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振丰19升食用油啥时候降价

2.为什么超市里有些食用油这么便宜

3.“涨”声四起!油价连涨,食用油、饲料、面粉也上涨,涨了多少?

振丰19升食用油啥时候降价

深圳库存食用油价格走势_深圳油价趋势

不好说,全球油脂2021年受供给收缩,自然灾害影响,库存消费比下降到11%,创了2010年以来新低。主要食用油价格也几乎回到2010年最高点。2022年预计库存消费比继续下降,食用油价格易涨难跌。

为什么超市里有些食用油这么便宜

现在超市里的油越来越便宜了,5L的豆油三四十已经屡见不鲜了,就差当白开水送给你了。平时,我们在小油坊打的基本是5.5元/斤,油的密度是0.92g/ml,5L的话基本在50元左右,而且超市还是带包装的,那为什么油这么便宜呢?到底是原价打折的,被我们挖到宝了,还是另有猫腻?

大规模订购原材料,成本低。超市的油基本由大品牌供应,像金龙鱼、福临门等,规模化进购生产材料,相当于团购,团购我们是明白的,像现在的拼多多等软件,就是几人成团,然后有一个团购价,确实比原价低不少,并且有的是转基因油,根据国家规定,如果使用转基因油料压榨必须标明,转基因油料确实比国内油料便宜不少。

产销一体化,区块链交易新模式上线,现在金龙鱼、福临门等基本都是产销一体化。订货基本用期货基差报价的方式签订远期合同,到国内生产包装,再到超市销售,且各个地区都有油厂库存,这样食用油将会以最快最节省成本的方式到消费者手中。上周,区块链技术第一次运用到大豆交易中,区块链技术在原油、金融市场交易一直很成功。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分布式记账方式,将交易双方的销售合同、信用证和认证信息进行数据记录,主要通过互联网连接计算机来进行。区块链交易模式下处理程序文件及数据所花费的时间比普通交易减少5倍。

在工业文明时代,我们经常能看到类似的工艺进步之后,产品快递下降,更多的人能够消费得起,从而带来更大的市场,也带来进一步的生产需求。

比较典型的MBA教材,就有福特T系车的故事,经过精心设计的福特T系车,改变了很多车上的生产工艺,使得成本下降,最后把原来达官贵人才能消费得起的汽车,变成汽车厂蓝领工人也能消费得起的日用品,并进而带动了整个汽车工业的发展。

为什么便宜?转基油贴非转基油的标签!转基油无人买,进口这么多原料和毛油,总要卖出去,退回去?不说西方国家不要,退回去产生的费用谁买单?如果说我瞎说,你们亲自试验,到农村买非转油料,然后去小作坊加工,然后成本核算,每斤油没有十元,也要7~8元每斤,加包装,运费成本都要65元每瓶5L,

回到食用油的价格,虽然不像汽车那么夸张,但新工艺,新材料,确实带来了消费者的。从最早的食用油是需要定量供应,慢慢地变成自由交易,当然只有城里人才能炒菜随便加油(我外婆一辈,都还是习惯蒸着吃菜),再慢慢地,吃油就不是个问题了,多数人都能吃得起。但到了多数人都能吃得起油的时代,是不是食用油就不需要进步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多的未能满足的需求,比如出国旅游的需求,那么,如果食用油占个人开销的比例下降,也会给每一个人带来其他支出增加的可能。

那么,相信有人会问,是不是价格下降,会带来更多的不安全因素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人类对有害物质的认识是越来越深,发现一个有害物质,就从生产工艺当中增加去除有害物质的步骤,进而更好地保护人类,其中一些特别有害的物质,就慢慢变成强制性的工艺条件。比如传统油坊,因为油料作物容易长霉,所以油品中有时候会带有强烈致癌的黄曲霉素,在现代化的工厂中,就有强制的去除黄曲霉素的步骤,所以油品也会更加安全。现在我们也慢慢认识到,在传统热榨生产食用油的过程中,因为高温会带来一些致癌成分的增加,所以,现在工厂多数都用了冷榨工艺。

技术还会持续进步,而安全性的保障措施也会越来越完善,食用油的安全性,也正在越来越安全的道路上快速前行,当然,食用油占消费总量的比重,也还会持续地下降,如果工资没有增长,预计食用油的价格会持续的下降;如果工资有增加,预计食用油的价格增幅也会小于工资增幅,变得成为消费中的越来越小的因素。

所以综合以上所有的原因食用油的差距是巨大的,需要谨慎选择,我也不是专业造油的,只是对这方面了解一点,你可以再去咨询一下专家什么的,因为我是东北人,所以比较推荐这边常见的牌子蒙优,不知道外地有没有,他家压榨大豆和亚麻籽都不错,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油。

什么是价值,简单来说是生产成本,所以无关聊不健康的问题,毒品、香烟、高度白酒一点也不健康,但他们可以很贵。很廉价的白开水,对人体那么健康,成本却很低。所以我知道你关心的不是贵不贵的问题是健不健康的问题。

