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 酱油_2019镇江酱油价格表
1.酱油上市公司股票有哪些
2.隆脚卤水如何选用酱油?酱油有哪些标准?
3.宝能工资都发不起了,姚振华却要花78亿酱油“老二”
酱油上市公司股票有哪些
酱油上市公司股票有以下:
一、恒顺醋业
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1.25%,最高为2019年的3.246亿元。
中国最大的制醋企业,四大名醋之一镇江香醋的代表,拳头产品食醋连续20年产销量全国领先,市场占有率10%左右;旗下拥有知名品牌“恒顺香醋”,高端产品方面,推出三年陈、六年陈高端香醋;其他调味品有料酒、酱油、酱菜等系列产品;19年调味品业务收入17.2亿元,主营占比超90%。
二、金龙鱼
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8.18%,最高为2020年的60.01亿元。
公司推出了调味品产品,包括芝麻油、芝麻酱、花椒油、藤椒油、酱油、醋等。公司调味品业务体量较小,且各地区的产品销售情况不尽相同。
三、中炬高新
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21.04%,最高为2020年的8.899亿元。
子公司美味鲜主要从事酱油、鸡精鸡粉、食用油等各类调味品的生产和销售,业务规模连续多年位列行业前茅。美味鲜公司拥有中山及阳西两大生产基地。2020年酱油的销售额占业务总收入的63.34%,鸡精鸡粉占比10.02%,食用油占比12.23%,其他调味品占比14.41%;近年,蚝油、料酒、米醋、酱类等系列新产品发展势头迅猛,多品类发展格局正逐步形成。
公司于2021年7月25日晚发布2021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以32.6元/股向控股股东中山润田发行2.39亿股,募资不超77.91亿元用于阳西美味鲜食品有限公司300万吨调味品扩产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四、千禾味业
从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来看,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为-7.4%,最高为2018年的2.400亿元。
酱油和食醋是食物烹饪中最常用的调味品,主要用于食物提味、增鲜、上色等。
隆脚卤水如何选用酱油?酱油有哪些标准?
酱油的使用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有制酱的记载,古代酱油由鲜肉腌制而成,是皇帝御用的调味品,因风味绝佳,渐渐流传民间。
正宗隆脚酱香醇郁肥而不腻,这背后也离不开选择一款优质的酱油。那么货架中琳琅满目的酱油有哪些标准?用于隆脚卤水的应该选用什么酱油?酱卤使用老抽还是生抽好?
一.酱油种类可分为:酿造酱油,配制酱油;
1.酿造酱油
酿造酱油是用大豆和小麦,或用脱脂大豆(粕)和麸皮为原料(成本低),与盐水用微生物晾晒发酵酿制而成酱油。(酿造酱油的国家标准——GB/T18186-2000。)
2.配制酱油
配制酱油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配制酱油的国家标准——SB/10336-2012)
只要根据国家标准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管是酿造酱油还是配制酱油,都是完全可以放心食用的。
根据最新修订的GB 2717-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酱油》(2019年12月份实施),将取消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的分类和定义,配制“酱油”只适用于复合调味料标准,不得再以酱油为食品名称。
虽然该标准还未生效,但目前市面配制酱油已经十分难见其踪影,将列入复合调味料不再称为酱油了。
二.酱油工艺可分为:低盐固态工艺,高盐稀态工艺;
1.低盐固态工艺: 相对高盐稀态工艺,低盐固态发酵用相对低的盐含量,添加较大比例麸皮、部分稻壳和少量麦粉,形成不具流动性的固态酱醅,以粗盐封池的方式进行发酵,大约经过21天保温发酵即可成熟。提取酱油的方式为移池淋油或原池泡淋取油。
特点:发酵时间短,酱香浓,色泽深,氨基酸转化率较低。
