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金价_617号金价格区别
1.唐朝真有程咬金这个人吗
2.北京朝阳垂杨柳到海淀金沟河路的路线谁知道 帮帮忙。
3.中国历史上实现全国统一的朝代有哪几个?
4.罗马帝国时期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哪个朝代
5.程咬金简介
6.青山121街坐什么公交车到武金提路八铺街
7.帮我介所有金属材料牌号?
唐朝真有程咬金这个人吗
有。
历史上的 程咬金
程咬金(593-665)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西南)人,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唐朝大将,封卢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生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卒于唐麟德二年(665)二月七日,享年七十二岁。隋末,程知节入瓦岗军,投王世充,后降唐,成为秦王李世民之骨干成员。贞观十七年(3),唐太宗命将开国功臣肖像,图画于皇宫凌烟阁,程知节即其中之一。程知节乃世家大族之后,其曾祖名程兴,是北齐兖州司马,其祖名程哲,是北齐晋州司马,其父名程娄,是北齐济州大中正,唐赠使持节瀛州诸军事、瀛州刺史。
编辑本段〖生平〗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程咬金的三板斧”这两句俗谚,中国人耳熟能详。估计提起程知节,除研究历史的学者以外,肯定会面对茫茫然的脸,几乎没有人知道是谁。所以,通俗演义小说的民间力量,可以把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涂改(或美化或丑化)得与本来全非。
据史书记载,程咬金“少骁勇,善用马槊。”(《旧唐书·程知节列传》)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统治残暴,骄奢荒*,连年大兴土木,不断对外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最终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后,义军相继发展到百余支之多,每支义军少则数百人多至10余万,但规模都不是很大,同时也没有政治目标,基本上是流动作战,四处抢掠。程咬金为此聚集乡里豪杰共保乡里,以备义军。由此可见他的出身应是地主阶级。
经过七个年头战争磨练,农民起义军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逐渐克服地域观念,散而复聚,走向联合。至大业十三年左右,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三支强有力的起义军,即: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和杜伏威、辅公祏领导的江淮义军。到了此时,程咬金这种地方的自保势力已经无法维持下去,最后投奔了瓦岗军李密部。
瓦岗军原为东郡韦城(今河南浚县东南)人翟让所创,曾多次粉碎隋王朝的进剿。大业十二年(616年),曾参加杨玄感起兵的隋贵族后裔李密来到瓦岗寨,李密长于谋略,使瓦岗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翟让遂主动推李密为主,上其号魏公。李密掌握大权之后,政治野心逐日暴露。为保住个人独揽大权,他拉拢程咬金、秦叔宝等新归附的人,以二人为“内军”骠骑。“内军”是李密从军中挑选的8000个“勇士尤异者”,隶属四位骠骑将,又分为左右两队,主要任务是保护李密。李密对内军十分满意,常说:“此八千人可当百万。”(《旧唐书·程知节列传》)此后程咬金改名为程知节,大业十三年(617年)十月,正在瓦岗军新老势力矛盾逐渐尖锐化之际,李密抢先下毒手,设计斩杀了翟让,独掌大权。
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隋洛阳守将王世充挑选精锐兵马2万余人,马2000余匹,屯兵通济渠(今河南孟县境内)南,在渠上架起三座桥,以便与瓦岗军决战。李密在邙山南麓摆阵迎战王世充,程知节领内马军,与李密安营在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市北)上,单雄信则领外马军,安营在偃师城(今河南偃师东)北。王世充部队到达后,立即派出数百骑兵攻打单雄信。李密遂派程知节和裴行俨前去支援。裴行俨率先冲向敌阵,结果中流矢坠马。程知节前去营救,立杀数人,王世充军稍退,他乘机抱起裴行俨撤退。由于载了两个人,程知节的战马负担过重,被王世充军追上。程知节不忍将裴行俨丢下,结果被一槊刺中,“刺槊洞过”,程知节回身折断其槊,将执槊之敌斩于马下,王世充军不敢追赶,二人这才返回本军。此战,由于李密指挥不利,瓦岗军包括程知节和裴行俨在内,共十余员骁将遭受重创,实力大损。不久,李密战败降唐,瓦岗义军失败。
瓦岗军失败后,程知节和许多将领因走投无路,而降于王世充。王世充得到程知节后,接遇甚厚。虽然如此,但是二人皆不满王世充多诈。程知节曾对秦叔宝说:“世充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乃巫师老妪耳,岂是拨乱主乎?”(《旧唐书· 程知节列传》)秦叔宝亦有同感,于是两人开始找机会离开王世充。
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十九日,王世充率部进犯唐朝谷州(治新安,今属河南),王世充任命程知节为将军,还任命秦叔宝为龙骧大将军。王世充与唐军交战于九曲(今河南宜阳西北)。程知节、秦叔宝、吴黑闼、牛进达等都带兵上阵,率几十个亲信骑马向西跑了一百来步,然后下马向王世充行礼,说道:“荷公接待,极欲报恩。公性猜贰,傍多扇惑,非仆托身之所,今谨奉辞 。”(《旧唐书· 程知节列传》)随即投奔投奔唐军。王世充慑于二人的威名,不敢追逼。
二人归唐后,唐高祖李渊让他们跟随秦王李世民。李世民久闻二人之名,十分尊重他们,任命程知节为秦王府左三统军,秦叔宝则为马军总管。同李密一样,李世民也在全军中挑选了千余精锐骑兵,皆着黑衣黑甲,分左右队,由程知节、秦叔宝、尉迟敬德、翟长孙等骁将统领,号称玄甲队。每次冲锋陷阵,李世民都披上黑甲亲率玄甲队作为先锋,伺机进击,所向披靡,敌人畏惧。从此,程知节在李世民手下作战,程知节随李世民破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又任左一马军总管,每次作战都奋勇争先。因功封为宿国公。如武德四年(621年)正月,在洛阳外围作战中,行台仆射屈突通、赞皇公窦轨带兵巡营,猝与王世充军遭遇,交战不利,李世民即率玄甲队驰赴救援,大败王世充军,俘其骑将葛彦璋,斩俘6000余人,王世充逃回洛阳。到武德七年(624年),唐击败各割据势力和农民起义军,统一天下。
