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大跌对加油站_油价大跌对石化行业的影响
1.油价下跌,加95号油会比92号更划算?
2.连续3次地板价保护,本轮油价继续暂停下调!民营加油站坐不住了
3.石油暴跌,对汽车行业有哪些影响?
4.油价下跌?国际原油震荡,加油站92、95号汽油,0号柴油限价!
5.谁能告诉我油价下降后闹柴油荒 司机没油加民营油站无油卖的感想
油价下跌,加95号油会比92号更划算?
油价持续暴跌后,全国大部分地区的92号油价已逼近5元,加之很多加油站打出了价格战,更是使得92号汽油直接跌入了4元区间。
当然,跟92号汽油一起降价的,还有原本价格更贵的95号汽油。有车主发现原本一箱92号汽油的价格现在都能加95号油了,甚至还能倒找几十块!
反正油价便宜,有的车主就想趁优惠改善一下爱车的伙食,加点更好更高标号的油。
那么问题来了,原本92号的低标车能加高标95号汽油吗?两种标号的油能不能混用?加了后能省钱吗?估计还有很多车主是懵逼的吧。
今天就跟大家一起好好说道说道。
1
不同标号的汽油能混用吗?
答案是:没问题。标号的大小仅代表其辛烷值,通俗讲就是汽油的抗爆性或者叫抗自燃能力。汽车发动机对于汽油的适应能力已经非常出色,开发之初就考虑了各种油品的兼容性。
比如:一辆应加92号汽油的车,不仅能直接换95号,就算油箱一半加92号一半加95号也能正常行驶。
如果你的油箱盖或说明书上注明要求加92号以上的汽油,这个是可以使用的;如果是要求加95号以上汽油,就不是很合适了。
2
混合后汽油的质量如何?
关于这个,估计也是很多车主很担心的一个点。担心混合后油的质量不过关,清洁度会不会下降。
其实大可放心,因为炼油厂生产的汽油,本身就是通过把不同标号的汽油混出来的,除非您的汽油是从一些私人小作坊或小型加油站那边来的黑油。
3
换成95号油,理论上更省钱,然而...?
在同功率情况下,使用95号汽油(辛烷值较高)的发动机相比使用92汽油(辛烷值略低)的发动机转速更低,意味着更省油。
只是省的幅度很小,且低速情况越多,差距反而越小(高速情况下也省的不多)。
如果将这种辛烷值的对比映射到我们的92#和95#汽油上,从两种汽油目前相差4毛钱的差距来看,低标车加高标汽油可能省不了,还要赔。
4
高标号车加低标号汽油行不行?
既然如此,高标车直接加比车辆规定的更低标号汽油行不行?比如95#的车加92#的汽油。
不行!不仅不省油钱,还可能要费维修大钱。
混合后若是汽油标号不符合标准,标号低于爱车自身要求,则很容易造成能量浪费,乃至发动机动力下降,甚至可能造成发动机损坏。
当然也不是全然不能用低于标号的汽油,偶尔有个紧急情况,只要标号不低得太离谱,发动机自带的调节功能,还是可以消化的。
不过若是长期使用过低标号的汽油,对发动机损伤非常大,严重时可引起自燃和爆震。若是标号严重偏低,比如需要加98号汽油的豪车加了92号汽油,那就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爆震,导致爱车出现不正常的抖动,对于动辄百万的豪车来说,那真的是亏大了,这时候就只能打救援电话了。
5
最后说一下
其实,汽油是可以混用的,假如你爱车的油盖上注明要求加92号以上的汽油,那么就算92、95、98全部混加在一起,问题也不是很大。简单一句话就是,标号高一点没关系,但是低了不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连续3次地板价保护,本轮油价继续暂停下调!民营加油站坐不住了
4月28日(本周二)国内将开启新一轮的成品油调价窗口。截止至4月27日0时,国内第9个计价工作日,原油变化率为-24.67%,汽柴油下调约935元/吨。但由于当前计价周期内综合原油价格远低于40美元/桶,按照规定“地板价”保护将再次开启,本轮国内油价继续暂停下调。
此前在2020年4月15和3月31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因为“地板价”已经连续2次暂停调整。上一次国内油价实质性下调还要追溯到2020年3月17日,当时创下了自2013年成品油新定价机制以来最大降幅,其中92号汽油下调幅度达到0.8元/升。
尽管连续第3次触发“地板价”保护,成品零售限价下限已经被“钉死”,但汽油零售终端的市场下调趋势已越发明显,预计未来几个月国内汽油价格的折扣力度将会增强。供大于求是个不争的现实,部分加油站都会使出各自的一些办法,来占领市场。