2.高盐稀态工艺: 以大豆和小麦为原料,经原料处理、大豆高压蒸煮、小麦焙炒、混合制曲晾晒发酵、压榨取汁的一种发酵工艺,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发酵。
发酵过程又可分为“广式高盐稀态"和“日式高盐稀态”。
(1)广式高盐用常温发酵 ,自然晒制,风味一般,颜色较好,但受发酵设备及天气影响较大。
(2)日式高盐用保温 、密闭、低温凝香,发酵周期较长,颜色较淡,风味香浓,一般以制作生抽、味极鲜等较合适,在添加焦糖色素后的老抽产品不但颜色好,风味也很突出。
特点:原料用高蛋白大豆和北方硬质小麦;用稀醪发酵和压榨取汁工艺。原料利用率高,风味好,但发酵时间长,一次性投资大。
酿造酱油的工艺直接决定酱油的品质,从工艺角度质量依次:日式高盐>广式高盐>低盐固态,目前市场主流的是广式高盐稀态酱油。
三.酱油标准等级
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是衡量酿造酱油品质最核心的指标之一 ,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营养成分也越高,味道越鲜。按照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来划分标准为:
特级: 氨基酸态氮≥0.8g/100ml
一级: 氨基酸态氮≥0.7g/100ml
二级: 氨基酸态氮≥0.55g/100ml
: 氨基酸态氮≥0.4g/100ml
(酿造酱油的国家标准——GB/T18186-2000)
氨基酸态氮含有量低于每100ml/0.4g为不合格的,故不能称之为酱油了。
但同时也要注意,很多酱油都加了“谷氨酸钠、5'-肌苷酸二钠和5'-鸟苷酸二钠”等。谷氨酸钠其实就是味精,5'-肌苷酸二钠和5'-鸟苷酸二钠也都是增鲜剂。这些物质中都含有氨基酸态的氮,在为产品增加鲜味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酱油产品的等级。在选购酱油的时候,仔细看一看配料表,如果其中有“谷氨酸钠”,那么做菜的时候,就要少放味精。
四.酱油的食用方式:佐餐,烹调
佐餐酱油: 可以直接生吃,比如蘸食、凉拌等。所以,它的卫生质量要求很高。即使生吃,也不会危害健康。
烹调酱油: 适合烹调菜肴(如做红烧肉)加热后再食用(等于消毒),故其卫生指标要求低一些。
根据酿造酱油的国家标准——GB/T18186-2000《酿造酱油》中规定:成品酱油的标签上,必须标注“佐餐酱油”或“烹饪酱油”。两相对比,佐餐酱油比烹调酱油更干净!用“佐餐”酱油烹调菜肴是可以的,而用“烹调”酱油直接凉拌或蘸食则不可取。
(最新修订的GB 2717-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酱油》(2019年12月份实施),将取消“餐桌酱油”和“烹调酱油”分类定义,统一设定都要达到生产安全性要求。)
除了从产品标识上判断,还能通过“察颜观色”来判断酱油的品质好坏?
好的酱油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1.颜色呈红褐色不发暗,澄清有光泽;
2.有浓郁的酱香和酯香;
3.浓度(无盐固形物)高,有“挂壁”现象;
4.质地均匀,无沉淀或久贮有少量沉淀;
5.摇动后起泡多,且不易散去。
市面上不同花名的酱油,例如:菌菇酱油、海鲜酱油、儿童酱油等,只是在酱油的基础加入其他香味提取物和增鲜添加剂等,让酱油有自己的风味。
老抽则是在生抽的基础上再晾晒发酵2~3个月并加入焦糖色制成的浓色酱油,适合肉类增色作用。
隆脚酱卤建议使用传统工艺大豆和小麦酿造的生抽(选氨基酸态氮高、增鲜剂少的更有风味),才能使之卤制出的猪脚酱香留齿红润光亮(卤水需要反复卤煮,老抽焦糖色容易高温变暗变苦)。
广东猪脚饭商家大部分习惯选用惠来本地生产的猪脚饭专用酱油,在经过岁月沉淀和考验的本土老酱油厂,才有最纯良和传统的独特风味,铸就隆脚饭这道风靡全国的“国民小吃”。
宝能工资都发不起了,姚振华却要花78亿酱油“老二”
文 | 亓宁
编辑 | 杨洁
在不久前,宝能系又放出了新的“大招”。但随之而来的,是市场上一片质疑之声。
以厨邦、美味鲜品牌闻名的调味品龙头中炬高新发布定增,拟非公开发行2.39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77.91亿元,其中70亿元投资一个300万吨的扩产项目。值得注意的是,其大股东中山润田包揽了所有份额,将以现金认购非公开发行的股份。而中山润田也是宝能系公司之一,实控人正是姚振华。
一纸公告出来,中炬高新立即站上了舆论风口。300万吨的扩产项目,中炬高新将如何消纳巨幅增长的产能?深陷欠薪、负债舆论漩涡之中的宝能系,又拿什么来参与定增?姚振华作出这一决定,葫芦里又卖的是什么药?