从太原起兵到统一全国过程中,李世民屡建奇勋,威望很高,并形成了以秦王府谋士和勇将为核心的实力雄厚的政治集团,程知节便是其中之一,对太子李建成构成严重威胁。李建成为保住太子地位及皇位继承权,与齐王李元吉结交,共同反对李世民。由于程知节是李世民的骨干,李建成便欲除之。武德七年,李建成向唐高祖进献谗言,程知节被外放任康州刺史。程知节对李世民说:“大王手臂今并翦除,身必不久。知节以死不去,愿速自全。”(《旧唐书· 程知节列传》)此后两年间,史书上无程知节的记载,不过估计程知节并没离开秦王府。
武德九年六月,李建成在夜宴酒中下毒,致使李世民心中暴痛,吐血数升。时突厥郁射设率数万骑兵入塞,围攻乌城(今山西盂县西北)。李建成乘机推荐李元吉代李世民督诸军北征,李渊命其率右武卫大将军李艺等前去救援。李元吉奏请抽调秦王府勇将程知节、尉迟敬德、段志玄和秦叔宝等随军,以消弱李世民实力,然后乘机将其除掉。李世民得知李建成欲于为李元吉饯行时他,遂与文臣武将商议,决定先发制人。四日清晨,李世民率程知节等伏兵玄武门内(长安太极宫北面正门),伏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夺取了皇位继承权。初七,李渊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十二日,李世民封赏功臣,程知节拜太子右卫率。七月,程知节迁右武卫大将军。八月初八,李渊退位。初九,李世民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十月,唐太宗大封功臣,程知节食实封七百户。
贞观中,程知节历任泸州(治泸川,今四川泸州市)都督,左领军大将军。与长孙无忌等人世袭刺史,改封卢国公,授普州刺史。
贞观十七年(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皆真人大小,程知节名列其中,位于第十九名。
同年,程知节转任左屯卫大将军,检校宫城北门驻军,加封为镇军大将军。
唐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程知节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西突厥,击其歌逻、处月二部落,斩首千余级。十二月,程咬金引军至鹰娑川,遇突厥强兵四万骑,其前军总管苏定方师五百骑驰迎冲击,西突厥大败,追奔二十里,杀获一千五百多人,缴获的战马及器械,漫山遍野,不可胜计。副大总管王文度非常急妒苏定方的大功,对程咬金说:“现在虽说是获胜,但官军也有死伤,千万不要急追敌寇,应自结方阵,慢慢谨慎前行,敌则战,万全之策。”更出格的是,王文度还对人讲皇上有密旨给他自己,让程咬金及全军归他指挥,并下令军队不许深入追敌。可怜远道万里的唐军士卒终日骑行马上,严冬朔风,身被重甲缓缓而行,粮草不继,人马相继冻病而死。苏定方劝程咬金:“我们出师目的是为了歼敌,现在反而坐困自守,敌来必败,如此怯懦,何以立功!皇上以您为大将,怎么可能又密诏副手发号施令,其中肯定有诈。请下令把王文度抓起来,飞表上奏皇上弄个清楚。”英雄老矣,此时程咬金全无青壮年时代的锐气,摇头不从。
唐军至恒笃城,有胡人数千归降。王文度说:“这些人等我们离开,肯定又会反叛,不如全部杀掉,还能得大笔资财。”苏定方切谏:“这样干我们自己倒成贼了,怎能称得上是为国伐叛!”程咬金默许王文度。几千胡人被杀得干净,王文度“分其财,独定方不受”,史书虽未明讲程大将军也贪财宝,但“独定方不受”,已表明程老自己肯定也分了一大份儿。回师以后,事情败露,王文度因矫诏当死,特除名免职。程咬金因逗留不进及不努力追敌,减死免官。大英雄晚节不保,杀降利财,贪生怕死,令人遗憾。虽然不久又怕朝廷起用为刺史,毕竟气短,程咬金上表退休。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程咬金善终于家。赠骠骑大将军,赔葬昭陵。
其子程处默,袭卢国公爵;程处亮,以功臣之子娶太宗女清河公主,授驸马都尉、左卫中郎将;
北京朝阳垂杨柳到海淀金沟河路的路线谁知道 帮帮忙。
线路1: 从垂杨柳出发,乘坐57路下行(四惠站-公主坟),在六里桥北换乘981路下行(北京西站南广场-上岸种植园),抵达玉海园南口.约27.89公里
线路2: 从垂杨柳出发,乘坐57路下行(四惠站-公主坟),在广安门内换乘617路下行(广安门内-鲁谷公交场站),抵达玉海园南口.约26.86公里
线路3: 从垂杨柳出发,乘坐715路下行(四惠桥-晓月苑小区),在莲花池换乘981路下行(北京西站南广场-上岸种植园),抵达玉海园南口.约27.72公里
线路4: 从垂杨柳出发,乘坐715路下行(四惠桥-晓月苑小区),在广安门内换乘617路下行(广安门内-鲁谷公交场站),抵达玉海园南口.约26.81公里
以上4条路线供您选择
中国历史上实现全国统一的朝代有哪几个?
1、秦朝
秦朝(前221—前207)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穆公时,任贤使能,虚心纳谏,灭国十二,开地千里,国力日盛。
前361年,秦孝公继位,重用商鞅两次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秦王政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大业。前221年,秦王政称帝,史称“秦始皇”。
2、西汉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2月 )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十二帝 ,享国二百一十年,又称为前汉。
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于山东定陶称帝,国号汉,定都洛阳, 同年迁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西汉在诸多制度上承袭了秦制,汉初实行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空前繁荣,史称文景之治。
3、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汉朝。
新朝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建立东汉并开创了光武中兴。 东汉时,三公权力被大幅削弱,尚书台权力得到提升。
