并留出10%到15%左右的税费,组成了其最后的零售价格。
美国洲际交易所市场拓展总监迈克·戴维斯3月22日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美国成品油的定价机制完全市场化。如果有某间公司将成品油卖高价,大家很可能去其他低价的厂家买油;同时因为美国信息透明度很高,大家可以上网查询,所以有充分的选择权。
一位石油行业资深分析师告诉本报,美国主要进口墨西哥、加拿大、委内瑞拉的原油,因此美国成品油价主要与美国原油期货指数(WTI)而非“布伦特”指数挂钩。因为布伦特的价格远高于WTI的价格,所以美国国内成品油价相对较便宜。 汽油比水还便宜
作为世界上主要的产油国之一,每日石油产量261.3万桶的委内瑞拉鼓励石油的消费,政府没有设立增值税和消费税,汽油价被称为“比水还便宜”,平均油价只有每升0.05美元。
美国洲际交易所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黄杰夫向本报表示,委内瑞拉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没有完全市场化,所以其成品油价格只是美国成品油价格的零头。 税费占油价七成
与委内瑞拉石油日产量相差无几的挪威,两国油价却相差了60多倍。这是由于欧洲国家注重环保,政府在成品油价格中加征重税,挪威的油价含税70%,平均油价达到13元/升的水平。 也是市场化运作
美国洲际交易所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黄杰夫认为,迪拜和美国一样,成品油定价机制都是市场化运作,完全没有政府监控。迪拜的成品油价主要与布伦特指数挂钩,同时参考迪拜原油期货指数。
一位石油行业资深分析师告诉本报,布伦特是迪拜原油期货交易所的大股东。而布伦特由美国洲际交易所控股。迪拜与沙特、卡特尔等中东国家一样,每月由政府公布成品油官方结算价。 政府每年补贴超百亿美元
印尼长期对国内燃油实行补贴政策,其价格远低于国际价格。2012年,印尼政府计划的燃料补贴费用达123.6万亿卢比(约合137.3亿美元)。作为东盟国家中唯一的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印尼的石油出口曾是外汇的最主要来源。由于国内软环境不佳,新油田开发落后,旧油井资源匮乏,加上用油需求迅猛增长,2004年印尼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此次 是进入2013年以来的第一次,距上次有三个月时间左右。涨价后,北京92#汽油价格为8.05元/L,涨幅0.24元/L,95#汽油8.57元/L,涨幅0.25元/L。
原油价格高企,多国开始“救急”!不仅“烧粮”,还要“烧油”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原油价格自俄乌冲突爆发后,瞬间飙升,一度逼近140美元/桶的高位,后来虽然有所回落,但总体仍然在100美元/桶之上浮动。
但近期再次呈上行趋势,截至6月7日,美油价格涨至119.41美元/桶,涨幅为0.77%;而布伦特原油价格则涨至120.57美元/桶,涨幅为0.89%。
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
一是俄罗斯是原油出口大国,随着一系列制裁的影响,俄罗斯原油出口预期受阻,因此使得市场供给预期减少;
二是随着全球夏季用油高峰的来临,市场对原油需求增加,在供弱需强的格局下,再次助推油价上涨。
能源价格持续高位,多国为平抑高涨的油价,对生物燃料需求大增。
一、将有更多粮食被“烧掉”
随着油价持续上涨,生物燃料市场也开始活跃起来。
常见的生物燃料比如燃料乙醇,主要分为甘蔗乙醇和玉米乙醇,其主要原料就是甘蔗和玉米。
例如,美国的生物燃料市场就十分庞大,在2021-2022年度,美国用于生物燃料的玉米数量为1.36亿吨,占到美国当年玉米总产量的35%,相当于全球玉米贸易总量的73%。
而今年以来,随着全球原油持续上涨,美国国内汽油价格也一路飙升。
根据美国汽车协会最新数据显示,美国汽油价格在6月7日这天平均零售价达到了4.92美元/加仑,创下新纪录。
而据专家预测,随着假期的到来,旅行需求增长,这一价格可能仍将继续上涨。
受此影响,美国政府正在要求炼油厂增加玉米乙醇等生物燃料的使用。
