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生油多少钱一斤

2.5升装金龙鱼食用调和油最新市场价?

3.食用油上市公司有哪些?生产食用油的上市公司一览

4.国家为什么不禁金龙鱼

花生油多少钱一斤

深圳海外食用油价格走势_深圳卖油

现榨花生油价格,不同地区的售价是不一样的,像有的地方是12-15元一斤,而有的地方则是20-25元一斤。另外有商户也表示,现榨花生油价格,是要看花生的收获季节来算的。

有专家就曾指出一些流动摊贩现榨的花生油其实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比如在花生存放过程中,要是受潮了,容易发霉,这就会导致压榨成的花生油中黄曲霉素超标,这对身体健康很有威胁。

购买花生油时请购买正规厂商生产的品牌食用油。不要购买散装油,因为有一些花生油可能是用发霉的花生所榨,内含黄曲霉毒素,很难鉴别。

花生油的营养价值

花生油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亚油酸37.6%)。另外还含有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19.9%。花生油的脂肪酸构成是比较好的,易于人体消化吸收。

据国外资料介绍,食用花生油,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另外上,花生油中还含有甾醇、麦胚酚、磷脂、维生素E、胆碱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经常食用花生油,可以防止皮肤皱裂老化,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花生油中的胆碱,还可改善人脑的记忆力,延缓脑功能衰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花生油 (食用油)

5升装金龙鱼食用调和油最新市场价?

金龙鱼涨价了,鲁花还没涨”,昨天上午,华润万家百货彩田店粮油片区的售货员对顾客说。

据记者在部分超市和农批市场了解,酝酿多时的桶装食用油涨价从昨天起拉开帷幕。昨天上午,记者在罗湖、福田区的多家超市发现,“金龙鱼”和“花旗”等数个品牌食用油已经贴上了与上周不同的价格标签。据记者观察,花生油的价格涨幅最大,在30%左右。调和油次之,涨幅在10%—15%。昨天晚上,深圳最大的菜篮子布吉农批向记者提供了最新的桶装食用油价格表。涨幅最大的是金龙鱼浓香花生油5升装,从91元/桶涨到119.5元/桶,涨幅达31.3%。花旗浓香花生油5升装,从79元/桶涨到99元/桶,涨幅达25.3%。调和油的涨势也十分迅猛。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从55元/桶涨到61.25元/桶,涨幅达11.4%。花旗调和油5升装从50.5元/桶涨到55.5元/桶,涨幅为9.9%。大豆油的涨势稍缓,金龙鱼大豆油5升装从49.5元/桶涨到51.5元/桶,涨幅为4%。

其他品种食用油的涨幅不一。金龙鱼玉米胚芽油5升装,从69元/桶涨到79元/桶,涨幅达14.5%。金龙鱼葵花籽油5升装,从69元/桶涨到75.5元/桶,涨幅为9.4%。金龙鱼菜籽油5升装,从51.5元/桶涨到57元/桶,涨幅为10.7%。至于前段时间涨势迅猛的散装食用油,昨天的价格与上周同期基本持平。

引人注目的是,业界风传的“11月12日桶装食用油集体涨价”,昨天并没有出现。在业界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鲁花等部分品牌的缺席,是其中关键。上周,鲁花集团深圳片区负责人沈先生在接受访时表示,不否认有涨价的意向,具体措施近期可能出台。而昨天下午,沈先生在与记者的电话交谈中却说,截至昨天,鲁花集团仍未下达涨价的通知。

相互串通合谋涨价可责令停业

11月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出通知,郑重告诫食用植物油企业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合谋涨价;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不得取短斤缺两、以次充好的手段搞价格欺诈。如有违反,可由价格主管部门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处3万-30万元、2万-20万元不等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提请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食用油上市公司有哪些?生产食用油的上市公司一览