疫情期间,无论是消费市场还是资本市场都再一次意识到了食品饮料赛道的潜力。从地产、物流到文旅、金融、医疗,再到 汽车 ,有投资人士分析,身家千亿的资本大佬姚振华,这一次或许是想趁股价低位拿下中炬高新更多控制权,通过扩产再造几个“厨邦酱油”,甚至超越海天味业成为国内“酱油一哥”。
只是,姚振华的野心很大,面对的阻力也不容忽视。
在超市货架上,消费者最熟悉的酱油品牌无非就那么几个,包括厨邦、海天、李锦记、千禾等品牌知名度都不算低,销量一般也不会出现急涨急跌。去年疫情期间,市场更是见识了一波“大消费”的行情,消费、医疗成了为数不多的景气赛道,一些头部企业更容易逆势而上。
A股的几家调味品龙头上市公司财报也都表现不错。海天味业2020年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达到227.92亿元,同比增长15.13%;净利润同比增长19.61%至64.03亿元,增速虽然比疫情之前有所下降,但远比尾部甚至腰部的企业“活得好”。同期,中炬高新也保持了23.96%的净利润增速,净利润达到8.9亿元,逼近9亿元关口;其毛利率也出现了明显提升,赚钱能力甚至比疫情之前还好。
但二级市场往往不会那么稳定。
就在公布定增方案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中炬高新就遇上了“活久见”的大跌行情。7月26日,中概股和港股巨震,拖累A股大盘也连续两天深度重挫,消费板块首当其冲。自春节以来火爆的抱团消费股集体迎来了大溃败,白酒股最为“惨烈”,调味品企业也难逃“厄运”,股价纷纷跌回了一年前的水平。
7月26日,中炬高新涨停开盘后亦没能逃过这波恐慌情绪,和今年1月的股价高点74.03元相比,中炬高新当日股价已累计下跌53%,市值蒸发了315亿元;此后更是连续两日重挫5%,股价一度触及34.50元的新低。中炬高新也并不“孤单”。同期海天味业的股价也从年内高点168.12元跌到了107.80元的低点,跌幅接近36%,市值蒸发超过2500亿元,千禾味业股价则从年内高点42.73元跌破23元,跌幅接近50%。
为了安抚公司的近6万股东,今年4月2日,中炬高新公告称,以不超过60元/股的价格回购500万到1000万股股票,金额在3亿元到6亿元之间,所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7月16日,公司公告这笔回购完成,回购数量1438.80万股,回购均价41.69元/股,耗资约6亿元。
就在日前公布定增方案的同时,中炬高新又同时公布了年内第二次回购,规模、金额与上次回购方案相当,价格仍是不超过60元/股。只是这次,公司将回购所得股份注销,这在资本市场往往被认为是提振股价、安抚股民更有效的回购方式。
但这也成了外界对中炬高新定增方案争议的原因之一。根据公告,中炬高新此次定增非公开发行的价格为32.60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不仅比当时股价折价10%以上,而且比起两次回购来,定价明显偏低。不少中小投资者认为,上市公司前脚高价回购,后脚低价卖股票给大股东,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犯。
被“冒犯”的不仅是股民,就连“公募一哥”张坤都涉及其中。从去年开始,张坤管理的易方达中小盘混合、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混合就陆续出现在中炬高新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截至今年4月9日合计持有约7400万股股份,占总股本比例达9.29%,比去年四季度末持仓合计增持了5350万股。
因为基金公司买入单个公司总股份不能超过10%,所以张坤已经算是顶格买入。按照当时接近60元/股的加仓均价,张坤花费总成本约30亿元,如今浮亏超过30%,亏损超过9亿元。
不过,目前中炬高新已被“公募一哥”减持。8月1日晚间中炬高新披露的7月23日前十大股东名单显示,易方达蓝筹精选、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已经退出前十大股东之列,此外兴全基金经理季文华管理的兴全合丰三年持有相较一季度末也有退出。