相关市场分析机构认为,目前国内炼厂之前进口的高价原油还需要消化一段时间,进入下半年之后,低价原油逐步进入国内,这也将继续加剧下游销售环节的竞争。尤其是民营加油站,地炼油的出厂价格被压缩的没有空间,为了解决流动性,大量出货会导致批发价格相对下降。而中石油、中石化这种国有企业也有可能采用各种形式的让利,为理论上无法下调的成品油价格“松绑”。
以山东为例,作为全国炼油量最高的地区,省内聚集了全国近80%的民营炼油厂。随着这次国际原油的暴跌,山东地方炼厂所在的区域,很多民营加油站的打折力度惊人。今年3月,山东枣庄一加油站的92号和95号汽油分别以3.48元/升和3.88元/升进行售卖,这比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低了2元/升。
较低的油价也将对目前国内的新能源车汽车推广带来影响。此前在国内高油价时代,纯电动汽车的出行成本甚至不到一台中型燃油车的十分之一,而随着国内油价走低,这一新能源汽车的主要优势将被继续压缩。
此外,根据欧佩克发布的最新月度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预计将较去年同期每天下降690万桶,原油需求将降至30年来的最低水平。对原油的需求急剧下降,世界上几乎没有原油储存空间,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日子,国际原油可能都将以较低的水平运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石油暴跌,对汽车行业有哪些影响?
低油价对消费者的利好是暂时,伤害却是长期的。
成品油价格终于进入了「5元时代」,上一次国际油价滑落到30美元以下还是在2016年,美国大力发展的页岩气有了巨大实质性进展,沙特为了打击美国页岩气立即增加产能,将油价控制在60美元左右,而这一价格被认为是页岩气开发成本价。
2020年,时隔四年,全球经济增速减缓,这回是沙特、俄罗斯两大产油国希望达成协议共同减产以便维持石油价格,但显然面对来势汹汹的低迷经济,俄罗斯拒绝了这一提议,于是沙特再次动用石油武器,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石油价格战。
正常来说,石油暴跌让我们用更低的价格享受成品油,是所有老百姓乐此不疲见到的景象。可,石油暴跌的背后,却对你我、汽车行业造成难以磨灭的负面影响,到底是哪些影响呢?
经济危机下,石油常年维持低位
如果担心石油暴跌只是昙花一现,倒大可以放心,以沙特和俄罗斯目前不断紧张的局势,两国在进行一场旷日持久的价格战,因此在沙特、俄罗斯谈判崩盘之后,两国相继提高产量。石油供需开始由全球平衡转向抢占市场份额。
对此,沙特以25美元/桶的价格向欧洲、亚洲那些使用俄罗斯原油的国家提供低廉优质的原油。俄罗斯不甘示弱,日前表态,俄罗斯能够承受石油价格在6到10年内维持在25美元至30美元的水平,同时可以承受极限价位15美元/桶。
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减速,沙特和俄罗斯国内纷纷陷入危机。沙特等欧佩克国家经济滞涨,经济社会矛盾增多,而俄罗斯经济“发展不佳”,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说俄罗斯今年预算将会出现赤字,加上疫情影响,经济减速已经严重影响了航空运输、旅游业、小企业在内的经济部门,包括汽车在内的大宗商品的购买正在减少。
两个国家都希望通过抢占石油份额获得更多收入,取得更高的政治地位。即便不以沙特、俄罗斯两国争斗为依据,按照往年经济低迷时石油价格走势,石油也终将在短时间内维持低位。
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人们对于因疫情导致的世界经济进入衰退周期的担忧加大,而一旦世界经济进入衰退,原油的需求量首先会锐减,而这也会导致石油价格出现一波连续下跌。对比2008年经济危机,全球石油价格维持在低位超过一年,接近两年,也就是说这个短时间至少也会超过一年。
如此低廉的石油价格,却对消费者并非利好,对汽车行业更是弊大于利,又是怎么回事呢?