美国环境保护署在6月初时公布,今年可再生生物燃料的最终配额为206.3亿加仑,并希望可以推动市场选择更多的石油及柴油替代品。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对粮食的需求将会增加。
根据推算,如果用乙醇装满一辆suv汽车,那么所需用的玉米数量大约可供一个人吃一年。
因此,这意味着,随着生物燃料需求的高涨,也在推动粮食需求的上升,从而也推动着粮价的上涨。
二、更多植物油也面临被“烧掉”
除了燃料乙醇外,生物燃料还包括生物柴油,生物柴油则主要以豆油、棕榈油、菜籽油为原料,美国、巴西、欧盟、印尼等经常使用。
同样,在美国环保署公布的最终方案中,也预示着可再生柴油的产量将增加,因此也带动了美国豆油需求的上升,使得豆油价格出现了上涨。
此前,美国农业部对2022/23年度生物燃料中豆油的添加需求调到了120亿磅,同比增长12%,而巴西也考虑在下半年将生物柴油的掺混比例从10%提升至15%,而阿根廷在今年1-5月份共出口生物柴油73万吨,同比大增78%,这再次使得全球豆油价格上升。
除了美洲国家以外,棕榈油生产大户印尼也正在大力推动生物柴油的发展。
据该国能源与矿产资源部部长介绍,通过使用掺混30%的棕榈油制成的B30生物柴油,在2021年印度共节省外汇45.4亿美元,他还称大力推广生物柴油,不仅能很好的平抑国内油价,还能稳定印尼的棕榈油价格并增加农户收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2022年,印尼划拨了1015万千升的生物柴油配额,这也意味着,在原油价格长期维持高位的情况下,生物柴油的性价比凸显,使得全球油脂市场不断波动,价格易涨难跌。
结语
当前全球市场的波动已不再是单一市场的波动,而是相互传导,相互作用,能源、粮食、油脂三大市场紧密相联,在能源价格高企的背景下,也支撑着粮食、油脂市场继续向上运行。
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又来了!食用油出口再次被限,市场又“炸锅”了!印尼到底在搞啥
近日,随着印尼一条政令的宣布,全球油脂市场再次“炸锅”。
印尼称,将对棕榈油出口进行临时许可证限制,限制出口总量的1/3,即减少约400万吨,这一政策将持续到5月23日。
印尼作为全球最大的植物油出口国,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印尼的棕榈油年产量在4550万吨左右,出口数量约2800万吨,约占全球市场的60%,欧洲、印度以及中国等都是其主要的出口对象。
印尼对油脂出口的限制并不是首次了,去年的时候,就曾上演过类似的行情。
去年4月份的时候,印尼突然宣布,启动食用油和棕榈油产品的出口禁令。
这在当时引发了市场的轩然大波,全球棕榈油价格迅速飙升。
最高时,马来西亚出口到我国的到港成本高达13000元/吨。
但是好景不长,这个政策仅维持了不到一个月就宣告结束了,原因是出口禁令发布后,国内需求难以消耗庞大的棕榈果产量,大量新鲜的棕榈果最终只能烂掉,价格大跌,农民利益受到严重损失,引发了种植者们的强烈抗议。
不过虽然后来政策松绑,但实则明松暗紧,依然使得全球棕榈油价格再次大涨,全球油脂价格也再创新高。
到了今年1月份,印尼再次出台新政,将国内棕榈油的“国内市场义务”从1:8调整为1:6,即销售商每在国内销售1吨的棕榈油,可以获得6吨的出口额。
其目的就是为了限制销售商出口,或者说在出口的同时要先顾及国内的供给。
不过随着俄乌冲突引发的油价大涨,为了平抑高油价,印尼也大力推进生物柴油政策,因此也使得国内消费增加,国内食用油价格依然高涨。
眼看就要到传统的伊斯兰节了,为了确保国内需求的满足,于是印尼才不得不又出台了近日的这个限制出口的政令。
可以看到,也就是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印尼的食用油政策就来回变化多次,为啥总变来变去的呢?
其实印尼也有苦衷,即在国内需求及出口需求之间总是无法平衡。
一方面,棕榈油出口是印尼出口贸易收入的重要来源,占印尼整个出口贸易收入的第二位。
但另一方面,其国内对于棕榈油的消耗量也很大,尤其自俄乌冲突爆发后,原油价格大涨,使得生物柴油需求大增,再加上等需求集中,使得印尼经常在二者之间来回徘徊。
于是,政策多变近妖。
那么,随着这次出口限制的发布,又会对市场有什么影响呢?