根据公告,中炬高新会将这次募资中的70亿元投资于阳西美味鲜食品有限公司的300万吨调味品扩产项目,该项目总投资额接近122亿元。如果进展顺利,公司将新增酱油、食醋、蚝油、酱类、复合调味料等产品的产能。
目前中炬高新的各大业务中,酱油的销售额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64%左右,鸡精鸡粉、食用油分别占比10%、12%左右,其他调味品占比约14%。公司也在财报中提示,近年来蚝油、料酒、米醋、酱类等系列新产品发展势头迅猛。这无异于是暗示公司有意大力发展这些业务。
从去年的数据来看,中炬高新确实已经受到产能制约。2020年,公司调味品的整体生产量约为69.73 万吨, 销售69.64万吨,同期公司存货只增加了1亿多元。而在2015年到2020年间,公司营收从27.6亿元增至51亿元,接近翻倍;但同期存货只从13.2亿元增至16.8亿元。而此前公司董秘透露,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96%。
但公司同时还立了一个目标:定增的扩产项目,预计达产后年销售收入204亿元、净利润51.6亿元。
根据2020年财报,中炬高新全年实现了营收51.2亿元,净利润8.9亿元。这意味着,扩产项目实现后,带来的净利润将是2020年的接近6倍。而即使是行业龙头海天味业,其在2020年全年酱油类产量也只是273.92万吨。300万吨产能的项目达产后,中炬高新或许将一举反超。只是,中炬高新想要“一口吃个胖子”,真的可行吗?
这不仅遭到了股民们的质疑,7月26日,上交所向中炬高新下发了问询函,也就此项目可行性发问。
在当前国内的调味品格局中,中炬高新的市场地位虽然仅次于海天味业,但却也一直无法超越,被网友戏称为酱油界的“千年老二”。根据华安证券的研报,目前海天味业在酱油市场占有34%的份额,中炬高新只有9%,且时刻面临千禾味业以及未上市的李锦记的“威胁”。
在海天独大的格局下,二三梯队的酱油企业很难量价齐升实现增长,拓展品类和差异化就成为它们重要的战略方向。
拥有厨邦酱油和美味鲜两大品牌的中炬高新也不甘示弱,试图靠着厨邦“绿格子”包装走出一条差异化道路,主打“原产地、天然、安全”的标签,期望打动更多的家庭消费者。截至目前,中炬高新的家庭消费零售收入贡献超过70%。
但问题是,在国内家庭厨房支出中,调味品消费的占比还不到2%。在目前的调味品市场上,餐饮是最重要的收入渠道,几乎占据了整个行业一半的市场份额。而海天味业和李锦记来自餐饮渠道的收入,分别占总营收的60%和70%。
这也导致了几大头部企业在毛利率上产生了差别。最近3年,海天味业的毛利率分别为46.47%、45.44%、42.17%,千禾味业为45.74%、46.21%、43.85%,而中炬高新分别为39.12%、39.55%、41.56%。
中炬高新近年来也在加大餐饮市场的开拓力度。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餐饮渠道普遍具有高黏性、价格不敏感的特征,对企业的吸引力大,但目前在餐饮行业,调味品领域已经有头部品牌据守,易守难攻。
在餐饮渠道上已经失去先发优势的中炬高新只能另辟蹊径。为此,中炬高新不断扩大自家的销售队伍、增加广告投入,2020年公司的经销商超过1400家,虽然与海天的7051家仍差距悬殊,但同比增速达到35%,同期海天增长率只有20%左右。2020年全年,中炬高新的销售人员达到1620人,广告宣传费用超过了8600万元,比2018年都实现了翻倍增长。
但即使如此,要追上海天,中炬高新还要下不少功夫。华安证券的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厨邦触及的用户人数是1.31亿,而同期海天已经触及了5.66亿人的舌尖。
AI 财经 社还注意到,2020 年,中炬高新的单位制造费用和人工成本分别是311元/吨、141元/吨,同期海天则为243元/吨、57元/吨。
回到中炬高新扩产项目的“宏大目标”上,中炬高新的销售网络与制造、销售成本能不能扛得住这沉甸甸的“梦想”?