打击新能源汽车产业
油价逐渐走低,会让人们在购买新车时不再过于关注燃油经济性,一旦这种情况发生,SUV等经济性并不占优的车型销量会得到提升。根据密歇根大学交通运输研究所(UMTRI)的数据,2018年,原油价格下跌时,美国新车的平均燃油经济性下降了0.2英里/加仑,达到25英里/加仑。
从具体产品销量上看,新车销量下降了5%,但轻型卡车和SUV的销量分别上升了5.8%和2.2%。总的来说,自从UMTRI在2007年开始研究平均燃油经济性以来,这个数字已经上涨了4.9英里/加仑。
在油价走低的趋势中,我们不应该只关注人们不在意经济性,同时更应该在意SUV销量上升是新车销量下滑5%的前提下,也就意味着油价走低,全球经济引擎对石油的依赖减弱,经济减速,消费欲望被打压,赚钱更加困难。
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油价上涨,新能源汽车优势增加,油价降低,新能源汽车优势不再,也就导致人们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下降。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之间的定位,在支出成本面前,片刻土崩瓦解。
以目前92#汽油5.5元/L为例,加注一箱40L的马自达3昂克赛拉,可以行使500公里,总成本200元,而一款行驶5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80度电版本,快充电价普遍在1.3元左右,则每次充电为100元。两者支出差距正在缩减,同时由于传统燃油车售价带来的优势,新能源车辆优势减弱。
5.5元,实际是两桶油成品油最低价。国家对于成品油售价的管控是在国际油价30美元~130美元区间浮动时,油价跟随国际油价调整而调整,一旦低于30美元,则成品油价不调整。对此,面对低廉的国际油价以及两桶油成品油的供给,许多民营加油站会倾向选择购买海外走私原油,从而提供更加低廉的汽油,更降低了消费者支出成本。
实际上,石油暴跌直接扭转了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逻辑,虽然中国推广新能源汽车主要希望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增加煤炭的利用(因为中国是个富煤少油的国家),但在低廉的石油面前,国内的煤化工企业基本上陷入全面亏损,整个行业的发展也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能源结构改革始终不能建立起强逻辑。
如果对消费者来说,油价走低只是不会选择新能源汽车,但对国家来说,意味着国家在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上的无所适从。
中国政府曾希望在2020年施行对传统燃油车二氧化碳排放要求,尽量提高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的销售比例。在此之前,政府不断对新能源汽车提供补贴,以帮助新能源汽车取得价格上的优势。
正当政府逐渐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时,国际原油暴跌,新能源汽车直接丧失了原本价格和使用成本上的优势,也就是说低油价正在考验政府是否继续针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维持新能源计划的顺利推进,否则将前功尽弃。
事实上,中国目前的经济现状,疫情对中国消费欲望打击严重,人们消费理念趋于保守,政府对汽车大宗消费是持鼓励态度的,无论汽油车和新能源车都不会加以限制,也就是说低油价使中国推动新能源汽车的计划受到了阻碍。
对政府来说,继续补贴新能源汽车就是增加财政压力,而另一方面石油暴跌,短时间内中国将难以真正享受到国际低油价的红利。2014年,中国开始启动战略石油储备计划,分别在舟山、镇海、大连和黄岛4个地方建立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以保证国际能源署(IEA)建议的一国石油战略储备不低于90天消耗量。
作为主要依赖石油进口的中国,其自2005年以来,石油进口量不断攀高,并且在2019年创下新高,而相比之下美国由于大力发展页岩气,降低了对石油依赖,于是这就出现一个问题:中国高价战略储备的石油,在面对低油价时该如何处理?