汉明帝、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汉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汉和帝继位以后,扫灭外戚,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史称之为永元之隆。
4、西晋
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另与东晋合称晋朝。传四帝,国祚五十一年。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为了区别于东晋,史称西晋,两晋又被称为司马晋。
三国末期曹魏的大将军、太尉、太傅司马懿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权倾一时的权臣。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新政权,建国号为晋,定都于洛阳,西晋代魏后,期间发生西陵之战,公元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
5、隋朝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杨坚,北周覆亡。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公元589年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公元605年,隋炀帝即位后,令宇文恺营建东京 ,同年下诏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隋文帝在位年间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清明,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
6、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
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开创了“上承贞观,下启开元”的治世局面,为盛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705年,神龙革命之后,唐中宗恢复唐朝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
7、元朝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等国。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
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 。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
8、明朝
明朝(1368年[1]?―14年 )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 13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为大明,定都于应天府 ;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9]?,以应天府为陪都。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 ,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 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
9、清朝
清朝(161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 ,总计296年。从改国号为大清开始,总计27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4年明朝灭亡,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
在随后的二十余年间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郑氏台湾,逐步掌控全国。
罗马帝国时期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哪个朝代
罗马帝国的时间是前27年-1453年,这段时间中国经历了汉朝、新朝、三国、晋朝、南北朝、隋朝、唐朝、武周、五代、宋朝、辽、金、西夏、元朝、明朝。
1、汉朝
汉朝(前202年-8年,25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主要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四百零七年。因皇室姓刘,故又称刘汉,为中国强盛的时代之一。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
汉武帝即位后开辟丝路、攘夷拓土成就“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史称“孝宣中兴”。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常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
汉和帝继位后大破北匈奴、收复西域,开创“永元之隆”,东汉国力达到极盛。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后刘备建立蜀汉延续汉室,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2、新朝
新朝(8年—23年),是继西汉之后由西汉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公元8年腊月,王莽废汉孺子(刘婴)为安定公,改国号为新,建都常安(今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史称新莽。
王莽称帝后进行了多项改革,包括:推行王田制,限制私有土地持有,超出部分为国有,无土地者由国家分配,一夫百亩,目的是解决西汉后期以来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但是完全无法执行。
禁赏奴婢;推广国营事业;改革币制等。唯新朝政令繁琐,且朝令夕改,改革最终失败,导致新朝急速灭亡。?