西王食品(000639):中国最大的玉米胚芽油生产基地。主要生产销售西王牌玉米胚芽油。

东凌国际(000893):国内唯一一家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的油脂加工企业,主业为大豆加工,主要产品包括大豆油、豆粕和大豆分离磷脂。

金健米业(600127):主营业务为优质粮油、新型健康食品和药品开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为大米、面粉、面条、植物油、牛奶、休闲食品。据中国食用油上市公司排名数据统计分析,中国食用油上市公司排名分别是金龙鱼、鲁花、福临门、多力MIGHTY、胡姬花、盛洲、海狮、长寿花、西王食品、刀唛Knife。以下是中国食用油上市公司排名前十详细名单。

国食用油上市公司排名前十:金龙鱼

上榜理由:益海嘉里食品营销有限公司,始于1991年,食用油十大品牌,丰益国际旗下著名粮油品牌,世界知名的小包装油生产商和供应商。

中国食用油上市公司排名前十:鲁花

上榜理由: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花生油压榨专家,以花生油为主导,兼顾压榨葵花仁油/菜籽油/玉米油/芝麻香油等品类发展的食用油产业。

中国食用油上市公司排名前十:福临门

上榜理由: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旗下,食用油行业影响力品牌,先后上市调味酱/大米/白糖/杂粮/酱醋等系列厨房食品,其安全家常食用油较为有名。

中国食用油上市公司排名前十:多力MIGHTY

上榜理由:佳格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始于1986年,隶属于佳格集团旗下公司,食用油十大品牌,致力于营养健康食品研发生产,上海佳格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食用油上市公司排名前十:胡姬花

上榜理由:益海嘉里食品营销有限公司,花生油十大品牌,以经典木榨工艺著称,益海嘉里集团与青岛植物油厂合资兴建的中国大型植物油加工企业,嘉里粮油(青岛)有限公司。

中国食用油上市公司排名前十:盛洲

上榜理由:厦门中盛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始于1993年,福建省著名商标,福建名牌,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大型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

中国食用油上市公司排名前十:海狮

上榜理由:上海良友海狮油脂实业有限公司,食用油十大品牌,上海著名商标,旗下有海狮/金海狮/乐惠/友益/玉兰等食用油品牌,专门从事食用植物油生产/销售/储运/内外贸为一体的大中型国有企业。

中国食用油上市公司排名前十:长寿花

上榜理由:山东三星玉米产业科技有限公司,始于19年,山东省著名商标,国内规模较大的专业生产和出口玉米油的高新技术企业。

中国食用油上市公司排名前十:西王食品

上榜理由:西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始于1986年,国内较大的玉米胚芽油生产基地,专业从事玉米油等食用油的生产/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山东西王食品有限公司。

中国食用油上市公司排名前十:刀唛Knife

上榜理由:南顺﹝香港﹞有限公司,始于1963年,食用油十大品牌,行业标准参编起草单位,主要从事食油/食米/干椰贸易的知名企业,深圳南顺油脂有限公司。

国家为什么不禁金龙鱼

“金龙鱼”是新加坡郭兄弟粮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拥有的著名食用油品牌。郭兄弟粮油私人有限公司是隶属郭兄弟集团下的粮油集团的旗舰公司。嘉里粮油(深圳)有限公司是郭兄弟集团下属的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的全额投资的营销策划及管理公司。2011年8月3日,食用油限价令解禁,金龙鱼正式提价涨幅为5%左右。

每年中秋都是各行各业奋力一搏的好时机,食用油行业也不例外。记得那年中秋期间,在中央电视台我们看到金龙鱼、胡姬花、福临门和鲁花等轮番上马拼命打着广告,谁也不愿输给谁。大概,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这是四大家族在互相较劲,其实不然,以上四个品牌分属两大阵营,前面两个是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麾下,而后面两个则隶属中粮集团旗下。嘉里和中粮是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的龙和虎,自从2001年底,中粮出售了所持有的“金龙鱼”的全部股权后,向外界表达了集中和精力全力打造“福临门”品牌的决心,同时也昭示着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进入龙虎争霸的时代。

