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进价多少钱-今年收麦柴油价格一升多钱
1.新消息!油价“10轮涨”,要多花3比花费,生活压力加大,早准备
2.粮价起飞,菜价“大降”,水果达近10年同期最高,市场发生了啥?
3.谁能帮我分析一下河南漯河种麦子和玉米的成本?
4.今年新小麦开始零星上市,开秤价创记录远超国家托市收购价格
5.怎样才能提高收割麦子的效率呢?
新消息!油价“10轮涨”,要多花3比花费,生活压力加大,早准备
自今年开始,油价迎来了持续性走高,本以为油价涨至8元就已是天花板,可随着俄乌冲突带来的影响,国际油价开始新一轮大涨,这使得国内油价也跟着走高。
如今成品油价格迎来第11轮调整,其油价也迎来“10轮涨”,这让不少私家车主抱怨不已。
其实,抱怨的又何止私家车主,广大农民群众也深受影响,特别是下面4笔花费多出很多,该咋办?
01、油价迎来“10轮涨”
自6月15日0时起,国内成品油价格再次上调,此次也是年内第10次上涨,其中汽油、柴油分别涨了390元、375元每吨,此次调整后,油价呈现出“10涨1跌0搁浅”。
有关机构计算,此次成品油价上调后,加油站89号汽油涨0.29元,92号油涨0.3元,95号油涨0.32元,0号柴油涨0.32元。
以容量为50L的私家车来看,此次调整后,加满一箱92号油将多花上15元。
而从全国加油站油价变动来看,92号油已全部进入9元大关,多地95号油已突破10元时代。
对于那些依靠物流运输为主的产业而言,油价上涨影响最大,一辆50吨载重的卡车,油价上调后,百公里燃油费用多花上12.8元,跑一趟长途费用轻松增加百元。
很多私家车主也抱怨,如今油价大涨,再这么涨下去,那真不如乘坐出租车、网约车出行。
北京于女士称,自家爱车百公里油耗12升,加的是95号汽油,100公里要花上120元,这样还不如直接乘坐网约车上班,其成本相等。
其实,国内成品油价格走高,主要是受国际油价的影响,上一轮平均油价涨幅比前一轮涨了6.12%。
国际油价上涨的主因是欧盟对俄制裁加剧,目前伦敦布伦特、纽约WTI期货已涨至120美元大关。
美国油价也已突破5美元/加仑,而去年同期仅为3.077美元/加仑,可见涨幅有多大。
如今,国际油价已涨至124美元高位,距离天花板130美元只有6元之差。
短期内来看,随着国际局势复杂变动,对油价起到支撑作用。
而从欧佩克来看,全球石油产能需求为1.018亿桶/日,但实际需求预计为1.0029亿桶/日,因俄乌冲突加剧,石油价格仍有走高可能。
不过大家也不用着急,根据政策,国内油价天花板是130美元/桶,就算国际油价涨破这一数值,国内油价将保持稳定,这不得不说是个利好消息。
02、农民多花3笔费用
自从油价上涨后,航空公司额外收取一笔燃油附加费,其中800公里以上收取40元,以下收取20元;而出租车、网约车、大巴车费用也开始调高,如杭州出租车就加收1元燃油附加费。
不少人认为,油价上涨只是和广大机动车车主有关,和农民没有关联。
实际上并不然,如今正处在三夏农忙之际,正是农用车需求最盛的时候,柴油价格已涨至9元时代,农民将多出3笔花费。
1、农耕成本
除河北部分地区外,小麦已基本收割完毕,但不少农民抱怨,今年的收割成本大增。
往年收割机一亩地收割成本为50元,今年直接涨至70-80元/亩,机手表示油价上涨,收割成本增加,农民也只能被动多给上一笔钱。
小麦收割过后,农民又要及时耕地,而今年的深耕成本也涨了20元/亩,达到60-70元每亩。
不少农民为了及时赶农时,只能无奈让机手帮忙耕地,这样下一季作物才能及时播种下去。
2、运输成本
农忙季节,各种农用机也开始频繁使用起来,不管是去农资店购买化肥、秧苗还是运输粮食,都需要依赖农用车。
毕竟这些东西重量偏重,使用电三轮一次拉不完,可柴油大涨,农民运输成本增多。
还有一些农民,家里种植桃子、西瓜、杏子等果蔬,为了能卖上好价钱,不少农民直接用农用三轮车拉到大集上,可如今油价走高,光是运输成本都是不小的费用。
3、出行成本
如今,很多农民也开始去县城里工作,或将孩子送到县城上学,因距离较远,农民多半使用私家车出行,这使得出行成本增多。
平时,也有不少人逛街、购物、走亲访友开车出行,但随着油价上涨,不少人开始购买电动车,短途出行更倾向于骑电动车。
可以说,随着油价走高,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均受到影响。
不过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国家也提高了粮食价格,如小麦价格就突破历史,达到1.5-1.6元/斤;官方还出台多种惠农补助,减轻农民种地成本,大家咋看?