地皇四年(23年),新朝被绿林军推翻;共1帝、15年国祚。
3、三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
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
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4、晋朝
晋朝(266年-420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期,其中西晋为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之一,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
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建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北方陷于混乱,史称五胡乱华。
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
两晋时期五胡迁至中原,加强了民族融合,北人南迁,开发了江南地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5、南北朝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南朝(420年—589年)有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北两方虽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势,故称为南北朝。
6、隋朝
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朝代。?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杨坚,北周覆亡。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公元589年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公元605年,隋炀帝即位后,令宇文恺营建东京 ,同年下诏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隋文帝在位年间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清明,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
隋炀帝在位时期修建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但因过度消耗国力,引发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发动兵变,杀死隋炀帝。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建立唐朝。
公元619年,王世充拥立的皇泰主杨侗也被废,隋朝覆灭,国祚38年。
7、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
705年,神龙革命之后,唐中宗恢复唐朝国号。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 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国势渐振。878年爆发的黄巢起义破坏了政权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8、武周
周朝(690年—705年)是武则天建立的朝代,为区别于历史上先秦的周朝而称之为武周,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前后正式掌权23年。
如果从显庆五年(660年)武则天代高宗执政算起,至神龙元年(705)中宗复位时为止,武则天前后执政达四十五年之久。是中国历史唯一女皇帝。?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病逝,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尊武后为皇太后,政事咸取决焉”。
684年九月,太后废中宗为庐陵王,立中宗弟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改嗣圣元年为光宅元年,改东都为神都,由太后临朝改制。
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九月九日,唐睿宗等六万多人上表请改国号,武则天见时机已到,遂改唐为周,定都洛阳,自己加尊号为圣神皇帝。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张柬之等人发动宫廷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中宗复位,恢复唐朝旧制。
9、五代
五代(907年—960年)。唐朝灭亡之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定都于开封和洛阳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以及割据于西蜀、江南、岭南和河东等地的十几个政权,合称五代十国。
五代指这五个位于中原的王朝,正统史学家们一般称五代为中原王朝,十国为割据政权,五代并不是指一个朝代,而是指介于唐宋之间的特殊历史时期。
10、宋朝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
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
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11、辽
辽朝(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九年。
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公元916年始建年号,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
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今河南开封),耶律德光于汴京登基称帝,改国号为辽,改年号为“大同” 。
983年复更名“大契丹”。1007年辽圣宗迁都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复国号“辽”。公元1125年被金国所灭 。
12、金
金朝(1115年-1234年),正式国号是大金(女真语为amba-an ant?u-un,“谙班按春”),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一百二十年。?
