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商用车用油价位表_四川商用车公司有哪些
1.吉利啊吉利 你是打算收购个烫手山芋么?
2.求:新能源开发利用与汽车文化论文。
吉利啊吉利 你是打算收购个烫手山芋么?
日前,华菱星马发布的《关于控股股东拟转让公司股份公开征集受让方》公告引起了关注,皆因业内人士纷纷猜测吉利将会成为最终的收购方。
但合车社发现,华菱星马本身情况并不乐观。营收下滑、销量下挫、市场份额缩减阴影之下,这年年高垒的负债和不宽裕的流动资金更显其发展的窘迫。在这样的情况下,吉利这是要接手一个烫手的山芋?
(华菱重卡)
六年磨一剑,吉利在商用车市场的野心
显然,作为国内自主品牌车企老大,乘用车市场已然不能满足其野心。而发展商用车,两条腿走路,吉利自觉更快更稳一些。
事实上,吉利早在六年前已经开始商用车市场的布局。2014年8月,吉利控股成立了一支由60人组成的商用车项目组,到该年年底,吉利控股在成都宣布吉利南充新能源商用车研发生产项目成立,该项目投资70亿元,包括年产10万台新能源商用车的工厂、新能源商用车研究院等机构。
(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
随后在2016年,吉利控股收购东风南充100%的股权以获得N1、N2、N3类载货汽车和天然气汽车的商用车整车生产资质;2017年10月,吉利控股正式公布商用车品牌——远程汽车。
到此吉利的乘用车、商用车双线战略布局初步完成。
2018年,吉利收购沃尔沃集团8.2%的股权。值得留意的是,该次收购的沃尔沃集团与吉利在2010年收购的沃尔沃汽车公司不同,沃尔沃集团主要掌管沃尔沃卡车业务。吉利在那时候做出收购沃尔沃集团的决定,为日后在商用领域的发展埋下了更多可能性。
(沃尔沃商用车)
按照吉利的规划,“十三五”期间将要补齐商用车短板,李书福也曾经定下目标:在2020年商用车销量达到25万辆。而“十三五”的最后一年,也是2020年,正是实现目标的关键节点。于是,在华菱星马股权转让征集一出来,正四处寻的吉利就出动了。
对于此事,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访的时候表示,“双方确有接触,其他的事情要以公告为准”。
华菱星马:等待下家接手的一个烫手山芋
华菱星马之所以会引起业内关注,除了其发布了《关于控股股东拟转让公司股份公开征集受让方》公告以外,另外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其股价的大幅度变化。近一个月以来,华菱星马的股价持续上涨,其上涨的幅度已经超过90%。但与此同时,其市盈率却暴跌至-63.58%。
(公告)
证券分析师李学在接受合车社访时表示,市盈率的暴跌代表了一个企业已经预估到未来亏损较大,每股收益大低于预期,当出现负数,情况则更不乐观。从投资的角度看,亏损的公司当然是不具备投资价值的。不过,李学也表示,市盈率为负不代表股票不会涨,如果企业未来能扭亏为盈,股价也会触底反弹。但这个设成立的前提,是企业确实能“扭亏为盈”,如果不能,亏损继续恶化,那么买入这类股票是风险大于收益的。
(华菱星马市盈率爆跌?来自雪球)
事实上,华菱星马近年来的经营状况确实不太乐观。2019年华菱星马重卡产量约17730辆,同比下降14.69%,专用车上装生产约12395辆,同比下降了4.95%。产销量同比减少的同时,产品库存增多。2019年公司华菱星马重卡库存量同比增加29.24%,专用车上装库存量同比增加38.67%。
从2019年商用车及重型货车前十家生产企业销量排名中能看出,安徽华菱的年销量仅为1.68万辆。而且华菱星马的财报显示,从2015年到2019这五年期间,该集团的负债率居高不下,2019年的负债率仍然高达76.55%。
(华菱星马资产负债表?来自雪球)
证券分析师李学对此表示,负债率一直居高,说明企业资金压力较大,集团内部的经营状况堪忧,也说明该公司目前的状态并不健康。
出路:考验吉利的经营能力
天眼查显示,吉利目前在商用车领域的布局均依托于2016年成立、由吉利控股集团全资持有的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目前旗下共有远程汽车、伦敦电动汽车等品牌,覆盖轻商、重卡、皮卡、客车、伦敦电动车TX等五个产品系列。
(伦敦电动车)
若吉利此次收购华菱星马成功,其将获得燃油商用车的生产资质和自主研发能力,补全吉利在商用车市场上的空缺。
汽车分析师曹鹤在接受合车社访时表示,吉利如果真能收购华菱星马,对其而言是好事,毕竟多年来吉利商用车发展仍显缓慢,商用车的短板或能补上。
有分析还认为,如果马鞍山华菱有望成为吉利商用车生产基地,那么吉利旗下品牌远程,沃尔沃重卡等优质资产是可能注入华菱星马这个上市公司平台的,华菱星马是商用车领域全产业链的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完全可以作为吉利的商用车生产基地。李书福的目标本来是要在2020年实现商用车销量达到25万辆,无疑是要加快步伐了。