粮价起飞,菜价“大降”,水果达近10年同期最高,市场发生了啥?
疫情之下,不少人的日子都不好过,即便如此,吃还是要吃的,所以大家对吃的价格变化也格外敏感。
最近这段时间,粮食价格起飞,小麦、玉米双双上涨,菜价“塌陷”,不少地区的一元菜和二元菜品种明显增加,而水果价格却达到了最近10年以来的同期新高,市场发生了什么呢?
一、粮价起飞,小麦、玉米双双上涨
近期,国内小麦和玉米的价格都迎来了较大幅度的上涨,玉米价格方面,山东玉米价格普遍上涨到了1.41元以上,高价地区突破1.5元,华北地区价格稍低,在1.38-1.44元之间,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在1.3-1.37元之间。
最近几天,深加工企业频繁上调玉米收购价格,每天的调价都在10-20元之间。
小麦价格方面的涨势比玉米还要猛,最近几天给面粉企业的小麦收购价格都是上调2-5分,部分地区甚至上涨7分,还有一天两涨的情况。
目前,山东各企业小麦收购价格在1.59-1.65元之间,华北地区在1.58-1.6元之间。
近期粮价的上涨,笔者认为是因为市场上发生了这么几件事情:
1、俄乌冲突影响两国的粮食种植和粮食出口,致使国际粮食供应局势更加紧张,各国囤粮自保,致使国际粮价持续高位运行,波及国内粮价;
2、疫情影响各地的交通,小麦、玉米运输困难,企业不得不提价收粮;
3、终端消费好转,面粉需求有所回升,深加工和饲料企业对玉米的需求也在增加。
后续粮食价格将会承压,而主要压力就是即将上市的新小麦,现在新麦长势良好,上市后会先冲击小麦价格,陈麦价格会下降同新麦接轨,然后小麦在饲料端的替代增强,冲击玉米价格。
二、菜价“塌陷”
其实,从春节到现在,各地消费者一直都在吃高价蔬菜,蔬菜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1、因为之前以大棚蔬菜为主,种植成本高。
2、交通运输受阻,成品油涨价,致使蔬菜运输成本大增。
3、之前的降温天气也影响到了蔬菜的生长,使得蔬菜供不应求。
而随着各地温度的升高,露天蔬菜陆续上市,市场蔬菜的数量和种类都明显改善,再加上部分地区交通管制放松,汽柴油的价格又明显下降,近日蔬菜价格迎来明显下降,甚至“塌陷”。
就拿河南为例,最新数据显示,河南所监测的11种蔬菜中,大白菜2.09元一斤,芹菜2.18元一斤,青椒5.03元一斤,黄瓜2.57元一斤,白萝卜1.61元一斤,11种蔬菜的平均价格为2.91元。
衡水一家超市中的黄瓜1.5元、油菜1.5元,菠菜1.99元,白萝卜0.99元,茄子2.5元,西葫芦1.5元。
可以看出蔬菜价格降幅很大。
据专家分析,随着温度的升高,蔬菜生长速度加快,产量进一步增加,价格有望继续回落。
三、水果价格达到近10年来同期最高
不仅是粮价大涨,现在的水果价格也非常高,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4月11日重点监测的6种水果平均价格为7.34元/公斤,同比涨13.27%,水果价格也达到了最近十年以来的历史同期最高。
最近半个月,沙糖桔价格从1.2元涨到1.7元,山东80#苹果从3.05元上涨到3.86元,香蕉从2元上涨到2.2元左右。
水果价格大涨主要是因为市场发生了以下几个变化:
1、季节性变化,因当前水果供应偏紧,柑橘类水果陆续进入上市尾期,冷库水果也进入销售中期,新一季的樱桃、荔枝等水果暂时又未大量上市,使得水果供应处于青黄不接阶段。
2、春季天气干燥,本身就是水果需求相对较高的季节,加上清明、五一等节日的到来,也会增加对水果的需求。
3、海运运费高涨,使得国际贸易受到影响,也波及到了水果进口。
4、国内部分地区疫情严重,居家生活增多后,水果需求增加,而市场流通不畅,产销两地脱钩,加上居民囤货意愿变强,促进短期水果需求骤增。
短时间尚无新一季水果上市,而冷库水果又会引起贸易商看好后市价格而惜售,水果价格恐进一步上涨。
但随着温度升高,新一季水果上市,加上交通运输的逐渐恢复,水果价格会逐渐回落。
谁能帮我分析一下河南漯河种麦子和玉米的成本?
我是漯河的,具体分为种子费、耕地播种收割及浇水所需机器油料费和机器磨损费(现在浇水一般用电了,算电费)、肥料费用(现在化肥价格涨得厉害)、病虫时的农药费,懒的话还要有除草剂。刨除这些,最大的投入就是人工,因为出去打工的话可以挣到的钱因为种地而没有了。农用的农药、化肥、油料(主要是柴油)价格都长得厉害。各项具体的数字一般也不好说,因人而定,比如化肥,有的用的多,有的用的少。而一亩麦子好的话最多能卖不到1000块,到底挣不挣钱,不用说也该知道了。
今年新小麦开始零星上市,开秤价创记录远超国家托市收购价格
今日是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但在全球市场,在此期间全球粮价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行情。
据悉,芝加哥玉米和小麦期货本周二下跌了1-1.3%,而就连最近受印尼棕榈油出口禁令影响的大豆价格也收底1%。
同时,在国内粮食市场,随着新小麦开始零星上市,价格也再次出现波动。
今日每日粮油收到的最新消息显示,目前湖北地区已经有2022年新季小麦零星上市,且价格不低。
据悉,目前零星上市的这部分小麦普遍质量不高,红色赤霉及青色颗粒可见,瘪粒较多,基本无法满足面粉企业需求,只能用作饲料小麦,但尽管如此,当前新上市的这些小麦烘干价格也达到了1.35-1.37元/斤,创下历史新高,且高于今年国家制定的托市收购价格,给今年的新小麦上市开了一个好头。
根据此前国家有关部门公布信息显示,2022年国家小麦托市收购价格为国标三等1.13元/斤。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各地疫情仍有反复,部分地区出现农户私自下田。
为保障粮食的正常生产,同时做好疫情防控,国家有关部门已经要求各地做好相关引导工作,错峰下田。
就小麦本身来看,随着湖北新小麦的零星上市,大范围的麦收工作也逐渐拉开帷幕。
从往年麦收情况来看,未来一个月天气的变化将直接对今年的小麦产量和质量构成决定性影响。
此外,虽然今年新小麦开称价格大幅高开概率较高,但从种植收益来看,种植收购的增幅预计不及预期。
主要表现为近一年来国内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的大幅走高,削减了预期收益。
同时,疫情防控形势也会令收获成本有所抬升。
而从小麦现货市场来看,目前各地收购价格经历前几日的连续回调之后,各地价格再次企稳,局部略有波动。
其中,青岛天祥食品今日普麦收购价1.65元/斤,涨3分;潍坊香野落1分,最新价格1.64元/斤;亳州五得利普麦1.65元/斤,落1分。