金朝,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中华一统”的朝代,主张中华一统,民族平等,不分夷夏。
天庆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颜旻统一女真诸部后起兵反辽。于翌年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哈尔滨)建都立国,国号大金,建元“收国”。并于1125年灭辽朝,两年后再灭北宋。
天会八年(1130年),南宋(赵桓)向大金皇帝上降表称臣,南宋成为金朝的属国。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中都大兴府(今北京)。
金世宗、金章宗统治时期,金朝政治文化达到巅峰,金章宗在位后期由盛转衰。金宣宗继位后,内部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外受大蒙古国南侵,被迫迁都汴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1234年,金朝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下覆亡。
13、西夏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政权,历经十帝,享国一百八十九年。
西夏的祖先党项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时迁居陕北。因平乱有功被唐帝封为夏州节度使,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朝与宋朝。
夏州政权被北宋并吞后,由于李继迁不愿投降而再次立国,并且取得辽帝的册封。李继迁采取连辽抵宋的方式,陆续占领兰州与河西走廊地区。
宋宝元元年(1038)李元昊称帝建国,即夏景宗,西夏正式建国。西夏,本名是大夏,简称夏,又自称邦泥定国或白高大夏国、西朝。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西夏在宋夏战争与辽夏战争中大致获胜,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夏景宗去世后,大权掌握在皇帝的太后与母党手中,史称母党专政时期。西夏因为皇党与母党的对峙而内乱,北宋趁机多次伐夏。
西夏抵御成功并击溃宋军,但是横山的丧失让防线出现破洞。金朝崛起并灭辽、北宋后,西夏改臣服金朝,获得不少土地。
两国建立金夏同盟而大致和平。夏仁宗期间发生天灾与任得敬分国事件,但经过改革后,到天盛年间出现盛世。?
然而漠北的大蒙古国崛起,六次入侵西夏后拆散金夏同盟,让西夏与金朝自相残杀。西夏内部也多次发生弑君、内乱之事,经济也因战争而趋于崩溃。最后于西夏保义二年(1227)亡于蒙古。?
14、元朝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等国。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
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
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 之后元朝持续对外扩张,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东南亚诸国时屡遭失利,如元日战争、元越战争、元缅战争、元爪战争等。
元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北京。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15、明朝
明朝(1368年?[ ―14年)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民不聊生,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于应天府 。
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 ,以应天府为陪都。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 ,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覆灭。
百度百科——罗马帝国
百度百科——中国历史朝代
程咬金简介
程咬金简介
程咬金(589?665)汉族,中国济州东阿斑鸠店人(现山东省东平县斑鸠店),唐朝开国名将,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唐朝大将,封卢国公,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十九。程咬金还是小说、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影视作品中描述的是,程咬金为了生活,被迫劫道,后与十八条好汉聚义瓦岗寨,反抗暴隋的故事。程咬金是一员福将,其三板斧相当厉害。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程咬金的三板斧?这两句俗谚,中国人耳熟能详。如果不是这两句俗语,估计提起程知节,除研究历史的学者以外,肯定会面对茫茫然的脸,几乎没有人知道是谁。所以,通俗