(2019年商用车及重型货车生产企业排名)
但需指出的是,商用车行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行业,规模和协同效应明显,且近年来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高,使得具有规模优势的企业竞争力不断增强。也就是说龙头企业越来越强,留给小企业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小。从市场格局来看,目前商用车前十家分别为东风公司、北汽福田、上汽通用五菱、中国一汽、中国重汽、江淮汽车、江铃股份、长安汽车、陕汽集团、长城汽车,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321.20万辆,占商用车销量的74.30%,其中货车(含非完整车辆、半挂牵引车)共销售385.00万辆,占商用车销量的89.04%。
不难看出,倘若吉利此时接手了华菱星马这一个“烫手山芋”,能否在其积贫积弱的基础上扭亏为盈,对吉利的经营将会带来很大的考验。结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合车社立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求:新能源开发利用与汽车文化论文。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十一五”以来,我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
2008年,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已呈全面出击之势。2008年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08年1-12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主要是乘用车的增长,1-12月新能源乘用车销售899台,同比增长117%,而商用车的新能源车共销售1536台,1-12月同比下滑17%。
2009年,在密集的扶持政策出台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驶入快速发展轨道。虽然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比重依然微乎其微,但它在中国商用车市场上的增长潜力已开始释放。2009年1-1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61.96%,至310辆。2009年1-11月,新能源商用车——主要是液化石油气客车、液化天然气客车、混合动力客车等——销量同比增长178.98%,至4034辆。相比在乘用车市场的冷遇,“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商用车市场已开始迅猛增长。
2010年,我国正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2010年6月1日起,国家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2010年7月,国家将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20个增至25个。新能源汽车正进入全面政策扶持阶段。
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十二.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将正式迈入产业化发展阶段:2011-2015年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在全社会推广新能源城市客车、混合动力轿车、小型电动车。“十三.五”期间即2016-2020年,我国将进一步普及新能源汽车、多能源混合动力车,插电式电动轿车,氢燃料电池轿车将逐步进入普通家庭。
据调查,新型能源多种多样,如电能、太阳能、氢能、核能、乙醇等等,目前已发展比使用在汽车上面的有电能、氢能、天然气与液化石油气、醇类。在新能源的发展当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能源是否足够,还要注意其是否对环境造成破坏。针对不同能源的汽车,我们将一一对其了解。