也就是说如今我们正在享受的成品油低价,正是建立在以往高油价时买入的大量石油,随着油价大幅下跌,从会计处理的角度来看,这些高价买入的石油面临着巨大的存货跌价损失,这种资产减值带来的杀伤力可能会远超预期。
根据澎湃新闻《中国84艘巨轮赴海湾抄底原油?抢购可以有,但这是条假新闻》的报道,虽然中国有抢购低价油的动力,但商业库存处于高位,增量空间有限,而目前采用的方法是要求VLCC(一种大型油轮)减缓航行速度,成为中国储油的「浮仓」。
油价虽低,却没有更多地方可以存储,中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享受低油价的福利。不过,更值得注意的是,油价走低,意味着经济引擎动能不足,各国都会减少石油进口量,所以低油价往往预示着经济低迷,消费者除了享受到低油价之外,也要经受赚钱更辛苦的煎熬。
打击替代能源产业
过低的石油价格是不健康的,过低的石油价格会鼓励石油过度消费,同时会打击国内采油企业。沙特油品质量较高,采购成本较低,如果不加价格管制无限制涌入中国,中国本土石油企业会面临竞争压力,甚至倒闭。中石化旗下,胜利油田就曾经关闭4个油田,以减少低油价带来的损失。
这是全球石油巨头常用的招数。
2014年国际油价暴跌,一定程度上就只针对美国页岩油革命。页岩油的实质性进步打击了传统产油国利益,为此,沙特为代表的OPEC破釜沉舟,在油价暴跌之际坚持不减产,成为油价暴跌的第二轮推手,使国际油价在2015年初迅速跌破60美元这一美国页岩油的成本线。美国的页岩油产区开始陷入亏损,随着油价持续下降,很多页岩油公司将被淘汰出局。当国际油价跌破30美元,美国开工的页岩油钻井平台数量急剧减少,资料显示,美国开工原油钻井平台数比一年前下降了64%。
这只是其中一方面,另一方面在于原油价格如果长期低位运行,对于中国经济的一大冲击在于,国内的新能源和替代能源开发将遭受重挫,能源结构转型将会更加遥遥无期。
按照中国的能源消费计划,2020年非化石能源(水电、风电、核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等)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到2030年达到20%左右。2018年,我国非化石能源的消费占比达到了14.3%,当这一切循序渐进推动时,石油暴跌显然构成了极大挑战。
油价长期低迷,很多替代能源产业可能就会因为持续亏损而慢慢退出。中国目前正在全力推动的锂电池、氢能源战略,甚至日本的清洁能源混合动力车型,大量企业可能面临亏损,最终破产倒闭。
如果中国替代能源企业倒闭,国际油价又重回高位,中国的能源消费将再次陷入被动。作为世界上对进口原油依赖度达到70%以上的国家,中国经济即便增速下降,对石油的依赖也十分惊人,而此次石油暴跌恰恰是中国丧失了对替代能源的布局,未来中国能源改革之路将会更加困难。
研发新技术的企业赚不到钱,即便这项技术很有前途,但仅仅一项「当前成本较高」,便有可能被迫中止,无力维系。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包括美国90年代,正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时,丰田、本田、通用在美国、澳洲开展了大量的太阳能汽车、纯电动汽车甚至氢燃料汽车的项目,丰田在1996年推出普锐斯,通用在2008年推出沃蓝达,之所以不能大范围普及,恰恰是因为石油企业一旦将石油价格维持在低位,这些新能源技术不得不被搁浅。
如果石油价格始终维持高位,电池技术、电机技术包括新能源汽车都会取得极为快速的发展,但石油企业清楚的知道,一旦替代能源发展成熟,石油将失去利用价值,其定价权便不再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的新能源产业能否扛过这一轮低油价冲击?