据史书记载,程咬金?少骁勇,善用马槊。?(《旧唐书?程知节列传》)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统治残暴,骄奢荒*,连年大兴土木,不断对外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最终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后,义军相继发展到百余支之多,每支义军少则数百人多至10余万,但规模都不是很大,同时也没有政治目标,基本上是流动作战,四处抢掠。程咬金为此聚集乡里豪杰共保乡里,以备义军。由此可见他的出身应是地主阶级。
经过七个年头战争磨练,农民起义军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逐渐克服地域观念,散而复聚,走向联合。至大业十三年左右,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三支强有力的起义军,即: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窦建德、刘黑闼领导的河北义军和杜伏威、辅公祏领导的江淮义军。到了此时,程咬金这种地方的自保势力已经无法维持下去,最后投奔了瓦岗军李密部。
瓦岗军原为东郡韦城(今河南浚县东南)人翟让所创,曾多次粉碎隋王朝的进剿。大业十二年(616年),曾参加杨玄感起兵的隋贵族后裔李密来到瓦岗寨,李密长于谋略,使瓦岗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翟让遂主动推李密为主,上其号魏公。李密掌握大权之后,政治野心逐日暴露。为保住个人独揽大权,他拉拢程咬金、秦叔宝等新归附的人,以二人为?内军?骠骑。?内军?是李密从军中挑选的8000个?勇士尤异者?,隶属四位骠骑将,又分为左右两队,主要任务是保护李密。李密对内军十分满意,常说:?此八千人可当百万。?(《旧唐书?程知节列传》)此后程咬金改名为程知节,大业十三年(617年)十月,正在瓦岗军新老势力矛盾逐渐尖锐化之际,李密抢先下毒手,设计斩杀了翟让,独掌大权。
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隋洛阳守将王世充挑选精锐兵马2万余人,马2000余匹,屯兵通济渠(今河南孟县境内)南,在渠上架起三座桥,以便与瓦岗军决战。李密在邙山南麓摆阵迎战王世充,程知节领内马军,与李密安营在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市北)上,单雄信则领外马军,安营在偃师城(今河南偃师东)北。王世充部队到达后,立即派出数百骑兵攻打单雄信。李密遂派程知节和裴行俨前去支援。裴行俨率先冲向敌阵,结果中流矢坠马。程知节前去营救,立杀数人,王世充军稍退,他乘机抱起裴行俨撤退。由于载了两个人,程知节的战马负担过重,被王世充军追上。程知节不忍将裴行俨丢下,结果被一槊刺中,?刺槊洞过?,程知节回身折断其槊,将执槊之敌斩于马下,王世充军不敢追赶,二人这才返回本军。此战,由于李密指挥不利,瓦岗军包括程知节和裴行俨在内,共十余员骁将遭受重创,实力大损。不久,李密战败降唐,瓦岗义军失败。
瓦岗军失败后,程知节和许多将领(其中包括秦琼)因走投无路,而降于王世充。王世充得到程知节和秦琼后,接遇甚厚。虽然如此,但是二人皆不满王世充多诈。程知节曾对秦叔宝说:?世充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乃巫师老妪耳,岂是拨乱主乎??(《旧唐书?程知节列传》)秦叔宝亦有同感,于是两人开始找机会离开王世充。
?
武德二年(619年)闰二月十九日,王世充率部进犯唐朝谷州(治新安,今属河南),王世充任命程知节为将军,还任命秦叔宝为龙骧大将军。王世充与唐军交战于九曲(今河南宜阳西北)。程知节、秦叔宝、吴黑闼、牛进达等都带兵上阵,率几十个亲信骑马向西跑了一百来步,然后下马向王世充行礼,说道:?荷公接待,极欲报恩。公性猜贰,傍多扇惑,非仆托身之所,今谨奉辞。?(《旧唐书?程知节列传》)随即投奔投奔唐军。王世充慑于二人的威名,不敢追逼。
青山121街坐什么公交车到武金提路八铺街
公交线路:515路 → 轨道交通4号线 → 5路,全程约16.7公里
1、从钢花121街步行约590米,到达友谊大道钢花新村站
2、乘坐515路,经过4站, 到达团结大道地铁园林路站(也可乘坐617路、616路)
3、步行约270米,到达园林路站
4、乘坐轨道交通4号线,经过10站, 到达武昌火车站
5、步行约370米,到达中山路武昌火车站
6、乘坐5路,经过3站, 到达武金堤公路八铺街站
帮我介所有金属材料牌号?