市场竞争是残酷的,每个参与竞争游戏的企业都恨不得自己独霸天下,但事与愿违,在许多行业,洗牌到最后总是变成几个巨头共同玩游戏。另一方面,正因为竞争对手的存在,每个游戏的企业都不敢懈怠,在共同做大一个蛋糕。“既生瑜,何生亮”只能是古人的一时悲鸣,现代开明的企业家如可口可乐无论如何在心里是感激它几十年的老对手——百事可乐,不知道嘉里和中粮的当家人是否也有同样的想法。

好,现在让历史的车轮往回走,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小包装食用油行业两个巨头的成长史,以及这几年来它们斗法的种种实战案例。

金龙鱼:潜龙出水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时人们吃油,都是提着空瓶去粮店买个一斤豆油或两斤菜籽油。在十几年前,几乎谁也不敢想象中国小包装油会有什么市场。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食品企业纷纷上马,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油源开始不能满足居民消费的需要。这一阶段中国还没有小包装食用油,市面上到处充斥的是杂质多、油烟多、卫生安全无保障的散装食用油,而符合国际卫生标准的小包装食用油市场还是一片空白。

最初进入我国市场的主要是成品油,如棕榈油、菜籽油、黄豆油、调和油等等,都是以散装油或190公斤大铁桶包装为主。

80年代末,发迹于马来西亚的亚洲著名跨国企业郭氏兄弟集团通过对国内外市场考察,认为小包装油在中国肯定会有巨大的市场,最终下定决心于1990年组建了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开始了中国第一批小包装食用油的生产,推出的第一个品牌就是金龙鱼。

然后郭氏兄弟集团把在中国的食用油企业,统一用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的旗号,嘉里粮油成为中国第一家引进小包装食用油的企业。

90年代初期,中国老百姓对小包装食用油还很陌生,主要是受阻于高昂的价格。嘉里粮油在初期完全以一种培育市场的心态耐心地度过几年效益低迷阶段。我们得承认,在打造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上,嘉里功不可没。

最终打开中国老百姓的腰包,使小包装食用油被国人接受,嘉里用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把小包装食用油以单位发的形式用团购方法解决,也就是所谓的用“油方法”打开市场缺口。 现在大家感觉很正常的营销战术,但在10年前,却不容易被想到。

1990年,面对市场上几乎不存在小包装食用油的局面,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是很难的事情,那时,嘉里粮油总经理李福官向董事会提交报告:准备用三年时间,投入2000万的资金敲开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大门。一年下来,销量达3000吨。通过思考和调查,他们发现,中国企事业单位逢年过节,有发“”用品的习惯,这是中国的特色,而正是这个特色,使小包装食用油得到了推广和普及。

嘉里粮油开启了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的大幕,他们是行业的制造者,并在以后十几年的市场实战中,一直也是这个行业的领跑者。

福临门:猛虎下山 据国家内贸部公布的调查资料显示:嘉里粮油旗下的金龙鱼食用油品牌10年来一直以绝对优势稳坐小包装食用油行业第一品牌宝座,它的市场份额超过第二名到第十名的总和。

在全国十大食用油品牌排名当中,嘉里旗下品牌就占据三个位置,并仍有增多趋势。从1994年开始的一年一度的全国主要城市消费品调查中,金龙鱼品牌知名度比排名第二的竞争品牌高5倍;是消费者心目中最佳品牌,金龙鱼比排名第二的竞争品牌高8倍。仅金龙鱼、胡姬花、鲤鱼三大嘉里粮油旗下品牌,销量就超过了十大品牌中其余品牌销量的总和。

如果再加上其他13个品牌的销量,嘉里粮油差不多占据了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的半壁江山。 这样寡头垄断局面,直到1995年中粮旗下福临门横空出世才被打破。2001年底,中粮出售了所持有的“金龙鱼”的全部股权后,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