大概是大家也都深知印尼的“为难”,因此认为本次政令的影响相对有限。
甚至部分机构认为,新政策可能会提前结束,因为随着出口受限,印尼国内库存很快又会达到高位,那么只能再次调整政策,恢复出口。
另一方面,短期内虽然对全球油脂市场产生一定扰动作用,但是全球植物油价格再出现暴涨暴跌的几率并不大。
一是全球油脂市场正在恢复。
去年四大植物油供给均偏紧,这才使得市场出现了较大的波动。
但今年豆油、菜籽油等供给逐渐宽松,因此市场压力明显下降。
二是主要的需求国库存充裕,需求并不强烈。
印度是全球油脂进口大国,而经过两年的积累,库存已得到恢复,市场预计后期印度需求回落,其中棕榈油及豆油进口可能将大幅减少。
而另一方面,中国棕榈油库存也有明显提高,已处于近5年来的历史第二高。
再加上二季度大豆进口集中到港,因此供给充裕。
因此,印尼的新政总体影响有限。
油价最便宜国家有哪些?
第十位:阿尔及利亚,每升0.32美元(约合RMB 2.0元)
阿尔及利亚是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石油储量居非洲第三,排在前两位的是利比亚和尼日利亚。
第九位:阿曼,每升0.32美元(约合RMB 2.0元)
阿曼是中东地区非OPEC成员中,已探明产量的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其石油储量约为55亿桶。该地区石油产量从2007年开始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截至2010年,其年产油量已经达到了86万桶,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已经占据该国GDP的47%。
第八位:埃及,每升0.30美元(约合RMB 1.9元)
埃及是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同时也是非洲最大的炼油地。由于其国内需求上升,该国也会进口一些石油产品。另外,2010年时,该国的石油产量已经下降到每日73.6万桶,而天然气则有望成为一项更大的收入来源。
第七位:卡塔尔,每升0.24美元(约合RMB 1.5元)
作为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和OPEC成员国,卡塔尔在2009年的世界原油最大出口国排名中位列第16位。随着经济发展,低价和石油补贴的实施,自2000年以来,卡塔尔的国内石油消费量已经增长了3倍。2011年,卡塔尔成为海湾国家中人均GDP第二高的国家。据悉,卡塔尔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254亿桶,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占到该国GDP的50%以上。
第六位:科威特,每升0.22美元(约合RMB 1.4元)
科威特石油储量居全球第六位,是OPEC中的顶级石油生产和出口国。石油出口收入占到科威特GDP的一半以上,占到该国国家财政收入的95%。科威特石油总公司计划,到2020年石油产能将增长到每日400万桶。相对于出口而言,科威特国内消耗的石油量较少,去年科威特87%的石油产量用于出口。
第五位:巴林,每升0.21美元(约合RMB 1.3元)
相比邻国而言,巴林石油产量较少,其主要经济发展动力来自扩展零售和旅游等,目前巴林已经成为波斯湾地区的银行中心。2005年,巴林与美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并被联合国作为阿拉伯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鉴于巴林国内局势的变化,其国内汽油等补贴可能被很快取消。
第四位:土库曼斯坦,每升0.19美元(约合RMB 1.2元)
鉴于国内政策的变化,土库曼斯坦的汽车车主可能会享受到每月120升的免费汽油,这也意味着每升0.19美元的汽油价格形同虚设。但该国政府承诺的补贴会至少持续到2030年,相对石油储备较低的情况而言,这样的承诺是否会兑现,还尚不清楚。
第三位:利比亚,每升0.14美元(约合RMB 0.88元)
在去年反抗卡扎菲政权期间,利比亚的石油基础设施遭到严重损坏,该国最大的炼油厂也被关闭。目前,该国在临时执政委员会的执掌下,正在恢复生产和出口石油能力的过程中。
第二位:沙特阿拉伯,每升0.13美元(约合RMB 0.82元)
沙特阿拉伯每年在汽油、柴油价格方面的补贴约为133亿美元。OPEC近期宣布,在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方面,委内瑞拉已经超过了沙特阿拉伯。但拉丁美洲对石油投资者的吸引力还非常小,因此,沙特阿拉伯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据悉,今年一月该国每天原油出口750万桶,现在这一数字已经提升到900万桶,以如此产量出口原油将会维持多久?全球石油价格是否还会持续攀高?