在玉米市场,则行情走势继续表现出现分离态势。
其中黄淮地区因新小麦上市腾仓,价格继续小幅回调,而在东北,继续表现出较强的上行势头。
其中,黑龙江新和成今日涨2分,最新价格1.358元/斤;吉林燃料乙醇大涨160元/吨,5月5日起14水玉米价格为2720元/吨。
对于当下的玉米消费,此前每日粮油曾指出,其消费量的大增核心在于国人的肉带奶消费和深加工产业的发展。
以我国的肉类消费为主,据统计2021年全国猪牛羊禽肉的总产量约为8900万吨,而10年前产量则为7800万吨,20年前产的产量则是6300万吨,这也是为何我国玉米产量逐年提升,但进口量却也同步上行的主要原因。
目前,随着玉米供需形势的偏紧,已经开始有大量的小麦、稻谷进入到饲料领域进行替代,这对小麦和稻谷市场而言不是一件好事。
资料显示,我国饲料中大量使用玉米,除了养殖业中所需要的营养成份和比较效益相关,还有更重要的一层关系,那就是玉米的产量。
据悉,目前玉米是我国四大主粮品种中单产最高、种植面积最广的品种,适应性非常强,每年的产量大约能达到2.6亿吨。
相对而言,产量排名第二的稻谷年产量仅为2.1亿吨,如果按照80%的出米率计算,能实际提供的大米还要更少一些;排名第三的小麦则为1.3亿吨左右,大豆更是只有1500万吨左右。
因此,对于国内市场而言,当玉米出现供应缺口的时候,其他品种在短期内的替代可能不会出现太大问题,但很难维持长期替代的态势——除非缩减养殖业或深加工产业的产能指标。
怎样才能提高收割麦子的效率呢?
在收麦子的季节快要来临时,怎样能提高收麦子的效率,让很多农民担忧,有一句俗话说八分熟十分收,十分熟,八分收。所以说怎么样才能正确的提高收麦子的效率,其实在很久以前没有机械的情况下,还是靠人力来收,都是有一堆割麦子的人。一起到一些村庄去集体的收麦子,也是为了让麦子的产量更高。那么在现在机械化当今怎么样才能提高收割麦子的效率?
一、考察农田的位置考察农田的位置是很重要的,因为一些农田里面是有坑坑洼洼的,这样在机器操作的时候就有些危险,同时有些麦子也是收不到的。并且要做上一些标记,避免出现机械事故,当机械出现事故时,对师傅来说是非常不安全的。所以说在进行收割麦的时候,一定要考察农田的地形,不同地区的农田都是有差异的。
二、保证机器的速度现在种麦人基本上都是有很大的麦田的,那么一定要保证机器的速率能跟得上。在使用机器割麦子的时候,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机器是否完好,同时也是为了保证行驶的安全。那么这样就可以保证机械在割麦子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问题,而且售卖率也会比较高。现在机器割麦率基本上维持在90%,那么一些地方的麦子收割,其实还是需要人力来支持的,一些漏掉的麦田需要人工来帮机器收回。
三、检查收麦的情况虽然现在是机械化比较好,但是机器总会出现一些漏掉的情况,所以一定要适当的考虑机械收割的速度以及拨禾轮的拨禾效果 。这些都是一些用机器割脉需要注意的,而且要检查前进的速度以及收割的损失。这样才能够保证提高收割麦子的效率,用机器收割时一定要及时的观察和调整,让工作的状态更加的效率提升。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