在目前30美元的油价背景之下,仅仅依靠新能源产业自身已经很难抵御寒冬,政府必须加大对新能源的扶持力度,这事关新能源产业的生死,同时更事关未来中国能源改革的布局,如果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在这一轮低油价冲击下全军覆没,也就意味着未来几十年中国的能源消费仍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
目前中国许多新能源产业已经得到了长足进步,而且已经被政府定为国家战略,在这场低油价冲击之下,这个战略就有了更深层的意义。美国页岩油产业就是不断提升技术,增加防御能力得以生存,所以2005年之后,美国对海外石油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对于此次油价暴跌,美国人乐开了花,特朗普甚至发推说「油价降低对消费者有利」。
政策和汽车企业的双重考验
2020年是汽车大考的元年,中国在2020年之后,对汽车排放的要求不断严格,并在2025年成为世界上排放要求最苛刻的国家,而欧洲也对汽车企业提出了极为苛刻的排放限制,这就要求汽车企业提高新能源汽车研发力度,推出更多的新能源车型。
不过,2020年,这项政策真能推行吗?
据《福布斯》报道,?2020年西欧轿车和SUV的销量或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下降19%,而总部位于英国的捷豹路虎、梅赛德斯的母公司戴姆勒和法国大众汽车制造商雷诺因财务状况最为脆弱,面临的风险最大。
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表示,由于新型肺炎疫情爆发,公司将下调今年汽车销量预期目标,由原来增长8%降至增长3%左右。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18日表示,疫情将对汽车行业一季度的运行影响巨大。如果疫情在3月底得到有效控制,预计一季度产销量下滑45%左右,上半年产销量下滑25%左右。
经济减速、消费欲望降低,汽车的生存压力空前。石油崩盘之后,美股率先表态,短短10天之内4次熔断,美联储降息,开始放水,保证流动性,但全球股票市场对未来依然是悲观的,尤其是汽车行业。
特斯拉距离顶部900美元股价,至今已经跌去一半,国内汽车龙头上汽集团重新回归2016年时的水平,吉利集团则从2017年的28元跌去三分之二,如今只有10元。全球市场对汽车行业的未来都一直悲观。
一方面是汽车行业营收出现问题,不断下调营业额和利润,另一方面,消费者正在捂紧自己的钱袋子。由于石油是最主要的原料之一,石油的低价会带动许多产品成本降低,人们预期未来商品价格比现在会更便宜,无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会选择延期生产或者消费,本就需要刺激消费的经济会更加低迷,中国经济开始有了「输入性通缩」。
于是,政府又要面临两难的尴尬境地,一方面是环保法规的考核期一到,对不满足要求的汽车企业进行处罚;另一方面,政府鼓励汽车消费,使消费回归正常,保证汽车企业正常维持。
那么,环保法规会在2020年对汽车企业开出罚单吗?
这个罚单会不会成为压垮汽车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无论中国还是欧洲。
在此之下,政府极有可能推迟环保法规的实施,重新制定相对宽松的汽车排放政策,待经济好转时,继续对汽车企业提出排放要求。我们乐观地估计,2020年的排放要求可能会推迟到2025年,这将大大缓解汽车企业在引擎研发、投入的压力,是汽车企业拥有一段喘息的时机。
表面上,石油暴跌对消费者是一件利好,实际上当下的利好和低成本,有可能是在透支我们的未来。它让我们在加油时少花20块,却可能让我们多花500块购买空气净化器,50块买衣服、10块买食物,以及未来把少花的这20块还回给更高的油价….