1.纯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顾名思义就是主要用电力驱动的汽车,大部分车辆直接用电机驱动,有一部分车辆把电动 机装在发动机舱内,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车轮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其难点在于电力储存技术。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即使按所耗电量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污染物也显著减少,由于电厂大多建于远离人口密集的城市,对人类伤害较少,而且电厂是固定不动的,集中的排放,清除各种有害排放物较容易,也已有了相关技术。由于电力可以从多种一次能源获得,如煤、核能、水力、风力、光、热等,解除人们对石油日见枯竭的担心。电动汽车还可以充分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富余的电力充电,使发电设备日夜都能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其经济效益。有关研究表明,同样的原油经过粗炼,送至电厂发电,经充入电池,再由电池驱动汽车,其能量利用效率比经过精炼变为汽油,再经汽油机驱动汽车高,因此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量,正是这些优点,使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应用成为汽车工业的一个“热点”。有专家认为,对于电动车而言,目前最大的障碍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价格影响了产业化的进程,与混合动力相比,电动车更需要基础设施的配套,而这不是一家企业能解决的,需要各企业联合起来与当地部门一起建设,才会有大规模推广的机会。
优点:技术相对简单成熟,只要有电力供应的地方都能够充电。
缺点: 目前蓄电池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还因电动车的电池较贵,又没形成经济规模,故购买价格较贵,至于使用成本,有些试用结果比汽车贵,有些结果仅为汽车的1/3,这主要取决于电池的寿命及当地的油、电价格。
2.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是指以氢气、甲醇等为燃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依靠电机驱动的汽车。其电池的能量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作用,而不是经过燃烧,直接变成电能或的。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过程不会产生有害产物,因此燃料电池车辆是无污染汽车,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比内燃机要高2~3倍,因此从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燃料电池汽车是一种理想的车辆。
单个的燃料电池必须结合成燃料电池组,以便获得必需的动力,满足车辆使用的要求。
近几年来,燃料电池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世界著名汽车制造厂,如戴姆勒-克莱斯勒、福特、丰田和通用汽车公司已经宣布,在2004年以前将燃料电池汽车投向市场。目前,燃料电池轿车的样车正在进行试验,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运输大客车在北美的几个城市中正在进行示范项目。在开发燃料电池汽车中仍然存在着技术性挑战,如燃料电池组的一体化,提高商业化电动汽车燃料处理器和部汽车制造厂都在朝着集成部件和减少部件成本的方向努力,并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与传统汽车相比,燃料电池汽车具有以下优点:
1、零排放或近似零排放。
2、减少了机油泄露带来的水污染。
3、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4、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5、提高了发动机燃烧效率。
6、运行平稳、无噪声。
3.氢动力汽车
氢动力汽车是一种真正实现零排放的交通工具,排放出的是纯净水,其具有无污染,零排放,储量丰富等优势,因此,氢动力汽车是传统汽车最理想的替代方案。与传统动力汽车相比,氢动力汽车成本至少高出20%。中国长安汽车在2007年完成了中国第一台高效零排放氢内燃机点火,并在2008年北京车展上展出了自主研发的中国首款氢动力概念跑车“氢程”。
随着“汽车社会”的逐渐形成,汽车保有量在不断地呈现上升趋势,而石油等却捉襟见肘,另一方面,吞下大量汽油的车辆不断排放着有害气体和污染物质。最终的解决之道当然不是限制汽车工业发展,而是开放替代石油的新能源,燃料电池车的四轮快速又安静地滚过路面,辙印出新能源的名字——氢。