2)专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牌号
专用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一般采用代表屈服点的拼音字母“Q”、屈服点数值(单位为MPa) ,并在尾部加按产品用途的拼音第一个字母表示。如:压力容器用钢牌号表示为“Q345R” ;焊接气瓶用钢牌号表示为“Q295HP”;锅炉用钢牌号表示为“Q390g”;桥梁用钢牌号表 示为“Q420q”等。
3)优质碳素结构钢的基本牌号有:
08F、10F、15F、08、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 、85、15Mn、20Mn、25Mn、30Mn、35Mn、40Mn、45Mn、50Mn、60Mn、65Mn、70Mn共31个。
4 易切削结构钢
易切削结构钢分加硫易切削钢、加硫磷易切削钢、加铅易切削钢、加钙易切削钢、加硫碳锰易切削钢等。牌号用规定的符号和阿拉伯数字表示。即以“易”的汉语拼音首位字母“ Y”打头,其后用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碳含量的万分数。
具体牌号有:Y12、Y12Pb、Y15、Y15Pb、Y20、Y30、Y35、Y40Mn、Y45Ca共9个牌号。
5 合金结构钢
其牌号是按钢的碳含量、所含合金元素的种类及数量来表示。这种表示(编 制)方法,可以从牌号上直接看出钢的大致化学成分及质量等级,比较直观简明。
具体牌号有:
20Mn2、30Mn2、35Mn2、40Mn2、45Mn2、50Mn2、20MnV、27MnSi、35MnSi、42MnSi、20SiMn 2Mo、25SiMn2MoV、37SiMn2MoV、40B、45B、50B、40MnB、45MnB、20MnMoB、15MnVB、20MnV B、40MnVB、20MnTiB、25MnTiBRE、15Cr、15CrA、20Cr、30Cr、35Cr、40Cr、45Cr、50Cr、 38CrSi、12CrMo、15CrMo、20CrMo、30CrMo、30CrMoA、35CrMo、42CrMo、12CrMoV、35CrMo V、12Cr1MoV、25Cr2MoVA、25Cr2Mo1VA、38CrMoAl、40CrV、50CrVA、15CrMn、20CrMn、40C rMn、20CrMnSi、25CrMnSi、30CrMnSi、30CrMnSiA、35CrMnSiA、20CrMnMo、40CrMnMo
、20CrMnTi、40CrMnTi、20CrNi、40CrNi、45CrNi、50CrNi、12CrNi2、12CrNi3、20CrNi3 、30CrNi3、37CrNi3、12Cr2Ni4、20Cr2Ni4、20CrNiMo、40CrNiMoA、18CrNiMnMoA、45CrNi MoVA、18Cr2Ni4WA、25Cr2Ni4WA共77个。
6 弹簧钢
弹簧钢是用以制造弹簧或其他弹性元件的钢种。分为优质碳素弹簧钢、合金弹簧钢二类 。
具体牌号有:65、70、85、65Mn、55Si2Mn、55Si2MnB、55SiMnVB、60Si2Mn、60Si2MnA、60 Su2CrA、60Si2CrVA、55CrMnA、60CrMnA、60CrMnMoA、50CrVA、60CrMnBA、30W4Cr2VA共17 个牌号。
7 保证淬透性结构钢
其牌号是在优质碳素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的牌号后加“H”(英文“可淬透的”Hardenabi lity第一个字母)表示。有:45H、20CrH、40CrH、45CrH、40MnBH、45MnBH、20MnMoBH、20M nVBH、22MnVBH、20MnTiBH、20CrMnMoH、20CrMnTiH、20CrNi3H、12Cr2Ni4H、20CrNiMoH共1 5个牌号。
8 焊接结构用耐候钢
耐候钢是抗大气腐蚀用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按GB221-2000《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 》的规定,其牌号表示方法与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相同,但在牌号尾部加“耐候”二字的汉 语拼音字母“NH”,如Q340NH。
具体牌号有:16CuCr、12MnCuCr、15MnCuCr、15MnCuCr-QT(QT是英文Quenching&Temperi ng的缩写,表示进行淬火加回火的热处理)共4个牌号。
9 高耐候性结构钢
牌号表示方法与合金结构钢相同,具体牌号有09CrPCrNi-A、09CuPCrNi-B、09CuP共3个牌号。
10 滚动轴承钢
滚动轴承钢简称轴承钢或滚珠钢,是用来制造各种滚动轴承的套圈和滚动体的钢种。
在牌号头部加“滚”的汉语拼音首位字母“G”表示轴承钢。
具体牌号有:GCr6、GCr9、GCr9SiMn、GCr15、GCr15SiMn共5个牌号。
11 无铬轴承钢
牌号表示方法与铬轴承钢相同,有:GSiMnV、GSiMnVXt、GSiMnMoV、GSiMnMoVXt、GMnM oV、GMnMoVXt共6个牌号。