有券商预测,接下来一段时间,受提价环境不利、上游大豆等原材料涨价等影响,包括中炬高新在内的调味品企业的业绩可能要持续承压。今年一季度,中炬高新的营收虽然增长了9.51%,但净利润却下降了15.17%。
在7月25日的公告中,中炬高新就表示,将终止2015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事项。公司2015年向相关部门申请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事项时,就由于属于涉房地产企业的原因,没能得到审批通过,这也成为两名监事反对的主要原因。
中炬高新的全称是中炬高新技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本色”业务实际上并非调味品,而是与地产相关。中炬高新在财报中介绍称,公司从1990年代初起就担负起5.3平方公里的国家级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管理,经过近30年的开发,园区基本开发完毕,公司目前拥有园区内厂房、宿舍、商业配套等物业18.5万平方米。
据悉,中炬高新旗下的岐江新城核心区域拥有1600亩优质商住土地,按周边近期拍卖价估算,价值初步估计为170亿元-340亿元。
7月26日,中炬高新收到上交所的问询函,其中也要求公司核实并披露,在房地产业务处置完成之前提出本次非公开发行方案的主要考虑及必要性,是否存在误导投资者的情形。
剥离地产已经是公司大股东们的共识。自不断增持并在2018年接替中山火炬集团、逐渐掌控中炬高新控制权之后,姚振华就对这家酱油公司“很有想法”。姚振华是宝能系掌舵人,在“宝万之争”中曾被王石称为“野蛮人”。在姚振华入主后,中炬高新提出了“聚焦 健康 食品主业,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超一流的综合性调味品集团企业”的战略定位,并设立了调味品主业“五年双百”的发展目标,即营业收入过百亿、年产销量过百万吨。今年5月,宝能系重要人物何华接棒陈琳成为中炬高新新任董事长。
在网上流传一份中炬高新的调研记录,其中表示,此次定增,大股东中山润田与二股东中山火炬之间一度颇有分歧。对于二股东中山火炬而言,它更希望在定增前先解决地产资产问题;同时,它也期望扩产项目放在中山火炬和阳西县合作的中山产业园中,中山可以分一半的税收。而这也意味着,如果失去了二股东的支持,要通过该定增方案,姚振华目前可能至少需要持有公司20%股份的中小股东支持。
而另一个问题是,中山润田如果能通过出售地产业务获得足够资金扩产,为何还要定增募资?
这份调研记录中透露,大股东是想增加控制权;而更多的资金也有利于进行收购、兼并等资本运作,或者用于渠道和品牌营销。
当前股权信息显示,姚振华的宝能集团持有控股资本平台钜盛华67.4%股份,钜盛华百分之百控股中山润田,后者作为中炬高新控股股东持股25%。如果此次定增顺利进行,中山润田的持股比例将上升至42.28%。
但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山润田持有中炬高新的1.99亿股中,有近8成处于质押状态。而“转型造车”的姚振华,却已深陷于欠薪、裁员、巨额负债的负面舆论中,耗资千亿的宝能 汽车 多年来也无法实现量产,旗下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观致 汽车 也销量不断下滑,还密集成为被执行人,截至目前被执行金额仍超过257万元。
7月12日-13日,宝能系投资平台钜盛华旗下公司债“21深钜01”接连下跌触及临停。此前,大公国际将钜盛华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列入信用观察名单”。大公国际认为,钜盛华股权被质押比例高,子公司前海人寿风险管理能力有待提升,且仍面临一定资本补充压力。
截至2020年末,宝能投资集团已质押80.81亿股钜盛华股份,占其所持股份数量的73.54%,同期钜盛华总资产为5259.66亿元,总负债为4309.75亿元,资产负债率达81.94%。从债务结构来看,钜盛华有息债务期限主要集中在1年以内和1-2年,二者合计占全部有息债务的比重超过60%,账上现金却捉襟见肘。
也由此,市场对中炬高新的定增方案一片质疑之声。现在的宝能系,又能筹集多少资金参与中炬高新的认购?如果中炬高新真的能够获得宝能系“输血”,姚振华又将如何向欠薪的宝能员工进行解释?
但不管怎么说,在7月27日,包括长城证券、国信证券、中信证券等都给予了中炬高新买入或增持评级。中炬高新能否翻身破局、向“大哥”海天味业发起挑战,还要看姚振华接下来的操作。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