图?|?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油价下跌?国际原油震荡,加油站92、95号汽油,0号柴油限价!
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农民兄弟们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从去年开始一直到现在,全球油价迎来持续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更是水涨船高。
6月14日新一轮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完成之后,基层油价再次迎来大幅上涨,总体油价涨幅达到375~390元每吨;根据目前全国各地加油站的最新汽柴油报价情况来看,95号油价已经冲破十元大关。
在油价迎来持续涨价的阶段,很多的农民兄弟也非常收藏未来的油价走势,今天老道就为大家收藏一下油价调整的最新趋势,具体情况咱们一起来说一说。
油价下跌!中石化被约谈?加油站92、95号汽油,零号柴油最新限价!
老道说:首先涉及到油价调整,按照我国的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政策来看,主要影响国内油价的核心因素还是国际原油价格。
经过连番上涨的国际油价已经见顶,在本周国际油价总体跌幅达到9.62%,一路大涨的原油价格已经开始迎来下降。
从基层原油变化率的趋势来看,老道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国内原油价格依然存在进一步下跌的趋势。
之所以油价会迎来上涨,一方面是因为俄乌冲突加剧导致全球石油供应不足。
另外也是因为全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恢复带来的石油消费需求迎来大涨。
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严峻的俄罗斯形势已经开始有所放缓。
经济恢复带来的油品消耗需求经过持续大涨之后,在油价上涨的冲击之下正在逐步回归平稳,这也是在目前国际原油价格能够迎来下降的主要原因。
根据十个工作日调整一次油价的机制来看,预计最近一次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将于6月28日24时正式启动。
按照目前的成品油变化率趋势来说,基层油价预计将会迎来小幅下跌,总体跌幅在15~75元每吨左右。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进,在未来几天全球原油价格还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一路高涨的成品油价格也将逐步降温。
目前国内92,95号汽油、零号柴油价格最新限价如下,92号汽油9.33元每升,95号汽油9.93元每升,零号柴油价9.10元每升。
目前95号汽油价格冲破十元的地区主要包括湖北、广东、广西、海南、吉林等地;而山东、山西。
安徽、甘肃等地的95号油价也均在9.99元每升左右,接近十元每升。
相信在6月24日即将启动的油价调整当中,一路上涨的油价就会迎来下滑。
当然,除了油价调整的相关消息之外,在近期应急管理部发布了微博消息,针对中石化集团所属企业接连发生的安全事故,安全风险加大的情况,应急管理部已经在6月20日约谈了中石化集团主要负责人。
而且在约谈中,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国家管网、国投集团、中粮集团、中国中化、中盐集团、国药集团、中国航油等十家中央企业主要负责人也列席了约谈会议。
由此可见,在今年的下半年,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的力度还将迎来进一步的扩大。
我们很多务工农民也均与一些基建企业有长期雇佣关系,所以大家在劳动作业方面也要注意保护自身,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2022年,老道坚信有国家的各项三农扶持政策的保障,我们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条件还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在这里也恳请大家一起行动,点击文末右下角在看,一起为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三农扶持政策点个赞。
(仅供参考
谁能告诉我油价下降后闹柴油荒 司机没油加民营油站无油卖的感想
成品油价格刚刚下调,油荒就如约而至。“一降价就油荒”的恶性循环再次在这个秋末上演。
自10月9日下调油价以来,有过万民营加油站面临柴油断油问题。浙江、内蒙古、福建、四川等多地的加油站出现限购柴油或无油可加的现象,民营加油站更是因此抱怨声连连。
过万民营加油站断油
或再现油荒
近几年来,“油荒”的问题爆发的可谓频繁,其中第三季度末到第四季度秋收秋种的季节正是油荒的高发时期。今年的冬天可能会面临新一轮油荒危机,目前部分地方的民营油站已经开始闹油荒。成品油下降仅仅一周之后,便又见“油荒”。
日前,在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2011年年会上,来自浙江、内蒙古、福建、四川等地的民营会员企业都表示无法从从中石油(9.74,0.00,0.00%)、中石化进货柴油。
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会长赵友山告诉《证券日报(微博)》记者,目前全国有44005家民营加油站,其中,过万加油站面临柴油断油问题,这些加油站集中在四川、内蒙古、浙江温州等地;这些加油站在批发市场上,难以以国家规定的批发限价买到柴油,只能买到按最高零售限价甚至更高价格销售的柴油。
中石化有关销售人士在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要首先保证自己的加油站柴油供应,民营加油站是企业,中石化也是企业,我们是要保障市场供应的,没有保证民营加油站供油的责任。
而对中石化这一说法,相关专家也纷纷表示了不满。
“中石化这样说明显违背了新36条。油源是国家的,不是个人的,给了两大油企,扶植和发展民营企业是他们的责任。而不应该依仗垄断来制造油荒。”赵友山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也表示,中石化这个说法不对,民营加油站个数超45%,不保如何保证市场供应?