第一位:委内瑞拉,每升0.05美元(约合RMB 0.32元)
随着2012年10月的国内大选临近,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深知提高汽油和柴油价格将是政治上冒险的一步。该国政府上一次试图提高汽油价格还要追溯到1989年。预计,委内瑞拉很有可能会在未来继续维持燃料比瓶装水更低价的情况。
中国的石油情况?(分比较高)
俺来回答:
1.虽然中国的石油自给率接近50%(其实目前只有约46.5%),但石油这种战略物资越来越全球化、金融化,就象中国的黄金价格也是随着国际黄金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一样;美国的石油资源也很丰富,自给率也不低(2010年约40%),但美国的油价也是和国际接轨的(只所以美国油价有时比我国还低,因为他们的油价中含税较低,欧洲等国家油价中含税较高,所以欧洲油价比我们高出许多,裸油价各国大致差不多);国内油价和国际接轨还有一个原因是节能减排的需要,否则,中国的能源消耗就更大了;退一步讲,如果中国油价比国际油价低,还会造成国外油轮、飞机疯狂来中国加油等情况(2008年国际油价大涨,中国按兵不动时就是这样)。
2.与中国成品油挂钩的国外原油包括北海布伦特原油(英国)、迪拜原油(阿联酋)、辛塔(印尼)三种原油。其实北海布伦特原油品质与纽交所的WTI原油品质是不相上下的,而且,在今年之前,美国纽交所的WTI价格一般都要比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高出几美元/桶,今年二者长时间出现反转,是反常现象目前目前。
3. 中石油、中石化在中国香港的油价与内地机制不一样,内地是22日移动平均变化率达到正负4%时,油价才可能调整,发改委制定这种机制是为了避免国际油价的大起大落,对中国内地经济造成冲击,起到平缓油价的作用,这种机制在国际油价快速上涨时,对老百姓的好处就会显现出来(就是国内油价会推迟上调),而今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整体来看是下行的,但中间也有较多波动,造成22日移动平均变化率始终未达到-4%(最低时达到-3.08%),而目前又回到-1%左右。而香港的机制应该是与国际接轨的更及时一些,这种机制下调时快一些,上调也会快一些。
4. 只要完全与国际接轨,并实施市场调节就不会出现油荒,因为可以是“水涨船高”嘛。中国内地的油荒是这样的:中石油、中石化的炼油亏损是在2008年国际油大涨(最高达147美元/桶)时表现比较突出,因作为原料的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而国内成品油价格国家出于经济发展及民生的考虑,限制成品油价上涨,即“水涨船不高”,这样就造成中石油、中石化的炼油巨亏,并进而出现油荒,为改变这种局面,发改委才于2008年年底制定了现在的22日+4%的油价调整机制,目前出现油荒的的情况少多了,但目前的机制毕竟还是受到国家的一些限制,价格并不是完全的市场调节,出现水涨船高但高的不到位的情况。所以偶尔也会出现油荒。其实油荒有时并不是这种原因造成的,出现的是结构性油荒(如,仅仅是柴油油荒),这就与季节、需求增长过快,企业加工能力等因素有关,而与机制无关。香港不出现油荒一是与其与国际接轨机制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国家的政策支持有关。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感悟,希望能得到你的赞同。
紧急通知!国际油价再次暴跌,会有哪些影响?
国际油价6月30日下跌。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4.02美元,收于每桶105.76美元,跌幅为3.66%;8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45美元,收于每桶114.81美元,跌幅为1.25%。
油价下跌对于普通民众与一般的企业来说,当然是好事了首先,对于有车一族来说,油价下跌当然是好事,截至到2018年6月,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3.19亿辆。中国目前企业所消耗能源巨大,油价的波动于民众也息息相关的,油价下降意味着燃油费支出减少,间接的减少了生活成本,可以略为提高生活质量。
其次,对于能源消耗型企业来说,油价下跌也是好事,目前中国经济中大部分行业属于能源消耗型的行业,所以当油价下跌时,意味着公司的生产成本降低,提高了公司的利润率。
第三。可以有效减少外汇损失,中国目前的原油进口量占总需求量的七成左右,对国外依存度高,如果过高的油价会导致外汇大量流失,使得国际贸易收支可能会产生失衡。
第四,当油价下跌后会产生一系列的好处,由于油价下跌,普通民众生活成本降低,资金比以往充裕了许多,间接又可以带动消费、旅游等,可以提高普通人的生活质量。
油价下跌也是有着不好的地方首先,比如存在债务违约风险的产油国委内瑞拉,只要油价剧烈下跌并长时间维持在那里,该国未来可能还不得起债务,将会导致债务违约,委内瑞拉所欠中国的几百亿美元贷款就会产生违约。
第二,对于国内一些原油开采企业来说就是坏事了,油价下跌就代表了其主营业务收入的减少,油价下跌对于石油开采企业来说就是意味着利润率的减少。
总结短期的油价下跌或者上涨一定程度上是好事,但是长期的一直上涨和下跌就不会是好事,产油国利润减少,造成持续的亏损,发达国家利益受损,就出现经济动荡。特别是美国控制的原油价格,不可能让石油价格一直跌下去,小幅度跌落之后肯定会迎来一波涨价潮。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