12 渗碳轴承钢
具体牌号有:G20CrMo、G20CrNiMo、G20CrNi2Mo、G20Cr2Ni4、G10CrNi3Mo、G20Cr2Mn2Mo 等6个。
13 碳素工具钢
碳素工具钢的牌号采用“碳”的汉语拼音首位字母“T”打头,其后用一位或两位数字 表示碳含量的千分数。较高含锰量的碳素工具钢在数字后标出锰的元素符号Mn,高级优质钢 牌号尾部加“A”。
基本牌号有:T7、T8、T8Mn、T9、T10、T11、T12、T13共8个。
14 合金工具钢
合金工具钢简称合工钢,它是在碳素工具钢的基础上加入合金元素而形成的钢种。
具体牌号有:9SiCr、8MnSi、Cr06、Cr2、9Cr2、W、4CrW2Si、5CrW2Si、6CrW2Si、Cr12 、C12Mo1V1、Cr12MoV、Cr5Mo1V、9Mn2V、CrWMn、9CrWMn、Cr4W2MoV、6Cr4W3Mo2VNb、6W6M o5Cr4V、5CrMnMo、5CrNiMo、3Cr2W8V、5Cr4Mo3SiMnVA1、3Cr3Mo3W2V、5Cr4W5Mo2V、8Cr3 、4CrMnSiMoV、4Cr3Mo3SiV、4Cr5MoSiV、4Cr5MoSiV1、4Cr5W2VSi、7Mn15Cr2A13V2WMo、 3C r2Mo共33个牌号。
15 高速工具钢
高速工具钢简称高工钢或高速钢,俗称“锋钢”或“风钢”,是一种适于高速切削的高 碳、高合金工具钢。
具体牌号有:W18Cr4V、W18Cr4VCo5、W18Cr4V2Co8、W12Cr4V5Co5、W6Mo5Cr4V2、CW6Mo5 Cr4V2、W6Mo5Cr4V3、CW6Mo5Cr4V3、W2Mo9Cr4V2、W6Mo5Cr4V2Co5、W7Mo4Cr4V2Co5、 W2Mo9C r4VCo8、W9Mo3Cr4V、W6Mo5Cr4V2Al共14个牌号。
16 不锈钢
不锈钢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包括不锈钢和耐酸钢。
铬(Cr)是不锈钢获得耐蚀性的最基本元素,一般含铬量均在13%以上,有的高达30%左右。镍 (Ni)也是不锈钢的主要合金元素,含量多的可达20%左右。
具体牌号有:1Cr17Mn6Ni5N、1Cr18Mn8Ni5N、1Cr18Mn10Ni5Mo3N、1Cr17Ni7、1Cr18Ni9、Y1 Cr18Ni9、Y1Cr18Ni9Se、0Cr18Ni9、00Cr19Ni10、0Cr19Ni9N、0Cr19Ni19NbN、 00Cr18Ni10N 、1Cr18Ni12、0Cr23Ni13、0Cr25Ni20、0Cr17Ni12Mo2、Cr18Ni12Mo2Ti、 0Cr18Ni12Mo2Ti、 00Cr17Ni14Mo2、0Cr17Ni12Mo2N、00Cr17Ni13Mo2N、0Cr18Ni12Mo2Cu2、 00Cr18Ni14Mo2Cu2 、0Cr19Ni13Mo3、00Cr19Ni13Mo3、1Cr18Ni12Mo3Ti、0Cr18Ni12Mo3Ti、0Cr18Ni16Mo5、 1Cr 18Ni9Ti、0Cr18Ni10Ti、0Cr18Ni11Nb、0Cr18Ni9Cu3、0Cr18Ni13Si4、0Cr26Ni5Mo2、 1Cr18 Ni11Si4AlTi、00Cr18Ni5Mo3Si2、0Cr13Al、00Cr12、1Cr17、Y1Cr17、1Cr17Mo、 00Cr30Mo2 、00Cr27Mo、1Cr12、1Cr13、0Cr13、3Cr13、Y3Cr13、3Cr13Mo、4Cr13、1Cr17Ni2、7Cr17 、8Cr17、9Cr18、11Cr17、Y11Cr17、9Cr18Mo、9Cr18MoV、0Cr17Ni4Cu4Nb、0Cr17Ni7Al、0 Cr15Ni7Mo2Al、0Cr17Ni4Cu4Nb、0Cr17Ni7Al、0Cr15Ni7Mo2Al共个牌号。
17 耐热钢
耐热钢是指在高温下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较高强度,能较好适应高温条件工作的合金钢。耐热钢牌号表示方法与不锈钢完全相同。
具体牌号有:5Cr21Mn9Ni4N、2Cr21Ni12N、2Cr23Ni13、2Cr23Ni20、1Cr15Ni35、0Cr15 Ni25 Ti2MoAlVB、0Cr18Ni9、0Cr23Ni13、0Cr25Ni20、0Cr17Ni12Mo2、4Cr14Ni14W2Mo、 3Cr18Mn12Si2N、2Cr20Mn9Ni2Si2N、0Cr19Ni13Mo3、1Cr18Ni9Ti、0Cr18Ni10Ti、 0Cr18Ni11Nb 、0Cr18Ni13Si4、1Cr20Ni14Si2、1Cr25Ni20Si2、2Cr25N、0Cr13Al、00Cr12、1Cr17、1Cr5 Mo、4Cr9Si2、4Cr10Si2Mo、8Cr20Si2Ni、1Cr11MoV、1Cr12Mo、2Cr12MoVNbN、1Cr12WMoV、 2Cr12NiMoWV、1Cr13、1Cr13Mo、2Cr13、1Cr17Ni2、1Cr11Ni2W2MoV、0Cr17Ni4Cu4Nb、 0Cr1 7Ni7Al共40个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