几乎所有的世界汽车巨头都在研制新能源汽车。电曾经被认为是汽车的未来动力,但蓄电池漫长的充电时间和重量使得人们渐渐对它兴味索然。而目前(指2009年)的电与汽油合用的混合动力车只能暂时性地缓解能源危机,只能减少但无法摆脱对石油的依赖。这个时候,氢动力燃料电池的出现,犹如再造了一艘诺亚方舟,让人们从危机中看到无限希望。
以氢气为汽车燃料这种说法刚出来时吓人一跳,但事实上是有根据的。氢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释放的能量足以使汽车发动机运转,而且氢与氧气在燃料电池中发生化学反应只生成水,没有污染。因此,许多科学家预言,以氢为能源的燃料电池是21世纪汽车的核心技术,它对汽车工业的革命性意义,相当于微处理器对计算机业那样重要
优点:排放物是纯水,行驶时不产生任何污染物。
缺点:氢燃料电池成本过高,而且氢燃料的存储和运输按照目前的技术条件来说非常困难,因为氢分子非常小,极易透过储藏装置的外壳逃逸。另外最致命的问题,氢气的提取需要通过电解水或者利用天然气,如此一来同样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除非使用核电来提取,否则无法从根本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4.燃气汽车
燃气汽车是指用压缩天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和液化天然气(LNG)作为燃料的汽车。近年来,世界上各国都积极寻求解决这一难题,开始纷纷调整汽车燃料结构。燃气汽车由于其排放性能好,可调正汽车燃料结构,运行成本低、技术成熟、安全可靠,所以被世界各国公认为当前最理想的替代燃料汽车。
目前,燃气仍然是世界汽车代用燃料的主流,在我国代用燃料汽车中占到90%左右。美国的目标是,到2010年,公共汽车领域有7%的汽车使用天然气,50%的出租车和班车改为专用天然气的汽车;到2010年,德国天然气汽车数量将达到10万至40万辆,加气站将由目前的180座增加到至少300座。
业内专家指出,替代燃料的作用是减轻并最终消除由于石油供应紧张带来的各种压力以及对经济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近期,中国仍将主要用压缩天然气、液化气、乙醇汽油作汽车的替代燃料。汽车代用燃料能否扩大应用,取决于中国替代燃料的、分布、可利用情况,替代燃料生产与应用技术的成熟程度以及减少对环境污染等;替代燃料的生产规模、投资、生产成本、价格决定着其与石油燃料的竞争力;汽车生产结构与设计改进必须与燃料相适应。
以燃气替代燃油将是中国乃至世界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应尽快组织力量,制定出国家级燃气汽车政策。考虑到我国能源安全主要是石油的状况,发展包括燃气汽车在内的各种代用燃料汽车,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根据国情应该做到:
一是要限制燃气价格,使油、气价格之间保持合理的差价,如四川省、重庆市的油、气差价,即可保证燃气汽车适度发展;
二是鉴于加气站投资大,回收期长,适当给予一定补贴,在加气站售出的气价和汽车用户因用气节省的燃料费用之间,调节好利益分配;
三是对加气站的所得税,应参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取免二减三的税收政策;
四是将加气站用电按照特殊工业用电对待,电价从优;另外,对加气站用地,能按重大项目和环保产业对待,特事特办,不要互相推诿、扯皮,积极用国外先进建站标准,科学确定消防安全距离,节省土地。
5.生物乙醇汽车
乙醇俗称酒精,通俗些说,使用乙醇为燃料的汽车,也可叫酒精汽车。用乙醇代替石油燃料的活动历史已经很长,无论是从生产上和应用上的技术都已经很成熟,近来由于石油紧张,汽车能源多元化趋向加剧,乙醇汽车又提到议事日程。
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应用乙醇汽车,有的已达到较大规模的推广,乙醇汽车的地位日益提升。
在汽车上使用乙醇,可以提高燃料的辛烷值,增加氧含量,使汽车缸内燃烧更完全,可以降低尾气的害物的排放。
乙醇汽车的燃料应用方式:一、掺烧,指乙醇和汽油掺合应用。在混合燃料中,乙醇和容积比例以“E”表示,如乙醇占10%,15%,则用E10,E15来表示,目前,掺烧占乙醇汽车占主要地位。二、纯烧,即单烧乙醇,可用E100%表示,目前应用并不多,属于试行阶段;三、变性燃料乙醇,指乙醇脱水后,再添加变性剂而生成的乙醇,这也是属于试验应用阶步;四、灵活燃料,指燃料既可用汽油,又可以使用乙醇或甲醇与汽油比例混合的燃料,还可以用氢气,并随时可以切换。如福特,丰田汽车均在试验灵活燃料汽车(FFV)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