“民营加油站主要市场是农村等偏远地区,两大油企不愿意占据的市场,如果两大油企不给油,民营企业撂挑子的话,农村等偏远地区的的柴油供应保证不了,对农业发展相当不利。”赵友山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加油站95571家,其中民营加油站44005家,约占全国总数的46%。民营企业销售石油总量约占我国石油消耗量的1/3,民营石油企业仓储能力3000万吨,码头吞吐量在2500万吨;石油批发和零售行业从业人员达100多万,民营石油企业每年上缴国家税收600多亿元。
赵友山指出,此外,民营加油站的困境主要就是油源,基本上没有其他的渠道,地方小油厂根本保证不了其能有稳定的油源。
两大石油巨头惜售
民企高价拿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从10月9日零时起下调成品油最高零售价格,汽柴油均下调300元/吨,大约每升分别降0.22元、0.26元。此次成品油价调整系16个月来首次下调。
民营油企却表示,虽然油价下降了,但民营油企却遭到了两大石油巨头的“断油”,通过非正常途径获得的油品供应却比油价下调前还要高。
由于国内油价下调,再加上国际油价在最近一周出现强劲反弹趋势,因此两大油企因利润收窄和预期油价上涨而采取惜售。
此外,息旺监测数据显示,截止到日前,国内0#柴油批发均价为8332元/吨,而通过计算后,全国零售均价为8230元/吨,批发价格较零售价格每吨高出超过100元。
批零倒挂的现象也使得两大石油巨头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资源,有一些停批或者控量的措施都可能导致市场上油紧张的情况。
有评论指出,两大油企“断油”目的很显然,一是制造新一轮的“油荒”,向发改委说不,向全国人民“逼宫”请愿,最终恢复曾经的高油价(目前的油价尽管仍然很高,但相对于降价前毕竟要低一些);二是联手扼杀民营油企,然后直接插手用油企业,最终彻底取代民营油企,进一步强化自己在成品油行业的垄断地位。
“两大油企不愿意对民营企业供油,是因为对日前油价下降不满造成。每年秋收秋种季节闹油荒实际上都是人为原因。”赵友山说,国家应该尽快批准民营企业进口成品油。
“成品油产业链垄断加政府定价,如果政策上不有意识、实质性留给民营加油站的生存发展空间,民营被国有油企挤出去只是时间问题。”林伯强说,与国际市场油价、国内供求关系同时“背离”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是导致“一降价就油荒”的主要原因。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陈炳才也表示,导致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成品油的调价机制不顺,体制和制度问题。中石化和中石油的石油、成品油进口垄断,是因为政策赋予他们进口垄断权,因此,根本的问题和出路在于放开石油、成品油的进口垄断,允许所有企业进口石油和成品油。也正因为石油进口的政策不公平,导致很多企业想在境外投资石油产业,也无法把石油进口到国内。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