调和油对于一般普通家庭最实际,不要看到调和两个字就觉得怎样怎样,其实只是调和两种或以上不同的植物油,令到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比例接近1:1:1。这个比例是食用油成分的最优比例。橄榄油和花生油,菜籽油基本接近这个比例。但花生油的原料是花生,花生在储存过程中容易霉变容易染上黄曲霉毒素,而这种致命性毒素在花生油的粗榨生产工艺中难以去除,很严肃得说,出事几率绝对比转基因出事几率大。

为什么便宜?转基油贴非转基油的标签!转基油无人买,进口这么多原料和毛油,总要卖出去,退回去?不说西方国家不要,退回去产生的费用谁买单?如果说我瞎说,你们亲自试验,到农村买非转油料,然后去小作坊加工。

“涨”声四起!油价连涨,食用油、饲料、面粉也上涨,涨了多少?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2022年的市场“涨”声一片。

近日油价又涨了,这已经是今年第5次上涨了,并创下了近9年来的最大涨幅纪录

关于油价的上涨,我们之前说过很多次了,俄乌冲突爆发后,国际油价一度逼近了140美元/桶的大关,虽然随后出现了回落,但是短期来看,原油市场的供给紧张以及供给不平衡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因此短期内油价大概率仍会高位震荡。

除了油价连涨外,还有一些产品的价格也悄悄上涨了。

首先涨幅比较明显的就是食用油。

事实上,食用油的上涨延续了2021年全年。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统计,包括棕榈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在内的多种植物油的价格在2021年同比上涨了65.8%,跑赢了原油50%的涨幅。

到了2022年,仍然上涨不断。

例如,自俄乌冲突发生后,北京新发地的豆油价格从240元/箱(4桶5升)涨到了270元,而河南郑州批发市场,2月底时20升的大豆油还是190元/桶,而到现在已经涨到了220元-225元/桶。

食用油的上涨既有长期因素,也有短期因素。

短期因素就是俄乌冲突引发的市场动荡。

数据显示,俄乌两国葵花籽油的产量合计占到了全球产量的近60%,而出口则占到全球的78%。

虽然菜籽油并不是主流的食用油产品,但是冲突爆发后,原油价格上涨,两国葵花籽油和菜籽油出口受阻,于是国际市场转向了大豆油及棕榈油等,从而使得这两种产品需求大增。

说到大豆,我们都知道,我们的三大主粮供给十分充足,但是大豆是一个短板,我们的大豆对外依赖度很高,近5年的平均依赖值都在85%以上。

另一方面,受之前疫情等影响,国际大豆的价格已然飙升,使得我们进口大豆的成本不断增加,因此也推高了豆油的价格。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煎炒烹炸样样俱全,日用油的消费也有明显上涨。

数据显示,中国人均食用油消费量从1996年的不足8公斤,到2014年时已上涨为24公斤,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成本增加了,消费也增加了,自然推升价格不断上涨。

其次,是饲料价格频频上涨。

玉米和大豆一直被称作是“饲料双王”,而今年以来,这“双王”的涨幅都不低。

而原本小麦去年在饲用替代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今年的小麦价格频频上涨,已然超过了玉米。

所以整体来说,饲料成本被大幅推升。

虽然猪价频频下跌,但是产能却仍然高企,这也意味着对饲料的需求有着庞大的基础。

再加上俄乌冲突对全球大豆市场的扰乱,以及南美洲严重的干旱使得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多个大豆主产国纷纷减产等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豆粕价格创下10年来的新高。

并且从目前来看,4月之前国内的供给依旧偏紧,豆粕的价格仍将维持高位,而在原料持续上涨的背景下,饲料价格仍然有上涨的空间。

第三是面粉也悄悄上涨了。

近期面粉价格也出现了上涨,以25公斤的面粉为例,其价格也从之前的85元上涨到了100元以上。

而面粉价格的上涨主要和小麦的上涨有关。

今年以来,小麦价格可谓是一飞冲天,不仅突破了1.6元/斤的大关,甚至一度逼近了1.7元/斤,这在小麦的历史上还是首次。

而小麦价格的上涨也受多重因素影响:

一是去年黄淮地区遭遇了强降雨天气,使得小麦冬播出现延迟,并且部分地区的小麦长势偏弱。

而去年小麦在饲料替代领域已经消耗了不少库存,因此市场普遍对今年的小麦看涨情绪较高。

二是受通胀以及化肥等价格上涨的影响,种植成本明显增加,也导致整个粮价的底部有所抬升。

三是受俄乌冲突的影响,市场看涨情绪进一步升高。

随着小麦价格的走高,终端面粉价格也出现了上涨。

不过鉴于小麦是口粮,在国家稳定的调控政策下,其上涨的空间也极为有限。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虽然地缘政治冲突只是一个突发的因素,但其影响却比较深远,尤其是它可能会改变全球粮食的供给格局。

除了俄乌冲突外,原本就高企的通胀一直挥之不去,在此影响下,农产品价格难免出现波动。

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农业的新发展。